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某段勘探技术要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70842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某段勘探技术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铁路某段勘探技术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铁路某段勘探技术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铁路某段勘探技术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铁路某段勘探技术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铁路某段勘探技术要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铁路某段勘探技术要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铁路某段勘探技术要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铁路某段勘探技术要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铁路某段勘探技术要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铁路某段勘探技术要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铁路某段勘探技术要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铁路某段勘探技术要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铁路某段勘探技术要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铁路某段勘探技术要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铁路某段勘探技术要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铁路某段勘探技术要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铁路某段勘探技术要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铁路某段勘探技术要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铁路某段勘探技术要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某段勘探技术要求.docx

《铁路某段勘探技术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某段勘探技术要求.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铁路某段勘探技术要求.docx

铁路某段勘探技术要求

 

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工程隰县至洪洞段定测

勘探、试验技术要求

为全面贯彻落实铁道部计划安排和“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要求,优质高效地完成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工程隰县至洪洞段地质勘察任务,按照铁建设函[2004]644号文《关于加强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通知》;

及相关规范规定,特制定本段勘探技术要求

一、勘察依据的标准、规范、规程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

《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01

《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10038-2001

《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TB10049-2004

《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

《铁路天然建筑材料工程地质勘察规程》TB10084-2007

《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41-2003

《铁路采石管理规则》铁运(1999)146号

《铁路碎石道砟》TB2140-90

《铁路碎石道床底砟》TB/T2897-1998

《铁路工程地质遥感技术规程》TB10041-2003

《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10014-98

《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

《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TB10104-2003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等两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07]140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J160-2002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011-2001

二、勘探有关要求

(一)钻探

1.各种勘探设备必须经过检验、校核或标定,确保设备状态良好,符合有关技术标准,保证勘探质量。

2.地路组应明确工点负责人,工点负责人根据上序专业提供的工点,在调绘的基础上合理布置勘探工作量,以书面形式下达勘探任务书给委外单位并签收,其中包括孔位里程、孔深、取样测试等技术要求和应注意的事项以及预计地层情况、应出试验报告的份数等。

勘探任务书中应写明“查明地下埋设物后方可进行勘探,注意施工安全”。

工点负责人应深入现场,加强现场钻探检查,填写:

“钻探、试验质量检查表”,对钻探日志有补充修改意见时应写在日志备注栏中,签字并注明日期。

物探任务书中应介绍工点地质情况,技术要求,探测目的及范围

(二)触探

沿线所有静力触探孔应提供柱状图、数据表以及电子接口数据,原始记录提供地下水水位埋深。

静力触探仪地锚应有足够的反力,保证触探孔深达到技术要求;探杆符合《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要求;出工前应统一标定探头,记录完整;操作过程中按规定要求及时归零。

触探资料提交原始数据和触探曲线按《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要求剔除异常值计算qc和fs。

触探深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及时反馈地路组。

委外单位以上各种资料应满足铁三院柱状图、数据表以及电子接口数据要求。

三、记录格式及勘探工艺方法

1.日志记录格式采用铁三院标准格式,应由记录员在现场及时填写,当发现误记时应以横线划去错记部分后在旁边重写,不得涂改、挖补、撕毁或重新抄写。

日志记录应做到内容完整、文字清晰,描述按三院记录员手册的有关要求进行,对地层的岩性变化、塑性状态(潮湿程度)、颜色、夹杂物的类型、大小及含量,粉土、砂类土、碎石类土的密实程度,卵砾石的成份、粒径、充填物,基岩的名称、风化程度、结构构造、岩性成分等以及钻探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均应详细反映。

填写过程中,注意回次进尺与同深度描述测试内容应在同一页日志之上,避免内容集中,不便检查与整理。

勘探完成后,要求两天内将日志交地路组。

2.勘探单位应做岩芯箱(要求长度为一米整,每箱5行),岩芯在箱内摆放整齐,注明工程名称、里程、分层深度,并拍摄数码图像,每5m拍照一次,照时应俯拍,照片应能清晰分辨岩芯箱号、钻孔所属工点名称、钻孔编号、每箱起止深度、在地层变化位置应注明深度、取岩芯段落空开(标贯处摆放标贯芯)等。

顺序不能乱,否则应重拍。

同时拍照勘探设备及岩芯箱摆放全景(能显示机架,机组人员标识板等),终孔后要拍整个场地图像。

数码岩芯照片名称按照工点及里程、孔号命名,分别建立文件夹存放,与钻探日志同时提交,无照片者视为不合格孔。

不得伪造现场及造假拍照,一经发现视为不合格孔,严重者做清场处理。

3.钻探方法、钻探工艺、岩芯采取率等执行《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及院颁《针对不同地层采用适宜钻探方法、工艺的补充规定》。

钻探一般采用合金干钻,见地下水位后可采用泥浆护壁、活套闭水接头单管或无泵反循环钻进,见地下水及采取水样前严禁水钻和泥浆钻。

需要进行水文地质试验、新黄土湿陷性试验、膨胀性试验的钻孔必须采用干钻,未见地下水开水钻着一经发现按废孔处理。

4.钻探回次进尺及采心率:

按《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10014-98执行。

操作应符合“分段钻进,逐次缩减、坚持清孔”的原则。

钻进中每回次进尺不宜超过1m。

软土层不大于0.5m。

在设计深度内如遇基岩,可在见W2地层5m终孔(不包括路堑及隧道孔),无其他特殊情况不得超过设计孔深(包括触探孔)。

钻探岩芯采取率要求见下表:

岩层

回次进尺采取率(%)

土类

粘性土

≥90

砂类土

≥70

碎石类土

≥50

基岩

滑动面及重要结构面上下5m范围内

≥70

微风化带(W1)、弱风化带(W2)

≥70

强风化带(W3)、全风化带(W4)

≥50

完整基岩

≥80

5.严格执行勘探规程规则,保证原始资料的可靠性、准确性。

终孔时要进行质量评定,填写钻孔质量评定表。

钻孔质量评定表按院《工程钻探质量管理工作标准》进行检查评定,同钻探日志一起交工点负责人,及时填写送样单并送验。

6.按照国家及地方的有关规定,对已经施工完成(含试验、测试等)经验收的钻孔或探坑,应及时回填并平整场地,并在日志中注明。

有特殊要求需要孔内观测一段时间的,应做好防护工作,保证安全。

封孔回填时不得用岩芯,岩芯以备检查核对。

7.孔位要用仪器放孔及测量孔口高程、坐标,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挪动。

放孔必须留有书面记录,放孔人员签署齐全后提交地质组,不得晚于日志提交时间。

8.钻机钻架必须离开空中高压电线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孔位处可能存在地下埋设物时,应先查明埋设物情况方可进行勘探,必要时先挖后钻,注意施工安全。

四、取样及孔内原位测试

1.钻探时应根据土层的不同,采用适宜的钻探工艺,选择合适的取样方法和取土器,确保所取土样正确反应不同地层的工程地质特征。

2.取样数量和质量必须满足室内土工试验(包括一般土工试验项目和特殊试验项目)的要求。

3.一般黏性土、粉土,采用连续压入法或击入法自地表以下1.0m开始分层取样。

单层厚度大于0.5m的均应取样,单层厚度较大时取样最大间距为3.0m,岩性相同但颜色、塑性状态或潮湿程度、密实度等有变化时加取。

单层厚小于0.5m详细记录颜色、塑性状态、密实度及夹杂物等,工程需要时应取扰样。

需进行液化判定的粉土,应在取样并清孔后立即进行标贯试验。

对于粉土和粉砂现场鉴定困难时,应先取原样后打标贯,以防漏项。

发现变层时应立即取样或标贯,避免漏层或取样间距过大。

4.砂类土和碎石类土,应分层采用四分法取扰样,砂类土样品重量不得少于1kg,圆砾土不少于3kg,卵石和碎石土不少于5kg。

砂类土分层取样并进行标贯试验,一般间距2.0m,层厚时间距3.0m,原则上控制砂类土密实程度为宜且每个单独分层不少于一个标贯点。

碎石类土采用重型动探确定密实程度,层厚时测试间距为3m,并取扰样。

层厚小于0.5m应详细记录。

层厚时每2m取一扰样。

5.软土应采用薄壁取土器,一般性钻孔代表性取样,每一层不少于2筒,层厚≥0.5m应取原样,层厚小于0.5m者应详细记录并取扰样(袋装或置于样品盒内蜡封,做液塑限、天然含水率等试验)。

当同一土层厚度较大时,每2m采取原状土样4筒,并保证上下部位各1筒,中部取3筒。

控制性钻孔应连续取样,每1m深度应有2筒原样。

6.黄土地层采取原状土样,宜采用挖探或原位静压的方法,取120mm原样,间距1.0~2.0m;其湿陷性试验采用双线法。

浸水压力10m以上采用200kPa;10m以下采用300kPa。

7.盐渍土应详细描述,采用挖探取扰样,必须逐段连续采集,取样深度一般为1.0m,在0~0.05m、0.05~0.25m、0.25~0.5m、0.5~0.75m、0.75~1.0m深度取样;当地下水位较深时,应取样至水位,1米以下间距0.5m即1.5、2.0、2.5等。

均质土样不少于500g,非均质均质土样不少于1000g。

8.填土(填筑土、素填土、杂填土)应详细描述,取原样或扰样,采用钻探、标贯或重型动力触探确定判定其成分及密实程度。

常年堆积的生活垃圾及化工垃圾等有水渗出时应取水样做侵蚀性评价。

9.岩石作为特大桥地基时(明挖或桩基),不同岩性代表性做单轴抗压试验(干燥、饱和),各特大桥主要岩性要有三组(钻孔取芯长度一般不小于200mm,便于试验室切取)。

10、土样取出后,应检查土柱质量及岩性是否与记录相符,如发现土样有受压、扰动、碎裂和变形等情况时,应将其废弃,并重新取样。

11.钻机所取原状土样质量要求必须达到Ⅱ级以上。

12.土样筒周围的缝隙应采用取样位置含水量相同的土体堵塞,严禁用地表的干土或过湿的土体堵塞,影响原状土样的含水率。

原样应现场及时蜡封,标明工程名称、工点名称、里程、岩性、取样编号及深度、时间、地下水位、土柱上下,采取防震、防晒、防冻措施,确保原样不扰动、不失水。

13、应经常检查取土器(标贯器)的完好情况,当发现取土器(标贯器)有变形、刃口缺损时,应及时校正或更换。

14.标准贯入试验应在清孔、预打15cm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日志中应分别记录),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重型动力触探应在清除孔底残土后进行,每次试验至少连续打入50cm,贯入过程中应不间断地连续击入,锤击频率应控制在15~30击/min。

标准贯入试验及重型动力触探应记录钻杆长度。

试验时分别记录标贯及动探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日志中应分别记录)。

对于静力触探达不到设计孔深地段,可采用动力触探。

15.沿线需进行物探工作的地段主要有:

岩溶发育地段、挖方地段、城镇和既有线附近勘探孔孔位探查及孔内剪切波速试验等。

16.大、中桥原则上每个工点选一孔进行剪切波速测试,不同工点相距较近、地貌单元相同、地层条件一致时,可以代表性做;特大桥工点进行剪切波速测试的间距一般控制在1000m左右,现场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条件适当调整,综合评价场地类别。

17.需要进行地震液化判别的饱和粉土、砂质黄土和砂土,应进行标贯试验,测试深度: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的地段为地面以下20m;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0.15g的地段为地面以下15m,但对桩基础或基础埋深大于5m的天然地基则为地面以下20m;液化判定以钻探为主,触探为辅,当钻探判定不液化时,触探不再判定。

18.正确确定地下水类型,准确测量勘探孔(包括触探孔)初见及稳定水位,水位稳定时间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每个单独工点均应采取地下水样、地表水水样,取样间距不超过1km,同一工点根据微地貌变化及不同地下水类型加取地下水。

河水和渠水均应取水样,有污染或有侵蚀性的地段必须加密取样。

如遇多层地下水,应分层采取地下水进行水质分析试验。

每组水样取两瓶,其中一瓶(500ml)投放大理石粉2~3g,摇晃溶解后随即密封,并在水样标签上注明。

水样应标明工程名称、工点名称、水源类型、取水位置、编号、时间等,现场蜡封。

各种样品均应及时试验。

水样及时送达试验室,做水质侵蚀性分析试验。

19.土样的腐蚀性原则上每工点取一组,但取样间距不大于3km,取样深度0~1.0m范围内。

样品及时送实验室试验。

20.凡不在现场试验的样品,送样单需经地路组检查,地路组保留一份。

五、室内土工试验

(一)、一般规定

(1)现场设试验站,试验设备、计量器具需经过有资质的技术监督部门检定,合格后在有效期内方可使用,检定证书(原件)随设备一起流动。

需要自检自校的试验设备,必须经自检自校后方可使用,并有检校记录。

(2)试验人员对设备状态、操作过程、数据计算及结果负责。

现场试验或送院试验的样品都要及时送样,现场7天之内完成试验(软土应在3天内开样试验),送院样品开样试验日期不应超过2周。

(3)开样时应检查样品标签的完备性以及与送样单是否一致。

原状土应有描述记录,记录内容除颜色、塑性状态、夹杂物等外,重点应记录失水、样品短缺及扰动情况,并随试验报告一起提供。

对于扰动、失水的样品应退回委外单位重取,并告知地路组。

(4)试验过程须严格执行规程、规定,所有试验报告必须以孔为单位,按取样深度从上到下进行填表,试验报告全部采用计算机打印。

桥工程的桥台、临近的桥墩孔及小桥涵、框构桥钻孔均需四份试验报告。

不同工点不能合用一张试验报告,试验室需同时提供电子文档和成果报告,电子文档应符合理正软件接口要求,以勘探孔编号或里程作为文件名。

固结曲线必须提供电子文档。

(5)委外单位使用的非铁三院软件需经验证,确认符合技术标准并能给下序提供满足设计接口的电子文档方可使用。

(6)固结试验采用标准固结试验法。

固结试验的压力级别应为50kPa,100kPa、200kPa、400kPa、600kPa、800kPa、1200kPa,1600kPa;固结试验的最大压力不应小于表1规定的压力级。

表.1固结试验的最大压力值

地下水位埋藏较深

固结试验最大压力值

0~20m为400kPa,

25m~40m为800kPa,

40m~90m为1600kPa。

(7)水样应在取样后5天内化验。

(二)、试验项目

试验项目的确定应以满足查明地基土工程地质特征的要求,满足提供基础设计、地基处理、稳定性验算和沉降计算等的要求。

(1)一般土工试验项目可按表2确定,具体试验项目可根据工程类型和设计需要由地路组在工点勘探任务书中明确或做适当调整。

粉土粉砂不易区分时,应同时做筛分(湿法)和液塑限试验,并提供两套试验指标。

表2一般土工试验项目表

工程类型

岩土类型

桥梁

一般路基及软土地基

隧道

一般黏性土、粉土

黄土

常规五项。

压剪试验隔墩布置,桥墩孔桩身做剪切,代表性做压缩,桩尖附近(桩尖以上5m至桩尖及以下)地层压缩试验全做。

路桥共用孔,桩身位置试验兼顾路基试验项目。

常规五项,压缩剪切试验全做。

黄土地层需做黄土湿陷性相关试验。

注意根据工点情况布置特殊试验项目。

洞身附近做常规五项,路肩设计高程以上做剪切及代表性压缩、路肩线以下做压缩,代表性剪切。

黄土地层需做黄土湿陷性相关试验。

需做液化判定的粉土做细颗分

软土

除按上述黏性土做试验外,还需进行有机质含量、无侧限抗压强度、三轴(CU及UU)等试验。

砂类土

碎石类土

筛分,土源应提供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等。

基岩

桥梁基底、隧道围岩不同岩性代表性做单轴饱和抗压试验。

黄土地区桥墩孔,桩身的原样应以剪切试验为主。

桥墩孔桩尖附近及以下地层的原样以压缩试验(非湿陷性试验,要达到规定压力)为主,剪切试验代表性做。

(2)特殊试验项目

软土路基工点设计必需的特殊试验项目应齐全,一般应包括固结系数、固结快剪、三轴试验(代表性做)、高压固结试验,并提供e-lgp曲线,确定先期固结压力。

软土地段的特殊试验孔数量应根据工点长度确定,一般每处工点应布置1个孔进行特殊试验。

对于黄土路堤孔及路桥共用孔,压缩试验等级应满足路基沉降计算,同时提供各级压力下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

根据路堤高度在5~10m以上新黄土的剪切试验代表性(1/3)做。

黄土湿陷系数试验压力:

宜按双线法做湿陷性试验,一般建筑物地基自基础底面算起,10m以内土层使用200kPa,10m以下至非湿陷性土层顶面,使用其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土压力,当大于300kPa时,仍用300kPa;基底压力大于300kPa的桥梁及其他高大建筑物按实际压力(现场与桥梁专业协商);新近堆积黄土湿陷试验压力使用150kPa。

同时提供湿陷系数和自重湿陷系数。

老黄土代表性做湿陷性试验(高桥地段必须全做)。

膨胀土一般地段除应做常规物理力学试验项目外,还应作自由膨胀率、蒙脱石含量、阳离子交换量;膨胀岩首先做崩解试验,易崩解的膨胀岩试验同膨胀土,不易崩解的膨胀岩则做自由膨胀率试验。

石膏岩及含石膏地层除应做容重、单轴抗压强度(干燥、饱和)外应加做岩土腐蚀性和膨胀性试验。

对沿线中密的粉、细砂,代表性取原状样品,做压缩试验,提供e-p曲线。

特殊试验孔确定后,抓紧布置勘探、取样、试验。

样品送样单需经地路组检查。

六、水文地质试验

在地质调绘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勘探测试手段详细查明沿线各类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提供水文地质资料。

(1)试验方法: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工程目的、场地条件等选择适当的试验方法,优先选择抽水试验,对于水量较小不能进行抽、提水试验的地段,必要时应进行注水或压水试验,以取得的相关的水文地质参数;存在多层地下水时应按照工程需要考虑进行分层抽水试验,分层采取地下水样进行水质分析试验。

(2)试验要求:

水文地质试验孔应先进行钻孔设计和工作计划,按照《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TB10049-2004)》及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对提水试验,每次试验需完成2个连续降深;对抽水试验,每次应完成3个连续降深。

试验进行时,地路组人员应在现场进行指导和检查。

同时应采用快速测定仪测试水文地质参数。

(3)工程内容:

长大隧道、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及路堑,在断层破碎带、褶皱轴部、不整合接触带、山间河谷盆地和洼地、岩溶发育地段、古河床等地段结合工点钻孔进行水文地质试验。

地下水路堑和设计高程以下有承压水层的路堑时,应布置水文地质试验孔。

对于那些附近有良好出露点的井泉区及勘探水文孔宜进行实地观测或试验。

(4)资料模式:

水文地质参数应根据试验地点的水文地质条件和试验方法,选用适宜的公式,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并结合区域经验综合分析确定给出各种水文地质参数。

水文地质试验单位向地质组提供原始记录和资料成果表格,纸介质和电子版同时提供。

七、建筑材料取样、试验

(1)调查测绘

配合有关专业对土源产地、质量、储量进行详细调查,并取样化验,绘制平面示意图,取样要求按《铁路采石管理规则》附件1、《铁路碎石道碴(TB2140-90)》和《铁路碎石道床底碴(TB/T2897-1998)》等执行。

(2)勘探及取样、试验

土源(路基填料:

土、砂、卵砾石,级配砂砾石,风化岩石):

调查不能满足要求时,采用钻探、简易勘探(挖探、螺钻等)相结合的勘探方法并取样试验,勘探间距符合《铁路天然建筑材料工程地质勘察规程要求》。

取土厚度较大且岩性变化时,应根据岩性分层取样。

土场储量<20万方时,大样不少于1组,土场储量>20万方时,大样不少于2组,细粒土每组质量不少于50kg,粗粒土每组不少于80kg,必须保证大样均一、具代表性。

试验项目:

液塑限、黏粒含量、粉粒含量,压实试验(含无侧限抗压强度、夯后剪)。

砂、石料:

砂石料储量较大且岩性变化时,应根据岩性分层取样。

做大筛分试验样品数量每组不少于100kg。

工程用砂每组不少于10kg。

填料用砂每组不少于25kg。

工程用卵砾石土每组不少于80kg。

工程用碎石每组不少于80kg,块石每组:

30cm×20cm×15cm取2块。

砂、石料除常规试验外,还应做碱活性试验,寒冷地区做冻融试验。

勘探间距符合《铁路天然建筑材料工程地质勘察规程要求》。

级配碎石:

取样试验应符合《铁路碎石道床底碴》(TB/T2897)的有关要求。

各石场根据岩性不同代表性取1或2组样品(各粒径碎石共计150kg,30cm×20cm×15cm块石4块),并做碱活性试验,寒冷地区做冻融试验。

碎石道碴:

新建永久石碴厂应收集1:

2000~1:

10000工程地质图,勘探采用观测点、简易勘探、钻探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控制性勘探孔应穿透开采深度1~2m,一般钻孔到微风化带。

道碴质量应符合特级道碴要求。

取样数量:

碎石不少于200kg(粒径6~8cm),块石:

30cm×20cm×15cm取6块。

一般石碴厂以调绘为主,绘制示意图,除常规试验外,还要做磨耗试验,寒冷地区做冻融试验。

送样单要写明料场位置、工程名称、工程用途、试验期限、送样单位及日期及具体试验项目。

土场编制说明书及柱状图、地质图(平原区地形地貌简单、岩性简单的不做)。

按断面法计算出合乎实际的储量。

八、勘探和试验的现场检查和指导

1.现场管理组的生产和技术管理人员经常深入现场,对勘探和试验工作进行现场检查和指导,及时解决勘探和试验过程中的各种质量和技术问题。

2.现场管理组按有关规定,对勘探、试验质量进行管理、检查和过程控制,从人员、设备、工艺、操作和资料等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

首先由机组工长和技术人员现场逐孔进行质量检查、评定,填写“勘探质量检查评定表”,做好相关的质量记录,然后及时将评定合格的钻探日志、试验报告和质量评定结果交现场管理组,经现场管理组检查合格签署后再提交地质组。

3.勘探质量检查评定主要内容包括:

1钻孔结构:

施钻方法、钻进工艺符合技术要求;换径深度符合地层条件及取样直径要求;孔深满足技术要求。

2地层分层:

按不同地层控制回次进尺;地层分层深度正确,不漏层(尤其是构造破碎带及软弱夹层);岩芯按顺序排列在场地上,并与日志相符。

3样品采取:

取样数量及位置符合技术要求;岩芯采取率达到钻探质量标准规定的各项值;按规定做好岩芯样品的整理和保管。

4日志填写:

现场及时填写,字迹整洁,原始记录无漏项;地层描述详细,分层清晰准确;签署手续齐全。

5标贯试验:

标贯深度、操作方法符合技术要求;涌升砂层采取标贯措施正确;标贯器及取土器刃口符合要求。

6水文观测:

初见水位、稳定水位测量符合要求;取水方法正确及时,无漏样;按要求进行提水、抽水试验。

7地质组成员不定期到工地对勘探质量进行抽查,召开质量分析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整改。

地质组在收到勘探日志和试验报告后,仔细分析取样、测试及试验的数量、间距、项目种类、记录内容、试验结果等是否满足技术要求,对发现的问题以书面形式下达有关当事人,限期整改。

8各劳务分包单位对仪器、设备的标定及其有效性随时进行监控,配备地质技术人员和质量检查员,对各自范围内的勘探试验质量严格把关。

对现场管理组、地质组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勘察质量。

九、勘探资料的质量监控和验收

质量监控贯穿于勘探、试验及报告编制的全过程。

机组工长、班长、质量检查员、各劳务分包单位的技术、质量管理者及现场管理组负责勘探试验各环节的具体监控工作,每天汇总、通报质量和进度情况,定期进行总结。

地质组人员认真分析勘探、测试和试验的各项原始资料,结合具体工程特点,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并按照有关要求,编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经各级审查并验收合格后,才能提交设计。

现场和资料整理及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避免造成返工、浪费。

十、安全管理及环境保护

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制定安全措施,配备安全监督员,对各生产单位进行安全教育,并经常进行安全检查。

勘探过程应严格执行安全规则,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整改,必要时停工整顿,消除安全隐患后方可重新开工。

2既有铁路及公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