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场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246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奶牛养殖场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奶牛养殖场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奶牛养殖场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奶牛养殖场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奶牛养殖场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奶牛养殖场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奶牛养殖场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奶牛养殖场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奶牛养殖场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奶牛养殖场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奶牛养殖场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奶牛养殖场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奶牛养殖场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奶牛养殖场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奶牛养殖场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奶牛养殖场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奶牛养殖场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奶牛养殖场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奶牛养殖场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奶牛养殖场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奶牛养殖场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奶牛养殖场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奶牛养殖场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奶牛养殖场建设可行性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2108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费技术应用及培训60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8万元。

1.3.2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总投资2791万元,资金来源:

项目业主单位自筹资金2388万元,申请发展资金354万元,地方配套50万元。

1.4效益评价

项目计算期为10年,产品销售收入为7604万元,总成本为5814万元,稳定年利润1790万元。

1.5项目报告编制依据、范围及指导思想

1.5.1编制依据

[1]国务院文件国发[2007]31号文《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2]国家农业部颁布实施的《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

[3]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制定的《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

[4]某某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通知》;

[5]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宁政发[2016]11号)

[6]《某某奶业发展规划》(2008-2018年);

[7]某某2015年统计年鉴;

[8]某某人民政府制定的《某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年计划发展纲要》;

[9]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和实地调查研究的情况;

1.5.2编制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编制范围主要包括:

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市场需求及预测、建设条件分析、项目工艺方案设计、建设规模与内容、环境评价、投资估算、项目经济与财务评价等。

1.5.3指导思想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国家、自治区、某某、及有关部门的规定,客观、科学、合理地进行分析项目的各章节建设内容,使项目功能力求合理、适用,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易操作性。

1.5.4编制原则

本着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原则,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合理确定规模,并在设计中严格遵守各项法规、标准及设计规范,使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保证生产技术、工艺先进、合理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安排。

项目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能实现节能降耗,生态养殖,效益优先。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循现行的防火,安全卫生和劳动保护等有关规定,确保本项目投产后,能安全稳定生产,符合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精心研究核对工艺设备、电气设备的选型,准确核实其能力,保证投产后尽快达标达产,以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坚持实事求是,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以公正的立场和科学的态度对项目经济效益做出评价。

1.6项目总体评价及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某某十二五奶业发展规划》,是国家对民族贫困地区重点支持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对于为我区提供有效就业岗位以及家庭和谐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

对当地农民增收以及生活水平改善具有显著效果。

第二章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十一五”以来,某某奶产业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和广大养殖户的共同努力下,奶牛存栏数和鲜奶产量年均递增率均保持20%以上,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对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到2015年底,存栏奶牛15.2万头,占某某奶牛存栏总数的30.3%。

占某某奶牛存栏的77.65%。

奶产业是某某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奶产业的收入为3000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的50%以上。

但某某奶牛养殖以农户分散饲养为主,饲养管理粗放、饲喂方式落后,优质饲草料供应不足,用药混乱,大部分养殖户甚至规模场生产水平低。

奶牛养殖不规范成为当前某某奶牛养殖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当前我国奶产业正处于“三鹿奶粉”后时代的转型和二次飞跃的黄金时期,我区奶产业当前也正处于养殖结构转变,产业化水平逐步提升、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热情日渐高涨、养殖效益稳步提升的历史机遇;

2009年,某某政府提出的“牛羊上山”工程的战略方针,并出台了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养殖的土地、融资、技术、财政等扶持政策,为奶产业的二次飞跃提供了政策保障。

本项目是基于以上背景提出的。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是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现实需要

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1号文件”,采取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支农惠农政策措施支持奶产业的发展,先后实施奶牛良种补贴、优质奶牛后备牛饲养补贴、奶牛政策性保险等支农惠农政策,旨在加快推进奶牛养殖业的产业化进程。

2007年9月国务院出台的(国发【2007】31号)《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奶牛良种繁育,加大良种推广力度,优化奶牛群体结构,不断提高奶牛单产水平。

到2018年,力争奶牛良种覆盖率提高到60%,奶牛平均单产水平提高到5.5吨。

同时要推进养殖方式转变,提高原料奶质量。

通过发展规模养殖小区(场)等方式,加快推进养殖环节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逐步解决奶牛养殖规模小而散问题。

到2018年,奶牛规模养殖的比重要有较大幅度提高。

把提高原料奶质量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努力提高原料奶的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降低菌落总数。

大力推广科学饲养技术,加强饲草料基地建设,扩大青贮饲料生产。

加快普及机械化挤奶,减少生产环节的污染。

本项目的实施,通过中央财政补贴支持进一步加快良种繁育、推进养殖环节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培育某某高产奶牛核心群的建设,发展壮大奶产业,是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现实体现。

2.2.2是加快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市奶产业被自治区政府确定为农业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同时,奶产业也作为某某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奶产业的收入为25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的56%。

目前某某存栏奶牛16.8万头,占某某奶牛存栏总数的42.8%。

,同时奶产业的发展也极大地带动了种植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关联产业的发展。

年冬麦后复种青贮玉米15万亩,种植优质苜蓿4万亩,种植黑麦草、饲用甜菜等其它饲料作物2万多亩。

奶产业还带动了印刷包装业、饲料加工及饲料配送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因此,奶产业是某某乃至某某产业链条最长、产业关联度最大、产业化发育程度最高的优势特色主导产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靠农村产业发展支撑。

实施该项目,加快奶牛的快速扩繁生物技术示范推广,提高奶产业综合生产水平,促进奶产业跨越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当地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2.3是大力发展现代奶产业一体化的客观需要

某某的奶牛养殖已有近30年的历史,广大养殖户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养殖经验。

特别是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实施“出户入园上挤奶台”工程,现在45%以上的奶牛进入养殖小区进行饲养,主要通过冷配技术对奶牛品种进行改良,示范了青贮饲料饲喂技术和配合饲料饲喂技术,加强了疫病综合防治,奶单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目前奶单产平均达到6150公斤,鲜奶质量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奶产业的发展。

一是传统的人工授精技术无法控制奶牛性别,公母犊价格差别很大,导致经济效益的不可预测性。

二是奶牛饲喂技术过分重视精饲料而轻视粗饲料,造成奶牛代谢疾病增加。

三是奶牛养殖场信息化管理技术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进一步提高奶牛产量和鲜奶质量,迫切需要创新奶牛养殖技术,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

2.3可行性分析

2.3.1优惠的政策环境是项目实施的保障条件

奶产业被列为某某回族自治区农业主攻的四大战略性产业之一。

为抓住奶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推进奶业的优化升级,自治区政府制定了《某某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和《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将奶产业作为优势特色产业优先加以扶持。

某某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奶产业发展的决定》、《某某奶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来扶持奶业发展,建立了奶牛良种繁育及管理体系,奶牛疫病防治与监督体系,奶牛饲草料基地建设体系,奶业发展风险基金保障体系等,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奶产业健康发展。

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某某奶产业已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资源优势,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随着奶产业优势的不断凸现,其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明显,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亮、做强这一产业,某某委政府提出全力打造“中国奶牛之乡”的战略决策,全方位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使奶产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

3.2.2奶产业雄厚的积累是项目建设的基础条件

某某区与某某毗邻,某某作为某某奶业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被确立为某某奶业发展的核心区域,现己发展成为某某最具特色、最具优势、最具潜力的主导产业,无论其产值或存栏数量,都占到某某的半壁江山。

近年来,某某突出规划、优先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基本构筑起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产业化初级形态。

本项目依托某某优质产业资源,人才资源获取、技术成熟度方面都具有强有力的产业和技术支撑,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必将获得某某区农牧科技局、某某农牧局技术方面的大力支持。

3.2.3量与质的急待提高是项目实施的充分条件

目前,奶产业已成为我市壮大财政、增加农民收入和振兴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虽然某某的奶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与国际、国内奶产业发展大形势相比,奶源基地的不断发展壮大仍有许多制约因素,如良种繁育体系不够健全,奶牛品种退化严重的问题,正日益成为某某奶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近几年来,某某在自治区畜牧站的大力支持下,从品种繁育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技术服务、设备改进上,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受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发展仍然是滞后的,与“中国奶牛之乡”的建设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

奶牛良种繁育场的建立,是从体制上开辟了奶牛繁育工作一个突破口,必将对某某奶产业的发展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1项目区概况

3.1.1地理位置及概况。

某某地处东经105°

43'

45"

-106°

42'

50"

北纬37°

28'

08"

-37°

37'

23"

,是承接某某东西南北的地理中心,北临某某和某某市、某某,南至同心县,东至盐池县,西北与中宁县接壤。

北距首府某某127公里,南距固原市220公里,西距甘肃省兰州市360公里。

境内盐中高速、福银高速、定武高速3条高速公路和盐兴公路、黄同公路、滚新公路、恩红公路4条县道纵横交错,太中银铁路、滚红高速公路和即将建设的红桃高速、银西高铁穿境而过,城区东距银川河东机场、西距中卫香山机场均不超过150公里,中部干旱带交通枢纽型城市地位业已形成。

3.1.3气候条件。

项目区位于宁南黄河灌溉区,其气候特点是:

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冬寒长,夏热短,秋早凉,温差大,少雨量,风沙多,蒸发强,年平均气温约8.8℃。

3.1.3地形和土壤。

项目区主要以缓坡丘陵和洪积平原为主。

土壤主要以灰钙土壤为主,土层深厚,土质沙壤,为宜农土壤。

土壤PH值在8.4-8.8之间,可容性盐含量在4-5.8克/公斤,土壤肥力水平较低,但土壤的质地好。

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特别适宜紫花苜蓿的生长。

3.1.4水资源。

项目区为引黄灌区,部分地区为一级提黄灌溉和天然降水为主要灌溉方式。

地下水资源为28万立方/年,地下水埋深为50-150米,矿化度1-3毫克/升,完全符合人畜饮水标准。

3.2项目区的社会经济状况

开发建设以来,某某狠抓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大力培育节水高效农业,累计发展酿酒葡萄11.6万亩、设施农业7.45万亩,黄牛养殖8万头,葡萄产业成为引领农业转型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作为某某葡萄四大产区之一,已纳入某某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长廊。

依托境内丰富风光资源和国有未利用荒地,大力发展环保新型工业。

老马清真食品厂、科冕葡萄酒厂、瑞丰葡萄榨汁厂、芦草井沟煤矿、罗花崖煤矿、卓德酒庄等重点工业项目快速推进;

长山头、鲁家窑、嘉泽风电和某某发电集团50兆瓦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不断壮大。

商贸服务、信息中介、金融保险、交通运输和清真餐饮等服务业快速发展。

一座移民新城崛起于亘古荒原,城市建成区面积15.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5万人。

第四章产品市场分析预测

4.1市场分析

目前,我国肉蛋总产量已稳居世界第一,肉类人均占有量达到48公斤,超出世界平均水平10公斤,蛋类人均占有量17.6公斤,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肉蛋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只有奶,存在广阔的市场前景,孕育着极大的产业潜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奶类消费量将大幅度增加。

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预测,在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方案下,2015年我国乳品消费总量将达到25015千吨,人均消费达到17.87公斤。

据权威机构最新统计:

目前世界年人均牛奶消费量为106公斤,即使是乳品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的亚洲,年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也达40公斤,而我国还不足12公斤,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消费量的7%。

这说明中国现在的乳品生产、消费还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同时也说明中国乳业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4.2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乳业是节粮型畜牧业,大力发展乳业符合中国国情,是推动食品经济的全面增长,改善人民的生活,强壮国人的重要产业支撑点。

乳业经济在改善我国农业结构、增加税收、增加就业、解决“三农”的特殊地位不可取代,可以说宏观经济目前已经不可缺少这支力量。

我国奶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目前只有1%左右,与发达国家超过2%的比例相距甚远。

从奶的总需求量、人均消费量来看,奶业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特别是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村奶业市场前景广阔,中国奶业的强势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鉴于乳业在中国的快速增长趋势,以及中国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巨大差距,可以肯定乳业将是起未来中国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4.3目标市场分析

本项目的产品目标市场为某某市场和周边省区市场。

本项目将采取规模生产,辐射区域市场,依托大型乳制品企业的经营开发策略来开发市场。

即首先满足某某境内乳品加工企业需要,尤其首先满足辐射带动作用大的国家级龙头企业。

某某夏进乳品饮料有限公司,是农业部确认的大型二档企业,现为自治区肉奶产业化龙头企业。

计划在今后五年内,"

夏进”品牌要跻身全国乳业“十大品牌”,为此该公司急需扩大乳源供应基地。

为此本项目依托大企业的产业辐射作用,作为大企业的“第一车间”销售渠道是稳定、可靠的。

本项目所在地在夏进、伊利公司收购鲜奶的辐射区内,本项目今后可以考虑作为夏进和伊利集团公司的奶源供应厂商。

4.4市场竞争力分析

4.4.1具有规模效益

某某奶牛养殖还有近40%的是以散养户为主,形成规模化养殖的企业较少。

由于分散养殖具有供应不稳定、质量波动较大等原因,缺乏市场竞争力。

本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带动和提升我市的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建设进程和经济效益。

4.4.2较强的区位优势

项目充分利用某某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及区位优势条件,采取规模化的基地生产模式,建立低成本、高品质、规范化、规模化的优质牛奶生产和奶牛良种繁育基地,项目产品的区位优势极为明显。

4.4.3依托大企业的优势

本项目的地理位置距某某夏进公司和伊利集团公司、加工企业的距离相当,项目达产后生产的产品均可供应伊利和夏进公司。

两公司居本项目的距离均在牛奶销售与运输半径之内。

4.5市场风险

本项目的产品主要供应居民消费和乳品加工企业所需的鲜奶,产品在目前国内、区内市场的需求呈递增态势。

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牛奶和乳制品的需求将呈大幅度提高的趋势。

因此,国内、区内市场缺口也很大,只要生产出合格的优质鲜奶,项目不会有很大的生产风险。

在产品价格的确定中采取稳妥的方针,要充分考虑国外农牧产品可能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对本项目的影响,因此,在产品定价上将要采取一定的灵活措施,根据市场情况确定合理的价格,使价格风险减小到最小。

第五章设计与技术方案

5.1设计方案

5.1.1项目区布局

生产区:

呈长方形设置,南北长700米、东西宽480米,占地约500亩。

背靠农田排水沟,西、南靠优质青贮玉米种植区、东临4对交通主干道,四周绿树成荫、环境优雅。

(2)产奶区:

园区按饲养头数设置挤奶站,分布在生产区内,设置专用机械挤奶设备、储奶罐、奶牛专用进出通道、待挤厅、挤奶厅、冲洗消毒设备、乳品检测设备、个体产量记录设备等。

(3)管理区:

处于园区上风口,内设微机管理室、办公室等。

(4)饲草料加工区:

建青贮饲料池、饲料贮存加工间、青干草加工间,配备铡草机、粉碎机。

(5)配种区:

园区内建设人工授精室,配备兽医医疗器械和人工授精器械。

(6)消毒防疫区:

每个园区大门、运输通道、牛群进出道、每栋牛舍通道及进出口、配种区、其它进入生产区的道路均设立消毒池,定期更换消毒液,切断和预防疫病的传播。

(7)隔离区:

位于园区东南处,单独设立,用于病牛的隔离、观察、诊断、治疗。

(8)粪便处理区:

位于园区东西通道的粪便专用区域,由侧门运出园区进行无害化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料。

(9)生活区:

位于园区下风口,主要是饲养人员生活居住,设立更衣室、消毒室。

(10)服务区:

设置在园区外,主要是管理、技术、销售、加工人员工作区域,处理日常事务。

5.1.2基础设施

标准化棚圈。

标准化棚圈划分为泌乳牛舍、干奶牛舍、后备牛舍,且建有运动场。

挤奶厅(奶站)。

标准化挤奶厅(奶站),分为挤奶区、待挤区、机械设备区、鲜奶贮存区。

生活管理设施。

生活管理区包括办公室、良种繁育及兽医室、养殖档案和信息化管理室、技术资料与培训室和职工生活区等。

饲草料设施。

包括青贮池、贮草棚、精饲料库等。

粪污处理设施。

建设专用粪污贮存场(大中型沼气设施)。

5.1.3配套设备

生产机械设备。

配备与饲养规模相符合的挤奶机械、生鲜乳制冷冷藏罐、饲草收割和加工、饲料加工、全混合日粮(TMR)搅拌饲喂和奶牛粪污清理专用设备等。

管理专用设备。

配备专用计算机,专业奶牛场(小区)智能化管理软件,实行计算机管理。

辅助设备。

配备消毒设备、奶牛繁殖、疾病防控专用设备。

5.2技术方案

5.2.1牛群管理

牛群按泌乳牛、干奶牛、犊牛、后备母牛、青年母牛,分群舍饲,舍外设运动场供牛群自由运动。

运动场内设遮阳棚、干草架。

成年母牛泌乳期305天,干奶期60天,产前15天进产房,产后15天出产房。

犊牛生后即母子隔离,5日内喂初乳,15日内喂母乳,15日后喂混合常乳,犊牛2月龄断奶,哺乳初期每栏一头,单栏饲养,(寒冷季节在舍内饲养,温暖季节可把犊牛栏移到舍外,在晾棚下用犊牛岛饲养)。

哺乳后期和断奶犊牛小群栏养;

后备母牛群养;

青年牛、干奶牛、泌乳牛在舍内用颈枷固定牛位。

全场牛舍配置如下:

成乳牛舍、产房、后备牛舍、青年牛舍,犊牛舍,可以满足牛群正常周转需要。

5.2.2喂料

采用TMR全价配合日粮,用自动喂料车机械喂料。

成年牛和青年牛在舍内设长水泥食槽,牛群可自由采食,也可用自锁式活动颈枷固定牛位,定量饲喂配合饲料。

在运动场设补草架,供牛群自由干草采食。

哺乳犊牛单栏饲养,人工喂奶、人工补料。

小群饲养的犊牛人工喂奶,自由采食犊牛补充饲料。

产房内的母牛可人工喂料,也可机械喂料。

后备牛舍内自由采食配合饲料,运动场内自由采食干草。

隔离牛舍内单栏人工喂料。

5.2.3饮水

每栋牛舍内按照牛的数目设置一定数量的饮水器,在运动场内设电加热自控水位饮水槽,供牛群自由饮水。

犊牛用饮水桶喂奶及饮水,产房在待产栏和产栏内设置自动饮水器,供牛群自由饮水。

隔离牛舍每栏设饮水桶,人工喂水。

5.2.4清粪

牛舍内用人工清粪,运动场内用机械清粪,各个牛舍的鲜粪用拖拉机运到粪肥处理车间集中处理,生产有机复合肥。

5.2.5挤奶

泌乳牛在挤奶厅集中机械挤奶,日挤奶3次,直冷式奶罐贮奶,鲜奶用奶罐车运送到乳品厂。

5.2.6配种

外购优质冷冻精液,场内采用人工授精。

5.2.8场区防疫

应执行我国现行的畜禽场兽医防疫管理规程。

为维持牛群健康生产,牛奶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必须建全以下防疫设施:

(1)生产区入口设人员更衣消毒室和车辆高压清洗机。

(2)设立隔离牛舍、焚烧炉,病死牛焚烧处理,出售牛从装车台外运。

(3)建立场内的电视监控系统,在控制室可观察全场生产情况和牛群活动情况。

(4)配置内部通话系统,便于场内外工作联系。

(5)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规程。

(6)饲料车和运奶车必须经消毒后进场,其他外来车辆不得进入生产区场。

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6.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本项目建设坚持以牛为本,生态养殖,效益第一的原则,示范推广一整套经济、实用、成熟的适合本地区条件的高产奶牛品种培育、科学饲养管理、疫病防治、饲草料高效利用等综合配套技术,建立高产奶牛健康养殖样板,提高我区区奶牛整体生产水平。

6.2项目建设目标

将项目区建成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优质牧草环绕,集奶牛标准化养殖、饲草料加工配送、技术服务、粪污处理等一体的健康养殖、生态循环的现代化牧场示范区。

6.3设计原则

本项目规划严格按照人畜分离、便于饲养、生产、管理和疫病防治的原则建设。

项目园区可划分为养殖区、综合管理和服务区、牛粪综合利用加工区,实行园区统一建设规格和标准、统一功能区域配置和设计、统一园区主推技术应用统一、统一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管理。

对于园区内各牧场要求设计和建设:

生产区、产奶区、管理区、饲草料加工区、配种区、消毒防疫区、粪便处理区、生活区、服务区等十个小区;

每个小区按照规划方案,进行给水排水、供电、道路及绿化隔离带的布局。

6.4项目建设内容

基地前期规划、基础(土地整理、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和规模牧场的建设两部分。

6.4.1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1)基地地形地貌前期的勘察、规划、设计、论证工作。

(2)土地整理、绿化带及防疫隔离设施、基地主干道路、水网(供排水管网)、供电工程建设项目建设。

6.4.2基地牧场建设

土建工程  

●泌乳牛舍对头双列式(卧栏)22m*200m6座26400m2

●育成干奶牛舍对头双列式(散栏)12m*150m5座9000m2

●犊牛岛砖混结构360个

●全自动挤奶大厅600m22座1200m2

●青贮池办地下式砖混结构1000m33座30000m3

●饲草库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