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艺术职业学院.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92756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docx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艺术职业学院.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docx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艺术职业学院

音乐表演专业建设方案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精神,以及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基本要求,结合学院建设与发展“十二五”规划,依托文化艺术行业背景,以“加强素质基础、提升就业导向、培优分层教学、促进全面发展”的音乐表演专业建设为理念,以学院探索的“课堂教学—艺术创作—艺术实践—社会检验”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为基础,将音乐表演专业建设为适应区域文化经济发展的、服务“文化强省”建设的、特色鲜明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地。

一、专业建设基础

音乐表演专业成立于1951年,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为社会输送毕业生3000余人,现有在校生近800人,2004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高职高专试点专业,是省高等艺术职业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师资队伍品质优良音乐表演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3名,其中,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21人,初级职称44人;拥有硕士学历的22人,在读研究生19人,其余均为本科及大专毕业生。

高级技术职务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22%;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27%;“双师型”教师34人,占专业课教师的41%;除此之外,从生产一线聘请了10余位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能手担任兼职教师。

目前已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社会声誉较高、充满活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实训建设基础扎实目前音乐表演专业已拥有现代化设备的远程教室1个,多媒体教室1个,综合实训室7个,电钢琴实训教室2个,音乐实训教室7个,教学实训琴房136间,教学实训用钢琴104台,建立了省歌舞剧院、省音乐舞蹈曲艺研究所、市歌舞团、一电厂等事业和企业单位的7个校外实训基地。

校综合实训室设备、实习实训资料齐全;校外实训基地运行正常,基本上可满足学生观摩、顶岗实训等实践要求。

教学改革成绩显著多年来,音乐表演专业全体教师围绕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依照我国高等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加强学院和系部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

2004至2011年,音乐表演教师共主持完成省级课题10余个,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100余篇,完成专业教材及辅助教材编写4部,其中,有一项课题获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并有多篇论文分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有3名教师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区永熙音乐教育”奖;多名教师在国际大赛、国家及省的各项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2009年,电声乐队排练课程获省级精品课程,2010年,声乐课程获省级精品课程。

为建立“院团合一”的实践教学基地,音乐表演专业组建的青年交响乐团、青年合唱团、青年民族交响乐团坚持严格的技术训练和艺术实践,排演了大量的中外艺术作品。

师生艺术团先后应邀赴美国、加拿大、新加坡、荷兰、比利时、法国、德国、俄罗斯、捷克等国参加艺术节活动,赢得了观众与专家的广泛赞誉。

近年来,青年交响乐团积极参加由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举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演出五十多场次,在全省各高校引起强烈反响,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青年合唱团在省文化厅、教育厅纪念建国60周年、建党90年以及“三晋之春”合唱比赛中均获金奖。

2009年5月26日,青年交响乐团、青年合唱团承担的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心中的太阳——矿工大合唱》在音乐厅演出,这是一部我国合唱艺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型合唱作品,填补了我国合唱史上歌颂煤矿工人的空白,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1.专业发展

(1).推进校企对接,加强协同合作

2001年至今,音乐表演专业与省歌舞剧院、省音乐舞蹈曲艺研究所、一电厂、西山煤电集团等相关企业(行业)建立了7个校外实训基地。

通过与这些基地的合作,学生进行实训和顶岗实习,使音乐表演专业能够明确把握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明晰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行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

在考核机制上,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演出团体和企业(行业)的新技术、新技巧,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行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探索系统培养,推进中高职衔接

音乐表演专业通过以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加强与中等职业层次教育的合作,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和衔接,系统设计、统筹规格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

2009年,招收五年制特色中专小班,以民族打击乐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注重其与高职层次的对接,明确教学重点,为高职教学打好专业基础;调整课程结构和容,实现中职与高职的课程衔接;不断完善教学管理,改革评价办法和招生考试制度,在实践中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

(3).强化实践育人,推动教学改革

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院团合一”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实践教学改革。

音乐表演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建立了青年交响乐团、青年合唱团、民族管弦乐团、民族打击乐队、电声乐队,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在实践教学中,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由企业(行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

利用演出实践,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高教学效果。

(4).转变培养方式,实现校企联合

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大力开展学生技能(演出、创作)竞赛(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破解校企合作的时空障碍。

与企业(行业)合作开发虚拟流程、虚拟演出、虚拟运营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搭建校企数字传输课堂,将企业(行业)的生产过程、演出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使企业(行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

(5).建设教师团队,完善“双师”结构

建立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促进专业骨干教师积累企业(行业)工作经历和树立行业影响力,促进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比例的教学任务。

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

(6).实施第三方评价,改革考核机制

建立就业(用人)单位、省音乐家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

通过对教育教学活动和职业发展信息化管理,分析学生(毕业生)、教师、管理人员等有关学习(培训)、教学、工作等方面的信息,为教学质量管理、招考办法改革、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调整创新、办学成本核算、制度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

2.人才培养目标

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需要的,掌握音乐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从事演唱(演奏)、教学、辅导等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音乐表演专业人才。

三、专业建设容

按照“德艺双馨,高技能艺术人才”的人才培养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创建“53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三年学制期间,按照“53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

第1至第5学期,主要进行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学习,开设的课程有专业课、视唱练耳、乐理、和声学、艺术概论、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等,这些课程在具体实施中,课堂教学与实训相结合,在理论支持下进行实践实训;第3至第5学期每周安排8学时的实践教学容,进行综合实训排练课程的学习,开设的课程有合唱排练、管弦排练、民乐排练、电声排练、钢琴伴奏等,通过校实训基地,聘请创作、演出一线的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仿真性的校实训,辅之以校外演出实训;第6个学期安排13周时间进行校外实训基地和实训演出团的顶岗实习,举办毕业音乐会。

“53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运作的核心是构建一个能够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与音乐表演职业岗位能力相适应的、实用有效的课程体系。

围绕课程体系的改革,需要完备的教学资源支撑,包括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一)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音乐表演专业的校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的思路是:

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基本出发点,在强化专业职业技能构架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建设符合人才培养标准的1个音乐表演模拟仿真实训多功能音乐厅,2个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对专业实训教室和实训琴房进行设备添置,建设满足音乐表演专业及相关专业实训要求的功能多样、设备一流、理念先进的实训室群,将音乐表演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成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技能鉴定及网络教学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满足学生校技能实训、校外顶岗实习和教师顶岗实践培训、横向课题及专业技能研发的需要,成为全国艺术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窗口和平台。

1.模拟仿真实训多功能音乐厅

按照学生音乐表演技能综合技能训练的要求及音乐表演专业的实际需求,建设1个面积为360平方米的多功能音乐厅,可容纳观众240人,同时配备数码录音设备、录像设备,具有数码录音棚功能,可以为合唱、合奏、独唱、独奏等音乐演唱、演奏形式录音、录像,满足音乐表演专业综合技能实训教学、毕业音乐会、专题讲座、公开课教学等的需要。

利用音乐厅拥有的录音、录像设备,对音乐会、讲座、教学演出等进行录制,一方面增加音像资料的积累,另一方面使音乐表演专业师生通过录音录像资料的回放,总结实践经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以利于对现有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提高。

该音乐厅在音乐表演专业教师和学生进行综合实训及演出的同时还可对社会开放,举办音乐培训和演出,实现音乐厅的社会效益和教学效益,具有国先进水平。

舞台演出实训功能——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走入真正的舞台实践,加强音乐表演专业师生的舞台演出能力,增强舞台表演意识,提高专业水平。

成果展示功能——通过舞台实践这个平台,将师生教与学的成果用舞台表演的型式加以展示,接受观众的考核,提高职业应用能力。

教学检视功能——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观众前的演奏、演唱,发现问题,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对教学容和手段及时做出调整、巩固和提高,弥补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社会服务功能——面对社会举办音乐会演出、专家讲座、公开课教学、录制CD、DVD等演出、培训和声像服务,实现音乐厅的社会效益和教学效益。

2.校外实训基地

目前,音乐表演专业已拥有7个校外实训基地,其中包括省歌舞剧院、省音乐舞蹈曲艺研究所、市歌舞团、一电厂等事业和企业单位,这些基地的建设与使用使音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缩短了学生的岗位适应期。

为进一步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改善实训条件,提高实训质量。

按照学生顶岗实训、零距离就业及教师顶岗实践,在向现有实训基地投入一定的实训设备,开展校企业合作项目的同时,新增演出团体(演员、演奏员)、文化娱乐业(大型活动演出策划与实施)2个校外实训基地。

3.原有专业实训教室设备添置

根据教学需要,将原有专业实训琴房及教室的钢琴进行更新,对部分教师使用的乐器进行更换,使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和实训设备更加完备。

4.完善管理制度

(1)各实训室管理制度。

包括实训室管理规则、实训设备管理制度、实训器材损坏、遗失赔偿制度、收费管理制度等。

(2)学生管理制度。

包括学生实训守则、实训成绩考评方法、实训程序等。

(3)师资管理制度。

包括各实训室指导教师职责、实训基地管理人员职责等。

(二)师资队伍建设

1.“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目前,音乐表演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3名,其中,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21人,初级职称44人;拥有硕士学历的22人,在读研究生19人,其余均为本科及大专毕业生。

高级技术职务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22%;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27%;“双师型”教师34人,占专业课教师的41%;返聘教师7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讲师职称2人。

除此之外,从生产一线聘请了10余位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能手担任兼职教师。

2.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

建立、健全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培养制度与激励机制,科学制定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考核标准,强化师资队伍的涵建设,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品质。

培养1-2名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教学能力突出、在全省有一定影响的教师成为音乐表演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每年应培养青年教师1名;完成教学工作90课时以上;每年发表省级以上论文1篇;两年完成1项音乐表演专业教研课题项目或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1项。

学院将加大投入,对专业带头人给与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补贴,通过国外考察、国交流、生产一线实践、加强科研能力培养等措施,使专业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教学、培训、科研及实训基地建设的能力,成为引领专业发展方向的领头人。

培养8名富有经验、勇于进取、理论基础扎实、教学实践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师。

教学骨干教师每年要开展教学研究、教材修订、教学示听课指导等工作。

通过建设,使音乐表演专业骨干教师具有组织理论课堂和实训课堂的能力,形成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带动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

3.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提高教师学历学位2011年至2013年,采用多种措施,力争使音乐表演专业教师获硕士学位人数达到教师比例的40%以上。

国进修与培训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国一流专业院校及重点大学、社会团体组织的相关研讨会与技能培训,每年每人平均参加业务培训或参加国其他交流研讨会1次。

专家讲座具体规划为:

外籍专家每学期1次,国知名专家学者每学期讲学3—5次。

教学观摩与竞赛每学年举行由全体专业教师参加的教学观摩音乐会1次,每两年进行1次教师业务考核,每年组织1次学生专业国家级技能大赛,每年组织10余场学生音乐会,促进专业教师不断提高实践能力,造就一支具有过硬实践本领的“双师型”教学队伍。

对外交流活动积极开展省际、国、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参与社会各项大型晚会的演出,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各项音乐会和各种比赛活动。

(三)课程体系与教学容改革

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要坚持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原则,要以培养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根据本地区、本院的实际情况,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坚持人才的培养与本地本院的实际情况结合的原则,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的原则,确定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课堂教学模式,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

1.体现艺术高职高专的教育特色

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改革,要遵循高职高专的办学宗旨,又要遵循艺术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体现艺术高职高专的教育特色,体现“专业设置的适应性,教学容的实用性,训练方法的科学性”。

为此,本专业拟在2—3年逐步构建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既富有时代特征,又有我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2.以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要围绕艺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这条主线进行课程拓展,以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为培养主攻方向,建立合理的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

根据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进行以下改革:

(1)调整课程体系,拓宽知识结构

增加基础教育类课程的比例。

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拓宽专业基础,加大基础课的比重,尤其是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的比重,使学生具备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及科技素质,成为一个高素质、适应能力强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

合理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适当合并现有的专业课程,重点体现学以致用的技能培养,避免有些课程之间存在的重复现象;增加实践课程的容教学,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实现课程的科学化。

按照整体性、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组织课程,遵循音乐表演专业教学的在规律,注重容的承接性,合理确定主干课程和相关课程的比例,在课程的时间先后及横向搭配上都应尽可能科学化、系统化。

(2)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综合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自主化、多元化

①、教学方法要有所突破,关键在于真正做到自主化、多元化。

即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做主,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极好形式,通过分析、讲解、示演奏或演唱,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对音乐作品进行二度艺术创作,使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③、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以适应今后的职业需求。

这种基本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通过每一堂课、每一次练习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④、音乐表演专业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而作为学校的教育又一定要规性的,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把握好规性的尺度,在量化的规性教学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教学手段现代化、科学化。

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运用投影、幻灯、录像、录音等辅助教学手段,并运用计算机网络教学、多媒体专业教学软件和课件,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效果。

(3)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培优分层次教学,办出职业特色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

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考虑到我省乃至全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主体、主导行业及其长、短期发展目标、任务,以“大文化、大教育、大市场”的办学理念来设置音乐表演专业职能的定位、任务、目标和规模。

今后3―5年,针对我省音乐表演专业人才薄弱的实际情况,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职业应用人才,适应社会需求,占领市场份额。

以行业、事业、企业为依托搞好课程建设,逐步形成学院与企事业艺术团体结合、双向互动的办学机制。

充分发挥音乐表演专业众多教学实习基地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市场意识,为今后就业扫除障碍,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以学生个人素质为基础,分层教学,培养优秀精尖人才。

针对录取生源的质量,采用分层教学,加大对尖子学生的培养力度,科学设置教学课程,在培优的同时,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研相结合。

加强艺术市场调研和人才需求预测,促进音乐表演专业建设,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3.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根本保证。

音乐表演专业理论教学体系突出针对性、实用性、适用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重视基本文化素质教育。

(1)、对原教学容和体系进行较大幅度的改革,将某些实际应用较少的课程减掉,将其必要的容组合到其它课程中去。

(2)、基础课程注重实用、适用。

(3)、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相关专业课的安排科学合理。

(4)、明确每门课程的应知应会要求。

4.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音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该专业的实践特色。

坚持长期练习是音乐表演专业的基本要求,因此,专业实践课的比重要占总学时的50%以上。

音乐表演专业练习是一种严密科学的实践体系,保证了学生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理论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1)积极开发多种类型的实践课程,确保实践教学任务落到实处。

实践教学活动占总课时的50%以上,增强教学环节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强化学生对未来演出、创作等岗位的技能训练,建立从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以及综合技能协调一致的实践教学体系。

(2)充分利用院外实践教学基地,为音乐表演专业的实际训练提供社会实践机会。

(3)建立实践课程单独考核制度,形成实践能力考核体系。

每次实习都要撰写实习总结和报告,举办专业汇报音乐会,进行综合考评,对考评不合格者不予毕业。

音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包括校实训室、实训琴房、电钢琴教室、多媒体教室、远程教室、剧场及校外实习基地。

核心课程建设支撑音乐表演专业“53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是:

专业课、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和声学、音乐史论、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合唱(奏)课。

核心课程必须涵盖音乐表演职业岗位的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和扩展能力。

音乐表演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应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强化职业态度养成,实施“双证制”教学,将音乐表演从业书考试的主要容全面融合于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容之中,通过适当取舍和模块组合改革音乐表演专业教学容,使其基本涵盖职业书考试的围。

网络课程的建设是音乐表演专业建设的全新规划,在今后的3-5年,音乐表演专业将根据职业技能训练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核心课程为基础,修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题库,将声乐、钢琴、即兴伴奏、视唱练耳4门课程开发建设成网络课程。

充分发挥网络教学优势,在师生互动、网上答疑、网上练习、网上测试等方面充分体现网络教学系统的功能。

定期安排骨干教师与学生进行网络互动交流,有计划地组织相关课程实现网上练习测评和考核。

录制音乐理论基础、视唱练耳两门核心课程的全程教学录像并在校园网上公开播放,满足不同人员的学习需求,充分发挥网络课程的辐射共享功能,提高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效率与效益,提升音乐表演专业教学的科技品质。

专业与职业素养专题讲座社会文化市场的不断发展,使音乐表演专业的职业人才需求不断变化,带来了音乐表演专业教学的不断创新与改革。

为此,音乐表演专业每学期组织聘请演出创作的一线专家开展1次“专业与职业素养”专题讲座,以不断更新和补充在校学生的专业知识,满足其岗位职业要求,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四)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教学基础工作的重要部分,是衡量办学规模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教学质量高低乃至教学改革得失成败的关键。

由于音乐表演专业教育的特殊性,全国高等艺术教育音乐专业一直缺乏规统一的教材。

我院音乐表演专业根据教学实际,一方面选择使用各大音乐学院及兄弟院校的专业教材,一方面又组织我院富有经验、长期执教的音乐表演专业教师编写了一批实用性极强的专业教材。

音乐表演专业作为学院的重点学科,专业教材的建设引起了院系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列入了今后两年的重要工作日程。

完善音乐表演专业资料。

组织骨干教师选购专业工具书、专业理论图书、乐谱、文献、外文原版专业书、核心期刊与专业特色期刊、精选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集、专业相关报纸、国家、地区及行业法律法规、科技发展动态和政策管理信息、标准文摘或全文、专业音像资料等专业图书及电子数据资料,使音乐表演专业拥有齐全先进专业资料,为师生的科研教研、学习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全国同类专业资料建设做出示。

四、建设进度和监测指标

1.实施步骤:

音乐表演专业建设项目分三个阶段进行实施,专业建设期两年。

第一阶段:

2011年,项目全面启动阶段。

按照地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建设重点,结合我院办学特色,科学确定该建设专业的布局,具体制订音乐表演专业建设方案(主要包括:

专业建设基础、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容、改革举措、绩效考核指标、专业建设预算等容)。

第二阶段,2012年,项目实施阶段。

具体落实提升音乐表演专业服务能力的目标与容。

第三阶段,2013年,项目验收总结。

教育部、财政部组织专家对各地项目进行验收总结。

2.建设容:

1、构建“53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进一步完善“53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使毕业的学生能够掌握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使参与资格认证的学生达到100%,85%以上的毕业生能够取得“双证”,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

2、建设国领先的实训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