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doc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761401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doc

《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doc

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赵石畔郭家湾小学王晓敏

【摘要】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习”。

其高效性就是要通过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课堂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课后的拓展应用解决问题、让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等策略来实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

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决定性作用。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感受,从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课前吃透课标体系、领悟教材编排意图、了解学生精心准备

1.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在课堂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再创造,把教材用活,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能力的培养、态度的形成过程之中。

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拓展每个学生的特长,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升。

力争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目标的有机整合。

例如,教学一年级的《认识图形》时,教师要把握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在操作中,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到“面在体上”,初步培养空间观念,也就是在认识面时不能脱离已经认识的体。

教师要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描、折、剪、拼、欣赏和设计,亲身经历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表象,并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哪里存在这些图形,感受“空间与图形”知识之间的联系,得到初步认识平面图形,培养操作、观察、思考和表述等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2.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正确地把握教材的思想内容、知识范围、编排特点以及各学段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各章节的目标、要求、重点和难点,并拟定难点处理的方式。

当然,分析理解教材,也可以参考教师教学用书和报刊上发表的有关教材分析的文章,但是教师一定要在自己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阅读,而且要理解、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思想认识,并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

3.研究分析学生。

我们若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有效地学习获取知识和方法、完善人格、获得发展,教师必须要了解、分析、把握学生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分析学生,一要分析学生认知基础。

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句至理名言:

“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蔽之:

影响学习的惟一重点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都应考虑有关知识点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要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特点和学习情感。

一般来说,学生的认知可分为行为把握、图像把握和符号把握三个阶段,例如小学低年级以行为把握为主,这样就可以多安排一些操作与实践方面的教学活动,如演一演、说一说、画一画、量一量等,小学中高年级多以图像把握为主,教师应重视实物、图表、演示课件等手段辅助教学。

4.制定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适、优化,以使教学效果趋于最佳的系统决策与设计。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是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使用的手段和方法,其包含多个方面的含义,如目标的设立、媒体的选择、方法的确立、活动的组织、反馈的方法、学习的评价、生成问题的应急处理等等。

因此,教师要从实际需要出发,设计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达到教学目标,确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促使高效性教学生成

1.创设宽松愉悦的情境,营造和谐探究氛围。

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量直接关系教学的成败。

要使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课堂就必须是师生和谐、生生和谐、畅所欲言,师生平等的。

教学中,教师要把“教”与“学”当做师生之间“理解”与“交往”的过程,应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倾听,课堂上老师要放下权威的架子,要尊重、理解、信任和爱护每一位学生,把学生看作学习活动中的朋友或同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

例如教学《什么是面积》时,老师走在学生当中,引导学生先动手摸一摸自己的手心,感受手心面的面积,然后再亲自摸一摸老师的手心,并且和老师的手心比大小,感受老师手心面的面积,这样既初步感知了面积又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再如,当学生学习有困难时,老师要亲切地俯下身子耐心地启发引导他思考。

这样能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最终享受到经过自己努力后的成果,让他体验到自己的思维方法,为后继探究学习积累丰富的经验。

2.组织有效合作探究,开拓学生自主探究潜能。

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按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性格与特长等进行优化组合。

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各班的人数不同,分成4~6个小组,每小组4~8人。

设小组长,小组长先由学优生担任,然后实行轮换制,小组长要负责安排本组的成员分工,组织全组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

组与组之间也要形成竞争,比比看哪组的学困生参与量大,哪组的探究学习气氛浓烈、学习效果好,哪组制定的学习方案最好,哪组的组长组织能力强等等。

这样的方式既能学习知识,又能培养能力,同时能树立合作意识,学会合作学习。

但是老师一定要组织引导好,使学生能体会到什么、感受到什么、懂了什么、掌握了什么等等,不能流于形式图了热闹。

3.尊重学习主体,让学生拥有探究问题的主动权。

叶圣陶先生曾说:

“教师要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叶老的话就是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这就意味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学生学习是主动还是被动,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例如教学《什么是面积》时,要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哪个大;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三角形内角和是不是180,为什么就等于180,不是老师说了算,也不是学生凭直觉来判断而定,要给足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解放学生的手、口、脑,让学生亲自利用准备好的学习材料,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数一数,画一画、算一算验证后得出。

如果这样的课没有学生的亲自探究体验的教学过程,那就是是肤浅的、表面性的、没有厚重感的,是目的性不强的失败的课。

学生要在自己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懂得一定的道理或方法,在没有充足的理由下,不能盲目的下结论,需要大家的实践证明来得出。

4.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一个问题如果比较简单,多数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能得到快速解决,那就没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必要;相反,如果是一下子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且就是学习的重难点,讨论很长时间也得不出结论,这样的问题也就有必要创设探究学习情境。

例如教学《旅游中的数学》时,学生根据情境图:

一共有40人,小客车每辆120元,限乘客12人;大客车每辆160元,限乘客16人。

当学生提出怎样租车的问题时,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一下子很难找到答案的时,老师就组织学生探究解决,解决时要小组制定方案,然后根据方案讨论、探究、比较几种租车的策略中,哪一种最好:

①大车3辆小车0辆可坐54人480元,②大车2辆小车1辆可坐48人440元,③大车1辆小车2辆可坐42人400元,④大车0辆小车3辆可坐48人480元,经探究得出既省钱空位又少的是策略③。

选择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三、重视课后的拓展延伸,学以致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而数学阅读不只包括对数学教材的阅读,还包括与数学有关的科普知识及课外材料的阅读,因此可以在课后进行阅读延伸,实施“课内学一点,课外带几点”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应用,真正让学生“吃饱”、“吃好”,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学习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让学生课后探究“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兴趣盎然,所用的方法各种各样。

有的学生把研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方法迁移过来,研究“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

课后复习能够给学生以总结、探索、发展的空间,这样不仅能巩固和发展课堂所获得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打造高效率的小学数学课堂,必须建立理解教材,了解学生,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创设有趣的切合实际的教学情境,以展现知识背景,使新知变成有源之水。

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思维表现,促进学生间的思维交流与合作,引导学生在判断中思维,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