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86716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7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森林被大片砍伐,随之而来的是土地荒漠化威胁人类。

于是“植树造林”活动蓬勃发展起来了,各地的“防护林”建起来了,“绿色长城”筑起来了。

我们给大自然一份礼物,大自然便赋予人类一方乐土。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上述材料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主要是

A.人定胜天论的思想B.人地协调论的思想

C.适应论的思想D.环境决定论的思想

2.下列活动对材料反映的人地关系有利的是

A.盛世滋丁,永不加赋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

C.取缔小煤矿,关闭小火电厂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读下面“我国某集团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影响该生态产业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B.原料

C.能源D.市场

4.图示生态产业园生产过程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

读下图“四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5.图中四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A.非洲B.北美洲C.亚洲D.欧洲

6.据图推测,非洲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①饥饿贫困②居住条件差③劳动力短缺④国防兵源不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左图、右图),完成下列小题。

7.左图中甲地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乳畜业D.商品谷物农业

8.右图中,丁所在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的突出特点是

A.劳动力投入少B.小农经营C.科技水平高D.机械化程度高

9.图中乙、丙两地发展农业的共同区位优势是

A.热量充足B.雨热同期C.草场广阔D.地广人稀

读下图,完成各题。

10.如要在城市中心建商务区,应建在()

A.A地B.B地C.C地D.D地

11.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处市中心,方便人们上下班,应大量兴建住宅

B.B地交通条件优越,在四个地点中地价最贵

C.C地位于城市边缘,环境优美,可兴建高级住宅区

D.D地位于城市郊区,拥有较多的空置土地,最适合兴建大型商业区

12.下列关于中心商务区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B.区内建筑物在市区往往是最高的

C.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D.仅有商务功能

生态城市是许多城市的发展方向,结合某地区生态园林城市模式图,回答下面小题。

13.关于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态园林城市中生态用地比重较大,因而不会产生“热岛效应”

B.动植物园苗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区环境免受直接污染

C.该城市的道路网布局形式可以缓解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状况

D.外环工业仓库集中但不连片,为城市的建设发展留有余地

14.在下列城市发展措施中,与生态城市的建设最吻合的是()

A.兴建交通设施,保证车流畅通

B.发展现代制造业,增加社会物质财富

C.兴建高楼大厦,保证人有所居

D.保护湿地,增加绿地,减少废物排放

绍兴市诸暨市大唐镇被称为“中国袜业之乡”,于2021年11月入围全国首批特色小镇。

大唐镇是诸暨市的产业大镇,现已经形成了以袜业为主导,弹簧、机械、织布等行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完成下面小题。

15.大唐镇特色产业属于

A.技术导向型B.劳动力导向型

C.市场导向型D.原料导向型

16.推测一下,大唐镇发展袜业的有力条件是

①交通便利,便于运输和出口②劳动力丰富且廉价③资源丰富,原料价格低④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7.大量袜子企业在大唐镇集聚的目的是

A.组建高科技产业基地B.增加当地袜子的销售量

C.减轻生产过程的污染D.实现资源共享,追求集聚效应

下图为“某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8.该市推行该系统,主要是为了

①缓解交通拥挤②吸引外来游客③倡导低碳出行④减少尾气排放⑤促进自行车产业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⑤D.②④⑤

19.下列场所附近适合设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是

①地铁站口②学校、医院③高架路口④住宅小区⑤隧道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⑤D.③④⑤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颇繁。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上图为2021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

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粤、豫、黔、沪B.豫、粤、黔、沪

C.粤、豫、沪、黔D.豫、粤、沪、黔

21.近年来,我国某省人口净迁入率大大减少,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水资源匮乏B.技术人才外流

C.产业升级D.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图中a、b、c、d四个地区中,种植粮食作物相同而播种时间不同的是

A.a与bB.a与cC.b与dD.c与d

23.我国下列地区中农业生产特点与图中a地区相似的是

A.成都平原B.松嫩平原C.长江三角洲D.珠江三角洲

24.图中e农业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①内蒙古高原②青藏高原③鄱阳湖平原④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边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近期我国某城市在城区仿建了八卦农田,使农田成了城里人眼里的香饽饽,医生、律师、公务员,都争相捋起裤管、袖子下田体验农业生产过程。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5.该城市新建八卦农田主要是(  )

A.为城市提供粮食及副食品

B.丰富城市景观并发展旅游业

C.缓解城市污染及“热岛效应”

D.为农业培育粮食、蔬菜良种

26.该城市建八卦农田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①充足的客源市场 

②国家的优惠政策 

③特色的农业模式 

④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③④

下图为德国鲁尔工业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7.据图分析可知,两工业区相比,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A.国家政策的扶持B.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C.科技发达D.内河航运便利

28.我国辽中南工业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

A.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B.改造传统产业

C.加大煤、铁资源的开采力度D.加强环境管理,美化环境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9.①、②、③、④四地中,商业网点的密度最小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30.拟在P地建立某大宗商品集散中心,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

①地形②地租③市场④交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二、综合题

31.读图甲和图乙,回答问题。

(1)图甲中a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试评价其发展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

(2)图乙是图甲中b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试分析制约b地水稻种植最为突出的自然因素是什么?

分析其形成原因。

32.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南沿海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向莆铁路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拓展中西部腹地的一条重要铁路线,也是福建首条连接中部和内陆省份的现代化铁路。

这条铁路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沿线地区陆路以公路为主的运输格局,有效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说明向莆铁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不利自然条件。

(2)简述向莆铁路建成后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上图中A地区是青藏高原主要的农业县之一,海拔在2066~4299米之间,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80%以上,有多条支流由北向南注入湟水干流。

材料二上图中B地区绝大部分海拔在4000米以上。

该地区农用地几乎全部为牧草地,1985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11172平方千米,分为四、五、六三个等级,分别占可利用草地总数的9.26%、52.13%和38.61%;1997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为10793平方千米,四级优质牧草地已经消失,五级、六级草地分别占当年可利用草地总面积的48.3%和51.7%。

材料三2021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总体规划》,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

材料四青海省过去的经济模式是挖矿、卖原料,把初级产品输入东部地区进行加工。

盐湖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钾、镁、锂、硼等资源。

(1)比较青海省境内长江、黄河水能资源的主要差异,并说明主要原因。

(2)说出A地区主要的农业部门,选择其一说明其发展的自然条件。

(3)说出B地区的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具体表现。

针对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述其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4)简述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的优势区位条件。

参考答案

1.B

2.C

【分析】

1.试题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

“人类通过植树造林活动,给大自然一份礼物”这表明人类的活动有利于环境的发展,而“大自然便赋予人类一方乐土”,这表明环境的发展也有利于人类的活动。

所以,此材料反映的人地关系的思想是人地协调论的思想。

故选B。

考点:

人地关系思想

点评:

本题结合案例材料考查人地关系的思想,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会分析材料,从中提取有关信息。

2.试题分析:

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会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人地矛盾加剧;围湖造田,扩大耕地,会使旱涝灾害加剧,这说明环境的发展不利于人类;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污染,破坏土壤结构,不利于农业发展;而取缔小煤窑,关闭小火电厂,会减轻对煤炭资源的破坏,使人地关系协调。

故选C。

【点睛】

本题结合案例考查人地关系,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理解各案例,从而体会人地关系。

3.B

4.A

【分析】

3.由图看出,该集团生态产业围绕制糖厂发展了一系列具有生产联系的工厂,因此其核心企业是制糖厂。

制糖厂属于原料导向型产业,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原料。

故选B。

4.该图体现了产业间的物质可以循环利用,废物资源化,排放减量化,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故选A。

5.D

6.A

【分析】

试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

5.根据公式: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可算出欧洲自然增长率最低,D正确。

6.从图中可看出非洲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过快,可能会导致贫穷饥饿和居住条件差,A正确。

7.A

8.B

9.A

【分析】

7.

图甲在澳大利亚西南部,是混合农业区。

选A正确。

8.

丁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以水稻种植业为主,小农经营,投入的劳动力多,科技水平低,机械化程度低。

选B正确。

9.

乙是澳大利亚中部地处热带,丙在我国南方地处亚热带,两地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但澳大利亚气候干旱,雨热不同期;丙地低山丘陵多,没有广阔的草场,人多地少;乙地地广人稀,草场广阔。

选A正确。

10.A

11.C

12.D

【分析】

试题考查城市功能区

10.图中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适宜建商务区,A正确。

11.图中A地处市中心,交通便利,适宜建商业区;B地交通条件优越,位于城市外缘,地价较低;C地位于城市边缘,环境优美,可兴建高级住宅区,C正确;D地位于城市郊区,拥有较多的空置土地,但交通条件差、消费人口数量少不适合兴建大型商业区。

故选C。

12.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某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中心商务区仅有商务功能是错误的,D正确。

13.A

14.D

【分析】

13.生态园林城市增大了生态用地,绿地只能削弱城市的“热岛效应”,仍会出现城市“热岛效应”,故选A;读图动植物园苗圃隔开了工业带和住宅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区环境免受直接污染,故B错误;读图该城市交通道路网为环形放射状,环行路能够分散车流从而可以缓解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状况,故C错误;读图该模式图外环的工业仓库集中但是没有连片分布,仍留有一定的空间,为城市发展留出空间,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A。

14.A项是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和城市交通污染的措施,故A错误;B项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措施,故B错误;C项是缓解住房紧张的措施,故C错误;D项保护湿地,增加绿地,减少废物排放与生态城市的建设相吻合,故选D。

15.B

16.A

17.D

【分析】

15.以袜业为主导,包括弹簧、机械、织布等行业,上述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均需大量劳动力,因此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

选B。

16.从上题分析可知,袜业为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说明该地发展袜业的首要优势条件是廉价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便于运输和出口,使该地袜业的市场范围广阔。

资源丰富,原料价格低以及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等和袜业关系不大。

故选A。

17.上述产业科技含量不高,A不对。

上述企业聚集,对袜子的销售量影响不大,也不会减少污染物排放,BC不对。

弹簧、机械、织布、袜业等行业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故其工业集聚的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追求集聚效应,D对。

18.B

19.B

【分析】

18.推行自行车租赁系统有助于增加城市居民出行时自行车使用量,减少私家车等机动车辆,从而缓解交通拥堵、减少尾气排放,有助于倡导低碳出行。

该系统的推行和吸引外来游客无关;该系统的推行可能有助于促进自行车产业的发展,但这不是该系统推行的目的。

答案选B。

19.人口稠密、人流量大的地方适宜设置自行车租赁点,因此地铁站口、学校、医院、住宅小区等地适合设置租赁点。

高架路口、隧道口为机动车出入点,不必设置自行车租赁点。

故选B。

20.A

21.C

【分析】

20.图中对角线右下省级行政区横坐标大于纵坐标,说明户籍人口大于常住人口,说明有大量人口迁出(务工等);同理,对角线左上省级行政区纵坐标大于横坐标,说明户籍人口小于常住人口,说明有大量人口迁入。

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前往经济发达地区。

图中越往右上的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越多。

故②③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①④为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结合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可知,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粤、豫、黔、沪。

故选A。

21.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经济发达地区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吸引人口迁入。

随着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渐向中西部省份转移,使得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力需求减少,人口净迁入减少。

故选C。

【点睛】

经济因素是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导致中西部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

随着我国东部地区产业机构的调整,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导致东部地区廉价劳动力需求减小,与此同时,东部地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对高素质的劳动力的需求迅速增加,一段时期内出现“结构性劳动力短缺现象”,即高素质的劳动力的短缺现象。

22.D

23.B

24.A

【分析】

22.读图,结合美国农作物分布,a为玉米带,b为棉花带,c为小麦带,d为小麦带,e为乳畜带,cd均为小麦带,d纬度高,热量差,为春小麦,c纬度低,热量条件好,种植冬小麦,故选D。

23.读图可知,a为玉米带,为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我国的成都平原、长江三角洲为水稻种植业,珠三角地区为基塘农业,属于混合农业,松嫩平原为商品谷物农业,与a相同,故选B。

24.读图可知,e农业类型为乳畜业,主要分布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边,内蒙古高原是我国传统的畜牧区,而青藏高原主要为河谷农业,鄱阳湖平原地区主要为水稻种植业,故选A。

25.B

26.B

【解析】

25.该城市新建八卦农田是为了发展旅游。

故选B。

26.观光农业除了要求当地具有特色农业模式外,还要有经济发达的城市作为旅游客源地。

故选B。

27.B

28.C

【分析】

27.据图分析可知,两工业区相比,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具有的明显优势是有丰富的铁矿资源,B对。

两工业区都有国家政策的扶持,A错。

鲁尔区的科技发达,内河航运便利,CD错。

28.

辽中南工业区是中国的传统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加强环境管理,美化环境,ABD正确。

加大煤、铁资源的开采力度,只会加快区域资源的衰竭,传统产业衰落,C错误,选C。

【点睛】

利用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区域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鲁尔区缺少铁矿资源,科技、内河航运发达。

根据发达国家治理传统工业区的经验,分析我国传统工业区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措施。

29.A

30.C

【分析】

29.

考查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因素,据图可知,①居民点位于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便于商品的流通,且人口较少,消费市场狭小,因此商业网点的密度最小。

故选A。

30.

考查影响大型商品集散中心的区位因素,大宗商品集散中心占地面积较广,往往选择在城区外围地价相对较低的地方;商品集散依赖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因此往往布局在交通便利的位置,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故选C。

【点睛】

考查影响商业网点布局的因素分析,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

31.

(1)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充足;土地多属河流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有湄公河流经,提供丰富的水源;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历史农垦历史悠久,传统耕作经验丰富。

(2)水旱灾害频繁。

主要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大;受西南季风势力强弱的影响,降水年际变化大(年降水量不稳定)。

【分析】

【详解】

(1)图中a是季风水田农业,有利条件可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劳动力、经验等方面来分析。

该地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充足;土地多属河流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有湄公河流经,提供丰富的水源;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人们喜食稻米,历史农垦历史悠久,传统耕作经验丰富。

(2)图中b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易出现水旱灾害;主要原因是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32.

(1)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河流众多;多暴雨

(2)加快内地与福建沿海港口城市对接,拓展莆田港口经济腹地;加快区域经济整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闽赣等省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完善区域快速铁路网布局

【分析】

【详解】

(1)铁路建设考虑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地势、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

向莆铁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不利自然条件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河流众多、多暴雨。

(2)向莆铁路建成后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可从加快内陆与福建沿海港口城市对接,拓展莆田港口经济腹地;加速区域经济整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闽赣等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完善区域快速铁路网布局等方面分析。

【点睛】

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主要从社会、经济、自然、科技四个方面入手。

1.社会因素:

主要从人口和民族这一方面来答。

对于西部地区的交通线来说,主要指途经地区少数民族和贫困人口多,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脱贫扶贫;而对于东部来说,主要指沿途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可以减轻南北客运压力。

2.经济因素:

沿线资源(矿产、经济、旅游等)丰富,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3.自然因素:

西部一般自然条件不好(地势起伏大、地质灾害多发、环境恶劣);而东部一般是地势平坦,起伏小。

4.科技因素:

先进的科技是保证。

33.

(1)青海省境内黄河比长江水能资源丰富。

原因:

青海省境内黄河流经地势第一级与第二级过渡地带,落差大(长江流经青海省境内部分在青藏高原面上,落差小)。

(2)种植业(耕作业)、畜牧业、林业

种植业:

河谷地区海拔较低,光热资源比较丰富;地形较平坦(灌溉水源丰富;土层较深厚)。

畜牧业:

海拔较高、热量与水分条件较差的山地,适合牧草生长。

林业:

海拔较高的南坡热量较充足,降水较丰富。

(3)草场退化(生态破坏、土地荒漠化)。

具体表现:

草场总面积减少,优质牧草减少。

措施:

科技——促进畜牧业科技发展,加大草原建设投入,强化人工草地建设,优良品种培育;放牧方式——科学轮牧(围栏封育、季节性休牧、舍饲和半舍饲、积极推行牧区繁育、农区育肥);数量——适度放牧;减灾防灾——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近原料产地(矿产资源丰富);近燃料产地(近水电站);交通便利(位于交通枢纽);政策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需要)。

【分析】

【详解】

(1)水能资源丰富程度主要从河流径流量和落差两个方面分析,青海省境内黄河流经地势第一级与第二级过渡地带,落差大,长江流经青海省境内部分在青藏高原面上,落差小;都位于河流源头区域,流量都较小,所以青海省境内黄河比长江水能资源丰富。

(2)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四个方面。

河谷地区海拔较低,光热资源比较丰富;地形较平坦(灌溉水源丰富;土层较深厚);故发展种植业。

在山地,海拔较高、热量与水分条件较差,适合牧草生长,可以发展畜牧业。

海拔较高的南坡热量较充足,降水较丰富,可以发展林业。

(3)B地区绝大部分海拔在4000米以上,生态环境脆弱,B地区位于的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容易产生草场退化,草场总面积减少,生态破坏。

为了避免草场退化现象,加大草原建设投入,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围栏封育、季节性休牧,防止过度放牧,控制牲畜的数量,适度放牧。

(4)结合材料提示,循环经济工业园的优势区位条件主要包括原料、燃料、交通和政策等方面。

根据图例可得,该地矿产资源丰富,近原料产地;该地近水电站,接近燃料产地;位于交通枢纽,故交通便利;另外还有政策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