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89262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1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docx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docx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讲义

广播电视技术

 

龙念老师:

电视技术开篇概论

一课程简介:

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涉及到的关于技术方面。

涵盖了导演、摄像、音乐、录音、舞美、剪辑、制片各个部门。

是作为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都应该知道的技术信息,但是我主要强调的还是内容创意的过程。

希望通过该课程,大家对电视节目制作各个环节流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二、学习目的:

为什么要学习技术呢?

技术与艺术的重要性

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近几十年来,摄影机,镜头,同步录音器材,照明奇才都在不断升级。

数字技术的发展,对电视制作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高科技的运用越来越频繁,制造着一个个影像奇观。

技术的进步,不仅仅为电视创作者带来了很多的技术上的便利,更好的实现导演的策划。

同样也带来了电视美学上的变化。

如果作为一个创作者,不了解数字技术,就会无形削弱自己在这一行业中的竞争力。

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

三、电视技术的分工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不同的职务和责任分工,然后再研究有效的完成一个电视节目的制作。

制片人:

通常是具体负责整体节目制作的领导,他要面临解决节目制作过程中各种专业问题和意外的事务性问题,因此只有具备充分制作经验和领导才能的人员,才能胜任此项工作。

他是推动整个节目制作的最核心的人物,所以必须具有充分的电视制作知识,独特的节目策划与创意。

良好的领导才能,丰富的经管经验,才能使使得节目得意顺利进行。

总导演:

导演是节目内容的把关者,声音画面创造者,从节目创意,到实施,到后期制作,都在导演思考的范围之内。

是全场工作人员的核心。

执行导演具体实施、导演组专业、导演助理(艺员联络、音乐编辑、服装造型)

策划、撰稿:

是电视节目脚本写作,所有的案头工作,除了文化艺术修养之外,丰富的写作经验,也要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特性,对电视传播特性和制作方式表现手法,以及观众的欣赏习惯,收视习惯有所了解和研究,写出风格化,视觉化,情景化的脚本。

导播、摄像组:

灯光

视频:

字幕:

保障各个视频设备技术指标正常准确,负责维护保养各种机器,同时能完成一些画面特技效果..

音频:

音乐、音响、麦克风、调音师。

化妆、服装、道具(舞美)

制片主任、制片、剧务:

负责安排、联络沟通工作,交通食宿、演员嘉宾观众道具都是他们需要负责的具体事物,工作繁琐,是节目中重要的后勤保障。

播出协调、传输

宣传、监制、总监制

经营者,决策者,最后的把关人,审查整个节目的人。

一般由台领导担任。

四、电视节目制作的几种基本方式

有了创意,各部门配合,实施制作阶段,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有哪些呢?

这些方式需要哪些技术支持呢?

一、ENG

ENG,即“电子新闻采集”(ElectronicNewsGathering)。

这种方式,是人们经常采用的,指的是:

使用便携式的摄像、录像设备,来采集电视新闻。

最简单的采集设备:

就是一台摄像机和一条编辑线。

在ENG制作方式中,一般在使用便携式摄录机时用肩扛等方式,需要时再加上一名记者就可以构成一个流动新闻采访组,可以方便灵活地深入街头巷尾、村庄山区进行实地拍摄采访。

单击拍摄ENG方式由于非常机动灵活,也被其他节目采集素材时大量采用。

不仅仅是新闻。

因此,ENG制作方式也是一种基本的电视节目制作方式。

二、EFP方式

EFP,即电子现场制作(ElectronicFieldProduction)。

它是以一整套设备连结为一个拍摄和编辑系统,进行现场拍摄和现场编辑的节目生产方式。

EFP也是电视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它是一种适用于“野外”(准确的说是“台外”)作业的电视节目生产方式。

它必须具备的技术条件是一整套设备系统,包括两台以上的摄像机,一台以上的视频信号(图像)切换台,一个音响操作台及其它辅助设备(灯光、话筒、录像机运载工具等)。

利用EFP方式,可以在事件发生的现场或演出、竞赛现场制作电视节目,进行现场直播或录播。

如果电视节目是在事件发展同时播出,我们称之为现场直播;如果电视节目是在事件发生、发展的同时进行录制后,再播出,我们称之为现场录像、实况转播。

不论是现场直播还是现场录像,摄录过程与事件发生发展同步进行,因此,现场性特别强烈。

这是EFP方式最突出的优点。

因此,EFP也可称“即时制作方式”,又由于EFP须多台摄像机拍摄,所以也同“多机摄录、即时编辑”的概念相通。

EFP是最具有电视特点、最能发挥电视独特优势的制作方式,因此,每一个成熟的电视台都将EFP制作视为必须具备的能力。

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户外演唱会、体育赛事节目、奥运会的转播制作方式。

三、ESP方式

ESP,亦即“电子演播室制作”(ElectronicstudioProduction)。

电子演播室制作,主要是指演播室录像制作。

由于演播室在设计和建造时预先充分考虑到了节目录制、播出的技术要求;它具有高保真的音响效果;完备的灯光照明系统和自动化调光系统;布景中心;录制设备和控制设备等。

使用质量最好的固定式摄像系统如高清晰度、数字化的广播级摄像系统,摄像机的体积和重量不受某些条件的限制,并可架设于有移动轮的液压支撑设备上,使摄像机的操作移动平稳可靠;应用特技功能较多的高级多功能型特技切换系统等等。

因此,ESP制作方式技术质量高、特技手段丰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制作方式。

但是,由于ESP常需要搭景、排练,演播室因此而被占用一定时间,因此,加强对演播室的科学经管,改进电视布景、道具的搭置工艺,提高导播和摄录效率,缩短演播室制作周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四、复合ESP/EFP/ENG多种形式的综合制作方式

随着节目创意与制作技术水平的双重提高,现今的电视节目制作中,我们获得了更多的可能性。

制作手段也往往不再是单一的某种形式,而是复合ESP/EFP/ENG多种形式的综合制作方式.

第二节摄像机

格式

模拟电子影像格式

数字电子影像格式

高清电子影像格式

摄像机构成的主要构件

三个部分镜头成像装置寻像器

镜头(lens)

所有的影像都是通过镜头拍摄得到的,所以镜头是摄像机上非常重要的组件。

就某种程度上来说,镜头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摄像机的好坏。

在高清晰度电视要求清晰品质的要求下,优质的镜头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镜头有遮光罩,可以防止光线直射镜头表面,导致不必要的光斑。

成像装置在镜头的光学中心会形成颠倒的影像,然后再聚焦到最初开始形成的电子信号或是光化作用得一个点上。

在胶片摄影机中,聚焦点的位置就是胶片,在电子摄像机中,则是CCD的晶片之上。

焦距

大多数摄像机都是配备变焦镜头(zoomlens),更准确得说,是可改变焦距得镜头。

能够在同一位置拍摄到特写,全景或者是两者间所有的画面。

另外一种镜头称为定焦镜头,只能拍摄到一个视角。

变焦镜头可拍摄到最长焦距和最短焦距,会由一个变焦比值设定,比值越大,变的范围也就越大。

望远镜头或长焦镜头(telephotolens)能够把物体拍摄的较大的镜头叫做望远镜头或长焦镜头。

物体变大,缩小距离深度,使得物体和物体之间感觉上非常接近。

如果是移动的物体感觉上比实际运动的速度要来得慢。

与人视野相等的叫做规范镜头(normallens)最自然的透视感

比人视野更宽的镜头叫做广角镜头(wide-anglelens)

广角镜头相反,会使物体看起来变小,和其他物体间较分离,在物体向摄影机接近或者后退的时候,感觉比较快,

微距镜头近摄摄影装置(macro)

把极其小得物体,排成充斥荧幕的大特写。

摄影特技:

1水下摄影

即在水中摄影(象)。

摄影(象)者携带有防护罩的摄影(象)机和潜水装备,潜入水中直接拍摄。

水下摄影(象)可真实地反映水下景象

摄影人员和摄影机潜入水中拍摄水中景物的方法。

摄影人员身穿潜水衣,脚戴鸭脯,操纵水下摄影机拍摄,也可以将摄影人员和普通摄影机放在潜水设备中通过密封窗拍摄。

较深的水下,须要水下照明灯光。

也可以把水下摄影机潜入水中,摄影师在水面上面,遥控摄影机拍摄。

2空中摄影

常用空中摄影来交待某地的地理概貌、大的环境气氛等。

不仅摄影角度高而且能产生平移效果,使观众对景物一览无余,很富艺术特色。

空中摄影一般选在上午或下午,因为上午或下午地面上的景物比较清晰,有足够的照度,容易收到较好的影调效果。

如果地面上有雾,那么拍摄时要使用适当的滤光器,以增强画面的反差。

最好选用机动灵活、飞行速度慢、可作低空飞行的直升机或小型飞机(如蜜蜂号)进行空中摄影。

 

3显微摄影

教案和科技影片常采用的摄影方法。

即连接显微镜与摄影装置,使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物象记录,从而获得镜头画面的摄影方法。

它是揭示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的技术手段。

用显微摄影能记录如细菌繁殖、成长等活动过程,从而使人们能真切地认识各种微观现象。

4高速摄影

电影中的高速摄影把动作放慢,从而造成特有的艺术魅力。

具有独特的表现功能,可以显示肉眼看不见的瞬间动作:

如子弹飞出膛时的运动状态;足球被射门时的动作过程;还有我们在电视里经常看到一滴乳液落进乳汁里产生的优美的涟漪。

电影中的那些楼房爆破效果,都是采用高速摄影拍摄的,它不仅揭示出人眼难以看到的自然界的现象,还能创造出一种运动的美的形式,或某种寓意和象征。

5低速摄影

常可看到这类画面,一朵花几秒钟绽放的过程,时光流逝、桑海沧田,《故宫》表现阳光从早到晚经过宫殿的情形,几秒钟就完成了,太阳在顷刻间跃出海面,极度夸张的艺术效果。

这是低速摄影的极限,用机子逐个画面拍摄,每幅画间隔时间根据需要而定,短则几秒、几十秒,多则几分钟、几十分钟、几小时不等,把长时间逐渐发展变化的景物和运动过程用抽样选点的方式记录,而后以24格/秒的速度放映,渐变过程被高度浓缩,呈现出明显的变化态势和较强的动感。

 

摄像机的支撑

斯坦尼康(Steadicam)即摄影机稳定器。

是一套摄影机的避震支撑系统,透过支撑臂可将摄影机安置于操作员身上,并在操作员运动时减少震动,以达到灵活流畅的拍摄效果,增加摄影机的机动性并且保持画面的稳定度,满足您想拍摄运动画面的要求。

STEADICAM摆脱轨道、推车及重型摄影机平台的限制和约束,从而使摄影机能四通八达自由运动,以便完成高难度画面的拍摄。

三角架

推轨

摇臂

第三节摄像拍摄方法

一、基本镜头:

以成年人在画面所占位置大小来区分景别的。

景别划分为:

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1、大远景

严格说来是以空间景物为拍摄对象,表现其范围和广度,是用来交代空间关系的功能性景别。

一般用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

多半是外景,能够显示场景之所在。

大远景也为较近的镜头提供空间的参考架构,因此也被称为建立镜头,如果人物出现在大远景中,他们的身形多半只有斑点大小

2、远景

被摄主体只占画面很小的面积,画面大幅面积为景物,主要被摄人或物处于画面远处或深处。

3、全景

被摄主体的形态在画面中被完全呈现出来,画幅中人物占据主体,是常用景别。

这类景别又被称为“人物全景”。

这个景别既能展示人物的形状,动作又能带出人物所处的环境。

画面的叙事信息比较丰富。

4、中景

中景画面是取到膝盖以上的身形,这个景别叙事性非常强的功能景别。

近景胸部以上的,占据画幅一半面积以上

中近景腰部以上不到胸部

可以用来说明性镜头、延续镜头或对话镜头。

用于场面拍摄和记录任务动作,比如有几种类型的中景:

两个人的中景、三个人的中景、还有过肩镜头。

(镜头一个人的肩膀,另外一个人面对镜头)中性、平稳、客观。

5、特写、大特写

经常用来拍摄重要的物件细节和人物瞬间的神态特征,表现细微的变化,夸张事物的重要性,强调其有象征意义。

大特写是特写的变奏。

“好莱坞三镜头法”:

这是由美国的电影先驱格里菲斯最先采用的,后来被全世界统称为“好莱坞三镜头法”HOLLYWOODTHREESHOTMETHOD的表现手段。

所谓三镜头法,指的就是正反拍(SHOT/REVERSAL)外加一个中景的双人镜头MEDIUMTWOSHOT。

这成为好莱坞电影儿的叙事语言的核心。

二、镜头的角度

1、平拍:

即摄影机处于与被摄对象水平的位置,是正常的拍摄角度,符合人正常情况下观察世界的角度,画面有平稳感觉。

平拍画面,形成的透视感比较正常,不会夸张物体的垂直线条,拍摄人物也比较客观,不带感情评价。

2、俯拍:

又称为“俯角度”,摄像机镜头视轴偏向水平线下方的拍摄方式。

俯拍人物渺小,被环境所包围。

俯角度可以造成困窘、孤立无援的气氛。

对人物有威压感,被控制被掌握的态势。

3、仰拍:

又称“仰角度”,摄像机镜头视轴偏向水平线上的拍摄方式,低于摄像主体的拍摄视平线。

当摄像机低于视平线,形成低角度摄影,物体的大小和重要性被夸大了。

三、镜头的视点

从镜头给观众的印象而言,又有客观镜头和主观镜头两种。

主观镜头:

表示片中角色观点的镜头。

当角色扫视一场面,或在一场面中走动时,摄影机代表角色的双眼,显示角色所看到的景象。

从剧中人物的视点出发来叙述的镜头叫主观镜头。

主观镜头把摄影机的镜头当作剧中人的眼睛,直接“目击”生活其他人、事、物的情景。

它代表了剧中人物对人或物的主观印象,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能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果,进而使观众和人物进行情绪交流,获得共同的感受。

客观镜头:

从导演(也是观众)的视角出发来叙述的镜头

四、镜头的运动

运动镜头,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变化镜头焦距,通过这种拍摄方式所拍到的画面,称为运动镜头。

包括推拉摇移跟和升降综合运动

1推推镜头是摄像机向被摄主体方向推进,或者变动镜头焦距使画面框架由远而近向被摄主体不断接近的拍摄方法。

用这种方式拍摄的运动画面,称为推镜头。

2拉拉摄是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变动镜头焦距使画面框架由近至远与主体拉开距离的拍摄方法。

用这种方法拍摄的电视画面叫拉镜头。

3摇摇摄是指当摄像机机位不动,借助于三角架上的活动底盘或拍摄者自身的人体,变动摄像机光学镜头轴线的拍摄方法。

4移移摄是将摄像机架在活动物体上随之运动而进行的拍摄。

用移动摄像的方法拍摄的电视画面称为移动镜头,简称移镜头。

5升降镜头摄像机借助升降装置等一边升降一边拍摄的方式叫升降拍摄。

用这种方法拍摄到的画面叫升降镜头

五、拉片记录单

镜号景别拍法(固定、运动)角度时长内容备注

第四节声音

声音是电视节目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元素,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一步,确认使用哪种指向性、哪种构造的麦克风

麦克风的指向性

麦克风的指向性和它的收音范围有关,在影片制作上,最常见的收音范围有心形、全指向性、锐心形三种。

1、最常用的麦克风是心形的,即主要从一侧,在一个心脏形状的范围内收音;如果只有一个或者两个人在讲话,而且不需要背景声音的话,心形收音麦克风就很适用,这种麦克风在胶片电影中被广泛运用,因为收音的方向就在正前方,也就是演员们所在的位置,而不是摄影机或其他器材操作的地方。

2、全指向性的麦克风,比较适合用来收录一大群人交谈,或者去收录背景声音,因为有着广大的收音范围,因此无法妥善收录较远的声音。

通常全指向性的麦克风,必须更接近演员们,才能得到和心形麦克风同等音量的。

3、有的时候,麦克风为了不被拍摄到,就必须在一段距离外收录声音。

在这种情形之下,就会使用指向性更强的锐心形麦克风(又叫超指向性话筒)它的收音范围比一般心形麦克风更长也更窄。

麦克风构造

动圈式麦克风、电容器麦克风。

动圈式的声音组件较坚固。

比电容器式的耐用

另一方面,电容器式的麦克风,则有着较高的频率范围。

第二根据拍摄内容确立麦克风的类型

吊杆

是最常用的一种架设麦克风的器材,主要是这种器材能妥善处理声音的距离感。

尽管如此,台式麦克风可以更为自然的融入场景。

随着演员走,拍摄电视剧,经常用到。

立麦(麦架)

话筒支架有立杆、吊杆和矮架

手持无线、有线话筒

领夹式无线话筒(小蜜蜂)别在衣服上的,适用于歌剧、话剧、戏曲舞台的主要演员使用,也可以应用在小品艺术节目

耳麦话筒的组合模式适用于载歌载舞的歌舞节目,便于演员表演的发挥。

鹅颈

收声话筒悬吊话筒、三角钢琴的粘贴式拾音话筒

聂建成老师

一、电视信号

1、电视图像的传送:

平面图像分解成许许多多的最基本单元——像素。

电视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采用扫描的方法把图像中的像素按照时间顺序逐个地变成电信号进行传送和接收。

当传送和接收的速度足够快时,在接收端就可以看到一幅完整的图像。

其传输原理可以用下图来描述

2、我国电视制式(PAL制):

每秒在电视中传送25帧图像(即25幅画面),每帧图像由上到下共扫描625行,分两次完成,即第一次只扫描奇数行,第二次扫描偶数行,于是一幅图像分成两场扫描。

二、彩色及其再现

1、光和色:

光是一种以电磁波辐射形式存在的物质。

我们日常所感知的光有三种:

直射光、透射光和反射光。

物体的颜色主要由照射光的光源的色调以及物体本身的反射特性决定的。

色温:

是表明光源颜色质量的概念。

把一绝对黑体加热,在温度变化时,它发射的光的颜色随之变化,当颜色变化到与被测光源的颜色相同时,这时黑体的这个温度就叫做该光源的色温。

2、三基色原理:

3、彩色图像的传送:

红基色信号R

三、彩色电视制式

1、彩色电视制式:

NTSC制、PAL制、SECAM制

2、电视新制式:

(1)高清淅度电视

(2)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

是从电视节目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系统。

具体说,就是将传统的模拟电视信号经过抽样、量化和编码转换成用二进制数代表的数字式信号,然后进行各种功能的处理、传输、存储和记录,也可以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监测和控制。

采用数字技术不仅使各种电视设备获得比原有模拟式设备更高的技术性能,而且还具有模拟技术不能达到的双向互动等新功能,使电视技术进入崭新时代。

⏹根据分类规范的不同,数字电视有多种类别:

按信号传输方式分类:

可以分为地面无线传输(地面数字电视)、卫星传输(卫星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有线数字电视)三种,这三种数字电视的信源编码方式相同,但由于它们的传输途径不同,它们的信道编码也采用了不同的调制方式;按产品类型分类,可以分为数字电视显示器、数字电视机顶盒、一体化数字电视接收机;按清晰度分类:

可以分为低清晰度数字电视(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250线)、规范清晰度数字电视(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500线)、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800线,即HDTV);按显示屏幕幅型分类:

可以分为4:

3幅型比和16:

9幅型比两种类型;按扫描线数(显示格式)分类:

可以分为HDTV扫描线数(大于1000线)和SDTV扫描线数(600~800线)等。

⏹    数字电视技术与原有的模拟电视技术相比,主要有如下优点:

多次处理和转发不影响信号质量,用户收看到的图像及声音质量非常接近演播室质量;设备输出信号稳定可靠;易于实现信号的存储;与计算机配合可以实现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调整;在相同的线路中传送更多的节目内容;可进行音视频点播等双向互动的新功能;可以与计算机“融合”而构成一类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数字电视节目有四个方面的明显优势:

频道增加了,最多可开通500套节目;图像更清晰,音质更高,在普通电视机上可欣赏到DVD视频效果及CD音频效果;功能强大,除了提供现有的电视广播节目外,还能提供许多新业务,如视频点播、资讯服务等;节目更加专业化、个性化。

四、节目制作基础

电视节目是节目艺术和电视技术二者的天然结合。

制作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和熟悉制作方法、制作流程、制作设备的特点、性能、操作等。

才能根据节目内容和要求,采用各种技术和手段,有效的制作方法以及合理的制作流程,制作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1、电视节目制作的主要系统图

调音台以称音频混合器、音频控制台,是以适当的电平把多路音频信号混合在一起,对它们进行控制调整和音响效果处理的专用音响设备。

2、常用的制作方式:

(1)、ENG——电子新闻采集(ElectronicNewsGathering)

使用便携式摄像、录像设备,以满足新闻采集的运动性、

灵活性、时效性。

(2)、EFP——电子现场制作(ElectronicFieldProduction)

使用的设备至少包括两台以上的摄像机、一个视频切换

台,一个音频控制台和所需的辅助设备。

特点:

“多机

拍摄,即时编辑”

(3)、ESP——电子演播室制作(ElectronicStudioProduction)

演播室具有高保真的音响效果,完备的灯光照明系统和

自动调光系统,布景中心录制设备和控制设备等。

3、节目制作人员:

1、非技术人员:

制片人、导演、作家(编剧)、主持人

等等。

它们的工作是把一个脚本或事件

通过创作转换成有效的电视节目。

2、技术人员:

摄像师、音响师、灯光师、编辑人员等

等。

通过它们对设备的熟练操作来具体

完成电视节目的制作。

3、新闻制作人员:

4、节目制作流程:

(1)制作计划和稿本阶段:

选题:

稿本准备与定稿:

制作计划的制定:

(2)、前期的准备阶段:

(3)、实地拍摄阶段:

(4)、后期制作阶段:

画面编辑、声音混配、节目审定

五、彩色电视摄像机

1、摄像机的类别

(1)按质量分类:

广播级:

用于广播电视领域,图像质量最好,性能全面稳定,自动化程度高。

业务级:

一般应用于文化宣传、教育、工业、交通和医疗等领域。

图像质量较好。

家用级:

家庭文化娱乐用。

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2)按制作方式分类:

ESP用:

装配有一个大的镜头和一个大的取景器,通过电缆把摄像头和CCU等设备相连。

EFP用:

一般为便携式的。

ENG用:

便携式。

(3)按摄像器件分类:

摄像管摄像机:

CCD摄像机:

2、摄像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灵敏度:

反映了摄像机对光的反应灵敏程度。

图像清晰度:

指摄像机分解黑白细线条的能力。

信噪比:

该指标越高越好。

最低照度:

是在一定信噪比的条件下,比较所需景物照度的大小。

它也是灵敏度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3、彩色摄像机的工作原理

彩色电视摄像机既是光的分解设备,又是光电转换设备。

它利用三基色原理把彩色景物的光像分解为红、绿、蓝三种基色光像,由摄像管或CCD电子耦合器件完成光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然后通过各种电路对信号的放大、加工、处理,最后编码形成符合一定规范的全电视信号(或视频信号)。

它主要由光学系统、机身、寻像器、声音采集和传输系统等组成。

4、光学系统:

变焦镜头:

结构:

P72

功能:

聚焦功能:

变焦功能:

变焦距镜头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焦距而保持成像面不变,从而可以拍摄景物范围连续变化的画面。

不同焦距镜头的电视画面造型特点:

长焦聚焦镜头视角窄、景深小、景物范围小、纵向空间感弱,难以判断真实距离以及被摄体的位置。

易产生明显的抖动。

广角镜头视角宽、景深大,拍摄景物范围大,纵向透视感明显易产生畸变。

易于肩扛拍摄获得平稳清晰的画面。

1)光圈控制功能:

主要是控制镜头拍摄时的进光量

分色装置:

功能:

基色分光

结构:

色温滤色片和中性滤色片:

功能:

色温校正

5、CCD摄像器件:

6、电路处理系统:

六、GY-DV500摄像机的构成和使用

1、GY-DV500的构成:

主要由镜头、机身、寻像器、电源、话筒等几部分组成。

(1)镜头:

聚焦环、变焦环、光圈环、微聚焦环、VTR录象机触发钮、变焦伺服控制杆、光圈方式开关、变焦方式钮

(2)机身:

 功能键、开关、插座

(3)寻像器:

目镜、目镜聚焦环、对比度、亮度调节钮等

(4)话筒:

2、GY-DV500电视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1)摄像操作:

⏹准备

⏹开机、插入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