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doc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852281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doc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doc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经数年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育生活,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

2011年新的课程标准进行修订,但还是存在不少争议,有待进一步探索。

结合这几年的新课程教学,谈谈我的体会。

一、认真学习新课标理念,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师角色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应激发学生回答的欲望,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我们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交流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例如:

在教学《十几减9》时,我一开始就给学生制造一个悬念:

“余老师昨晚做了一个梦,你们想知道老师做的是什么梦吗?

”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

“想!

”这样通过激趣诱思,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平等合作的朋友关系。

紧接着就讲述我的梦:

“老师梦见齐天大圣孙悟空对我说,他在蟠桃树上摘了9个仙桃,树上还剩几个仙桃呢?

梦里的问题老师怎么也解决不了,你们谁能帮一帮老师?

”低年级孩子乐于帮助他人,乐于尝试解决困难,乐于展示自己的才能,一下子全都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于是,有的学生提出:

如果树上原来有11个仙桃,那么还剩下2个仙桃,算式是11-9=2(个);有的学生提出:

如果树上原来有12个仙桃,那么还剩下3个仙桃,算式是12-9=3(个)……

“数学知识,思考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

”从表面上看,这个质疑情境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是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创设更好地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例如:

在教学《分类》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玩具(汽车、火车、坦克、手枪……)、图片(奥特曼、机器人、孙悟空、哪吒……)、水果(苹果、梨子、香蕉、桔子……)],提问:

“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

”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

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把自己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考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美,感受数学的趣,领悟数学的理,从而爱上数学,迷上数学,离不开数学,能灵活运用数学。

三、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

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小学生对处于动态物体的感知反应快,印象深,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可以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动像和静像有机结合的优势。

因为多媒体课件具有集文字、动画、声音、图像于一体并可同时进行展现的优点,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可扩大学生的认识空间,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减少了学生想象的困难,为学生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飞跃提供了有力支持。

例如:

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将书中的圆形,由静态变为动态。

在课件中先出示一个圆,将它分成红蓝色各一半,再把它平均分成16份,展开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再把它平均分成分32份、64份,继续拼成一个新图形,根据计算机演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

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细,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并且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由长方形的面积=长€卓恚瞥鲈驳拿婊絸%ir€譺=€%ir2。

这种用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手段的教学过程,不仅让学生知道圆的面积公式的由来,而且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实践精神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学习活动就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我们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评价——倾听——激励”,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教师应该坚持做到三个“不”。

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

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例如:

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首先让学生做一个简单的游戏:

你们桌子上都有4个苹果,请你把它平均放在两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

怎样用一个算式和数字来表示。

[学生1:

4€?

=2个]然后再接着把1个苹果平均放在两个盘子里,怎么放?

[学生分组切、摆后,学生2:

1个都不够,还放几个?

学生3:

每个盘子放半个的半个,是个。

]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导出本节新知识。

最后再把1个苹果平均放在四个盘子里,怎么放?

每个盘子放几个?

[学生分组讨论,动手实践,交流探讨,教师巡视。

学生4:

每个盘子里放半个的半个,用分数表示我想应该是个]。

此教学环节通过创设一种简便易行、直观具体的游戏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在分苹果中观察、感悟、交流、探讨,突破了“平均分”这个难点,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面对新课程,我们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才能与新课程同行,一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