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1814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docx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docx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

质与形的高度统一

今日石界,各种赏石观点争鸣、相互激荡,这是由各地区文化差异和经济基础决定的,虽然符合我国文化建设的“双百”方针,但毕竟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统一认识,赏石观点存在巨大分野,导致大多数收藏者处于跟从、追名、逐利、附雅的盲目状态。

赏石,是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回归体现,是思想意识对自然美的容纳和追求,这是赏石的目的,赏石目的又决定赏石标准,不明确赏石目的,不统一赏石目的,赏石标准必然存在分歧。

这种分歧不是积极意义上的“百家争鸣”,是“不知几人称王称帝”的“天下大乱”。

就笔者个人观查,现今石界赏石标准主要存在两种偏激观点,一是唯质,二是唯形。

我曾经以一个初学者的身份向执不同赏石观点的各省藏石者求教(使用初学者身份非有愚弄之嫌,主要是惟恐自己的观点在交谈中影响对方的真实表达,权做白纸一张,任人抒发),感受到,质派与形派的对立比想象中还要尖锐,相互排斥已经由来已久并已各自形成自己的队伍阵容、评价体系乃至市场。

一、质派与形派的不同点。

1、质派。

多为两广藏家,富庶之地,提倡以质取石。

赏石不先问形,开口石质,闭口硬度,视形派理论为粗浅认识,不屑于顾。

其倡导首先本身就是推广(包括推销)当地特色资源的意识流露。

多数藏家经济状况较好,或经商或受环境氛围所影响,热中商业活动,赏石极富厌胜心理,求福趋吉意识强烈:

富丽堂皇、艳光四射、金玉珠玑、体坚质密为其所喜。

身处改革前沿阵地,这类藏家因主动或被动提高,普遍综合素质相对较好,但受到西方文化影响,部分或能中西融合,取舍扬弃,融会贯通;部分则中西对抗,莫衷一是,随风而摆,不伦不类(少数对摩尔、印象类石的命名配座也可窥一斑)。

2、形派。

以苏、浙、川、黔一带为盛,赏石以形为一,甚至唯形为是,只求形象,不问质地,这也是由当地资源状况决定的。

这类藏家多为当地文化活动活跃者,对其他艺术门类也有所喜好或造诣,书画、古玩、根艺、紫砂触类旁通。

但部分近年来受市场利益和从众心理驱使,已为质派所“俘”。

极少数藏家受道家思想影响,赏石提倡亲近自然,不以赏为目的,以悟为宗旨;不以石为财富,以乐为收获。

修身养性,自怡自得。

久之,则流于固步自封、孤芳自赏,不热中参与公众活动和社会建设。

二、质派与形派的共同点。

——妄想用一般商品或普通艺术品的推广方式打造奇石的所谓品牌效应。

奇石是特指一方一枚,而不是一种一类。

“小鸡出壳”身价过亿(且不论其真伪),并不能表明所有的玛瑙石都是奇石,或者所有的玛瑙奇石都是精品。

常见台湾石商高价购买了一方长江石后,石友们便奔走相告,喜形于色,一时之间似乎所有的长江石将身价倍增,这就是把奇石一般商品化的错误观念在作祟。

同样,三江石稀有、彩陶石枯竭、长江石资源日益匮乏,并不表示它们就奇货可居。

它不是生存必须品,没有物质需求上以稀为贵的属性,绝对稀少充其量只具有为具体科学提供研究对象的价值,不属于观赏石艺术范畴。

因此,将石头以属地或石种分类,大搞“规模经营”、品牌效应,是盲目的商业念头和幼稚的抄作方式。

三、质与形的高度统一。

质是为形服务的。

石质好比素材,需要创作者的加工整理,才能成为脍炙人口的好作品。

质之于奇石,好比纸之于书画,料之于雕刻。

浑金璞玉,只能通过雕琢才能实现其审美价值。

质无奇之论,只有良之称,所以,将仅具备优良石质的石头称为奇石是不正确的。

另外,不同质地又利于不同造型的体现。

粗糙善于表达雄浑,细腻长于显露温情,油润描水竹,干皴画山松,各有所宜。

所以,质与形不是对立矛盾的关系。

石以形象为奇,以质彰显、辅助、恒固、增添奇石之奇;

石以质良为美,以形挖掘、表现、提升、实现美石之美。

这才是质与形的真正关系,高度统一的关系。

 

浅谈长江石的清洗和护养

 

                          四川泸州万德荣

 

 

  长江石的精美,已经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长江石。

  可是,有一部分长江石或者图纹精美,或者造型奇特,但石头表面却有大团大团的黄斑,或者大团大团的污迹,用水洗怎么也洗不掉,严重影响观赏效果。

怎么办?

这就需要对石头进行合理的清洗。

  长江石被江水造就,具有很强的亲水性,浸泡在水中,就颜色光鲜,图纹清晰;离水干燥后,大部分石头就颜色暗淡,石皮粗糙,图象模糊。

怎么办?

这就需要对长江石进行合理的护养。

本文试图就长江石的清洗和护养,抛砖引玉,谈谈我的体会。

  一。

长江石的清洗

  长江石的清洗,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法.

 

(一)石头上粘有砂积,怎么去除?

  不能采取磨的方法,因为用磨的方法,必然伤及石头,会出现打磨的痕迹。

  正确的做法是,把石头放在水盆中,水淹石头的一半,用一块比鼠标略小的卵石轻轻敲击积砂,边敲边用水把敲碎的积砂粉末冲走,直至把砂积全部敲干净,以手摸不刺手为准。

注意力度要轻,以刚好能把积砂敲醒敲松为准,不能敲在石头上,避免伤及石头。

 

(二)石头表面有污染、污渍,怎么去除?

  先用清水冲洗,看是否能洗掉。

如果一洗就干净了,说明没受污染,没污染的石头,只消把泥沙洗掉就可以了,最多用洗衣粉在石头表面搓洗一遍,清洗干净就行了。

  被污染了的石头,单用水清洗是不行的,必须用酸才能将污染部分洗掉。

  具体做法:

用纯度高达99.4%的草酸,与清水按2:

100的比例配制(10斤水放2两草酸),污染程度不重的石头,在酸水中浸泡1-2个小时就可以了;

  污染严重的,可以浸泡几天甚至更长时间(也可加大草酸浓度到4%-5%)。

石头放入酸水中,要经常观察酸洗的变化,尤其是刚放入的1-2小时内,一定要将石头捞起来看,污染部分是否被清除了,如果被清除了,就立即停止酸洗,用水将石头表面残留的酸水冲洗干净,再放入盛有清水的容器中清漂,漂上一天换一次水,一般漂过三天就可以了。

如果石头放入酸水中,在1-2个小时内没任何反应,说明污染很顽固,就得延长时间,5小时、10小时、24小时不等,甚至几天,你就得有耐心,隔几个小时去看一看,什么时候污染被清除了,什么时候就停止酸洗,然后就如前所说进行清漂。

  注意:

长江石的酸洗,不能用盐酸,也不能用硫酸,只用草酸。

因为草酸的腐蚀性不大,不会伤及石头,对人对石都比较安全,切记!

  二。

长江石的保养(养护)

长江石的品种繁多,按观赏要点划分,可以分为图纹石(画面石)、象形石、质色石三大类。

不同类别的石头,保养方法不同。

  

(一)。

长江质色石的保养方法:

  长江红碧玉、紫碧玉、黄蜡石、绿泥石、墨玉等,质地细腻,色彩鲜艳,既可以赏形,也可以单赏质色,是属于应该用油养的质色石。

  质色石如金玉,可以通过油养,让油类物质渗入石头深处,把石头深处的颜色充分透出来,使黑的更黑,黄的更黄,红的更红,绿的更绿,甚至使石头呈现半透明或微透明状态,使之珠光宝气,艳丽如新,保持较长时间不变。

   体量较小的质色石(同时象形者更佳)还可以把玩,用手在石头上摩挲,使之形成包浆,又别是一番情趣。

   具体的油养方法,可以参考两广地区对黄蜡石、彩玉石的做法,用凡士林、硅油、BB油、宝宝霜等,都可。

没有统一的做法。

以各自喜好为准。

  

(二)。

长江图纹(画面)石的保养方法:

长江图纹(画面)石的地质构成非常宽泛,长江石中按地质构成划分出的所有石种,都能形成图纹,都有画面石产出。

  图纹石如字画。

字画是挂在墙上观看的,不能沾油,不能用手长期抚摩。

图纹石也是如此,不管什么质地的画面石都不能沾油,不能把玩,“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类石头,以其表面的“文字”或“图画”为观赏点,如果沾了油,石头内部的颜色透出来,就会形成干扰,降低画面的对比度,对天然字画造成人为的污染!

人手的汗气,也是带油的物质,不要指望把玩小品画面石,使之形成“包浆”,那样也会污染画面,降低对比度,降低观赏价值!

   众所周知,长江石是以画面石为主的水冲卵石类奇石,亲水性很强。

画面石都讲究对比度,即图纹与背景的反差越强烈,可观赏性越强。

多数画面石表皮较粗糙,有细微毛孔,在干燥状态下,颜色较浅,反差就不很强烈;上水后因水珠填满毛孔,水珠张力具有放大作用,颜色就会光鲜,对比度就会得到提高,画面的可观赏性就会得到改善。

雨花石须置于水中,才能更好地观赏,也是这个道理。

   可是,作为安放在博古架、展览台上的画面石,不能老抹水啊,即使抹上,很快就蒸发了。

有没有可以代替水来展示石头画面的美,却又不象水那样会蒸发,也不象油那样会渗透的物质来保养石头呢?

   回答是肯定的----有!

刷蛋清

   蛋清是透明的黏液。

涂抹蛋清,就是要它代替水来填满石头表面的细小孔隙,在石头表面形成一层光洁透明的薄膜,获得近似于石头沾湿水的效果,把石头表层的色彩充分显示出来,使对比度加强,图案清楚,色彩鲜艳。

蛋清干了后,这层薄膜仍然存在,类似水湿后的观赏效果依然保持,只要不让它沾水,能管好几年。

这样就基本解决了“抹水虽好但水一干就完"的难题。

   蛋清不具有渗透性,。

用蛋清抹图纹(画面)石,石头深处的颜色无法透出来,不会干扰画面原有的“秩序”。

   蛋清对石头图纹的对比度有加强固化的作用---刷上蛋清三至四月后,用水把蛋清洗去,待水气干后再看石头,其图纹的对比度比刷蛋清之前要好得多!

蛋清刚抹上去,有一股腥气,干了后,就逐渐消失,一周后基本无气味。

故不必担心气味不好闻的问题。

   刷蛋清的具体方法:

   1.鸭蛋清无色透明,鸡蛋清黄色透明,所以,应该选用鸭蛋清。

   2.鸭蛋清较稠,可适当加清水调稀,并充分搅拌均匀。

   3.先将石头浸湿,用拧干的湿帕擦去石表的浮水,再用软毛刷蘸上蛋清均匀地涂于石表。

(全干的石头不易均匀涂抹)

   4.先刷石头的背面,晾上一至二小时,待其干定后,再刷主观赏面。

 (三)。

长江象形石的保养方法:

   长江象形石的保养,得分清石质,不同的石质用不同的方法:

   是红碧玉、黄蜡石、绿泥石一类的质地细腻的石头,可以用油养;是石英砂岩、粉砂岩等石质较粗的石头,不能油养,可以刷蛋清,也可以什么都不刷,只赏造型。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

近年来,收藏市场出现了“奇石收藏热”。

而黄蜡石以“石后”身份,高姿态入主收藏界,引起了不少藏家的目光。

拍卖会上黄蜡石行情不断被刷新,各拍卖公司所标的底价也有了重新考虑。

随着越来越多的收藏品处于“溢价”行情,黄蜡石的价值洼地优势为不少玩家所追捧。

  后起之秀,渐受追捧

  黄蜡石又称黄龙玉。

黄蜡石为蜡石中最为珍贵的品类。

其硬度大,摩氏硬度7°左右,韧性也强,极富稳定性。

古代称田黄石为“石帝”,而今品品位高的黄蜡石则可当之无愧地接受“石后”皇冠。

  以热点收藏的云南黄蜡石为例,这个产地的黄蜡石是玉石级的奇石之一,众称“黄龙玉”,主要成份是矽化安山岩或砂岩,内含铁、石英,因其质地似玉石般的温润,石表颜色亦带有黄色光泽而得名,主要产于我国云南等,享有岭南奇石之称。

  据说,古时的这种黄蜡石生产极少,《金玉琑碎》说:

“腊石者,真腊国所出之石也,质坚似玉,非砂石不能磨与琢也。

昔人曰碔砆乱玉,碔砆即腊石也。

”黄蜡石同其他奇石不同,它不以“透、瘦、漏、皱”著称,而以石表滋润细腻,色彩纯黄,耀人眼目,同样具有任人想象的空间而受人钟爱。

  近年来,在云南等地,黄蜡石一度被市场上炒得沸沸扬扬,有不少投资者和有关专家还纷纷南下,购售云南黄蜡石,作为投资而不惜重金一掷,唯恐错过了这一机会。

2007年,在中国(昆明)东盟石文化博览会上,云南黄蜡石更成为了石博会最亮点,入选展品数量达到200多件。

据主办方随机调查,光一个展摊上日交易额就在20万元至30万元左右。

由于人气旺盛,成交空前活跃,主办方还提前确定了今年7月份第二届东盟石文化博览会的日期,而在所有已订出的标准展位中,有60%到70%的商家瞄准了云南黄蜡石,不少商家组成了以保山县黄蜡石产地为主的展销群体,可见云南黄蜡石在当今奇石收藏中的特殊地位。

  黄蜡石作为一种奇石类的后起新秀,投资者也越来越青睐它。

2006年,在中国嘉德广州国际拍卖公司举办的首届奇石拍卖会上,一方名为“秋峦远眺”的黄蜡石,规格110×52×48厘米,成交价是1.98万元,另一方“富贵花开”的黄蜡石,规格48×40×63厘米,虽然形不大,但却以3.08万元的成交价落槌,令广大投资者啧啧感叹。

  拍卖会上云南黄蜡石行情不断刷新,各拍卖公司所标的底价也有了重新考虑。

中国嘉德,广州嘉德,浙江盘龙等在2005年以前的标价都还在3000元至10000元之间,到了2006年标价竟高达1万元至3万元之间,虽说在具体拍卖中也有流拍,但还是不难看出云南黄蜡石的行情正在节节攀升。

  广东省阳江市奇石协会理事于军荣表示,现在收藏家和投资者对黄蜡石的关注度比以前更高了,黄蜡石的收藏前景也会随着其价值得到更多人肯定后而越来越好。

于军荣先生称,现在黄蜡石的价格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两三年间,黄蜡石的价格便翻了近十倍。

  石中之后,质优于玉

  黄蜡石是岭南石玩界广为流行的石玩,是传统赏石中质地最为坚硬致密的一种,大者侧身于四大园林名石之列,但质地稍嫌粗涩:

小者堪与印石之王田黄相颉颃,润滑细腻,质胜于玉,久经把玩,包浆滋润,极富灵气。

黄蜡石,既有玉石的质地,又有奇石的可观可玩可赏性,是奇石藏品中的佼佼者,因此较之其他的奇石更具有收藏价值。

黄蜡石作为一种渐渐被大众认识的收藏品,其价值也渐渐得到多方的肯定。

谈到黄蜡石的价值时,于军容先生首先就提到了黄蜡石作为一种矿产性资源,它的不可再生性是其价值的一大决定因素。

  黄蜡石这样一种稀有资源,就是用来在园林中铺路的残次粗蜡石,它的价格也是一般石头价格的十倍左右。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黄蜡石是稀有资源,而当中这么可人的胶蜡、冻蜡却是稀中之稀,难免就成了贵中之贵了。

就是在连山这样的蜡石产区,粗蜡可以论吨计,可完整有形的胶蜡、冻蜡却是寥寥可数,实在难得,当地的奇石收藏家收藏到的一两件冻蜡一般都作为镇宅之宝,不会轻易转让。

从中把玩,取其灵气,百看而不厌。

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奇石的认识的提高,奇石的需求量一定会比较大,而这种资源却是有限的。

  其次,黄蜡石的质地相当好,胶蜡、冻蜡都非常润泽,硬度、密度都较高,没有太大的火气,让人一见就生欢喜之心,令人爱惜,柔中有刚,很有亲和力。

  黄蜡石可以说是一种玉,但却质优于玉,乃石品中的上乘之物。

特别是冻蜡,透剔晶莹,无论是从视觉,手感都给人一种愉悦感。

于军容先生认为,对于黄蜡石这类石品的手感是难以言语的。

对于黄蜡石,收藏家与藏品之间的联系,有时可以达到人石合一的境界,其中美妙之处藏家自可领略。

在这一点上,黄蜡石和中国“石中之帝”田黄石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收藏家眼里,黄蜡石有一种清雅之气,让人怜,让人惜。

其天然成形的黄蜡石,乃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半点人工斧凿的痕迹难寻,可遇而不可求,堪称绝品,其价值自然高。

  第三,黄蜡石之所以能成为名贵观赏石,除其具备有湿、润、密、透、凝、腻六德外,其主“色相”为黄也是其重要因素。

其色泽黄,王者风范尽显。

  中华民族对色的概念是:

宇宙的黄、红、蓝三颜色“黄”为首,天玄地黄,黄乃土地之色,阴阳五行中“土居中”故黄为中央正色,黄为帝皇,黄河之象征。

黄色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共同符号。

黄色是佛教、道教、儒家思想中地位最高的颜色。

黄蜡石的色彩丰富鲜艳,是亮丽的暖色调,也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富贵色,以前皇帝穿的龙袍是黄色的主色调,皇宫中雕刻的龙也是黄色的,这是权力的象征;黄金大家都知道是黄色的,这又是富贵的象征。

所以人们喜欢这黄蜡石是历史渊源的沉定。

  黄蜡石之“黄”,非常难得,即使画家调都调不出来。

色谱学证明,黄色与人最亲近,最具亲和力。

在炎黄子孙的眼里,黄蜡石更易于被大众所接受。

黄蜡石之黄色细分又有明黄、蜡黄、棕黄、嫩黄,其色泽稳定,经久不变,十分耐看。

而当中的红色蜡石也让人感觉到热情奔放,白蜡冻则会给人一种冰清玉洁的感觉。

  有另一种说法认为,人们如此钟爱黄蜡石是因为在粤语中,“黄”与“旺”同音,意头好,这也是让广东人对其爱不释手的原因。

  黄腊石收藏的四大要素

  黄蜡石色彩高雅华丽,石质润泽细腻,蜡质感强,显示出油脂或树脂光泽,上品为玉脂光泽,既浮于表又敛于内,细腻温润而且坚韧。

黄蜡石的最高品位是质冻色黄,黄中透红或多色相透加上大自然变化而形成的形态差异确定它千差万别的价值和品位差别。

 对于怎样的黄蜡石才是收藏佳品,于军荣先生认为黄蜡石的质和色是藏品的决定因素,而黄蜡石收藏品的形和产地也可提升其价值。

  首先,黄蜡石的质地的致密度、细腻程度、透光性及反射光线的柔和程度都是考虑其品级的重要指标。

结构致密、质地细腻、透光性好的黄蜡石,对光线的折射柔和,给人温润而亲切的黄蜡石绝对是佳品。

于军荣认为,“质”具体说是透和润,就是要有玻璃似的“透”和像腊一样的“润”,有这种特征的黄蜡石是佳品。

  黄蜡石一个不同于其他奇石的显著特点就是——黄蜡石是一种“玉”,对于收藏黄蜡石来说,当然石质玉化度越高的藏品越好。

在黄蜡石众多品种中,要数冻蜡的玉化度最好。

  第二,顾名思义,谈到黄蜡石,不得不提到它的色泽乃以“黄”为贵。

正如梁久图《谈石》中所说,“腊石最贵者色,色重纯黄,否则无当也”。

  于军荣先生认为,黄蜡石藏品的色彩以鲜艳者为佳,比如黄红这样的颜色是不错的选择。

人们在赏玩时,多以寓言吉祥的颜色为佳,如黄蜡寓之为财富、光明,红蜡寓吉利好运、鸿运当头。

而色多者,缤纷多彩,则寓意荣华富贵。

黄蜡石的颜色愈鲜艳、愈纯正、愈稀有为上品。

  第三,黄蜡石的形状奇特多样,有的很象动物如:

象鱼,象龟,象兔子,象松鼠;有的象网络;有的象花簇,鬼斧神工,唯妙唯绡,令人叹为观止。

大自然的神奇之手把黄蜡石的色与形配合地天衣无缝,其精妙之处难以言语。

如再配上合适的架座,乃天赐佳品也。

  于军荣先生介绍道,黄蜡石形状多样,各种形状都有它的精妙之处,但是从收藏投资的角度来看,吉祥物是最好的。

  第四,据史料记载:

黄蜡石出产真腊国(今柬埔寨)及广东潮汕、台山等地,属矽化安岩或砂岩,含铁石英。

其油蜡之质感源于石英,而其颜色则来自氧化的铁质。

  于军荣先生认为产地也是黄蜡石藏品价格的决定因素之一。

黄蜡石的产地不少,黄蜡石是广东较出名的观赏石种之一,广东各地多有产出,像潮州,台山,阳春,都有比较好的腊石;广西八步出产的黄蜡石也有佳品,广西除八步外,柳州、贺州、钟山、金秀等地所产蜡石质地也有不错的。

  目前我国不少玩石家认为质最优的“黄蜡石”产于广东潮州饶平等地,最近发现广东台山产的黄蜡石也不亚于潮汕蜡石而且色彩更加鲜艳、丰富;而先前被热炒的黄蜡石则是来自云南。

在众多产地中,于军荣先生认为黄蜡石佳品并不是仅在一地出产,但他个人认为最好的黄蜡石还是产自潮州,台山和八步。

  小贴士:

三种黄蜡石的特点

  1、冻蜡。

一般认为,冻蜡是蜡石中品位最高的,因此,各地蜡石玩友有动辄将手中蜡石以冻蜡称之的现象。

冻蜡具备如下两个特质:

一是具隐晶或微晶质地、二是有很好的透光性。

冻蜡一般具有玻璃状或蜡状光泽,有些冻蜡的上述光泽要打磨抛光后才体现得出来。

其透光好,品质的高,较易用肉眼判断它的纯净程度及所含不良包杂质。

  2、胶蜡。

与冻蜡相比,胶蜡透光度较弱,一般以手电贴近照射可见数毫米光晕散开,但蜡质感往往更强,呈典型的蜡状光泽。

有部份胶蜡是由一种叫“光玉髓”的矿物经酸性土壤渗染而成,其表面蜡黄,而内里却呈红棕色或红黄相间色,可能因矿物渗染或氧化转色致呈多色,半透明或不透明。

  3、晶蜡。

晶蜡的晶体较粗,一般带有角锥状晶簇的蜡石称为“晶蜡”,也有把那些肉眼可看见结晶颗粒,结构不是那么均匀致密的蜡石(有些地方称之“石英蜡”)称为“晶蜡”或“结晶蜡”。

  对于各种黄蜡石,一般来说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于军荣先生认为,质优的黄蜡石不需要特别的保养,平时常抹抹石蜡油或者是婴儿的润肤露都可以了。

一般的矿物油都可以做黄蜡石的保护膜,植物油最好少用,因其容易使黄蜡石变质。

另外,为了使黄蜡石更美观,最好要为其配一个座子,好的座子可以令黄蜡石的观赏性更上一层楼。

  收藏家资料:

于军荣,1954年出生,现为阳春市文联副主席;阳江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阳江市奇石协会理事;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石的成分:

是近几年来热点收藏的玉石级奇石,主要成分是矽化安山岩或砂岩,内含铁、石英,因质地似玉,温润而坚,颜色带有黄色光泽而得名,其硬度为6-7。

黄腊石的形成机理:

原系含多金属硫化物的石英脉体,经解离、破碎成为个体岩石。

一经解离破碎后,再经河水长期冲剧滚动摩擦使岩石中的金属硫化物发生解离氧化,结果不仅使岩石遗留下很多形态不一的空洞外形,而且铁的氧化物谍留在岩石表面,使原本洁白的石英罩上了一层深浅不一的黄褐色,泛出一层油光发亮的腊黄色。

当然色泽的深浅也和石英的纯度和被冲刷、浸渍的时间长短有关。

黄腊石的产地:

黄腊石盛产于我国两广,故称岭南奇石。

广西贺州姑婆山一带,以及海南的五指山、万泉河等;最近在新疆等地还发现有品质较好的黄腊石。

黄腊石的重量:

从几十克至几十公斤都有,个别的甚至达到几吨重。

其奇石特点:

黄色比较正,石质比较细腻;少部分达到玉石级,而且表面比较柔润光滑。

黄腊石的价值:

一般色正、润度好、块度大的原石(卵石)、造型好、或是有两色的,即可收藏原石也可以用来做雕刻摆件、玩件、挂件,均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而且市场前景看好。

黄腊石文化:

清代的广东顺德人梁九图酷嗜黄腊石,他说:

“凡藏石之家多喜太湖石、英德石,余则最喜腊石。

腊辑逊太湖、英德之钜,而盛以磁盘,位诸琴案,觉风亭水榭为之改观。

”他的书斋里藏有十二方黄腊石,因而他额其斋曰“十二石山斋”。

黄腊石古时发现不多,故出产极少,最初以为仅真腊国出产。

《金玉琐碎》云:

腊石者,真腊国所出之石地,质坚似玉,非砂石不能磨与琢也,昔人曰碔砆乱玉、碔砆即腊石也。

”后来广东、广西一带所出黄腊石渐渐出名。

近几年甘肃、内蒙古、新疆也有少量发现。

黄腊石不以“皱、瘦、漏、透”胜,而以石表滋润细腻,颜色纯黄、耀人眼目而另人喜爱;原因是古人把黄色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色,是历代皇宫的主色调。

目前发现原石以新疆的较浓,而两广的原石颜色则相对浅些;但是雕刻件则以两广的原石雕出的效果为最佳,色正、滋润细腻,与其石质有关系;而新疆的则以收藏原石为最佳。

梁九图在《谈石》中曰:

“腊石最贵者色,色重纯黄,否则无当也。

”它的造型,或抽象,或具象,总给人一种敦厚的感觉,引人亲近。

《清稗类钞》“蒋稻香藏黄腊石”条云:

“嘉兴蒋稻香有黄腊石,酷肖猫形,黄香铁待诏题之为‘洞仙哥’。

古人相信黄腊石能辟邪和带来福祉,因此他们对黄腊石钟爱有加,故引起了现在人极大的收藏兴趣。

咏石绝句十八首   文/一家村主

(一)

峭壁嶙峋斧砍成,龙蟠虎踞势狰狞。

英雄对此知何似?

有若胸中蕴不平。

(二)

闲来何必说兴亡?

欲说兴亡总断肠。

不见渔樵煮酒处,寒山无语对斜阳。

(三)

叠嶂层峦暮色深,苍茫无计见阳春。

山中高士归何处?

知否狂生来问津?

(四)

斜风吹雨雨霏霏,细雨霏霏湿翠微。

料得潇潇风雨过,山中处处沐春晖。

(五)

平芜尽处起峰峦,莫怨人间行路难。

学识每从书外得,江山宜在掌中看。

(六)

采撷青山一缕魂,相依相对度晨昏。

古今情事知多少?

默默无言覆酒樽。

(七)

灵均月下逢山鬼,子建江边遇洛神。

人生事事皆如梦,谁是今宵梦里人?

(八)

采自巴山玉一尊,远观近触有余温。

苌弘化碧越千载,历历犹能见血痕。

(九)

南海鲛人珠似泪,荆山卞氏玉如冰。

千年抱璞守真意,说与长汀布袋僧。

(十)

长向寒山寄远思,星星残雪报春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