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22220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docx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docx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定义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

心理发展是指各种心理过程向着机能水平提高、协调性加强方向的发展。

心理发展指的是个体从出生至生命结束的整个生活历程中心理的发展变化。

心理发展是在生理成熟发展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进行的,年龄或社会角色是心理发展的重要参照系。

二、发展心理学的定义的性质

儿童心理研究的第一本专著——《儿童心理》(普莱尔,1882)这标志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个体自出生至生命结束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的学科。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

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

1.描述性研究:

发展心理学一方面要揭示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另一方面也要描述与不同的文化和亚文化相联系的心理发展模式。

2.解释性研究:

解释性研究探讨的是心理发展的机制问题。

解释性研究除了关注普遍的心理发展模式

的影响因素,也非常关注心理发展中个别差异的形成的原因。

四、心理年龄特征,是将同一年龄段的儿童共同具有的、使他们与其他年龄段儿童区别开来的心理发展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通常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

一类为先天遗传因素和生物(或成熟)因素;

另一类为后天环境因素和文化(或教育)因素。

先天遗传因素:

基因结构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气质、性格和智力等心理特征。

后天环境因素:

在所有的后天环境因素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系统的影响特别受到发展心理学家的关注。

有人强调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代表人物为优生学的创始人高尔顿;

有人则强调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代表人物是行为主义者华生。

二、什么是“遗传与环境之争”?

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从遗传决定论到环境决定论,再到试图调和遗传和环境因素作用的二因素论。

二因素论同样存在不足,表现为二因素论将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看成是相互独立的。

遗传与环境间必须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才能生成行为。

遗传与环境因素作用的相互依赖性表现在:

(1)染色体并不是表态的结构,基因也存在移位和变异等变化。

(2)基因的作用存在着一个时间表,而机体内外的环境因素是影响时间表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3)遗传的作用离不开环境因素,遗传所决定的只是一种倾向性或易感性,而个体是否表现出遗传的性状或心理特征,还要取决于环境因素。

因此,遗传与环境因素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在“遗传与环境之争”中,交互作用的

观点已经成为当今发展心理学中的一种共识。

在生理迅速成熟的儿童期和生理迅速衰退的老年期,

心理发展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比较大。

三、如何看待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心理发展的时间模式

1.渐进论,心理发展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是渐进式的、连续的变化的过程,因此,从时间维度上看,心理发展曲线应该是一条平滑上升的曲线。

强调环境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的理论一般都是认为心理发展是连续渐进式的,如行为主义、社会学习理论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都认为心理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连续过程。

2.阶段论,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非连续的过程。

有时候心理发展是平稳的,有时候又会发生质变,使得前后两个阶段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心理特征。

因此,从时间维度上看,心理发展曲线应该是一个阶梯的非平滑折线。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的新老精神分析理论,都属于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这些理论的共同特点是都比较强调生物成熟因素在心理发展中有重要的影响。

3.“连续性与阶段性之争”,关于心理发展是连续性的还是阶段性的争论。

四、前苏联心理学家根据儿童主导活动的特点,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1)婴儿期;

(2)前幼儿期(学步期);

(3)幼儿期;

(4)童年期(学龄期)

(5)青少年期

第三节发展心理学的简史

一、关于心理学发展的早期哲学思想

1.洛克(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经验主义哲学家。

认为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来自经验;通过联想法则,观念与观念之间可以发生联结,从而产生新的观念。

他将儿童的心灵比喻为一块“白板”,后天的经验将决定这块“白板”上将出现怎样的图画。

它的学说又叫“白板说”。

他是关于心理发展的环境决定论的鼻祖。

洛克看到了经验或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他思想中积极的成分。

但他完全忽视了人的生物属性或先天禀赋在发展中的重要性。

2.卢梭(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

教育思想是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即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

他认为儿童天生具有一些美好而高尚的观念,比如公平、慈悲等。

在自然的状态下,儿童美好的天性会渐次得到展现,但是在不良的社会制度中,这些美好的天性却会被扭曲或掩盖,理想的儿童教育应该是在自然状况下进行,尽量避免社会文化的影响,让儿童的美好天性自然展现出来。

但卢梭忽视教育的作用,他对社会制度持批判态度,这导致他将人的理想发展与社会制度对立起来,这当然是过分简单化的解决之道。

二、高尔顿认为,优异的遗传是决定一个人是否在社会上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

遗传是决定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

高尔顿强调遗传在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优生学”的概念就是高尔顿在这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三、霍尔的复演说,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对人类种族发展历史的重演,即所谓“复演说”,他说: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

该学说具有明显的遗传决定论倾向。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节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一、格式,皮亚杰将认知结构称作格式是一种动态的心理结构,一方面它不同于静态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又不具有生理解剖的性质。

格式只是一些彼此孤立的简单的无条件反射动作,如抓握和吮吸,但通过适应和组织机能,格式本身变得更为复杂,并彼此融合,形成新的格式。

认知发展的过程就是格式日益复杂化、不同格式日间融合的过程。

二、格式的适应和组织机能是怎样实现的呢?

皮亚杰认为,在格式与外部刺激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

当外部刺激作用与格式时,格式总是从已有水平出发来来理解新的知识和经验,格式对输入的刺激加以选择和改造,以使刺激能够被纳入现有的格式中去,这个过程称作同化。

由于新刺激的作用,现有的过格式也会适当改变以适应外部刺激的特点,这个过程称作顺应。

同化和顺应过程总是同时出现,而不能单独发生,因为,如果只有同化,认知就会停滞不前,心理就得不到发展;而如果没有同化只有顺应,心理发展将失去连续性。

在认识较熟悉的事物时,同化过程更占优势,而在认识比较新异的事物时,顺应过程更占优势。

三、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1)生物成熟因素

(2)动作及动作相伴随的经验;来自自然环境的经验可以分为两类:

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

(3)社会互动和社会传递

(4)先天的平衡过程,是发展的最高原则,平衡过程保证了同化和顺应之间保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

四、(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觉运动阶段(0~2岁)

感觉运动阶段,儿童的格式为感觉运动格式,其内容是婴儿作用于外界的动作及与动作相联系

的感知觉。

智慧行为时期(第四个亚阶段):

儿童8~12个月,又称有目的的动作时期。

他开始能够将不同动作结合起来,以达到一个目的。

感觉运动阶段的总的特点是,婴儿只能通过自身的动作及与动作相联系的感知觉来认识外部世

界,尚未形成对事物的表征,没有表象和语言,所以,儿童只能认识“此时此地”的事物,物体一旦不在儿童的视野内,它就从儿童心理活动中彻底消失了。

2.前运算阶段(2~6、7岁)

前运算阶段的特点是产生了象征性功能,儿童开始摆脱对具体动作的依赖,可以凭借头脑中对

事物的表征——表象与语言来进行思维。

象征性机能在行为上表现为:

延迟模仿、言语、绘画和假扮游戏。

客体永存,儿童开始认识到一个事物即使不在眼前,它仍然存在于某个地方。

前运算思维缺乏逻辑性的表现之一是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能力。

三山实验,反映了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缺乏观点来看待事物的能力。

P31

前运算阶段思维的第三个特点是:

(1)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容易受事物的现象所左右,表现出“现象论”的特点。

(2)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往往将两件先后发生的事件看成是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3)前运算思维是单维度的思维,所以儿童不能在事务间建立类与属的包含关系。

总而言之,前运算阶段的思维是一种象征性思维,它一方面使儿童的思维摆脱了对动作的依

赖,另一方面也使儿童的思维局限于现象的世界,从而缺乏逻辑性。

3.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

具体运算阶段逻辑思维的表现:

(1)是儿童获得了守恒概念。

守恒概念是指儿童认识到一个事物的知觉特征无论如何变化,它的量始终保持不变。

(2)是儿童开始能摆脱自己的观点,从他人的角度来看问题,即获得了观点采择能力。

(3)是儿童获得了对事物的类似关系与序列关系的认识。

儿童思维的逻辑性还必须依赖于具体的经验,离开了经验的支持,儿童就不能进行合乎逻辑的思维。

也就是说,此时儿童还没有掌握抽象逻辑思维的结构。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5岁)

形式运算思维可以使儿童解决前所未有的问题或假设性问题,是儿童适应复杂环境的最有利的思维工具。

五、自我中心与去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指儿童由于思维发展水平低而表现出的思维上的种种不足。

在感觉运动阶段,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表现为他不能区分自身与外界,他完全生活在“此时此地”的世界中,他认识不到在他的感觉之外还存在着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在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表现在表征水平上。

儿童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在“三山实验”之类的任务中表现出对他人观点缺乏认识,在语言交流时常常自说自话。

进入具体运算阶段后,儿童的思维进一步去自我中心化,能够认识到不同的人对不同事物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

即具备了观点采择能力。

六、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

1.皮亚杰对主体与环境持交互作用的观点,强调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必须通过主体的过滤和组织作用才能实现。

2.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力来源于动作而不是感知觉。

皮亚杰通过守恒概念的发展揭示了儿童逻辑思维发展的规律,却低估儿童的能力。

皮亚杰存在低估社会交往和教育对儿童认识发展的影响的倾向。

第二节精神分析理论

一、本我,储存力比多的人格结构。

个人的很多欲望都不能为社会习俗、道德和法律所接受,所以在本我的人格结构中就先后分化出“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

心理社会危机,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对个体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在个体的需要和能力与社会的要求之间就产生了不平衡的现象,不平衡带来紧张感,艾里克森将这种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所引起的紧张。

二、根据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可以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1)口欲期(0~2岁)信任对不信任;

(2)肛门期(2~4岁)自主对羞耻和怀疑;

(3)生殖器(4~7岁)主动对内疚;(4)潜伏期(7~12岁)勤奋对自卑;

(5)青少年期(13~19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6)成年初期(20~30岁)亲密对孤立;

(7)成年中期(31~65岁)生产对自我专注;(8)成年晚期(65岁以上)完美对绝望。

三、比较新旧精神分析理论异同

艾里克森是弗洛伊德的弟子,他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过分强调性本能的作用,而低估了理性自我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调节作用;精神分析理论过分关注病态人格的发展,而忽视了健康人格的发展,因而对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修正。

艾里克森以自我的理性调节作用为核心,提出了他的人格发展理论——心理社会理论。

这一理论与经典的精神既有区别,又有很多相同之处。

第三节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一、经典学习理论

1.代表人物:

华生和斯金纳。

2.学习理论认为,心理发展就是行为改变的过程,心理完全是通过后天学习而发展起来的,华生用经典条件反射来解释儿童心理发展。

3.斯金纳认为,除经典条件反射机制外,人或动物还能通过操作条件反射来学习。

一种行为,如果引起的结果是积极的,这种行为就容易再次发生;如果这种行为总是能引起积极结果,这种行为就巩固下来。

4.经典条件反射,就是通过学会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系,在刺激与刺激之间建立联系。

操作条件反射,是指一种行为的结果改变着该行为发生频率的学习机制。

二、社会学习理论

1.代表人物:

班杜拉

2.观察学习,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受到强化或惩罚,使自己的行为发生改变的过程。

“替代性强化”,在观察学习过程中,他人行为受到的强化起到道德作用类似于儿童行为直接受到强化。

3.认知学习理论,从经典条件反射到操作条件反射,再到观察学习,学习理论越来越重视人的行为的

自发性,越来越强调认知因素在行为学习中的作用,这体现了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

相互融合的一种趋势。

第四节前苏联的儿童心理学习理论

一、维果斯基认为,人的心理机能应区分为两类:

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技能。

前者包括:

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情绪和动作性思维等;

后者包括:

观察、随意注意、词的记忆、抽象逻辑思维和高级社会性情感等。

二、内化过程,儿童必须首先掌握一定的中介手段才能发展出高级心理机能,这种中介手段就是工具,

工具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结晶,儿童通过对工具的掌握,就将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文化转化为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的过程。

心理发展过程,就是在低级心理机能发展的基础上,在社会交往掌握工具,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中,是一个文化内化的过程。

最近发展区,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在得到环境的一定支持或指导的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潜在发展

水平之间的范围。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究心理发展趋势的实验设计

一、横向研究的定义和优缺点:

横向研究也叫横断研究,这是在同一时间内选取不同年龄的个体进行研究。

优点:

⑴比较节省时间和经费,易于实施。

⑵由于横向研究可以对较多的被试进行研究,因此,被试的代表性往往较强,研究所得结果也就具有较好的概括性。

⑶横向研究的时效性比较强,可以较快获得研究结果,同时避免了被试流失。

缺点:

⑴存在组群效应;组群效应:

是指横向研究将社会环境影响不同而造成的差异当成是年龄增长所引起的发展变化。

⑵不适用于研究发展的稳定性问题和早期影响的作用等问题。

二、纵向研究的定义和优缺点:

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是指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对同一个或同一批被试进行重复的研究。

优点:

⑴直接去研究儿童的发展过程,能看到比较完整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转折点。

⑵特别适用于研究发展的稳定性问题和早期影响的作用问题,也适用于个案研究。

缺点:

⑴较花费时间、经费和人力;

⑵研究的时效性比较差;

⑶纵向研究耗时较长,可能发生被试流失的情况;

⑷由于需要对同一批被试重复进行研究,可能出现练习效应或疲劳效应。

三、序列研究使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的结合

优点:

⑴可以排除组群效应;

⑵可以不断补充被试,避免被试流失所造成的影响;

⑶可以了解是否存在练习效应或疲劳效应;

⑷耗时比典型的纵向研究少。

第二节研究心理发展影响因素的实验设计

一、研究心理发展影响因素的实验设计:

1.跨文化研究;是在一项研究中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被试进行研究。

2.收养研究;是通过比较收养儿童与其生身父母和养父母在心理或行为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说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这种发展特征的影响。

3.双生子研究;是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之间和异卵双生子之间在心理发展特征上相似程度,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这种心理发展特征的影响程度。

4.双生子收养研究;这是比较被不同家庭分开收养的同卵双生子之间的相似性和异卵双生子之间的相似性,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的一种研究方式。

5.家谱研究;是通过研究具有血缘关系的同一家族中某种心理特征或心理疾病发生的概率,来了解这

种心理特征或疾病是否具有一定遗传基础的研究设计。

第三节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常用的智力测验有:

斯坦福-比内智力测验、韦氏智力测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绘人测验等。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和绘人测验是非言语测验,在测验中较好地排除了文化因素,所以一般被认为是“文化公平”的智力测验,能适用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

二、实验法

1.实验法是在严格控制无关变量的条件下,通过系统地改变自变量(行为的原因)的水平,观察因变量(所要研究的行为)相应变化的一种研究方法。

2.在实验中,改变自变量的方法有分组实验和ABAB设计两种:

(1)分组实验有组间设计和组内设计两种;

(2)ABAB设计是通过系统地引进和撤去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

其中A为没有引入自变量时的基线水平,B为引进自变量以后的水平。

如果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引入和撤去而系统地变化,那么该自变量就是影响因变量的因素。

第四章产前发展

第一节遗传过程

一、很多致病基因都是隐性基因,当它与显性的正常基因结合在一起时,致病基因通常不会表现出来,只有当两个隐性致病基因结合在一起时,才会导致个体发生该种病症。

二、除了眼睛颜色、色盲等特征是单个基因决定的外,个体的绝大多数特征,如身高、智力和气质等特征往往都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

 

第二节产前发展

一、根据胎儿发育的特征,可以将产前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合子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环境中的不良因素一般不会对合子的发展造成影响。

(2)胚胎阶段;由于胚胎阶段是器官分化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也是胚胎对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影响最敏感的时期。

导致胚胎发育异常的危险因素中,主要包括感染、药物、辐射和营养不良这几类。

(3)胎儿阶段;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导致胎儿畸形的可能性明显减小。

 

第五章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新生儿的发展

一、神经系统在结构和机能上的发展均未达到完善的水平:

(1)首先,脑细胞的结构还不完善;

(2)其次,神经细胞之间的突触联系较少,新生儿的各种感觉和动作之间还不能很好地协调活动;

(3)最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还很弱,大部分时间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

二、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可以分为两类:

1.一类是对新生儿具有明显适应价值的无条件反射,包括:

(1)无条件食物反射,包括觅食反射(用手指触新生儿的一侧脸颊,新生儿将头转向同侧,用嘴去

寻找刺激源)、吮吸反射和吞咽反射;

(2)无条件防御反射,包括呕吐、喷嚏、眨眼反射等。

(3)无条件定向反射,新生儿出生后12~24小时就会把眼睛转向光源;在大声或其他刺激的作用下,

新生儿会将头转向刺激源,并因定向反射而抑制吮吸动作。

这一类无条件反射具有帮助新生儿获取食物,排出有害物质、注意环境中的重要刺激的作用。

2.第二类则是对新生儿不具有明显适应价值的无条件反射,包括:

(1)巴宾斯基反射;

(2)达尔文反射(抓握反射);(3)摩罗反射(围抱反射);

(4)游泳反射;(5)行走反射;(6)强直颈反射

第二类无条件反射是在进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如果消失过迟,往往是大脑皮质发育不良的表现;如果这几种无条件反射弱或不出现,则提示脊髓发育可能存在障碍。

第二节婴儿的发展

一、婴儿的生理发展

1.身体发育:

出生后第一年是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直至青春期时才进入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2.头胸交叉:

医学上将胸围与头围相等时称为“头胸交叉”,在正常发展情况下,头胸交叉的年龄在1岁半前后。

“头胸交叉”的年龄越小,说明婴儿发育情况越好。

二、大脑皮层髓鞘化的顺序是:

一级运动区和一级感觉区首先开始髓鞘化,然后是联络皮质开始髓鞘化。

三、婴儿动作发展和活动的发展与心理发展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表现为:

(1)动作、活动是婴儿认识世界的渠道,通过这些动作模式和与之相联系的感知觉,婴儿获得了世界的最初认识。

(2)动作和活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

通过研究婴儿动作的发展,可以了解婴儿心理发展的水平。

动作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大脑成熟水平的制约,因此婴儿动作的发展存在明显的规律和顺序:

①动作的发展相对于落后于感觉的发展。

②动作的发展从未分化、不随意向分化、随意发展。

③动作发展的顺序和身体发展的顺序相一致。

婴儿动作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手的动作的发展,二是躯体动作的发展。

四、婴儿发音能力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

⑴简单发音阶段(0~3个月)

⑵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

⑶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五、婴儿心理的发展

1.认知发展,包括:

(1)婴儿感觉的发展:

视觉的发展、颜色视觉、听觉的发展、触觉和痛觉的发展。

(2)婴儿知觉的发展:

模式知觉的发展、形状知觉的恒常性、深度知觉、跨感觉道的知觉。

深度知觉,(埃莉诺·吉布森)“视崖”实验,说明深度知觉在很大程度上是从遗传得来的。

(3)注意的发展:

去习惯化法,当同一个刺激持续呈现的时候,婴儿的心率就会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或将头转开,这个过程叫习惯化。

当再次呈现新刺激的时候,婴儿又会出现心率放慢的反应,这个过程叫做去习惯化。

发展心理学家经常利用婴儿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现象,来研究婴儿对刺激性的认知活动,这样的研究方法叫做去习惯化法。

(4)记忆的发展

婴儿期的儿童只有动作记忆和情绪记忆,还没有表象记忆和词语记忆;只有再认记忆而没有再现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非常有限,长时记忆在开始发展之中。

(5)婴儿“思维”的发展

通过儿童自身的动作获得的,是对事物之间、人与事物之间最简单、最直接的关系的认识,比感知觉活动更复杂。

有人将婴儿的这种认识活动称作前言语“思维”。

从本质上说,这是第一信号系统机能的体现。

前言语“思维”实质上就是婴儿通过不断运作其动作模式来认识自身与动作、动作与动作结果之间的关系,以及动作模式之间关系的过程。

2.社会性发展

(1)婴儿情绪的发展

大约在7个月左右,婴儿出现几种重要的情绪表现:

依恋、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

依恋,是婴儿对他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即负责照料他并给予他爱的母亲、父亲或祖父母等)所产生的积极的情绪体验,这是婴儿最初的爱的表现。

分离焦虑,是当婴儿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时表现出的哭泣、找寻等不安的反应。

陌生人焦虑,则是当陌生人接近婴儿时他所表现出的哭泣、躲避等不安的情绪。

(2)婴儿依恋的发展

依恋的发展对于婴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一方面,依恋作为最早的爱的情感的表现,为婴儿的心理发展提供了一个“安全岛”,婴儿相信他从依恋对象那里总是能得到保护、安慰和支持,这使婴儿有信心去探索更广阔的外部世界。

②另一方面,由于依恋关系的存在,儿童乐于接受依恋对象的帮助、指导和要求,并主动地模仿和认同于依恋对象。

六、婴儿的依恋是怎样发展的:

(1)弗洛伊德、华生和班杜拉等人的理论倾向完全不同,但一致认为哺乳活动对于依恋的发展至关重要;

(2)H·哈洛及其研究发现,触觉上的舒适感是依恋发展的一个重要来源。

(3)新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认为,母亲(或其他人)以一种敏感、一致和关怀的态度对待婴儿,能够使婴儿形式对自己的信任感,并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搭建一个最坚实的基础。

(4)鲍尔比认为人类的婴儿也有这样的先天行动模式。

婴儿跟随依恋对象、对他微笑、分离时哭泣等等这样一些行为都能使成人停留在自己身边,有助于婴儿的存在。

七、影响婴儿依恋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先天因素是依恋发展的基础,但婴儿的行为并不是象低等动物那样刻板,也不是完全受遗传决定,相反,人类行为的可塑性是最强的,经验在依恋发展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