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碳酸钠和二氧化碳.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4884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碳酸钠和二氧化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碳酸钠和二氧化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碳酸钠和二氧化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碳酸钠和二氧化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碳酸钠和二氧化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碳酸钠和二氧化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碳酸钠和二氧化碳.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碳酸钠和二氧化碳.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碳酸钠和二氧化碳.docx

《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碳酸钠和二氧化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碳酸钠和二氧化碳.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碳酸钠和二氧化碳.docx

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碳酸钠和二氧化碳

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碳酸钠和二氧化碳

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检验

  NaHCO3溶液、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

  33.研究盐类物质的性质时,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向NaHCO3溶液

  中滴加石灰水,均产生白色沉淀。

他们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对自己过滤后的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准备】

  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

  是        。

【查阅资料】

  氯化钙溶液显中性。

  滤液中所含的溶质有以下几种可能:

  ①NaOH;②Na2CO3;③NaOH和Ca(OH)2;④Na2CO3和NaHCO3;⑤Na2CO3和NaOH【实验及分析】

  甲同学: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则滤液中的

  溶质是Na2CO3。

  乙同学: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少量CO2,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的溶质

  是NaOH和Ca(OH)2。

  丙同学:

分别取少量滤液于两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

  生;将另一支试管中的滤液加热至沸腾,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HCO3。

【反思与评价】

  老师认为乙、丙同学的实验方案和结论合理。

  ①丙同学的实验中,加入CaCl2溶液的目的是  。

  ②根据乙同学的结论,NaH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老师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和结论存在不足。

丁同学通过以下实验帮助甲同学确

  表中的现象Ⅰ为      ;现象Ⅱ为产生蓝色沉淀,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合此次探究活动,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盐溶液可能显碱性

  b.化学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的量有关

  c.碱和盐反应一定生成另外一种碱和另外一种盐

  d.判断溶液混合后的成分不仅要考虑产物,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33、同学们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

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实验装备

  ①查阅资料:

NaHCO3+NaOH=====Na2CO3+H2O

  ②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3、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转播到腾讯微博

  实验过程

  【实验1】证明反应生成了Na2CO3

  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__________。

有同学提出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_________。

为了证明有Na2CO3生成,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实验2】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

  同学们参考上表中的实验,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虽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可以证明反应发生了,该实验方案是_________。

  实验反思

  通过实验1和实验2说明,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___________。

hx3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鉴别和除杂

  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鉴别和除杂题型

  2016-5-15整理

  一、基础知识回顾:

  1.氢氧化钠的性质:

氢氧化钠固体的性质

  氢氧化钠溶液的性质

  2.碳酸钠的性质:

  二、题型

  1.鉴别:

如何鉴别两瓶分别装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液体

  如何判断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或一变质溶液中是否还存在氢氧化钠的问题

  2.除杂:

原则:

所加物质不能与要提纯的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有新的物质,所加物质不能

  成为杂质

  三、典型试题:

  .小明在做某次实验时,发现一瓶瓶口敞开不知多久的氢氧化钠溶液(下称试液)。

联想到药品保存注意事项,小明利用提供的试剂(CaCl2溶液、盐酸、CaCO3固体、酚酞)对试液是否变质展开探究。

他首先的猜想是:

试液没有变质,溶液的溶质还是NaOH。

小明通过查资料知Na2CO3溶液呈碱性。

他根据首先的猜想进行的实验是:

取少量试液加入试管,滴入酚酞,观察到试液变红。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原试液没有变质,还有NaOH。

  

(1)小明反思实验验证,觉得不够完善,理由是

  

(2)完善实验方案后。

他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取一种试剂进行实验,发现原试液确已变质。

请你写出他这次实验的操作、现象:

                        小明是个爱思考的学生,他又有一个新的疑问:

试液中真的没有NaOH了吗?

他又作,探究:

  (3)猜想:

  (4)实验验证(写出操作、现象):

  ,试液中还有NaOH。

  (5)通过上述探究,小明明白:

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故应

  2.6.(2016绵阳)五一节放假结束后,小王来到实验室,发现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敞放着,这引起了她的研究欲望。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若发生变质,其程度如何?

  【查阅资料】碳酸钠水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氯化钙水溶液显中性。

  【进行试验】Ⅰ.取样品少许,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Ⅱ.取样品少许,加水溶解后,滴入酚酞显红色;

  Ⅲ.按下图所示过程,进一步实验:

  请你与小王同学一道完成下列问题的分析解答:

  ①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②完成步骤a、b实验,都要使用的两件玻璃仪器是                    ③步骤b中,不能用Ca(OH)2代替CaCl2的原因是                  ④根据上述实验,若测定wg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还须测定的数据是      。

  A.测定沉淀A的质量

  B.溶液B蒸发溶剂,测定残留固体的质量

  C.溶液B与稀硫酸中和,测定消耗H2S04的质量

  答案:

)①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变质;

  故答案为:

2NaOH+CO2=Na2CO3+H2O;

  ②溶解和过滤操作中都需要使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玻璃棒和烧杯;

  故答案为:

玻璃棒、烧杯;

  ③若使用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将会影响后面实验对样品所含氢氧化钠的检验;

  故答案为:

Ca2与Na2CO3反应有NaOH生成,会影响对NaOH存在的判断;

  A、过滤后所得沉淀未经过洗涤和干燥的处理直接进行称量,误差较大,结果不精确;

  B、溶液B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溶液的混合溶液,蒸发后所得固体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混合物的质量而不是氢氧化钠的质量,无法完成样品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的计算;

  C、混合溶液中的氯化钠不与稀硫酸反应,通过测量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硫酸的质量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可以完成样品中氢氧化钠质量分解的计算;

  故答案为:

C.

  3.(优化)7.某学生为了测定实验室中一瓶因保存不善而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铁架台已略去),实验在27℃、101kPa下进行。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好装置;

  ②用天平准确称取氢氧化钠样品2g,放入A中试管内,向B中集气瓶内倒入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至瓶颈处;

  ③向分液漏斗中倒入稀硫酸,打开活塞,让稀硫酸滴入试管中至过量,关闭活塞。

反应结束后,量筒中收集到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220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氢氧化钠发生变质的实验现象是  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

  因此,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必须

  

(2)在实验步骤①和②之间,还缺少一实验步骤,该实验步骤是。

  (3)B中集气瓶盛装的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不能用水代替,其理由是

  (4)判断实验步骤③中滴入的稀硫酸已过量的标志是。

  (5)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在27℃、101kPa时二氧化碳的密度为/L;二氧化碳的体积等于排出的饱和二氧

  化碳水溶液的体积。

  答案稀硫酸滴在氢氧化钠样品上有气泡产生;氢氧化钠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避免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而损耗,造成测定结果偏低

  继续滴入稀硫酸,不再产生气泡

  %

  .某同学在实验结束进行废液处理时,将碳酸钠溶液、稀盐酸倒入到指定的洁净容器中,看到有气泡产生,待不再产生气泡时,又倒入了氢氧化钙溶液,发现该容器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这一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

为了解以上三种物质之间的反应情况,他决定从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着手进行探究。

  

(1)他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作出了下列两种猜想。

请你再补充一种猜想(猜想③)。

  猜想①:

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

  猜想②:

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猜想③:

溶质为

  

(2)说明该同学作出猜想①的理由。

  (3)比较三种猜想的异同,如果猜想②成立,设计实验,用两种方法加以证明。

按相关要求埴写下表。

  解:

有题意,做出三种不同的猜想,了解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

  根据题意,解释同学作出猜想①的理由,发生的三个化学反应后,所得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用两种方法设计实验,加以证明猜想②成立:

掌握检验钙离子的方法.

  故答为:

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待不再有气泡产生时,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后,出现了白色沉淀,说明稀盐酸不足,碳酸钠有剩余;剩余的碳酸钠溶液与加入的氢氧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方法一: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清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现象:

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法二: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清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实验现象:

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演示实验改进当教师讲过氧化钠时,可先展示样品,使学生对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等物理性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再进行演示实验。

因为过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时,都有氧气放出,从而得出结论。

过氧化钠是一种强氧化剂。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补充织物漂白实验,加以证明。

当教师讲过氧化钠与二氧化1、实验方法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碳反应放出氧气的性质时,同样应首先做一个两层的铁丝架,下层放一支点燃的蜡烛,上层放一个用棉花包着的过氧化钠,放入高型烧杯内,然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并让学生观察现象。

学生首先看到蜡烛熄灭,然后又看到棉花突然发生燃烧,他们会感到非常新奇。

特别容易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实验之后,教师结合实际给学生讲述过氧化钠的用途,如呼吸面具和潜水艇里作为氧气来源的道理,这样将性质和用途用实验自然地联系起来,更便于学生的理取一支规格为30×150的破底试管,从下至上分层依次装入5g石灰石、1g碳酸氢钠粉末、1g无水氯化钙固体、25g过氧化钠粉末。

实验时只须将此试管放入1∶2的稀盐酸的小烧杯中,使酸液面刚好浸没下层的石灰石即可。

石灰石与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经过碳酸氢钠除去氯化氢,氯化钙除去水蒸气,较纯净的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

用带余烬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木条立即剧烈燃烧起来,效果显著。

此实验,还可以作为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兴趣实验,也十分吸引学生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实验的改进$甘肃省兰州市七解和掌握。

补充这个演示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