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成型工中级.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87351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合材料成型工中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复合材料成型工中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复合材料成型工中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复合材料成型工中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复合材料成型工中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复合材料成型工中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复合材料成型工中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复合材料成型工中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复合材料成型工中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复合材料成型工中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复合材料成型工中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复合材料成型工中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复合材料成型工中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复合材料成型工中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复合材料成型工中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复合材料成型工中级.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复合材料成型工中级.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复合材料成型工中级.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复合材料成型工中级.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合材料成型工中级.docx

《复合材料成型工中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材料成型工中级.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复合材料成型工中级.docx

复合材料成型工中级

复合材料成型工(中级)复习资料

一、判断题

1、形状公差是指单一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

2、卡尺可以用作划线工具。

(×)

3、机翼与机身的外形准确度要求同样高。

(×)

4、毛刷在手糊糊制中在狭长或拐角处浸渍树脂和驱赶气泡使用。

(√)

5、手糊制品刮填腻子可用刮勺或抹子。

(√)

6、ABS板采用压模或薄壳式胶接成型模成型的。

(×)

7、有机颜料色泽鲜明,遮盖力比无机颜料好。

(×)

8、有机颜料耐热性能次于染料。

(×)

9、聚氯乙烯薄膜脱模剂只适用于环氧树脂成型。

(√)

10、无机颜料的分散性通常比有机着色剂好。

(×)

11、无机颜料的着色力通常比有机着色剂好。

(×)

12、无机颜料的耐化学性通常比有机着色剂好。

(√)

13、无机颜料的耐溶剂性通常比有机着色剂好。

(√)

14、无机颜料的耐热性通常比有机着色剂好。

(√)

15、无机颜料的光老化性通常比有机着色剂好。

(√)

16、蜂窝夹芯沿三个方向的承压能力各不相同,其抗压能力为Z向>X向>Y向。

(√)

17、如零件的制孔和边缘在同一工装上进行,其一般加工顺序是先切边,然后钻孔。

(×)

18、环氧值是指一百克树脂中所含环氧基的克数。

(×)

19、配胶时,引发剂和促进剂不允许直接混合,以免引起爆炸。

(√)

20、在复合材料中,基体材料起到主要承载能力。

(×)

21、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耐疲劳性能不好。

(×)

22、复合材料是由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组成的。

(×)

23、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由合成树脂和各种辅助剂构成。

(×)

24、手糊玻璃钢制品中某些色料还会降低树脂老化性能。

(√)

25、食品包装材料、玩具等使用的着色剂必须是无毒的。

(√)

26、无机颜料的遮盖力通常比有机着色剂差。

(×)

27、间隙配合也包括零配合。

(√)

28、理论尺寸就是名义尺寸。

(×)

29、具有互换性的工件一定协调,但相互协调的工件不一定互换。

(√)

30、装配夹具主视图的选择,必须与产品装机状态一致。

(×)

31、硅橡胶胶囊加压的主要特点是耐热和加压均匀可控。

(√)

32、预浸布拼接时,只允许对接而不允许搭接。

(×)

33、实际操作中要考虑到胶粘剂的活性期,所调胶粘剂要在活性期内用完,减少浪费。

(√)

34、评价工艺过程的合理性是与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密切相关的。

(√)

35、环境温度的变化对复合材料工艺没有影响。

(×)

36、理论外形就是蒙皮外形。

(×)

37、增加高分子链刚性,高聚物耐热性提高。

(√)

38、复合材料制件的厚度波动和挠曲形变等因素造成的尺寸不稳定性将对复合材料制件的装配成本造成严重的影响。

(√)

39、为了排除模内空气,水气及挥发物,在模具闭合后,有的还需要将模具开启一段时间。

(√)

40、树脂基复合材料受热膨胀,线胀系数比金属小得多。

(×)

41、热压釜与热压罐的结构及工作情况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液体对工件加温加压。

(√)

42、碳纤维的模量随碳化过程处理温度的提高而提高。

(√)

43、某飞机机头罩采用一种预浸布成型,该布需真空成型,成型模应具有该选择凹模结构最为合理。

(√)

44、催化剂加得越少,固化时间越长,而且催化剂用量不足会导致制品固化不足。

(√)

45、使用程度是需要使产品固化能够使用。

(√)

46、树脂基复合材料件的刚性通常同金属一样。

(×)

47、手糊制品可用锯片来切割制品飞边。

(√)

48、工艺规程是指挥工人在现场施工的命令,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执行。

(√)

49、适航证是发给单架飞机的,它可以随航空器转让而转让。

(√)

50、复合材料成型时记录温度至少需要3个热电偶。

(√)

二、选择题

1、某直升机夹层结构件中安装嵌入件时采用的工具是(A)。

(A)划孔钻

(B)铣刀

(C)铰刀

(D)刮刀

2、(A)的作用是引发热固性不饱和聚酯树脂和乙烯基酯树脂以及丙稀酸酯树脂等交联固化反应。

(A)催化剂

(B)脱模剂

(C)触变剂

(D)促进剂

3、泡沫塑料的发泡方法:

(B)

(A)物理

(B)机械

(C)化学

(D)以上三种都对

4、以下设备可以提供的压力最高的是(C)。

(A)袋压

(B)普通热压罐

(C)液压釜

(D)橡胶模膨胀加压

5、QY8911/碳纤维预浸料挥发份与存放时间的关系是(A)。

(A)随存放时间越长,挥发份越小

(B)随存放时间越长,挥发份越大

(C)随存放时间越长,挥发份越大

6、石蜡模具制造时,应在石蜡中加入(C)的硬脂酸。

(A)13%~20%

(B)13%~14%

(C)3%~10%

(D)3%~4%

7、SMC模压成型工艺每个制品的加料量在首次压制时可按下式计算(C)。

(A)加料量=制品体积×1.3

(B)加料量=制品体积×1.5

(C)加料量=制品体积×1.8

(D)加料量=制品体积×2.0

8、对于手糊制品,一般希望能在(D)小时内具有一定的固化度以保证脱模。

(A)12

(B)8

(C)6

(D)24

9、一般玻璃钢模具的使用次数为(B)次。

(A)400~1000

(B)100~140

(C)300~400

(D)40~100

10、对于外观要求不高的制品,玻璃钢模具的使用次数为(B)次。

(A)400~1000

(B)200~300

(C)300~400

(D)40~100

11、在固化过程中所有的芯模受热都会膨胀。

下面哪种芯模膨胀最大(B)。

(A)铝

(B)橡胶

(C)钢

(D)石膏

12、最早的一次性使用的芯模是(D)。

(A)铝

(B)橡胶

(C)钢

(D)石膏

13、具有从三维图形生成二维图形的功能的是(B)。

(A)CAD软件

(B)CEE软件

(C)Word

(D)Excel

14、复合材料成型时记录温度至少需要(B)个热电偶。

(A)2

(B)3

(C)4

(D)5

15、碳纤维的模量随碳化过程处理温度的提高而(A)。

(A)提高

(B)降低

(C)不变化

16、复合材料工装使用温度一般(A)以下。

(A)200℃

(B)250℃

(C)280℃

(D)300℃

17、SMC模压成型工艺中模具硬度一般为:

(C)

(A)RC25~35

(B)RC35~45

(C)RC45~55

(D)RC55~65

18、SMC模压成型工艺中模具脱模深度75㎜以下,拨模斜度一般为:

(B)

(A)0~0.5°

(B)0~1°

(C)1~2°

(D)2~3°

19、厚的玻璃钢制品应分次糊制,每次糊制厚度不应超过(A)㎜。

(A)7

(B)20

(C)14

(D)10

20、真空袋法多用(B)成型。

(A)凸模

(B)凹模

(C)对模

(D)组合模

21、是(C)应用高能电子束引发预浸料中的树脂基体发生交联反应,制造高交联密度的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

(A)电子束固化成型

(B)复合材料电子束固化成型

(C)树脂基复合材料电子束固化成型

22、复合材料制品的检验包括:

(D)

(A)无损检验

(B)破坏性试验

(C)尺寸测量

(D)以上三种都有

23、三维编织设备的关键机构是(B)。

(A)携纱器

(B)机器底盘

(C)角导轮

(D)纱锭

24、通常下预浸料的在空调间内最长保存期为(C)。

(A)15天

(B)20天

(C)30天

(D)40天

25、脱模剂分类(C)。

(A)内脱模剂

(B)外脱模剂

(C)内脱模剂和外脱模剂

26、在长期受热下,树脂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会有明显地(A)。

(A)下降。

(B)升高

(C)不变

27、在常温下,受应力长期作用,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品会出现(A)。

(A)永久性变形

(B)不变形

(C)暂时变形

(D)弯曲

28、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比强度、比模量(B)金属。

(A)低于。

(B)高于

(C)相等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环境温度越低,固化时间越长

(B)环境温度越高,固化时间越长

(C)环境温度与固化时间没有关系

30、制造精度要求不高,形状较复杂,脱模较困难的小型或异性手糊制品主要使用(A)。

(A)蜡模具

(B)石膏模

(C)复合材料模

(D)铝模

31、(B)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增强同一种树脂基体构成的复合材料。

(A)混合复合材料

(B)混杂复合材料

(C)热固性复合材料

(D)热塑性复合材料

32、预浸布拼接时有以下形式是正确的是:

(C)

(A)允许搭接

(B)允许对接

(C)既允许对接又允许搭接。

33、手糊制品所加的固化压力较小,一般在(D)以下。

(A)0.8Mpa

(B)1.4Mpa

(C)0.9Mpa

(D)2Mpa

34、真空袋的加压膜的尺寸应大于模具约(A)倍。

(A)1.5

(B)1.2

(C)2

(D)3

35、拉挤成型工艺中应用最多的纤维增强材料是(A)。

(A)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B)玻璃纤维连续毡

(C)玻璃纤维短切毡

(D)玻璃纤维有捻粗纱

36、固化工艺参数的不合理,如压力不足,将使制件的厚度(B)设计厚度。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37、SMC模压成型工艺中模具脱模深度500㎜以上,拨模斜度一般为:

(D)

(A)0~0.5°

(B)0~1°

(C)1~2°

(D)2~3°

38、将固化后的制品于一定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称之为(C)。

(A)固化

(B)老化

(C)后固化

(D)热疲劳

39、复合材制品切割方法中我国仍广泛采用的是(A)。

(A)手动切割与修边

(B)高压水射流切割

(C)激光切割

(D)超声波切割

40、热压罐成型方法模具不能使用的材料:

(A)

(A)蜡

(B)铝

(C)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D)电沉积铸镍

41、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固化到一定强度,产品能从模具上无损伤地取出来称为(B)。

(A)固化程度

(B)脱模程度

(C)后固化

(D)硬度

42、复合材料制件挠曲形变的主要原因:

(B)

(A)辅助材料折叠

(B)材料的各向异性特性

(C)吸胶材料用量不足

(D)压力不足

43、激光投影系统投影的精度可达到(B)。

(A)±0.08㎜

(B)±0.18㎜

(C)±0.28㎜

(D)±0.38㎜

44、QY8911/碳纤维预浸料不同存放期下的树脂流动度的关系是(B)。

(A)随存放期时间的增长,树脂流动度变大

(B)随存放期时间的增长,树脂流动度变小

(C)随存放期时间的增长,树脂流动度不变

45、短切玻璃纤维一般长度为:

(C)

(A)100㎜

(B)50㎜

(C)3~50㎜

(D)200㎜

46、有一个20Ω的电阻,在30min内消耗的电能为1KWh,则通过电阻的电流为(D)A。

(A)20

(B)18

(C)36

(D)10

47、我国机械制图采用第一角投影法,根据投影面展开的法则,三个视图的相互位置必然是以(B)为主。

(A)左视图

(B)主视图

(C)俯视图

(D)右视图

48、用90°角尺测量两平面的垂直度时,只能测出(B)的垂直度。

(A)线对线

(B)面对面

(C)线对面

49、切面样板一般与(C)样板配合使用。

(A)外形

(B)展开样板

(C)外形(投)样板

(D)内形样板

50、手糊工艺中常用的玻璃纤维为:

(C)

(A)平纹

(B)显平纹

(C)斜纹

(D)锻纹

三、简答题

1、模压成型工艺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模压成型的不足之处在于模具制造复杂,投资较大,加上受压机限制,最适合于大批量生产中小型复合材料制品。

2、硅橡胶囊制造时,模具需要垫铅皮,垫铅皮厚度=产品理论厚度×1.5,问产品为碳纤维预浸布,预浸布厚度为0.3㎜,布层数10,需要垫铅皮的厚度?

产品理论厚度=0.3×10=3㎜

垫铅皮厚度=产品理论厚度×1.5=3×1.5=4.5㎜

需要垫铅皮的厚度4.5㎜

3、层压板件理论厚度是2㎜,实际厚度允许在理论厚度基础上偏差8%,若产品厚度为2.18㎜,是否超差?

是超厚还是超薄?

解:

实际厚度上偏差可达:

2×(1+8%)=2.16㎜

实际厚度下偏差可达:

2×(1-8%)=1.84㎜

2.18㎜不在2.16㎜与1.84㎜之间,在偏差范围外,超差。

2.18㎜>2.16㎜,属于超厚。

4、连续制管的工艺特点是什么?

1.连续化生产,辅助设备少,能够快速固化,生产效率高;

2.可据工程的使用要求定长切割;

3.定长管的生产需要多根芯模交替使用,而连续制管仅需要一根芯模即可。

改变管经

时,只需要更换芯轴外经;

4.整个工艺过程中,由于工艺参数的集中控制,因此,工艺质量稳定;

5.连续只制管的管壁结构可根据使用要求,灵活设计和缠绕出不同结构的管材。

5、热压罐具有特点是什么?

1.热压罐为压力容器,应满足安全防爆密封等特殊要求,压力调控范围与精度应满足工

艺要求。

2.热压罐为加热设备,其工作过程是间歇式,具有升温、恒温、降温三个过程。

升温速

度、恒温温度与时间的控制范围应满足工艺要求。

3.容积较大的热压罐应装有鼓风设备,以使罐内温度场均匀。

4.并应具有排气装置,适时排出制品固化过程中产生的挥发物,以保证安全。

6、按工艺特点分类胶粘剂有那几种?

答:

(1)冷固化胶粘剂。

(2)室温固化胶粘剂。

(3)中温固化胶粘剂

(4)热固化胶粘剂。

(5)低压固化胶粘剂。

(6)高压固化胶粘剂

 

7、手糊玻璃钢制品糊制时应注意的事项?

1.糊制时每层布要均匀涂刷或刮上一薄层胶液,各层应连续铺贴,并注意布的经纬方向

要求。

2玻璃布要浸透胶液,注意排气泡,铺层要贴模不允许有皱褶、分层存在。

3浸胶后的玻璃布应尽快在模具上定位。

8、好的脱模剂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1.不腐蚀模具,不影响树脂固化,对树脂粘附力小;

2.成膜时间短,成膜均匀、光滑;

3.操作简便,使用安全,价格便宜;

4.选用脱模剂时应注意,脱模剂的使用温度应高于固化温度。

9、SMC专用液压机与普通液压机相比较,其特点是什么?

1.压力不高,工作台面大。

2.活塞空载运行速度高。

3.具有多种加压速度。

4.具有对制品的模内涂层功能(IMC功能),可使模化的SMC制品表面达到A级。

10、拉挤成型工艺流程是什么?

玻璃纤维粗纱排布→浸胶→预成型→挤压模塑及固化→牵引→切割→制品

四、计算题

1、在16号填料中,主剂、固化剂、微球按重量配比为100:

30:

35。

配置16号填料165克,需要主剂、固化剂、微球各多少克?

解:

主剂为100÷(100+30+35)×165=100克

固化剂为30÷(100+30+35)×165=30克

微球为35÷(100+30+15)×165=35克

2、一产品为圆柱形桶,其底半径为0.25m,高为0.5m,糊制时需G803布3层,G827布2层,问现有幅宽为1m的G803、G827布理论上最少各需要多少米?

解:

圆部分面积:

3.14×0.252=0.19625㎡≌0.2㎡

柱部分面积:

0.25×2×3.14×0.5=0.78㎡

铺3层G803需要(0.2+0.78)×3÷1=2.94m

铺2层G827需要(0.2+0.78)×2÷1=1.96m

3、已知一零件尺寸为φ80+0.178+0.124,求最大、最小极限尺寸公差?

若该零件加工到φ80.015,问该零件是否合格?

为什么?

解:

最大极限尺寸=80+0.178=80.178

最小极限尺寸=80+0.124=80.124

公差=上偏差-下偏差=0.178-0.124=0.054

该零件不合格,因为φ80.015不在极限尺寸范围内,超差。

4、配制混合物9#填料,其配比为A:

B:

C:

D=75:

25:

5:

10,按其配比扩大3倍,各需A、B、C、D各组分多少克?

一共能配制多少克混合物9#填料?

解:

A=75×3=225克

B=25×3=75克

C=5×3=15克

D=10×3=30克

共配制混合物9#填料=225+75+15+30=345克

5、3234/G827预浸布,挥发物质量最大占1.5%,100克该布固化后,最少剩余物质的重量?

解:

100-100×1.5%=98.5克

答:

最少剩余物质的重量98.5克。

6、一手糊玻璃钢制品由一层300g/㎡E型玻璃毡和4层600g/㎡玻璃毡铺成,树脂胶液含40%填料(密度2.5g/c㎡)、60%聚酯树脂(密度3.2)。

树脂含量为70%(质量比),求铺层总厚度?

其中300g/㎡E型玻璃毡厚度常数为0.393㎜/(㎏.m-2)

聚酯树脂(密度3.2)厚度常数为0.837㎜/(㎏.m-2)

解:

玻璃毡总质量3×0.3+4×0.6=2.7(㎏/㎡)

70

树脂与玻璃毡质量比=2.33

300-70

树脂质量2.7×2.33=6.29(㎏/㎡)

填料质量6.29×40÷60=4.39(㎏/㎡)

玻璃毡厚度2.7×0.393=3.056(㎜)

树脂厚度6.29×0.837=5.265(㎜)

填料厚度4.39×0.4=3.676(㎜)

铺层总厚度3.056+5.265+3.676=8(㎜)

7、某预浸布单位面积重量为293克/米2,干布单位面积重量为135克/米2,计算该预浸布的含胶量是多少?

解:

含胶量(%)=(预浸布单位面积重量-干布单位面积重量)÷预浸布单位面积重量×100%

=(293-135)÷293×100%

=54%

8、如何配制丙酮和环已烷的混合溶剂,使它对聚苯乙烯的溶解性最佳,已知:

丙酮、环已烷、聚苯乙烯的溶度参数δ分别为:

10.0、8.2、9.1。

解:

根据溶度参数相近原则来选溶剂,则:

δ混=φ1δ1+φ2δ2

即:

δ聚苯乙烯=φ丙酮δ丙酮+φ环已烷δ环已烷

设单位体积含丙酮的体积为X,φ环已烷=1-X

9.1=10X+(1-X)×8.2

X=0.5

丙酮和环已烷等体积配制混合溶液对聚苯乙烯的溶解性最佳。

9、模压半径、宽度和长度公差(用于实心零件)(草图3)

尺寸(mm)

公差(mm)

L和H的公差(mm)

R的公差(mm)

≤10

>10≤100

>100≤500

>500

[答案]

尺寸(mm)

公差(mm)

L和H的公差(mm)

R的公差(mm)

≤10

±0.5

±1

>10≤100

±0.8

±1.6

>100≤500

±1.6

±3.2

>500

±2.5

±5

红色为答案

10、已知634环氧树脂环氧值为0.4,用乙二胺为固化剂,求每100克环氧树脂需添加多少克固化剂?

解:

乙二胺分子量M胺=60,含4个活泼氢n胺=4

环氧值Z=0.4

则每100克环氧树脂需添加固化剂重量G=M胺÷n胺×Z

=60÷4×0.4=6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