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84988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学年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学年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学年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学年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学年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学年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

《学年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

学年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2015---2016学年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51分)

1.基础知识

1.下列各项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敕(chì)造 翠幄(wò) 宸(chén)翰 笑靥(yàn)

B.炮烙(lào) 商贾(gǔ) 歆(xīn)享  栈(zhàn)道 

C.扪参(shēn) 猿猱(náo) 跬(kuǐ)步  迁谪(zhé)

D.藩(pān)篱 蜕(tuì)皮 曳(yè)兵   鸡豚(tú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暄    残羹冷炙     走头无路   天有不测风云

B.烟霭    针砭时弊     唉声叹气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C.崔嵬    礼上往来    百无聊赖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D.暴燥    迫不急待     破釜沉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邻国之民不加(更)少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

B.填然鼓(动词,击鼓)之         非能水(用做动词,游水)也

C.合从(通“纵”)缔交          赢粮而景(通“影”)从

D.而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师 南(向南,动词)取汉中

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或师焉,或不焉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做《师说》以贻之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神明自得,而圣心备焉

C.蟹六跪而二鳌 揭竿而起

D.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6、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大王来何操?

7.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尽管各套班子誓词各异,但他们都一致  要“忠于宪法”“廉洁奉公”“忠于职守”。

②阿盟首脑会议的推迟或许能使人  ,认识到阿拉伯世界面临的分歧和弥合这些分歧的迫切性。

③这句话一出口,乱糟糟的会场立刻沉寂下来,人们  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报以热烈的掌声。

A.许诺 惊醒 首先/继而            B.承诺 警醒 先是/继而

C.许诺 警醒 首先/继而            D.承诺 惊醒 先是/继而

8、下列各句中带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些大学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劣,往往让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

B.这种药能治疗心脏病,又没有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呢?

C.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描绘了一幅巧夺天工的自然图景,瞿塘峡的雄,巫峡的秀,西陵峡的险,充分展现了造化的神奇。

D.超级女声周笔畅唱功很好,专家评价说,她在歌唱事业上会很有前途,一定会成为明日黄花。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福娃”的色彩与设计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

B.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

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C.有关专家认为,“十美十丑”行为评选活动,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八荣八耻”教育的一种好形式,对孩子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目前学术法制教育存在着僵化、条文化、成人化的现象,急需培养和提高既懂教育又精通与未成年学生相关法律知识的专职教师。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默默地注视着学校红色的大门,由衷地感谢她带给我的一切。

①很多时候你可能觉得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不同 ②这时你可能非常留恋过去的日子③突然发现它写得真好 ④你回过头来,其实一切都在改变 ⑤不禁哼出一句“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 ⑥现在要离开这个工作了七年的学校

A.①②④⑤⑥③B.①⑥②⑤③④C.⑥②⑤①④③ D.⑥⑤③①④②

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

B.《师说》的作者韩愈世称“韩昌黎”,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文起八代之衰”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C.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琵琶行》(并序)是他的长篇叙事诗之一。

D.鲁迅,原名周树人,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孔乙己》《故乡》《祝福》是《呐喊》中的三篇。

二.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回答问题。

梁惠王曰: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

“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

“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东凶亦然   凶:

荒年     B.鸡豚狗彘之畜  畜:

畜养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

约束     D.王无罪岁    罪:

罪恶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移其粟于河内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弃甲曳兵而走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C.民之多于邻国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斧斤以时入山林     以致天下之士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梁惠王虽然有“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在实质上没有区别,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关系。

B.孟子的“王道”理想是“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使民生有保障,能够解决老百姓的生老病死等问题。

C.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对比,意在突出梁惠王把“涂有饿莩”的现状归罪于荒年,如同把杀人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

 

D.《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注重排比的运用,如在论述“使民加多”的道理时,通过排比的运用,使文章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三.阅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国渊字子尼,乐安盖人也。

师事郑玄。

后与邴原、管宁等避乱辽东。

既还旧土,太祖辟为司空掾属,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

太祖欲广置屯田,使渊典其事。

渊屡陈损益,相土处民,计民置吏,明功课之法,五年中仓廪丰实,百姓竞劝乐业。

太祖征关中,以渊为居府长史,统留事。

田银、苏伯反河间,银等既破,后有余党,皆应伏法。

渊以为非首恶,请不行刑。

太祖从之,赖渊得生者千余人。

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

太祖问其故,渊曰:

“夫征讨外寇,多其斩获之数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听也。

河间在封域之内,银等叛逆,虽克捷有功,渊窃耻之。

”太祖大悦,迁魏郡太守。

时有投书诽谤者,太祖疾之,欲必知其主。

渊请留其本书,而不宣露。

其书多引《二京赋》,渊敕功曹曰:

“此郡既大,今在都辇,而少学问者。

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

”功曹差三人,临遣引见,训以“所学未及,《二京赋》,博物之书也,世人忽略,少有其师,可求能读者从受之。

”又密喻旨。

旬日得能读者,遂往受业。

吏因请使作笺,比方其书,与投书人同手。

摄案问,具得情理。

迁太仆。

居列卿位,布衣蔬食,禄赐散之旧故宗族,以恭俭自守,卒官。

(选自《三国志•魏书•国渊传》)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欲广置屯田,使渊典其事            典:

主管

B.五年中仓廪丰实,百姓竞劝乐业          劝:

劝说

C.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               简:

选择

D.禄赐散之旧故宗族,以恭俭自守,卒官。

  散:

分发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的“耻”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虽克捷有功,渊窃耻之

A.是故圣愈圣,愚愈愚              B.序八州而朝同列

C.吾从而师之                  D.天下云集响应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渊为官时在太祖府上经常直言正色地议论政事,直到退休办事都毫无私心,一辈子保持着谦恭节俭的品德。

B.国渊为太祖兴办屯田,从屯田项目的确定,民众、官吏的安置,到官员政绩的评定等都恪尽职守。

仅五年,就成绩斐然,颇受百姓欢迎。

C.国渊不仅免除了叛乱者非首犯的死罪,而且还在破贼文书上如实地报送杀敌数量,因立战功是在境内平乱,国渊还为此感到耻辱。

D.国渊在审理匿名信案件时,机智缜密,仅花了十来天的时间,就在都城里找到了引用《二京赋》的内容写匿名信诽谤朝政的人,弄清了全部的事实真相。

 

第Ⅱ卷非选择题(99分)

四、18.把下列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不爱珍器重宝,以致天下之士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4)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5)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1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10分)

发潭州杜甫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

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注解:

①唐代宗大历三年正月,杜甫由夔州出峡,拟归洛阳,终因时乱,亲友尽疏,北归无望,惟以舟为家,漂泊江陵、公安、岳州、潭州一带。

本诗作于大历四年离潭州赴衡州时。

②贾傅:

即西汉贾谊,有才名,曾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

③褚公:

指初唐时书法家褚遂良,因阻立武则天为皇后,被贬为潭州都督。

(1)第二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3分)

(2)本诗的颈联突出的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3)请概括诗中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3分)

20.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5分)

(1) ,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2)寒衣处处催刀尺,          。

(杜甫《秋兴八首》)

(3)        ,         。

         ,                  ,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4)《锦瑟》尾联两句:

,。

(5),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林黛玉进贾府》)

(6)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7)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8)《过秦论》中秦国灭亡的原因是:

“”

(9)《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的名言是:

,,。

21.仿照划线句子的句式再举两例,使语段完整。

(4分)

古语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不断自我完善的。

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

五、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辞书上说:

命运是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

有人说:

命运是生命的一种运行方式。

生命平常地运行,就是平常的命运;生命异常地运行,就是异常的命运;生命超常地运行,就是超常的命运。

  命运与环境有关,改变了环境,便能改变命运;命运与选择有关,把握好选择,也就把握好命运;命运与机遇有关,抓住了机遇,也便抓住了命运……

  也有人说: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生活中,你对“命运”有何认识,请以“命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存瑞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答题卡

班级:

姓名:

分数:

18.把下列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不爱珍器重宝,以致天下之士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 

(4)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5)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19

(1)第二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3分)

(2)本诗的颈联突出的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3).请概括诗中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3分)

20.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5分)

(1) ,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2)寒衣处处催刀尺,                (杜甫《秋兴八首》)

(3)        ,         。

         ,          

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4)《锦瑟》尾联两句:

,。

(5),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林黛玉进贾府》)

(6)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7)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8)《过秦论》中秦国灭亡的原因是:

“”

(9)《老人与海》中桑迪亚哥的名言是:

,。

21.仿照划线句子的句式再举两例,使语段完整。

(4分)

古语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

是从小处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不断自我完善的。

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

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

 

高一语文答案

一.1.C 2.B 3.D4.A 5.A 6.D 7.B8.B 9.C 10.D11D12D13C14B

二.15.B16.C17.A

19

(1)本诗描绘了一幅迷离凄清的春色图.诗人扬帆启航,环顾四周,只有岸上春风中飞舞的落花在为他送行,船桅上的春燕呢喃作语,似乎在亲切地挽留他,渲染出悲凉冷落的气氛.

(2)用典诗人以才高招忌而被贬长沙的贾谊以及谏阻立武则天为皇后而被贬潭州的褚遂良自况,抒发了自己忠而见疑、贤而被谤、怀才不遇的感伤。

(3)孤独(漂泊无依、辗转流徙)、怀才不遇(沦落天涯)、沉郁悲愤(忧国伤怀)的诗人形象。

21.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工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被尊为书圣呢?

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么陈景润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呢?

参考译文

国渊字予尼,乐安盖县人。

被太祖皇帝任以司空—属下的官职。

每每在朝廷上议论政事,总是态度严肃,直言不讳,退朝后再不私下议论。

太祖皇帝打算大力推行屯田措施,便让国渊主管这项事务。

国渊屡次陈述应当舍弃或增加的项目,考察土地,安置民众,计算用人数量,安排设置官吏,明确订立考核政绩的条例。

经过五年的时间,就使粮仓丰实,百姓竞相勉励,愉快地耕种。

太祖皇帝征讨关中,任命国渊为居府长史。

田银、苏伯在河间谋反,田银等人被打败后,他们的那些余党,按律都应处斩。

国渊认为这些人都不是首恶分子,于是奏请不要对他们执行死刑。

太祖皇帝准许了他的奏请。

依靠国渊的奏请得以活命的有一千多人。

以前,写斩杀敌兵的奏章,往往以一当十,到了国渊上报斩杀敌兵首级的数量时,则按实数上报。

太祖皇帝询问原因,国渊回答说:

“征讨境外敌寇时,多报斩杀捕获敌兵的数量,是想夸太战绩,向百姓显示实力。

而河间在境内,田银等人是朝廷的叛逆,战胜他们虽然有功,但若虚报战绩,我会感到羞耻。

”太祖皇帝听后很高兴,于是提升国渊为魏郡太守。

当时有人写匿名信诽谤朝政,太祖皇帝非常痛恨这种举动,很想知道写信的人是谁。

国渊奏请把原信留下,而不把它宣扬泄露出去。

那封信很多地方引用了《二京赋》的内容,国渊命令功曹说:

“这个郡本来很大,而且又是都城,但有学问的人却不多。

你去挑选几个聪明有知识的年轻人,我要派他们去拜师学习。

”功曹挑选了三个人,国渊在遣派前召见了他们,教导说:

“你们学的东西还不广泛,《二京赋》是博学多识的书,世人忽略了它,很少有能讲解它的老师。

你们可去找寻能够读懂它的人,并向他请教。

”然后又秘密地告诉他们自己的真正意图。

花了十来天的时间就找到能读《二京赋》的人,三人就去拜师学习。

官吏趁机要那人写了一纸笺书,然后与那封信作比较,发现那人所写的与寄的信是同一种笔迹。

随即拘捕并审问那人,得到了全部的事实真相。

过后,国渊又被提升为太守仆。

国渊虽然身居列卿的高位,但仍然穿布衣吃素食,自己的俸禄赏赐都拿来分发给宗亲朋友。

他始终保持着谦恭节俭的品行,最后死于任上。

   

存瑞中学期中考试命题细目表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年级

高一

科目

语文

填表人

邱岳国

考试时长

150分钟

总分值

150分

总体难度

0.65—0.75

考试范围

章节

考点内容

分值

难中易比例

第三册

语言知识和运用

37

教材文言文

19

课外文言文

9

诗歌赏析

10

古诗文默写

15

作文

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