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爬行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7741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6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八章爬行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十八章爬行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十八章爬行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十八章爬行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十八章爬行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十八章爬行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十八章爬行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十八章爬行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十八章爬行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十八章爬行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第十八章爬行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第十八章爬行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第十八章爬行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第十八章爬行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第十八章爬行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第十八章爬行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第十八章爬行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第十八章爬行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第十八章爬行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第十八章爬行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八章爬行纲.docx

《第十八章爬行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八章爬行纲.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十八章爬行纲.docx

第十八章爬行纲

第十八章爬行纲(Reptilia)

[知识点]结构、分类、起源与演化。

[重难点]哪些特征是从爬行动物开始出现的;羊膜的出现及其意义。

爬行类:

是体被角质鳞片,在陆地繁殖的变温动物。

因其运动的特点为腹部贴地爬行,故称为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由于成功地解决了:

1.体被角质鳞片,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2.完全用肺呼吸;

3.陆上运动,四肢较两栖类发达;

4.具羊膜,陆上繁殖。

因而摆脱了水环境的约囊,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某些爬行动物如龟、鳖等生活在水中,这是次生现象。

两栖动物已初步解决了在陆地上生活的有关矛盾,但必须回到水中繁殖,所以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水的囊缚。

第一节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一、体被角质鳞片(表皮角质化程度较高),指(趾)端具爪,皮肤干燥,缺乏腺体。

有些蜥蜴,雄含的具股腺,所分泌的胶液干后形成临时的短刺,辅助交配。

某些蛇和龟,下颌或泄殖孔附近有香腺,以引诱异性。

 

 

外形与有尾两栖类的区别:

①有明显的颈部;②指(趾)端具爪;③体表被角质鳞;④具外耳道,鼓膜下陷至较深的地方等。

二、骨化程度高,脊椎分区明显,出现次生腭,具1枚枕骨髁,具胸骨,封闭式骨盆。

 

胸廓:

羊膜运动所特有,与真正陆生动物肺呼吸的完善密切相关,在肋间肌的活动下(羊膜动物所特有),构成陆上肺呼吸的新的呼吸机制。

5.次生现象

(1)蛇类无胸廓(无胸骨)以完成特殊的运动方式:

①使肋骨有较大的灵活性;②支配腹鳞运动。

(2)龟鳖类无胸廓:

因其具背腹甲(骨甲)

(3)蛇类的腰带退化不具骨盆:

适于钻穴生活。

6.封闭式骨盆

腰带与荐椎的横突相连,左右耻骨和坐骨于腹中(线)联合,构造牢固的骨架,即封闭式骨盆。

成为支持后肢的坚强支架。

7.肩带埋入背部肌肉,不与脊椎相连(与两栖同)(只是更为坚强)。

8.次生腭(羊膜运动共有),鳄类最明显,其它种类不完全,由前颌骨、上颌骨、腭骨的腭突和翼骨愈合而成。

 

次生腭形成模式图

9.颞窝

①概念:

是头骨两侧眼眶后面的凹陷,是爬行动物的重要特征。

课本:

颞的膜性硬骨有穿孔现象(借相连骨块缩小或消失而形成)

②作用

为咬肌的附着处,增强下颌的活动和取食能力。

③类型:

A.无颞窝类:

出现于古代爬行动物(原始型),也有人认为现代龟鳖属此类。

蛇类上下颞弓全失去,故不存在颞窝。

B.双颞窝类:

头骨每侧有两个颞窝,大多数古代爬行类属此类。

现代鸟类也属此类。

鳄与楔齿蜥也属此类。

C.单颞窝类:

(合颞窝)头骨每侧仅1个颞窝。

古代兽齿类属此类。

现代哺乳类也属此类。

D.上颞窝,左爬行动物鱼龙类具有。

三、具肌肉质舌,有牙齿者均有同型齿,具盲肠

具发达的肌肉质舌是陆生脊椎动特征,舌除完成吞咽基本功能外,有的还特化为捕食器和感受器。

龟和鳄的舌不能伸出口外;蛇类、蜥蜴类可伸出口外很远。

1.舌

板书:

(舌)的功能

(1)吞咽:

主要功能

(2)捕食器:

(特化)充血后能迅速“射出”粘捕昆虫,舌呼与体长相等,如避疫(变色龙)。

(3)特化为感觉器:

蛇的舌尖分叉并具有化学感受器小体,能把外界的化学刺激传送到口腔顶部的犁骨器,起特殊感觉器的作用。

(蜥蜴和蛇的(锄)犁鼻器十分发达)。

(犁鼻器的内壁具嗅粘膜,有嗅神经的分支通入)。

2.牙齿

爬行类多具牙齿,其形态、大小相似,均为同型齿。

(无咀嚼功能,只能咬住食物)。

根据牙齿的着生不同分为三类:

(1)端生齿:

牙齿着生在颌骨(咬合面的顶端)的顶端。

如蛇。

(2)侧生齿:

牙齿着生在颌骨(内侧缘的突起上)边缘内侧。

如蜥蜴,其些蛇。

(3)槽生齿:

牙齿着生在颌骨的齿槽内,如鳄鱼、哺乳类。

槽生齿较牢固,各种齿脱落后可不断更新。

(4)无齿:

龟鳖类无齿,代以角质鞘。

3.具盲肠:

大、小肠交界处的突出物。

盲肠从爬行类开始出现,与纤维消化有关。

蜥蜴、蛇类:

盲肠为萌芽状。

龟、鳖类:

盲肠发达(植食性)。

附:

蛇和蜥蜴的下颌与头后有方骨相连。

蛇、蜥蜴类头骨后缘的骨块消失,剩下的方骨成为一块很活动的骨,以韧带相连,下下颌相关节,口能张开很大的角度,因而能吞下比头大的食物。

这里仅加以简单介绍,以后在分类中加以详细说明。

 

四、肺结构较两栖类复杂,具喉头、气管及支气管,完全肺呼吸(支气管:

爬行类开始出现)。

肺的内壁出现许多分隔,呈蜂窝状,外观似海绵状呼吸表面积增大,呼吸管道有气管与支气管分化,具长气管是与发达的颈部相适应的。

1.呼吸方式具2种

①吞咽式:

象两栖动物一样,借助于口咽腔底部的升降和鼻孔的开头相配合来完成。

②羊膜运动的特殊呼吸方式,即借助于胸廓的扩张和缩小使气体吸入和排出。

就是当肋间外肌收缩时,牵引肋骨上提,胸廓扩张,空气随之吸入;肋间内肌收缩时,牵引肋骨下降,胸廓缩小,空气随之呼出。

2.水栖的龟鳖类,由泄殖腔壁突出两个副膀胱,其上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在水中可进行气体交换,为辅助呼吸结构。

3.有些种类,一对肺为前后排列;但缺四肢的蚓蜥和蛇类,左肺大多退化或消失。

相之适应的支气管也仅为右支。

五、心室具不完全分隔,混血双循环

(爬行类的高等种类如鳄心室已分隔为左右两部,其血液循环已接近于完全的双循环)

1.心脏结构

①2心房

②心室具不完全(完全)分隔(鳄的心室间隔比较完全,仅留一孔相通,名潘氏孔,血液通过此孔可以由左心室进入左体动脉弓。

③静脉窦呈退化状态,仅成为右心房的一部分。

④动脉圆锥已退化消失。

静脉窦和动脉圆锥退化直至消失的演变从爬行类开始。

2.爬行类动脉特点:

三支独立的血管分别由心室发出。

①左右体动脉弓分别从心室右、左侧发出,即右体动脉弓从心室左侧发出,向后会合成背大动脉。

②肺动脉由右心室发出。

即:

 

即两栖类动物由动脉圆锥发出。

 

爬行类混血双循环示意图

A.由于心室间隔的出现及三条血管从心室不同部位发出,使其混血程度稍好于两栖类。

B.鳄鱼的心室分隔完全,但仍为混血双循环,其原因:

①潘氏孔:

左右动脉弓基部交叉处潘氏孔相通;

②交通支:

左右动脉弓后方又有一交通支相连;

 

鳄心脏及动脉示意图

六、后肾、排泄尿酸(两栖类为中肾、排泄尿素)

从爬行动物开始,羊膜动物的排泄器,均为后肾,位于体腔背侧后部。

 

尿酸为难溶水的含氮(化)废物,白色,糊状,其作用:

是减少体内水分散失,排泄尿酸显然是爬行类陆上生活成功的适应性特点之一。

爬行动物除有以上特点防止水分散失外,此外,爬行动物的膀胱、泄殖腔和大肠都具有重新吸水或盐分的功能。

雄输尿管不输精,通过单独的输尿管将尿输至泄殖腔排出体外。

(属中肾者,雄的输精、输尿共一个管)。

水栖龟鳖类另有2个副膀胱:

由泄殖腔壁外突形成,其上富毛细血管,为辅助呼吸器官,羊膜类膀胱是由尿囊基部扩大而形成——名尿囊膀胱。

肾外排泄器——盐腺

盐腺存在于许多特别是生活于海水里或干旱地区的爬行动物。

功能:

排泄体内多余的盐分,盐腺能分泌比海水含盐量高达50-60%的液体。

如蠵龟的盐腺位于眼后上方。

蜥蜴的盐腺位于嗅囊外面,分泌的含盐液体通过小管流入鼻道,在鼻孔处或鼻道内形成氯化钠或氯化钾的结晶。

鳄鱼的盐腺位于眼的附近,能排除含高浓度的K+Na+盐溶液,在吃食前排除体内多余的液体,以调节肾功能的不足,所谓“鳄的眼泪”纯属误传。

八、体内受精,卵生具卵壳,(防止水分蒸发,防止机械损伤)胚胎发育具羊膜(陆上繁殖特点)

羊膜: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直接包被胚胎的一层胎膜,叫羊膜。

羊膜内为羊膜腔,里面充满羊水;胚胎悬浮于液体环境发育成长。

即能在安定的环境中发育,又能防止干燥及机械干挠(摆脱水环境)。

羊膜的出现,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又一新的飞跃(为陆生动物征服干燥的陆地环境,向纵深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它解决了陆上繁殖问题,使羊膜动物彻底摆脱了水环境的约囊)。

九、大脑出现新皮(脑皮)

脑神经12对(无羊膜动物10对)

新脑皮:

大脑表面由一薄层神经细胞组成的聚集层叫由灰质构成的大脑皮层。

原脑皮:

两栖类大脑背面出现的零星神经细胞。

脑神经12对:

①前10对与两栖类相同;②具11对脑神经、副神经(蛇和蜥蜴)还没从迷走神经分出来;③第十二对为舌下神经分布颈部肌肉和舌肌;④第十一对为副神经,由迷走神经分出,分布咽、喉和肩部。

十、感官

①嗅觉:

比两栖类发达,鼻腔及嗅粘膜均有扩大。

A.由于爬行动物次生腭的出现,使鼻腔延长,使嗅觉感受面积比两栖类大为扩展。

B.犁骨齿(器)锄骨齿(器)(蛇和蜥蜴):

为腭骨前方的凹窝,开口于口腔顶部的前方,其表面布满嗅觉上皮,具感知化学气味的功能。

蛇和蜥蜴的犁骨(齿)器十分发达。

②蛇舌无味觉,常伸出口外收(搜索)空气中的化学分子,送入犁骨器产生嗅觉。

③红外线感受器(热感受器)是仿生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这是存在于蝰科(蝮亚科)蛇及蟒科大多数种类的一种。

热能感受器:

颊窝和唇窝就是这类感受器。

能感知千分之几度(0.001℃)微小的温差,并能测知其方向和距离。

颊窝:

位于鼻眼间,相当于颊部,窝腔被薄膜分为内外两个小室,内室以小孔与外界相通,其内保持与环境相同的温度;其外室侧朝向发出温热的物体,以接受热射线。

造成颊窝两面的温度不同,在两室之间的膜上形成温差电动势,通过神经(第五对脑神经:

即三叉N)传导到中枢,产生感觉。

唇窝:

位于唇鳞或吻鳞上(上唇部)

资料:

颊窝:

实验证明它是一种极灵敏的热能检查器,仅约2×10-5卡/cm2的微弱能量就能使之激活并在35毫秒内发出反应,为现今最灵敏的红外探测仪所不及。

颊窝对于波长0.01-0.015毫米的长波红外线,相当于一般恒温动物身体发射的红外线,极为敏感。

响尾蛇能觉察周围气温0.003℃(千分之三度)的变化。

④听觉:

A.鳄类瓶状体延长,并开始有卷曲。

(哺乳动物就是以瓶状体为基础,延长并卷曲呈耳蜗管)。

B.蜥蜴的鼓膜内陷出现雏形的外耳道。

(鼓膜随中耳稍下陷,为形成外耳道的开端,对保护鼓膜有利)

C.蛇类中耳退化(无鼓膜、鼓室)不能接受空气传导的声波,适于穴居生活:

但耳柱骨一端连于内耳的卵圆窗,另一端连于方骨上,此结构对于地表传导的震动极为敏感。

(传导途径:

下颌骨→方骨→耳柱骨→内耳)所以“打草惊蛇”是有一定道理的。

资料:

鳄类能接收20-3000HZ(赫兹,为频率单位,代表周/秒)

蜥蜴能接收100-1000HZ(有些种类达19000HZ)

龟鳖能接收3000HZ、蛇能接收100-700HZ

人的听觉范围:

15-20000HZ

十一、体温调节机制不完善,变温动物具冬眠习性。

第二节爬行纲的分类

爬行动物多分布于温、暖的地区,但其范围远比两栖动物广泛,沙漠和海洋均有分布。

中生代为爬行动物时代,盛极一时,其种类繁多,体态多样,大小悬殊(体长1/2-30m,重量达40-50T),分布广泛:

(陆、海、空均有)。

但到中生代末期,大部分灭绝(如恐龙的各种类群全部灭绝)。

现行爬行动物全世界约5700种(杨),我国315种,湖北50种,分为四个亚纲。

6个目;(武大,杨)都将其分为四个目。

 

兹将各亚纲特征比较如下:

原蜥亚纲

有鳞亚纲

古蜥亚纲

龟鳖亚纲

体表

角质鳞小呈颗粒状

角质鳞小、少数种类有小骨板

角质鳞下有活动的小骨板

背腹有硬甲(骨板)外被角质盾或革质膜

方骨

与头骨固着

一般均可活动

与头骨固着

与头骨固着

胸骨

存在

存在或缺

存在

腹肋

存在

存在

牙齿

齿小、无齿槽

齿小、无齿槽(或有毒牙)

锥状齿,固着在齿槽内

无齿,上、下颌具角质鞘

心脏

心室隔不完整

心室隔膜不完整

心室隔膜完整

心室隔膜不完整

泄殖孔

横裂

横裂

纵裂

纵裂或圆形

交接器

成对

单个

单个

一、原蜥亚纲(Prosauria)

现存仅1目(喙头目),1种(喙头蜥),其数量不足千只,分布于新西兰,有活化石之称,为珍稀动物,因外形似蜥蜴,尾似鳄鱼(侧扁),故称。

又名:

鳄蜥,嘴长似鸟喙,故称喙头蜥。

躯体结构与2亿年前喙头蜥化石极相似(称活化石),其所具有的一系列类似于古(生)代爬行类的结构特征,在动物学研究中有重要价值。

 

二、有鳞亚纲(Squamata)

为现代爬行类中种类最多的一类。

全球5500种左右(杨),我国290种,湖北40种左右。

主要特征:

1.体被角质鳞片;

2.椎体多为前凹型,亦有双凹型(仅守宫一种);

3.具端生或侧生齿;

4.雄性具一对交接器,泄殖孔横裂;

5.多为陆栖、穴居,少数水栖或树栖。

本亚纲动物分布几乎遍及全球(除南极外)。

共分三目

(一)蜥蜴目(Lacertilia或Sauria)

全球:

3000种20科

我国:

117种8科

湖北:

13种5科

主要特征:

1.四肢发达,指(趾)端具角质爪;2.尾长,能活动,多有自截(断尾)习性;3.具活动的眼睑,中耳有鼓膜;4.除美洲产2种毒蜥外,其它无毒。

多活动于山坡草地。

 

多数蜥蜴在受到威胁时,时常能断尾自截,就是由于其尾椎椎体的中部被未内化的盘状部分成两半,断尾就产生在这里。

1.鬣蜥科,颈、背具鬣鳞(背鳞具棘)。

如草绿龙蜥:

头部具5-6条深横纹。

丽纹龙蜥:

飞蜥:

变色鬣蜥:

2.壁虎科:

被颗粒状鳞,指(趾)端具吸盘。

①多疣壁虎:

多栖息于住宅的壁缝、瓦沿等处,夜出性,白天隐居。

以蚊蝇等昆虫为食。

对人有益,可入药,能治癌等。

②大壁虎:

俗名蛤蚧。

国外还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越南,老挝、印尼等地,原产地,分布于北回归线附近及其较南部地区。

现已开始人工养殖。

被列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外形似多疣壁虎,但体形较大,体长可达30余cm。

栖息岩缝、树洞内,夜行性,捕食昆虫,主产广西及云南,因叫声而得名。

入药可治:

喘咳、肺结核、神经衰弱及肾虚等,为强壮剂。

3.石龙子科

体肥胖,通体被圆鳞,呈覆瓦状排列。

如:

①蓝尾石龙子:

(四脚蛇)生活时尾呈蓝色金属光泽。

②中国石龙子:

体形似蓝尾石子,生活时尾不呈蓝色。

后颏鳞2片,无后鼻鳞,第二列下颞鳞呈楔形。

③蝘蜓:

背部古铜色,发亮,体侧有明显纵带。

4.蜥蜴科

体鳞一般具棱鳞,腹鳞大,方形,体有不同斑纹。

①北草蜥:

具大鳞5行以上,具鼠蹊窝一对。

②南草蜥:

具大鳞4行。

③白条草蜥:

体侧具1条白色纵纹;颏片4对。

5.蛇蜥科:

无四肢,似蛇形

如:

蛇蜥,恩施、利川有分布。

6.巨蜥蝌

是本目中最大的种类,体长可达2m,分布于两广、云南,以海南较多,陆地爬行也能游泳。

其卵大如鸡蛋,卵可食,皮可制革。

我国仅一种:

巨蜥,被列为国家Ⅰ类保护动物。

尾侧扁,背部粒状鳞小,腹部方鳞大,体被数行黄色圆形横斑。

7.异蜥科

如:

鳄蜥:

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为我国特产,产于广西瑶山,异蜥科其它几种皆分布于墨西哥中部和危地马拉。

特征:

①头似蜥蜴;②尾似小鳄(脊背具2行脊棱);③其大小与爬行姿态也像初生的小鳄。

(二)避役目

主要分布于非洲和马达加斯加,少数分布于南欧、印度和斯里兰卡,是一类适于树栖的种类。

主要特征:

1.指(趾)并合成内、外相对的2组,适于握枝;尾具缠绕性;

2.眼大而突出,可以转动,利于捕食;上、下眼睑厚且愈合,仅瞳孔处具1小孔;

3.舌长,几达体之全长,射出口外粘捕昆虫;

4.皮肤有迅速变色的能力,故有“变色龙”之称;

5.肺脏连着许多气囊、充气时可使动物身体大大膨胀。

遇敌时,身体胀大和迅速改变体色,具警戒和保护作用。

仿生学:

以制成变色漆,用于军事。

(三)蛇目(Ophidia或Serpentes)

全球近2500种,(13科)其中毒蛇650种

我国:

173种,8科,其中毒蛇47(48)种

湖北:

30余种,其中毒蛇7种

主要特征:

1.体呈长圆筒形,无四肢(次生现象),蟒蛇有后肢退化的痕迹(角质爪和肠骨);

2.体被角质鳞片,腹鳞宽大,利于爬行;

3.无胸骨,无肩带(盲蛇科:

有退化的腰带;蟒:

有残余的后肢)

4.下颌可借活动的方骨与颅脊相连。

因此口可张大到130度,能吞食比它的头大好几倍的食物。

蛇的下颌骨左右两半,并未愈合,而是靠韧带松弛地连在一起;腭骨,翼状骨,方骨和鳞骨彼此能形成能动的关节,故口可张的很大。

 

5.成对的内脏器官(生殖腺、肾等)因身体的延长而一前一后排列,或一侧退化(如左肺);

6.具特殊的感觉器官“热感受器”(如颊窝、唇窝等);舌分叉,常伸出口外;

7.毒蛇具毒牙和毒腺。

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

二者的最大区别是:

有无毒腺和毒牙。

其它可比项均有例外。

毒蛇

无毒蛇

1.具毒腺和毒牙

2.头多呈三角形

头多呈椭圆形

3.瞳孔为披裂状

瞳孔为圆形

4.尾粗短,自肛后骤细

尾细长、渐细

5.行动较迟缓

行动较灵敏

6.大多卵生

大多卵胎生

毒牙的类型:

A.管牙:

牙中空,前端有孔与毒腺相通,毒液从管中排出,有数对预备牙。

(像注射器那样喷射毒液)如蝰科的蝮蛇,尖吻蝮,蝰蛇,竹叶青,菜花烙铁头,响尾蛇等。

B.沟牙:

毒液通过牙沟流出。

(牙沟:

牙面有一沟与毒腺相通)

a.前沟牙,着生上颌骨的前部。

如银环蛇,眼睛蛇(眼镜蛇),金环蛇、海蛇、眼镜王蛇。

b.后沟牙,着生上颌骨后部。

如中国泥蛇等。

 

湖北省的毒蛇

蝮蛇;尖吻蝮;菜花烙铁头;竹叶青;银环蛇;眼镜蛇;中国泥蛇。

常儿蛇类识别

(一)管牙类毒蛇(蝰科)

1.蝮蛇:

又名七寸子(幼蛇)、土公蛇、土聋子。

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危害最大的蛇(毒蛇)。

呈土黄色,尾端骤然变细,头侧眼后各有一条黑纹。

2.尖吻蝮:

又名蕲蛇、翘鼻蛇、五步蛇。

吻尖细向上翘起——翘鼻。

背部有灰白色的方形斑块,两侧有“Λ”形暗色大斑纹。

为有名的中药材。

3.响尾蛇

尾有角质环,摇动时能发出响声,产于美洲。

4.菜花烙铁头:

颈细,头呈三角形,似烙铁,体色为绿、棕、黑、红、黄色配成的斑纹,如菜花色。

5.竹叶青

树栖、体纯绿、仅在体侧有红白色纵纹。

(二)前沟牙类毒蛇:

(眼镜蛇科)1.全环蛇:

体表有黑、黄相间的环纹环绕周身。

头不呈三角形(呈椭圆形)

(眼镜蛇科)2.银环蛇:

幼蛇又名金钱白花蛇,为名贵中药。

仅背面有黑白相间的横纹,不达腹部,头不呈三角形。

(眼镜蛇科)3.眼镜蛇:

颈部能膨大,有白色眼镜框状斑纹。

发怒时发出呼呼声。

(能喷出毒液,体中段背鳞19-21行)

(眼镜蛇科)4.眼镜王蛇:

为毒蛇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前段也能竖起,扩展呈扁平状,体中段背鳞15行

(海蛇科)5.青环海蛇:

头部椭圆形,具对称大鳞片,无颊窝,体背有青色环纹,尾侧扁。

(三)后沟牙类毒蛇(游蛇科)

如中国水蛇(中华水蛇),常见于水沼、池塘、水田、江河中、善游泳。

鼻孔开口于沟背面,腹鳞较窄,后沟牙。

遍布于我国东南一带,西达湖北、广西等地。

(四)无毒蛇(游蛇科)

1.赤链蛇(火赤链)

因色斑鲜艳,经常出没于住宅附近,被误认为毒蛇。

主要特征:

为体背具红、黑相间的横纹,火赤链而得名,还有人误认为是金环蛇。

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2.虎斑游蛇,分布亦几遍全国

因其颜色鲜艳,性凶猛,发怒时也能高举体前段,横展其颈部而常被误认为是毒蛇。

3.黑眉锦蛇:

眼后有两条明显的黑纹延向颈部。

常栖房屋附近捕食鼠类。

4.红点锦蛇(游蛇科):

背部红褐色,具四条红棕色,长纹,头上有三道深棕色“Λ”形花纹。

5.滑鼠蛇:

背面呈黄褐色,体后有黑色网纹,腹面黄白色,上、下唇鳞后缘有黑斑点,性凶猛,遇敌时,能将头部竖起,向左右摆动,作欲攻击状。

可与其它蛇(金环蛇、眼镜蛇、灰鼠蛇等)浸制为三蛇酒。

对风湿有疗效。

分布华南一带山区。

6.乌稍蛇(游蛇科):

背鳞呈偶数(行数)

生活于丘陵田间,以蛙等为食,蛇肉可供药用,能治疗癣,风湿等症。

(游走特快)

(五)最小的蛇和最大的蛇(盲蛇科和蟒蛇科)

A.最小的蛇——盲蛇

体小如蚯蚓、穴居、眼退化、隐于皮下,通身被小鳞片。

美国中央公园捉到1英尺的德凯蛇(约30厘米),某种盲蛇仅5英寸(约12.7厘米)。

无背、腹鳞之分,以昆虫为食。

最小的蛇、盲蛇只能说是中国最小的蛇。

南美洲香蕉中有一种:

小香蛇,长约10厘米,它常躲在香蕉树中,不易被人发觉,这种蛇比盲蛇还要小。

B.最大的蛇——蟒蛇

最大长达10米,我国产的蟒蛇长7米左右,主要特征为:

肛门两侧有后肢退化的痕迹——角质爪。

捕食时以身体缠绕绞杀之。

现被列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

蛇毒类型与中毒的局部症状:

蛇毒是一类结构复杂的毒性蛋白质,根据其对组织造成损害不同而分三类:

1.神经毒

主要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如金环蛇,银环蛇,海蛇的蛇毒。

局部症状:

无炎症反应:

不红肿、无痛、麻木感、伤口有轻微发痒。

2.血循毒

主要对血液循环系统造成损害。

如尖吻蝮,竹叶青,茶花烙铁头,蝮蛇。

局部症状:

有炎症反应,局部红肿、剧烈疼痛。

3.混合毒

既有神经毒又有血循毒,人被咬伤后双重受害。

如:

眼镜蛇,眼镜王蛇,以神经毒为主,蝮蛇:

以血循毒为主。

 

毒蛇咬伤急救:

1.镇定,不要奔跑,切忌置之不理继续劳动或行走。

应就近选择阴(凉)处休息和处理伤口。

将伤肢放低,减少活动,以免循环加快而增速蛇毒的吸收和扩散。

2.结扎:

用布条,手帕等在伤口上方(跨过一个关节)结扎,每隔15-20分钟放松1次1-2分钟,以免组织坏死。

3.冲洗或灼烧伤口。

结扎后应立即用清洁的冷水、盐开水或0.5%的高锰酸钾液反复冲洗伤口。

也可用火柴灼烧伤口以冲掉或破坏伤口附近的蛇毒、减轻毒害。

4.扩创排毒:

用锋利的小刀或三棱针经消毒后,沿与肢体平行方向在痕处作十字形切开,切口长约1cm,深至皮下即可。

扩创后继续冲洗,轻轻挤压伤口周围,以排除蛇毒。

但如被尖吻蝮类出血性毒素的毒蛇咬伤,则不宜扩创,以免出血过多。

5.迅速就近就医。

三、古蜥亚纲(鳄亚纲)(Crocodilia)

现存25种,我国仅1种:

扬子鳄。

本亚纲动物是现存爬行纲中结构最高等的类群,其主要进步特征表现为:

1.心脏分为完整的四腔,如:

两心房、两心室,仅潘氏孔,交通枝两处相通;

2.槽生同型齿(即牙齿还没得到分化);

3.具发达的次生腭,次生腭向后移与喉接近。

(次生腭由前颌骨,上颌骨的腭突,腭骨本体和翼骨扩大愈合而成)。

此外,还具原始特征:

①双颞窝;②游离的腹肋。

适应水栖特征:

趾间具蹼、鼻孔、耳孔有瓣膜,尾侧扁。

全世界25种,归入1目(鳄目)1科,鳄科,分布于亚洲、美洲、非洲等热带、亚热带地区。

代表动物——扬子鳄(鼍)

为我国珍贵稀有的特产动物,行将绝灭的种类,具重要的科学价值,被列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

扬子鳄是鳄类中体型较小者,体长2m左右,吻短而钝,属于短吻鳄亚科,体被大型坚甲,头骨具特化的双颞窝四肢短键(健壮)趾间具蹼,尾侧扁。

生活于淡水,外表上看,扬子鳄很迟钝,但在水中异常灵活,具冬眠习性;扬子鳄喜食软体动物,亦食肉,吃饱后喜欢躺在水面的小树上或滩不上晒太阳。

为保护这类珍贵的特产动物资源,我国于1986年建立了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该保护区位于安徽省宣城地区,由黄山北坡流下来的青弋江,经南陵宣城,泾县等地、江水弯曲成网,是扬子鳄栖息繁衍的好地方。

于1980年,我国在宣城城南建立了第一个扬子鳄养殖场,是保护区的核心地区,并在江两岸杨子鳄出没的地方设立了保护点,保护面积达2000平方公里。

饲养、繁殖成功,已拍制成电视片。

四、龟鳖亚纲(Chelonia)

本亚纲是一类从古至今形态变化不大的动物,陆栖,水栖,淡水和海水均有分布。

本亚纲也是最为特化的一类。

全球200余种,我国有24种,湖北4种(乌龟、黄缘闭壳龟、鳖、山瑞)

主要特征:

1.具坚固的(骨质)的背、腹甲、外被角质盾片或厚皮。

(这种沉重的装甲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