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七一建党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11046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的节日七一建党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们的节日七一建党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们的节日七一建党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们的节日七一建党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们的节日七一建党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我们的节日七一建党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我们的节日七一建党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我们的节日七一建党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我们的节日七一建党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我们的节日七一建党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我们的节日七一建党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们的节日七一建党节.docx

《我们的节日七一建党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的节日七一建党节.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们的节日七一建党节.docx

我们的节日七一建党节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我们的节日七一建党节

  篇一:

我们的节日资料

  市七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著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

在广大师生中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对于推动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活动内容:

  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春节期间,要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的主题;清明节期间,要突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的主题;端午节期间,要突出伟大爱国者屈原热爱祖国、求索创新以及入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中秋节期间,要突出中华民族四海同源、全球华人共兴中华的民族大义主题;重阳节期间,要突出孝老爱亲的主题。

同时,结合我区的民族特点,开展好民族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的活动,突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把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融入进去。

  三、活动安排:

  

(一)广泛开展师生民俗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

  1、20XX年3月2日——学雷锋,志愿服务。

开展学雷锋活动和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突出雷锋的毫不利己,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组织队员和预备团员走入社区、走向街道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2、20XX年3月8日——我让妈妈露笑脸。

开展我让妈妈露笑脸队活动,邀请妈妈们到学校和孩子们一起过节,孩子们为妈妈送上节日的礼物。

  3、20XX年3月15日——消费维权。

开展消费维权宣传教育活动。

引导广大队员从小学会科学消费、文明消费、理性消费。

  4、20XX年4月2日——清明之思。

开展清明节祭奠活动,要突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的主题,要在师生慎终追远、缅怀先烈的情怀中,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创业、奋斗不息的精神融入进去。

学校团队组织要广泛开展祭奠先烈、扫墓踏青等党团、少队活动。

在活动中,大队部分别组织一、二年级开展书写革命箴言活动;三、四年级开展调查了解清明节来历,制作硬笔书法和制作小报活动;五、六年级开展“我心中的英雄”的征文活动,用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形式来学习英雄的伟大精神和了解清明节的知识,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20XX年5月1日——孝敬父母。

开展孝敬父母系列活动,号召队员在母亲节和父亲节为父母洗脚、端茶、洗头、谈心、郊游等,感受父母的爱,学会感恩,学会回报。

  6、20XX年6月1日——欢欢喜喜庆六一。

开展第九届校园文化艺术

  节活动,为广大队员创设展示才艺的平台。

(具体活动见艺术节活动安排)

  7、20XX年6月6日——端午之忆。

端午节期间,要突出伟大爱国者屈原热爱祖国、求索创新以及入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在师生中广泛开展热爱祖国、了解祖国历史知识活动。

学校要组织学生在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之外,还要通过吃粽子收集屈原故事、屈原作品以及爱国名人故事。

  8、20XX年7月1日——红领巾心向党。

从三月份至七月份开展“红领巾心向党”大型主题系列活动。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教育学生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通唱、读、讲、传、写等方式,引导广大队员歌颂伟大的党,从小学党史、知党恩、感党情。

(具体安排见“红领巾心向党”主题活动方案)

  9、20XX年9月12日——中秋之韵。

中秋节期间,要突出中华民族四海同源、全球华人共兴中华的民族大义主题,要在家家思团圆的氛围中,把中华民族四海同源、全球华人共兴中华的民族大义融入进去,广泛开展中秋赏月活动。

  10、20XX年10月5日——重阳之孝。

重阳节期间,要突出孝老爱亲的主题,把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融入进去,广泛开展孝老爱亲、扶残助残等活动。

要求少先队员为长辈送一份亲手制作的礼物。

  11、结合我区的民族特点,开展好民族节日——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的活动。

在节日里为少数民族教师和学生表示节日的祝贺,还要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回族节日的风俗,从小懂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促

  进各民族团结。

  要注重主题活动形式和载体的创新,真正使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与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相结合,与现代公民文化需求相吻合,不断增强节日文化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要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现代节日理念,在移风易俗中体现人文关怀,在举国欢庆中倡导文明新风。

开展节庆活动,是过好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载体。

  

(二)大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学校要在继续巩固20XX年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

继续做好中华经典诵读进机关、进学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师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努力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干部群众。

(具体活动见教科室安排)

  (三)广泛开展网上节日主题活动。

  学校要利用校园网、局域网等资源,围绕传统节日的主题,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网上活动。

在20XX年国庆节前夕,要积极组织师生参与中央文明网主办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向国旗敬礼”活动。

吸引广大师生参与到“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中,努力营造文明祥和、温馨和谐的网络节日气氛。

  四、活动要求:

  1、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思想道德内涵。

开展传统节日主题活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

  节、中秋节、重阳节为重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广泛开展群众性节日民俗、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爱国卫生和科普宣传等活动,引导广大师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在全社会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真正使节庆活动成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扎实推动精神文明创建热潮,努力提升师生的文明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

要紧紧围绕传统节日主题,突出思想道德内涵。

通过举行节庆活动,深入挖掘这些传统节日的思想道德内涵,引导师生强化公民思想道德养成教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感恩社会,报效国家。

  2、突出思想内涵,广泛吸引师生参与。

要紧紧抓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始终。

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把师生发动起来,成为节日活动的主角。

要不断创新传统节日活动的形式和载体,增强“我们的节日”主体活动的广泛性、吸引力、感染力。

  3、立足学校实际,务求取得实效。

要按照“三贴近”原则,把“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结合起来,与“建党九十周年”活动结合起来,与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好各项工作,做到有声势、有成效。

  4、切实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节日氛罔。

学校要充分发挥板报、手抄报、橱窗、展板、新闻媒体的作用,多种形式宣传介绍传统节日,形成节日宣传教育平台。

  篇二:

我们的节日活动方案

  文山州高等级公路管理处文件

  文交高管〔20XX〕号

  文山州高等级公路管理处

  “我们的节日”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中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见》

  精神要求,为发挥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作

  用,丰富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

  节日文化。

结合我处工作实际,现制定我单位工会“我们的节

  日”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在我国,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周期性、民族性、

  群众性的特点,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

组织开

  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对于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

  统,推动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

  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活动内容

  

(一)传统节日

  元旦:

元旦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

要结合自身特点,选定主题,积极举办庆元旦的一系列活动,鼓励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展示我单位干部职工风采,促进单位建设和谐发展。

  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节日,它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

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

因此,要利用辞旧迎新、祝福平安、团圆和睦、安定祥和的气氛,组织春节联欢、敬老孝亲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传统节日活动吸引力和感染力。

  元宵节:

又称为“上元节”本地俗称“小年”,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我国历史悠久,各地传承着不同的民俗文化。

因此,要积极组织职工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

  清明节: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主要体现饮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关爱自然的意义。

要突出纪念先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共创幸福美好未来主题,大

  力倡导文明祭奠的良好风尚,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诵读中华经典,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端午节:

端午节最令人称道的是伟大的诗人屈原以及他所体现出来的心忧天下、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要把爱国主义的主旋律融入节日活动教育之中,通过组织中华经典诵读、民俗知识讲座等集体活动,弘扬传统文化魅力。

  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又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

要通过组织比翼双飞好夫妻评选等活动,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秋节: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性、群众性的特点,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由家人团聚、团圆、和睦相处,达到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在中秋节期间,要组织赏月、吟诗等活动,引导干部职工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推进国家统一和民族振兴。

  国庆节: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

要通过开展国庆主题活动,组织经典吟诵、歌咏等节日活动,让干部职工了解有关国庆的知识,感受节日的氛围,体验节日的快乐,培养干部职工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是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单位要在重阳节期间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敬老、爱老、助老的活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的意识,营造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

  

(二)其他节日

  劳动节:

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

要积极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干部职工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美德。

  建党节: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政党的诞生日。

要积极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激发党员干部职工“一生跟党走”的决心。

  三、活动形式

  1.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要充分利用传统节日的教育契机,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深干部职工对节日内涵的理解,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高尚情操;要发挥节日教育主渠道教育作用,将传统节日、经典文化教育渗透到日常工作中;单位要结合纪念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干部职工的爱国主义的情感。

  2.与中华经典诵读相结合。

  要将中华诗词吟诵系列活动贯穿到各个节日之中,围绕各个节日的文化内涵,设置相关项目,安排专门节目,吸引干部职工参加,增强对节日的喜爱,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3.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组织动员干部职工参与家属院、社区清洁卫生、环境保护和公益宣传等实践活动,为孤寡患病老人、残疾人和军烈属做好事献爱心,宣传节日文明礼仪和低碳生活知识,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主要活动安排

  篇三:

“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方案

  “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的特点,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在学校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对于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推动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校园和社会环境,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活动内容

  

(一)传统节日

  元旦元旦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

各小学要结合各自发展特色,选定主题,积极举办元旦晚会等活动,鼓励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展示师生风采,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春节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节日,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

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

因此,学校要利用辞旧迎新、祝福平安、团圆和睦、安定祥和的气氛,组织春节联欢、敬老孝亲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传统节日活动吸引力和感染力。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各地传承着不同的民俗文化。

因此,学校要组织学生参观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元宵节民间习俗,并积极参与猜灯谜等活动。

  清明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主要体现饮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关爱自然的意义。

要突出纪念先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共创幸福美好未来主题,大力倡导文明祭奠的良好风尚,广泛举办清明诗文朗诵会、诗词歌会,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诵读中华经典,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

发挥各类爱国主义教育

  基地的作用,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等大型群众性纪念活动,举行大中小学生入团、入队仪式,引导青少年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立志报效祖国。

  端午节端午节最令人称道的是伟大的诗人屈原以及他所体现出来的心忧天下、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同时,还是民间一年一度的“卫生防疫节”,要把爱国主义的主旋律融入节日活动教育之中,学校通过组织中华经典诵读、民俗知识讲座等集体活动,弘扬传统文化魅力。

今年,正值建党90周年,学校要组织红歌会、诗词创作等活动,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又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

高校和有关学校要通过组织大学生和青年教工集体婚礼、比翼双飞好夫妻评选等活动,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性、群众性的特点,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由家人团聚、团圆、和睦相处,达到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在中秋节期间,学校要组织赏月、吟诗等活动,引导青少年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推进国家统一和民族振兴。

  国庆节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

要通过开展国庆主题活动,组织经典吟诵、歌咏、集会、国旗下讲话等节日活动,让学生们了解有关国庆的知识,感受节日的氛围,体验节日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是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学校要在重阳节期间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组织学生开展敬老、爱老、助老的活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的意识,营造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

  

(二)其他节日

  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

学校要根据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美德。

  青年节“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1919年5月4日中国学生爱国运动而设立的节日。

学校要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入团、成人仪式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培养和提升青少年的文

  明素质。

  儿童节国际儿童节是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改善儿童的生活,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的节日。

学校要积极组织开展适合少年儿童吟诵、绘画、入队仪式等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意义深刻的、难忘的、快乐的“六一”儿童节。

  建党节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政党的诞生日。

今年7月1日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日,学校要以此次纪念日为契机,开展“历史的选择”为主题的红歌会、赛诗会等教育活动,激发青少年“一生跟党走”的决心。

  建军节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军节。

学校要积极开展拥军教育活动,从而增强青少年国防意识。

  教师节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每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

学校要积极开展“馈师恩、报祖国”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三、活动形式

  1.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各小学要充分利用传统节日的教育契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校园广播、网站、校报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深学生对节日内涵的理解,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高尚情操;要发挥课堂主渠道教育作用,将传统节日、经典文化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日常教学中;学校少先队要结合纪念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教育活动,切实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情感。

  2.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有效利用学校这一文化阵地,引导青少年学生广泛参与,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各个节日的文化内涵,通过自编自创“节日小报”,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

  3.与中华经典诵读相结合。

要将中华诗词吟诵系列活动贯穿到各个节日之中,围绕各个节日的文化内涵,设置相关项目,安排专门节目,吸引学生参加,增强对节日的喜爱,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4.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组织动员学生参与社区清洁卫生、环境保护和公益宣传等实践活动,为孤寡患病老人、残疾人和军烈属做好事献爱心,宣传节日文明礼仪和低碳生活知识,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四、几点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各单位要加强对活动的领导,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周密安排,落实措施,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确保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确保每个节日都有活动。

  2.突出主题,形成特色。

各单位要结合各个节日的特点,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特点,坚持分类教育引导,科学设计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学生广泛参与、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

同时要务求实效,既要结合实际,富于创新,体现隆重热烈,又要注意勤俭节约,切实把“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做出特色,做出亮点,做出品牌。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学校要充分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等媒介,广泛宣传各个节日的意义,加强学生对各个传统节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要广泛宣传本单位组织开展的节日活动,扩大主题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努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和良好活动环境。

  4.注意收集,归纳整理。

各小学要做到每个(:

我们的节日七一建党节)节日有方案、有记录,并归纳整理及时上报活动信息。

全年节日活动的材料汇编、信息报送情况将作为评选的重要依据。

  20XX年3月1日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

  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通过组织开展群众性校园文化活动,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引导青少年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营造文明、进步、和谐的社会环境,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活动内容

  1、广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倡导青少年学经典、悟经典、用经典。

利用端午节倡导青少年诵读、感悟经典,对提升中华经典普及水平,挖掘与诠释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民族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欢庆中华民族传统佳节,各小学要分班级在端午节前开展校园诗会,积极参与“中华诵我与经典有约”系列活动。

通过吟诵屈原诗歌、中华历代经典爱国主义诗篇、反映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诗词、颂扬炎帝文化和周秦文化的诗词,以及书画屈原词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掀起缅怀屈原爱国主义精神,歌颂和谐盛世的热潮,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2、开展读爱国主义书籍活动。

各小学要在节日期间开展“读一本爱国主义书籍,开一次主题班(队)会或读书心得交流会、写一篇节日感言文章”活动,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报国。

  3、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升青少年的卫生意识和校园的校容校貌。

端午习俗中有防疫除疫、卫生保健内容,故有人将端午节称为中国“卫生节”。

各小学要在端午节前后,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普及活动,从科学角度认识悬白艾、挂菖蒲、戴荷包、饮雄黄酒等端午节传统习俗,组织流行性、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普及日常卫生保健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