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历年考研真题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99612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4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历年考研真题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历年考研真题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历年考研真题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历年考研真题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历年考研真题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历年考研真题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历年考研真题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历年考研真题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历年考研真题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历年考研真题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历年考研真题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历年考研真题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历年考研真题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历年考研真题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历年考研真题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历年考研真题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历年考研真题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历年考研真题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历年考研真题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历年考研真题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历年考研真题版.docx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历年考研真题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历年考研真题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历年考研真题版.docx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历年考研真题版

2007外美史

一,填空(110)

1,原始美术包括三个时期:

——,——、——

2,金字塔在古埃及是作为——而建造的

3,雅典卫城的建筑和大部分雕刻都是出自著名的艺术家——之手

4,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是——、——、——

5,法国印象派的名字是——的作品——而得名

二,选择(210)

1,吉库拉塔属于——时期的建筑形式

A古埃及B苏美尔阿卡德C亚述D古希腊

2,埃尔.格列柯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

A法国B尼德兰C希腊D西班牙

3,法国画家米勒是19世纪——画派的画家

A古典主义B新古典主义C浪漫主义D批判现实主义

4,印象主义是1874---1886年一共举行——次展览

A5B6C7D8

5,以马蒂斯为首的野兽派产生于——年

A1904B1905C1907D1912

三,判断(420)

1,油画技术最早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

2,最早的美术学院是波伦亚美术学院创建于16世纪末

3,凡戴克是17世纪荷兰的著名画家

4,借里柯的《梅杜萨之筏》被视为浪漫主义的伟大宣言

5,列宾的艺术活动代表了巡回画派现实主义艺术的最高成就

四,名词解释(520)

多利亚式哥特式波德格涅亚未来主义

一,           论述

1,以鲁本斯和伦勃朗的艺术为例分析佛兰德斯与荷兰画派的区别

2,分析表现主义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2008年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外国美术史

考研题库2010-08-2613:

25:

18阅读122评论0  字号:

大中小 订阅

一,填空(110)

1,中石器时代的岩画主要分布在北欧和西班牙的地区。

2,和卢克索神庙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著名建筑。

3,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是献给雅典娜女神的。

4,《尼奥贝群像》是雅典晚期的作品的摹制品。

5,是保存到今天唯一的古代骑马像。

1,《天上的爱与人间的爱》是威尼斯画家的作品。

2,考尔夫和贝耶林是世纪著名的荷兰静物画家。

3,塞维利亚美术学院的第一任院长是。

4,在历史画创作中体现了巡回展览派的最高原则。

5,1956年,汉密尔顿创作的被认为是波普艺术的开端。

二,选择(210)

1,伊斯塔尔门是两河地区时期的作品

A,苏美尔-阿卡得B,古巴比伦C亚述D新巴比伦

2,“西面工程”属于美术作品。

A墨洛温王朝B加洛林王朝C奥托王朝D神圣罗马帝国

3,《愚人船》是尼德兰画家的作品。

A博鲁盖尔B博斯C杨凡艾克D维登

4,洛可可风格盛行的时代,在1761年沙龙展出了风俗画《乡村的订婚》

A格勒兹B夏尔丹C华托D布歇

5,画家从1874——1886年一共参加了八次印象派画展

A莫奈B德加C毕沙罗D西斯莱

三,判断(420)

1,真正罗马式风格的形成以法国圣赛尔南大教堂的建成为标志

2,安东尼凡代克曾任英王查理二世的宫廷画家

3,18世纪,风景画在荷兰形成独立画科

4,法尔科内是18世纪洛可可风格在雕塑领域的杰出代表

5,柏林的《狂飙》杂志社和同名画廊是德国表现主义活动的一个重要据点

四,名词解释(520)

母神雕像样式主义伦敦印象派新客观社

五,论述题(2040)

1,以米勒的《拾穗者》和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为例分析批判现实主义与印象主意风格的区别与联系

2,试分析达达主义产生的历史原

 

2009年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外国美术史

考研题库2010-08-2613:

25:

52阅读184评论0  字号:

大中小 订阅

一,填空(315)

1,希腊化时期的重要作品以古希腊神话传说特洛伊战争中的一个情节为主题,表现了人对四王的抗争。

2,巴黎圣母院是风格的建筑

3,《马拉之死》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的代表作品

4,17世纪荷兰小画派画家的作品《戴珍珠的女孩》被后人称为“北方的蒙娜丽莎”

5,1917年,达达主义艺术家采用了现成品创作了《泉》

二,选择题(315)

1,德国艺术家弗里德里希的风景祭坛画《山中十字架》属于()艺术风格的代笔作品

A巴洛克B新古典主义C浪漫主义D现实主义

2,17世纪佛兰德斯画家()对英国肖像画产生过重要影响

A凡.代克B约丹斯C博鲁盖尔D泰尼尔

3《伊凡.雷帝杀子》是19世纪俄罗斯艺术家()的代表作

A苏里科夫B列宾C希施金D列维坦

4,《梅杜萨之筏》是19世纪初法国浪漫主义艺术家()的代表作

A热里科B德拉克洛瓦C吉洛德D卢梭

5,《田园合奏》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的作品

A波提切利B乔尔乔涅C体香D丁托列托

三,判断题(416)

1,古埃及的金字塔主要建于新王国时期

2,法国新古典主义艺术家勒布伦夫人的著名作品有《母女图》

3,马奈不是印象派团体的艺术家

4,波普艺术最早出现在美国

四,名词解释(714)

巴洛克抽象表现主义

五,论述题(2040)

1,以大卫的《贺加斯兄弟的宣誓》和戈雅的《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为例,分析和比较两位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和思想观念。

2,阐述“爱的花园”这个主题在西方艺术史上的意义、发展和演变。

(提示:

以体香、鲁本斯、华托和马蒂斯的作品为例)

 

2000年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美术理论

考研题库2010-08-2809:

57:

05阅读181评论0  字号:

大中小 订阅

一、填空(共10空,每空1分)

1.1750年,______国人_______建立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美学”(Aesthetica),该词的原意为_______。

2.马克思在_______一书中提出了“美的规律”的学说,他还提出,人通过生产劳动实践,使自然成为_______。

3.撰写《艺术与视知觉》一书的作者是_______,他提出了_______学说,这种学说属于_______心理学流派。

4.1985年7期《江苏画刊》发表了_______的《当代中国画之我见》一文,提出_______的论题。

二、选择(共10分,每题2分)

1.提出“艺术起源于游戏”学说的理论家是:

A.黑格尔B.斯宾塞C.席勒与和黑格尔D.席勒与斯宾塞

2.“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这段话的作者是:

A.温克尔曼B.沃尔夫林C.谢林D.马克思

3.石涛提出了:

A.“吾与吾周旋久,宁作我”B.“我之为我,自有我在”C.“情之所钟,正在吾辈”D.“无法而法,乃为至法”

4.《拉奥孔》的作者是:

A.拉辛B.来辛C.康德D.叔本华

5.“以美育代宗教说”的作者是:

A.鲁迅B.王国维C.蔡元培D.徐悲鸿

三、判断对错(共10分,每题2分)

1.“形象思维”的原意并不是指用形象来思维。

()

2.“美术”(美的艺术)最早包括“绘画、雕塑”、舞蹈、音乐和诗歌。

五种门类艺术。

()

3.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艺术的灵感说。

()

4.孔子的“里仁为美”指的是要以内心仁慈为美。

()

5.克乃父·贝尔在19世纪末提出艺术乃“有意味的形式”的观点。

()

四、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理解的循环2.优美与崇高3.美术世界4.格调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

1.有一种看法认为,美术作品“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另一种看法则认为,美术作品“越是世界的,才越是民族的”。

请根据美术史的事实分析这两种看法的理由,并陈述自己的看法。

2.你认为美术的商品价值与美学价值之间是否存在着关系?

为什么?

 

一、填空

1.德、鲍姆嘉通、感性学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化的自然”3.阿恩海姆、格式塔4.李小山、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路

二、选择

1.D2.A3.D4.B5.C

三、判断

1.√2.×3.√4.×5.√

四、名词解释

1.理解的循环是解释学一直讨论的问题,其内涵是:

整体只有通过理解它的部分才能得到理解,而对部分的理解又只能通过对整体的理解。

在理解艺术作品时,接受者必须理解作品中的部分,比如历史文化背景等,才能进而了解作品整体。

在艺术接受理解活动中,没有人能逃避这一理解的循环,所不同的是谁能有效地进入并充分地利用这一循环,从而达到真正地、深刻地理解美术作品的目的。

2.优美与崇高的关于主体和客体审美关系中一对基本范畴。

优美指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中呈现出来的自由,它在形态上体现为小、光滑、柔和等;崇高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在矛盾冲突中克服矛盾所呈现出的自由;它在形态上体现为巨大、坚硬、突跳等。

优美与崇高的第一次严格区分是由英国美学家博克进行的。

他认为优美和人的快感有关,而崇高和人的自我保存原则相联。

康德遵循了博克的方向,认为优美是建立于对象的形式,“崇高却是也能在对象的无形式中发现”。

优美和感性相关,崇高和理性相关。

4.格调是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

艺术作品的格调有高下雅俗之分。

首先体现在作品的思想内容方面。

高格调的作品一般来说有着健康的内容,深刻的思想,能触及生活的本质,展示生活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体现艺术家的独立人格和严肃认真对待社会、人生与自我的态度。

格调高的作品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在作品中能看出艺术家深厚的传统功力,并能恰如其分地用它们来表达相应的思想感情;另一种是富有探索性和独创性的作品,从这类作品中能看到艺术家对传统的艺术观念的批判和所开辟的新的艺术领域。

 

 

2004年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美术理论

考研题库2010-08-2809:

51:

43阅读136评论0  字号:

大中小 订阅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集体无意识”是由瑞士理学家________提出来的。

2.德国美学家席勒关于审美教育的美学著作是__________。

3.元代文人画家倪瓒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________耳。

4.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

“__________,以色貌色。

5.把艺术定义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的美学家是____________。

6.《为什么写作》的作者是________国的萨特。

7.明代王履提出了“吾师心,心师目,目师________”的创作思想。

8.提出“一画论”的画家是清代的________。

9.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出了“纯粹美”相对立的概念“________”。

10.撰写《艺术与错觉》的作者是________。

二、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在西方艺术理论史上最早提出用“艺术世界”概念解释艺术的是:

A.康德B.黑格尔C.丹托D.克罗齐E.沃尔夫林

2.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具有“形神”观的年代可追溯到:

A.18000年前B.先秦C汉代D.魏晋E.唐代

3.把“境”分为“实境、真境、神境”三种类型的作者是:

A.王国维B.苏东坡C.唐志契D.笪重光E.李日华

4.在西方美学史上,被成为美学之父的是:

A.笛卡尔B.培根C黑格尔D.鲍姆嘉通E.克罗齐

5.现代主义艺术家康定斯基的理论著作为:

A.《艺术论》B.《论艺术的精神》C.《美学三讲》D.《走向更新的拉奥孔》E.《艺术问题》

三、判断(每题4分,共20分)

1.贝尔和弗莱的现代主义艺术理论是建立在印象派的艺术实践基础上的。

()

2.姚最在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前提出了“心思造化”的主张。

()

3.鲁迅提出了“以美育带宗教”的美育思想。

()

4.哲学家柏格森用“绵延”的概念来解释艺术的特征。

()

5.沃尔夫林的《艺术风格学》是一本用图象学阐释艺术风格的著作。

()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人化的自然2.气韵生动3.搜尽奇峰打草稿4.艺术媒介

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在艺术理论和美学思想中,对艺术家在艺术本质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有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在艺术的本质中,艺术家占据重要地位,另一种则持完全不同的立场。

请你举例说出两种对立的观点的艺术理论或美学流派、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并对你赞同的观点给予进一步论述。

2试结合具体的美术作品阐述“意识形态“在美术中的表现方式。

 

04美术理论参考答案

一、填空

1.荣格2.《审美教育书简》3.寥以自娱4.以形写形5.苏珊·朗格6.法7.华山8.石涛9.相对美10.冈布里希

二、选择

1.C2.A3.D4.D5.B

三、判断

1.×后印象派2.×心师造化3.×蔡元培提出的4.√5.√

四、名词解释

1.“人化的自然”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观点,即指经由生产劳动实践,自然界从与人无关的、敌对的或自在的状态,变为与人相关的、统一的、为我的对象,其结果使人逐渐认识到客体对象的美并掌握了美的规律,从而发展起人的审美能力。

“人化的自然”实际上指的是人与现实建立审美关系的条件,是人之所以能够认识美和欣赏美的条件,并不是指美本身。

实践是认识的条件,并是认识的客观内容。

美不等于审美,审美涉及到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美则是审美客体的客观属性。

正是由于生产实践活动,由于“人化的自然”,人才能与现实建立起审美关系,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对象为审美关系中的客体对象;而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也才会越来越有能力认识对象的美,并且能够发挥主观审美意识的能动作用改造对象并创造出新的审美对象。

2.“气韵生动”是南朝齐梁时期重要的艺术批评家谢赫在《画品》中提出的绘画六法中的第一法,也是中国绘画理论中影响深远的一个命题。

“气”和“韵”都是富于中国传统多义性和涵盖性的概念。

“气”是秦汉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六朝时,思想家大都继承了气是天地万物之本源的思想。

“韵”是六朝时期常用的概念,原指韵律,与“风韵”、“性韵“连用,指含有审美意义的特定气质。

“生动”二字在唐代以来一直作为对“气韵”的形容而受到忽略,,但是“气韵生动”作为绘画“六法”在南朝提出时,最为重要的是“生动”而非“气韵”。

“气韵生动”在历代也不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但其所表现出的美学意义始终是不容低估的,其着眼点涉及宇宙观、人生观、艺术本体观念、形式自律等问题,体现了中国艺术中传统的美学特征。

它要求艺术既深入物象的本质、内在的规律,同时又以一种宏观的把握,情思的感悟去捕捉画面自身生命力的律动。

3.“搜尽奇峰打草稿”是清代画家石涛在其著作《画语录·山川章》中提出的,它是中国绘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搜尽奇峰打草稿”首先明确了艺术创作需要艺术家从事大量、艰苦、认真和深入的艺术实践,全面了解他所要表现的对象的各个方面的形态。

“尽”即是要尽其所能。

其次,“搜尽奇峰打草稿”也是一个物我交融的创作过程,要求艺术家不能机械动机摹拟自然形态,即使付出大量的努力也不可能立即创作出好的作品,这些只是“草稿”,需要经过升华,才能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作品。

郑板桥曾有“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一段论述,跟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阐释了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

4.“艺术媒介”是美国艺术批评家格林伯格提出的。

他继承了贝尔和弗莱的艺术本体论思想,但他对艺术本质的阐释已经转到了艺术媒介的物质实在方面,提出了“艺术是媒介”的现代主义命题。

他认为现代艺术的本质依赖于它所传达的媒介手段的“客观实在的本质”的能力,媒介手段方法的经久不变正好含有艺术的自我证明,艺术批评必须通过分析媒介被获得的方法来表达艺术的本质,从而阐释艺术自身。

格林伯格所说的“媒介”即物质性的颜色、线条和平面等,它们的特性决定着艺术的本质。

格林伯格对艺术本质的阐释深入到了绘画的物质媒介本身审美特性的层面,其理论对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以来的现代主义美术发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但提倡艺术完全自由和非意识形态化,反对艺术“主题”,反对客观现实的再现等主张,割断了艺术与现实的一切联系,否定了主体的精神创造,也就取消了艺术本身。

因此,“媒介说”既不可能解释传统美术,也不能真正揭示现代美术的本质。

 

2003年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美术理论

考研题库2010-08-2809:

53:

19阅读115评论0  字号:

大中小 订阅

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黄金分割律”是由古希腊的___________学派发现的。

2.美学上“情感符号说”的代表人物是_____国的______和_____国的__________。

3.六朝时期宗炳写的山水画论的篇名是__________。

王微写的山水画论的篇名是_________。

4.康德的哲学著作三大批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提出“思与境偕”的是:

A.司空图B.王国维C.张彦远D.王夫之

2.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A.康定斯基B.阿多诺C.姚斯D.荆浩

3.《笔法记》的作者是:

A.谢赫B.王维C.石涛D.拉斐尔

4.最早区分优美与崇高的美学家是:

A.朗吉努斯B.博克C康德D.克罗齐

5.美国美术批评家格林伯格写了:

A.《走向更新的拉奥孔》B.《拉奥孔》C.《艺术》D.《论艺术的精神》

三、判断(每题4分,共20分)

1.沃尔夫林的美术史观是形式主义的。

()

2.《画筌》的作者是元代的画家兼理论家笪重光。

()

3.《美的分析》是英国画家荷加斯的著作。

()

4.冈布里希的美术史研究方法主要受卡西尔的哲学的影响。

()

5.“美是生活”是俄国的美学家别林斯基提出来的。

()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异质同构2.游戏说3.艺术生产4.审美的期待视野5.主题

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从艺术史的实际出发,阐释政治影响艺术的途径与方式。

2西方古典美学中关于形式美的理论,与现代美学中的形式主义理论有何本质区别?

请结合西方艺术的史实论述这一问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毕达哥拉斯学派2.德、卡西尔、美、苏珊·朗格3.《画山水序》、《叙画》4.《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二、选择

1.A2.C3.D4.B5.A

三、判断

1.√2.×笪重光是清代人3.√4.×冈布里希受波普尔影响5.“美是生活”是由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的。

四、名词解释

1.“异质同构”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核心,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在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知觉组织活动和人的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同领域的“力”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有可能激起审美经验,这就是“异质同构”。

2.在美的本质问题上,“游戏说”认为美术是自由的游戏。

这一学说是由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的,由席勒加以系统化,后来又由斯宾塞等作了进一步发展。

康德认为艺术本质上是“自由的”,“好象只是游戏”。

席勒也认为“艺术是自由的女儿”,把艺术看作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的协调。

英国哲学家斯宾把艺术和审美活动从本质上都看作是一种游戏。

游戏说在19、20世纪都有一定影响,在不同程度上持此说的学者还有:

谷鲁斯、朗格等。

游戏说看到了自由的精神创造是艺术的本质之一,看到了艺术中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看到了艺术给人的精神愉悦,这些都是十分深刻而有价值的。

但它仅仅从主体去解释艺术,同客体、功利、实践与社会生活相割裂,因此是片面不完整的理论。

3.“艺术生产”这一概念是由马克思在1859年的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中提出的。

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同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联系在一起的。

马克思把“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从人的社会本质是生产实践活动的观点出发,把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看作是一种生产形态,看作是人的一种生产实践活动,在美学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举。

“艺术生产”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

在审美创造中,艺术把人的主观活动与客观世界高度统一起来。

5.主题的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对题材及其意义的认识、评价、态度和情感等,属于作品内容的主观因素。

主题是作品内容中最重要的东西,通常也被称为中心思想或主题思想。

作品的主题是一种从艺术形象中可以感受到的思想、见解、倾向、情感和理想,是符合生活的发展逻辑的,不是生硬地贴在作品上的标签。

在艺术作品中,主题也可以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因为艺术家的思想情感是多方面的。

另一方面,生活现象、文化现象本身就是丰富复杂的,同一对象会具有多方面的含义

2002年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美术理论

考研题库2010-08-2809:

54:

41阅读108评论0  字号:

大中小 订阅

《美术理论》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英国画家和理论家荷加斯提出最美的线条是_______和_______。

2.“美学之父”是_______国理论家_______。

3.“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和_______。

4.柏拉图把_______和_______定义为“理论感官”。

5.顾恺之的画论著作有_______和_______。

二、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顾恺之的“以形写神”意为:

A.用造型手法来表现绘画的精神B.用塑造人形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精神C.在摹写名画时要在形象中传达出人物之神D.其他

2.线性透视法的发明者:

A.达芬奇B.马萨乔C.乔托D.其他

3.在中文中,“美”的本义是:

A.羊大为美B.羊人为美C.都不对D.都对

4.提出“善、信、大、圣、神”观的是:

A.孔子B.老子C.孟子D.荀子

5.提出“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式”观的是:

A.马克思B.黑格尔C.列宁D.普列汉诺夫

三、判断并改错(共5题,每题2分)

1.科林伍德在《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美就是直觉就是表现”的学说。

()

2.王国维关于“无我之境”的学说受到了叔本华的影响。

()

3.康德的“纯粹美”意为“艺术的本质在于形式美”。

()

4.吴冠中提出了“笔墨等于零”的观点。

()

5.歌德提出了“建筑市凝固的音乐”的看法。

()

四、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6分)

1.移情说2.知人论世3.召唤结构4.时代精神5.现代性

五、问答题(共40分,每题20分)

1.请阐述艺术分类的逻辑。

2.如何划分艺术与生活的边界。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蛇性线、波状线2.德、鲍姆嘉通3.席勒、斯宾塞4.视、听5.《论画》、《画云台山记》

二、选择

1.B2.D(布鲁内莱斯基)3.D4.C5.A

三、判断

1.×《美学原理》是克罗齐的2.√3.√4.√5.√

四、名词解释

2.“知人论世”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概念,常被用在古代画论中说明人品与画品的关系。

同时它也是接受者理解艺术作品的一个原则。

要理解某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就必须从整体上了解这位艺术家的出身、生活经历、思想态度、个性气质等。

这是一个理解循环的过程,从作品(部分)到艺术家(整体)再到作品(部分)的循环。

3.召唤结构是一个接受论层面上的定义,是由伊瑟尔提出的。

艺术作品的结构不可能是一个封闭的,面面俱到的结构,而是为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