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92189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docx

《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docx

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

语言学概论

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

第一节语言性质和范畴

一、为什么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本质属性?

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交际工具?

二、什么是符号?

语言符号有什么特点?

三、语言和言语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四、口语和书面语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会有区别?

五、什么是副语言和人工语言?

两者有什么关系?

1、语言:

从构造上看,语言就是由词语这种符号构成复杂系统。

从功能上看,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结识工具。

语言具备符号性、系统性、社会性及其她属性{民族性和生成性(指人们可以依照有限语言符号和组合规则生成无限句子)模糊性}

2、语言能指和所指(什么是符号):

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符号,其中甲事物就是符号能指(形式),乙事物就是符号所指(内容和意义)。

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关系是人为商定。

3、语言符号特性:

语言中词语就是一种符号,具备符号特性。

1、语言符号任意性(用什么能指代表什么所指是任意)2、稳固性(语言符号一旦商定俗成后来就具备稳固性)3、渐变性(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采用渐变方式)4、线条性(语言符号在言语中只能有时间上先后相继关系)

4、语言社会性:

语言是社会交际工具,社会是语言本质属性。

自然语言系统和规则是由特定社会群体共同商定俗成,而不是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创造语言发展变化离不开社会,无论是新词语产生,还是旧词语消灭,都取决于社会交际需要。

由于自然语言从生到长到死整个过程都取决于整个社会,因此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本质属性。

语言虽然不是人类唯一交际工具,尚有其她副语言如文字、体态等交际工具,但是副语言只是辅助性交际工具,普通使用范畴有限,语言是一种独立交际工具,是第一性,副语言是建立在语言基本之上,是第二性。

因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交际工具。

5、语言和言语区别:

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语言涉及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狭义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则涉及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语言和言语既有一定区别,又有密切联系,重要区别在于:

语言是抽象,言语是详细;语言是社会,言语是个人;语言是现成,言语是暂时(这种区别是区别语言单位和言语单位重要原则,如语素、词和固定短语属于语言单位,而自由短语和详细句子都属于言语单位);语言是有限、稳定,言语是无限、多变。

联系:

一方面,语言来自言语,依存于言语,没有言语就没有语言,但是另一方面,语言又制约着言语,指引人们进行言语实践。

6、口语和书面语:

语言涉及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体现形式。

口语是以语音为载体语言形式,书面语是以文字为载体语言形式。

由于语言形式载体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表达风格。

口语用词通俗,句子简短,构造松散;书面语用词文雅,句子较长,构造严谨。

关系:

书面语在口语基本上产生,即口语是第一性,书面语是第二性。

但书面语又是口语发展和提高。

她们之间总有一定差别浮现“言文不一”,但是如果书面语和口语差别太大,就会产生变革,如“五四”时期,废除文言改用白话文运动。

7、副语言:

又称为准语言,是指人类其她辅助性交际工具,如文字、体态等,分为依附性副语言如文字、电报代码等,是语言代码,普通可以精确地转换为语言。

另一种是独立性副语言如体态语、美术语言,可以独立使用。

副语言价值在于不语言局限性,但由于使用范畴有限。

8、人工语言:

是与自然语言(是由社会群体在寻常交际活动中自然形成语言,如汉语、英语)相对是概念,是指个别人工设计出来语言,如电报代码、计算机语言,其中,世界语就是一种典型人工语言。

9、副语言和人工语言联系:

第二节语言构造

一、句子应当算语言单位还是言语单位?

为什么?

二、语言层级与语言子系统有什么关系?

三、举例阐明语音、语义、语汇、语法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四、举例阐明汉语语音、语义、语汇、语法四个子系统特点。

五、语言类型词法分类和句法分类各有哪几种?

她们有什么特点?

1、语言层级和语言子系统之间关系:

语言系统可以分为:

语音、语义、语汇、语法四个子系统。

语言层级可以分为下层和上层,其中语言层级系统下层是语言形式层,即子系统中语音层,涉及音位和音节。

语言层级系统上层是语言子系统中语音和语义结合符号和符号组合层。

涉及:

语素、词、句子。

2、语言子系统:

1、语音系统(特点:

语音系统由音位和音节构成,系统性重要体当前音位之间对立如,汉语普通话辅音系统中有送气和不送气系统对立,和音节内部组合如,汉语有丰富复元音但是,没有复辅音)2、语义系统(特点:

其系统性体当前义项聚合关系和句子组合规则上)3、语汇系统(特点:

涉及语素、词和固定短语三级语汇单位,又因词语地位和作用不同,分为基本语汇、通用语汇等类别)4、语法系统(就是语言符号组合规则系统,如构造关系中动宾构造关系。

3、语言基本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

若干较小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之间关系就是组合关系,又称线性序列关系,如词构成句子,同步组合关系就是构造关系且是有立体层次关系,如主谓构造,动宾构造等。

聚合关系:

具备相似组合功能语言单位之间关系,就是聚合关系,又称联想关系。

如汉语音节中声母之间,都是聚合关系。

举例阐明语音、语义、语汇、语法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4、语言构造类型:

词法类型(分类):

词根语(又称为独立语,其特点是缺少形态变化,语法意义重要靠词序和虚词来表达,如汉语),屈折语(通过各种屈折方式来表达语法意义,内部屈折如阿拉伯语,外部屈折如英语单数变复数)粘着语(附加各种词缀来表达)编插语(以动词词根为中心,在词根先后加词缀来表达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

句法类型(分类):

主语-动词-宾语、主语-宾语-动词、动词-主语-宾语。

第三节语言功能

一、为什么说语言交际功能是其她功能基本?

语言文化功能是由社会功能派生出来吗?

为什么?

二、为什么诸多国产商品包装、阐明书等不用中文而用外文,不用简体字而用繁体字?

这与语言什么功能关于?

三、汉语中表达亲属关系词泾渭分明,表兄和表弟,表姐和表妹,既要说出性别,还要分出年龄大小,而英语中却一律称为cousin。

汉语中伯父、叔父、姨夫、姑父、舅父等,在英语中没有内涵与外延相等词和它们一一相应,英语中一律称为uncle。

请从文化角度阐明这种区别反映什么问题。

四、有人以为思维离不开语言,你以为对吗?

为什么?

(不对,由于人在社会交际中,可以用语言思维也可以用其她方式,如体态语之类副语言来思维,但语言是思维最重要工具)

五、什么是语言认知功能?

认知功能体当前哪些方面?

1、语言社会功能:

交际功能和标志功能

2、交际功能:

体现为语言与社会密切关系上,语言是社会中人们互相交际最重要工具,语言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本质功能,是其她诸如文化功能等基本,由于语言就是为了适应社会交际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离开了社会交际需要,语言生命就不也许存在。

也不也许有其她功能。

3、思维功能与语言交际功能关系:

语言思维功能是语言交际功能产物,由于,语言是在社会交际活动中产生,而不是在个人思维活动中产生,不在社会交际中学习和使用语言,是不也许用语言来思维。

4、语言标志功能:

语言是一种民族、一种地区、一种社团标志,是情感维系纽带,是一种人身份和文化素养标志,同步还是作家个人言语风格标志。

如老舍故事“京味”特性。

5、语言与文化:

A文化:

社会成员共同创造并拥有所有事物现象。

特性是超自然性(人为创造)和超个人性(社会现象)分类:

物质、智能、制度、精神文化

B语言文化特性: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具备超自然性和超个人性特性。

语言还属于制度文化(由于语言系统是一种社会惯例,言语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人们言语行为必要符合社会惯例)精神文化

C语言文化功能:

(1)文化镜像功能(反映其她文化面貌镜子)体当前:

1、言语作品内容,如历史文献记录史前文化和人类文明发展。

2、语言系统自身也记录和反映人类文化面貌,如贝壳作为货币,与钱关于物品带“贝”字,3、语言还可以解揭示没有被语言作品记录下来文化

(2)文化传承功能(文化传播和继承工具):

6、克服语言障碍办法:

普及和发展外语教诲和提高语言信息解决涉及自动翻译能力。

7、语言与心理:

语言交际实质上是一种信息解决(编码-发送-传递-接受-解码),也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

语言心理功能:

指语言在人心理活动中作用。

涉及思维功能(抽象思维最重要工具就是语言,并且可以协助人们固定和保存思维成果)和认知功能

8、认知功能:

指语言在认知过程中作用,体当前,一、语言在信息输入环节起重要作用,如通过语言获得历史知识和非亲历知识。

二、在信息匹配环节也起重要作用,如通过语言分类储存对事物如颜色、形状、人亲属关系,社会身份等结识。

三、在对输入信息进行特性分析环节也起重要作用。

第四节语言学及其发展

一、什么是内部语言学?

什么是外部语言学?

请举例阐明。

二、索绪尔语言理论重要涉及哪些内容?

三、当代语言学与古代、近代语言学重要区别是什么?

转换生成语言学与构造主义语言学有什么异同?

四、系统功能语言学代表人物是谁?

她重要理论是什么?

五、综合性语言学大批产生重要因素有哪些?

1、语言学:

是研究人类语言科学。

任务:

研究语言构造和功能,追溯语言发展演变历史,研究语言与其她有关现象关系。

2、内部语言学:

又称为本体语言学或微观语言学,重要研究语言内部构造。

如20世纪50年代此前,将语言看作由语音、语法和语汇构成。

语音是语言形式,语汇是语言建筑材料,语法是词构成和变化以及组词成句规则。

3、外部语言学:

又称宏观或边沿语言学,重要研究语言与其她有关现象关系。

如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与内部语言学没有太明确界限。

4、共时语言学:

研究某一时期语言状况,如当代汉语语言学,历时语言学也称“历史语言学”研究语言发展演变,如词源学,汉语史。

5、语音学发展:

古代语言学(古代西方、印度语言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语言学)——近代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当代语言学(构造主义语言学索绪尔)——当代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综合性语言学)

6、索绪尔语言理论:

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当代语言之父

第一,区别语言和言语第二,指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第三,区别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

第四,区别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以上内容共同构成构造主义语言学基本理论。

7、系统功能语言学:

也叫功能主义语言学,代表人物是韩礼德,强调语言社会功能,注重语言工具性质,以为语言共性一方面体当前语言所实现功能上,另一方面才体当前各种构造上,因而,语法描写应从意义入手,对该语言意义潜势做出阐明。

8、综合性语言学(重要研究语言与社会文化、思维认知和实际应用关系)兴起因素:

一、语言自身发展过程中克服自身局限性必然成果二、20世纪科学发展由分化走向综合才重要趋势。

第二章语音学

第一节语音和语音学

一、什么是语音?

语音具备哪些性质?

二、语音音质形式和非音质形式有何区别和联系?

三、为什么说语音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

四、语音学任务是什么?

五、语音学分支学科有哪些?

各分支学科研究对象是什么?

她们之间关系如何?

1、语音:

是人类大脑神经支配下由发音器官发出负载一定意义并能为人们所理解声音。

语音是语言物质形式。

具备声学性质(音高、音强、音长、音色、音质等四要素)生理性质(人发音器官)心理属性(即语音与人类心理活动之间有密切关系)社会性质

2、音质形式和非音质形式:

音质指声音性质和特色,它是语音最重要属性。

音高、音强、音长特性合称为非音质形式,又称为音律形式。

关系:

非音质特性是依附于音质特性来体现,没有高低轻重长短赤裸裸音质是不存在)

3、语音社会性:

语音是一种社会现象,体当前一、语音传递意义功能是社会赋予,另一方面,不同民族人对同一种音发音能力和听辨能力也是存在很大差别。

即语言习惯不同,第三,不同民族语言和方言均有各自不同语音系统。

4、语音学任务:

研究语音学科就是语音学。

任务:

研究语音在“发音—传递—感知”过程中生理、物理和心理特性,分析语音各种要素社会功能,彼此之间关系,以及语音系统构成和发展演变规律等。

5、语音学分支学科:

声学语音学、发音语音学、感知语音学、音系学、实验语音学

分支间关系:

各分支学科间关系日益密切,语音学同其她科学如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日益密切.

第二节音素和音位

一、如何区别元音和辅音?

并分别阐明元音和辅音各自分类状况。

二、什么是音位?

举例阐明音位各种类型。

三、音位和音素有什么关系?

四、举例阐明什么是音位变体?

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区别是什么?

五、什么是区别特性?

音位区别特性与音素发音特性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音素:

从音质角度划分最小语音单位,涉及元音和辅音

2、元音和辅音区别:

最主线区别在于发音时气流与否受到阻碍。

发音时,气流在发音器官中不受阻碍而发出音是元音,收到阻碍发出音是辅音,另一方面,元音发音时,发音器除了声带以外各个某些保持均衡紧张状态,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那某些器官特别紧张最后,发元音时,气流较弱,发辅音时,气流较强。

3、元音分类:

舌面元音分为高、半高、半低、低元音以及前、央、后元音和圆唇和不圆唇元音,此外,在汉藏语系中还分有一类舌尖元音。

4、辅音分类:

按发音部位:

双唇、唇齿、舌尖前、中、后音等发音按发音办法:

塞音、擦音等

5、音位:

是某种语言或方言中能区别语素或词语音形式最小语音单位。

如汉语普通话有32个音位(10个元音音位和22个辅音音位)音位自身并不具有任何意义,只有当其和别音位组合成高一级单位后才干负载意义。

分类:

音质音位(音段音位)和非音质音位(超音段音位,涉及调位、重位和时位)

6、音位和音素关系:

音素是从生理和物理角度分析出来语音单位,音位是从社会属性即语言交际功能出发分析出来语音单位。

音素数量多,音位在音素基本上归并出来,一种音位可以包括几种音素,因而,音位数量少。

最后,音素是人类语音共通,音位是属于详细语言。

7、音位变体:

指属于同一种音位不同语音形式,如汉语上声普通音高为214,但当两个上声持续时,前一种上声变为35,前一种上声就是上声一种音位变体。

8、条件变体:

指那些浮现条件收环境限制音位变体,非音质音位普通是条件变体,如北京话上调位214有214、35、211三个条件变体,它们在不同语音环境中浮现,处在互补分布状态。

9、自由变体:

指那些在相似语音环境中可以无条件地变读音位变体,即一种音位各个变体可以自由替代,它们差别不会导致意义变化。

如文读成wen或ven

10、音素发音特性:

人类语言中一种音素区别于其她音素语音特性。

10、音位区别特性:

某种详细语言中某个音位区别于其她音位特性。

11、区别特性理论:

(二元对立、音系学)

第三节语音组合

一、什么是音节?

举例阐明音节构成成分和构造类型

二、复辅音不同于复元音特点是什么?

三、阐述韵律特性特点及其在不同语音层次上体现。

四、举例阐明各种语流音变现象。

五、举例阐明什么是历史音变。

1、音节:

一种语言中音节和音位组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最基本自然单位。

如“中流砥柱”就是4个音节,音节构成成分:

领音、起首音、收尾音、过渡音。

每个音节必要有并且只有一种一种领音。

构造类型:

开首音节(以元音开头音节)闭首音节(以辅音开头音节)开尾音节(以元音收尾)闭尾音节(辅音收尾)

2、复辅音和复元音区别:

复元音是几种元音组合成一种有机整体,是一种统一发音过程,其音质变化是逐渐过渡,中间没有明确界限。

而复辅音组合不是一体化过程,它们各自有自己发音过程。

其音质变化是突变式,彼此之间没有过渡音来联结,中间有明确界限。

3、韵律特性:

指语音中除音质特性之外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变化,也称音律形式。

其在不同语音层次上体现为:

音长变化构成“长短音”,音高变化构成“声调”,音强变化构成“”轻重音,最后,三者一起变化构成“语调”(语句中语音高低升降变化)

4、语流音变:

就是指在持续语流中某些语音成分受先后语音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现象。

有时说话人由于种种因素调节语音快慢、高低、强弱,也会导致语音某种变化。

常用语流音变现象有同化、异化、弱化(如汉语轻声音节自身就是一种声调弱化)、脱落(如三个——仨)和增音等,这些音变都是为了省力原则。

5、历史音变:

指从一种时代到另一种时代所发生语音变化。

涉及音位合并,音位分化(指一种音位逐渐演变成两个或各种音位,如汉语中声调本来只有平上去入四声,但日后又各分化为阴阳两调。

)音位转换以及音位补偿(古代越南语由无声调到有声调。

第三章语义学

第一节语义和语义学

一、重要意义理论有哪些?

各种理论存在哪些问题?

二、表达文学作品中虚构人物词语时,如“骆驼祥子”“详林嫂”等等其意义有无客观性?

只表达语法意义虚词,如“、了”等,其意义有无客观性?

三、把概念意义区别为通俗意义和专门意义两种有什么作用?

四、举例阐明评价意义和文化意义?

五、举例阐明各级语义单位及其互有关系。

1、语义:

语言意义,是语言形式所表达内容。

2、意义理论:

指称论、观念论(词语功能就在于能明晰地标记出各种观念,弊端:

用法论(一种词在语言中用法就是它意义,弊端:

将词语意义与语法混为一谈,观点片面)

3、语义性质:

客观性和主观性,概括性(专有名词、普通概念)和详细性,稳固性和变异性(语义历史变化都经历了由暂时意义到固定意义)

4、语义客观性:

语义最后源于客观事物现象,具备客观性,既涉及表达实有事物现象词语,也涉及那些表达虚构事物现象词语,如凤凰,猪八戒以及文艺作品中人物形象,由于这些词语所体现客观世界虽然并不存在,但依然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移花接木式反映。

5、语汇意义(语义涉及词语和句子意义)分为:

概念意义和附加意义

6、概念意义区别为通俗意义和专门意义两种有什么作用:

由于人们对事物结识有深有浅,因而事物概念意义又分为通俗意义(反映事物外部非本质特性,比较肤浅、模糊)和专门意义(反映事物内部本质特性,比较深刻、明确),区别作用:

便于人们使用,通俗意义普通应用于寻常生活中,而专门意义则用于特定学科领域。

7、附加意义:

分为评价意义,形象意义(如鹅卵石、麻花等)和文化意义和语体意义(口语风格和书面语风格)

8、评价意义:

是词语所反映出来说话人对所指对象必定或否定感情态度。

分为显性评价意义,如,褒义和贬义词语,隐性评价意义比较含蓄委婉,如,“老式”往往意味着成就和落后等。

9、文化意义:

又称文化色彩,是由造词理据体现,对有关事物社会文化背景和意趣情调联想。

第一类是人名、地名等,第二类,如成语典故之类,第三类,如外来词语,巴士、咖啡等。

10、语义单位:

义项、义素、义丛、表述p114

第二节义素分析

一、义素分析要遵守哪些原则?

为什么要遵循这些原则?

二、什么是冗余义素?

为什么删除冗余义素不会影响分析成果精确性?

三、义素分析重要有哪几种模式?

请举例阐明这些模式.

四、试用义素分析办法阐明汉语“杀”和英语“kill”异同。

1、义素分析:

就是把词语义项分析为若干义素组合。

原则:

对等性原则(义素分析成果必要与义项意义相等,所指范畴不能过宽或过窄)系统性原则(必要在一定语义系统中进行,如“爸爸”和“教师”无法比较)简要性原则

2、冗余义素:

如果一种义素可以从另一种义素推知,就是冗余义素,可以删除

3、义素分析模式:

名词模式(义项=属性1、、、属性n、类属)动词模式(义项=主体、方式、动作、客体、因素)、形容词模式(义项=范畴、方面、限度、性状)

第四节语义聚合

一、什么是语义场?

语义场有哪些性质?

二、举例阐明语义场各种类型?

三、上下义关系和总分关系有什么异同?

请举例阐明

四、二元义场中词语能否都看做反义词?

为什么

五、举例阐明多义词语引申义和比喻义区别。

1、语义场:

若干具备共同核心义素词语构成聚合体,又叫词汇场。

性质:

层次性(最小有两个如爸爸和妈妈)系统性,相对性(同一种词有几种不同义项,就分属于不同义场)

2、语义场各种类型:

语义聚合关系:

纵聚合关系(上下义关系和总分关系)和横聚合关系(同义、反义、类义关系)

3、上下义关系和总分关系:

上下义关系是逻辑上属种关系,具备包容性和相对性,传递性,如人——男人。

总分关系:

即词语所指对象之间整体与某些关系,具备相对性和传递性,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

关系:

她们之间有类似之处,都可以进入“甲涉及乙”格式,都是语义场之间上下级关系,她们共同构成语义场层级体系,但是上下义关系是逻辑上属种关系,但总分关系整体与某些关系。

4、反义词(二元义场中词语能否都看做反义词):

语汇意义相反或相对词语,分为绝对反义词(构成矛盾关系,如死——活)和相对反义词(构成反对关系,如大——小)二元义场(关系型:

表达关系,如上面——下面和异质型:

表达对立,如死——活)

5、派生义:

直接或间接从本义基本上派生出来意义。

分为引申义(通过事物现象之间有关性联系派生出来意义,如“手”与“用手”“亲手”等派生关系)比喻义(通过事物现象之间相似性联系派生出来意义,如“心脏”比喻“事物中心”)

第五节语义组合

一、举例阐明句子三种意义、

二、举例阐明述谓构造、谓词类型、谓项格

三、举例阐明述谓构造各种类型。

四、举例阐明什么是句子语义指向?

语义指向分析有什么作用。

1、句子三种意义:

逻辑意义(由句子中实词自身意义和互相间语义关系构成,如“施事—动作—受事”等语义关系就是逻辑意义)语法意义(由词语语法形式所体现出来意义,重要由词语语法形态、虚词或语序表达)语用意义(说话人说出该句子时交际用途和交际价值,同一种句子在不同语言环境中说出来,也许有不同交际用途,这些交际用途就是句子语用意义)

2、述谓构造:

一种述谓构造由一种谓词和若干谓项构成。

如“借”就必要要有三个谓项,意义才完整。

如“王教师借给我一本书”谓词类型:

依照谓词带谓项多少分为一元谓词(主语加不及物动词)、二元谓词(普通为及物动词)、三元谓词(必要同步带施事、受事和事情及物动词)

3、述谓构造类型:

简朴述谓构造(单句)、复合述谓构造(复句)从属述谓构造(相称于语法上主语从句、宾语从句)降格述谓构造(定语从句)

4、谓项格:

述谓构造中,谓词与谓项语义关系。

5、语义指向:

是句子中词语之间语义关系,重要指非持续成分之间语义关系,如“小王扭伤了腰”“腰”语义指向既指向“小王”又指向“扭”和“伤”。

语义指向分析作用:

是对述谓构造分析补充,对于精确理解句子,消除歧义和阐明句式转换规律都具备重要意义。

第四章语法学

第一节语法和语法学

一、语法具备哪些重要性质?

请举例阐明

二、语法有客观语法和主观语法之分,你能阐明两者之间关系吗?

三、什么是语法形式?

为什么说隐性语法形式也属于语法形式?

举例阐明常用显性语法形式。

四、什么是语法意义?

举例阐明语法意义各种类型。

五、请你说说学习语法学有什么用处?

1、语法:

语言构造规则,即词语组合规则。

性质:

规约性(对人们言语交际活动有制约性)抽象性(潜存于详细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中)生成性(依照少量语法规则生成,无限多话语)

2、主观语法和客观语法:

主观语法:

语法书上描述语法规则带有作者主观性,只是对客观社会惯例一种描述)客观语法:

人们在长期言语交际中自然形成并共同遵守社会惯例)

3、语法形式:

又称语法手段,是语法意义形式手段。

隐性语法形式:

是指不能直接感知,但可以通过与否组合、替代等方式分析抽象出来。

因而也是属于语法形式。

4、显现语法形式:

语序(如“她笑”和“笑她”一种主谓构造,一种动宾构造)、辅助词(重要为虚词和助动词)词缀、内部屈折(say——said)重叠(形容词重叠表达限度高或适中,如高高兴兴)语调和重音、异根式(good——better)和零形式(英语单复数变化)

5、语法意义:

由语法形式表达、反映词语组合方式和组合功能、表述功能等高度抽象意义。

类型:

构造意义(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功能意义(如名词、动词等)范畴意义(如名词表达事物等)情态意义(如积极语态、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