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2411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货币银行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货币银行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货币银行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货币银行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货币银行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货币银行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货币银行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货币银行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货币银行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货币银行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货币银行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货币银行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货币银行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货币银行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货币银行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货币银行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货币银行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货币银行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docx

《货币银行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货币银行学.docx

货币银行学

三、货币银行学

1、货币供求与利率的决定

1、货币供给量(MoneySupply)——是指一国各经济主体(包括个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持有的、由银行系统供应的货币总量。

它包括两个主要部分:

现金和存款货币。

其中现金是由中央银行供给的,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货币是金融机构供给的,体现为商业银行的存款性负债。

2、名义货币供给(NominalMoneySupply)——是指一定时点上不考虑物价因素影响的货币存量,通常以Ms表示。

3、实际货币供给(RealMoneySupply)——是指剔除了物价影响之后的一定时点上的货币存量,通常以Ms/p。

4、公开市场业务(Open-marketOperation)——是指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财政部和政府机构的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用以影响基础货币。

5、贴现政策(DiscountPolicy)——是指货币当局通过变动贴现率影响贷款的数量和基础货币。

6、法定准备率(LegalReserveRate)——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

7、货币均衡(MonetaryEquilibrium)——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由均衡到失衡,再由失衡回复到均衡的不断运动的过程。

货币均衡不仅包括总量的均衡,而且包括结构的均衡。

8、货币失衡(MonetaryDisequilibrium)——是同货币均衡相对应的概念,又称货币供求的非均衡,是指在货币流通过程中,货币供给偏离货币需求,从而使二者之间不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其基本存在条件可以表示为:

Md≠Ms。

1、货币供给

①银行是货币供应的闸口

货币供给量是指财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居民个人持有的现金和存款总量,是一个存量。

在国民经济中,企业、财政部门(含行政单位)和居民个人都有经常的货币收支,如果暂时抛开向银行借款这一点,从总体上说都要量入为出。

它(他)们一不能发行货币,二不能开空头支票,因此只能在现有货币供应总量范围内收支,不可能增加社会货币供应总量。

如果它(他)们的支出超过收入,必须向银行借款,而银行具有创造信用货币的功能,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这种需要。

②银行供应货币过程

银行在扩大货币供应中的作用,因商业银行(含专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不同性质而异。

商业银行的作用在于:

在实行独立经营和允许多存多贷的条件下,如果贷款以转账方式进行,则通过多存多贷、多贷多存的反复进行过程,由此派生出数倍于原始存款的存款量,从而扩大货币供应;但这种派生能力受存款准备率和提取现金率等的制约,呈递减趋势。

中国人民银行的作用在于:

通过发行货币、调整存款准备率以及向商业银行贷款,以增加商业银行可使用的货币资金数量,从而扩张其派生能力,更多地扩大货币供应。

③制约货币供应量的因素

银行在技术上具有上述扩张货币供应的能力,但实际能供应多少不完全取决于银行,还受企业需要贷款的程度和居民持有现金的比率状况制约,而这些又由社会再生产是否顺利、资金盈利率和居民收入水平变化诸因素,即社会再生产的内在诸因素所决定。

2、货币失衡的原因

①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的原因主要是:

生产规模扩大后货币供给没跟上;货币供给正常状态下,央行收紧银根;经济危机时,信用失常,货币需求急剧膨胀,而央行货币供给没有跟上。

②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原因主要有:

政府财政赤字面向中央银行透支;经济发展中,银行信贷规模的不适当扩张;扩张性货币政策过度;经济落后、结构刚性的发展中国家,货币条件的相对恶化和国际收支失衡,在出口换汇无法满足时,由于汇市崩市、本币大幅贬值造成货币供给量急剧增长。

③结构性失衡是指货币供给与需求总量大体一致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一致。

3、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

①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这是十分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两者间的基本平衡是稳定、协调发展国民经济的一项基本要求。

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又与货币的供给、需求密切联系。

②社会总供给与货币需求

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给表现为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统一过程。

无论是组织生产或实现销售,都需要一定量的货币为之服务,提出对货币的需求。

社会总供给从商品、劳务数量和价格诸方面影响货币的需求量。

③社会总需求与货币供给

社会总需求作为一定时期内的社会货币购买力总额,由该时期内货币供给量与货币流通速度之积构成。

银行货币供给,一部分直接形成投资需求,另一部分则经过分配与再分配过程,形成企业、政府和个人的收入,然后经支出再构成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④货币供求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基于上述的内在联系,两种平衡间也密切相关。

在货币供给量等于货币需求量的情况下,根据货币需求量公式可得:

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

这一等式正是表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也可保持平衡。

因此,正确组织货币供给,使之与货币需求符合,是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一项重要问题。

四、利息率及利率的表示方法:

(一)定义:

是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的比率,简称利率。

利息率=利息额/所贷资金额

(二)利率的表示方法

(三)基准利率:

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一、利率决定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2、宏观政策因素3、制度因素

4、国际金融市场的状况与汇率变动的影响

5、风险因素6、其他因素

二、利率水平决定理论

一、影响利率的一般经济功能和作用

(一)宏观调节功能

1、积累资金2、调节宏观经济

利率作用简单直观公式:

利率上升→存款增加,贷款减少→投资和有支付能力的商品减少经济收缩;反之,利率下调→存款减少,贷款增加→投资和有支付能力的商品需求增长→经济膨胀。

3、媒介货币想资金的转化

4、分配收入

(二)微观调节功能1、激励功能2、约束功能

2、金融体系

1.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一)中央银行(处于核心、领导地位)

其职能主要是:

宏观调控、发行、管理货币等。

我国的央行:

中国人民银行(由国务院领导)

(二)商业银行是金融机构中的主体,其特征主要是盈利性。

我国的商业银行主要包括:

①国有商业银行:

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

②股份制商业银行

a.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交通银行:

我国第一家股份制全国性商行

中信实业银行:

我国第一家企业集团银行

华夏银行:

中国第一家由工业企业开办的全国性商业银行

中国民生银行:

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

b.地区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现已不局限于某一地区)

如:

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

③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

④外国银行---外国银行的分支行

如,汇丰银行、花旗银行

(三)专业银行

最大的特点:

不吸收活期存款

①投资银行

定义:

专门从事股票与债券投资活动,代办发行或包销证券,并为企业提供长期信贷服务的银行.

我国的投资银行:

第一家:

1995年8月成立,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我国的投资银行是非银行金融机构

我国投资银行的雏形是:

信托投资公司

②储蓄银行

定义:

专门经办居民储蓄,以储蓄存款为其主要资金来源的专业银行。

资金运用:

提供消费信贷、住宅贷款、投资

我国:

2004年2月15日中国首家住房储蓄银行-----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开业。

③抵押银行(不动产抵押银行)

定义:

专门从事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为抵押品的贷款发放的银行。

(四)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银行与专业银行的区别:

政策:

受政府控制

专业:

独立开展业务

定义:

由政府设立的金融机构,从事政府交办的政策性金融业务。

特征:

a政府控制性b非盈利性

c非商业性d不能信用创造

分类:

①开发银行:

专门为经济开发提供长期投资贷款

1994年4月,国家开发银行支持国家重点建设

②农业政策性银行:

配合政府农业政策,为农业提供特别贷款。

1994年11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对农业基础建设、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③进出口政策性银行:

支持和推动进出口,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金融机构。

1994年4月,中国进出口银行促进机电产品的出口。

(五)非银行金融机构

与银行的区别:

不以吸收存款为主要来源

1、保险公司

任务:

分散风险

保险是以集中起来的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用于补偿被保险人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或对个人因死亡、伤残给付保险金的一种方法。

我国的保险公司: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泰康、新华、华泰等。

外国保险公司分公司(如,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劳合社)

2、证券公司

三大业务:

承销、经纪、自营

我国有2600多家证券交易营业部

国泰君安证券

银河证券、招商证券、云南民族证券、西南证券、广发证券等。

3、信用合作社

定义:

由合作社成员集资组成,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机构。

分类:

1)农村信用社农村经济单位的信用组合。

我国:

1996年以前,由农行管理

1996年以后,与农行脱钩,恢复为合作制的性质。

2)城市信用社:

是城市小工商业者的信用组合。

我国现在已经改组为地方性商业银行。

如,昆明市商业银行

4、财务公司(金融公司)

定义:

经营部分银行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资金运用:

消费信贷、企业信贷

我国的财务公司由企业集团内部集资组建。

目的:

为本企业集团内部集资或融通资金,不得在企业集团外部吸收存款。

5、信托投资公司:

代为理财

信托公司:

代理人

客户:

委托人

业务:

信托业务、投资业务

我国: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各省省属信托投资公司

6、金融租赁公司

7、邮政储蓄公司

3、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FinancialMarkets)——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

它是一国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多个子市场,其中最主要的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2.金融市场构成要素

与商品市场或要素市场一样,一个完整的金融市场需要有一些必备的市场要素,否则,市场活动就难以顺畅地运行。

金融市场的主要构成要素有:

(1)市场参加者

①政府。

政府部门是一国金融市场上主要的资金需求者。

在货币市场上,政府通过发行国库券借入资金,在资本市场上,各国政府主要利用发行国债满足资金需求。

②金融机构。

③企业。

企业是金融市场上最大的资金需求者,同时也为市场提供巨额、连续不断的资金。

④居民个人。

居民是金融市场上重要的资金供给者。

(2)金融工具

从本质上说,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就是货币资金,但由于货币资金之间不能直接进行交易,需要借助金融工具来进行交易,因此,金融工具就成为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的载体。

金融工具一般具有广泛的社会可接受性,随时可以流通转让。

不同的金融工具具有不同的特点,能分别满足资金供需双方在数量、期限和条件等方面的不同需要,在不同的市场上为不同的交易者服务。

包括:

债权债务凭证、所有权凭证、信托契约凭证、金融衍生工具。

(3)中介人

包括金融机构、经纪人、交易商等。

其中金融机构是最重要的;经纪人是指的在金融交易中充当交易双方的中介而从中收取佣金的中间商人。

交易商是指自己买卖证券或票据,从差价中取得利润,自负盈亏的买卖商或投机商。

(4)组织形式

即金融交易所采取的方式。

金融交易的主要有以下三种组织方式:

一是有固定场所的有组织、有制度、集中进行交易的方式,如交易所方式;二是在各金融机构柜台上买卖双方进行面议的、分散交易的方式,如柜台交易方式;三是电讯交易方式,即没有固定场所,交易双方也不直接接触,主要借助电讯手段来完成交易的方式。

这几种组织方式各有特点,分别可以满足不同的交易需求。

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上这几种组织方式应该是并存的,彼此之间保持一个合理的结构。

(5)管理方-----政府作为管理者

3、金融市场的分类

(1)按金融资产的期限长短可分为

①资本市场:

长期资金市场,资金融通期限在一年以上。

如:

股票市场、债券市场

②货币市场:

融通短期资金的市场,最长不超过一年。

如:

短期国库券市场、票据贴现市场

(2)按融资方式可分为

①直接证券市场

直接证券:

资金赤字单位以自己的名义发行的证券。

如:

公司债券

②间接证券市场

间接证券:

由金融机构中介发行,如:

大额可转让存单。

(3)按金融工具上市的先后划分

①一级市场(发行市场):

发售新证券的市场。

如:

证券发行市场

②二级市场:

已存在的证券买卖、换手交易的市场。

如:

证券流通市场

(4)按交割期划分

①现货市场:

在二个交易日内交割完成

②期货市场:

交割是在成交日之后合约所规定的日期如几周、几月之后进行。

(5)按区域划分为:

国内金融市场:

活动范围限于本国领土之内,双方当事人为本国的自然人和法人。

国外金融市场:

其活动范围则超越国界,双方当事人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自然人和法人。

4.金融市场的功能

①融通资金的功能:

是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

这一功能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资金供需双方的融资。

资金盈余方通过对自身闲置资金的运用,及时为资金短缺方提供资金来源,从而实现资金余缺的调剂;二是金融机构间的融资。

这类融资以交换票据、同业拆借等方式完成;三是地域间的资金转移,有利于国际与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和往来。

②积累资金的功能:

金融市场上资金短缺方运用股票、债券的发行筹措资金,从事生产活动;资金盈余方则通过购买股票、债券,将自己一部分积蓄提交给证券发行者,从事投资活动。

这样,以金融工具为媒介,完成了资金投资、增值、积累的全过程。

③降低风险的功能:

金融市场拥有众多的金融工具可供投资者选择。

金融工具有高度的风险性,金融市场的运作又以严格的法定规则为依据。

这一切使投资者一方面能分散风险,另一方面又可得到法律的保护,起到降低投资风险的作用。

④宏观调控的功能:

这是金融市场在货币供需方面发挥的独特作用。

金融市场是中央银行推行货币政策的场所,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吞吐基础货币,直接调控社会货币供应量。

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的买卖和发行,实质是资金的重新分配和组合,利率的变动使资金得以优化配置,实现经济的宏观调节。

4、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中各种创造性变革,包括变更金融体制、增加金融工具、改善金融管理,以获取更多利润的过程。

▪金融创新的内容

▪1.金融战略的更新

▪①征服策略(StrategyofConquest)即在自身占有竞争优势的市场中,以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广泛的分支机构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打败竞争对手甚至采取主动兼并方式不断扩充自己的力量。

▪②变革策略(StrategyofChange)指在势均力敌的市场竞争中加强银行内部的资产负债管理,改进已有的金融服务,增加新的债权债务工具,以吸引更多的服务对象,争取竞争中的主动地位。

▪③合并策略(StrategyofConsolidation)即在自身不占优势的市场中,寻找合作的对象,通过兼并、合资或者合营方式进行联合重组,依靠合力竞争。

2.金融工具的创新

(1)规避利率风险的创新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石油危机,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等,使金融市场利率大幅上升,汇率频繁变动;银行收益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给银行经营管理带来巨大压力,银行业纷纷寻求新的工具和手段来降低这些风险。

于是,出现了金融期货、金融期权、利率互换、货币互换、远期利率协议以及资产证券化等新型金融工具和交易形式,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创新空前活跃。

(2)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指利用现代技术,向公众和企业提供成本低、便捷的、有利可图的金融服务。

(3)规避金融管制的创新

3.金融业务的创新

(1)间接金融的创新

(2)直接金融创新

4.金融机构的创新

▪表现之一:

金融机构正从传统的单一结构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其形式有:

银行持股公司。

▪表现之二:

“金融联合体”(一种能向顾客提供几乎任何金融服务的“金融超级市场”)的出现。

▪表现之三:

向综合性金融服务方向发展。

如,商业银行已涉足信托、抵押、保险及公司股票债券的承销业务。

5、货币政策

1、相关定义:

1.货币政策(MonetaryPolicy)——指的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2.货币政策目标(GoalOfMonetaryPolicy)——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这是货币政策制定者——中央银行的最高行为准则。

3.一般性政策工具(GeneralToolsOfMonetaryPolicy)——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多年来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大传统的政策工具有时也称为“三大法宝”,主要用于调节货币总量。

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OptionalToolsOfMonetaryPolicy)——一些特殊领域的信用活动加以调节和影响的一系列措施。

这些措施一般都是有选择地使用,故称之为“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其中有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的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等。

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和调节货币信用量的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两大内容。

从理论上讲,货币政策是一种宏观金融政策,目的是要在货币领域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货币政策目标是指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所要达到和实现的某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的确定往往与一国某一时期存在的社会经济问题有关。

当代各国中央银行一般都选择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和促进经济增长作为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时所采用的措施和手段。

中央银行借助于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影响货币供应量和信用规模,最终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按其性质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

其中:

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选择性政策工具有:

有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的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等。

3、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指中央银行借助一些短期性的、数量化的金融指标作为实现货币政策和检验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效果的传导体和指示器。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必须同时具备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三大条件。

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实践一般选定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

①超额准备金:

它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减去法定存款准备金后的余额,是中央银行创造负债的一部分,由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两项内容组成。

超额准备金与货币政策具有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体现在超额准备金的逆经济循环方面。

②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量与货币政策目标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因为货币供给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就业水平、物价涨跌和进出口贸易额,而且两者的相关性体现在顺经济循环方面。

货币供给量由现金和存款组成,它们不同程度地受中央银行的控制。

③利率(市场利率):

利率是影响货币需求,调控货币供给量的重要的政策性变量,利率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高度相关性表现在利率是顺经济循环的,但又与社会总需求负相关。

利率作为中介目标运用时,必须明确界定政策性和非政策性效果的界线,否则,会误导中央银行,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④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是社会公众的手持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之和。

作为中介目标基础货币具有很强的可控性。

它与货币政策目标也有相关性,表现在基础货币的增加和减少同方向影响货币供应量,由此引起信贷的张与弛,经济的荣与衰。

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货币供给量、信用总量、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备付金率。

4、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基本环节

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一般有三个基本环节,其顺序是:

①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首先影响的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准备金、融资成本、信用能力和行为,以及金融市场上货币供给与需求的状况;②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中央银行的政策操作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对各类经济行为主体的消费、储蓄、投资等经济活动产生影响;③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包括总支出量、总产出量、物价、就业等。

5、如何理解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加税收和减少财政支出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

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虽然这两项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仅靠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没有双方的配合,单个政策的实施效果将会大大减弱,这就要求二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综合优势。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四种不同的搭配组合,政府究竟采用哪种取决于客观的经济环境,实际上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客观经济情况的判断。

概括地说,“一松一紧”主要是解决结构问题;单独使用“双松”或“双紧”主要为解决总量问题。

6、汇率决定与汇率制度

汇率指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汇率的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美元标价法

决定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汇率作为一种价格,理当由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的,外汇供求的变化导致汇率的变动,而外汇供求状况及其变动受制于一系列经济或非经济因素。

1.国际收支2.相对通货膨胀率

3.相对利率4.相对经济增长率5.中央银行干预

6.预期因素是短期内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汇率决定理论

1、购买力平价说

汇率与价格水平的关系:

购买力平价说

购买力平价的基本思想是:

货币的价值在于其具有的购买力,因此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也就是汇率与各国的价格水平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

购买力平价的基本形式

1.绝对购买力平价2.相对购买力平价

2、利率平价说

开放经济下汇率与利率的关系:

利率平价说

说明汇率和利率之间关系的理论,这种关系通过国际资金套利来实现,反映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决定的作用。

利率平价说可分为套补的利率平价(简称CIP)与非套补的利率平价(简称UIP)两种。

3、国际收支说

投资者选择哪种方式投资,取决于二者的收益率大小,如果:

1+i

则众多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外国金融市场,导致外汇市场上即期购买外币、远期卖出外币,从而本币即期贬值(e增大),远期升值(f减小),投资于外国的收益率下降。

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是指各国对本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一)按照汇率变动的幅度,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指现实汇率受平价的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