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的基本知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21055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涂料的基本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涂料的基本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涂料的基本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涂料的基本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涂料的基本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涂料的基本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涂料的基本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涂料的基本知识.docx

《涂料的基本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涂料的基本知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涂料的基本知识.docx

涂料的基本知识

涂料的基本知识

涂料的概念:

涂料是指可涂覆于物体表面的一种具有保护性能、装饰性能或具有其它特殊性能的涂层物质。

涂料一般由如下部分组成:

成膜物质、颜色填料、溶剂、助剂。

根据性能要求有时成分会略有变化,比如:

清漆中没有颜色填料,粉末涂料中可以没有溶剂等。

成膜物质

成膜物质是一些涂覆于物体表面能干结成膜的材料,是构成涂料的基础,决定着涂膜的硬度,流平性、丰满度、封闭性等的基本特征其占涂料配方的60-65%。

成膜物质分为:

油脂类成膜物质和树脂类成膜物质。

树脂类成膜物质分为:

天然树脂:

来源于自然界的,比如:

松香、虫胶等。

              人造树脂:

人工制造的化学合成树脂,比如:

硝化棉、改性松香、干油松香等

              合成树脂:

各种化工原料经过化学缩合而成的,比如:

酚醛树脂、醇酸树脂、丙稀酸树脂等。

颜色填料

颜色填料是指一些微细的粉末状物质,具有使涂料显示各种颜色,调整涂料粘度,提高机械强度和填充性等功能,其占涂料配方的20-30%。

颜料分为:

着色颜料和体质颜料。

着色颜料:

可使涂料显示各种颜色的物质,根据化学成分可分为:

无机颜料、有机颜料。

无机颜料(即颜料):

大部分品种化学性质稳定,具有着色作用,耐光耐高温,不易褪色,变色,渗色,遮盖力强,填充性好,用于制造实色漆。

有机颜料(即染料):

一般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透明度高,色彩鲜艳,色调丰富,渗透力强,无遮盖力和填充性,耐光性和耐透性差,一般多用于透明色漆、纤维染色,也可和无机颜料等配合用于实色漆中。

体质颜料:

又叫填料,指那些不具备有着色力和遮盖力的白色或无色颜料,不能给涂料添加色彩,能提高涂膜的厚度与体质,有很好的耐磨性,耐光性和填充性,以降低成本。

溶剂

溶剂是指能将其他物质溶解而形成均一相溶液体的物质,它对涂料的粘度、光泽、流平、润湿性、附着力等有很大影响。

其占涂料配方的15%。

例如:

CAC、环乙酮等。

溶剂的作用:

溶剂在涂料生产、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A、

溶解并稀释漆料中的成膜物质,降低漆料的粘度,便于涂刷或喷、浸淋等工艺施工;

B、

增加漆料贮存的稳定性,防止成膜物质发生胶凝,同时加入溶剂后会使包装桶内充满溶剂的蒸汽,可减少油漆表面结皮;

C、

会使漆膜流平性良好,可避免漆膜太厚、过薄或涂刷性能不好,而产生刷痕和起皱等;

D、

溶剂加入漆中,可提高漆料对被涂物体表面的润湿性和渗透性,增加涂层附着力.

溶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1.有机溶剂是易燃品,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火安全.

2.必须密封贮存、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溶剂的挥发.

3.施工现场注意通风换气、避免过多吸入.

4.使用配套溶剂.

选择溶剂的着眼点:

1.溶解力。

(对不同性质的树脂,其溶解力也不同)

2.挥发速度。

(温度不同,挥发速度也不同)

3.溶剂的粘度。

(溶剂的粘度会直接影响涂料的粘度)

4.表面的张力。

(溶剂的张力会影响涂料的流平性、附着力)

助剂

助剂:

涂料助剂又称添加剂,它不是成膜物质,在涂料中用量很少(一般在千分之几),但是能够显著地改善涂料的储存性、施工性,对所成涂膜的性能也有明显作用。

其占涂料配方的1-2%。

涂料助剂的作用概括起来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1.

改善涂料制造工艺:

如引发剂、乳化剂、催化剂、分散剂、阻聚剂、悬浮剂等;

2.

改善涂料贮存性能:

如防结皮剂、防沉剂、防胶冻剂等;

3.

改善涂料施工性能:

如流平剂、消泡剂、增稠剂、防流挂剂、抗潮剂等;

4.

改善涂料使用性能:

如紫外光吸收剂、抗氧化剂可提高涂层耐光、耐候性;防霉剂可提高涂层抗霉菌性能,另外还有稳定剂、耐磨剂、阻燃剂、防划剂等。

附:

涂料与油漆的区别:

在我国,一般认为涂料是水性的漆,而且是低档的,油漆是高档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涂料包含了油漆它可以分为水性漆和油性漆,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工产品的层出不穷,现代涂料已经脱离了用油生产漆的传统。

越来越多的涂料产品经过化工合成制备,涂料种类,使用场合也越来越广,因此它们之间区别就在于油漆是涂料的一种,涂料的含义更广。

溶剂与稀释剂的区别:

A.溶剂能独立溶解涂料中的成膜物质,而稀释剂仅起到稀释作用,只能稀释现成溶剂、降低涂料粘度;

B.溶剂作为油漆的一种成分,已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到涂料成品中去了,而稀释剂一般是在施工中加入;

C.涂料中含有溶剂都能作稀释作用,但有些稀释剂不一定能作溶剂作用,因此,我们不能把“溶剂”和“稀释剂”当作一样东西而盲目的使用。

这就是说溶剂与稀释剂的区别,在于它们对指定主要成膜物质的溶解能力。

稀释剂:

在涂料中一般不参与成膜,只是用以稀释现成成膜物质溶液的挥发液体,叫做稀释剂。

常用来调节油漆粘度以及清洗施工工具设备。

PU漆的稀释剂一般由芳香烃、酯类、酮类组成的,但禁止含带羟基溶剂(如水、乙醇等,因为它可以先和固化剂反应),硝基漆的稀释剂含带醇类,所以不能用于PU漆中,包括清洗涂刷工具的使用。

PU漆的稀释剂是不可能绝对无苯的,因为PU漆的绝大多数原料来源于石油化工产品,绝对没有苯是做不到的,所谓的“无苯”,只是将其降低到远远低于国家标准。

(<0.5%)

常见的溶剂:

①松香水②汽油、煤油③苯、甲苯、二甲苯

④醋酸乙烯、醋酸丁脂⑤丙酮、环乙酮

涂料的分类

涂料的种类,分类比较复杂。

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

按成膜机理分类:

1.

挥发干燥型:

靠溶剂挥发而干燥成膜,不发生化学反应。

如NC漆。

2.

固化干燥型:

(1)

气干漆型:

涂料与空气中氧气或潮气反应而固化成膜。

如PU漆。

(2)

烘烤型:

须经高温加热才能固化成膜。

(3)

辐射固化型:

紫外光、电子束固化。

二.

按色彩分类:

清漆      透明有色漆        实色漆

三.

按组分分类:

1、单组分漆:

只有一个组分,可直接涂装或只需加入稀释剂便可使用。

如NC漆。

2、多组分漆:

包括两组份、三组份等,使用时必须按要求比例混合调配才能使用。

如PC漆。

四、按光泽分类:

(对面漆而言)

亮光漆——光泽度在90%以上

半光漆——光泽度在50%左右

亚光漆——光泽度在20%-30%

无光漆——光泽度在10%以下,基本无光泽。

五、按施工工艺的层次分类:

底层涂料      底漆      面漆

六、按常规分类:

油性涂料:

也即溶剂性涂料,以油或稀释剂为溶剂的涂料。

水性涂料:

以水为分散介质的涂料或者用水作溶剂的涂料。

七、按产品功能分类:

粉末涂料  防腐涂料  防火涂料  防水涂料等。

八、按化学结构分类:

硝基漆(NC)  聚脂漆(PU)  醇酸漆    乳胶漆等。

九、按使用对象分类:

木器漆  船舶漆  汽车漆  金属漆  皮革漆等。

附:

PU漆是聚酯漆吗?

其与聚氨酯漆有区别吗?

PU漆不是聚酯漆,是聚氨酯漆,聚酯漆是指由不饱和聚酯树酯和苯乙烯聚合的,但由于它成膜的反应太快(20分钟左右)。

且漆膜较硬,难于打磨,不适合于手工的装修施工,往往用于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装修市场很少有此类产品,聚氨酯木器漆是在漆膜内以氨基甲酸酯基团聚合而成的(即基漆与固化剂反应),由于早期聚氨酯漆的性能很差,人们认为很低档,后期的聚氨酯性能大大改善,人们习惯将此时高档的聚氨酯漆叫做“聚酯漆”。

木器漆的一般性能:

施工方法及性能:

刷涂、喷涂,及施工手感、流平性能。

涂膜外观:

如光泽、丰满度、色泽。

干燥时间:

表干时间、实干时间。

附着力:

对底材或对旧漆膜上的附着力。

遮盖力:

正常的涂刷遍数后,是否盖底(指实色漆)。

抗性:

抗化学品性、抗磨损、耐黄变等。

贮存稳定性、是否沉淀(底漆、实色漆)、粘度稳定性等。

干燥时间:

油漆从流体变成固体涂膜的物理化学过程,称为涂膜干燥,干燥过程的时间叫干燥时间。

涂膜的干燥过程可分为表面干燥时间和实际干燥时间。

耐黄变性:

多数油漆都是含有不饱和双键的聚合物,不饱和键在高温、光照等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主要和氧气)直接的表现是变黄,在家具上就是显得很旧。

耐黄变性是指油漆的一个性能,就是抵抗变黄的能力,耐黄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检测时一定要在漆膜完全干透之后进行。

漆膜的光泽:

漆膜的光泽是一种物理性能,就是漆膜表面把投射其身上的光线向一个方向反射出去的能力,反射光的量越大,则其光泽越高,其膜光泽对装饰性涂层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高光漆光泽高,漆膜丰富,较多用于地板,半哑光漆光线柔和,漆膜细腻,多用于门,家具等。

漆膜光泽是用一定下角度的光泽来测定的,木器漆的光泽一般采用入射角45°、60°、90°入射角测得光泽表示,一般光泽通常以60°角后测得的光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