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82188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8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x

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

【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电动汽车(标志为“

”)在改善城市交通、保护环境等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动汽车的使用有助于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B.燃油汽车也可以悬挂该标志

C.电动汽车使用时涉及化学能与电能的转换

D.电动汽车充电、放电过程均有电子转移

2.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基于其氧化性的是

A.氨用作制冷剂B.次氯酸钙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氧化铝透明陶瓷用于防弹汽车的车窗D.生石灰用于废气的脱硫

3.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A.CH4的比例模型:

B.NH3的电子式:

C.Na2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CO32-+2H2O

H2CO3+2OH-

D.NH3遇氯化氢迅速产生白烟:

NH3+HCl=NH4Cl

4.学习和研究化学,经常要进行实验。

安全是顺利进行实验及避免伤害和事故的保障。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剩余的钠块直接投进垃圾箱

B.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在干燥环境中密封存放

C.用CCl4萃取碘,振荡分液漏斗后要打开活塞放气

D.电器失火要先切断电源

5.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沸点:

C2H5OH>CH3CH3B.水的电离程度:

100℃>25℃

C.溶解度:

AgI>AgClD.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1molC>1molCO

6.常温时,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

A.CH3COOH溶液与Fe反应放出H2

B.0.1mol/LCH3COOH溶液的pH大于1

C.CH3COOH溶液与NaHCO3反应生成CO2

D.0.1mol/L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

7.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不正确的是

A.铍(Be)原子失电子能力比Ca弱B.K与水反应比Mg与水反应剧烈

C.HCl的稳定性强于HBrD.硼酸(H3BO3)的电离程度强于H2SO4

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H2O分子中共用的电子对数为4NA

B.1L0.1mol/LNa2CO3溶液中,CO32-数目为0.1NA

C.质量为12g的12C含有的中子数为6NA

D.2.3gNa与足量H2O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9.我国某科研团队以N2为原料合成了超高含能材料聚合氮——以氮氮单键(N-N)结合的具有网状结构的聚合体。

有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N≡N

N=N

N-N

键能/(kJ/mol)

946

419

159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聚合氮转变为N2会释放能量

C.高温有利于聚合氮的合成D.低压有利于聚合氮的合成

10.硫元素的几种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浓硫酸作氧化剂B.反应②表明SO2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C.反应③的原子利用率是100%D.反应④稀H2SO4作还原剂

11.在不同电压下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制备少量NaClO,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电压

U1

U2

U3

现象

a极产生少量气泡,b极无明显气泡

a极产生较多气泡,b极产生少量气泡

a极产生大量气泡,b极逸出大量黄绿色气体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a极均发生了还原反应

B.①、②、③中均能发生Cl2+2NaOH=NaCl+NaClO+H2O

C.电解时OH-由b极向a极移动

D.不宜采用实验③的电压制备NaClO

12.PET是一种聚酯纤维,拉伸强度高,透光性好,广泛用作手机贴膜,合成如下: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PET的反应为缩聚反应

B.PET与聚乙二酸乙二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

C.PET膜应避免与碱性物质(如NaOH)长期接触

D.通过质谱法测定PET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13.把浓盐酸分别滴入点滴板上的各种溶液中,现象如下:

实验

现象

①中溶液变蓝

②中溶液产生胶状沉淀

③中生成沉淀

④中产生黄绿色气体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中溶液变蓝,体现了浓盐酸的氧化性

B.②中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2H++SiO32-=H2SiO3

C.③中产生沉淀的原因可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D.④中产生黄绿色气体:

ClO-+Cl-+2H+=Cl2↑+H2O

14.向20mL0.40mol/L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KI溶液:

ⅰ.H2O2+I-=H2O+IO﹣;ⅱ.H2O2+IO﹣=H2O+O2↑+I﹣。

H2O2分解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和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标准状况)如下。

t/min

0

5

10

15

20

V(O2)/mL

0.0

12.6

20.16

28.0

32.7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出,KI能增大H2O2的分解速率

B.反应ⅰ是放热反应,反应ⅱ是吸热反应

C.0~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O2)≈9.0×10-3mol/(L·min)

D.H2O2在反应过程中既体现了氧化性,又体现了还原性

评卷人

得分

二、新添加的题型

15.溴主要以Br-形式存在于海水(呈弱碱性)中,利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中提溴,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资料:

常温下溴呈液态,深红棕色,易挥发。

(1)酸化:

将海水酸化的主要目的是避免_______(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2)脱氯:

除去含溴蒸气中残留的Cl2

①具有脱氯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

②溶液失去脱氯作用后,补加FeBr2或加入_______,脱氯作用恢复。

(3)富集、制取Br2:

用Na2CO3溶液吸收溴,Br2歧化为BrO3-和Br-。

再用H2SO4酸化歧化后的溶液得到Br2,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4)探究(3)中所用H2SO4浓度对Br2生成的影响,实验如下:

序号

A

B

C

试剂组成

1mol/LNaBr

20%H2SO4

1mol/LNaBr

98%H2SO4

将B中反应后溶液用水稀释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溶液呈棕红色,放热

溶液颜色变得很浅

①B中溶液呈棕红色说明产生了_______。

②分析C中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发生了化学反应所致;乙同学认为是用水稀释所致。

若认为甲同学的分析合理,请用具体的反应说明理由;若认为乙同学的分析合理,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说明。

理由或方案:

_______。

③酸化歧化后的溶液宜选用的酸是______(填“稀硫酸”或“浓硫酸”)。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16.我国科学家在合成、生产生物医用材料——新型增塑剂(DEHCH)方面获得重要进展,该增塑剂可由有机物D和L制备,其结构简式如下:

(DEHCH)

(1)有机物D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①由C2H4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试剂a是_______。

③写出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

④有机物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2)增塑剂(DEHCH)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①D→M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有机物L的分子式为C4H2O3,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W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③以Y和Q为原料合成DEHCH分为两步反应,写出有关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反应a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17.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CH4—H2O催化重整是目前大规模制取氢气的重要方法。

(1)CH4-H2O催化重整:

反应Ⅰ:

CH4(g)+H2O(g)

CO(g)+3H2(g)∆H1=+210kJ/mol

反应Ⅱ:

CO(g)+H2O(g)

CO2(g)+H2(g)∆H2=﹣41kJ/mol

①提高CH4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_______。

a.增大压强b.加入催化剂c.增大水蒸气浓度

②CH4、H2O催化重整生成CO2、H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③在密闭容器中,将2.0molCO与8.0molH2O混合加热到800℃发生反应Ⅱ,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是80%,其平衡常数为_________。

(2)实验发现,其他条件不变,相同时间内,向催化重整体系中投入一定量的CaO可以明显提高H2的百分含量。

做对比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投入CaO时,H2百分含量增大的原因是:

_________。

②投入纳米CaO时,H2百分含量增大的原因是:

__________。

(3)反应中催化剂活性会因积炭反应而降低,相关数据如下表:

反应

∆H(kJ/mol)

+75

﹣173

 

①研究发现,如果反应Ⅰ不发生积炭过程,则反应Ⅱ也不会发生积炭过程。

因此,若保持催化剂的活性,应采取的条件是_________。

②如果Ⅰ、Ⅱ均发生了积炭反应,通入过量水蒸气能有效清除积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18.Fe3O4呈黑色、有磁性,应用广泛。

以Fe3O4为吸附剂去除水中含磷物质是一种新的除磷措施。

(1)检验Fe3O4中铁元素的价态:

用盐酸溶解Fe3O4,取少量滴加______,溶液变红;另取少量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2)氧化—沉淀法制备Fe3O4

Ⅰ.向稀硫酸中加入过量铁粉,得到FeSO4溶液。

空气中存在O2,由于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可产生Fe3+。

过量铁粉的作用是除去Fe3+。

Ⅱ.在N2保护下,向热NaOH溶液中加入FeSO4溶液,搅拌,得到Fe(OH)2浊液。

将NaNO3溶液滴入浊液中,充分反应得到Fe3O4。

①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物,_______(填现象),证明生成了NH3。

②____Fe(OH)2+_____NO3-=________(将反应补充完整)。

(3)含磷各微粒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

a.KH2PO4的水溶液中:

c(H+)>c(OH-)

b.K2HPO4溶液显碱性,原因是HPO42-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

c.H3PO4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

(4)将Fe3O4加到KH2PO4溶液中,调节溶液pH。

pH对吸附剂Fe3O4表面所带电荷的影响:

pH<6.8,Fe3O4表面带正电荷;pH>6.8,Fe3O4表面带负电荷;pH=6.8,Fe3O4表面不带电荷。

Fe3O4对含磷微粒的去除率随pH的变化如下。

①pH=3时,吸附的主要微粒是_______。

②与pH=5时相比,pH=9时的去除率明显下降,原因是:

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四、实验题

19.某学习小组探究稀HNO3、浓HNO3与铜的反应。

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略)

现象

Ⅰ中开始无明显现象,渐有小气泡生成,越来越剧烈,液面上方出现浅红棕色气体,溶液呈蓝色。

Ⅱ中反应剧烈,迅速生成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呈绿色。

 

(1)试管Ⅰ中Cu与稀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Ⅱ中反应的速率比Ⅰ中的快,原因是________。

(3)针对Ⅱ中溶液呈绿色的原因,提出假设:

假设1:

Cu2+的浓度较大所致;

假设2:

溶解了生成的NO2。

探究如下:

取Ⅱ中绿色溶液,分为两等份。

①取一份于如图所示装置中,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实Ⅱ中溶解了NO2。

②向另一份溶液加入_____(填化学试剂),溶液变为蓝色。

证实假设1不成立,假设2成立。

(4)对于稀HNO3与铜生成NO、浓HNO3与铜生成NO2的原因,提出两种解释:

解释1.HNO3浓度越稀,溶液中NO3-的数目越少,被还原时,每个NO3-从还原剂处获得较多电子的机会_____(填“增多”或“减少”),因此被还原为更低价态。

解释2.推测下列平衡导致了产物的不同,并通过如下实验证实了推测的合理性。

3NO2+H2O=2HNO3+NO

①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

②C中盛放Cu(NO3)2和_________。

③该小组证实推测的合理性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电动汽车的使用时化学能先转化为电能,然后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不产生氮氧化合物,所以有助于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A正确;

B.燃油汽车使用时是化石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所以不可以悬挂该标志,B错误;

C.电动汽车使用时首先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所以涉及化学能与电能的转换,C正确;

D.电动汽车充电、放电过程有电能与化学能的转化过程,所以均有电子转移,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2.B

【解析】

【详解】

A.液氨气化需吸收大量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所以可用作制冷剂,但与氧化性无关,A错误;

B.次氯酸钙水解产生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杀死水中病菌、病毒,因此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与氧化性有关,B正确;

C.氧化铝透明陶瓷用于防弹汽车的车窗,与其物理性质有关,而与氧化性无关,C错误;

D.生石灰与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产生亚硫酸钙,再被氧化产生硫酸钙,利用的是其碱性氧化物的性质,与氧化性无关,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3.C

【解析】

【详解】

A.该图示显示了原子相对大小及结合位置情况,是甲烷的比例模型,A正确;

B.NH3分子中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3个成单电子与3个H原子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

,B正确;

C.Na2CO3溶液呈碱性是由于CO32-水解产生,但是CO32-水解反应是分步进行的,主要是第一步水解CO32-+H2O

HCO3-+OH-,C错误;

D.NH3遇HCl气体,二者迅速化合,发生反应NH3+HCl=NH4Cl,产生的氯化铵是白色固体,所以会看到迅速产生白烟,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4.A

【解析】

【详解】

A.Na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放出热量,当达到一定温度时着火燃烧,所以一定要将剩余的钠块再放回试剂瓶中,A错误;

B.CaC2与水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炔,所以电石一定要在干燥环境中密封存放,B正确;

C.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在振荡分液漏斗时,分液漏斗内的物质由于部分物质气化会导致气体压强增大,所以要不时打开活塞放气,C正确;

D.电器失火时为了防止火灾加剧,带来更大隐患,首先要先切断电源,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5.C

【解析】

【分析】

A.相同碳原子数的烃的衍生物的沸点比烃高;

B.水电离过程吸收热量;

C.AgX的溶解度随卤素离子半径增大而减小;

D.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多。

【详解】

A.C2H5OH可看作是CH3CH3中的1个H原子被—OH取代生成的,在常温下C2H5OH为液体,CH3CH3为气体,所以沸点:

C2H5OH>CH3CH3,A正确;

B.水是弱电解质,电解质电离吸收热量,所以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

100℃>25℃,B正确;

C.在相同温度下,AgCl溶解度比AgI大,C错误;

D.C燃烧产生CO释放出一部分热量,CO燃烧又释放出一部分热量,所以完全燃烧1molC放出的热量比1molCO多,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溶解度、沸点高低比较、温度对水电离的影响及燃烧放出热量与物质的关系的知识。

掌握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6.B

【解析】

【详解】

A.CH3COOH具有酸的通性,Fe是比较活泼的金属,醋酸溶液与Fe反应放出H2,但是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A错误;

B.CH3COOH是一元弱酸,电离产生的H+浓度小于酸的浓度,0.1mol/LCH3COOH溶液中c(H+)<0.1mol/L,所以pH大于1,B正确;

C.CH3COOH溶液与NaHCO3反应生成CO2气体,可以证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但是不能证明醋酸就是弱酸,C错误;

D.0.1mol/L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只能证明醋酸具有酸性,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7.D

【解析】

【详解】

A.Be、Ca是同一主族的元素,由于原子半径Ca>Be,所以铍(Be)原子失电子能力比Ca弱,A正确;

B.由于原子半径K>Mg,原子最外层电子数K

C.Cl、Br是同一主族的元素,由于原子半径ClBr,所以稳定性HCl>HBr,C正确;

D.非金属性B

故合理选项是D。

8.C

【解析】

【详解】

A.在1个H2O分子中O原子与2个H原子分别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所以1molH2O分子中共用的电子对数为2NA,A错误;

B.该盐是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CO32-会发生水解反应而消耗,所以1L0.1mol/LNa2CO3溶液中,CO32-数目小于0.1NA,B错误;

C.12g的12C的物质的量为1mol,由于在一个12C中含有6个中子,所以1mol12C含有的中子数为6NA,C正确;

D.Na是+1价的金属,2.3gNa的物质的量是0.1mol,所以0.1molNa与足量H2O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9.D

【解析】

【详解】

A.N是7号元素,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电子数分别是2、5,故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A正确;

B.由于断裂N-N吸收的能量比形成N≡N放出的热量少,所以由聚合氮转变为N2会释放能量,B正确;

C.高温更容易断裂氮氮三键,形成单个原子,使原子可以从新结合形成立体网状结构,所以高温有利于聚合氮的合成,C正确;

D.聚合氮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所以高压有利于聚合氮的合成,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10.D

【解析】

【详解】

A.Cu与浓硫酸反应时将Cu单质氧化为硫酸铜,浓硫酸表现了氧化性,A正确;

B.SO2与NaOH反应产生亚硫酸钠和水,表明SO2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B正确;

C.S+Na2SO3=Na2S2O3,反应物全部变为生成物,原子利用率是100%,C正确;

D.Na2S2O3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硫代硫酸和硫酸钠,硫代硫酸不稳定,分解产生S单质、二氧化硫和水,所以硫酸起酸的作用,不是作还原剂,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11.C

【解析】

【分析】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的总方程式是:

2NaCl+2H2O

Cl2↑+H2↑+2NaOH,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阳离子向阴极定向移动,阴离子向阳极定向移动,据此分析。

【详解】

A.根据图示可知a电极为阴极,溶液中的阳离子H+在阴极上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正确;

B.在a电极溶液中的H+获得电子,变为H2逸出,附近溶液中OH-增多阴极产生NaOH,在阳极b电极上溶液中阴离子Cl-失去电子变为Cl2,Cl2与溶液中的NaOH发生反应:

Cl2+2NaOH=NaCl+NaClO+H2O,B正确;

C.电解时阴离子OH-向正电荷较多的阳极移动,即会由a极向b极移动,C错误;

D.实验③电压高,电流大,反应速率快,反应产生的氯气未能与NaOH溶液反应,就会从溶液中逸出,所以不能采用该电压制备NaClO,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点睛】

本题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的知识。

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产生氯气,阴极得到氢气和氢氧化钠,氯气与碱发生反应产生的物质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

掌握电解基本原理和离子放电顺序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12.B

【解析】

【详解】

A.用该方法合成高分子化合物PET反应时还有小分子生成,所以反应为缩聚反应,A正确;

B.PET的链节是

;聚乙二酸乙二酯的链节是

,它们重复结构单元并不相同,B错误;

C.PET是聚酯,在碱性条件下容易发生水解反应,所以PET膜使用应避免与碱性物质(如NaOH)长期接触,C正确;

D.质谱法可以测物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由于物质的链节是什么、式量为多少都可以确定,因而就可以计算出物质的聚合度,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13.A

【解析】

【分析】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的HCl气体遇到不同物质表现的性质不同,水溶液具有强酸性、还原性,可根据物质不同判断物质的作用,据此分析。

【详解】

A.①HCl遇KI溶液不能发生反应产生I2,所以不会出现溶液变蓝的现象,A错误;

B.由于酸性HCl>H2SiO3,所以遇Na2SiO3溶液会发生反应:

2HCl+Na2SiO3=H2SiO3↓+2NaCl,由于硅酸是白色难溶性的物质,所以会看到产生白色胶状沉淀,B正确;

C.在饱和NaCl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

NaCl(s)

Na+(aq)+Cl-(aq),HCl溶于饱和NaCl溶液,使溶液Cl-浓度增大,破坏了溶解平衡,平衡逆向移动,降低了NaCl的溶解度,因此会析出NaCl固体,即产生白色沉淀,C正确;

D.HCl溶解在NaClO溶液中,会发生反应:

2HCl+NaClO=NaCl+Cl2↑+H2O,因此会看到有黄绿色气体产生,离子方程式是:

ClO-+Cl-+2H+=Cl2↑+H2O,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点睛】

本题考查盐酸的性质。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酸性、还原性,稀盐酸具有酸性、氧化性,物质的浓度不同,表现的性质不同。

要灵活运用,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4.B

【解析】

【详解】

A.从反应过程示意图可以看出KI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大大加快,A正确;

B.根据图示可知反应i的生成物比反应物的能量高,为吸热反应;反应ii的反应物比生成物的能量高,是放热反应,B错误;

C.0~10min内,反应产生O2的物质的量是n(O2)=20.16×10-3L÷22.4L/mol=9.0×10-4mol,根据方程式2H2O2=2H2O+O2↑可知△n(H2O2)=2×9.0×10-4mol=1.8×10-3mol,则v(H2O2)=(1.8×10-3mol)÷0.02L÷10min=9.0×10-3mol/(L·min),C正确;

D.在反应i中H2O2的作用是氧化剂,在反应ii中是还原剂,所以在整个反应过程中既体现了氧化性,又体现了还原性,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15.Cl2+2OH-=Cl-+ClO-+H2OFe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