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东北常见动植物名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8528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1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东北常见动植物名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整理东北常见动植物名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整理东北常见动植物名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整理东北常见动植物名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整理东北常见动植物名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整理东北常见动植物名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整理东北常见动植物名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整理东北常见动植物名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整理东北常见动植物名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整理东北常见动植物名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整理东北常见动植物名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整理东北常见动植物名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整理东北常见动植物名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整理东北常见动植物名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整理东北常见动植物名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整理东北常见动植物名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整理东北常见动植物名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整理东北常见动植物名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东北常见动植物名录.docx

《整理东北常见动植物名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东北常见动植物名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东北常见动植物名录.docx

整理东北常见动植物名录

 

 

 

景区常见动植物名录

一、植物

1.红松:

红松是名贵而又稀有的树种,在我国只分布在东北的长白山到小兴安岭一带。

松科,松属。

常绿针叶乔木。

幼树树皮灰红褐色,皮沟不深,近平滑,鳞状开裂,内皮浅驼色,裂缝呈红褐色,大树树干上部常分杈。

心边材区分明显。

边材浅驼色带黄白,常见青皮;心材黄褐色微带肉红,故有红松之称。

2.樟松:

樟子松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优良造林树种之一。

树干通直,生长迅速,适应性强。

樟子松是阳性树种,树冠稀疏,针叶多集中在树的表面,在林内缺少侧方光照时树干天然整枝快,孤立或侧方光照充足时,侧枝及针叶繁茂,幼树在树冠下生长不良。

樟子松适应性强。

在养分贫瘠的风沙土上及土层很薄的山地石砾土上均能生长良好。

3.榆树:

树冠近球形或卵圆形。

树皮淡灰色,粗糙,不规则纵裂。

落叶乔木,高达25米,胸径1米[1],在干瘠之地长成灌木状。

幼树树皮平滑,灰褐色或浅灰色,大树之皮暗灰色,不规则深纵裂,粗糙。

4.柞树:

栎树,也称橡树或柞树,是壳斗科的一个属——栎属。

它们分布在北半球温和地区,主要是北美洲。

栎属植物是夏绿或常绿乔木,少数为灌木。

栎树的果实橡子特别容易为人所识别,是一种坚果。

果实为一杯状外壳所保护,被称为壳斗。

单叶互生,深裂叶,边缘平滑或锯齿状者少见。

5.杨树:

通常指杨柳科,杨属一类的泛称,又分为五个派:

胡杨派、白杨派、青杨派、黑杨派、大叶杨派。

乔木,树干通常端直;树皮光滑或纵裂,常为灰白色。

杨树小枝具顶芽与芽鳞2枚以上。

单叶互生,卵形或近圆形。

荑花序,雌雄异株,不具花瓣,有环状花盘及苞片。

苞片顶端分裂,雄蕊多数。

蒴果小,具冠毛。

6.桦树:

桦木属植物的通称。

是桦木科的一个属,与壳斗科的山毛榉及栎树有很亲密的关系。

主要生长在北半球温带气候。

桦树为落叶乔木或灌木。

树皮多光滑,多为薄层状剥裂。

单叶互生,叶下面通常具腺点,边缘具重锯齿,叶脉羽状有叶柄。

花单性,雌雄同株。

柔荑花序。

坚果具膜质翅,果苞革质。

7.椴树:

椴树属植物统称椴树,属于锦葵目椴树科,或者与另外几属分出另作椴树科。

椴树又叫著Basswood,LindenTree。

(伪菩提树)它是重要的蜜源植物。

各种蜜蜂都喜欢它的花蜜。

春末开了满树的小白花,让空气里飘著醉人的类似茉莉的香味。

椴树木本稀草木,具星状毛,髓及皮层具粘液腔。

本科约50属,450种。

主产热带和亚热带。

8.胡桃楸:

核桃楸胡桃科胡桃属落叶乔木。

又名胡桃楸、楸子或山核桃。

核桃楸胡桃科胡桃属落叶乔木。

又名胡桃楸、楸子或山核桃。

胡桃属约20种,分布于北温带,中国有5种1变种。

核桃楸木材之优良被人们誉为东北三大名贵木材(水曲柳、核桃楸、黄檗)之一。

9.落叶松:

落叶松为松科落叶松属的落叶乔木,是我国东北、内蒙古林区以及华北、西南的高山针叶林的主要森林组成树种,是东北地区主要三大针叶用材林树种之一。

落叶松是落叶乔木。

叶线形,柔软,在长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雌雄同株;球花单生于短枝;球果当年成熟,直立,种鳞不脱落;种子上端有翅。

10.水曲柳:

别名,东北梣,木犀科、梣属植物,渐危种,水曲柳是古老的残遗植物,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水曲柳是一种落叶的乔木,高度可达30米,胸经超过1米。

主根较短,但侧根发达,伐后的树根具有较强的萌蘖性。

11.黄菠萝树:

又名黄柏,是我国三大珍贵阔叶树种之一,主要生活在山区。

其树皮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利胆燥湿的功效,经济价值很高。

木材有光泽,年轮明显、均匀,材质软,易干燥、加工,材色、花纹均很美丽,油漆和胶结性能好,不易开裂,耐腐性好,是高级家具的用材。

12.枫树:

又名糖槭,落叶乔木,春季开花,多为颗粒状,黄褐、红色。

木材用于建筑材料或器材材料,乐器材料,雕塑材料等,也可以以观赏的目的种植。

13.人参:

是具有肉质的根,可药用。

人参属于五加科,主要生长在东亚,特别是寒冷地区。

中国长白山野参皂苷成分较高,但取得不易,价格高昂。

14.金达莱花:

又名迎红杜鹃,是杜鹃科其下的一种多年生落叶灌木植物,原生于东北亚地区,在朝鲜半岛、中国大陆(湖北和山东)、日本(本州和九州)、蒙古北部、乌苏里江沿岸的滨海边疆区南部各地均有发现。

 

15.刺五加:

别名:

五加皮、刺拐棒(中国东北),俗名:

Ciwujia,科属:

五加科五加属,使用部位:

根和根状茎,生于山坡林中及路旁灌丛中;药圃常有栽培。

分布于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

根皮祛风湿、强筋骨,泡酒制五加皮酒(或制成五加皮散)。

16.刺老芽:

又称刺嫩芽、刺老鸦、龙牙楤木。

刺嫩芽生于林缘、灌丝、林中空地,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广东等地。

刺嫩芽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B2、维生素B1、尼克酸、维生素C、钠、钙、镁、铁、锰、锌、钡、铅、铜、磷、钴、铬、镍、硼、锶和肽等成分。

二、动物

1.蛇:

土球子,学名乌苏里蝮,蝮蛇的一种,有剧毒。

分布区域较广,主要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国外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

松花蛇是一种游蛇科蛇类,体大凶猛,身上有花纹。

2.松鼠:

松鼠是哺乳纲啮齿目一个科,特征是长着毛茸茸的长尾巴。

松鼠一般体形细小,以草食性为主,食物主要是种子和果仁,部分物种会以昆虫和蔬菜为食。

松鼠是典型的树栖小动物,身体细长,被柔软的密长毛反衬显得特别小。

体长20~28厘米,尾长15~24厘米,体重300~400克。

眼大而明亮,耳朵长,耳尖有一束毛,冬季尤其显著。

夏毛黑褐色或赤棕色;冬毛灰色,烟灰色或灰褐色,腹毛白色。

3.刺猬:

背和体侧满布棘刺,头、尾和腹面被毛;嘴尖而长,尾短,刺猬是属于哺乳动物中的猬形目。

刺猬是属于哺乳动物中的猬形目。

最普遍的刺猬种类是学名为“欧洲刺猬”的普通刺猬,广泛分布在欧洲、亚洲北部,在中国的北方和长江流域也分布很广。

 

4.梅花鹿:

是一种中型鹿,体长140~170厘米,肩高85~100厘米,成年体重100~150千克,雌鹿较小。

夏毛棕黄色,遍布鲜明的白色梅花斑点,故称“梅花鹿”。

5.鹰:

鹰是隼形目鹰科中的一个类群,是食肉的猛禽,嘴弯曲锐利,脚爪具有钩爪,性凶猛,食物包括小型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其他鸟类以及鱼类,白天活动。

汉语中将隼科中较大的鸟类和鸱鸮科的鸟类(猫头鹰)等食肉鸟类俗称也划为鹰类,但一般只是专指鹰科鸟类。

6.猫头鹰:

又称鸮、枭,是夜行性鸟类,分布在中国的猫头鹰大约有26种,均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多数种类几乎专以鼠类为食,是重要的益鸟,而且猫头鹰是唯一能够分辨蓝色的鸟类。

猫头鹰眼周的羽毛呈辐射状,细羽的排列形成脸盘,面形似猫,因此得名为猫头鹰。

7.蝙蝠:

是翼手目动物的总称,翼手目是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动物的第二大类群,现生物种类共有19科185属962种蝙蝠从种数讲,仅次于啮齿类,除南北极及一些边远的海洋小岛屿外,世界上到处都有蝙蝠,在热带和亚热带蝙蝠最多。

蝙蝠主要依靠回声来辨别物体,有一些种类的面部进化出特殊的增加声纳接收的结构。

蝙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福气”。

8.布谷鸟:

体形大小和鸽子相仿,但较细长,上体暗灰色,腹部布满了横斑。

脚有四趾,二趾向前,二趾向后。

飞行急速无声。

 芒种前后,几乎昼夜都能听到它那宏亮而多少有点凄凉的叫声,叫声特点是四声一度——“布谷布谷,布谷布谷”、“快快割麦!

快快割麦!

”、“快快播谷!

快快播谷!

”所以俗称布谷鸟。

 炎帝少女女娃,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精卫",飞从"发鸠山",化为布谷鸟。

同时,它也是春神句芒的使者和化身,与燕子都是男根的象征,古代农村在春节对其祭,以祈生育。

9.啄木鸟:

森林益鸟,除消灭树皮下的害虫如天牛幼虫等以外,其凿木的痕迹可作为森林卫生采伐的指示剂,因而被称为“|森林医生”。

另外有同名动漫角色。

它们觅食天牛、吉丁虫、透翅蛾、蠢虫等有害虫,每天能吃掉大约1500条(需要鸟类学家再做核实)。

10.鸽子:

一种常见的鸟。

世界各地广泛饲养,鸽是鸽形目鸠鸽科数百种鸟类的统称。

鸽属,学名Columba,是鸠鸽科的一属,俗称鸽子;包括各种小型中型和大型的鸽子,其中有我们今天常见的鸽子,即原鸽。

鸽子,又名白凤,亦称家鸽、鹁鸽,为鸟属、鸠鸽科孵卵纲脊椎动物。

鸽子的祖先是野生原鸽。

鸽子翅长,飞行肌肉强大,故飞行迅速而有力。

鸽栖息在高大建筑物上或山岩峭壁上,常数十只结群活动,飞行速度较快,飞行高度较低。

11.野鸭:

是水鸟的典型代表,野鸭是绿头鸭(mallard)在北半球的俗名。

野鸭属鸟纲、雁形目、鸭科;其数量非常多,是多种野生鸭类的通俗名称,有十余个种类。

野鸭能进行长途的迁徙飞行,最高的飞行速度能达到时速110公里。

狭义的野鸭系指绿头鸭,别名为大绿头、大红腿鸭、大麻鸭等,是最常见的大型野鸭、也是除番鸭以外的所有家鸭的祖先,是目前开展人工驯养的主要对象。

12.山鸡:

又叫野鸡、雉鸡。

性情活泼,善于奔走而不善飞行,喜欢游走觅食,奔跑速度快,高飞能力差,只能短距离低飞并且不能持久。

食量小,食性杂,胃囊较小,容纳的食物也少,喜欢吃一点就走,转一圈回来再吃。

山鸡是杂食鸟,喜欢各种昆虫、小型两栖动物、谷类、豆类、草籽、绿叶嫩枝等。

山鸡的不同品种之间,其形态特征不尽相同。

我国现饲养的山鸡品种主要有河北亚种雉鸡、左家改良雉鸡以及从美国引进的中国环颈雉(现国内称之为“美国七彩鸡”)、黑化雉鸡(也称红雀蓝雉鸡)、特大型直接、白雉鸡和浅黄色雉鸡。

13.小黑水鸡:

小黑水鸡是一种中型游禽,嘴长度适中,鼻孔狭长;头具额甲,后缘圆钝;嘴和额甲色彩鲜艳。

翅圆形,体黑褐色,臀部和尾羽毛白色,桔红色腿脚。

第2枚初级飞羽最长,或第2枚和第3枚初级飞羽等长,第1枚约与第5枚或第6枚等长。

尾下覆羽白色。

趾很长,中趾不连爪约与跗跖等长。

趾具狭窄的直缘膜或蹼。

栖息在有挺水植物的淡水湿地、水域附近的芦苇丛、灌木丛、草丛、沼泽和稻田中。

不耐寒,一般不在咸水中生活,喜欢有树木或挺水植物遮蔽的水域,不喜欢很开阔的场所。

善于游泳和潜水,受惊时可潜入水底隐藏,用脚抓住植物经久不出,呼吸时在水面露出鼻孔。

14.松鸡:

是走禽,共有12个亚种。

体结实,喙短,呈圆锥形,适于啄食植物种子;翼短圆,不善飞;脚强健,具锐爪,善于行走和掘地寻食;鼻孔和脚均有被羽,以适应严寒。

雄性羽色鲜艳,具大的肉冠和美丽的羽毛;跗蹠后缘具距。

冬季常在地面的雪穴中过夜。

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食性较广。

15.狐狸:

狐狸,食肉目犬科动物。

属于一般所说的狐狸,又叫红狐、赤狐和草狐。

狐狸在野生状态下主要以鱼、蚌、虾、蟹、蛆、鼠类、鸟类、昆虫类小型动物为食,有时也采食一些植物。

16.紫貂:

又叫黑貂、赤貂、青门貂等,体形很像黄鼬(黄鼠狼),但较大,体长在40厘米左右,体重约650克。

它的四肢短健,后肢比前肢稍长,前后肢均具五趾,还具有肉垫,弯曲的利爪有半伸缩性,非常适于爬树。

17.野猪:

又称山猪,猪属动物。

野猪分布范围极广,涵盖欧亚大陆,包括东亚、东南亚(中南半岛、大巽他群岛、小巽他群岛)、日本列岛、西伯利亚南部、中亚、南亚、中东、非洲北部及地中海沿岸、欧洲的斯堪的纳维亚南部、中东欧、西欧、伊比利亚和不列颠群岛,并传入新几内亚岛、所罗门群岛、新西兰和北美洲。

世界各地除澳大利亚、南美洲和南极洲外均有分布。

18.狍子:

狍子又称矮鹿、野羊,属偶蹄目鹿科,草食动物。

狍身草黄色,尾根下有白毛,雄狍有角,雌无角。

狍是经济价值比较高的兽类之一,也是中国东北林区最常见的野生动物之一。

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19.大雁:

亦名原鹅、大雁、洪雁、冠雁、天鹅式大雁、随鹅、奇鹅、黑嘴雁、沙雁、草雁。

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一种大型游禽,体型流线型。

嘴宽而厚,嘴甲比较宽阔,啮缘有较钝的栉状突起。

成雁体重5~6千克,大的可达12千克。

纯种大雁额部没有肉质突起,人工驯养的因为是大雁与家鹅杂交的,故额部有肉质突起。

20.鹤:

鹤科(学名:

Gruidae)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鹤形目的一个科,成员有许多著名的鹤类,包括四属。

冠鹤属和肉垂鹤属全部分布在非洲大陆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

蓑羽鹤属有2种,其中蓑羽鹤为世界上体形最小的鹤类。

鹤属有10种,中国分布有8种。

全世界有15种鹤,除了南美和南极以外,世界其它大陆都有鹤分布。

21.喜鹊:

又名鹊、客鹊、飞驳鸟、干鹊、神女,英文名Pica pica,属于:

鸟纲雀形目鸦科鹊属的一种。

喜鹊体形很大,羽毛大部为黑色,肩腹部为白色。

喜鹊多生活在人类聚居地区,喜食谷物、昆虫,一般3月筑巢,巢筑好后开始产卵,每窝产卵5-8枚。

喜鹊肉可入药。

喜鹊叫声婉转,在中国民间将喜鹊作为吉祥的象征,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及画鹊兆喜的风俗在民间都颇为流行。

除外,还有喜鹊枝头叫,好运快来到的兆头。

22.乌鸦:

是鸦属(学名:

Corvus)鸟类的通称,属于雀形目鸦科,是很多城市非常常见的鸟。

俗称是胖头鸟,通体黑色,形体接近,但它们并非一个物种。

俗称“老鸹”,“老鸦”。

鸟纲,鸦科。

全身或大部分羽毛为乌黑色,故名。

多在树上营巢。

常成群结队且飞且鸣,声音嘶哑。

杂食谷类、昆虫等,功大于过,属于益鸟。

23.乌龟:

广义上指龟鳖目的统称。

狭义上指龟科下的物种。

乌龟(Chinemysreevesii)别称金龟、草龟、泥龟和山龟等,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爬行纲、龟鳖目、龟科,是最常见的龟鳖目动物之一。

24.鱼:

鱼类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一般人把脊椎动物分为鱼类(53%)、鸟类(18%)、爬虫类(12%)、哺乳类(9%)、两生类(8%)五大类。

根据Nelson(1994年)统计,全球现生种鱼类共有24618种,占已命名脊椎动物一半以上,且新种鱼类不断被发现,平均每年已约150种计,十多年应已增加超过1500种,所以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鱼种应在26000种以上。

25.河蚌:

双壳纲蚌目珠蚌科无齿蚌亚科无齿蚌属贝类的通称。

蛤类的一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和北非的淡水湖泊、河流、池塘中。

是常见的双壳类。

 

26.林蛙:

属欧洲林蛙的中国亚种。

广泛分布于中国北部。

西伯利亚、朝鲜也有分布。

各地区个体变异较大。

头体和四肢较细长,行动敏捷,跳跃力强,鼓膜部有三角形黑褐色斑。

体背多为土黄色,一般在疣上散有深色斑。

背侧褶在鼓膜上方向外侧弯曲。

以陆栖为主,常在没有强烈光照、湿润凉爽的环境中生活。

以多种昆虫为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