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0+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8398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7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30+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专题30+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专题30+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专题30+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专题30+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专题30+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专题30+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专题30+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专题30+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专题30+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专题30+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专题30+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专题30+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专题30+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专题30+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专题30+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专题30+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专题30+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专题30+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专题30+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30+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docx

《专题30+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30+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30+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docx

专题30+植物的激素调节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2.其他植物激素(Ⅰ)。

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4.实验: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热点题型一植物的向性运动

例1、下图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④是一组对照实验 

B.向左弯曲生长的是⑤

C.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①③

D.单侧光能够对②④起作用

【答案】B

【提分秘籍】

(1)植物向性运动的6个警示点

①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

②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面一段。

③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④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生长。

⑤弯曲生长的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

⑥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单侧光照、地心引力等。

(2)生长素运输的4个关注点

①极性运输是一种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ATP,与细胞呼吸强度有关。

②横向运输只发生在产生部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时,如单侧光和重力、离心力等。

尖端在均匀光照和黑暗下不发生横向运输。

③失重状态下水平放置的植物的根、芽中生长素分布是均匀的,植物会水平生长。

④琼脂等不能感光,不会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和传递,而云母片、玻璃片等则会阻碍生长素的运输。

【举一反三】

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

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

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所示)中,正确的是(  )

【解析】A项图中、C项图和D项图中云母片将胚芽鞘尖端一分为二,阻止了生长素的运输与分布,不符合实验目的要求;B项图中云母片将琼脂块一分为二,胚芽鞘尖端未做任何处理,可以保证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正常运输。

【答案】B

热点题型二生长素作用特性曲线分析

例2、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用角A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由此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A具有最大值

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逐渐减小

C.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D.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A

【提分秘籍】生长素浓度、分布和作用效果的关系

(1)浓度高低和分布多少没有必然关系。

生长素的分布是一个相对概念,低浓度下也有分布较多的部位。

(2)作用效果和浓度有关。

生长素作用中的高浓度和低浓度是和作用效果联系在一起的概念,高浓度一般表现为抑制,低浓度一般表现为促进。

【举一反三】

下图中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摘除甲图中的部位①,则②处生长素浓度会高于10-6mol·L-1

B.甲图①处生长素浓度可用乙图f点表示,此处生长受到抑制

C.如将该植物向左侧水平放置,根将向下生长,表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给予该植物右侧光照,③、④处生长素浓度可分别用乙图c、g点表示

【解析】如果摘除甲图中的部位①,则侧芽②处生长旺盛,生长素浓度接近芽的最适浓度,A项错误;甲图①处是顶芽,生长素接近最适浓度,B项错误;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背地侧浓度低,促进生长,体现两重性,C项正确;若给予甲图中植物右侧光照,左侧③生长素浓度应高于右侧④,D项错误。

【答案】C

【方法技巧】 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分析

(1)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植物器官生长,浓度过高则抑制植物器官生长。

(2)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多涉及坐标曲线图形式的题目。

一定要区分清促进作用或抑制作用时对应的生长素浓度。

不要误把最适生长素浓度看成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的“分水岭”。

(3)常见的体现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实例

①植物的顶端优势:

生长素对顶芽表现为促进作用,对侧芽表现为抑制作用。

②除草剂:

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双子叶杂草表现为抑制作用,而对单子叶作物表现为促进作用。

③根的向地性:

近地侧高浓度的生长素表现为抑制作用,远地侧低浓度的生长素表现为促进作用。

热点题型三其他植物激素

例3.下列各组激素中,与棉花落花、落叶无关的是(  )

A.生长素和赤霉素  B.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

C.生长素和脱落酸D.赤霉素和乙烯

【答案】B

【提分秘籍】有关植物激素作用的两点提醒

(1)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的激素是不同的:

果实发育主要是生长素的作用结果,果实成熟主要是乙烯的作用结果。

(2)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原理是不同的:

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即体积增大;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即细胞数目增多,二者共同促进植株生长。

【举一反三】

有人测定了苹果、柑橘等成熟过程中激素的动态变化(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在幼果生长时期,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减少

B.在果实发育初期,脱落酸含量最高,而果实衰老时期,乙烯含量达到最高峰

C.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与乙烯5类植物激素,都是有规律地参加到代谢反应中

D.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主要是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而乙烯主要是抑制生长和发育

【答案】D

热点题型四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例4、(2017年海南卷,26)为探究植物生长素对枝条生根的影响,研究人员在母体植株上选择适宜的枝条,在一定部位进行环剥去除树皮(含韧皮部),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于环剥口上端,并用湿土包裹环剥部位,观察枝条的生根情况,实验的部分结果如表所示。

生长素用量(mg/枝)

处理枝条数

第90天存活枝条数

第90天存活时的生根枝条数

首次出根所需天数

0

50

50

12

75

0.5

50

50

40

30

1.0

50

50

43

25

1.5

50

50

41

30

2.0

50

43

38

30

3.0

50

37

33

33

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可知,生长素用量为0时,有些枝条也生根。

其首次出根需要天数较多的原因是_____。

(2)表中只提供了部分实验结果,若要从表中所列各生长素用量中确定促进该植物枝条生根效果最佳的用量,你认为需要提供的根的观测指标还有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从激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

(1)枝条自身产生的生长素较少,积累到生根所需浓度时间长

(2)每个枝条的生根数量根的长度

(3)生长浓度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能够够抑制植物的生长

【解析】

(1)枝条自身产生的生长素较少,积累到生根所需浓度时间长,故首次出根需要天数较多。

(2)一定难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枝条生根,可以从每个枝条的生根数量、根的长度、首次出根需要时间等指标观测。

(3)生长浓度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能够够抑制植物的生长,故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

【变式探究】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B.实验的无关变量为插条生根的数目、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

C.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插条的生根数目都不相同

D.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

【答案】D

【提分秘籍】有关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六点提醒

(1)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因变量为不同浓度下的生根数量(也可以是生根的长度),两者之间会出现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关系,而其他因素如取材、处理时间、蒸馏水、温度等都是无关变量,实验中的处理都采用等量性原则。

(2)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为了保证实验设计的严谨性,还需要设置重复实验和一定的对照实验,预实验时需要设置清水的空白对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时可不设置空白对照。

另外,在配制溶液时,浓度梯度要小,组别要多。

(3)在确定了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后,可在此范围内利用更小梯度的系列溶液以获得更精确的最适浓度范围。

(4)插条不能生根,可能的原因分析

①有可能枝条所带叶片较多,蒸腾作用过强,失水太多;②有可能枝条幼芽、幼叶保留较多,本身合成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浸泡后形态学下端处于高浓度的抑制状态;③有可能没有分清形态学的上端与下端。

(5)生长素类似物的功能是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与其促进生长的功能不同: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是指刺激枝条的一端生出许多不定根,而不只是刺激不定根的生长。

(6)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促进生根的效果相同的情况。

【举一反三】

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初步判断,甲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是促进生根

B.初步判断,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是抑制生根

C.图中的结果不能判断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

D.若探究甲和乙对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3组材料进行实验

【答案】D

1.(2017年海南卷,26)为探究植物生长素对枝条生根的影响,研究人员在母体植株上选择适宜的枝条,在一定部位进行环剥去除树皮(含韧皮部),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于环剥口上端,并用湿土包裹环剥部位,观察枝条的生根情况,实验的部分结果如表所示。

生长素用量(mg/枝)

处理枝条数

第90天存活枝条数

第90天存活时的生根枝条数

首次出根所需天数

0

50

50

12

75

0.5

50

50

40

30

1.0

50

50

43

25

1.5

50

50

41

30

2.0

50

43

38

30

3.0

50

37

33

33

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可知,生长素用量为0时,有些枝条也生根。

其首次出根需要天数较多的原因是_____。

(2)表中只提供了部分实验结果,若要从表中所列各生长素用量中确定促进该植物枝条生根效果最佳的用量,你认为需要提供的根的观测指标还有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从激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

(1)枝条自身产生的生长素较少,积累到生根所需浓度时间长

(2)每个枝条的生根数量根的长度

(3)生长浓度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能够够抑制植物的生长

【解析】

(1)枝条自身产生的生长素较少,积累到生根所需浓度时间长,故首次出根需要天数较多。

(2)一定难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枝条生根,可以从每个枝条的生根数量、根的长度、首次出根需要时间等指标观测。

(3)生长浓度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能够够抑制植物的生长,故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

1.(2015·课标

卷.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答案】C

2.(2015·海南卷.8)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

A.脱落酸B.乙烯C.细胞分裂素D.IAA

【答案】D

【解析】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生长素,即IAA,应选D。

其他三项均为植物激素,但不是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

3.(2015·江苏卷.8)瓶插鲜花鲜重的变化与衰败相关,鲜重累积增加率下降时插花衰败。

下图为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对插花鲜重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

B.蔗糖可为花的呼吸作用提供更多的底物

C.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鲜

D.第5天花中脱落酸的含量应该是清水组最低

【答案】D

4.(2015·浙江卷.3)不同处理对某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根产生的赤霉素能促进雌株形成

B.叶产生了促进雌株形成的细胞分裂素

C.若对完整植株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则雌株数量增多

D.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性别分化的作用是不相互对抗的

【答案】C

【解析】自上而下的处理我们编号为1、2、3、4、5。

由1、2、3组处理的结果比较可知,根产生的细胞分裂素可促进雌株形成;A错误。

由1、4、5组处理结果可知,叶产生促进雄株形成的赤霉素;B错误。

若对完整植株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则叶片产生的赤霉素含量降低,雄株的数量减少而雌株数量增多;C正确。

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在单独使用时促进性别分化的效应是相互对抗的,而在混合使用时性别分化的效应是同等的;D错误。

5.(2015·安徽卷.6)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一种植物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

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C.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

D.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

【答案】A

【解析】同一种植物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大小依次为幼根高于幼芽高于幼茎;所以选A。

6.(2015·重庆卷.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

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

(据《农桑辑要》)

B.肥田之沃,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

(据《齐民要术》)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

(据《广志》)

D.前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

(据《格物粗谈》)

【答案】B

7.(2015·山东卷.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

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答案】C

【解析】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脱落,脱落酸只能加快果实脱落,A项错误;用脱落酸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B项错误;乙烯利能释放出乙烯,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因此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C项正确;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生长素类似物没有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作用,D项错误。

8.(2015·广东卷.6)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答案】A

9.(2015·上海卷.24)植物根部有向着背光侧生长的特性。

将萌发中的幼苗呈水平状用细线悬挂在只能获得单向光照的盒中气培(空气湿度完全满足幼苗的生长需要),装置如图8所示。

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方向最可能是()

【答案】B

【解析】由图示可知植物的茎向光,而根背光,由“植物根部有向着背光侧生长的特性;又由于根和茎均受重力影响,在重力刺激下茎背重力生长,根向重力生长。

综合分析可知根斜向下生长,茎斜向上生长;答案选B。

10.(2015·四川卷.10)(12分)植物侧芽的生长受生长素(IAA)及其他物质的共同影响。

有人以豌豆完整植株为对照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

分组进行去除顶芽、去顶并在切口涂抹IAA处理后,定时测定侧芽长度,见下左图;

实验二:

用14CO2饲喂叶片,测定去顶8h时侧芽附近14C放射性强度和IAA含量,见下右图。

(1)IAA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的分子,顶芽合成的IAA通过____方式向下运输。

(2)实验一中,去顶32h时Ⅲ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Ⅱ组,其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二中,14CO2进入叶绿体后,首先能检测到含14C的有机物是___,该物质被还原成糖类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

a、b两组侧芽附近14C信号强度差异明显,说明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______。

(4)综合两个实验的数据推测,去顶8h时Ⅰ组和Ⅲ组侧芽附近的IAA浓度关系为:

Ⅰ组___(大于/小于/等于)Ⅲ组;去顶8h时Ⅱ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Ⅰ组,请对些结果提出合理的假设:

____________。

【答案】

(1)信息  主动运输

(2)涂抹的IAA运输到侧芽附近,高浓度的IAA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3)三碳化合物  ATP和[H]  增多

(4)等于  Ⅱ组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多,促进侧芽生长

11.(2015·课标

卷.29)(12分)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

为研究番茄中的X基因和Y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即对照组)、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和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实验。

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

组别

乙烯释放量(μL.kg-1.h-1)

20d35d40d45d

A

0

27

17

15

B

0

9

5

2

C

0

0

0

0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B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C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

可推测,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B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

(2)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组,其原因是。

如果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储存时间较长的应是组。

【答案】

(1)X基因、Y基因(2分)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3分)

(2)A(2分)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乙烯的含量(或释放量)高于其他组(3分,其它合理也给分)B(2分)

12.(2015·上海卷.综合题三)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生长与激素调节的问题。

(11分)

40.仅在茎的中部将束切断(如图18A),在不断绝正常生长素(IAA)来源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如图18B样的变化,该现象说明IAA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__(多选)。

A.促进细胞休眠B.促进细胞分裂C.促进细胞分化D.促进细胞破裂

科学工作者用14C标记的IAA从完成了以下四组实验(图19)。

41.根据图19,IAA运输的规律可归纳为。

实验表明,IAA的短距离运输以细胞到细胞的方式进行,且输入与输出细胞的载体不同,其中输出与PIN蛋白相关。

PIN蛋白会通过胞吐(依赖于生长素应答因子ARF)输出IAA,图20为部分作用机理。

42.据图20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多选)。

A.GNOM蛋白活性增强,抑制PIN蛋白胞吐

B.IAA、AUX/IAA与TIR1蛋白结合,促进IAA输出

C.高浓度IAA促进AUX/IAA被分解为碎片

D.TPL与AUX/IAA蛋白结合物含量升高,无助于IAA的输出

43.若植物茎某处的IAA浓度恰好为最适生长浓度,假设顶芽细胞的PIN蛋白被持续抑制,则对茎该处的生长_______。

A.有利B.不利C.无影响D.不确定

44.结合PIN蛋白的功能,解释顶端优势现象中“顶芽优先生长”(不考虑侧芽)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答案】40.BC

41.从胚芽鞘尖端向植物中部运输

42.BCD

43.B

44.顶芽产生IAA,当细胞中IAA浓度高时,会由PIN蛋白通过胞吐输出IAA,从而将IAA浓度维持在适合顶芽生长的水平,使顶芽优先生长。

1.(2014·浙江,2)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答案】C

【解析】A项,从题图可以看出,IAA溶液浓度为0时,主根最长,随IAA溶液浓度升高,主根长度逐渐减小,可知IAA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项,以题图中IAA溶液浓度为0时的每株侧根数为对照可以看出,IAA溶液对诱导侧根的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项,参照题图中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方向,若除去未施用IAA的植株部分芽和幼叶,则地上部分向根部运输的IAA量会减少,此时运输到根部的IAA量将会低于原未施用IAA的植株,导致侧根数量减少。

D项,分析曲线可知,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的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2.(2014·江苏卷)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________(填序号);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________(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

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茎尖切段,再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琼脂块①和②中放射性强度相近,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②③和④均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IA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______(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

(3)适宜的激素水平是植物正常生长的保证。

黄豆芽伸长胚轴的提取液,加入IAA溶液中可显著降解IAA,但提取液沸水浴处理冷却后,不再降解IAA,说明已伸长胚轴中含有______________。

研究已证实光也有降解IAA的作用。

这两条IAA降解途径,对于种子破土出芽后的健壮生长________(填“有利”“不利”或“无影响”)。

【答案】

(1)① 不是 抑制剂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 

(2)不是 (3)IAA氧化(降解)酶 有利

【解析】

(1)对照图示A为形态学上端,B为形态学下端,IAA在幼嫩的植物组织中发生极性运输,即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故①②中放射性强的是①;琼脂块③④中都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脱落酸不进行极性运输。

IAA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用某种抑制剂处理茎尖后,琼脂块①②的放射强度相近说明不能进行极性运输了,考虑该抑制剂不破坏IAA也不影响细胞呼吸供能,那么很可能是该抑制剂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抑制了IAA与之结合。

(2)IAA在幼嫩的植物组织中进行极性运输,在成熟植物组织中(如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3)沸水能使蛋白质变性,黄豆芽伸长胚轴的提取液能降解IAA,说明其中含有降解IAA的酶,沸水浴后酶失活不能再降解IAA。

适宜的激素浓度是植物正常生长的保证,低浓度IAA促进生长而高浓度IAA会抑制生长,种子破土而出的芽尖在光照后IAA适当降解有利于促进其快速生长。

3.(2014·北京卷)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图1)。

实验分为A、B、C三组。

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