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科学之化学试题单元汇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8997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7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中考科学之化学试题单元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全国中考科学之化学试题单元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全国中考科学之化学试题单元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全国中考科学之化学试题单元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全国中考科学之化学试题单元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全国中考科学之化学试题单元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全国中考科学之化学试题单元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全国中考科学之化学试题单元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全国中考科学之化学试题单元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全国中考科学之化学试题单元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全国中考科学之化学试题单元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全国中考科学之化学试题单元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全国中考科学之化学试题单元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全国中考科学之化学试题单元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全国中考科学之化学试题单元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全国中考科学之化学试题单元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全国中考科学之化学试题单元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全国中考科学之化学试题单元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全国中考科学之化学试题单元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全国中考科学之化学试题单元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中考科学之化学试题单元汇编.docx

《全国中考科学之化学试题单元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中考科学之化学试题单元汇编.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中考科学之化学试题单元汇编.docx

全国中考科学之化学试题单元汇编

2021年全国中考科学之化学试题单元汇编

1.下面是李好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形,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2..依照你的生活体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水经常冲洗自行车以防生锈

B.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要紧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C.用燃着的火柴检查石油液化气是否泄漏

D.用烧碱降低土壤酸性,改良土壤结构

3..m克a%的烧碱溶液与n克a%的稀硫酸溶液混合后滴入石蕊试液仍为紫色,则m和n的数值关系正确的是

A.m=nB.m>nC.m

4.下列物质放在敞口容器中一段时刻后,质量明显减少的是

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D.氯化钠

5.下图是某些食物的近似pH,呈碱性的是

ABCD

6.下列溶液中分别滴加烧碱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的是

A.MgCl2B.CuSO4C.KNO3D.FeCl3

7.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稀盐酸B.石灰水C.食盐水D.水

8.不需其他试剂就能区别的一组溶液是

A.FeCl3NaOHKClBa(NO3)2B.NaClNa2CO3KNO3HCl

C.Na2SO4BaCl2K2CO3KNO3D.BaCl2CuSO4NaOHNaCl

9.欲将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除去,所选除杂试剂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0.如图所示,将气体X和气体Y同时通入液体Z,最终一定能看到液体变浑浊的是

11.35.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镁粉至过量,若下面图像中横坐标表示镁粉的质量,则纵坐标表示

A.溶液的质量B.稀盐酸的质量C.氯化镁的质量D.生成气体的质量

 

12.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我们明白:

酸性溶液对橡胶制品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而碱性溶液对玻璃制品也有一定的腐蚀性。

据此你觉得下列试剂的存放方法正确的是

.13.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用食醋除热水瓶中的水垢B、用擦酒精的方法给发热病人降温

C、用稀硫酸清除金属表面的锈

14.人体口腔内唾液的pH通常约为7,在进食过程的最初10分钟,酸性逐步增强,之后酸性逐步减弱,至40分钟趋于正常。

与上述事实最接近的图象是

15.下列物质露置空气中质量增重的是

A、浓盐酸B、浓硫酸C、食盐

16.某环保监测站取刚降下的雨水,每隔一定时刻测定其pH,数据如下:

测定时刻/分钟

0

1

2

4

5

pH

4.73

4.62

4.56

4.55

4.55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雨水酸性逐步减弱B、一段时刻后雨水酸性渐趋稳固

C、酸雨可腐蚀某些建筑物和金属制品

D、酸雨是由于空气受硫的氧化物或氮的氧化物污染形成的

17.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下列污垢,不宜用盐酸清洗的是()。

A、保温瓶内的水垢B、玻璃水槽内的黄色铁锈斑

C、不锈钢茶杯内的茶垢D、盛石灰水的试剂内壁的白色固体

18.按照一定的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利途径。

张学颖同学在家中建立了小小化学实验室,他收集了许多物质,其中有:

①纯碱;②生石灰;③醋酸;④熟石灰;⑤酒精;⑥铜;⑦石墨;⑧氧化铁;⑨蔗糖;⑩尿素。

对上述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物的有③⑤⑨⑩  B、属于单质的有⑥⑦

C、属于碱的有①④D、属于氧化物的有②⑧

19.胃酸的要紧成分是盐酸,胃酸过多的病人需用药物治疗,下列药物(要紧成分)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

A、NaClB、Al(OH)3C、CaCO3D、Mg(OH)2

20.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Cl—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A、观看KCl溶液没有颜色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逝

C、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逝

D、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

21.下列各组气体中,均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一组是

A.H2、O2、COB.H2、O2、HCl

C.H2、SO2、COD.O2、CO、CO2

22.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直截了当将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定溶液的

B.在未说明用量时,一样液体取5毫升左右,固体盖满试管底部

C.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慢慢注入盛有水的量筒内

D.给试管中的个体加热,试管口应稍稍向下倾斜

23.给一无色溶液滴入数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使酚酞变红,这说明该溶液是

A.酸性溶液B.酸的水溶液

C.碱性溶液D.碱的水溶液

24.下列实验操作可能会引发事故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用镊子取出白磷在水中切割

C.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通-氧化碳再加热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

25.我省某闻名风景区邻近是大型的陶瓷生产基地,工厂排放的气体使景区内酸雨频频。

风景区内受酸雨阻碍最小的是

A.山上的树木B.小桥的铁栏杆C.路灯的玻璃罩D.大理石雕像

26.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把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A.氯化钡溶液B.碳酸钠溶液

C.酚酞溶液D.石蕊溶液

27.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农民有时会向农出撒些熟石灰,以调剂土壤的pH。

这些地区土壤的pH可能是

A.=7B.>7C.<7D.无法确定

28.对某无色溶液进行下列实验,依照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滴入紫色石蕊溶液,颜色变红,则该溶液显酸性

B.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保持无色,则该溶液显酸性

C.加入Mg粉,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D.加入CaCO3固体,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

29.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中,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A.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B.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的黑色固体

C.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固体

D.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30.下表是某酸碱指示剂在不同的pH范畴内显示的颜色:

颜色

绿

pH范畴

1~3

4~5

6~7

8~10

11~14

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显现的颜色变化是

A.由红到蓝B.由绿到橙C.由蓝到绿D.由紫到红

31.1777年舍勒在《火与空气》一书中指出:

空气由两种性质不同的“火空气”和“浊空气”组成,其中“火空气”能够关心燃烧,坚持生命。

下列物质不能与“火空气”发生反应的是

A.木炭B.石蜡C.烧碱D.乙醇

32.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总结规律要严谨、全面、科学。

下列总结出的规律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B.酸性溶液中一定含有氢离子

C.一定温度下的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33.下列关于氢氧化钠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A.该溶液能导电B.该溶液pH>7

C.该溶液均一、稳固D.该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34.下列物质的用途要紧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用盐酸除铁锈

C.氢气用于充探空气球D.用钨作灯泡中的灯丝

35.下列化学反应中,符合右图卡通画情形的是

A.C+2CuO====2Cu+CO2↑

高温

B.Cu+2AgNO3====Cu(NO3)2+2Ag

C.Fe2O3+3CO====2Fe+3CO2

D.BaCl2+Na2SO4====BaSO4↓+2NaCl

36.某同学为了确定Fe、Cu、H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用铁片、铜片、硝酸汞溶液和盐酸四种试剂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A.Fe+HClCu+HClFe+Hg(NO3)2

B.Fe+HClFe+Hg(NO3)2Cu+Hg(NO3)2

C.Fe+HClCu+HClCu+Hg(NO3)2

D。

Cu+HClFe+Hg(NO3)2Cu+Hg(NO3)2

37.如右图实验,放置1—2周时刻后,装置中能显现的现象是:

A.铁丝不变化B.试管中的液面不变化

C.铁丝逐步消逝D.试管中的液面上升

38.把铁片分别放入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中,片刻后取出,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A.Al2(SO4)3B.CuSO4C.H2SO4D.AgNO3

39.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有良好的导热性,常用来制作炊具 B铜的化学性质不爽朗,在潮湿的空气中可不能生锈

C.废旧电池中汞的回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40.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案,分别用金属A、B跟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经实验发觉:

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刻有下图所示关系。

分析图像得到的以下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A.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相等

B.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A>B

C.两种金属的活动顺序A>B

D.稀硫酸已完全反应,两种金属可能有剩余

41.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铁制品经常会被锈蚀。

下列做法中不能起防锈作用的是( )

1在铁制品表面镀锌 ②在铁制品表面涂油脂 

③保留铁件表面的铁锈作爱护层 ④在铁器表面刷油漆 

⑤自行车脏了用清水冲洗 ⑥用废酸液冲洗铁制污水管道

 ⑦切完咸菜后,尽快将菜刀洗净擦干

A、②⑤   B、③⑤⑥ C、①③⑦ D、②⑥⑦ 

42.化学阻碍着社会的进展和我们的生活质量。

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硬水过滤后变为软水

B.废旧塑料可采纳焚烧的方法处理

C.农药、化肥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因此禁止使用

D.回收废旧金属既节约金属资源,又减少环境污染

43.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析出金属铜,乙没有明显现象。

据此判定,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甲>铜>乙B、乙>铜>甲C、铜>甲>乙D、甲>乙>铜

44.向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反应完成后过滤,下列情形不可能存在的是()

A、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Zn2+、Fe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Fe2+

C、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Cu2+、Zn2+、Fe2+

D、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Cu2+、Zn2+、Fe2+

45.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A、AgNO3、Cu(NO3)2、Fe(NO3)2B、Cu(NO3)2、Fe(NO3)2

C、Fe(NO3)2D、Fe(NO3)3

46.生活中废弃的铝质易拉罐、破铁锅、废铜线等可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A.有机物B.金属或合金C.氧化物D.非金属

47.小明想除去卫生间瓷砖上的铁锈痕迹,在用清水洗涤之前,他从家中选择了一种最合适的物质对铁锈进行处理,这种物质是

A.汽油B.食盐水C.白醋D.米酒

48..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Y分别插人Z的硝酸盐溶液中,X无反应,Y表面上析出Z。

判定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YZXB.YXZC.XYZD.XZY

49.金属Ni、Zn分别放入其他三种金属盐X、Y、Z的溶液中,置换反应的结果,有无金属析出的情形如下:

X盐

Y盐

Z盐

Ni

Zn

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递减的顺序是

A.X、Zn、Ni、Y、ZB.X、Y、Ni、Zn、Z

C.Z、Zn、Y、Ni、XD.X、Zn、Y、Ni、Z

50.将Mg、Al、Zn分别放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反应完成后,放出的氢气质量相同,其可能缘故是

A.放入的三种金属质量相同,盐酸足量

B.放入的Mg、Al、Zn的质量比为12︰9︰32.5,盐酸足量

C.盐酸的质量相同,放入足量的三种金属

D.放入的盐酸质量比为3︰2︰1,反应后无盐酸剩余

二、填空简答题

1.某校初三年级在实验室做二氧化碳制取的实验,实验后的废液倒在废液缸中。

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欲对废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请你参与设计。

(1)你认为选用试剂可检验废液是否呈酸性。

(2)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的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3)据悉,许多高校、中学以及科研单位的化学实验室排放的各类废液大都未经严格处理便进入了下水道。

该校实验室的废液若呈酸性,把废液直截了当排入铸铁管下水道,会造成

危害。

你认为如何处理这些废液。

2.下图“五连环”中的每一环表示一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

请回答:

(1)选择氧气、铁、二氧化碳、氧化钙、稀硫酸、烧碱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钙中的五种物质(所选物质至少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四种类型),将其化学式分别填入对应的环内。

(2)“五连环”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差不多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3.在10%的硫酸溶液中存在着自由移动的微粒是(填微粒符号),它能和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 反应(填反应类型),反应过程中不断减少的微粒是(填微粒符号)。

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计量数之比等于(用恰当的符号式表示)。

4.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据“2005年江西环境监测季报(第2期)”报道:

2005年第2季度我省的环境空气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与上年同期相比:

SO2季均值萍乡和宜春2都市上升幅度较大,分别上升了0.035mg/m3、0.022mg/m3,;NO2季均值宜春和鹰潭等都市上升最明显,分别上升了0.006mg/m3、0.003mg/m3;降尘(可吸入颗粒物)九江和赣州2都市上升最明显,分别上升了0.62t/km2·月、1.69t/km2·月。

降水酸性强度以宜春市的变化最明显,pH季均值由上年同期的5.78变为4.40。

(1)2005年第2季度宜春市的降水与上年同期相比,酸性(选填“增强”或“减弱”);

(2)形成“酸雨”的要紧物质是;

(3)请你对改善我省环境空气质量提出一条建议:

5.趣味化学联欢会上,小鹏和小亮给同学们变起了“魔术”。

小鹏说:

“我会‘白花变红花’”,因此他将一朵自制好的白花放入一种无色液体中,赶忙得到一朵红花。

小亮说:

“这没什么,我还会‘水变牛奶’呢”,只见他将两种无色澄清的液体倒在一起,果真得到一杯像“牛奶”的液体。

(1)小鹏自制的白花可能用进行了处理,那种无色液体可能是;

(2)“水变牛奶”的“魔术”能够通过许多化学反应来完成,请用化学方程式例举其中一种:

(3)请你再设计一个化学“魔术”,写出“魔术”的名称和化学原理:

6.酸碱反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有紧密的关系。

(1)由于人的胃里有_________,因此胃液分泌过多会引起胃病,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可缓解病痛。

其治疗的化学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馒头发酵面团时,会产生乳酸等有机酸,蒸馒头前需加进适量的纯碱或小苏打等碱性物质,它们相互作用产生了__________气体(填化学式),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

若加入的碱性物质过多,可向面团或蒸锅中滴加少许(填物质名称),否则蒸出的馒头会变涩,颜色发黄。

(3)未成熟的水果大多具有涩味,这是因为水果里含有鞣酸。

脱涩的方法之一是:

先用少量的水将生石灰化成石灰乳,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把它用清水稀释,取上层清夜,浸泡水果5至6天即可除去涩味。

7.酸碱反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有紧密的关系。

⑴由于人的胃里有_______,因此胃液分泌过多会引起胃病,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可缓解病痛,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做馒头发酵面团时,会产生乳酸等有机酸,蒸馒头前需加进适量的纯碱或小苏打等

碱性物质,它们相互作用产生了__________气体(填化学式),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若加入的碱性物质过多,可向面团或蒸锅中滴加少许含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酸性调味料,否则蒸出的馒头会变涩,颜色发黄。

⑶未成熟的水果大多具有涩味,这是因为水果里含有鞣酸。

脱涩的方法之一是:

先用

少量的水将生石灰化成石灰乳,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把它用清水稀释,取上层清夜,浸泡水果5至6天即可除去涩味。

物质

A

B

C

D

肥皂水

食醋

牙膏

食盐水

pH

10

3

9

7

⑷人被昆虫叮咬后皮肤红肿起

泡,这是由于昆虫在皮肤内注入

了少量甲酸所致。

把少许右表所列

的生活常用品________或______

(填编号)涂在被咬的皮肤上,痛痒便会消逝。

⑸请你再举出一种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利用酸碱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

8.X和白色沉淀I、II差不多上含有镁元素的化合物,Z是一种会使地球产生"温室

效应"的气休,A是一种碱。

它们的有关变化如下图所示(该实验条件下,微溶物以

沉淀形式拙现):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是,B是

白色沉淀I是,Z是

(2)X跟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9.五氯酚钠是一种水处理的杀菌灭藻剂,某五氯酚钠产品的说明书如下:

五氯酚钠

化学式:

C6Cl5ONa

物化性质:

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针状结晶,熔点190℃。

易溶于水、乙醇、甲醇、丙酮,微溶于四氯化碳和二硫化碳。

水溶液呈碱性,加酸酸化至pH为6.8~6.6时,全部转化为五氯酚而析出,受日光照耀时易分解,干燥时性质稳固,有专门气味。

技术指标:

……

产品应用:

……

请就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向五氯酚钠水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显色;

(2)五氯酚钠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3)加酸酸化至pH为6.8~6.6时,发生(“化学”或“物理”)变化。

10.下列为一些常见食物的近似pH:

名称

泡菜

番茄

牛奶

玉米粥

pH

3.2~3.6

4.0~4.4

6.3~6.6

6.8~8.0

你认为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适宜吃以上四种食物中的。

11.从C、H、O、N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用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2)可用于制肥皂、造纸的碱是;

(3)家用食醋中,显酸性的有机物是。

12.已知A、B、C、D、E、F为常见物质,其中A、B含有相同的元素,B、E为氧化物,C、D、F都为单质。

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图中反应条件略去)。

(1)X在反应①中起作用。

(2)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C。

(3)若F不溶于稀硫酸,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差不多类型是__________。

与D具有相同化学性质,并能与E发生反应,且反应差不多类型与③相同的物质有。

13.二氧化硫(SO2)的含量是空气质量监测的指标之一。

请你参与爱好小组对二氧化硫部分性质的实验探究。

(1)若雨水的pH小于5.6,说明空气受到污染。

为了测定二氧化硫水溶液的pH,小明同学向一个集满二氧化硫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适量的水,赶忙旋紧瓶盖,振荡,使二氧化硫充分溶解(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形成亚硫酸),打开瓶塞,测定瓶中二氧化硫水溶液pH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二氧化硫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小宁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觉试管内液面上升。

小宁同学由此得到结论:

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你认为小宁同学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爱好小组同学取刚降到热电厂邻近的雨水进行测定,每隔五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测定时刻

5∶05

5∶10

5∶15

5∶20

5∶25

5∶30

5∶35

pH

4.95

4.94

4.94

4.88

4.86

4.85

4.85

分析上述数据变化,你能够得出的结论是;针对此结论,你推测其中的缘故为。

结合大理石被酸雨腐蚀的事实,你认为碳酸、硫酸、亚硫酸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镁将成为21世纪重要的轻型环保材料,我国含有专门丰富的镁资源。

(1)占地球表面积7O%的海洋是天然的镁元素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如下:

 熟石灰盐酸脱水海水中的MgCl2---------Mg(OH)2----------MgCl2*6H2O---------MgCl2------Mg

①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解熔融氯化镁的过程中,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2)①金属镁是一种较爽朗金属,在二氧化碳气体中也能燃烧。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C02==C+2MgO,此反应类型属于()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②金属镁在高温下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在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一3。

据此写出

氮化镁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镁铝合金广泛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等。

某爱好小组为探究镁铝合金的组成,取

16g镁铝合金样品,把60g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三份依次加入样品中(铝与氢氧化钠

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02+3H2↑,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出固体,将其洗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O.6

5.2

4.O

从以上数据可知,该合金中,镁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每次做有关镁的实验时都会强调:

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

但拿出的镁条总是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

猜想:

小明认为可能是MgO;小赵认为可能是Mg2(OH)2C03;小花认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