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01356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doc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doc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

名词解释:

1、伤痕小说:

产生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主题主要于展示“文革”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

王亚平《神圣的使命》、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宗璞《我是谁》.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长篇小说:

莫应丰的《将军吟》、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2、反思小说:

主要指1979至80年代初出现的对解放后几十年曲折历史和人的现实处境等进行反思的小说.发轫之作:

茹志鹃:

《剪辑错了的故事》,其他代表性作品有中短篇小说:

《李顺大造屋》、《绿化树》等;长篇小说:

《古船》等.与伤痕小说内容上有交叉,是伤痕小说的深化.但存在偏重于政治反思,文化反思不够等缺陷.

3、先锋小说:

中国文坛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小说创作流派.又叫后新潮小说、“拟现代派”.主要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苏童、格非、余华、叶兆言、孙甘露、洪峰、北村等人.三大特点:

(1)话语的叛逆性,即对权威叙事话语的颠覆与反抗.

(2)形式的前卫性,即大胆尝试最新的文体试验.(3)形态的多样性,即现代派小说(余华、残雪)、后现代主义小说(马原)、解构主义小说(王朔)、新历史主义小说(苏童)等.

4、女性主义小说:

指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经历、带有鲜明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等.

5、朦胧诗:

崛起于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是新时期初期出现的现代诗潮,其名来源于一篇诗评《令人气闷的“朦胧”》,诗歌既有主题或内容上哲理的思考,又有写法上现代诗艺如象征手法的运用.代表诗人有:

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等人.

7、寻根小说:

对民族文化或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进行反思、审视与批判的小说,其目的主要在于发掘民族文化传统的活用资源,重铸民魂或民族精神,同时在全球化语境下参预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对话.所谓寻根,就是寻求民族文化之根.代表作家有贾平凹、韩少功、阿城等.其特点是:

一超越政治视角,走向文化视角.二是追寻民族文化之根,参预与世界文学的对话.

8、新写实小说:

(1)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

(2)书写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或生存本相、(3)在价值取向、叙事风格与审美趣味方面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特别是“革命”现实主义小说的写实主义小说.代表作家有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等.

二、知识点:

反思小说:

高晓声的反思小说,从农民个体命运中反思历史的曲折.如其作品《李顺大造屋》.农民李顺大一生造屋的曲折经历.1)第一次:

大跃进将造屋材料全部充公.2)第二次:

造屋之钱被文革被造反派头头骗走或抢走.3)第三次:

文革中买造屋材料处处碰壁.4)第四次:

改革即将来临的1977年,终圆造屋梦.

王蒙反思小说的主题内涵与艺术特点:

反思类的主题内涵:

《坚硬的稀粥》——现实改革的讽刺寓言.早餐改革最终失败,还是稀粥加馒头片及大头菜,最后还是爷爷说了算.长篇:

《活动变人形》:

从中西文化比较角度反思中国人的文化人格.王蒙小说的艺术特点:

1、自叙传色彩.2、意识流手法的使用(东方意识流).3、气势之美.排比句式的大量使用.4、幽默、反讽等.《坚硬的稀粥》: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儿强”、“美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主义”.

3、张贤亮反思小说的主题内涵与艺术特点

答:

张贤亮的反思小说的主题内涵分别表现为:

《肖尔布拉克》:

苦难对人生的锤炼;《绿化树》:

非常年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获救;《灵与肉》:

永不割弃的民族之恋;《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知识分子的奇特情感历程;等.二,张贤亮小说的艺术特点:

1、自叙传色彩;2、多样化的叙述方式与文体样式.第一人称(潜对话)叙事.《肖尔布拉克》:

司机自叙——向一个虚设的搭车的记者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元小说叙事:

《浪漫的黑炮》.注释体叙事.《我的菩提树》.3、哲理思辨.张贤亮:

“没有思考和分辨,作家就无法驾御他所要表现的内容,而思考和分辨能力,只能来自学习.”《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与宋江的对话、与庄子对话、与马克思的对话.

1、《棋王》的文化意蕴

答:

阿城的《棋王》是对庄禅文化的精髓的推崇,显示庄禅人生哲学的文化内涵.王一生是其主人公.

王一生的下棋,又是有文化的深刻含义.

(1)以下棋对抗文革乱世.“何以解忧,唯有下棋”.“虚无恬淡,乃合天德.”(《庄子·天运》)

(2)棋艺中深含道禅精神.捡垃圾老头说,棋道中“柔不是弱,是容,是收,是含”.王一生同意与冠军老者握手言和,也体现了一种平和宽容的文化精神.还有无为的哲学精神.(3)庄子的道.即人有精神的追求,精于某种技艺.

2、《爸爸爸》中的丙崽形象

答:

丙崽是韩少功(民族文化的理发审视者)小说《爸爸爸》中的主人公.丙崽形象:

是个弱智、呆傻的侏儒.生下来只会说“爸爸爸”、“X妈妈”两句话.见人不分男女老幼,一律说“爸爸爸”,如果别人朝他瞪一眼,他就翻个白眼,咕噜一声“X妈妈”,除此之外一律不懂.丙崽形象的象征含义:

(1)弱智,意味着愚昧与落后.

(2)人们对丙崽的敬若神明,象征迷信与落后,表明现代精神或民族理性精神的缺失.(3)丙崽历经劫难而不死,一方面表明民族虽然落后,却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一方面由反映出愚昧、落后的古老民族文化的顽固性.

3、寻根小说的“根”指什么,这类小说的特点有哪些?

寻根文学的根一是指寻中国文化历史之源,如楚文化、吴越文化、秦文化、晋文化等;二是寻民族文化心理之源,如儒、释、道.主要作家作品有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王安忆的《小鲍庄》等.寻根小说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

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询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3)更新了小说观念,启动了当代作家的文体意识和语言感觉,使小说的审美功能得以回归.

(寻根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

韩少功的楚文化系列——《爸爸爸》、《女女女》等.贾平凹的商州文化系列——“商州三录”《商州初录》、《商州又录》、《商州再录》.李杭育的吴越文化系列——《沙灶遗风》等(“葛川江系列”)郑万隆的女真文化系列——《老棒子酒馆》等(“异乡异闻”)其他名家如阿城《棋王》、王安忆《小鲍庄》.)

先锋小说:

a现代派小说(余华)

1、 余华小说的主题话语

答:

余华被认为是一个迷恋暴力和邪恶的人:

对人的严酷存在境遇与生存状态的冷峻呈示.

1、人性的残酷与存在的荒谬:

《现实一种》;《十八岁去远行》写暴力倾向与人性的冷漠;《现实一种》:

兄弟骨肉相残——人性中的暴力倾向;《一九八六年》:

疯子自残;《古典爱情》:

少女被肢解做人菜.人性恶具有超时代性;《往事与刑罚》:

刑罚的残忍与刑罚专家的宿命.等.2、历史苦难的个体承受:

《活着》.

(一)死亡与孤独:

福贵一家人的历史苦难.

(1)儿子有庆最先因为为县长老婆抽血而死,

(2)女儿凤霞死于难产.(3)妻子家珍死于饥饿造成的体质虚弱.(4)女婿二喜在城里做建筑工被水泥板夹死.(5)外孙苦根因吃豆子被撑死.活着的非本真存在.

(二)造成个体历史苦难的因素:

(1)命运.《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

(2)社会、历史的因素.(3)人祸.如大跃进、公社化对普通农民造成的惨重灾难,即家破人亡.(三)抗拒命运与苦难.福贵还顽强地坚持“活着”.“活着”成为一种人生姿态.3、活着的异化形式:

《许三观卖血记》.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命脉来维持生存.

b新历史小说  

1、国内新历史主义文学潮流的基本特点

答:

概念:

用新的历史观念或历史意识去解释历史的文学潮流——重说历史.

基本特点:

(1)反叛旧有的历史观念——“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

历史发展动力).

(2)确立新的历史观念——“一切历史都是欲望的历史”(欲望、权力:

历史发展动力).(3)(题材)告别“正史”走向“野史”.新历史小说:

吃、婚姻、两性、妻妾争斗.

(备注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

莫言:

《红高粱》;格非:

《迷舟》、《敌人》、《青黄》;苏童:

《妻妾成群》、《我的帝王生涯》、《一九三四年的逃亡》、《米》;余华:

《鲜血梅花》、《活着》;张炜:

《古船》、《家族》;刘震云:

《故乡相处流传》、《温故一九四二》、《故乡天下黄花》;阿来:

《尘埃落定》;陈忠实:

《白鹿原》;莫言的《丰乳肥臀》、《檀香刑》.)

2、苏童新历史主义小说的话语模式

答:

一、《妻妾成群》:

女性悲剧命运的“另类”书写:

1、生存的选择:

嫁人不要名分要生存.2、女性欲望的压抑:

3、女人之间的争斗与暗害.4、疯癫与死亡.女性悲剧命运.5、新一轮历史循环.6、男性:

权力、金钱、女人的拥有者与女性悲剧命运的制造者.二、《红粉》:

妓女命运书写及对权威叙事的反叛:

反叛权威叙事之一:

妓女改造给妓女带来了幸福吗?

反叛权威叙事之二:

妓女是妓女自己的选择,而不是阶级压迫所致.三、《米》:

欲望:

人性与历史的永恒谜底:

1、隐约的历史事件背景(如日寇入侵).2、透视主人公五龙的人性演变.四、《我的帝王生涯》:

帝王史——一部权力的血腥斗争史:

1、燮国端白政权的内忧外患——权力中心的斗争.2、杨夫人等七人之死——野蛮的殉葬制度.3、太后与母后争权——后宫窝里斗.4、燕郎净身当阉人——野蛮的宫刑.

(备注:

主要作品有《罂粟之家》、《妻妾成群》、《红粉》,长篇小说《米》、《我的帝王生涯》等)

3、《白鹿原》中的白嘉轩形象

答:

《白鹿原》:

对近代历史的阐释——超越阶级斗争模式.对民族文化的解秘.1、白嘉轩形象:

仁义文化的载体.

(1)耕读传家——虽为地主,有家产(有药房等),但从不放弃劳动,亲自犁田——与农民没有两样.要儿子进山背粮,体验劳动的艰辛.注重子女的教育,严格要求他们读书学习.

(2)广行仁义——组织“交农”事件;周济不得不卖地的李寡妇;与长工鹿三以兄弟相称;建乡规民约;建学堂;(3)慎独——批评鹿三从背后暗杀田小娥.宣称“人行事不在旁人知道不知道,而在自家知道不知道.”(4)传统道德卫道士(负面因素)——拒小娥入祠堂;修塔镇“妖”等.

4、莫言“红高梁家族”小说的艺术特点.

(1)标志着新历史小说的诞生,开创了现代小说一种新的叙事模式.

(2)关注的不是历史本真,而是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人、人性、人道以及人的异化.颠覆了抗战历史,民间草根阶层成为抗战的主力.(3)叙事上设置了双重视角,创造了多过程叙述方式,打破了传统线性叙事的局限.

c解构主义小说(王朔):

简评王朔小说:

(1)商业性.

(2)叛逆性.(3)反讽性.(4)局限:

缺乏深度,人物雷同、结构散漫等.

新写实小说:

1、简述新写实小说的审美特征

新写实小说的作者大多具有反英雄、反典型的意识,他们力图表现普通人物、下层人物的普遍卑微的生活,但拥有着原动的活泼的生命力.他们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普通人物都可能经历或遭遇的东西,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人情世故、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在新写实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新写实小说与以往的写实小说的最大的一个区别是作家审美态度的客观化,追求生活的原色魅力.新写实在叙事时多以非典型的、无必然联系的“生活流”的写作方式为主,让人物、事件、场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自然而然的展现、于是,在新写实小说中,既无骇人听闻的事件,也无大义凛然的英雄,更无戏剧性的矛盾冲突,通常是用人物的心理体验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折射现实的存在.作家尽量将自己的倾向性和价值取向隐藏,力图避免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对生活原相的过度干预.于是,新写实小说往往不存在一个贯穿于故事始终的中心情节,而多半是由一些散落的琐碎故事拼合而成的.

2、如何理解刘震云、刘恒的小说

答:

一,关于刘震云的小说:

他的主题是书写权力等级结构中的人生世相.如:

《一地鸡毛》:

小人物生存的窘迫和变形的抗争;《官人》:

权力欲和人性的蜕变.揭示权力的社会本质及其异化;查水表老头经常说“他年轻时曾给某位死去的大领导喂过马.”(备注:

代表作:

短篇:

《塔铺》等;中篇:

《新兵连》、《单位》、《官场》、《官人》等.长篇《故乡天下黄花》等.)

  关于刘恒的小说:

小说主题主要提示了食色的生存内涵.1、对农民基本生存困境的关注:

创作思想简析;2、粮食或吃:

作为生存基本需求的内涵——《狗日的粮食》.3、性与伦理的剧烈冲突:

《伏羲伏羲》.4、以贫嘴消解生活的酸楚: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4、如何理解池莉、方方的小说

答:

一,关于池莉的小说:

总体上说,池莉是一个为市民生活代言的小说家.其小说主要提示了如下观念:

1、市民烦恼人生的生存景观.如她的小说《烦恼人生》、《太阳出生》、《不谈爱情》等.2、市民的生存哲理之一: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执着、坚韧地活着.——《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3、市民的生存哲理之二:

世俗生活责任的承担.4、女权主义的典型文本.《小姐你早》:

妻子戚润物与李开玲、艾月等联合起来斗负心丈夫王自力.(姐妹情谊)《生活秀》《有了快感你就喊》.(备注:

主要作品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

  二,关于方方的小说:

新写实早期代表的女作家.

1、《风景》:

低层市民的生活状态与的生存策略.

(1)亡灵视角.(第八子)

(2)低层市民的卑微生存状态.(3)不择手段往上爬:

七哥的生存哲学.(4)诗意的栖居的总体上不可能.

女性主义小说:

1、从林白女性小说看女性小说的话语模式

答:

1、女性(身份)认同.表现女性的独特生命体验和生存状态.2、男权抗拒.3、姐妹情谊.同性之爱是纯粹的“友谊”,它接近爱情,又超乎肉欲.林白女性小说的艺术特点:

1、自叙性.2、“回忆”——对女性自身经历的“重读”模式.3、诗性语言.《“子弹穿过苹果》:

“女人的美丽就像天上的气流,高高飘扬,又像寂静的雪野上开放的玫瑰,洁净、高级、无可换回.”

2、陈染女性小说的话语模式

答:

1、女性成长与性萌动.2、回归女性之爱的“精神家园”.3、对异性爱与同性爱的双重失望. (备注:

20岁发表作品,出版有小说集《纸片儿》、《与往事干杯》、《嘴唇里的阳光》、《无处告别》、《潜性逸事》、《站在无人的窗口》,长篇小说《私人生活》及若干散文集,1998年发版有《陈染文集》)

3、王琦瑶人生悲剧命运的内涵

答:

王琦瑶是王安忆小说《长恨歌》里的主角.在小说中,从她解放前的小家碧玉到成为李主任的情妇,到解放后的与康明逊的爱情到被“长腿”杀死的人生轨迹来看.其展现了一个女性悲剧的人生内涵:

1、现代都市文化的牺牲品(因选为“上海小姐”,才被李主任包养;被“长脚”杀死,成为金钱主义文化的牺牲品).2、时代变迁带来的人生起伏(李主任的倒台;解放后的人生转折).3、人生命运的捉弄(李主任飞机失事;被“长脚”失手杀死;唯一的女儿长大了却“飞走”了,自己的死与女儿有间接关系).4、女性自身的人性弱点(晚年浮华的生活;与老克腊的老少恋;纠缠“长脚”不放).

知青小说:

1、知青小说的主题模式

答:

主要有以下几种:

1、伤痕的诉说:

描写知青生活的苦难,揭露文革非常历史岁月的黑暗,凭吊流逝的青春岁月.叶辛《蹉跎岁月》.2、神圣的迷恋:

认同知青生活的经历,表达“青春无悔”的理想情怀.典型作品:

梁晓生《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张承志的《黑骏马》.3、理性的反思:

反思知青生活中的历史倒退行为等.韩少功《西望茅草地》.4、生存的观照:

从存在哲学角度对知青生活进行描述,揭示存在的荒诞性.王小波《黄金时代》.

(备注:

知青作家群:

梁晓声、韩少功、张承志、史铁生、王安忆、孔捷生、叶辛、王小波、张抗抗、张辛欣、铁凝、叶蔚林等.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经历.)

2、如何看待知青小说的得失

1、肯定性评价.2、否定性评价:

如成坚:

“作为集体不幸的知青,对自己的罪孽又作何处置?

逍遥:

“千千万万知青付出青春、血汗和爱情从事的垦荒事业,竟是将美丽的草原滥垦成沙漠的千古罪人的事业等等.3、正确的评价:

理性地看待知青小说,要用时代意识重新审视知青生活与知青文学.

新时期诗歌散文与戏剧

1、什么是朦胧诗

答:

朦胧诗:

崛起于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是新时期初期出现的现代诗潮,其名来源于一篇诗评《令人气闷的“朦胧”》,诗歌既有主题或内容上哲理的思考,又有写法上现代诗艺如象征手法的运用.代表诗人有:

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等人.

2、朦胧诗的诗歌主题

答:

1、对现实的质疑和抗争——包括对人生苦难的倾诉,特别从个人角度对文化大革命表示出强烈不满.诗人们虽然年青,但却是民族的先觉者和思想的抗争者.如北岛《回答》:

写对文革的抗拒与批判.“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2、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对整个民族的命运表示忧虑,表现对民族的深沉之爱.如舒婷《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3)对民族文化精神的追寻.如杨炼的《诺日朗》,歌唱民族文化中的男神精神.

3、朦胧诗表现方法、诗风与诗歌地位:

1、表现方法接受西方现代诗歌的手法——象征、隐喻、暗示等,显示主题的多义性.象舒婷的《致橡树》,写两株橡树根相连,枝叶相依相偎,既有爱情的主题,也有民族情感的主题.2、诗风:

诗歌主题显示多义性,诗风趋入深沉而凝重.3、诗歌地位:

新时期第一个现代诗歌浪潮.或新时期现代诗歌审美原则的崛起.)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