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报告精选3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16805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报告精选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报告精选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报告精选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报告精选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报告精选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报告精选3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报告精选3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报告精选3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报告精选3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报告精选3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报告精选3篇.docx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报告精选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报告精选3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报告精选3篇.docx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报告精选3篇

2021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报告(精选3篇)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报告1

  鞍山市宝得中学座落于铁西区宁远镇,建校于1999年9月,是政府投入、名企赞助多渠道融资的一所公办农村初级中学。

学校占地面积为5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3800平方米,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教师155人,学生1300人。

我校自__年起,就开始信息化教学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与时俱进,制定了信息技术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并一直致力于信息化技术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我校已投入使用的百兆校园,可以拥有200多G的上教学资源库。

并通过市电信局的城域连接互联,实现宽带接入,带宽10兆。

学校有2个多媒体计算机络教室及1个教师电子备课室,36个多媒体教室,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学术报告厅,计算机总数达200多台,生机比达到6.5:

1。

校园建成后,各班实现班班通。

全校内部实现管理络,信息交换,资源共享。

  根据鞍山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评估细则,我们认真对照,积极进行自评,自评分数为118分,完全符合申报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性学校的资格。

现从五个方面汇报如下:

  一、机构及人员

  学校高度重视本次鞍山市现代教育技术评估活动,成立了以翟校长为组长的教育技术应用领导小组,由教学副校长主抓教育技术应用工作,由电教处负责具体实施。

我校电教处共有5人,其中有3人为专业教师,2人为本科学历,1人为大专学历,另外2人为非专业教师,本科学历。

  二、组织管理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宝得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十二五”规划及年度执行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各项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全员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有专项培训计划,并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计划,主要学科能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

学校有完善的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的各项制度,管理科学规范,计算机教室使用记载准确完善,设备维修及时,能保障日常教育教学的需要。

  几年来,我校教育技术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在翟校长的领导下,结合学校实际和特色发展的需要,提出了“设备配置与技术培训同步进行”的发展策略,学校在计算机多媒体络应用中真正做到了规划超前,购置合理,培训到位。

  三、教育教学人员能力

  在学校进行信息化建设规划时,清楚地认识到转变观念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技术应用领导小组,从思想上统一认识,使全校教师认识到培养一支教育观念新、信息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关键在教师。

我校一直把教师队伍信息化建设放在教育信息化的头等重要地位,全校教师全部通过了省二级考试,学校已经通过和正在进行国家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教师有51人。

80℅以上的教师能基本掌握计算机工具和其他现代教育技术,70℅以上的教师熟悉学科资源,60℅以上的教师能够自制或整和

  多媒体课件。

学校教务处、电教处负责全体教师的计算机技能培训,如学生成绩录入、汇总、统计,制作幻灯片演示文稿、收发邮件,文字材料的录入及打印等。

学校以课件开发作为任务驱动,在专职教师的合作学习中,形成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骨干队伍,建立了校课件制作中心。

一线教师都会用一种或多种的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并贯穿于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所有学科都用上了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许多教师的课件在省、市、区获奖。

如:

金萍、张颖、尹相美、钟祥东、王春红等教师的课件在省教育软件大赛中获奖。

  四、教育教学成效

  1、建好校园

  学校校园投入使用八年多,在使用过程中,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更加关注络资源的建设和充分利用,重视管人员的定期培训,以提高络运行的安全和效率。

为了使学校得到持久而稳定地运行,满足校内访问主页的需求,学校重新整理了校园络线路,并且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库,进行电子备课。

每学年每位教师上传优秀课件、经验论文、电子教案,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学校有专业人员负责,定期更新。

校园真正地调动了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无穷创造力。

  2、抓好学生课外小组活动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学校把爱好计算机的同学组织起来,定期开展活动,为他们拓展计算机知识,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并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各类国家、省、市举办的竞赛活动。

在鞍山市第

  八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竞赛中,我校7人获一等奖,10人获二等奖,11人获三等奖。

在第八届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我校3人获一等奖,9人获二等奖,6人获三等奖。

在20__年中国青少年计算机表演赛中林少军同学获得辽宁赛区初中组一等奖、王明旭获得辽宁赛区初中组二等奖。

  现在学校的大多数学生能独立操作计算机,能应用计算机帮助学习。

  3、做好学科课程整合工作

  随着现代信息化教育理念和技术的演进和计算机课程的发展,特别是教师、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的提高,使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不断产生,学校由建、建库逐步步入课程整合阶段,为了抓好学科教学整合,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对教师进行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培训,并要求教师每学年制作至少一节多媒体课件,学校对制作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

  

(2)学校的组内公开课,校级公开课必须采用多媒体课件。

  (3)利用教研时间观看优秀教学案例,并进行组内研讨。

  (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并积极组织教师参观、学习及参加各类竞赛。

  五、设备设施基础条件

  我校拥有两间多媒体计算机络教室,有教学广播系统,局域络畅通。

有36个多媒体教室并配有数字投影机、视频展台、多媒体。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报告2

  我校根据教育局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指导精神,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全体师生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类课程的整合,提高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构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结合学校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确定为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并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

总结我校的现代信息化教育发展状况,自评报告如下:

  一、组织管理与经费保障

  1、制定可行的规划计划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学校制定了切合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每个学期都认真制定学期计划,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实施步骤,确保了信息技术工作顺利开展,学期末总结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2、设立合理的人员机构

  为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我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全任组长全面负统筹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成员覆盖到各部门,各学科,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同时,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会议研讨教育信息化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设,能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各项信息管理制度,制定了《办公室教师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计算机专用教室管理制度》、《普通教室电教设备管理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校园使用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络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络突发事件处置规定》等,使工作有章可循,保证了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

要求每位教师能积极参与上级部门、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鼓励广大教师自主性地参与社会组织的培训,逐步建立评价、考核、奖励机制,形成长效管理体制。

把教师信息技术运用及课堂教学整合的实效作为评价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纳入教师晋升职务,评优的指标。

  4、经费投入

  我校利用有限的经费,并积极争取其他资金,逐步使信息化设备到位,目前,已实现班班配备了电子白板,基本满足了教育教学需求。

此外,学校每年能够根据校情,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对设施设备进行更新维护,加强人员培训力度以及添置教学资源。

  二、校园信息化环境

  

(一)基础设施建设

  1、我校共有计算机络教室一间,达到上课每生一机要求,配置能够满足教学要求。

  2、学生在计算机络教室上课,基本达到国家课时标准。

  3、教室教学环境:

我校所有教室、会议室均已安装多媒体设备。

  4、联计算机达到计算机总数的90%,在专用教室、部分办公室办公室等设有信息接入点。

  5、学校有合适的交换机、路由器。

  6、校园稳定、畅通,可以随时使用,故障排除及时,无长时间断停用现象。

  7、学校各类信息技术设备,有专人管理,维护维修到位,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8、但教师用机,卫星IP接收系统,专业软件相对缺乏。

  三、教育教学运用

  

(一)教育教学资源

  学校教师基本都能熟练利用络资源,满足日常教学需求。

  

(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内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计划,根据不同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和目标,先后组织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校本培训、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如何使用的培训、教师办公应用软件操作员中级培训、几何画板软件使用培训等。

对于教育技术骨干教师,学校指派他们参加一些校外的应用技术培训,将培训的成果应用到各自的教学中,并且带动一批教师参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中来。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师能够熟练完成电子文档编辑、页浏览、络资源检索和下载,能制作符合实际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开展了一系列多媒体设备使用培训,教师都能独立使用多媒体设备。

  四、主要问题与对策

  问题一:

教师的教育现代化的意识还需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还需不断深化,如何把握学科教学的特点,运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运用人机对话技术精心安排问题,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模式,还需进行不断地研究。

  对策:

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关键是人的因素,我们将进

  一步加强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力度,选派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参加专题培训,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积极运用现有的教研平台,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积极开展“在做中引、在引中学、在学中研、在研中思”活动,努力探索现代技术与学校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全面促进学校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问题二:

如何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资源平台,引导学生通过络平台自主学习,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基。

帮助学生能够合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去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从而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和情感工具。

  对策:

学校将在条件与经费许可的情况下,积极开发相应的资源平台,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能充分运用络,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创导“绿色上行”活动,使学生更多地掌握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技能,全面提高素质。

  问题三:

我校学生大部分为外来务工子女,和城区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相对不强,信息意识相对薄落。

据初步统计:

学生家庭电脑配置率低,家里即使有电脑的也只当作游戏机来使用,客观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信息化工作向纵深发展,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受到一定的制约。

  对策: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家长信息技术的宣传力度,增强家长信息化意识;学校进一步做好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向学生开放的工作,大力提高学生信息化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自查报告3

  我校根据教育局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指导精神,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全体师生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类课程的整合,提高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构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特对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报告如下:

  一、组织管理

  1、制定可行的规划计划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学校制定了切合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每个学期都认真制定学期计划,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实施步骤,确保了信息技术工作顺利开展,学期末认真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2、设立合理的人员机构

  为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我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全任组长全面负统筹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成员覆盖到各部门,各学科,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同时,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会议研讨教育信息化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设,能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各项信息管理制度,制定了《随州市金太阳学校办公室教师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随州市金太阳学校计算机专用教室管理制度》、《随州市金太阳学校普通教室电教设备管理制度》、《随州市金太阳学校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随州市金太阳学校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随州市金太阳学校络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等,使工作有章可循,保证了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

  4、设备投入状况

  我校信息化设备逐渐到位,目前,正努力实现教职工人人有一台电脑,班班配备了电子白板,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此外,学校每年能够根据校情,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对设施设备进行更新维护,加强人员培训力度以及添置教学资源。

  二、校园信息化环境

  

(一)基础设施建设

  1、我校共有三间计算机络教室,达到上课每生一机要求,配置能够满足教学要求。

  2、学生在计算机络教室上课,每天使用率已达到5课时。

  3、教室教学环境:

我校大部分教室、会议室已安装多媒体设备。

  4、联计算机达到计算机总数的90%,在教室、办公室等教学、办公用房均布设有信息接入点。

  5、学校有合适的交换机、路由器,有基本保障络安全的防火墙。

  6、校园稳定、畅通,可以随时使用,故障排除及时,无长时间断停用现象。

  三、教育教学运用

  

(一)教育教学资源

  1、学校准备建立具有服务于教育教学、满足现行新课标需要的校本资源库(学科门类齐全),每位老师参与建设,实现了资源共享、共用,通过资源的上传、积累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为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又一个有效途径。

  2、能不定期向中国现代教育教育资源库上传教学资源。

  

(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内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计划,根据不同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和目标,先后组织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校本培训、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如何使用的培训、教师办公应用软件操作员中级培训、教师笔记本使用培训等。

对于一部分教育技术骨干教师,学校指派他们参加一些校外的应用技术培训,将培训的成果应用到各自的教学中,并且带动一批教师参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中来。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校在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校园数字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问题一:

我校属民办学校,在信息化教育投入资金上缺口较大,信息化络教室不足,诸多因素制约了我校信息化工作发展,望各级领导关注民办教育,稍微加大对我校教育经费的投入。

  问题二:

如何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资源平台,引导学生通过络平台自主学习,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基。

帮助学生能够合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去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从而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和情感工具。

  问题三:

我校学生大部分为外来务工子女,和城区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相对不强,信息意识相对薄落。

据初步统计:

学生家庭电脑配置率低,家里即使有电脑的也只当作游戏机来使用,客观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信息化工作向纵深发展,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受到一定的制约。

  问题四:

教师的教育现代化的意识还需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还需不断深化,如何把握学科教学的特点,运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运用人机对话技术精心安排问题,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模式,还需进行不断地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