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92566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负数的初步认识

      第二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校园绿地面积

      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

      第五单元  小数乘法和除法

                班级联欢会        

      第六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二)

      第七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八单元  用字母表示数

                钉子板上的多边形

      第九单元  整理与复习

 

 

 

 

 

 

 

第一单元    负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

负数的初步认识

(1)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景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会用正、负产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负数.

    2.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

    3.感受正、负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 .(3分钟)

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与我相反”.游戏规则是:

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要快速地说出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话.

1、服装店今年八月份赚了2000元.

2、我在银行存入了300元.

3、我向南走了100米.

4、零上10摄氏度.

引入谈话:

在生活中;像这样意思相反的情况还真多;今天;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达这些内容.

二、自学例1.(10分钟)

1.自学.

出示:

教材例1情境图.

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导学单:

1.3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

你是怎么看的?

2.试着把这三个温度写下来,并读一读.

3.思考:

+20℃和-20℃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说说你是怎么看温度计上的气温的?

2.南京、三亚、哈尔冰的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

哪里的气温是零上;哪里的气温是零下?

3.你是怎么理解+20℃和-20℃的?

导学要点:

三亚的温度用正数表示;哈尔滨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3.全班交流.

 导学要点:

在读出刚才三个温度时;要注意看清什么?

(出示温度计课件:

闪烁0℃)

0℃;它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上温度可以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可用负数表示.

+20℃表示零上20℃;温度比0℃高;-20℃表示零下20℃;温度比0℃低.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自学例2.(6分钟)

 1.自学.

导学单:

1.用例1的办法表示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高度.

2.读一读这两个数;他们分别表示比海平面高多少米或低多少米?

指导学生看懂例题中的示意图.

2.全班交流:

 +8844.4米和-155米的实际含义.

海平面以上高度用正数;海平面以下用负数.海平面以上高度和以下高度是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学生交流把数进行分类.

如果把这5个数分分类;可以怎样分?

导学要点:

像+20、+884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2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板书课题上的负字).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省略;但“-”一定要写.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因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讨论:

你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

它们的含义各是什么?

四、练习.(15分钟)

【基本练习】

1.第2页练一练.

点拨:

表示正数的圈里有0吗?

表示负数的圈里呢?

进一步明确正数、负数和0的关系.

2.练习一的第1、2题.

第1题:

以0℃为标准;正数表示零上温度;负数表示零下温度.

第2题:

继续强调;高于海平面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3. 练习一的第3题.

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

正、负数可以是些怎样的数?

可以写小数和分数吗?

写正数和负数时要注意什么?

4. 练习一的第4题.

 学生读一读表中的数.

在教材给出的图中涂一涂.

教师收集学生的不同画法;评讲时展示;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图中的几个温度;哪些比0℃高;哪些比0℃低?

-5℃与-10℃相比;哪个温度高一些?

5.创编练习.

电梯现在停在6楼;如果升到9楼记作+3;那么-2表示(   ).

①    电梯下降到了2楼               

②电梯下降了2楼

③电梯下降了4楼  

④电梯上升到8楼

电梯是以几楼作为正负分界的?

五、课作.(6分钟)

完成《补充习题》第1页.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使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订正错误.全对的做“提高题”.

提高题.

甲地海拔高度是30米;乙地海拔高度是20米;丙地海拔高度是-10米;哪个地方最高;那个地方最低?

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多少米?

六、家作.

1.《课课练》第   页.

2.上网查阅:

了解负数的产生.

 

 

 

 

 

第一单元    负数的初步认识

  课题:

负数的初步认识

(2)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知正、负数的含义;体会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正、负数的认识;提高应用正、负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的能力.

    3.渗透数轴、区间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正、负数的认识;提高应用正、负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的能力.

教学难点:

应用正、负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分钟)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负数.

二、自学例3.(7分钟)

1.自学.

出示教材例4表格.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导学单:

1.读一读表格中的数据.

2.根据表中的数据说说每个月的盈亏情况;和同桌说一说.

导学要点:

 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2.全班交流.

3.试一试.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

出示教材试一试情境图和表格.

亏损用负数表示;盈利用正数表示.

三、自学例4.(9分钟)

 1.自学.

出示:

教材例4情境图.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收集有用信息在全班交流时用.

导学单:

1.观察示意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 思考:

如果把向东走2千米记作+2千米;那么向西走2千米可以记作什么?

3.仔细观察直线上的点;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交流:

1.如果把向东走2千米记作+2千米;那么向西走2千米可以记作什么?

你是怎么想的?

2. 观察直线上的点;你的发现是什么?

3.全班交流.

导学要点:

由于东西方向正好相反;因此如果把向东走2千米记作+2千米;那么向西走2千米可以记作-2千米.

在数轴上;0右边的数表示正数;0左边的数表示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和2到0的距离相等.

4.阅读第4页的“你知道吗”?

四、练习.(15分钟)

【基本练习】

1.第4页练一练.

点拨:

蓝色线框里的正数表示存入的钱数;负数表示取出的钱数.

2.练习一的第5题.

 生活中很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3. 练习一的第6题.

 和同桌说说表中正数和负数的含义.

点拨:

小明家四月上旬收支相抵后;还有没有结余?

4. 练习一的第7题.

点拨:

直线上两个数之间的距离越短;它们就越接近.

直线上的数;右边的数要比左边的大.

5. 练习一的第8题.

表中的正数、负数和0各表示什么?

6.创编练习.

五年级一班学生跳绳比赛的平均成绩为每人每分钟120下;丁老师记数时;高于平均数用正数表示;低于平均数用负数表示.王明的成绩是+12下;魏丽的成绩是-8下;王明实际跳(   )下;魏丽实际跳(   )下.

提示:

在表示王明和魏丽的实际下数时;是以多少下为标准计算的?

五、课作.(8分钟)

完成《补充习题》第2-3页1、3、4、5题.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使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订正错误.全对的做“提高题”.

提高题.

小强从家向西走了300米记作

+300米;到达甲地;他从家走了-200米到了乙地;你能画出甲、乙两地的位置吗?

六、家作.

1.《课课练》第  页.

 

 

 

 

第二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课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分析;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正确率达到80%

    2. 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测量、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体会图形转化的意义和价值;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

    3. 使学生在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感受“变”和“不变”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例题引路(6分钟左右)

1、长方形面积怎么算?

板书:

长方形面积=长×宽.

2、出示PPT;引导观察.

观察例1;说说自己的想法.

转化前后;什么没有变?

3、交流例2;你是怎么转化?

预设:

①沿着高剪出一个三角形;平移后;转化成长方形.

②沿着高剪出一个梯形;平移后转化成长方形.

组织交流;转化的方法.强调:

沿着高剪.

二、自学例3(16分钟左右)

1、明确例3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

例3的PPT

导入:

例3中要我们做什么?

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导学单(时间:

5分钟)

①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量出或数出它的底、高分别是多少;填在表格中.

平行四边形

底cm

高cm

 

 

 

 

 

 

出示表格以及平行四边形.

组织学生交流;板书.

(板书在右边.)

②把刚才三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填写下表.

转化成的长方形

长cm

宽cm

面积cm2

 

 

 

 

 

 

 

 

 

组织学生进行转化操作;操作后交流填表.

(板书在左边.)

③小组讨论:

1.转化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

2.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3.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完成填空.

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        ↑↑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④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

2.公式的字母表示方式.

组织交流、观察、讨论;强化认识.

板书字母公式S=ah

⑤完成试一试.

独立完成;板演.

集体交流.

三、练习(10分钟左右)

(1)适应练习

第8页练一练

(2)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二”第1——5题.

①独立完成.

②集体交流.

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第1题:

抓住等底等高来画.

第5题:

周长没有变;面积变小了.因为高变短了.

(3)创编练习

 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周长是78cm;以CD为底时它的高是18cm;有BC是24cm;求它的面积?

A            D

 

B              C

思考:

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是相等的;求到CD的长;那么面积也求到了.

四、课作(8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4页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题;讲评时所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全对的做“提高题”.

提高题:

你有几种方法求下面图形的面积?

五、家作

完成《课课练》第   页

 

 

 

 

第二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课题:

三角形的面积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正确率达到80%以上.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例题引路(5分钟左右)

交流例4:

1、一虚一实的两个三角形一样吗?

;底是多少?

高是多少?

2、涂色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说说自己的想法;说说怎么列式的?

小结: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平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求三角形的面积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剪开;旋转、平移、重叠.

板书: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二、自学例5(15分钟左右)

1、明确例5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

例5的PPT

导入:

例5中要我们做什么?

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导学单(时间:

6分钟)

①拿出预先准备好的三角形.根据图中所标注的底和高;填在表格中.

三角形

底cm

高cm

 

 

 

 

 

 

出示表格以及三角形.

组织学生交流;板书.

(板书在右边.)

②把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填写下表.

转化成的平行四边形

长cm

宽cm

面积cm2

 

 

 

 

 

 

 

 

 

组织学生进行转化操作;操作后交流填表.

(板书在左边.)

③小组讨论:

1.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

完成填空.

板书: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      ↑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④同桌相互说说三角形的面积推导过程.

自学公式的字母表示方式.

组织交流、观察、讨论;强化认识.

板书字母公式S=a×h÷2

⑤完成试一试.

独立完成;板演.

集体交流.

三、练习(8分钟左右)

(1)适应练习

第10页练一练.

分别找到三角形的底和高;不要忘记除以2

(2)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二”第6—9题.

①独立完成.

②集体交流.

第7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3;所以这三角形的面积是3×4÷2

(3)创编练习

一个三角形的底长6m;如果底延长2米;那么面积增加1平方米;求原来三角形的面积?

(4)介绍“你知道吗?

”(4分钟左右)

学生独立阅读;组织学生交流“半广以乘正太”的理解

动态演示三角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研究转化后的长方形和原来三角形的关系.

四、课作(8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5页

1、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题;讲评时所用.

2、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

3、注意第四题的单位不一样.    

五、家作

完成《课课练》第   页

 

第二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课题:

三角形的面积练习课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公式解决有关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正确率达到80℅以上.

    2.通过独立完成、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注重数据与图形、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联系;注重解题后的反思和总结.

    3.培养学生的对应思想、有序思考、逻辑判断等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和运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三角形底与高的对应关系;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基本数量关系的分析.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夯实基础.(预设8分钟)

1.计算练习.(第10题)

25×12÷2          122×8÷2

25×(12÷2)     122×(8÷2)

这节课;我们对三角形面积计算进行练习.计算时采用男女生比赛.

提问:

你有什么发现?

用自己的语言或字母表示出来.

2.不计算直接列式求下面三角形的面积.

32

12

18

46

4

 

5

 

 

 

 

 

单位:

厘米

回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提醒:

第三幅图;你为什么会上当?

怎么改就可以了?

→点拨:

在选择数据时要注意什么?

3.量一量、再计算.

(1)量出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算出它们的面积.(第12题)

(2)量出红领巾的底和高;(取整厘米数);算出它的面积.(第15题)

提示:

量的时候要量哪些数据?

(取整厘米数)

导学单:

时间3分钟

(1)组长分工;1人负责把红领巾的边拉直;1人度量;1人记录.

(2)想一想;可以怎样量出红领巾的高?

(3)计算红领巾的面积.

小组围绕导学单展开测量活动;再算出红领巾的面积.

二、变式练习;优化结构(预设11分钟)

1.画一画.(第11题)

你能利用方格纸画出面积为9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吗?

(一个格子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画完后请把底和高的长度标出来.

导学单(时间:

5分钟)

1.学生独立完成;想一想;画出的三角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那底和高的乘积应该是多少?

.

2.汇报交流画法.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总结写出公式;加以还原: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底×高=三角形的面积×2

    =9×2

   =18

提醒:

分析学生列举的几种方法.

(1)注意有序思考.

(2)注意特殊形状:

底2厘米;高9厘米;底1厘米;高18厘米(横着画)

2.说一说.(第16、17题)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小组交流方法.

交流内容

1. 涂色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所在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2.这个平行四边形与正方形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参与学生的讨论;适时点拨方法和解答疑惑.

让学生自己说说判断的方法.

补充:

还可以把每个涂色三角形进行分割;也能证明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引导:

1.求出底和高.2.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其实就相当于求谁的面积?

三、综合练习;拓展提高(预设10分钟)

练习单(练习时间8分钟)

第一关:

选择题

(1)两个(  )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面积相等  B.完全一样 C.等底等高

(2)一个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是2分米;与这个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A.6     B.3          C.12

第二关:

生活中的数学

1.

(1)一个三角形花圃;底25米;高22米.平均每平方米产鲜花50枝;这块花圃一共生产鲜花多少枝?

(第13题)

(2)一个三角形花圃;底25米;高22米.如果每5平方米种一棵树;这块地共可种树多少棵?

总结:

第1组中的两道题什么不变;什么变了?

解答时都是要先算什么?

接下去为什么用的方法不同;你是怎样理解的?

做这类题时要注意什么?

2.李大伯家有一块梯形菜地;分别种了黄瓜和辣椒;你能算出黄瓜和辣椒各种了多少平方米吗?

(第14题)

你是怎样想的?

在小组里交流.

第三关:

智力冲浪

思考题.每一块板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四、反思学习;内化提升(预设1分钟)

五、课堂作业.(预设10分钟)

补充习题第   页

拓展练习:

图中两个三角形的面积都是180m2,求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图ppt)

六、家庭作业.

《课课练》上第   页

拓展题:

智力冲浪.

 

 

 

 

第二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课题:

梯形的面积计算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填表、讨论等方法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迁移前面学法;自主探究梯形上下底、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归纳能力;体会转化思想的价值.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长新图形面积研究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梯形推导公式过程中梯形上、下底与平行四边形的底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预设3分钟)

1.出示梯形图形;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拿出昨天晚上自己剪的梯形;同桌间说出图形各部分的名称.

2.揭示课题.

二、自学例6.

(预设17分钟)

1.自学.(预设5分钟)

导学单:

(1)你能想办法求出梯形的面积吗?

如何做?

(2)小组交流.

刚才各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下面我们来看看各组的成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及时进行互动对话.总结出:

转化是计算梯形面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三、自学例7.

自学

导学单:

(预设12分钟)

(1)结合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我猜想可以把梯形转化成(     )来求面积.

(2)拿出昨晚剪的两个图行;自己拼一拼、算一算、填一填;再思考:

(a)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梯形有什么关系?

(b)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c)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梯形的面积?

(d)小组交流.

点拨:

(1)你是怎样想到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

那么;一个梯形的面积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    )与(    )的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  ).

  每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        )

梯形面积=平形四边形面积÷2

=(       )×高÷2

3.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你准备怎样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学生独立尝试;一生板演:

字母公式:

s=(a+b) ×h÷2)

强调公式中的“÷2”;这儿的“÷2”能少吗?

为什么?

四、练习(预设14分钟)

【基本练习】

1. 寻找合适的条件;求出图形中梯形的面积.(单位:

cm)

 

 

 

教师提供课堂分层练习单

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想一想,填一填.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如果梯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 涂色梯形的面积是(        ).

第2题;提问:

涂色梯形的面积与整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判断题

(1)两个梯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两个形状一样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