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SMA试验段总结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34381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路面SMA试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沥青路面SMA试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沥青路面SMA试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沥青路面SMA试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沥青路面SMA试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沥青路面SMA试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沥青路面SMA试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沥青路面SMA试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沥青路面SMA试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沥青路面SMA试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沥青路面SMA试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沥青路面SMA试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沥青路面SMA试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沥青路面SMA试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沥青路面SMA试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沥青路面SMA试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沥青路面SMA试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沥青路面SMA试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沥青路面SMA试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沥青路面SMA试验段总结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沥青路面SMA试验段总结报告.docx

《沥青路面SMA试验段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路面SMA试验段总结报告.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沥青路面SMA试验段总结报告.docx

沥青路面SMA试验段总结报告

205改建工程深圳段G5201标

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一、选择试验段1

二、试验依据1

三、试验目的1

四、试验准备2

五、施工组织2

1、劳动力组织2

2、机械、设备及检测仪器配备情况3

3、测量放样3

4、交通疏解3

六、施工工艺及检测结果3

1、水稳层表面裂缝处理3

2、透层4

3、封层4

4、下面层施工5

5、粘层10

6、中面层施工11

7、上面层施工16

七、需改进的问题21

八、质量、安全、文明、环保措施22

九、试验结论22

K10+08AK10+240试验段总结报告

一、选择试验段

K10+08-K10+240右幅,处于曲线段(弯道半径大)、地势平缓、路幅宽度15.5米,长度为160m试验面积为24800210本试验段下承层中线、高程、宽度、横坡度、平整度、压实度、弯沉等各项质量技术指标经检查验收均符合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是试验段较为理想的位置,而且,也是最早提交工作面的段落,因此选择此段作为本路面标段工程试验段。

二、试验依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3、国道205深圳段改建工程G5201标(K1+370.163〜K20+313施工图设计;

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5、《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6、《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

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8、业主下发的《2009年12月17日G510碗水稳层K9+630-K10+410段验收会议纪要》。

三、试验目的

1、验证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和最佳沥青用量;

2、确定沥青混合料最佳拌和时间、拌和温度、摊铺温度;

3、确定沥青混合料摊铺速度、松铺系数、碾压机械组合、各阶段碾压温度、碾压速度、碾压遍数;

4、确定最佳的碾压作业段长度及各项资源配套、劳动力组织、质量自检体系运转情况等。

5、通过试验段总结出最佳的施工参数指导大面积施工。

四、试验准备

1、施工前对拌和设备进行调试和试运行,根据试验确定的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进行校核调试,使之供料均匀并符合配合比要求。

2、及时组织设备进场,对施工段落进行表面清理,安全合理的布置围档、交通指示标志、警示标志、限速标志及禁令标志等,做到安全文明施工,建造和谐施工环境。

五、施工组织

1、劳动力组织

为顺利完成本次试验段施工,项目部对各施工班组进行了相应的职责分工;制订了具体的施工方案和奖罚措施;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了详细的技术、质量、安全保证措施等方面的交底,为试验段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

劳动力组织表

序号

分工

主要负责人

职务

组员人数

备注

1

总体负责

项目经理

1

负责协调各组人员及机械的调动

2

现场负责

副经理

1

负责现场施工

3

技术部

总工

5

负责协调各工序衔接与全面技术指导

4

现场总调度

生产负责人

1

负责施工现场的全面协调

5

质检工程师

副总工

5

负责施工现场各工序衔接与技术指导

6

测量组

测量负责

4

负责测量放样、厚度控制等

7

试验室

试验负责

5

负责混合料和现场试验及各种温度检测

8

施工人员

现场负责

3

负责施工现场按排指挥

9

安全监控

安全主任

7

负责施工安全监控及安全设施的维护

10

作业队

队长

37

负责混合料摊铺、碾压及对不合格地方进行处理

11

运输队

队长

12

负责全程运输及后勤保障

12

拌和站

队长

12

负责混合料的生产

合计

93

2、机械、设备及检测仪器配备情况

根据沥青硅面层试验段的实际需要,对施工机械、试验仪器等进行合理配置(见各面层施工主要设备)。

3、测量放样

测量组及时恢复路面中线、边线曲线段纵向按5米布点,并检测相应的高程、宽度等,计算出层之间的高差,将各测点的计算结果向现场技术员交底,指导调整摊铺机的施工高度。

4、交通疏解

⑴人员配置

①负责人:

郑小祥负责安全、文明设施布置及协调

②成员:

共7人,其中交通协管员4人、道路交通疏解设施的拆装及维护3人。

⑵设施工具

1运输工具:

配小汽车一台(带斗),装载交通设施及常用工具,在施工中若出现特殊情况,后勤部配合调配车辆支授。

2通讯工具:

对讲机,共配置4部,交通协管员每人配置对讲机一部。

⑶交通疏解设施:

交通护栏、警示标志、警示灯、指示标志均在路口设置。

⑷人员随身工具:

安全帽、照明电筒、反光工衣、交通安全带、值

勤袖章及红旗。

六、施工工艺及检测结果

1、水稳层表面裂缝处理

因水稳层干缩导致其表面出现不规则的裂缝,经业主、监理工程师研究决定铺设玻璃纤维格栅,宽度为裂缝两侧各2米,在透层及下封层之间铺设,以防止水稳层反射裂缝破坏沥青面层。

2、透层

人工配合清扫车彻底清除水稳层表面的浮层及松散的粒料,并洒水润湿基层表面,但不能有积水,智能型沥青洒布车浇洒PC-2乳化沥青,

浮化沥青用量控制在0.7〜1.5L/itf之内,对狭窄位置洒布车无法操作的地段,由人工喷洒。

浇洒之前对路缘石采用彩条布遮盖以防被污染。

根据设计要求,采用CZL5042GLQB青洒布车,以15Km/h车速控制均匀对透层沥青进行洒布,现场设置多个检测点,现场单点检测为0.90L/m\

总量平均为0.8L/itf。

透层油量计算表:

试验次数

方盘质里(kg)

方盘+盘中透层油质量(kg)

方盘面积

(m2)

每平方米洒

油量(L/m2)

平均(L/m2)

规范要求

1

0.636

0.827

0.1824

1.05

0.90

0.7~1.5

L/n2

2

0.656

0.805

0.1824

0.93

3

0.636

0.769

0.1824

0.73

3、封层

在透层油完全破乳约1.5小时,后进行热沥青下封层施工

⑴热沥青下封层机械为橡胶同步碎石封层车,通过在拌和站场地内按设计量进行试验,及时调整数据,再把试验后的沥青用量和碎石用量输入车载电脑,撒布车可根据车速自动调整沥青和碎石的撒布量。

⑵石油热沥青喷洒温度控制在163C,洒布量控制在1.1〜1.2kg/

现场总量平均为1.12kg/itf,单点检测平均值为1.2kg/m2o

实测沥青洒布量如下:

试验次数

方盘质里(kg)

方盘+方盘上沥青质量(kg)

方盘面积

2

(m)

每平方米洒油

i=t,・,2、

M(kg/m)

平均

2kg/m

规范要求

2kg/m

1

0.636

0.874

0.1824

1.30

1.20

1.1〜1.2

2

0.656

0.870

0.1824

1.17

3

0.636

0.843

0.1824

1.13

⑶集料撒布控制量采用7〜9m3/1000itf,现场总量平均为8.6

m3/1000单点检测平均值为7.89m3/1000n^o

实测碎石洒布量如下:

试验次数

方盘质里(kg)

方盘+方盘上

沥青质量(kg)

方盘面积(m2)

每平方米洒油量

(m3/1000m2)

平均

m3/1000m

规范要求m3/1000n

1

0.636

2.932

0.1824

8.39

7.89

7〜9

2

0.656

2.843

0.1824

7.99

3

0.663

2.659

0.1824

7.30

碎石经过拌和楼预热。

橡胶同步碎石封层车车速控制在15km/h,但

中途不得急刹车。

⑷开始施工时采用一台13吨双钢轮压路机碾压,但表面效果不理想,立即更换胶轮压路机碾压1〜2遍,效果较好,可以采用胶轮碾压,速度控制在2〜2.5km/h左右。

4、下面层施工

⑴试验时间:

2009年12月20日下午14:

00时〜17:

30时,碾压结束时间为18:

00。

⑵气候:

睛,施工现场气温20c左右,有一定的微风。

⑶完成工程量:

本次完成路段段长160m宽15.5m,总面积2480n2,混合料总用量601.75t,根据现场压实度计算得平均厚度10.4cm,与现

场取芯结果10.5cm相吻合。

⑷本次投入施工主要设备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功率

或吨位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沥青拌合站

TS-50-5

400t/h

1

美国

2

沥青碎摊铺机

ABG8620

12m

2

完好

3

双钢轮压路机

SAKAI.SW900

13t

3

完好

4

手扶式压路机

SAKAI.SW250

2t

1

完好

5

胶轮压路机

YL26

26t

2

完好

6

洒水车

CDJ5130

3

5m

1

完好

7

装载机

ZL50G

138KW

3

完好

8

自卸运输车

俄罗斯

30t

12

完好

9

橡胶同步碎石封层车

GYKT0618B

1

完好

10

沥青洒布车

CZL5042GLQ

10000L

2

完好

合计

28

⑸AC-25C试验段采用的目标配合比:

材料名称

10-30mm

10-20mm

5-10mm

0-5mm

矿粉

油石比

合成配比%

17

20

25

35.5

2.5

4.1

经各项指标检测调整后,下面层AC-25C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

品名

一仓

0-3mm

二仓

3-6mm

三仓

6-11mm

四仓

11-22mm

五仓

22-32mm

矿粉

消石灰

油石比

合成配比%

28

5

26

25

13

2

1

4.1

⑹沥青混合料拌和

沥青混合料采用美国ASTEC爱斯太克)TS-50-5型间歇式沥青拌和机拌和。

施工时拌合站运转正常,经抽提筛分混合料级配、含油量等,

均满足规范要求。

拌和机每锅拌和时间不少于45s,现场采用50S控制,设备生产能力为每锅拌和数量5t,产量400t/h。

本次试验段按3t控制。

拌和站场内各阶段温度控制见下表:

施工工序

温度控制标准(C)

实测温度(C)

沥青加热温度

155-165

160

矿料加热温度

165-195

185

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

145-165

161-165

混合料出场温度见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车号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04

01

02

出场

163

161

162

162

165

164

162

165

162

163

164

165

162

165

164

K10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K10

)+240

经检测混合料的拌和出料温度经检测后均符合规范施工要求,并且波动不大,此种拌和温度控制方式可指导下步施工。

⑺沥青混合料运输

本试验段位于横岗六约山庄附近,运输路线由拌和站、经丹平路、丹竹头立交、沿深惠路(205)、进入试验段。

试验段共配备了12辆大吨位自卸车,运输全过程都用毡布遮盖沥青混合料,以防热量散失、防雨及防污染,摊铺机前随时保持有3台车在等候卸料,确保了摊铺的连续性。

每车到场温度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车号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04

01

02

到场

152

153

153

155

154

156

156

153

153

155

156

154

157

155

156

K10

+080

C

C

C

C

C

C

C

C

C

〜。

C

C

C1

K10+2

4Q

C

根据试验段确定采用12台自卸汽车进行沥青混合料运输(同时可根据运距进行车辆调整)。

混合料的到场温度检测后均符合施工要求,检测数据波动不大,此种运输方式可指导下步施工。

⑻混合料摊铺:

松铺系数:

试验段拟定松铺系数为1.25,第一作业段(30米)松铺系数按1.25设定,经测量组实际监测计算后,其松铺系数为1.208。

根据这一结果立即调整了后续作业段松铺系数,最终测量计算AC-25C下面层松铺系数为1.21。

通过检测纵断面高程和钻芯检测成型厚度和压实度,结果满足均满足设计要求。

试验段AC-25C下面层沥青硅松铺系数计算表

桩号

位置

下承层标高

松铺标高

压实标高

松铺厚度

压实厚度

松铺系数

K10+110

右13.5米

43.424

43.511

43.496

0.087

0.072

1.208

K10+120

右13.5米

43.476

43.562

43.549

0.086

0.073

1.178

K10+190

右13.5米

44.031

44.151

44.128

0.120

0.097

1.237

K10+200

右13.5米

44.151

44.266

44.246

0.115

0.095

1.211

K10+210

右13.5米

44.274

44.395

44.377

0.121

0.103

1.175

平均

1.21

因此,大面积施工中AC-25C沥青硅松铺系数为采用1.21,松铺厚度为9.7cm。

混合料摊铺:

采用2台ABG8620隹铺机双机联铺。

每台摊铺机摊铺宽度为7.8米,摊铺机熨平板温度控制在140c左右,行走速度每分钟1.5米;夯锤为600-800次/min,振动频率为2200次/min。

靠近中央分隔带的摊铺机在前,靠近非机动车道的摊铺机在后,梯队两台间距控制在10~15m前后两台摊铺机轨道重叠50~100mm

摊铺温度(规范要求A135C):

摊铺温度检测记录表

桩号

K10+100

K10+110

K10+130

K10+160

K10+175

K10+200

K10+215

K10+230

实测温度

140c

145c

145c

146c

142C

143c

143C

140C

⑼碾压

①碾压遵循的原则

I、少量喷水,保持高温,梯形重迭,分段碾压。

H、由路外侧(低侧)向中央分隔带方面碾压。

田、每个碾道与相邻碾道重迭1/2轮宽。

IV、压路机不得在未压完或刚压完的路面上急刹车、急弯、调头、转向,严禁在未压完的沥青层上停机。

V、振动压路机用振动压实,需停驶、前进或后返时,应先停振,再换挡。

②压实机械组合形式:

沥青路面层次

压路机类型

初压

复压

终压

速度

(km/h)

遍数

速度

(km/h)

遍数

速度

(km/h)

遍数

SAKAI.SW90乘动路机

2.0-2.5

2

2.5-3.0

2

3.0-5.0

2

卜面层

26t轮胎压路机

2.5-3.0

3

3.0-5.0

各阶段碾压温度:

碾压温度检测记录表

桩号(序号、时间)

初压温度

(>130C)

复压温度(C)

终压温度

(>70C)

右幅

K10+100

135

95

86

右幅

K10+110

138

105

82

右幅

K10+130

140

110

78

右幅

K10+160

135

100

90

右幅

K10+175

134

99

83

右幅

K10+200

141

96

75

右幅

K10+215

137

94

74

右幅

K10+230

135

103

82

压路机分工:

3台双钢轮压路机初压后,3台双钢轮压路机+2台胶轮压路机负责复压,3台双钢轮压路机负责终压,同时配备1台手扶式压路机协助碾压边部及检查井周围狭窄位置。

碾压段长度大致为30〜50米,两台摊铺机纵向接逢的位置增加一遍

碾压次数。

每一作业段完成碾压后转入下一作业段碾压。

(10)AC-25C下面试验路段检测成果:

①沥青下面层现场实测项目

检测项目

检测频率

实测点数

规定值或

允许偏差

实测结

果/误差

检测

结论

1

纵段高程(mm

每20m测1个断面,每断面3点

8个断面,

24个点

士15

<±15

合格

2

宽度(m)

每40m测1个断面

4个断面

±20

<±20

合格

3

横坡度(%)

每20m测1个断面,每断面6点

8个断面

±0.3

<±0.3

合格

4

压实度(%)

每1000itf测1点

3点

>97

97.9

合格

5

厚度(cm)

每1000itf测1点

3点

8.0±0.6

10.5

合格

6

弯沉(0.01mm)

每车道及每20m测1点

32点

<22.9

17.2

合格

7

平整度(mm)

每100米测3点

2点

<5

2.6

合格

8

渗水系数

(mL/min)

每1km不少于5点

3点

0120

108

合格

②现场温度控制

施工工序

温度控制标准(C)

实测温度(C)

运输到现场温度一

>145

152-157

混合料摊铺温度

135-150

139-146

初压温度

>130

134-141

复压温度

94-110

终压温度

>70

74-90

③试验结果

混合料沥青含量及矿料级配检验(均满足设计要求:

详见下表数据)

TS-50-5型间歇式沥青拌和楼抽提和筛分结果如下:

施工日期

油石

比%

31.5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12.20

4.1

100

97.1

82.5

76.4

70.9

60.3

34.7

27.5

21.5

16.3

10.7

7.4

4.9

标准值

100

90

1

100

78

1

90

70

1

83

61

1

76

50

1

65

24

1

40

16

1

31

12

1

25

8

1

19

6

1

15

5

1

12

4

1

7

TS-50-5型间歇式沥青拌和楼马歇尔试验结果见下表:

施工日期

油石比(%)

理论最大密度

3、

(g/cm)

密度

//3、

(g/cm)

空隙率(%

饱和度(%

流值

(0.1mm)

稳定度(kN)

12.20

4.1

2.482

2.385

3.9

68.3

29.5

12.27

标准值

3.9±0.3

--

--

3〜4

65〜70

15〜40

>8.0

5、粘层

清扫彻底的下承层沥青硅表面,用智能型沥青洒布车浇洒改性乳化

沥青粘层油(PCR®),浮化沥青用量控制在0.6〜1.0L/nf之内,对狭窄位置洒布车无法操作的地段,由人工喷洒,浇洒透层油之前已对路缘石用彩条布遮盖以防被污染。

也采用CZL5042GL(Q5青洒布车,以15Km/h车速控制均匀对透层沥青进行洒布,现场设置多个检测点,实测油量为

0.97L/nf,根据洒布后的总量平均为0.8L/m2o

现场单点检测表:

试验次数

方盘质里(kg)

方盘+盘中透层油

质量(kg)

方盘面积

(m2)

每平方米洒油

量(L/m2)

平均

(L/m2)

规范要求

1

0.656

0.825

0.1824

0.92

0.97

0.6~1.0

L/n2

2

0.646

0.801

0.1824

0.84

3

0.692

0.905

0.1824

1.16

6、中面层施工

⑴试验时间:

2009年12月24日下午13:

30时〜16:

40时,碾压结

束时间为17:

20。

⑵气候:

睛,施工现场气温20c左右,有一定的微风。

⑶完成工程量:

本次完成路段段长113m宽15.5m,总面积1751.5m2,混合料总用量240t,根据现场压实度计算得平均厚度5.8cm,与现场取

芯结果5.9cm相吻合。

⑷本次投入施工主要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功率或吨位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沥青拌合站

TS-50-5

400t/h

1

美国

2

沥青碎摊铺机

ABG8620

12m

2

完好

3

双钢轮压路机

SAKAI.SW900

13t

3

完好

4

手扶式压路机

SAKAI.SW250

2t

1

完好

5

胶轮压路机

YL26

25t

2

完好

6

装载机

ZL50G

138KW

3

完好

7

自卸运输车

俄罗斯

30t

6

完好

8

沥青洒布车

CZL5042GLQ

10000L

1

完好

合计

19

⑸AC-20C试验段采用的目标配合比:

材料名称

10-20mm碎石

5-10mm碎石

0-5mm石屑

矿粉

消石灰

油石比

抗车辙剂

合成配比(%

49

17

31

2

1

4.5

0.4

 

中面层AC-20C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表

品名

一仓

0-3mm

二仓

3-6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