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中常见表达技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34671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中常见表达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古代诗歌中常见表达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古代诗歌中常见表达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古代诗歌中常见表达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古代诗歌中常见表达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古代诗歌中常见表达技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古代诗歌中常见表达技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古代诗歌中常见表达技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古代诗歌中常见表达技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古代诗歌中常见表达技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古代诗歌中常见表达技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古代诗歌中常见表达技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中常见表达技巧.docx

《古代诗歌中常见表达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中常见表达技巧.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诗歌中常见表达技巧.docx

古代诗歌中常见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中常见表达技巧

一、表达技巧概说

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构思立意的技巧四大类。

(一)表达方式主要涉及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和描写方法【正面描写(明写)/侧面描写(暗写),白描/工笔,实写/虚写,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动景/静景,远景/近景】。

(二)表现手法包括一些具体的描写技巧【如衬托(正衬、反衬)、对比、渲染、白描、细节描写、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俯仰结合、情景交融、乐景哀情等】;也包括形象意义的表现方式【如象征】;还包括材料的组织方式【如联想、想象】。

(三)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偶、排比、反语、双关、用典、设问、反问等。

(四)构思立意的技巧包括先景后情、以景作结、起承转合、抑扬、铺垫(蓄势)、照应、过渡、以小见大、借古讽今等。

二、表达技巧表解

1、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托物言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

 

2、描写方法

按描写的

角度分

正面描写(明写)

侧面描写(暗写)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按笔法的

繁简分

白描(用最少的笔墨,不加烘托地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刻画人物,不绘背景,只突出主体;叙写事件,不求细致,只求简明;描写景物,不尚华丽,务求朴实

工笔(对事物进行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描绘)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二首(其一)》)

后两句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飞燕的繁忙蕴涵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春天的温暖,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按感知的

方式分

视觉、听觉

嗅觉、触觉

1.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张先《题西溪无相院》〕

2.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夜雪》)

按虚实的

类别分

实写/虚写

1.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扬州慢》)

2.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鹜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杨万里《初入淮河》)

其他

动静

①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②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刘颁《雨后池上》)

远近

细草微风夜,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俯仰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3.表现手法

烘托

①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峭头。

(《陌上桑》)(以人烘托人)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以物烘托人)

③“月出惊山鸟,时呜春涧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以物烘托物)

④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夜雪》)(以人烘托物)

反衬

①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②江碧鸟逾白,山清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

③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④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

⑤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

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对比

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②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分炭直。

(白居易《卖炭翁》)

③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

④越王勾践灭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

⑤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吴融《华清宫》〕

⑥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李约《过华清宫》〕

渲染

①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木兰诗》)

②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

邻舍喜我归,酤酒携胡芦。

大官喜我来,遣骑问所须。

城郭喜我来,宾客隘村墟。

(杜甫《草堂》)

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细节描写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秦观《画堂春》〕

象征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联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想象

①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②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主客

①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

②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③今夜鄜(fū)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月夜》)

4.修辞手法

比喻

①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③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④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宋·华岳《骤雨》)

夸张

①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②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拟人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借代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对偶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排比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

设问

问人间谁是英雄?

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反问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双关

①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③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韦庄《忆昔》)

通感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移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夔《扬州慢》)

用典

①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

②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构思立意技巧

一句一断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欧阳修《梦中作》〕

附:

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棋罢不知人换世”,指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速,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酒阑”,酒尽。

绝句结构方式之一。

四句四个不同的独立意境。

意连句圆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李白《苏台览古》)

绝句结构方式之一。

四句意思前后相连,起承转合,紧密相关。

先景后情

①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②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黄庭坚《清明》)

以景作结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张可久《[中吕]卖花声·怀古二首》)

欲抑先扬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的《闺怨》)

铺垫(蓄势)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苏轼《望湖楼晚景》)

照应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宋·华岳《骤雨》)

过渡/过片

(承上启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以小见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的《赤壁》)

只字不提社稷伟业、战场风云,只是一心惦记着“二乔”的归宿,言近旨远,含蓄蕴藉。

借古讽今

①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②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