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二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410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1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二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二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二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二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二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二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二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二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二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二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二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二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二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二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二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二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二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二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二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二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二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二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二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二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B.古典时代,由于未商品化,同时文艺的娱乐性、意识形态性和审美性未分化,因此,古典时代的文艺是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

C.“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说法是用意识形态来制约娱乐性、审美性

D.市场经济使文艺商品化,从历史发展看是一种进步,但就文艺的本质看,文艺的本质与市场经济存在深刻的矛盾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个小题,14分)

美丽的谎言

这天,母亲出门买菜,琳在家里看电视,电视上正好播出骗子的骗局被揭穿的新闻。

“又是骗子!

这社会是怎么了!

”她愤愤不平。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现在的骗术层出不穷,听得多了,琳也多长了个心眼。

十分钟后,母亲两手空空地回来,走进屋拿了钱,又匆匆忙忙地要出去。

琳觉得奇怪,便问母亲发生了什么事。

母亲告诉她:

“我去菜市场的路上,被一个女孩拦住了,问我借一百块钱。

借钱?

一听到陌生人问母亲借钱,琳就警惕起来,忙问:

“那你把钱给她了?

”“是呀,小姑娘挺可怜的。

”母亲说,那个女孩被人从家里骗出来,差点进了传销组织,幸好及时逃脱,可是身无分文回不了家。

听了母亲的话,琳想,像这样弱智的骗局,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没想到母亲居然会上当!

可母亲继续说:

“我把钱给她时,她还问我要地址,说回家后就把钱寄还给我。

我说不用,只给她留了个电话号码,让她到家后给我打个电话报平安。

”母亲讲得诚恳,眉眼间流露出欣喜,看得出她是相信那女孩的,而且还为自己做了好事而高兴。

琳看着母亲,也就不愿在这时揭穿女孩的骗局。

这之后,母亲总不时念叨着那个女孩。

第二天晚上九点多,母亲正准备休息,电话铃突然响了,琳去接电话。

一个女孩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

“喂,您好,请问您是李婆婆吗?

”琳还没来得及回答,本准备休息的母亲匆匆从卧室出来,边走边说:

“这肯定是我的电话!

”然后拿过电话按响免提键,听了一会,兴奋地说:

“孩子,你到家啦?

”“到啦,早上就到了,后来一直在忙,现在才打电话给您。

婆婆,真是谢谢您了,麻烦您说一下您的地址吧,我好把钱寄给您!

”母亲笑道:

“不用还,不用还。

你到家就好!

”然后,她又叮嘱了女孩几句,让女孩以后要提高警惕,不要再轻信他人。

挂了电话,母亲满脸疑惑地问琳:

“刚才这个电话是那个女孩打来的,昨天晚上的那个是怎么回事?

”琳被母亲这么一问,懵了。

她没有想到,母亲遇到的那个女孩果真不是骗子。

对于母亲的询问,她只得坦白自己不愿母亲发现自己被骗而心寒,于是昨晚让同学假扮女孩打了电话。

母亲听后,叹了一口气,说:

“你把事情想得过于复杂了,总有一些人不是骗子,他们是真的需要帮助才会来找你的。

”母亲顿了顿,又补充道,“我相信,好人是有好报的。

”琳心里明白,就算母亲遇到的真是个骗子,她也不会因此就不再相信他人。

自从女孩打来电话后,琳心里就踏实了不少。

第三天吃完晚饭,家里的电话铃又响了。

琳接起电话,一个清脆的女孩声音从电话里传来:

怎么又是一个女孩?

怎么又是找母亲的?

琳赶紧叫母亲接电话。

母亲匆匆跑上前,拿起话筒:

“我是李婆婆,你是哪位啊?

”对方说:

“李婆婆,我是小桃,就是那天您给了一百块钱的那个女孩……”母

亲先是一愣,然后满脸兴奋,激动得声音都有点变调:

“小桃!

真是你啊!

你到家啦?

”“到家了,我坐了两天的火车,又转了几趟车才刚到家。

一回家,我就想着给您电话呢。

对了,婆婆,您把地址跟我说一下吧,我说好要把钱寄还给您的!

”女孩的声音充满感激之情。

母亲笑道:

”母亲流露出喜悦之情,这让身边的琳看得目瞪口呆。

挂了电话后,还没等母亲开口,琳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刚才这个电话才是那个女孩打来的吧,可是昨晚的那个电话是怎么回事?

”母亲冲琳一笑,不好意思地说:

“其实,昨晚那个电话是我托隔壁小刘打的。

前天打来的那个电话,我一听就知道不是小桃打来的,我便猜出肯定是你让人打的。

目的很明显,是为了让我安心。

原来,母亲早就听出前晚那个电话是假的。

为了让女儿安心,母亲如法炮制,也找人假扮女孩,打来电话。

琳万万没有想到,母亲会用同样的办法编一个谎言来骗她!

琳望向窗外,月色如水,微风拂过,一切都那么宁静。

她安心地笑了。

(选自《快乐青春,经典阅读》,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引用俗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意思是说虽然骗局不断被揭穿,但总有新的骗局出现,体现了作者对当前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怒。

B.琳觉得女孩要钱是一个骗局,但不愿意马上戳穿,体现了她照顾母亲的感受,即使内心有不同看法也不愿让母亲扫兴,是个孝顺、体贴的女儿。

C.母亲在帮助了女孩之后“总不时念叨着那个女孩”,是因为母亲重视钱财,担心自己被骗,担心钱花了却没有帮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D.小说结尾的环境描写,描绘了神秘朦胧的自然景象,体现了作者对大地回春、社会风清气正、骗子不再的期盼和呼唤。

5.小说的结尾写到琳“安心地笑了”,请结合文本分析她笑的原因。

(5分)

6.这篇小说在情节设置上有哪些巧妙之处?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个小题,12分)

材料一

【本报评论(评论员钟声)】韩国企业乐天集团近日同意就“萨德”反导系统部署用地与韩国军方签署协议,意味看主动挤入东北亚战略博弈的复杂局面。

不少抗议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韩国民众对此表示极大愤怒。

但是,韩国一些媒体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本国民意上,

更没有顾及本国及地区安全的大局,而是忙不迭地揣测中国是否“封杀”乐天。

他们心里装着鬼,所以心很慌。

其实他们很清楚,中国人民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

众所周知,美韩推进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严重破坏地区战略平衡,严重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本地区有关国家的战略安全利益,不利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

安全利益关乎一国根本。

韩方一方面破坏邻国的安全利益,另一方面还指望同邻国正常做生意,这样的如意算盘怎么可能打出名堂?

在整个国际关系史上都找不出先例。

中国欢迎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依法保障有关企业在华合法权益,这是一贯的政策立场。

然而,外国企业在华经营成功与否,最终却要由中国的市场和中国的消费者来决定。

乐天集团主动选择配合“萨德”部署,就是把韩国政府往损害邻国战略安全利益、恶化地区局势的错误方向推,就是一心一意要为自己的错误讨一颗苦果吃。

相应而来的结果已经显现出来,中国消费者自发地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乐天做出坚决回应,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显然,乐天给“萨德”入韩铺路的决定,是典型的误国之举。

此举不仅无助于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还制造了新的冲突点,令整个半岛局势进一步恶化。

况且,绑上美国反导“战车”的韩国,很多事情将由不得自己做主了。

一旦爆发激烈冲突,韩国不可能不受重创。

韩国媒体现在用“坐立不安”“战战兢兢”来形容乐天当下的心境,恐怕一方面是看准了乐天在中国规模达8万亿韩元的各种项目和业务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明白韩国的“苦日子”将随之而来。

去年7月美韩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以来,中韩合作的民意基础明显受到了损害,中韩不仅政治关系遇冷,而且经贸、人文等各领域交往也受到了影响。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韩国继续执意推进“萨德”部署,两国间各领域合作势将遭遇更大困难。

中国反对在韩部署“萨德”系统的意志是坚定的,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安全利益也不会有丝毫含糊。

韩国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否则注定要为此承担责任。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03月04日)

材料二

【本报记者倪浩魏辉】“中韩经贸关系倒退10年是有可能的”,辽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表示,在涉及国家重大利益问题上中国不会让步。

如果韩国继续一意孤行,结果只能是作茧自缚。

2016年韩国经济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和国内政治动荡双重打击,呈现严重低迷状态。

寻求与中国合作,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但“萨德”入韩,引发中韩关系大倒退。

10年前的2006年中韩双边留易额是1300亿美元。

如果韩国不改弦更张,中韩经贸关系肯定受损,甚至会出现“硬着陆”。

也就是说,减少1000亿美元是很有可能的,那就是“一夜之间回到10年前”。

(选自环球网2017年03月04日)

材料三

【湖北日报讯】韩国民众与民间组织分别在韩国国会以及乐天百货商场门前举行示威,抗议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要求乐天集团拒绝提供部署“萨德”用地。

参加示威的金泉市民对策委员会共同委员长刘先喆说,“萨德”系统不能保护韩国安全,部署“萨德”只会使韩国成为半岛“火药桶”和冲突“前沿”。

“这是‘假安保’,真的安保政策应该是通过六方会谈要求朝鲜弃核。

刘先喆认为,乐天集团这次是否提供“萨德”用地,将成为判断其是否真正属于国民企业的标准。

“如果乐天屈服于韩国国防部的压力,将犯下卖国罪行,乐天应该做出明智的决定。

”(选自《湖北日报》2017年

02月23日)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三者关注的都是当下“萨德入韩”的问题,都对其持反对的态度,而且都认为此次“萨德入韩”将会对韩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

B.利料一认为此次“萨德入韩”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韩国的一些媒体妄意揣测中国会不会封杀“乐天”,从而没有注意本国民意。

C.相比于材料二与材料三的消息报道,材料一虽然属于新闻评论,但是对“萨德入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同样具有新闻价值。

D.三者都对“萨德入韩”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报道,并且均暗示读者,对该事件的妥善解决要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8.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5分)

A.三段材料来源不一,有党报,有网媒,但都选择了在“萨德入韩”这一时期发布相关新闻,说明三者都注重新闻的时效性。

B.相对而言,《人民日报》的观点更有可信度,材判二和材料三仅仅代表个人的观点,因此它们违背了新闻客观性的原则。

C.对于“萨德入韩”一事,材料三选择的采访对象是韩国人,由此可以看出它和其他两则材料有不同的感情倾向与政治立场。

D.三家媒体发布关于“萨德入韩”的新闻的背后,是国家对于“萨德入韩”问题的看法。

可见,三者部是国家的喉舌,服务于民。

E.为了适应不同的读者需求,三家媒体在用词和修饰风格上有各自的考虑,相比之下,《人民日报》的风格义正辞严,更为恰当。

9.根据上述材料,请从不同的角度谈谈此次“萨德入韩”对韩国有哪些影响。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个小题,19分)

郝质,字景纯,汾州介休人。

少从军,挽强为第一。

充殿前行门,换供奉官,为

府州驻泊都监,主管麟府军马,与田朏将兵护军须馈麟州,道遇西夏数千骑寇钞,质先驱力战,斩首、获马数百。

又与朏行边,至柏谷,敌堑道以阻官军,质御之于寒岭下,转斗逐北,遂修复宁远诸栅,以扼贼冲。

宣抚使杜衍、安抚使明镐连荐之,且条上前后功状,超迁内殿承制、并代路都监。

大名贾昌朝又荐为路钤辖。

使讨贝州,文彦博至,命部城西。

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彦博将斩千,质趋至帐下曰:

"

千之去,质实使之,罪乃在质,愿代千死。

彦博壮其义,两释之。

质自此益知名。

贼平,迁六宅使,历高阳关、定州、并代钤辖,驻泊副都部署,龙神卫、捧日天武都指挥使,马军殿前都虞候,加领贺州刺史、英州团练、眉州防御使。

奉诏城丰州,进步军副都指挥使、宿州观察使。

召还宿卫,改马军。

英宗立,迁武昌军节度观察留后,加安德军节度使,为殿前副指挥使。

神宗立,易节安武军,为都指挥使。

元丰元年,卒,帝亲临其丧,赠侍中,谥曰武庄。

质御军有纪律,犯者不贷,而享犒丰渥,公钱不足,出己奉助之。

平居自奉简俭,食不重肉,笃于信义。

田朏不振而死,为表揭前功,官其一孙。

在并州,与朝士董熙善,约为婚姻。

熙死,家贫无依,质已为节度使,竟以女归董氏。

自为官,不上伐阅,从微至贵,皆以功次迁云。

注:

①钤辖(qiá

nxiá

),宋代武官名。

10.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B.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

千去而亭焚

C.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D.回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夏是党项人在西北地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宋朝称为夏国,因为在中国西部,故又被称为西夏。

B.路是宋元时行政区域名。

宋代的路是直辖于中央的最高行政区域,高于府、州等,相当于明清时期的省。

C.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等死后,为赞颂其生平事迹而给予的称号,如欧阳修死后被谥为“文忠”。

D.婚姻,意为儿女亲家,女方的父亲为婚,男方的父亲为姻,在《鸿门宴》里刘邦和项伯就曾约为婚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郝质作战英勇,屡立战功。

在护送军需物资谥与西夏几千骑兵力战,他身先士卒,斩杀几百人,缴获几百匹马;

后又在巡边时,在柏谷大败敌军。

B.郝质言而有信,重情重义。

回河上的亭子被烧之后,他到文彦博账下主动承担责任,曾经与董熙约为婚姻,董熙死后,家贫无依,他依然履行婚约。

C.郝质治军严明,生活节俭。

对触犯军纪的人,严惩不贷,但对部下的犒赏也很丰厚,甚至还拿出自己的俸禄补贴,而他自己吃饭却从不吃两样菜。

D.郝质历仕多君,均受重用。

曾被破格提拔为内殿承制;

英宗时,被授予殿前副指挥使等职;

神宗时为都指挥使;

死后,皇帝还亲临其丧。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敌堑道以阻官军,质御之于寒岭下,转斗逐北,遂修复宁远诸栅,以扼贼冲。

(2)质趋至帐下曰:

”彦博壮其义,两释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个小题,11分)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

②《世说新语》载“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

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4.下到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

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好酒的诗人在苦寒中却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局长安生活的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与冷酷的环境作对比,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D.第四联,诗人运用借代,以殷浩代己,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

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E.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的诗人形象。

15.诗歌颔联由哪些意象构成?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个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雨霖铃》(柳永)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

“,,。

(2)《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作者在赏心亭上看到秋空千里冷落凄凉辽阔的南国,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向天边流去的大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在过去的80年中、中外人士关于长征的书写不绝如缕,以长征的故事为主题的图书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影响深远的经典之作。

②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性口号,把学习西方的“长技”提高到关系民族安危的层面来认识,这在当时可谓空谷足音。

③在2016年8月的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女排续写昔日辉煌,勇夺奥运会冠军,主教练郎平居功至伟。

④华为公司在国外市场和思科、爱立信等通讯巨头分庭抗礼,在国内市场2016斗手机出货量也已超过苹果排在第一。

⑤兰州市政府想要通过洒水降尘净化空气,出发、点是好的。

但也带来其他问题,引发市民非议,政府呼吁大家对此举不要求全责备。

⑥短短几分钟,一福幅炉火纯青的剪纸作品便呈现眼前,孩子们丰富的创过力为每一福剪纸作品注入了生命。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从古至今,有不少诗词歌赋、成语典故、神话传说、戏剧电影和文艺作品都涉及到鸡,比如我国最早的神话集《山海经》中也有鸡的记载。

B.我们要教育引导企业从业人员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维护企业的崇高社会声誉和良好社会形象。

C.昨天中午,一辆大陆旅行团乘坐的游览车在台湾桃园发生车祸造成车上26人全部遇难的严重后果。

D.时隔二十余年,这一份请柬虽薄,虽轻,却因有冰心老人的题跋墨迹,而多了记忆的温暖,多了思想与文学的厚重。

19.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新开的超市大门上写着八个大字:

“物美价廉,欢迎惠顾。

  B.8月12日是贵校七十年校庆,作

为市长我一定光临指导。

  C.我前几日登门拜访,正巧您不在,您的家父已经把您调离的事告诉我了。

D.听说你新买了房子,今天我有事走

不开,改天我一定赏光拜访。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

文人,① 

 

因为孟子说过:

“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

苏轼偏不在乎,② 

,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③ 

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2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5分)

在人们的价值排序中,技工教育仍然是相对于学历教育的次优选择。

在高校招生的筛选机制下,,。

事实上,,。

在德国等发达国家,,。

①职业教育颇有魅力,被视为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

②同样可以获得体面生活与人生成功

③考不上大学的学子,退而求其次,才不得不选读技校

④那些高分考生大都被高校“收割”

⑤通过技工教育同样可以成人成才

⑥工业制造几乎占据德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A.③④②⑤⑥①B.④③⑤②①⑥C.④③②⑤①⑥D.③④⑤②⑥①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小和尚跟着老和尚出来化缘,满心不情愿,看见几尾逆水而游的鱼,便借题发挥:

“这些鱼真傻呀,逆水而游,多费力,多辛苦!

”“可它们正在享受快乐呢!

”老和尚说,顺手一指河面上的落叶,“你看见那片黄叶了吗?

只有死去的东西,才会享受这种随波逐流的安逸和舒

适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二区高二语文答案

1.B(其它三项均为内容片面,不合原意)

2.D(A、B两项阐述的是当时的文艺以意识形态性制约娱乐性、审美性,文艺的品性并未发生分裂;

C项中的“雅俗之分”也没有使文艺的品性发生严重的对立。

3.B(不合原文“其实,文艺内在矛盾仍然存在---”的说法。

作文.试题分析:

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就必须认真审视材料,设法找出材料中有关立意的点滴“标识”,反复揣摩命题人既定的写作“走向”,尽量做到“顺竿子往上爬”,把握最佳立意角度。

此作文题话题指向明确,但又不过于直白,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论,这是作文命题的一大规律。

关注个体的成长,培养有道德素养的人才,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具体体现,也是作文命题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此作文命题正是基于以上考虑。

【答案】4.B

5.①因为琳明白和理解了母亲的苦心,为母亲对自己的爱和体贴而笑。

②好心有好报,为母亲的行为感到欣慰。

③因为最终证明母亲没有被骗,不再对社会风气丧失信心,为社会有诚信而笑。

6.①巧设线索。

以母女为对方着想的“谎言”为线索,使小说结构清晰紧凑。

②情节曲折。

三起三落,层层推进。

三次电话,后一次的电话总会揭穿前一次的“谎言”,三次电话内容相似,层层推进,出人意料。

③巧设伏笔。

如第二次电话母亲只听到铃声就断定是自己的电话,还故意按响免提键,为下文这个电话是母亲安排打来让琳安心埋下伏笔。

④巧用对比。

如故事的开头写琳对现实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