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广东省中考语文分类复习资料修改病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48161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广东省中考语文分类复习资料修改病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完整版广东省中考语文分类复习资料修改病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完整版广东省中考语文分类复习资料修改病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完整版广东省中考语文分类复习资料修改病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完整版广东省中考语文分类复习资料修改病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完整版广东省中考语文分类复习资料修改病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完整版广东省中考语文分类复习资料修改病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完整版广东省中考语文分类复习资料修改病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完整版广东省中考语文分类复习资料修改病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完整版广东省中考语文分类复习资料修改病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完整版广东省中考语文分类复习资料修改病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完整版广东省中考语文分类复习资料修改病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完整版广东省中考语文分类复习资料修改病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完整版广东省中考语文分类复习资料修改病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完整版广东省中考语文分类复习资料修改病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完整版广东省中考语文分类复习资料修改病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完整版广东省中考语文分类复习资料修改病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广东省中考语文分类复习资料修改病句.docx

《完整版广东省中考语文分类复习资料修改病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广东省中考语文分类复习资料修改病句.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广东省中考语文分类复习资料修改病句.docx

完整版广东省中考语文分类复习资料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

(一)真题呈现

1.(2015·广东省)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虎妈猫爸》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热捧,其原因是因为剧中反映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很接地气。

(删去“其原因”或“因为”)

B.“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思路,它不仅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且将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

(把“描绘”改成“勾画”)

C.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新技术的敏感,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

(删去“使”)

D.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把“普遍”调到“欢迎”前面)

2.(2014·广东省)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

(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

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

(把“刻画”改为“描绘”)

C.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

(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

(删去“为”)

3.(2013·广东省)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神舟十号”飞船和长征二F遥十火箭组合体顺利转运到发射区,意味着“神十”发射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

(删去“随着”)

B.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删去“因为”)

C.游泳专家表示:

有人溺水时,非专业人士如果盲目下水救人,不仅相当危险,而且施救的难度很大。

(将“相当危险”和“施救的难度很大”互换位置)

D.今年,全球各地纷纷出现异常天气。

年初,地处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热浪滚滚,而英国却持续遭受严寒的灾难。

(“灾难”改为“侵袭”)

(二)综合探析

2013—2015年广东省中考病句修改题体现以下特点

一、句子成分:

(见八年级下册课本后的附录)

二、病句类型和修改方法

(一)用词不当

1.词性使用不当

各类词都有各自的语法功能和用法规范。

不按照词类的语法功能和规范乱用词类,叫词类误用。

词类误用有下面几种:

(1)名词误用。

例如:

“每次查房、会诊之后,李大夫总是耐心地指导她怎样把病历写得完整、条理、清晰。

”句子将名词“条理”误用为形容词。

(2)动词误用。

例如:

“思维这个词,可以分广义和狭义两种使用。

”句子将动词“使用”误用为名词,应将“使用”改为“用法”或“使用方法”。

(3)形容词误用。

例如:

“他的简简单单的两句话顿时增加了我们一种无可名状的沉重。

”句子将形容词“沉重”误用为名词,应将“沉重”改为“沉重感”。

2.词义使用不当

一些词义相近的词最容易错用。

例如:

“谢明因病落下三天课,他乞求老师帮他补习功课。

”句中“乞求”一词使用不恰当。

“乞求”是“苦苦哀求”的意思,用在请老师补课上太重了,这里使用“请求”才恰当。

此句没有分清近义词轻重,也是用词不当。

3.感情色彩不当

多为褒义词和贬义词混淆使用。

例如:

①“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②“小明办事不调查研究,不和别人商量,他这种办事果断的做法,受到了大家的批评。

第①句中“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词,应改为“学习”。

第②句的意思是批评小明独断专行,而“果断”是形容办事或说话坚决、不犹豫,是褒义词,应改为“武断”。

4.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1)关联词语不搭配:

会破坏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

“高速度的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和文教事业,既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十分可能的。

”句中关联词语“既……而且……”不搭配,可将“而且”改为“又”,与“既”构成并列关系,或将“既”改为“不仅”,与“而且”构成递进关系。

(2)滥用关联词语:

复句中分句间的关系具有内在逻辑性,不得人为地强加某种关系,如:

“这本书出版好几年了,所以作者最近作了较大的修改。

”此句的语病是滥用关联词语“所以”,加强因果关系,应将“所以”去掉。

(3)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关联词语的位置一般具有确定性,不得随意调动。

例如:

“不仅中草药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较低。

”句中关联词语“不仅”只有放在“中草药”后才能与“而且”构成递进关系,应将“不仅”调到“中草药”后。

★语法规则:

前后分句主语相同,主语在关联词语前;前后分句主语不同,主语在关联词语后。

5.倍数运用不当

倍数只能用于表示或说明数量增加或提高,而不能表示或说明数量减少或降低,数量减少或降低可用分数和百分比等表示。

例如:

“为节能环保,今年关闭了不少小煤矿,我省煤产量和去年相比减少了将近一倍。

”此句中的“一倍”表述不恰当,应该用二分之一或50%表示。

(二)重复赘余

有意的同义词反复使用具有修辞效果,但无意的重复就是语病。

例如:

“听说学校要成立文学社,他首先第一个报了名。

“句中“首先”和“第一个”是同义词,在这句话中同时出现显得多余,应将其中一个删去。

(三)语序不当

在现代汉语中,语序在语意的表达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我打你”与“你打我”仅仅是语序不同,语意则完全相反了。

“屡战屡败”是贬义,“屡败屡战”则是褒义。

汉语句子成分的排列一般是比较固定的,也就是说主谓宾、定状补。

关联词语的位置在汉语语序中都有一定的排列规律,如果违背“规律”就会产生语病。

1.定语(名词修饰语)位置不当。

(1)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

①表领属性的、表时间的、表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例如:

“他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市第一中学的语文教师。

”句子的正确语序应该为:

他是市第一中学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语文(名词)教师。

再如:

“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句中表示数量的定语“许多”应紧靠中心语“妇女、老人和孩子”。

(2)定语误放状语位置。

例如:

“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句中“一连串”修饰名词中心语“事情”,应该紧靠“事情”,处在定语的位置,它却“跑到”动词中心语“发生”的前面,“冒充”状语。

2.状语(动词修饰语)位置不当。

多项状语的排列次序比较复杂,须特别注意的是:

①先时间后处所;②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动词、形容词;③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中心语;④不要弄错修饰对象。

例如:

“在办公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此句的正确语序应是:

“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办公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再如:

“同学们就提高学习效率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句中的状语“广泛”应修饰“交换”,应放在“交换”之前。

3.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

详见前述“

(一)用词不当”部分。

再如: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句中的主语“他”应移到关联词语“如果”后面,因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

语序不当的后果:

(1)语序不当容易产生歧义。

如:

“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此句可有两种理解:

一种是把“许多”看作“事迹”的定语,表示有“许多事迹”;一种是把“许多”看作“张老师”的定语,表示有“许多张老师”。

要避免这种歧义,应把“许多”调到“张老师的”的后边。

(2)语序不当易产造成不合事理。

如: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个句子中的“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排列顺序不合事理,应该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四)成分残缺

1.主语残缺

(1)主语被掩盖。

如: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这个句子由于在“这次活动”前加上了“通过”一词,和在“我们”前加上了“使”一词,使得这个句子的主语被掩盖起来(介词短语不能做句子主语),致使主语残缺。

修改:

删去“通过”或“使”

(2)误认主语。

造成主语残缺,如:

“阵风掠过稻田时,恰似滚滚的黄河水,上下起伏。

”此句误认“阵风”为主语,其实主语应是“稻浪”。

修改:

在“恰是”前加上“稻浪”。

2.谓语残缺

最常见的是缺少谓语中心语。

例如:

①世纪之交,全国人民为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

②我们沿着陡峭的山路,再有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山顶了。

①句错把介宾短语中的“振兴”当作谓语中心语,②句错把介宾短语中的“沿着”当作谓语中心语。

3.宾语残缺

最常见的是缺少宾语中心语。

例如:

“他这个人有不少值得表扬。

”这个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地方”。

4.修饰限制语(定语、状语、补语)残缺

例如:

“食品添加剂有害人体健康,在食品中不能添加。

”科学的认识是并不是所有食品添加剂都有害人体健康,也不是在食品中都不能添加,所以,应在句中“食品添加剂”前增加限制语“有些”,在“不能”后增加修饰语“过量”。

(五)搭配不当

句子的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一个句子中的主谓、动宾、定语与中心语、状语与中心语、谓语与补语等都必须搭配恰当,否则就形成句子成分搭配不当的语病。

1.主语和谓语不搭配。

例如:

“这时,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集中到大会主席台上。

”此句的中心语“眼睛”和谓语“集中”不搭配,应将“眼睛”改为“目光”。

2.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搭配。

例如: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英模的报告。

”此句的谓语动词“注视”和它的宾语“报告”不搭配,应在“注视”后加上“这位英模”,将“和”去掉,在“这位英模”后加逗号。

3.主语和宾语不搭配。

例如:

“七月的内蒙古草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此句主语“内蒙古草原”和宾语“季节”不搭配,可改为:

内蒙古草原的七月,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4.定语和中心语不搭配。

例如:

“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向我们走来。

”此句的定语“强壮”与它的中心语“步伐”不搭配,可将“强壮”改为“强健”。

5.状语和中心语不搭配。

例如:

“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此句的状语“多么深刻”与其中心语“蕴含”不搭配,应改为:

这朴素的话语蕴含着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啊!

(六)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不符合逻辑事理。

常见语病有以下几种:

1.种属关系概念并列。

例如:

“他经常去图书馆查阅工具书、辞典和《现代汉语词典》。

”此句中的“工具书”和“辞典”“《现代汉语词典》”是种属关系,不能并列使用,应改为:

他经常去图书馆查阅辞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

2.交叉关系概念并列。

例如:

“这所学校里大部分是中青年教师,老教师和女教师只占少数。

”此句中的“中青年教师”和“老教师”中包含有“女教师”,“女教师”中也包含有“中青年教师”和“老教师”,“中青年教师”和“女教师”及“老教师”和“女教师”均是交叉关系,不得并列使用。

因此应将“女教师”删去。

3.递进意义关系颠倒:

在递进复句中,前项和后项是递进(进一层)关系,意义关系不得颠倒。

例如:

“他不仅能写长篇大论的理论文章,而且能写一般的应用文。

”此句中前项和后项关系出现颠倒,应将“能写一般的应用文”作复句的前项,将“能写长篇大论的理论文章”作为后项。

可改为:

他不仅能写一般的应用文,而且能写长篇大论的理论文章。

(七)前后不对应(不一致)

如果一个句子的前项出现了两种情况,那么后项就应该有另外两种情况与之对应,否则,就会造成前后项不对应或不一致。

例如:

“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这个句子的前项出现了两种情况:

“有没有”即是“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而后项只有一种情况“能做好工作”,与前项中的“有健康的身体”对应,而前项中“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没有相对应的另一种情况。

因此,这个句子应在“能”字后加一个“否”字,这样前后项就对应了。

(八)否定不当

不适当的否定会改变句子的原意。

例如: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这个句子的原意是要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加否定词“不”后,就改变了整个句子的原意,因此,应将否定词“不”去掉。

特别提醒:

我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①单重否定=否定,例如:

这样做不对。

②双重否定=肯定,例如:

这样做不可能不对。

③反问+肯定=否定,例如:

难道这样做对吗?

④反问+单重否定=肯定,例如:

难道这样做不对吗?

⑤避免、以免、禁止、严禁等词具有否定意思,如果再加否定词“不”等就构成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意思。

(九)结构混乱(句式杂糅)

这种语病主要是由句式杂糅造成的,主要有两种:

1.两种同义格式杂糅。

例如:

①“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②“止咳祛痰片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①句中的“关键在于内因”与“内因起决定作用”同义,用一个即可。

②句要么用“主要成分是……等”,要么用“是由……等配制而成的”,不能将二者糅在一起。

2.两个句子糅成一个单句。

例如:

①“我被班长把我从操场上叫了回来。

”②“小张除跳舞外,还兼任报幕、开场、结尾的节目还得由她编导。

”①句属把字句和被字句套用,造成结构混乱,可改为“我被班长从操场上叫了回来”或“班长把我从操场上叫了回来”。

②句中“小张……兼任报幕”和“开场……由她编导”是两个分句,各有主语,其间误用顿号,“兼任”一词一直管到“节目”,造成杂糅和搭配不当的双重毛病,可修改为:

小张除跳舞外,还兼任报幕、开场、结尾的编导。

(十)表意不明(歧义句)

句子结构或语序不当等原因造成一个句子有多种意思,使表意不明确,这种句子叫歧义句。

歧义句是一种病句。

例如:

“歹徒打伤了两个派出所的民警。

”此句中的“两个派出所的民警”可以理解为“两个派出所的若干个民警”和“某个派出所的两个民警”。

消除歧义的方法是把“两个”调换到“民警”前面。

此题为选择题,难度较大,风险也很大,如果选错,就会痛失3分。

所以,考生在答题时必须慎之又慎。

考生要想减少失误,就必须遵循以下规则:

(一)答题步骤

1.全面认识常见语病种类及特点,掌握修改方法。

2.答题时,先看清题干,明确指令:

是选“正确的一项”,还是选“不正确(错误)的一项“,然后进入下一步。

3.依次阅读选项——逐项分析鉴别(不受选项中修改结论的干扰,判断句子有无语病、什么语病、怎么修改等,得出自己的结论)——比照综合,做出选择:

把自己的结论和选项中的结论进行对比,看是否一致。

如果修改结论不一致,就可能有错,须再次斟酌,做出最后判断。

(二)诊断方法

1.语感审读法。

在审读过程中,凭语感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存在别扭或是否合乎习惯,如果存在则须再作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

如: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一句,通过审读感知句中的“不管……极端不利”显然很别扭,存在语病。

2.主干枝叶梳理法。

运用语法分析的手段,先将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紧缩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中心语),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

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

如:

“七月的内蒙古草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用紧缩法即可发现主语中心语“草原”与宾语中心语“季节”不搭配。

3.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容易看出,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

逻辑意义分析法要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例如:

①“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②“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艰苦环境中磨练成材的。

”第①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为“制造伪劣产品”。

第②句“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了,应去掉“凡是”,把“都”改为“大都”。

 

分类训练

(1)直接判断选择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自助通关,使旅客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过关的时间。

B.新建的广州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C.有的宠物狗因其事迹和照片在网上传播而成为明星,这样的宠物狗被称为“汪星人”。

D.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仅表现手法自由活泼,而且思想感情丰富细腻。

B.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了解、研究传统文化。

C.近200年来,地球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尤其在近50年,部分地区森林减少了一倍。

D.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飘满我们的生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B.博物馆里,有些参观者衣衫不整、高声喧哗、在展厅里吃东西、乱丢垃圾和不文明行为,对博物馆里的其他参观者和展品都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

C.我市领导仔细浏览市政府门户网页面,详细了解相关情况,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听取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反腐工作。

D.不管是临还是摹,也要以与范字“相像”为目标,从“形似”逐渐过渡到“神似”。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型文化传承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

B.我市以“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作为环保目标,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存我们赖以生活的共同家园。

C.调查结果显示,近90%左右使用过空中无线网络服务的乘客愿意牺牲舒适的座位,来换取无线网络服务。

D.《新华字典》自1953年起,历经10余次大规模上百名专家学者的修订,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发行量最高的字典。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感感受。

B.当前,青少年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了汉语的规范化,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C“光盘”行动是一家民间组织发起的公益活动,意在发扬人人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D.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2)修改判断选择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在快速上涨,不少地方停车场的数量却没有同步增强,这就导致停车位供需失衡。

(把“增强”改为“增加”)

B.“中国梦”不是乌托邦式的“桃源梦”,就是惠及民生的幸福梦,民族振兴的强国梦,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梦之队”不可或缺的一员。

(把“就是”改为“而是”)

C.如果出现感冒类症状,尤其是接触过禽鸟类的病人,要及时就医,争取做到早治疗、早诊断、早发现,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把“早治疗”与“早诊断”互换位置)

D.近期,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将出台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的处罚措施,以防止“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不再发生,用法律法规来根治这一陋习。

(把“不再发生”中的“不”删掉)

2.下列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初中生活已近尾声,我们班同学在心里由衷地感谢班干部三年来的默默付出。

(把“在心里”去掉)

B.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把“切忌”改为“避免”)

C.他在做每道题时,都是经过认真思考、深思熟虑之后才动笔。

(将“认真思考”和“深思熟虑”对调)

D.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控诉”改为“揭露”)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感情丰富细腻,而且叙述方法自由活泼。

(语意重复,“之所以”和“的原因”去掉其中之一)

B.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化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

(表意不清,“这样”一词指代不明)

C.望着白云缭绕的香炉峰和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

(缺主语,去掉“使”,并将“游览者”移到“无不”之前)

D.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依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用词不当,将“依赖”改为“依靠”)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将“分析”与“观察”对调)

B.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去掉“通过”,或去掉“使”)

C.青少年要有求知的渴望,逐渐养成读书的兴趣。

(将“兴趣”改为“习惯”)

D.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将“也”改为“就”)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地吐痰,是衡量一个市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

(在“随地吐痰”之前加上“不”)

B.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城市的空气更加清新。

(删去“通过”)

C.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根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删去“的重要原因”)

D.为减少沙尘暴的危害,有关部门制定出防沙措施,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

(将“制定出防沙措施”和“调查研究了沙尘来源”互换位置)

6.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分汗水一份收获,如果努力了不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就离目标总会近了一些。

(把“如果……就……”改为“尽管……但是……”)

B.拥有健康的体魄,是一个人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基本保证。

(“保证”改为“条件”)

C.通过这次活动,使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增强了对未来的信心。

(删除“使”)

D.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机制,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发展”和“重视”调换位置)

7.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删去“不”)

B.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

(去掉“杂志”)

C.克隆技术、非典和禽流感这类概念对尚属幼稚的小朋友是陌生的。

(“尚属幼稚的小朋友对克隆技术、非典和禽流感这类概念是陌生的”)

D.日本磁悬浮列车每公里成本达9亿元人民币以上,德国磁悬浮列车超过4亿元,国内现有磁悬浮列车也在2亿元左右。

(“达”改为“在”)

8.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卷未必有益,只有开好卷、会开卷,就能真正受益。

(“就”改为“才”)

B.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低碳生活能够实现的关键。

(删掉“没有”)

C.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人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令”改为“使”)

D.为了避免城市供水不再紧张,市政府决定从水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