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宏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76164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交大宏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上海交大宏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上海交大宏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上海交大宏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上海交大宏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上海交大宏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上海交大宏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上海交大宏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上海交大宏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交大宏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

《上海交大宏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交大宏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交大宏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docx

第一章导论

一、机会成本知识点,名词解释,判断,选择p3、p80

机会成本也称择一成本,是指利用某种资源生产某种商品时所放弃的可以利用同一资源生产的其他商品的价值;简单来讲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价值最大东西;

资源具有多种用途,才会有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不是实际的支出

二、宏微观经济系的研究对象及区别

1、微观经济学则以个体经济活动为对象,分析单个厂商如何获得最大利润,单个居民户如何得到最大满足;如单个商品的效用、供求量、价格等如何决定;单个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产出量、成本、收益和利润等如何决定以及这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研究方式是个量分析

基本假设:

市场完全出清:

价格可将商品供需完全相等;完全理性自利人:

选择最符合自己利益的行为;理性人:

经济决策主体充满理智,偏好始终如一;资源稀缺性:

任何资源都不是无限供应的,而是有限的;

2、宏观经济学是以总体经济活动为对象,它必须描绘社会经济活动的总图景,分析影响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总量以及相互关系;

如社会总供求、均衡的国民收入、总就业量、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率等如何决定;总消费、总储蓄、总投资、货币供求量、利息率、汇率等如何决定,以及它们的相互依存关系;

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基本假设:

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供需往往不相等;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机制的缺点;

第二章供求均衡

一、需求规律,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跟需求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p20

1、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市场价格下所愿意消费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几何意义为一条曲线;

需求量是指消费者在某一价格下所愿意消费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几何意义是供给曲线上的一个点;

2、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

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预期;

3、需求规律是指在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既定不变的条件下,对于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关系,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4、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需求量增加

需求量减少

产品价格下降

物品价格上升

替代品价格上升

替代品价格下降

互补品价格下降

互补品价格上升

收入增加

收入减少

未来预期价格上升

未来预期价格下降

人口增加

人口减少

二、供给规律,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跟供给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p24

1、供给量:

指生产者在某一价格下所愿意提供的产品数量;几何意义是供给曲线上的一个点;

2、供给:

生产者在各种可能价格下所愿意提供的产品数量;在经济模型中的几何表现为一条供给曲线;

3、供给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物品的价格越高,则供给量越多;某种物品价格越低,则供给量越低;表明某物品价格和其供给量之间的关系的

4、影响供给的因素包括:

商品本身的价格、技术状况、生产要素的价格、相关物品的价格、预期的未来价格、政府税收;

三、供求均衡,什么叫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p28

1、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与其市场供给相等时的价格,或者说,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其市场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与均衡价格相对应的供给需求量,称为均衡数量;

2、供求均衡的原理:

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

3、需求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均衡产量的影响

需求

供给

均衡价格

均衡产量

增加

不变

上升

增加

减少

不变

下降

减少

不变

增加

下降

增加

不变

减少

上升

减少

增加

增加

不定

增加

减少

减少

不定

减少

增加

减少

上升

不定

减少

增加

下降

不定

四、弹性判断,选择,计算要会算点弹性和弧弹性,什么是大于弹性,什么是小于弹性,对于小于弹性的商品提价会怎样对于大于1的商品提价会怎样p30

1、弹性:

当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2、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的价格弹性为负

3、计算公式中的P和Q均用两点的平均值

4、计算“点弹性”:

用微分来表示

石油价格为每桶9.5元时,每日销售量为4100万桶,价格上升为10.5元时,每日销售量减至3900万桶;

D

39

41

9.5

10.5

10

0

a

b

E=0.5

P

Q

百万桶/天

元/桶

计算a与b之间的需求价格弹性;

5、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需求价格弹性

价格变动

需求量变动

总收益变动

富于弹性

上升

下降更多

下降

下降

上升更多

上升

缺乏弹性

上升

下降较少

上升

下降

上升较少

下降

单元弹性

上升

同比例下降

不变

下降

同比例上升

不变

6、需求的收入弹性: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的变动程度

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百分比之比

7、需求的交叉弹性

Exy<0时,两种商品是互补品

Exy>0时,两种商品是替代品

Exy=0时,独立的两种商品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效用理论p38

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或者享用服务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不仅在于物品本身具有的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客观的物质属性,而且在于消费者的主观感受;效用分为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效用存在边际递减规律;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p41

随着所消费的某种物品的数量增加,其总效用虽然相应的增加,但物品的边际效用随着所消费物品数量的增加而又递减的趋势;

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极大值;

三、什么叫无差异曲线,替代关系p42

四、无差异曲线的特点、边际替代率的公式会计算p44

1、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具有四个特点:

①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②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③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越高;④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2、边际替代率MRS为保持同等效用水平,消费者要增加一单位X商品就必须放弃一定数量的Y商品

五、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两个图能理解;互补品和替代品的关系的价格变动的上下p47

六、什么叫预算约束线,预算约束线的变动,受收入及商品的价格影响p48

预算约束线是指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又称作预算线;

七、消费者最优选择的均衡条件图3-10p53

1、MRS12=p1/p2,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约束线的斜率,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2、一般来说,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替代效应:

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收入效应:

价格下降,正常商品会增加需求,劣等品会减少需求

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需求增加

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需求减少

八、图3-12、图3-13、恩格尔曲线p56什么叫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吉芬物品p64

吉芬商品:

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如果上升,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反而增加的商品;灾荒时候的土豆

九、价格消费曲线图3-16p59

1、收入-消费曲线是指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最优点的轨迹;

2、价格-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选择最优点的轨迹;

十、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含义p61

1、收入效应是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2、替代效应是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

一、经济学上短期与长期怎么定义

p71

长期是指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都可以变动,不存在固定要素;

短期是指时间短到生产者有一种或多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来不及变动‘

二、图4-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画图分析p73

Q=fK,L=fL

TP=Q=fL

AP=Q/L=fL/L

边际产量是在其它投入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一投入所能增加的产量

Q=f=fK,L+L–fK,L

MPL=f/L

1、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

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就上升

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就下降

边际产量等于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最大

2、总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dQ/dL>0,且d2Q/dL2>0时,边际产量大于零,总产量递增,且边际产量是递增的

dQ/dL>0,且d2Q/dL2=0时,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总产量递增

dQ/dL>0,且d2Q/dL2<0时,边际产量大于零,总产量递增,但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dQ/dL=0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图4-2,为什么第二区域是合理投入区域p74

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如果其他投入不变,而某一投入不断地增加,那么其边际产量最终会越来越小;

2、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域

第一区域为平均收益递增阶段

第二区域为平均收益递减阶段

第三区域为负边际收益阶段

四、边际技术替代率,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关系图4-4p77

为了维持同一产量,资本减少了k,劳动必须增加L,把比值k/L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在一定的投入组合条件下,为了保持产量不变,两种投入之间的边际替代比例

边际技术替代率肯定为负

如果两种投入的变化十分微小,L趋向于零,k/L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处的斜率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反映了投入之间虽然有一定的替代性,但其替代能力往往是有限的

五、既定成本条件下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要会算图4-7p79

六、机会成本p80

七、边际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的关系图4-13p86

§总成本、可变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边际报酬规律决定了TC和VC的形状

§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重要规律:

边际成本最终会上升

八、长期总成本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图4-15、图4-16p87-88

第五章市场结构理论

一、完全竞争市场里面的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MR=MC=P,要会算p95

1、完全竞争:

亦称纯粹竞争,指不存在丝毫垄断因素

2、完全竞争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

人数众多的买者和卖者、产品是同质的、自由进入和退出该行业、完备的信息;

二、完全垄断,利润是多少要会算p102-103

三、价格歧视,稍微了解p105

第六章微观经济政策

一、外部性的含义p129

生产者或消费者在自己的活动中产生了一种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这种影响带来的利益或损失都不是消费者或生产者本人所获得或承担的:

第三方承担了成本或享受了收益

二、私人物品、公共物品的含义,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p136

第七章国民经济核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实际GDP、名义GDP的含义p154-156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个国家领土内某一给定时期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那个时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

3、实际GDP是用某一年为基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

二、GDP=C+I+G+X-Mp160

三、GDP与GNP的关系p161

国民生产总值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对国外的要素支出

第八章宏观经济模型

一、两部门的平衡,C+S=C+I,投资等于储蓄p169

从支出看:

GDP=C+I

从收入看:

GDP=C+S将储蓄定义为国民收入中没有用于消费的部分

结论:

I=S

未消费的收入等于未归于消费者之手的产品

二、三部门的平衡,C+S+T=C+I+Gp170

从支出看:

GDP=C+I+G

从收入看:

GDP=C+S+T扣除转移支付后的净税收入

结论:

I+G=S+T或I=S+T-G

三、四部门的平衡,S+T+M=I+G+Xp171

从支出看:

GDP=C+I+G+X-M

从收入看:

GDP=C+S+T

结论:

I+G+X-M=S+T或I=S+T-G+M-X

四、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要会算p175

五、货币的创作过程表8-1p181

六、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p182

简单凯恩斯模型

C消费+S储蓄+T政府收入=C生产即厂商消费+I投资+G政府支出

C+S+T+M进口=C+I+G+X出口

Tn=X-M净税收

七、IS曲线的推导p179、LM曲线的推导p183

第九章财政政策

一、什么叫财政政策

p198

二、什么叫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主要内容p200-201

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1、法定存款准备率政策

2、再贴现政策

3、公开市场业务

4、其他货币政策

第十章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目标p222

1、法定存款准备率政策

2、再贴现政策

3、公开市场业务

4、其他货币政策

二、货币政策工具p224

1、法定存款准备率

2、再贴现率

3、公开市场业务

三、通货膨胀的定义p243

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IS曲线

IS曲线表示在物品市场达到均衡即I=S时,利率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因为储蓄是国民收入的函数,并且两者成同方向变动;投资是利率的函数,两者成反方向变动;于是在S=I时,国民收入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利率r

同样的利率条件下,投资增加,IS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r

IS2

IS1

0

国民收入Y

Y2

Y1

2、LM曲线

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时,利率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根据动机不同分为交易与预防的货币需求,它们受收入水平的影响,与收入水平成同方向变动;投资的货币需求,它与利率有关,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化;即L=L1Y+L2i;

在L=M一定时,国民收入与利率成同方向变动;

LM2

LM1

利率r

货币供给量增加时,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r

0

国民收入Y

Y2

Y1

第一次作业

1、假设某产品市场供给函数为Qs=-100+0.5p,而需求函数Qd=100-0.2p,画出供

求曲线20分,并求均衡价格和产量20分;

解:

供求曲线图:

02040608010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供给线

需求线

均衡价格:

Qs=Qd-100+0.5p=100-0.2p

P=2000/7

均衡产量:

Qs=-100+0.5p=-100+0.52000/7=300/7

2、当苹果的价格为4元/斤时,需求量为10斤,当价格上涨到5元/斤时,需求

量下降为8斤,求苹果的需求价格弧弹性20分

解:

E==X=X=-1

苹果的需求价格弹性为-1,为单位弹性

3、假设一匹布的价格为Px=5;玉米的价格为Py=6,当消费组合为10匹布和14

个玉米时,边际效用分别为,MUx=20,MUy=12;当消费组合为16匹布和9

个玉米,边际效用分别为MUx=15,MUy=18,请比较哪一组合达到了效用最

大化或消费者均衡20分没有达到效用最大化的那一组应如何改变消费

组合才能达到效用最大化;20分

解:

当消费组合为10匹布和14个玉米时:

MUx/MUy=20/12=5/3Px/Py=5/6

当消费组合为16匹布和9个玉米时:

MUx/MUy=15/18=5/6Px/Py=5/6均衡条件MUx/MUy=Px/Py显然第二个组合达到了效用最大化或者均衡

第一组应加大布匹减少玉米消费;向均衡靠拢

第二次作业

1.某厂商使用要素投入为X1和X2,其产量函数为Q=10X1X2-2X12-8X22,求X1和X2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

答:

Q=10X1X2–2X12–8X22

X1的平均产量:

APX1=Q/X1=10X1X2–2X12–8X22

X1

=10X2-2X1–8X22

X110分

X2平均产量:

APX2=Q/X2=10X1X2–2X12–8X22

X2

=10X1–2X12_8X210分

X2

X1边际产量:

MPX1=dQ=10X2–4X110分

dX1

X2边际产量:

MPX2=dQ=10X1-16X210分

dX2

2.考虑以下关于披萨饼的成本信息:

数量

总成本元

可变成本元

0

3000

0

1

3500

500

2

3900

900

3

4200

1200

4

4500

1500

5

4900

1900

6

5400

2400

A:

披萨饼的固定成本是多少

B:

列一个表,在表中用总成本的信息计算每打披萨饼的边际成本;再用可变成本的信息计算每打披萨饼的边际成本;这些数字之间有什么关系加以评论;

答:

A:

披萨饼的固定成本是3000元TC=FC+VC10分

B:

40分

数量

总成本

可变成本

边际成本

0

3000

0

0

1

3500

500

500

2

3900

900

400

3

4200

1200

300

4

4500

1500

300

5

4900

1900

400

6

5400

2400

500

总成本、边际成本和可变成本的关系:

TC=FC+VC,如果数量只变动一个单位,那么总成本增加的部分就是MC,可见MC也是一种单位成本,只是数量只变动一个单位;10分

第三次计算题

1.假设完全竞争行业中某厂商的成本函数为STC=Q3-6Q2+30Q+40,假设产品价格为66元,求:

1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及利润总额;30分

2由于竞争市场供求发生变化,由此决定的新的价格为30元,在新的价格下,厂商是否会发生亏损如果会,最小的亏损额是多少30

3该厂商在什么情况下才会退出该行业停产

40分

解:

1已知STC=Q3-6Q2+30Q+40,则MC=3Q2-12Q+30;

当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均衡时,均衡的条件为MC=MR=P,

p=66=MC=3Q2-12Q+30,解得Q=6或Q=-2舍去

当Q=6时,厂商利润达到最大化,利润总额为=TR-TC=PQ-Q3-6Q2+30Q+40=66×6-63-6×62+30×6+40=176元

2当市场供求发生变化,新的价格为P=30元时,厂商是否发生亏损,仍要根据P=MC所决定的均衡产量计算利润正负;

根据均衡条件MC=MR=P,则有30=3Q2-12Q+30解得Q=4或Q=0舍去,当Q=4时,厂商的最大化利润为=TR-TC=PQ-Q3-6Q2+30Q+40=30×4-43-6×42+30×4+40=-8元,因此当价格为p=30元时,产量为4,厂商会发生亏损8元,也是最小亏损;

3厂商停止营业的条件是P

2Q-6=0,则得Q=3,当Q=3时AVC=9-6×3+30=21,只要价格P<21元,厂商就会停止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