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全国I卷高考考前生物模拟卷四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41021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全国I卷高考考前生物模拟卷四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全国I卷高考考前生物模拟卷四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全国I卷高考考前生物模拟卷四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全国I卷高考考前生物模拟卷四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全国I卷高考考前生物模拟卷四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届全国I卷高考考前生物模拟卷四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届全国I卷高考考前生物模拟卷四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届全国I卷高考考前生物模拟卷四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届全国I卷高考考前生物模拟卷四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届全国I卷高考考前生物模拟卷四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届全国I卷高考考前生物模拟卷四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届全国I卷高考考前生物模拟卷四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全国I卷高考考前生物模拟卷四解析版.docx

《届全国I卷高考考前生物模拟卷四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全国I卷高考考前生物模拟卷四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全国I卷高考考前生物模拟卷四解析版.docx

届全国I卷高考考前生物模拟卷四解析版

2020届全国I卷高考生物模拟卷(四)

一、选择题:

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是一种含铁蛋白,在破骨细胞和活化的吞噬细胞中表达。

测定血清中TRACP浓度,有助于了解骨代谢状况。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双缩脲试剂来检测破骨细胞中TRACP的氨基酸含量

B.重金属盐作用可直接使TRACP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C.TRACP基因及相关mRNA只存在于吞噬细胞、破骨细胞中

D.细胞中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参与使TRACP具有特定的功能

2.精准扶贫引进某种经济植物,高三生物小组接手研究该植物是否适合本地生长的项目之一。

因此设计了一个测定该根毛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结果如下表。

又测定了本地种植地的土壤溶液浓度,发现土壤溶液的浓度适合该植物生长,则本地土壤溶液的浓度最可能是()

浓度(mol/L)

0.15

0.2

0.25

0.3

质壁分离状况

不分离

刚分离

显著

显著

A.≥0.2B.≤0.2

C.<0.2D.0.15<土壤溶液<0.3

3.某研究小组发现,血液中含有一种名为“GDFⅡ”的蛋白质,其含量减少可导致神经干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下降。

因端粒酶在细胞中可以将端粒修复延长,而让端粒不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细胞分裂次数增加,所以GDFⅡ含量减少会导致细胞分裂能力下降。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血液中GDFⅡ的减少可能与人体神经干细胞的衰老有关

B.血液中GDFⅡ含量减少可导致神经干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

C.若控制GDFⅡ合成的基因不能表达,可导致神经干细胞发生癌变

D.正常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这可能与端粒不断被损耗有关

4.下图所示的单基因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a。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Ⅲ1为纯合子的概率应是2/3

C.Ⅰ1与Ⅲ3为携带者的概率相同D.据图分析可知a的值应是9

5.无胸腺裸鼠(简称裸鼠)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先天性胸腺缺陷突变小鼠,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实验动物。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细胞的形成与成熟均需要抗原的刺激

B.裸鼠通常死于病原体感染或恶性肿瘤

C.裸鼠丧失了细胞免疫但保留了体液免疫

D.正常情况下裸鼠对器官移植的排斥作用会增强

6.湿地被誉为地球的“肾脏”,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净化污水,为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以及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环境等功能。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搭配植物可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B.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湿地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分解者以加快物质循环

D.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价值低于农田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9~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7~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9分)

29.如何提高植物对CO2的同化力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一直是科学家关心的问题,根据以下有关研究过程回答问题:

(1)卡尔文及其同事研究植物对CO2的固定过程如下:

首先为了探明碳的转移途径,将_____标记的CO2注入培养藻的密闭容器,定时取样,每次将藻浸入热的乙醇中,杀死细胞,提取细胞中的有机物。

然后应用双向纸层析法使得提取物_____,再通过放射自显影分析放射性物质的斑点,并与已知化学成分进行比较。

其次按反应顺序找到生成的各种化合物;不断缩短时间取样,若依次测定出的化合物种类为ABC—AB—A,找到含有放射性的化合物C3、C5和C6等。

你认为字母A表示以上哪种化合物?

_____。

(2)在生产实践中,增施CO2是提高温室作物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

研究者以黄瓜为材料进行实验发现:

增施CO2时间过长,作物的光合作用反而会减弱。

原因在于:

一方面是淀粉积累会_____光合作用,另一方面是有限的氮素营养被优先分配到淀粉的分解代谢中,因此造成光合作用所需的____(至少答出两点)等含氮化合物合成不足。

提高温度能够明显促进淀粉的分解,可能是因为适当升温增强了植物的_____。

请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对解决“长时间增施CO2抑制光合作用”这一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出两点)

30.为研究南瓜多糖对血糖的影响,某课题组用四氧嘧啶一定程度上破坏小鼠的胰岛B细胞,使小鼠患糖尿病。

将糖尿病小鼠分为两组,A.组灌胃(一种实验中常用的给药方式)一定浓度的南瓜多糖溶液,B.组灌胃等体积的水,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小鼠血糖及胰岛素含量。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血糖指标需要在空腹条件下测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饲喂南瓜多糖后,小鼠体内胰岛素含量升高,加速组织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从而得出南瓜多糖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

(3)为使实验更科学,还应增加一组灌胃等体积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鼠,以测定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基准值。

31.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翅的颜色有灰色和白色两种类型,由基因B、b控制。

现发现一个较大的该昆虫自然种群,白翅个体约占1/400。

长期调查发现,翅的颜色对该昆虫的生存无影响。

下图是该昆虫细胞中性染色体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调查情况可以推测,显性性状为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

(2)进一步调查发现,白翅个体中大多数是雌性,由此可以推断控制白翅的基因不可能位于Ⅲ区段上,原因是___。

(3)为了判断基因B、b是位于性染色体Ⅰ区段还是Ⅱ区段,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位于Ⅰ区段;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位于Ⅱ区段。

32.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

(1)要想研究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__________。

(2)在该食物网的生物中,营养级最高的是______,食虫鸟和蜘蛛的关系是______。

(3)生态学家建议,在放牧强度较大的草原,要采取措施促进优质牧草生长,同时控制鼠类和植食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为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发展道路,我国政府明确提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过程属于______演替,理由是________。

(二)选考题:

共15分。

请考生从2道题中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7.[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回答下列问题。

(1)多种微生物参与腐乳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在发酵过程中,为促进微生物生长,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____;加盐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制作果酒,产生酒精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

若产品变酸,根据果醋制作的原理,分析原因:

___________。

38.[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通过基因工程研制的某新型基因治疗药物,其本质是利用腺病毒和人P53基因(抑癌基因)拼装得到的重组病毒。

人的P53蛋白可对癌变前的DNA损伤进行修复,使其恢复正常,或诱导其进入休眠状态或细胞凋亡,阻止细胞癌变。

该药物的载体采用第一代人5型腺病毒,其致病力很弱,其基因不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无遗传毒性;载体经基因工程改造后,只对细胞实施一次感染,不能复制,不会污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药物的生产中,为了获得更高的安全性能,在载体一般应具备的条件中,科学家选择性地放弃了一般载体都应该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_(在“能自我复制”“有多个限制性酶切位点”“在宿主细胞中能稳定保存”中选答)。

检测P53基因基因是否插入到染色体上,可从分子水平上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

(2)如果要获取人类基因组中抑癌基因P53,可以采取的方法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和人工方法合成。

目的基因的大量扩增则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中需使用一种特殊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获得胚胎干细胞进行研究,则胚胎干细胞可来源于______________的内细胞团,或胎儿的原始性腺,也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技术得到重组细胞后再进行相应处理获得。

在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如牛黄酸等化学物质时就可以诱导胚胎干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这为揭示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答案与解析

1.【答案】D

【解析】双缩脲试剂与肽键反应检测蛋白质,不能用于检测氨基酸的含量,A错误;重金属盐能够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是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B错误;TRACP基因存在于所有体细胞中,相关mRNA只存在于吞噬细胞、破骨细胞中,C错误;TRACP在内质网上合成、加工,在高尔基体上加工、分类和包装,使其具有特定的功能,D正确。

故选D。

2.【答案】C

【解析】根据表格分析,该植物在浓度为0.15mol/L的溶液浓度中不分离,而在浓度为0.2mol/L的溶液中刚好发生质壁分离,而细胞液浓度范围等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溶液的浓度范围,说明该植物的细胞液浓度为0.15~0.2mol/L。

该植物若适合在本地生长,说明其细胞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则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即本地土壤溶液浓度小于0.2mol/L。

故选C。

3.【答案】C

【解析】GDFⅡ含量减少可导致神经干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下降,从而抑制端粒的修复延长,使细胞衰老,A正确;衰老的细胞会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B正确;控制GDFⅡ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则机体无法合成GDFⅡ,可能会加速细胞衰老,但不会导致神经干细胞发生癌变,C错误;端粒酶在细胞中可以将端粒修复延长,而让端粒不因细胞分裂而有所损耗,使细胞分裂次数增加,D正确。

故选C。

4.【答案】C

【解析】分析系谱图:

Ⅱ3患病且为女性,其父母都正常,所以该单基因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

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a,说明bb=1/a,b=

,B=1−

分析系谱图,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女性等于男性,A错误;Ⅱ1与Ⅱ2婚配,Ⅱ1产生B配子的概率为(1-

),因为a未知,不能计算出Ⅲ1为纯合子的概率,B错误;Ⅱ3患病,基因型为bb,其父母均为杂合子,基因型为Bb,其后代不患病个体基因型为Bb,所以Ⅰ1与Ⅲ3均为携带者,概率相同,C正确;据图分析,Ⅱ3患病概率为1/4。

在随机人群中,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1/a一般较低,题干信息不能推算出随机人群发病率,D错误。

故选C。

5.【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缺少胸腺的鼠,造血干细胞将不能正常发育成T细胞,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能识别和呈递抗原,但少部分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因此缺少T细胞,体液免疫功能降低。

在细胞免疫中,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因此缺少T细胞,细胞免疫丧失。

T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一部分淋巴干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先进入胸腺,在此分化增殖,发育成熟,T细胞的形成与成熟不需要抗原刺激,A错误;裸鼠先天胸腺缺陷,不能形成T细胞,由于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所以裸鼠的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通常死于病原体感染或恶性肿瘤,B正确;由于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和大部分的体液免疫,所以裸鼠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能力也降低,C错误;由于对器官移植的排斥作用靠的是T细胞参与的细胞免疫,而裸鼠不能形成T细胞,所以正常情况下,裸鼠对移植的器官几乎没有排斥作用,D错误。

故选B。

6.【答案】D

【解析】合理搭配植物,形成相对稳定的营养结构,可以提高系统的物种多样性,A正确;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B正确;微生物作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有利于加快物质循环,C正确;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高于农田,其价值也高于农田,D错误。

故选D。

29.【答案】

(1)14C分离C3

(2)抑制ATP、ADP、酶、NADPH细胞呼吸适当升温、控制增施CO2的时间(或间断供给CO2)、加强对植物氮素营养的补充

【解析】

(1)为研究C02中C的转移途径,可将14C标记的C02注入培养藻的密闭容器,定时取样,并检测出现放射性的产物;细胞内的提取物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可依据此原理用双向纸层析法使得提取物分离开来;随着取样时间缩短,若依次测定出的化合物种类为ABC—AB—A,出现放射性的物质种类减少,根据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分析可知,最先出现的放射性物质应为C3;

(2)增施C02时间过长,植物光合作用反而减弱,可能的原因:

一方面是淀粉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另一方面是有限的氮元素营养会被优先分配到淀粉的分解代谢中,因此造成光合作用所需的ATP、ADP、酶、NADPH等含氮化合物合成不足;提高温度能够明显促进淀粉的分解,可能是因为适当升温增强了植物的细胞呼吸,提高了细胞对糖的利用率(细胞呼吸);通过以上分析,要解决“长时间增施C02抑制光合作用”这一问题,可适当升温以降低淀粉含量、控制增施C02的时间(或间断供给C02)以及加强对植物氮素营养的补充等。

30.【答案】

(1)避免进食后吸收的葡萄糖对实验数据产生影响(或“血糖升高后对实验数据产生影响”)

(2)摄取、利用和储存

(3)正常血糖胰岛素

【解析】

(1)血糖的主要来源为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实验中血糖指标需要在空腹条件下测定,避免进食后吸收的葡萄糖对实验数据产生影响(或“血糖升高后对实验数据产生影响”)。

(2)胰岛素的功能: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3)为使实验更科学,还应增加一组对照组:

灌胃等体积水的正常小鼠,以测定血糖和胰岛素含量作为基准值。

31.【答案】

(1)灰翅显性个体数量多于隐形个体

(2)若基因位于该区段上,则仅有雌性个体出现白翅

(3)选取多对白翅雄性个体与灰翅雌性个体杂交,统计后代翅色与性别的关系若子代中雄性个体全为灰翅,雌性全为白翅若子代中出现雌性灰翅个体

【解析】

(1)由“发现一个较大的该昆虫自然种群,白翅个体约占1/400”推测,显性性状为灰翅,因为显性性状个体数量多于隐性个体。

(2)根据题意,白翅个体中大多数是雌性,即雄性中也有白翅出现,因此控制白翅的基因不可能位于Ⅲ区段上,若位于Ⅲ区段,则只有雌性出现白翅。

(3)若判断基因B、b是位于性染色体Ⅰ区段还是Ⅱ区段,一般选择隐雌显雄杂交,而对于ZW型生物往往选择隐雄显雌杂交,即选取多对白翅雄性个体与灰翅雌性个体杂交,统计后代翅色与性别的关系,可判断基因B、b是位于性染色体Ⅰ区段还是Ⅱ区段。

若基因B、b位于性染色体的Ⅱ区段,则亲代白翅雄性基因型为ZbZb、多个灰色雌性个体的W染色体上有的含有B基因,有的含有b基因,那么子代中出雌性个体有灰翅出现;若基因位于Ⅰ区段,则则亲代白翅雄性基因型为ZbZb、多个灰色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ZBW,那么子代中雄性个体全为灰翅,雌性个体全为白翅。

32【答案】

(1)物种组成

(2)猫头鹰捕食和竞争

(3)使能量尽可能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或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次生该群落演替是在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或该群落演替具备一定的土壤条件)

【解析】

(1)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故要想研究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物种组成。

(2)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最长的食物链为:

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蛇→猫头鹰,故该食物网中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是猫头鹰;食虫鸟能捕食蜘蛛,同时食虫鸟和蜘蛛还会竞争食草昆虫,因此两者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3)生态学家建议,在放牧强度较大的草原,要采取措施促进优质牧草生长,同时控制鼠类和植食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其目的是使能量尽可能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或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为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发展道路,我国政府明确提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理由是该群落演替是在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或该群落演替具备一定的土壤条件)。

37.【答案】

(1)毛霉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以及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15~18℃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2)C6H12O6→2C2H5OH+2CO2通入了空气,在醋酸菌的作用下,酒精转化成醋酸

【解析】

(1)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其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这些小分子物质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和吸收。

毛霉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5~18℃,加盐腌制不仅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还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2)制作果酒时,利用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其反应式C6H12O6→2C2H5OH+2CO2。

若产品变酸,原因可能是通入了空气,在醋酸菌的作用下,酒精转化成醋酸。

38.【答案】

(1)能自我复制DNA分子杂交技术

(2)自然界已有物种分离PCR热稳定的DNA聚合酶(Taq酶)

(3)囊胚期核移植分化诱导因子

【解析】

(1)据题意可知,载体经基因工程改造后,只对细胞实施一次感染,不能复制,不能污染。

故在载体一般应具备的条件中,科学家选择性地放弃了一般载体都应该具有的自我复制功能。

检测P53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从分子水平上检测,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

(2)如果要获取人类基因组中抑癌基因P53,可以采取的方法通常包括从从基因文库获取和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目的基因的大量扩增则可以采用PCR技术,该技术中因需要高温处理,故需使用的一种特殊的酶是热稳定DNA聚合酶。

(3)在研究中如果要获得胚胎干细胞进行研究,则胚胎干细胞可来源于囊胚期的内细胞团,或胎儿的原始性腺,也可以通过核移植技术得到重组细胞后再进行相应处理获得。

在培养液中加入分化诱导因子,可以诱导胚胎干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