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59280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试题.docx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试题.docx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试题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

[填空题]

1某化工厂泄氯事故。

事故经过:

某化工厂急需氯气,让具有资质的运输公司到生产厂提货。

装完氯气钢瓶后,连夜返回。

驾驶员小张太累,让无驾驶执照的押运员小李代驾一会儿,在拐弯处翻了车,氯气钢瓶相互冲撞,有的阀门撞坏,大量氯气泄漏,小张小李逃离现场,附近村民发现后报了案,多名村民中毒死亡。

请问:

泄氯事故中,企业和当时人有哪些错误做法,并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

派出单位应对小张小李提出告戒,确保安全,因连夜返回,应该考虑驾驶员疲劳驾驶,容易发生事故,可增一名驾驶员。

当事人小张小李,不能互换岗位,小张不应让无驾驶证的小李代驾。

发现事故后逃离,没有立即报案,更无维持现场秩序,通知附近人员撤离。

事故原因:

1、氯气是剧毒化学品,在运输上有严格规定,该事故说明,运输公司安全制度不严,安全教育不够,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知识缺乏,没有组织实施救援和采取必要措施。

2、当事人缺乏安全责任心,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缺乏,擅离事故现场,违犯操作规程。

[填空题]

2某公司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

某公司新建一个大型储罐,罐体内壁须涂刷耐腐涂料,为了节省,施工单位更换防腐漆稀料,用闪点低、易挥发有机溶剂替代。

罐体内只有两个人工出口,无通风设施。

专用的行灯和手持照明灯具都没有防爆功能,刷漆防腐作业接近尾声时,发生爆炸,造成多人伤亡。

请指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错误做法。

参考答案:

电火花引爆了达到爆炸极限的可燃气体,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

1、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存在严重问题,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制定受限空间作业规程,作业现场混乱,施工作业组织不合理,多人同时在狭小空间作业等。

2、缺乏有效监管、检查措施,监理不规范,没有纠正违章作业。

错误做法:

1、施工单位更换稀料,使用闪点低、易挥发有机溶剂。

2、没有强制通风措施,使有机溶剂挥发,积累达到了爆炸极限。

3、使用非防爆型灯具,施工现场电气线路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

[填空题]

3某厂中毒事故。

事故经过:

某厂有一个地下池,池内有两个二硫化碳储罐,其中一个进料口伐门损坏,车间主任带两名工人下池检修。

池上有人喊,池下无回音。

立即报告厂长。

厂长和多名职工赶到现场,厂长带头下池救人,随后多名职工下池。

当急救中心赶来时,池下人员已中毒躺在地上,气味熏人,发现阀门已打开,二硫化碳大量泄漏。

中毒人员经抢救仍有多人死亡。

请指出维修和抢救人员有哪些做法不当。

参考答案:

在有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场所进行检修作业时,未采取防护措施,且无专人监护,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厂长虽然救人心切,但未及时报警。

救人时,没佩戴防护用品和采取防护措施,防护意识差。

储存有毒物质的场所应安排专人看管、监护,并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这次事故还说明该企业安全教育不够,安全知识缺乏。

安全责任不强。

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自身安全意识不够,缺乏安全保护措施。

[填空题]

4救援预案编写。

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编写一个简单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参考答案:

参考提纲:

1、说明书企业的基本情况:

危化品的品名、储量;职工人数和人员分布,厂区占地面积;距厂区围墙外500m、1000m范围内的居民情况;企业重大危险源的分布情况。

2、预防事故的措施:

设备、设施的硬件及管理。

3、组织保障、处置方案及程序:

指挥机构、职责;处置方案;处置程序。

4、相关措施和要求:

通讯;应急队伍的培训与演练;工程抢险抢修;现场医疗救护;社会救援。

(摘自《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与管理》第298页)。

[填空题]

5某危险化学经营公司中毒事故。

事故经过:

某危险化学经营公司经营范围是一般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2006年10月30日到期,尚未申请换证。

2007年4月5日,装卸工在仓库内搬运货物时,将一瓶甲苯二异氰酸酯(剧毒化学品)撞碎,导致多人中毒。

请指出上述案例有哪些错误之处。

参考答案:

1、未按期换证。

2、私自扩大经营范围。

3、一般危险化学品和剧毒化学品不能在同一仓库存放。

4、剧毒化学品要求专用仓库,单独存放。

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

并将储存数量、地点及管理人员情况报当地公安和安监部门备案。

[填空题]

6某炼油厂铂重整装置氮气窒息事故。

事故经过:

1996年7月25日9时30分左右,某炼油厂铂重整装置检修收尾,正在进行预加氢反应器201/1装填催化剂的准备工作。

因工作需要,9时30分,陈某(操作工)根据领导临时安排,到反应器内检查(装置界区氮气线未加盲板,反应器顶部备有长管防毒面具)。

陈某叫了另外一名操作工进行监护。

陈某等了5分钟,另外一名操作工还没有来,陈某觉得没有必要佩戴防毒面具,就进入了反应器进行检查。

随后因氮气窒息死亡。

请分析事故原因并给出防范措施。

参考答案:

1、事故原因分析

(1)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领导违反进设备作业的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拆装盲板的有关规定,违章指挥,停工后进装置的氮气管线未加盲板,氮气串入反应器。

同时,没有落实对反应器进行氧含量分析。

(2)操作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没有办理进设备作业票和落实防护措施,属违章作业。

进设备必须有监护人在场,其虽然喊了另一名操作工上来监护,但在监护人还未到现场,就独自一人进入反应器。

反应器顶部平台上虽备有长管防毒面具,但其也没有佩戴。

2、事故教训及对策

(1)严格执行进设备作业等安全管理规定,检修期工艺管线拆装盲板应制定盲板表,落实专人负责,拆装要有签字。

(2)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进入设备等受限空间必须办理作业票。

(3)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安全技能。

[填空题]

7螺栓既少又短,试压爆炸。

事故经过:

1986年3月15日19时35分,某石油化工总厂化工一厂一车间常减压装置大检修前,由核工业部第五安装处在装置东面17米外空地上对新制成的重叠式换热器进行气密性试验。

换热器每台有40个螺孔,在试验时换热器B装了13个螺栓,换热器A装了17个螺栓。

试压环比原封头法兰厚4.7厘米,试压环装上后仍用原螺栓。

螺栓与螺母装配时两头不均匀。

试压过程中,换热器(B)试压环紧固螺栓拉断,螺母脱落,管束与壳体分离。

重4吨的管束向前冲出8米,把前方黄河牌载有空气压缩机的汽车大梁撞弯,冲入车底,整台汽车被横推移位2-3米;重2吨的壳体向相反方向冲出,与管束分离后飞出38.5米,碰到地桩停止;换热器A、B连接支座螺栓剪断,连接法兰短管拉断,重6吨的换热器A受壳体断开短管处喷出气体的反作用推力,整个向东南方向移位8米左右,并转向170度。

现场共有9人,4人不幸死亡。

请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

1、事故原因

(1)操作人员严重违反国家劳动总局颁发的《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关于“耐压试验和气密试验时,各部位的紧固螺栓必须装配齐全”的规定。

同时,由于试压环比原封头法兰厚4.7厘米,试压环装上后仍用原螺栓,螺栓与螺母装配时两头不均匀,造成螺栓与螺母的连接长度不够。

(2)本次事故反映出该厂在设备基础管理工作中有薄弱环节,现场管理不到位。

(3)设备试压时缺乏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程序。

2、预防措施

(1)设备操作要严格执行《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的相关规定,时刻牢记安全无小事,不能凭经验行事。

(2)加强设备基础管理,消除薄弱环节。

(3)设备操作时要有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程序,强化现场监督管理。

[填空题]

8某石化助剂总厂违章动火油罐爆炸。

事故经过:

2000年7月1日,为解决柴油存放一段时间后,由棕黄色谈深灰色的质量问题,某厂领导决定采用脱色技术,在柴油罐间加活性剂罐、混合罐、管道泵,将307#罐、308#罐的柴油,经管道泵注入混合罐,同来自活性剂罐的活性剂混合脱色后,注入204#罐储存外销。

分管生产的副厂长直接安排生产设备部牵头,由机动车间维修班负责焊接安装。

整个作业,采用先将混合罐、活性剂罐、管道泵定位后,再对接同柴油罐相连接的阀门、法兰、管道,现场进行焊接的方法。

7月2日上午,已将混合罐、活性剂罐、管道泵定位,并同308#罐对连焊接完毕,下午继续进行同204#罐的对接。

18时45分,在焊接同204#罐相接的管道时发生爆炸,204#罐罐体炸飞,南移3.5m落下,罐内柴油飞溅着火,同时204#罐罐体飞起时,又将该罐同307#罐之间的管道从307#罐根部阀前撕断,307#罐中400余吨柴油从管口喷出着火,现场施工的10人,突然被柴油烈火掩盖,瞬间即被烧死。

307#罐在204#罐爆炸起火后45分钟,再次发生爆炸,罐底焊缝撕开12m左右,罐内剩余柴油急速涌出,着火的柴油顺混凝土地面,流至附近的10间操作室,操作室被烧毁;流至装置管排底部,管排管架被烧塌;流至厂区大门以外,将部分大树烧死。

大火于20时45分被扑灭,没有造成罐区其他汽油、柴油罐的爆炸,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经向曾在现场的职工了解,事故是在焊接同204#罐底部Dg80闸板阀对接的管道时发生的。

而204#罐盛过柴油,但已长时间没用了,只偶尔当作生产中吹扫管道时的储气罐用。

但在阀门以下,有24cm深,约15m2放不出来的柴油,而阀门以上无油。

经察看,204#柴油罐底部Dg80闸板阀阀瓣靠近罐体一侧有明显的暗红色铁锈,仅在底部有一弦高10cm左右的弯月形面,呈现高温后的蓝灰色,而阀瓣面向焊接的一侧,明显活动但留有间隙。

该次动火没有用火手续。

施工人员制作了盲板,带到了现场,没有使用,但是关闭了阀门。

请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

1、事故原因分析

(1)204#罐约15m2放不出来的柴油,在阀门以下,有24cm深,从而成为罐内柴油轻质馏分挥发的空间,挥发后的柴油轻组分,与罐内的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维修班在电焊焊接时,204#罐内的爆炸性混合气体,泄漏入正在焊接的管道内,电焊明火引起了管内气体的爆炸,从而通过Dg80闸板阀阀瓣底部的缝隙,引起了204#罐内混合气体的爆炸,这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违章作业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该厂缺乏生产管理,特别是安全技术管理人才,制度执行不严。

该次施工作业要动火,没有办理一级动火证,没有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现场也没有消防、安全、专职人员进行监护。

另外,动火作业必须同生产系统有效隔绝。

该厂施工人员虽然制作了盲板,带到了现场,但没有使用,仅以关闭阀门代替插入盲板同油罐隔绝。

(3)对柴油性质认识不足。

柴油虽然不是易挥发的一级易燃易爆品,但是,柴油是混合物,其中所含的介于汽油、柴油之间的轻沸点馏分,在夏季高温情况下,挥发积聚于油罐相对密封的上部空间,形成了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造成了爆炸。

(4)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技术素质低,也是事故发生原因之一。

2、防范措施

企业的各级领导及职工,要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严禁违章作业,同时,要开展全员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教育与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教育,提高全体人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术水平与自我防护能力;关键管理岗位,要选用有生产管理实践经验及安全技术管理经验、专业知识丰富、技术素质较高的同志,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关键时刻起到管理把关作用,防止事故的发生。

[填空题]

9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事故事故经过:

X年夏末秋初,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

使该工段414m2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

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

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

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公里,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若干。

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

由于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液氯钢瓶中,这属于违章行为。

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留下重大事故隐患。

负责充装钢瓶的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

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

经调查:

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当地政府和化工厂均没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1、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根据《安全生产法》,试提出处理建议?

3、试提出防范措施?

参考答案:

1、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直接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

(1)用户方违章在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且未向充装方说明此情况,形成事故隐患;

(2)充装方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前未按规定检查和清理液氯钢瓶,就进行充装作业,致使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剧烈化学反应,钢瓶内压剧增导致爆炸,又引起周围装有液氯的钢瓶爆炸。

物的不安全状态,钢瓶内被倒灌有氯化石蜡。

间接原因:

(1)用户方的生产设施存在缺陷(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

(2)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

(3)双方企业对员工都没有进行充分的教育和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培训;

(4)单位安全管理不足,员工违章操作严重;

(5)电化厂选址不当,建在居民区都是不符合有关安全规定要求的,审批部门监管不力;

(6)政府和厂方也没有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2、根据《安全生产法》,试提出处理建议:

电化厂为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0、82、85条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59条的有关规定,追究该厂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追究该厂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

3、试提出防范措施:

(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化工厂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检查;

(2)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化工厂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及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他必要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教育、督促所有从业人员严格执行;

(3)双方单位应当对有缺陷的生产设施进行整改,消除这一事故隐患;

(4)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5)为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电化厂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进行搬迁,远离市区和居民区等人口密切区。

[单项选择题]

10、某石化厂焦化车间发生爆燃事故。

事故经过:

某年2月,某石化厂焦化车间,在焊接一处管线连接处时,没有对距用火地点只有1.2米的污水井进行有效的遮盖,动火前车间既没有到现场检查落实用火安全措施,动火时又没有看火人(监护人)在场,致使电焊火星落到污水井中,引燃井内的瓦斯气,发生爆燃,并窜入污水明沟,引发大火。

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万多元。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可燃液体的是

A.四氯化碳 

B.三甲苯 

C.环已烷 

D.乙二醇

参考答案:

A

[多项选择题]

11、某石化厂焦化车间发生爆燃事故。

事故经过:

某年2月,某石化厂焦化车间,在焊接一处管线连接处时,没有对距用火地点只有1.2米的污水井进行有效的遮盖,动火前车间既没有到现场检查落实用火安全措施,动火时又没有看火人(监护人)在场,致使电焊火星落到污水井中,引燃井内的瓦斯气,发生爆燃,并窜入污水明沟,引发大火。

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万多元。

危险化学品可能造成的危害有()

A.引发职业中毒 

B.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C.引发地质灾害 

D.引发环境污染

参考答案:

A,B,D

[多项选择题]

12、某石化厂焦化车间发生爆燃事故。

事故经过:

某年2月,某石化厂焦化车间,在焊接一处管线连接处时,没有对距用火地点只有1.2米的污水井进行有效的遮盖,动火前车间既没有到现场检查落实用火安全措施,动火时又没有看火人(监护人)在场,致使电焊火星落到污水井中,引燃井内的瓦斯气,发生爆燃,并窜入污水明沟,引发大火。

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万多元。

以下选项中,属于可燃气的是()

A.丁二烯 

B.氨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参考答案:

A,B,D

[多项选择题]

13、某氯碱厂,氯化岗位操作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氯化塔整个系统进行氮气置换后,通氯气后不久,因冷凝器是列管结构,抽进系统的旧防爆膜堵塞列管,造成排气有死角,置换不彻底,通氯气开车后发生了化学爆炸。

操作工及时倒用2#氯化塔排气冷凝系统,未造成停塔影响生产,所幸未造成人员伤害。

当班操作工反映,爆炸后有崩出的旧防爆膜。

旧防爆膜来源于检修时的遗漏。

从这次事故中需要汲取的教训是:

()

A.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B.加强对检修质量的管理和考核

C.对有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异常制定应急预案

D.强化操作工安全意识,提高操作水平,提高操作工应急能力,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14、某工厂黄磷车间,操作工聂某发现夹布胶管和放磷阀门出口均被黄磷冻堵,便对放磷夹布胶管进行了简单捆扎。

班长李某向压磷操作工聂某询问放磷管线及压磷夹布胶管的处理情况,聂某回答说已疏通。

但当聂某打开放磷阀开始放磷时,夹布胶管脱落,黄磷流出迅速燃烧,产生大量烟雾,聂某撤离火灾现场,跑到2#黄磷电炉配电操作室,配电工将电炉停电。

此时,班长李某见火势较大,也撤离火灾现场去通知电炉停电,之后,组织各操作工撤离现场,然后去灭火。

该事故原因是()

A.按照操作规程,放磷前必须认真检查,疏通管线,捆扎并固定夹布胶管。

操作工聂某未对放磷管线进行彻底疏通,也未认真检查和确认

B.对放磷夹布胶管只进行了简单捆扎而未加以固定,属于典型的违章操作

C.当班班长李某对聂某的操作监督不力,对操作票的监督、验证不到位,对放磷夹布胶管未按要求固定这一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

D.黄磷车间安全管理不规范,培训教育不到位,致使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差,安全监管执行不力,习惯性违章现象不能及时有效得到制止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15、甲工厂聚乙烯车间聚合釜操作人员发现200升聚合釜的乙烯管线堵塞,便决定折卸乙烯阀,进行疏通。

当阀被卸开后,大量棕色粘稠物喷出,喷至在场的3人身上和离200升聚合釜仅4m远的乙烯发生炉上,引起燃烧,造成多人烧伤。

该事故发生的原因是()

A.带压维修

B.未关闭有关阀,未加盲板

C.违反“明火加热炉与集中布置的甲A类工艺设备、压缩机、泵、大型容器或容器组之间,应设置非燃烧的实体防火墙”的规定

D.操作人员不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知识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16、某公司重氮化工艺发生爆炸事故。

根据事故调查组的初步分析判断,操作员甲某没有将加热蒸汽阀门关到位,造成重氮化反应釜在保温过程中被继续加热,重氮化釜内重氮盐剧烈分解,发生化学爆炸,是这起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在重氮化反应保温时,操作人员未能及时发现重氮化釜内温度升高,及时调整控制;装置自动化水平低,重氮化反应系统没有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自动紧急停车系统;重氮化釜岗位操作规程不完善,没有制定针对性应急措施,应急指挥和救援处置不当,是这起爆炸事故的重要原因。

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应提出以下要求()

A.要继续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

B.切实加强新建化工装置试车过程的安全管理

C.加大安全投入,加强仪表控制系统的维护管理,提高化工装置的控制水平

D.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17、甲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

依据现场勘察、证人笔录、岗位操作记录等相关资料,事故调查组专家组认为:

该事故直接原因是由于当班操作工停车时,疏忽大意,未将应关闭的阀门及时关闭,误操作导致进料系统温度超高,长时间后引起爆裂,并引发其它设备发生爆炸。

分析发现,该工艺原始、落后没有防爆阀、回流阀。

该事故的教训和预防措施()

A.必须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确保安全生产

B.对于现在的技术完全可以解决的隐患可以通过设备的本质安全,联动、闭锁控制系统、防爆装置,避免由于个体操作人员的疏忽而发生的非正常状态,保证正常平稳生产

C.加强培训,树立谨慎操作意识

D.失误不可避免

参考答案:

A,B,C

[多项选择题]

18、某化工厂聚合釜视镜玻璃突然破碎,冲出大量乙烯气体和溶剂汽油蒸气,与聚合釜外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并击破视镜上方25cm处的防爆灯而引起爆炸。

间接原因是聚合釜的视镜玻璃原设计是直径95mm×15mm(根据设计零部件手册,该视镜玻璃规格可耐压6kg/cm2),后来为了便于操作人员窥视釜内反应情况,于1970年上半年改大为直径145mm×12mm(在设计零部件手册上没有该规格数据),连续使用了一年半。

由于该规格的视镜玻璃耐压较差而引起破碎。

针对事故汲取的教训和防范措施是()

A.视镜玻璃恢复到原设计要求,即重新使用直径95mm×15mm的视镜玻璃

B.设备更改要有充分的论证和依据

C.针对改进的工艺或设备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D.工艺不能改进

参考答案:

A,B,C

[多项选择题]

19、某化工厂请某大学退休教师帮助拟从该厂的工艺路线上进行改造,使之不再产生废酸。

4月两名退休教授完成实验室工作,6月,对生产设备进行了改装。

决定在生产装置上直接投料试验。

6月14日8时15分开始投料,8时35分反应锅即发生强烈爆炸。

事故原因是()

A.违反技术改造的基本程序,将未经小试鉴定,未经中试的不成熟技术,用于企业的工艺改造

B.对技术路线本身的危险性认识不充分

C.对所用设备没有进行认真的验证

D.以上说法不正确

参考答案:

A,B,C

[多项选择题]

20、某工厂蒸发岗位,由于蒸汽压力波动,导致造粒喷头堵塞,当班车间值班主任赵某某迅速调集维修工4人上塔处理。

操作工李某看看将到8点下班交班时间,手里拿套防氨过滤式防毒面具,一路来到64米高的造粒塔上,查看一下检修进度。

维修工们用撬杠撬离喷头,李某站在维修工们的身后仔细观察。

当法兰刚撬开个缝,这时一股滚烫的尿液突然直喷出来,维修工们眼尖腿快迅速躲闪跑开。

李某尚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躲闪不及,滚烫的液体扑了他满脸半身,当即昏倒在地。

随后被在场的维修工们抬下造烂塔,送进医院抢救治疗,医生剥开李某的上衣,有衣服护着的地方还好,凡是裸露在外面的脸、脖颈、手臂均受到伤害。

该事故的原因是()

A.李某防护技能差,在他上塔查看维修工的检修进度时,只一味地想看个究竟,位置站得太靠前。

当法兰撬开时,反应尖迟钝、躲闪慢

B.某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C.检修现场进入了与检修无关的人员,检修负责人没有及时制止和纠正

D.该车间安全技术技能培训不到位。

维修工们只顾一门心思地自顾自的检修,没有考虑周围的环境情况是否发生了不利于检修的变化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21、某公司一氧化碳(有毒气体)净化工段变压吸附岗位5A气动蜗杆式切断球阀出现故障,操作工赵某独自一人没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到现场去进行维修作业,虽然系统已紧急切断,但系统内仍有1.6MPa的压力,造成高浓度的CO泄露,致使正在现场拆卸气源的仪表工赵某中毒身亡。

从赵某角度看()

A.独自一人到现场去进行维修作业,违反了“危险作业,须两人以上”的安全规定

B.没穿防护服,没戴防毒面具是主要原因

C.该操作工安全意识差

D.平时安全学习培训力度不够

参考答案:

A,B,C,D

更多内容请访问《睦霖题库》微信公众号

[多项选择题]

22、某化工厂在气相色谱仪开机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大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