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15156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x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完成的几个问题:

①呼出的气体是什么?

②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③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④将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⑤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

按照“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一获得结论一反思与评价”进行排序,其中正确的是猜想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②⑤

C.①③②④⑤

D.①②④③⑤

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向试管中加锌粒

B.点燃另一酒精灯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3.某化妆品广告宣称自然护肤,为了标榜其成分纯属天然,高喊“我们恨化学”,受到舆论的讨伐。

下列对化学的认识正确的是()

A.化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B.纯天然的物质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C.化学对保障人体健康毫无作用

D.化学生产有百利而无一害

4.下列仪器可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A.烧杯

B.试管

C.集气瓶

D.胶头滴管

5.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的头脑更聪明。

以下知识的梳理有错误的一组是

A.[性质与用途]

①CO具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②石墨具有导电性--作电极

B.[物质的分类]

由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

C.[安全知识]

①碰倒酒精灯致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盖灭

②皮肤上不慎沾上氢氧化钠溶液--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D.[生活经验]

①区分白酒和白醋--闻气味

②刚装修好的房间不易立即入住--会挥发出甲醛污染空气,应选择不含甲醛的绿色环保产品

A.A

B.B

C.C

D.D

6.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瑰宝。

下列成语典故的原意中蕴涵化学变化的是

A.绳锯木断

B.火烧赤壁

C.破釜沉舟

D.愚公移山

7.下列使用试管夹的操作,错误的是()

A.从试管底部往上套

B.夹在距试管口约

C.用手拿住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D.用试管做实验时,都要使用试管夹

8.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新材料研制、④生命过程探索、⑤医药⑥信息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③④

D.全部都是

9.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闻气味

C.过滤

D.取用固体药品

10.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用水浇灌庄稼

B.不锈钢用于制餐具

C.氧气用于植物光合作用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11.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读取液体体积

B.

点燃酒精灯

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称取固体质量

12.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开始前必须检查装置气密性

B.用天平测量10g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右应减少砝码

C.胶头滴管使用后要立即清洗

D.实验室中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13.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A.水银温度计测体温时汞柱上升,原因是分子间有间隔

B.湿衣服晾晒在太阳下更易晒干,原因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色,原因是分子构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25m3的氧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原因是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14.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

15.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沙里淘金

C.铜线做电缆

D.汽油挥发

1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粮食酿成酒

②石油分馏

③用活性炭除去有毒气体

④植物的光合作用

⑤霓虹灯光闪烁

⑥煤的焦化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17.2019年“巴斯夫小小化学家”化学免费互动实验活动在上海科技馆举办,在模拟的塑料实验室里探索安全塑料的秘密,于是有同学提出:

“我们可以先上网查阅一下”。

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

B.设计实验

C.收集证据

D.归纳结论

1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加热碱式碳酸铜,观察到绿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白光,生成了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9.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纯高粱酿酒

B.马家柚榨汁

C.红木雕刻

D.粉碎黑滑石

二、填空题

20.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铝元素______.

(2)钙离子______.

(3)3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

(4)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______.

21.写出下列实验仪器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础。

请完成下列内容。

(1)酒精灯的酒精洒出,在桌子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___________________;

(2)倾倒细口瓶里的液体时,标签腐蚀、字迹模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时,通常使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

取用6.8mL某溶液需要的仪器_________(填序号)。

①5mL量筒    ②10m量筒    ③25mL量筒    ④胶头滴管    ⑤玻璃棒

(4)用托盘天平称取6.3g食盐固体,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这时应该_________________。

若称量结束后发现药品和砝码放反了,则实际称取的食盐的质量是________g(lg以下用游码)。

(5)实验室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烧杯底部应垫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日本工业新闻》报道了一条用炸药和碳粉炸出金刚石的消息,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认为这种方法很新鲜。

在爆炸的瞬间,可产生 40 万个大气压的超高压和 5000℃的超高温。

按以往用石墨在 2000℃加 2 万个大气压就能“压”出金刚石的情况,爆炸时产生的超高压和高温条件应该说完全可以“压”出金刚石。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列叙述属于金刚石用途的是________

A.用来裁玻璃

B.琢磨成璀璨夺目的钻石

C.润滑剂

D.用作钻探机钻头

(2)科研人员用碳粉来制金刚石,所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家在 440℃和高压下,利用金属钠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了金刚石和碳酸钠。

   请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4.(4分)在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内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B.可将废酸液和废碱液相互混合,混合后测其pH约为7,再用水稀释后即可排放

C.连接仪器时,橡胶塞用水润湿后慢慢旋进试管口

D.切忌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E.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再装药品

F.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于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左盘的纸上称量

G.胶头滴管用完后不洗涤就直接插入原滴瓶

H.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砝码应先加质量大的,再加质量小的

难度:

一般使用:

134次题型:

填空题更新:

2015/5/15

纠错智能换题收藏详情

三、简答题

25.以下是实验课上某同学练习药品的取用和给物质加热的操作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一中为了提高实验操作效率,___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改为用手取药品。

(2)进行步骤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3)指出步骤三中的两处错误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一般使用:

20次题型:

简答题更新:

2019/11/14

纠错智能换题收藏详情

四、科学探究题

26.某实验小组对“载人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装盛放过氧化钠(Na2O2)颗粒的装置”感到非常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1)(提出问题)过氧化钠是否为一种制氧剂?

与人呼出的哪种气体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A)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和水蒸气等.(B)石灰水是一种稀溶液,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但在吸收二氧化碳方面没有氢氧化钠溶液效果好.

(提出猜想)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N2或CO2或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进行实验)

(I)实验Ⅰ:

验证过氧化钠与氮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i)实验操作如图1所示.

(ii)实验现象及结论:

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现象,判断过氧化钠与氮气没有发生反应.

(II)实验Ⅱ:

验证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i)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变化.

(ii)实验现象及结论: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并生成________

(III)实验Ⅲ:

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i)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

(ii)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向装置中加入药品.

﹣﹣﹣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A装置中缓慢加入稀盐酸.

A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C装置中有气泡出现.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C装置作用是________.

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在D内进行检验.

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2)(实验反思):

 

(I)根据实验Ⅱ和Ⅲ,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或水蒸气反应后,还产生了另一种物质,该物质是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II)某同学对实验Ⅲ的设计提出疑问:

该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图3中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否用澄清石灰水代替,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

难度:

一般使用:

0次题型:

科学探究题更新:

2020/4/4

纠错智能换题收藏详情

27.下图是学生“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操作的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如图A所示,将一根火柴梗平放人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观察.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如图B所示,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观察到烧杯底部出现黑色物质.请帮他们分析产生黑色物质的原因是_______.

(3)为了探究蜡烛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他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这说明燃烧的生成物中一定含______和______.

(4)如图C所示,用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如何操作才能确保实验成功?

______(只答一点).

难度:

较易使用:

41次题型:

科学探究题更新:

2019/8/13

纠错智能换题收藏详情

三、简答题

25.以下是实验课上某同学练习药品的取用和给物质加热的操作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一中为了提高实验操作效率,___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改为用手取药品。

(2)进行步骤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3)指出步骤三中的两处错误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26.某实验小组对“载人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装盛放过氧化钠(Na2O2)颗粒的装置”感到非常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1)(提出问题)过氧化钠是否为一种制氧剂?

与人呼出的哪种气体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A)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和水蒸气等.(B)石灰水是一种稀溶液,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但在吸收二氧化碳方面没有氢氧化钠溶液效果好.

(提出猜想)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N2或CO2或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进行实验)

(I)实验Ⅰ:

验证过氧化钠与氮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i)实验操作如图1所示.

(ii)实验现象及结论:

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现象,判断过氧化钠与氮气没有发生反应.

(II)实验Ⅱ:

验证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反应并生成氧气.

(i)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变化.

(ii)实验现象及结论: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过氧化钠与水蒸气发生反应并生成________

(III)实验Ⅲ:

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i)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

(ii)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向装置中加入药品.

﹣﹣﹣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A装置中缓慢加入稀盐酸.

A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C装置中有气泡出现.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C装置作用是________.

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在D内进行检验.

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2)(实验反思):

 

(I)根据实验Ⅱ和Ⅲ,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或水蒸气反应后,还产生了另一种物质,该物质是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II)某同学对实验Ⅲ的设计提出疑问:

该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图3中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否用澄清石灰水代替,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

27.下图是学生“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操作的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如图A所示,将一根火柴梗平放人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观察.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如图B所示,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观察到烧杯底部出现黑色物质.请帮他们分析产生黑色物质的原因是_______.

(3)为了探究蜡烛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他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这说明燃烧的生成物中一定含______和______.

(4)如图C所示,用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如何操作才能确保实验成功?

______(只答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