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59288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docx

《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docx

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小学数学如何实行有效备课

新课程提出了“以学论教、教促动学”的响亮口号。

“以学论教”使教师更多地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思考对策。

于是,促使教师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转变出来,注重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注重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而不是在课堂上简单的再现教材。

备好课是上好课、提升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

那么面对新课程,教师该如何备课呢?

下面谈谈肤浅的理解:

一、刷新理念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曾说过“行动到位与思想到位同等重要”。

所以我们首先要更新观点,要学习、要思考、更要实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持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所以我们要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以上述课改新理念为出发点的备课观。

这就要求我们把注重点移向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把注重的焦点放在学生、特别是那些学困生身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

所以,备课中既要考虑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如何教,又要考虑学生如何学,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走进学生

学生走进教室时并不是一张白纸。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建构主义理论也明确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

所以,只有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分析学生,掌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品质,才能做到准确、恰当的预设,才能确保有效教学的展开。

例如:

有位教师在备《搭配中的学问》一课时,先调查了一下学生,发现很多学生虽然每天都在吃各种各样的饭菜,但对菜的搭配实行主动研究的却很少,所以对“配菜”这个情境都比较陌生,所以该教师重组了教材内容,把教材中的主情境“配菜”放在练习环节,改为学生经常经历的早点的搭配,即2种饮料和3种点心的搭配;衣服的搭配,即3种上装和4种下装的搭配。

不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充分利用学具卡片,让学生通过摆学具来解决搭配问题。

在备课时,教师需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

为了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备课时不妨认真回答以下一些问题:

(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实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

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

有多少人掌握了?

掌握的水准怎样?

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

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

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现实学情,才能设计出实用的、有价值的学案。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对每一节课如何组织、如何引导加以仔细的考虑,在头脑中形成很深的印象,在课堂上真正给学生自主的机会,给学生留下充足的自主活动的时间,还学生思维的空间,允许学生“犯错误”。

学生的不同理解是一种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的资源。

三、深挖教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需要在课前对教材有全面、深度、系统的解读。

首先,读大纲。

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领域的编排线索,善于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个单元、这个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即这个知识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知识的学习作准备的。

其次,读教材。

要把握好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读教参中的教材分析、教学建议,包括教材的每一个信息,每一句提示语,每一个练习,把握好教材设计的意图。

但也不要被它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所束缚,而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调整教材,既要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

那么,该如何备教材呢?

现从备教材备什么的角度谈几点理解:

(一)备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说,教学内容的广度就是一节课传输给学生的信息量。

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大,知识点过多,学生难以接受;而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小,知识点过少,则浪费时间,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备教材时,教师要根据教材表现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

(二)备教材的顺序。

新教材对教学内容的顺序已经有所安排,但是教材中设计的教学顺序是最基本的,不可能太细。

教学时,教师往往还要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做更具体细致的安排。

有时一部分知识可能有不同的教学顺序,这时教师就要考虑哪种顺序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哪种顺序能够节省教学时间,哪种顺序教学效果更好。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表现一般是叙述性的、静态的,绝大部分教师直接采用课本上条件完备、结论明确的例题和习题作为学习材料。

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要把静态的知识内容结构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必须有一个积极主动、有效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

所以,教师在知识的表现上,应由静态封闭转变为师生共同探究,在动态中生成。

(三)备教材中隐含的教育资源。

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选择素材,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实际情况用游戏、表演等活动,将情境图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境化,使学生全身心地投身于真实的活动环境中,增加实际体验,切身感受数学的奇妙与无所不在。

这样,把教材中提供的素材通过设计实际情境的方式,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理解数学,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时,教师应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

对于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能够根据教学的需要,实行适当的加工处理,使之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服务。

对于那些培养学生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有明显作用的素材,要注意用足、用够,使其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来说之,备教材时既要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既要灵活使用教材,又要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实行创造性的理解,切实发挥新教材的作用。

同时,教师也不能局限于手中的一本教材,能够参照别的版本教材对本节课的内容是怎样编排的,有没有可取之处;也能够查一查其他资料中关于本课内容的相关叙述,有没有能够借鉴的地方;还能够收集现实生活中对本课教学有用的资源等等。

一句话,备教材时,教师要紧紧抓住以上三个“备”,为提升教学质量服务。

四、抓住要点

(1)确立目标点。

课时教学目标必须明确而具体,具有可检测性。

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实行目标设计。

如果说发展性领域的目标是隐性目标,很难在一节课内发生明显的变化,不便于检测的话,那么认知性领域的目标应该是显性的,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应该有明显的变化,是能够检测的。

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不是一节课中方方面面都突出,而是突出一个方面。

有的课可能更多贡献的是“过程”,有的课可能更多贡献的是“结果”。

协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动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备课时,我们首先要分析,先看课标的总体要求,再把这个单元的目标、本节课的目标确立好,把目标变成问题。

例如:

确定《有多重》一课的教学目标是: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理解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

——过程与方法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实行简单的换算。

——知识与技能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和提升解决问题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总来说之,要给课堂教学注入活力,首先要确立富有活力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不应只局限于学生理解方面的发展,而应体现全面培养目标,促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制定教学目标的要求:

1、全面注重学生的发展,从三个纬度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2、每节课的三维目标要具体、有针对性。

3、要整体把握教学目标,层次清晰。

从宏观上考虑,从课程目标到阶段目标,再到单元目标和一节课的目标。

4、要有数学思想、有发展性。

(三)体验趣味性

鲁迅先生以前说过:

“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在训练中,结合学生已有知识设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习题,能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有助于提升学习兴趣、思维水平和创新意识。

如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后,设计训练:

先计算,再想一想,这些题有什么特点,怎么算比较快?

1/2+1/3= 1/3-1/4= 1/5+1/6= 1/3-1/8=

你能根据上面的规律,很快算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吗?

1/4+1/11= 1/5-1/7= 1/3+1/7= 1/8-1/9=

这样的训练,让学生计算时感到有趣,通过计算发现一些规律,寻找捷径,提升学生计算水平,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升学生类比推理灵活解题的水平,促动思维发展。

(四)突出实践性

训练设计不应只停留在巩固知识上,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量一量、做一做、写一写,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使之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实践性作业主要有:

①操作型。

如:

在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一位老师设计的训练:

用一根长16米的绳子围一个活动场地,最大能围多少平方米?

②调查型。

调查可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使用已有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学会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凸现数学的价值。

如:

让学生调查家中的各项开支情况;调查学校近两个月的用水、用电情况;从调查得到的信息中实行整理和分析,想想有哪些数学问题?

你能提出哪些合理的建议?

③研究型。

鼓励学生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记下来、写出来,提供一个学生用数学语言或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

如写数学日记,办数学手抄报,写数学小论文等。

(五)注重开放性

新课改下的训练设计,无论是训练内容的选择还是训练形式的表现,都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自主创新的机会。

开放性训练主要有:

A、条件开放。

如:

“平均数应用题”,花生糖每千克12元,水果糖每千克6.8元,奶糖每千克15元,酥糖每千克10元。

任选3种糖各5千克配成什锦糖,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

B、结论开放。

这类题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提升。

如用18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高是()厘米。

C、方法开放。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做出不同的解答。

如比较5/6和3/4的大小,学生从不同角度得出下面的各种方法。

①化成小数比;②画线段图比;③化成同分子分数比;④化成同分母分数比;⑤与1实行比较;再从中发现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促动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六)注意延展性

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

训练设计要善于挖掘教材知识的潜在功能,恰当地对所学知识实行延伸、拓展。

如:

学习了利息、利率的相关知识后,引导学生课后到各商业银行了解国家规定的年利率情况,储蓄中有哪些种类能够不用缴纳利息税,提前支取或延期支取的利息计算情况。

使学生不但获得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而且使课本以外的知识得以补充,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大背景紧密地联系起来,让他们真正理解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七)渗透教育性

数学训练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心灵,将学科教学与学生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如:

在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设计训练:

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再将结果填入短文中,使短文成立。

20.8÷2.613.8÷0.2377.48÷0.043890×0.528.5÷0.19 想一想,填一填,再读一读。

()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共实行重要战役200多次,共歼灭日军()余万人。

经过()年艰苦战斗,于()年8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周年。

在这里,既巩固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又用到了已经学过的年月日的知识,同时还需要一些推理,借助于短文的介绍,检测了学生对社会知识的了解水准,达到了拓展学生知识面和对学生实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五、提升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实行审视和分析,是教师自身发展和逐步培养学生的需要。

教学反思能够从以下几方面记录:

(1)教学目标达到没有?

表现在哪些方面?

(2)教师的教学机智。

(3)学生灵感和创新思维记录。

(4)失误分析及调整设想。

(5)还可写下“再教设计”。

教学反思后回过头来写一份详案效果不错,能够使教学设计的环节有的放矢。

一个学期抽时间写四、五篇反思后的详案就已收获不小了。

写的目的不在多,而在于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在于精写。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非常出色的公开课,听课的一位老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

“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

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

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

不止一个小时吧?

”那位历史教师说:

“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

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用终身的时间来备课的。

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确实,从某种角度看,教师的工作除了真正课堂上的教学以外,其为教学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可看作“备课”,除已有“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以外,要从提升专业素养、展开学习互助、挖掘课程资源等更高的视角来“备课”,为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促动学生的发展做全面、深入的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