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72926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docx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教案

1添画

【教学目标】

l、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

2、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和添加。

3、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教学难点】

使内容与环境尽可能统一。

【课前准备】

风景图片一张(可以使用旧挂历)、剪刀、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整理好学习用具。

二、          讲授新课

1.组织学生欣赏图片。

分小组交流,介绍、分析、欣赏图片内容。

2.教师讲解,出示课题---添画

3.出示图片,组织同学分析画面情境,讨论问题:

(1)以这幅画为背景添画,你认为可以添加什么内容?

说一说理由。

(2)你认为根据画面情境添画,应该注意什么?

4. 看教材第2页、第3页,分析书中作品:

(1)      你喜欢哪一幅作品?

为什么?

(2)      说一说制作方法。

5. 组织师生共同演示:

在前一张展示力片中完成添画内容。

6.提作业要求:

根据你自己选的图片内容进行添画练习,注意图片情境与添画内容的统一。

三、          学生完成作业

教师辅导要点:

(1)      能否巧妙利用图片。

(2)      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是否统一。

(3)      添画构图是否美观。

(4)      注意近大远小的关系。

四、          展示讲评作业

组织展示、讲评作业。

学生自评,组内讲评,班内讲评相结合。

五、          小结

通过本课教学你学到了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课后小记】

 

 

 

 

 

 

 

 

  2绘画游戏

【教学目标】

l、了解本课绘画游戏的基本方法

2、会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形象,完成一幅有趣的画

3、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了解线条游戏的方法与内容,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教学重点】

学习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教学难点】

巧妙地利用随意形,添加生动有趣的形象

【课前准备】

图画纸、水彩笔、黑色水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提示学生准备上课,集中注意力,整理好学习用具。

二、讲授新课

1、 画线游戏。

规则:

请你在一张纸上随意画一条线,要连贯画满画面。

(可以闭上眼睛画。

2、 请你看看这幅画好看吗?

说说理由。

3、 教师利用学生作业演示。

利用学生画面上的图形添加具象和抽象形象。

4、 想象练习

将学生作品上下左右翻转让学生联想像什么。

5、 看书第4页、第5页

讨论:

(1)欣赏米罗的作品(色彩、线条、构图)都表现了什么?

(2)线的排列,哪张疏密关系处理得好?

(3)你认为画面哪一部分添加得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形状巧妙?

三、学生完成作业

1、作业要求:

(1)      在一张图画纸上随意画线,最好一笔画完,注意疏密关系。

(2)      利用自己画好的或与别人交换的图形,联想进行添画,注意巧妙利用随意形。

2、教师辅导要点:

(1)      随意形的疏密关系

(2)      添加内容是否生动

(3)      调整画面的整体感觉

四、讲评展示作业

学生自评、互评结合

按照作业要求评价作业。

分析创新表现内容

五、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

【课后小记】

 

 

 

 

 

 

 

3纸盒变家具

【教学目标】

l、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初步接触和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在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变家具的活动中,感受材料的特性,提高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力,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资源共享,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得以发展。

【教学重点】

打开学习的思路和创作欲望,能从纸盒的造型中展开联想,动手设计和制作家具作品。

【教学难点】

家具作品的新颖、美观,造型多样。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大小商品的包装盒、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整理好学习用具。

二、          教学新课

1、布置学生分组讨论家庭中有哪些家具。

小组合作,确定家中家具的种类。

2、由各组代表说出家具名称。

讲述家具的种类。

桌:

餐桌、电脑桌、茶几。

椅:

折叠椅、沙发。

柜:

书柜、衣柜、电视柜、床头柜。

床:

单人床、双人床。

3、结合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研究家具的多种款式设计。

分析不同设计的特点,了解家具的相关结构。

4讨论小组同学带来的纸盒适合做什么家具。

集体研究,确定分工合作方案。

三、          布置作业:

提出纸盒变家具的创作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美观、新颖,有创造性。

四、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及时发现有创意的作品,交流,展示,讲评。

【课后小记】

 

 

 

 

 

 

 

 

4和妈妈在一起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材料特性,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样子。

2、情感目标:

体会母子亲情;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3、能力目标:

通过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

欣赏、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引发喜爱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和综合学习能力。

.

[教学难点]:

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

[教学课时]: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表演猜谜:

你知道哪些的动物的动做?

你能把它模仿出来让其他小朋友去猜一猜吗?

(部分学生台前模仿某一种动物进行表演,台下学生猜迷)

2、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形体、颜色、花纹等基本特征和这种动物有什么生活习性?

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里?

他们和妈妈在一起常会作些什么?

妈妈会教给他们什么本领?

二、新授:

1、播放各种动物和妈妈在一起活动的录象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

2、浏览各类动物活动场面的视频及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赏析比较动物的颜色、外形、斑纹、动态等,认识动物之美和可爱之处,并体会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时的快乐。

3、学生分组讨论及汇报:

最喜欢哪种动物?

为什么?

知道哪种动物母子的故事呢?

4、赏析艺术家表现母子亲情的美术作品,了解不同的美术表现方式和美的多样性。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后发表:

你看了这些画有什么感受,说说你和妈妈在一起的事情。

三、作业:

1、引导赏析学生制作的动物作品的美感(从形、色、花纹、动态方面引导),探索如何巧妙的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动物的方法(用了哪些材料?

)。

2、师生总结制作“动物母子”的方法:

(1)根据材料来决定要制作的“动物母子”。

(2)根据想好的“动物母子”来选择制作材料。

3、围绕重难点有目的地进行讨论:

(1)本组要制作一组什么动物母子?

(2)用什么材料?

(3)如何分工合作?

(4)想为这组动物母子起个什么名编一个什么故事呢?

(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4、提出作业要求:

小组合作制作一对自己喜欢的动物母子。

5、小组分工合作,开始进行制作“动物母子”的活动。

四、作业展评: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动物母子的故事”童话剧表演。

2、思考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了解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3、体会母子亲情,进行亲情教育,说说如何对待你的妈妈?

4、针对各小组的学习、创作、表演情况进行小组自评互评。

(评价引导:

形似、色美、花纹是否生动,是否有创意?

本课自己和同学的学习、表现怎样?

【课后小记】

 

5茂密的花

教学目的:

通过画生长茂密的花,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学习用并列的形式描绘形象。

教学重点:

用并列的形式组织画面,练习用线造型。

教学难点:

并列的花有疏有密,有高有矮,形态自然。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用具:

教材、范画、示范用具、多媒体、水彩笔或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按课堂常规坐好,稳定情趣,查学具。

二、复习、导入:

生动、形象、有趣的激发学生产生求知的极大兴趣。

欣赏课件:

三幅画中的花有什么不同?

一支花。

一排花。

一片花。

提问:

这花一棵挨着一棵,长得很旺盛,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谁来形容一下?

出示课题:

茂密的花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记忆花的形色,用并列的形式表现高矮不同

三、新课:

(突出美术特色,体现创新精神及个人风格,渗透德育,体现教法。

1、 欣赏奇形怪状的花。

提问:

他们的种类、形状、颜色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回答:

种类繁多、颜色鲜艳、形态各异。

2、联想公园里的花,他们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叶茂盛、千姿百态,向着阳光盛开的花朵像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好比我们少年儿童幸福的成长。

3、欣赏动画,了解每支花是由几部分构成的?

  花头、花茎、花叶

4、茂密的花朵和叶子形状多样,都有什么形状的?

有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方形、三角形、梯形、任意形等等。

5、教师示范多种漂亮的花头。

6、画画的安排:

定位:

画一排曲直自然、随意、高矮、疏密有别的线,充满画面。

勾线描绘具体形象:

选择单色彩笔,有力流畅地在定位线上添画各种形态的花朵、花蕊、枝、叶。

装饰:

上色,任意选择各种颜色平涂在花和叶上,使画面颜色丰富多彩。

描线,用点、直线、曲线、折线、圆等纹理填画在花和叶中。

教学意图茂密生长着的花。

通过描绘锻炼学生用线造型及熟练地赋色的能力。

增长学生的知识,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懂得珍惜自然和爱护自然。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

因材施教、照顾全体、灵活多变。

定位勾线描绘具体形象装饰

五、小结:

概括出本节课知识的要点,作业讲评。

展示学生作业,学生将评。

公园里花开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粉的,花儿好看怎么样?

(我不摘)为什么?

(公园里的花是给大家看的

【课后小记】

 

 

 

 

 

   

6吊饰

【教学目标】

l、知道吊饰与生活的关系,了解吊饰的结构和基本制作方法

2、学习吊饰的装饰方法,能利用纸材制作平面或立体的吊饰

3、在制作吊饰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培养观察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美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记忆生活中吊饰的种类,了解吊饰的结构,掌握制作方法设计吊饰。

【教学难点】

造型的新颖美观

【课前准备】

彩色纸、剪刀、刻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师出示吊饰范作

2. 组织学生观察吊饰作品。

二、讲授新课

1. 出示课题,讲授新课。

问题:

(1)      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到过吊饰?

(2)      说一说吊饰的样子

(3)      为什么叫吊饰?

以一个吊饰为例子分析:

由哪些部分组成?

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主体部分思考:

可以设计什么形状?

你有什么创新设计?

装饰部分思考:

在什么部位装饰效果最好?

说说装饰内容和怎样装饰。

说说装饰内容和怎样装饰。

悬挂部分思考:

你能设计几种悬挂方法?

2. 看教材第12、13页。

3.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展品。

有目的地观看作品。

4. 播放课件或相关资料。

三、学生完成作业

1、 确定制作方案。

2、 教师辅导要点:

主体形象设计新颖美观;装饰部分特点突出;创新使用材料。

四、展示作品:

集体布置教室:

请各小组将作品悬挂起来展示。

【课后小记】

 

 

 

 

 

 

 

 

 

 

 

7节节虫

【教学目标】

l、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知道节节虫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

2、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3、让学生了解利用废旧物进行再设计的方法,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有关节肢动物的知识,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特制作节节虫。

【教学难点】

创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课前准备】

彩色纸、广告纸、各种废旧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出示课题节节虫

书中作品为什么叫节节虫?

自然界中有哪些昆虫类似书中的节节虫?

二、讲授新课:

看相关资料

教学课件、昆虫图片、昆虫标本等。

讨论内容:

1. 结合资料谈谈节节虫的制作要点:

有几部分组成?

有什么特点?

2. 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废旧物可以用来制作节节虫吗?

组织学生欣赏作品:

1. 作品利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 哪些地方有创新表现?

提作业要求:

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和制作一个富有想像力的节节虫,

采取合作或个人完成的形式。

完成作业:

教师辅导要点:

设计构思新颖;灵活巧妙使用材料;制作精美细致。

三、展示作业评价:

组织展示作品、参观作品,讲评作品

【课后小记】

 

 

 

 

 

 

 

 

 

8出壳了 

【教学目标】

l、探索生命开始的奥秘,展开回忆与想象,大胆自由地表现出一种自己喜欢的生物出壳时的情景。

通过观察、幻想、体验与交流,感受生命的不屈与独特的美丽,进行想象与构思,追求表现的新颖与生动。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生命奥秘的激情和关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良好品质,提高观察、想象、探究、联想的能力。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回忆与联想动物出壳的生动情景,利用多种方法打开学生思路,鼓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

【教学难点】

表现的自由性和不同种动物的特点,通过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彩笔、彩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寻找有关卵生动物的图片、画刊或音像等资料。

二、 感知启示

课上以分组形式向学生展示共同收集的资料,并选择性地向全班同学演示。

三、 探讨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音像、图片资料,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并在交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构图。

四、 共同创作

创作不必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可以个体创作为主,也可以集体创作为主,形成一个壮观奇妙的大场面。

构图形式:

1. 采用漫画、连环画形式表现过程。

2. 采用剪贴的方式,利用捻、撕、粘、画等多种形式,表现一组半立体的小动物破壳页出的场面。

3. 想一想,会不会有什么外星动物在你不了解地场面里破壳而出呢?

五、          评价交流

1. 向大家说一说绘画的经过。

2. 遇到什么困难,是否也像小动物出壳一样脑中的思维受到“壳”的束缚?

怎么克服?

3. 找一找有意思的画

4. 请别人为自己的画出出主意。

5. 为别人的画出出主意。

6. 找一张与众不同的作品。

【课后小记】

 

 

 

 

 

 

 

9头饰设计

【教学目标】

l、头饰的设计依据头饰的用途来确定,同时要按戴头饰人的头部来确定大小

2、按预定的设计用彩色纸剪贴、加工制作头饰。

3、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用简单的材料美化生活,初步培养事先预想和计划行为的习惯,进一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用途确定头饰的设计,并完成头饰的制作

【教学难点】

巧妙利用材料及创新表现。

【课前准备】

彩纸、彩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1)      看一段录像:

观察人们头上带的饰物有什么特点?

(2)  出示课题:

头饰设计

3.讲授新课

(1)      观察分析(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提供资料)

.你知道古代人们戴什么样的头饰吗?

.说一说这些少数民族的头饰有什么特点?

(出示图片:

回族、维吾尔族等)

.说一说戏剧中的头饰有什么特点?

(出示图片)

.说一说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头饰?

(2)      组内研究讨论(每组发3到4件制作好的头饰作品)

.从外形上看这些头饰有什么不同?

.从图案上看这些头饰有什么特点?

.从颜色上看这些头饰有什么特点?

.从表现手法上看这些头饰有什么不同?

(3)      分析研究

.每组挑选一件你们认为最有特点的头饰介绍给大家。

.研究这些头饰是怎么做的?

可以动手拆开来进行研究。

4.学生制作

(1) 想一想你将用什么材料来进行制作?

(2)想一想你将做一个什么样子的头饰?

(3)动手进行制作。

5.教师辅导

在造型上、材料上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制作出更新奇的头饰。

6.展示作品

想一想你的头饰可以有几种戴法?

7.表演节目

戴上自己的头饰,小组内编个节目表演给大家看看

8. 课后拓展

想一想还能用什么材料来制作头饰?

【课后小记】

 

 

 

 

 

 

 

 

10、艺术作品中的动物

【教学目标】

l、学习描述不同形式的作品,能抓住作品在色彩、造型、材质上的特征,正确表达自己喜欢作品的原因。

2、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艺术的丰富性,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通过对民间文化的接触,培养学生珍视民间文化艺术的情感,同时对学生进行热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美术表现形式,能从色彩、造型、材质、呈现方式方面进行描述,了解艺术作品中经常运用的夸张、变形手法。

初步了解动物在民间艺术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

体会不同艺术形式给我们带来的不同美感,并将此感受加以描述。

【课前准备】

有关动物的图片,以动物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上节课的动物头饰作业。

【教学过程】

一、          设计情境

看录像:

马、牛、狮、虎四种动物的生活片断

出示课件:

“今天我从动物园请来了四位好朋友,你们想和它们做朋友吗?

提问:

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组的这位动物朋友?

(提示:

除了它的样子外你还了解到了什么?

二、 欣赏书中作品

师:

我也带来了有关这四种动物的艺术品,看一看艺术家是怎样表现它们的。

出示课件展示:

铜奔马(马踏飞燕)、浅塘渡牛图、铜狮

小结:

提出要求:

以组为单位回答本组中出现的问题,同学之间可互相帮助。

三、 欣赏课外著名艺术品

提问:

谁能介绍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给大家认识?

艺术家虽然采用不同的物质材料,选择不同的表现技法,但作品中都抓住了动物的什么特点?

出示课件:

1、李苦禅《鹰》

2、吴作人《熊猫》

3、原始壁画《受伤的狮子》

提问:

你喜爱哪幅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 学生表现

你最喜欢什么动物?

你打算用什么方式去表现它?

(泥塑、绘画、布贴画等方式)

五、 展评与小结:

在抓住动物体态、神态的基础上表现出自己对动物独特的感受。

【课后小记】

 

 

 

 

 

 

  

11我的收藏卡

【教学目标】

l、通过欣赏、交流与制作,了解收藏卡的布局与类型

2、自己制作或合作完成一张或一册大小合适、设计合理的收藏卡,能进行美化与装饰

3、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培养他们热爱艺术品的情感。

4、通过选材、布局归类、折剪贴画,培养对艺术鉴赏活动的兴趣,体验设计的快乐

【教学重点】

收藏卡的整体设计与美化,使学生设计出分类新颖、装饰性与体验性为一体的作品。

【教学难点】

选材与布局的设计

【课前准备】

收藏品、绘画用具、剪刀、胶水、尺、设计用稿纸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收集

1. 你听说或见过哪些人喜欢收藏哪些物品?

2. 在你的私人用品中,哪样物品你最喜欢或最珍贵?

3. 你有收集某种物品的习惯吗?

二、组织教学:

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

三、交流借鉴

1、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见到各式各样的卡片,请大家介绍一下你找到的卡片。

2、 节日贺卡设计精美,有漂亮的图案;数据记录卡,采用表格形式简单清晰;服装品牌卡颜色鲜艳,设计大方。

这些各式各样的卡片有不同的用途,它们都在帮助我们更好地工作、生活和学习。

四、欣赏感受:

向大家介绍一种收藏爱好者使用的卡片——收藏卡。

收藏卡是一种记录藏品信息的卡片,收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想法自己设计制作。

五、设计应用

组织学生分析:

你想设计一种什么形式的收藏卡?

收藏卡的基本布局?

收藏卡上记录哪些内容?

你想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制作?

你觉得你收集的卡片上的哪一点可以借鉴?

(设计时可以借鉴课前我们收集的卡片,并要有所创新)收藏卡上地藏品形象使用绘画、拓印,还是照片的方式体现?

六、展示交流:

游戏:

组织同学将收藏卡与藏品的顺序打乱,每个人手中都有一件藏品和一张卡,但不一定是配套的。

七、扩展成果:

1、 你对自己制作的收藏卡满意吗?

有什么改进意见?

2、 你喜欢认制作的收藏卡?

为什么?

3、 你觉得收藏活动有趣吗?

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4、 你今后还想继续进行收藏活动吗?

【课后小记】

 

 

 

 

  

 

 

12假如我是巨人

一、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联想与比较,培养学生敢于冲破常规,自由、大胆、快乐地想象与表现,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创新的能力。

2、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培养个性。

二、教学重点

利用灵活的比较,启发多种奇妙的联想,力求创新。

三、教学难点

画面的布局与形象的对比。

四、学习用具

学生:

水彩笔或腊笔

教师:

教学资料——有关巨人的童话故事片及课件

小型模形(如飞机、汽车、洋娃娃等)

五、教学设计

(一)情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朋友,他的名字叫做格列佛,他曾经到过一个很神奇的地方,你们想知道他到了什么地方吗?

播放《小人国》图片(边播放图片边讲故事)

(二)根据片断提问:

“格列佛来到了小人国,他成了______人?

”(巨人)

假如你也是个巨人,你会怎么样呢?

(出示课题——假如我是巨人)

(三)提问:

看,我们来到了小人国,我比什么大?

我比什么高呢?

出示图片展示出大与小(你也可以拿出你的玩具说一说)。

(四)创设情景,启发思维

你们可真历害,小人国的朋友们遇到了一些困难,你们一定能帮上忙,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录音:

“小人国的朋友们到一个新的地方旅行,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险境?

假如你是巨人,你会怎么帮助他们?

小组讨论、表演。

(出示作品提示小结)

“愉快的节日里,假如你是巨人,你会和小人国的朋友们一起做些什么呢?

自由回答。

(出示作品提示小结)

(五)引导创作

你能把你刚才所想的故事画下来吗?

简单演示构图。

提出作业要求:

把你编的故事画成一幅画,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自己画成巨人,注意与周围的人和物作对比。

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六)评价

请学生把作品拿出来,把故事讲给大家听。

1、根据自己的画面讲故事作评价;

2、互相评价画面的构图;

3、小组互评。

注意:

在创作故事的同时,注意环保教育和品德教育。

【课后评析】

 

 

 

 

 

13拓印树叶真有趣

【教学目标】:

使学生懂得拓印的原理,掌握简易的拓印方法,并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