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255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2 大小:19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秋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秋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秋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秋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秋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2页
秋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2页
秋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2页
秋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2页
秋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2页
秋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2页
秋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2页
秋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2页
秋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2页
秋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2页
秋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2页
秋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2页
秋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2页
秋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2页
秋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秋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4.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

根据各种生物的特点,人们通常将它们分成三类: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现在你能将图1.1—1所示的生物进行分类了吗?

二、组织交流,点拨建构

【过渡语】仔细观察周围的动植物,你会发现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万别中却存在着共性:

他们都是有生命的。

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

知识点二:

生物的生命现象

1.小组探究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插图和生活经验,举例说明生物所具有的这些生命现象。

小组选出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

动物有哪些

生命现象?

植物有哪些

1

2

3

4

5

6

2.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小组的讨论。

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3.现在各小组将你们的发现与大家交流吧。

一组:

我们发现人体需要饭菜,牛、羊需要吃草,虎、狼要吃小动物,我们得出结论:

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营养物质。

师:

很好!

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其他组补充:

植物需要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中的肥料等。

二组:

我们发现人和动物可以通过出汗、排尿、排便等形式将废物排出,这说明生物都能活将废物排出体外。

教师及时点拨,指出排便与排尿的区别。

并解释生物从外界摄取食物,然后将废物排出体外的现象,称为新陈代谢。

三组:

我们发现人需要呼吸,鱼用鳃呼吸,鲸在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这说明生物需要呼吸才能活着。

教师追问:

植物需要呼吸吗?

教师明确:

植物和动物一样每时每刻都在呼吸。

四组:

我们看到小鸟能长成大鸟,我们也能从小长大,一粒种子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所以得出结论:

生物都能生长发育。

说得很好!

生长发育是生物比较明显的生命现象,请同学们来感受一下生命的神奇吧。

(教师播放课件:

一粒种子逐渐萌发、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视频。

五组:

刚才老师让我们用手碰触含羞草,我们发现含羞草受到刺激后会合拢叶片,人体受到刺激后也会作出反应,结论:

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向日葵的花盘像太阳,这是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吗?

教师强调:

你们的发现很有价值!

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称为应激性。

六组:

我们从插图上看到猫、狗等动物能繁殖后代,我们知道其他动物和植物也能繁殖后代,我们猜想细菌等微生物也有繁殖的生命现象。

教师补充:

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炎热的夏天,食物很容腐败变质,这就是由于微生物繁殖的速度快导致的。

七组:

我们从插图上观察到,猫妈妈的三个孩子,毛色和斑纹上有深有浅,只有一只小猫长得像妈妈。

我们人类也是这样,这说明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生命现象。

【过渡语】通过大家的交流,我们认识了一些生命现象,生物还有一些我们刚才没有提到的生命现象。

课件展示:

展示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图,引导学生理解:

生物都有一定的结构,生物体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

青蛙的保护色,仙人掌能够生活在干旱的沙漠里,蚯蚓疏松土壤……这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提高认识:

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并能改变环境。

【结束语】通过同学们积极的探究,我们认识了生物和非生物,也了解了生物所具有的一些生命现象。

大家来反思一下: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惑?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生物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各小组相互补充,总结出以下几点:

(1)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2)能生长发育。

(3)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4)具有应激性。

(5)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6)都有一定的结构。

(7)能繁殖后代。

板书设计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一、我们身边的生物二、生物的生命现象

动物:

举例有一定的结构。

植物:

举例生长发育

微生物:

举例繁殖后代

生物——有生命的物体。

应激性

新陈代谢

适应并影响环境

具有遗传变异现象

 

1.1.2生物的生活环境

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2.分析生物圈中生物栖息地的类型。

3.举例分析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通过对生物栖息地类型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1.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2.栖息地的概念,不同生物栖息地生物群体不同。

栖息地不同,导致生物种类的差异。

课件、不同栖息地的图片等。

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星球,在地球上,种类繁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我们人类,共同组成了一个大家庭。

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呢?

一、生物圈

与地球的体积及其大气层的厚度相比,生物生存的空间是极其有限的,只是在地球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才有生物生存。

如图所示就是形成生物圈的三个圈层。

可见,有生物生存的这个圈层叫做生物圈。

它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及一切能够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的总称。

相关链接:

岩石圈是地球表面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的一层,厚度约为60~120千米。

岩石圈是陆地生物生存的地方,在它的表面和土壤里,生活着许多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岩石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立足点。

大气圈是包围地球的整个空气层的总称,是地球的最外一圈,厚度约为1000千米。

在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

说明: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划分是根据其构成物质的不同大体划分的,三者不能截然分开。

生物圈之所以适于生物生存,是因为它具备了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

二、栖息地

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称为栖息地。

地球为生物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栖息地,如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沙地等。

拓展学习:

森林:

主要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方,它的特点是动植物种类繁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海洋:

有部分大型藻类,如:

海带、紫菜等。

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

湿地:

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

它的特点是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种类也很多。

不同的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

在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不同的生物群体。

视频播放:

卧龙自然保护区。

在热带雨林,这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温较高。

众多的乔木枝叶繁茂,灌木、草本、藤本和寄生植物夹生其间,层层叠叠,郁郁葱葱。

这里还生活着云南兔、钝头蛇、白臀叶猴、穿山甲等多种多样的动物。

我国孔雀的栖息地就位于云南省的热带雨林。

野大豆的栖息地之一位于山东省境内的黄河三角洲。

由黄河携带的泥沙在河口沉积而形成的这片土地,每年以2000~3000公顷的面积向渤海延伸,是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速率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这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形成了大片的草甸,主要的植物除野大豆外,还有柽柳、芦苇、碱蓬等,主要的动物有沼虾、鲫鱼、野兔、白鹳、丹顶鹤、大天鹅等。

骆驼的栖息地是沙漠,沙漠昼夜温差大,风沙大,风力强,生物种类少。

如图是鹿的栖息地和野鸭的栖息地。

鹿的栖息地是草原或林缘,土壤层薄或降水量少,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

野鸭的栖息地为湿地或河流生态,植物以水生植物为主。

迄今为止,科学家们探测到地球是太空唯一有生命的星球,随着人口激增,人类的活动已经使我们生存的地球受到严重损害。

资源在枯竭,环境被破坏。

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破坏栖息地的方式主要有森林植被破坏、土地沙漠化、垃圾成灾和水资源短缺等。

湖泊水面缩小或干涸,会使生活在其中的水生动植物减少或死亡;

森林面积缩小,会致使一些以森林为栖息地的动物失去家园。

由于人口的增多,污染加重,盗猎使有价值生物面临绝境。

盲目开垦和过度放牧使土地植被和生态破坏严重。

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为保护地球,这个我们共同生存的家园,人们规定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呼吁改善全球整体环境。

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了生物圈。

生物圈具备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使地球成为生机勃勃的星球。

2.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是生物的栖息地,每一处栖息地都有自己的特征。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

一、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二、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阳光、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

三、栖息地

栖息地遭到破坏或丧失

(1)结果:

威胁生物的生存。

(2)原因:

全球人口数量的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

1.1.3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1.分析和讨论“巴斯德实验”过程,概述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和研究方法。

2.明确“控制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能从观察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设计一些简单实验,逐步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

1.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

2.使学生有兴趣参与课堂探究活动,愿与同伴合作。

1.知道“控制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巴斯德实验”过程。

概述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和研究方法。

课件、实验材料用具等。

鲜美的肉汤放置久了会变腐败,这是谁搞的“恶作剧”呢?

微生物是肉汤本身产生的,还是从空气中进入的呢?

19世纪中期,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一个巧妙的探究实验找到了答案。

一、探究的基本过程

巴斯德认为,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他设计了探究实验来验证他的看法。

科学探究方法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我们只有运用正确的生物学探究方法,才能科学地认识生命现象。

巴斯德正是由于正确的运用了生物学的探究方法,证明了使食物变质的元凶是微生物。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将巴斯德的实验分步进行分析:

1.将肉汤煮沸的目的是杀死其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这样就排除了肉汤中含有微生物的干扰。

2.肉汤放凉后,在自然环境下观察肉汤的变化。

3天后,A烧瓶里的肉汤中变质;

B曲颈瓶里不但没有微生物,而且直到4年后,曲颈瓶里的肉汤仍然新鲜如初,在这里,A瓶是让进入微生物,是与B瓶进行对照的,我们称之为对照组。

B瓶只控制了不让微生物进入,我们称为实验组。

微生物的进入与否我们称之为变量。

变量:

科学实验中,能够变化的条件或因素称为变量。

想一下,在巴斯德的实验中,变量是什么?

[曲颈瓶中微生物的有无]

3.把B曲颈瓶的长颈打断,使瓶口能竖直接触空气,这样空气和微生物都可以进入肉汤,所以肉汤变质了,可以得到结论,是来自空气的微生物使肉汤变质。

这样的实验前后对照,增强了实验的说服力。

我们归纳一下巴斯德实验的步骤和现象。

巴斯德的实验设计如下:

1.把肉汤分别注入两个烧瓶里。

A是普通烧瓶,瓶口竖直向上;

B是瓶口拉长呈“S”形的曲颈瓶。

两个烧瓶的瓶口都是敞开的。

2.把A、B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分别煮沸,杀死其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4.把B曲颈瓶的长颈打断,使瓶口能竖直接触空气,不久,肉汤也浑浊变质了。

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对照实验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一般都是在理想条件下,排除一切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

实验组一般只控制研究因素,其他条件都处于理想状态。

你能说出在巴斯德的实验中,哪个是实验组,哪个是对照组?

[B为实验组,A为对照组]

我们列表对实验进行分析。

用具

变量

现象

结论

对照

A

直颈烧瓶

微生物能进入

变质

使肉汤变酸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实验变量不同,其他相同

B

曲颈烧瓶

微生物无法进入

不变质

根据巴斯德的实验,分析并讨论下列问题:

1.巴斯德的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根据提出的问题,他作出了怎样的科学假设?

【提出问题:

肉汤腐败是肉汤自身产生的微生物,还是由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其内引起的?

作出假设:

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2.在巴斯德实验中,曲颈瓶的设计妙在何处?

【弯曲的瓶颈能使外界空气进入,而其中的微生物无法进入瓶内的肉汤中。

4.根据实验结果,巴斯德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巴斯德证明自己假设的过程,就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

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通常涉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

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前提;

制订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则是探究成功的关键。

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器具等。

科学探究过程往往不是一次就能顺利完成的。

人们需要反复探索,不断改进探究方法,如改进实验条件、材料或器具等,最终才能证明作出的假设是否成立。

巴斯德的成功之处,在于他设计了曲颈瓶,改进了实验器具,以巧妙的探究方法证明了自己的假设。

二、探究的常用方法

在生物学探究过程中可采用的方法很多,如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等。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多种探究方法并用。

1.观察法

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通过感官和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

观察不同一于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

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在观察的基础上,还要同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2.实验法

利用特定的材料和器具,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3.测量法

利用尺子、秒表、温度计等工具,对确定对象的高度、速度、温度等进行测量,用数据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

4.调查法

人们对生命现象进行科学探究时,往往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对证据、数据等进行分析、判断。

通常用文字、图表等多种方式呈现探究结果,以便于和他人交流、合作。

你能说出本节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

生物学的研究离不开科学探究,它通常涉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环节。

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实验、测量、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

二、探究常用的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等

1.1.4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1.能说出显微镜各部分结构的名称与作用。

2.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

3.识别和初步学习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其他研究工具。

学会正确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养成正确使用显微镜的良好习惯,树立初步的科学意识。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显微镜成像的特点,独立使用显微镜。

课件、显微镜以及其他几种常用的研究工具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学习和研究生物学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器具。

各种生物学研究仪器和工具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探测平常难以感知的生命现象,还有助于我们科学有效地探究生命奥秘。

借助于什么仪器才能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微观世界呢?

一、认识显微镜

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

最早的显微镜是16世纪末期在荷兰制造出来的。

荷兰亚麻织品商人列文·

胡克,他自己学会了磨制透镜。

他第一次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了许多肉眼所看不见的微小植物和动物。

现在我们常用的是光学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

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以及其他的细微结构。

本节我们就来了解这种生物学中重要的实验器具——显微镜,我们首先通过视频来了解一下显微镜的构造。

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

镜臂连接作用

镜柱支持作用

镜座支持、稳定作用

目镜放大物像

镜筒连接目镜与物镜

转换器调换物镜

物镜放大物像

载物台放置玻片

通光孔光线通过

压片夹固定玻片

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

反光镜反射光线

下面我们分别认识和熟悉显微镜的几个重要结构。

目镜

课件展示目镜:

镜头上的玻璃是凸透镜,可以透过光线,镜头上的数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

我们再列表比较不同倍数的目镜

放大倍数镜头长度透镜大小

10×

长大

12.5×

短小

物镜

课件展示物镜:

列表比较不同倍数的物镜

短大

40×

长小

遮光器

显微镜上黑色的方台是载物台,上面的孔为通光孔。

在载物台下方带有孔的圆盘为遮光器。

孔叫做光圈,有大小之分。

在外界光线强时,用小光圈;

外界光线弱时,用大光圈。

反光镜

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之分

外界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外界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粗准焦螺旋

升降镜筒范围大,用于寻找物像。

细准焦螺旋

升降镜筒范围小,用于调整物象清晰度。

二、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放在实验台距边缘一个拳头、略偏左。

问:

为什么要距边缘一个拳头?

为什么要略偏左?

2.对光

3.安放玻片

将所要观察的玻片放在载物台上,压片夹压住,标本要对准通光孔。

4.调焦

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应该侧面看物镜),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为止。

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为什么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物镜?

5.观察

双眼观察,缓慢升镜筒,直到看到清晰物像。

6.复原放回

三、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演示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和步骤,每一个步骤强调关键步骤与注意事项。

步骤:

在之前低倍镜的操作基础上完成。

1.将要用高倍镜观察的部位移到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换至高倍镜。

强调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

3.观察。

4.复原放回。

四、临时装片的制作

首先示范洋葱鳞叶外(内)表皮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1.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用刀片在洋葱鳞叶外(内)表皮上画井字。

3.镊子撕取,放在载玻片清水中。

4.盖盖玻片。

再多媒体课件展示单细胞或平层细胞材料(以颤藻和黑藻为例)、人口腔上皮细胞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

单细胞或平层细胞材料临时装片制作步骤:

2.镊子夹去一小块材料放在载玻片清水中。

3.盖盖玻片。

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步骤:

1.清水漱口。

2.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牙签在口腔上皮轻轻刮几下。

4.牙签放入载玻片生理盐水中涂均匀。

5.盖盖玻片。

五、学生实验

以二人小组为单位自行制作洋葱鳞叶外表皮、颤藻、黑藻、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用低倍镜、高倍镜观察并记录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的有无及特征,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同时教师提供以上材料的永久装片以便学生观察比较。

教师巡视,及时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记录多数学生遇到的普遍问题,统一讲解。

交流讨论:

学生交流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失败或成功的原因与经验;

学生汇报记录的实验结果。

教师对学生动手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回顾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

实验结束:

引导学生清洗装片、归还永久装片,清理试验台。

本节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学习和研究生物学,不仅要运用一定的方法,还要使用特定的器具。

2.显微镜帮助人类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

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取镜和安放对光安放玻片调焦观察复原放回

二、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低倍镜的操作基础上目标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

观察复原放回

三、临时装片的制作

(实验中PPT展示步骤)

1.2.1细胞的结构功能

1.知道细胞是生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2.指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

3.初步学会画细胞结构图。

4.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5.掌握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初步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2.通过比较找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异同。

3.学会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

1.通过临时装片制作的实验活动,体验研究求实的科学精神。

2.在实验过程中训练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分工合作意识。

识别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说出这些结构的主要功能。

区分动植物细胞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建筑工人在建大楼的时候,大楼由钢筋、水泥、沙子等原材料构成,那各种生物体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罗伯特•胡克用它自制的显微镜告诉了我们答案。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这节课我们就自己动手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细胞的结构。

一、实验:

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