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事故案例分析真题精选.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81718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化品事故案例分析真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危化品事故案例分析真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危化品事故案例分析真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危化品事故案例分析真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危化品事故案例分析真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化品事故案例分析真题精选.docx

《危化品事故案例分析真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化品事故案例分析真题精选.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化品事故案例分析真题精选.docx

危化品事故案例分析真题精选

  [多项选择题]

  1、某石化厂焦化车间发生爆燃事故。

事故经过:

某年2月,某石化厂焦化车间,在焊接一处管线连接处时,没有对距用火地点只有

  1.2米的污水井进行有效的遮盖,动火前车间既没有到现场检查落实用火安全措施,动火时又没有看火人(监护人)在场,致使电焊火星落到污水井中,引燃井内的瓦斯气,发生爆燃,并窜入污水明沟,引发大火。

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万多元。

  危险化学品可能造成的危害有()

  A.引发职业中毒

  B.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C.引发地质灾害

  D.引发环境污染

  参考答案:

A,B,D

  [多项选择题]

  2、某化工厂在气相色谱仪开机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大意色谱仪内一色谱柱被卸走,气体泄漏,致使色谱仪发生爆炸。

事故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是()

  A.操作工黄某在开机前未按规程要求操作

  B.该仪器停机后未按要求对仪器的载气进出口进行封堵

  C.提高职工对各类仪器的操作技能

  D.健全各类仪器操作档案,其中包括开机时间、使用情况、停机时间、停机原因,以及检修情况、完好性等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3、某操作工甲没戴防护面具进入反应釜清理,由于釜内二氧化氮浓度严重超标,晕倒在釜内,后来去帮助抢救的三名工人由于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也晕倒在釜内,后经抢救无效。

该事故暴露的问题是()

  A.职工技术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

  B.无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C.平时缺乏应急训练

  D.岗位安全培训落实不够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4、某业主甲在没有办理剧毒化学品准购证、准运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的情况下经营氯气,造成1人(业主)死亡。

从经营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必须办理剧毒化学品准购证

  B.必须办理准运证

  C.必须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D.必须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5、某化工厂甲临时改变试验方案,扩大投料量,反应釜氧含量超标,压力异常,操作工询问如何处理,半小时后通知打开减压阀,导致爆炸。

从操作工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熟悉岗位操作知识

  B.缺乏应急处理措施

  C.需要进行安全岗位培训

  D.与操作工无关

  参考答案:

A,B,C

  [多项选择题]

  6、运输甲苯二异氰酸酯的驾驶员疲劳开车,夜间,车辆侧翻于公路左侧河边。

  下午报案。

肇事者隐瞒落水剧毒化学品真相,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欺骗群众进行打捞。

致使打捞人员出现刺激反应。

该事件说明肇事者()

  A.安全意识淡薄

  B.无事故处理措施

  C.需要进行安全岗位培训

  D.公共安全意识极差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7、某运输甲苯二异氰酸酯的驾驶员甲某疲劳开车,夜间零时,车辆侧翻于公路左侧河边。

下午报案。

肇事者隐瞒落水剧毒化学品真相,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欺骗群众进行打捞。

致使打捞人员出现刺激反应。

该事件的错误做法是()

  A.驾驶员疲劳开车

  B.肇事者隐瞒落水剧毒化学品真相

  C.拖延救助时间

  D.派无防护措施的人员打捞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8、一运输液化气的槽罐与运送铁矿石的车相撞,导致液化气槽罐车倾倒,槽车放气阀门破裂,液化气泄漏。

当地政府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整个过程无爆炸,无任何伤亡事故。

该事件成功处理是因为()

  A.平时制定了应急预案

  B.负责人熟练掌握应急事件处理措施

  C.应急预案要全面

  D.平时注重了应急训练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9、一辆载有浓硝酸的罐车,由于倒车不当,致使罐车与道路栏杆发生碰撞,导致罐内浓硝酸发生泄漏。

当地政府立即启动应急理预案,疏散群众、处置罐车、监测环境等各项防护抢险工作迅速展开。

无爆炸,无任何伤亡事故。

从该事件中吸取的经验是()

  A.平时要制定应急预案

  B.负责人熟练掌握应急事件处理措施

  C.应急预案要全面

  D.责任落实要到位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10、某经理在既不知道罐内有何介质,又没有检测分析的情况下,进入罐中,当即晕倒在罐内,跟随人员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进去救人也晕倒在罐内。

因氮气窒息全部死亡。

针对事故应采取的整改措施是()

  A.公司进行全员安全培训

  B.对相关危险区域树立警示牌

  C.制定和落实各区域安全措施

  D.加强模拟应急训练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11、某公司副经理在既不知道罐内有何介质,又没有检测分析的情况下,进入罐中,当即晕倒在罐内,跟随人员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进去救人也晕倒在罐内。

因氮气窒息全部死亡。

从副经理的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识

  B.精神可嘉,但是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C.应当先检测罐内气体情况

  D.身体素质差

  参考答案:

A,B,C[多项选择题]

  12、某工厂甲在酒精蒸馏工序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对其冷却水管道进行改造,在进行焊接作业时,电线裸露,与管道接触,漏电打火引起酒精储罐内气相空间爆炸,造成酒精储罐罐体移位,酒精飞溅燃烧。

从企业安全管理角度,正确的是()

  A.改造前进行充分论证

  B.操作工要进行岗前培训

  C.要严格落实安全责任

  D.焊接前落实安全措施

  参考答案:

B,C,D

  [多项选择题]

  13、某公司甲库房(礼堂改建)因爆雨进水,二氯异氰尿酸钠半成品浸湿,引起化学反应剧烈放热自燃,产生有害化学气体,造成严重中毒伤亡。

从库房管理员角度,哪些做法不正确()

  A.没有及时报告上一级部门

  B.没有采取应急措施

  C.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D.库房管理员缺乏必要的管理知识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14、某用户甲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它防倒罐装置,负责充装钢瓶的工人在充装液氯前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相继钢瓶爆炸。

从用户的角度,正确做法是()

  A.充装前应当附有止逆阀

  B.充装前应当告诉充装工人,内有其它化学品

  C.应当提醒充装工人进行检查

  D.用户了解相关的知识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15、某经营企业从化工厂购进一批(10吨)氢氧化钠(固碱),存放在一座年久失修的库房中。

一天晚上,大雨倾盆而下,库房进水,氢氧化钠泡在水中,部分泡在水中的氢氧化钠开始溶入水中并顺水流入地沟。

仓库保管员发现后,及时报告了单位主管领导。

从仓库管理员的角度,事故发生之前的正确做法是()

  A.向上一级部门打报告,提出库房维修的建议

  B.在企业没有维修之前,应当制定应急安全措施

  C.与管理员无关

  D.打报告后,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

  参考答案:

A,B

  [多项选择题]

  16、某化学品经营企业从化工厂购进一批氢氧化钠(固碱),存放在一座年久失修的库房中。

一天晚上,大雨倾盆而下,库房进水,氢氧化钠泡在水中,部分泡在水中的氢氧化钠开始溶入水中并顺水流入地沟。

仓库保管员发现后,及时报告了单位主管领导。

从经营企业的角度,事故发生之前的正确做法是()

  A.查找隐患,维修库房

  B.提前制定应急措施

  C.把经营的安全环节放在首位

  D.减少库存

  参考答案:

A,B,C

  [多项选择题]

  17、某化学有限公司甲聘请已有资质的焊接工,在低温反应釜排气口周边动火焊接。

引发正在保温的低温反应釜内可燃气体爆炸引起火灾。

从焊接工的角度,正确做法是()

  A.工作前应当了解周围环境是否有易燃易爆化学品

  B.协同该企业安全监督员解决好安全防护措施

  C.接线电缆要检查有无破损裸露情况

  D.被焊接的设备是否还在运转,设备内是否有易燃易爆化学品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18、某用户甲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它防倒罐装置,负责充装钢瓶的工人在充装液氯前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相继钢瓶爆炸。

该事故直接原因()

  A.用户对钢瓶内的氯化石蜡说明,形成事故隐患

  B.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前未按规定检查和清理,就进行充装作业

  C.用户方的钢瓶缺少必要的防倒灌设施

  D.属于特殊情况

  参考答案:

A,B,C

  [多项选择题]

  19、某企业(托运人)委托一运输公司(承运人)运输盐酸等危险化学品。

双方口头约定,由承运人负责运输。

当检查人员问及托运人时,托运人答说:

  “我们已经检查过该运输公司的槽车,没发现什么问题,至于资质,我想没这个必要。

”当又问及一旦运输中发生泄露如何处理,托运人说由承运人去处理就行了,他们能解决。

请问托运人的违规之处和应当采取的做法是()

  A.托运人必须委托有资质的承运人运输危险化学品

  B.运输危险化学品必须有应急预案

  C.托运人应当进行安全培训

  D.托运人对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认识不够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20、某工厂当班操作工发现有毒气体泄漏,班长立即命令撤离岗位,当班工人没戴防护面具就往外跑,在门口晕倒,本厂部分职工听到呼救声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赶来抢救,结果也晕倒。

隔壁车间值班人员随即打120求救。

结果造成3人死亡,5人中毒死亡事故。

抢救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是()

  A.本厂职工严重缺乏突发事件的安全救护常识

  B.职工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C.岗位安全措施没落实

  D.有关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21、某工厂甲在酒精蒸馏工序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对其冷却水管道进行改造,在进行焊接作业时,电线裸露,与管道接触,漏电打火引起酒精储罐内气相空间爆炸,造成酒精储罐罐体移位,酒精飞溅燃烧。

该事件暴露出的问题是()

  A.企业有关人员违章指挥

  B.操作工冒险作业

  C.安全责任没落实

  D.不是本厂工人造成无关紧要

  参考答案:

A,B,C更多内容请访问《睦霖题库》微信公众号

  [多项选择题]

  22、某公司驾驶员违章占道超车,与对面来的车碰撞造成成品油罐车爆炸,4人死亡。

上述事故发生的原因是()

  A.司机违章驾驶

  B.油品爆炸

  C.其它车辆不让道

  D.司机驾驶存在侥幸心理

  参考答案:

A,D[多项选择题]

  23、某公司在进行设备安装时,认为联通三个反应釜的排空总管妨碍操作,擅自决定截断排空总管,导致空气倒流进入1#、3#反应釜内,与釜内上部的易燃易爆气体混合后发生爆炸,8人死亡,5人受伤。

上述事故原因是()

  A.操作人员严重缺乏专业知识

  B.擅自更改操作工艺

  C.无安全操作意识

  D.排空总管妨碍操作

  参考答案:

A,B,C

  [多项选择题]

  24、某化工厂,操作工用非防静电胶管转移二甲苯物料,并且未将导料管插入储罐底部液面之下,产生的静电引爆储罐,发生火灾。

上述事故产生的原因是()

  A.用非防静电胶管转移易燃易爆物料

  B.导料管未插入储罐底部液面之下

  C.违章操作

  D.与导料管是否插入底部液面之下无关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25、某化学有限公司在新产品中试过程中,临时改变试验方案,扩大四氟二碘乙烷投料量,反应釜氧含量超标,压力异常导致爆炸,5人死亡,2人受伤。

造成事故的原因是()

  A.随便更改工艺参数

  B.原生产方案有问题

  C.反应釜不合格

  D.应急措施不到位

  参考答案:

A,D

  [多项选择题]

  26、某工厂操作工聂某在漂冼磷泥时,发现热水管内无水,热水阀转动较松,李某安排机修工检修,经检查并未发现热水阀有问题。

聂某卸下压磷夹布腔管检查,发现夹布胶管和放磷阀门出口均被黄磷冻堵,便对其处理并重新接上。

  20时45分左右,班长甲某向压磷操作工聂某询问放磷管线及压磷夹布胶管的处理情况,聂某回答说已疏通。

接着,聂某打开放磷阀开始放磷,并准备去预沉槽补充水,但刚离开放磷阀约8m远,夹布胶管脱落,黄磷流出迅速燃烧,产生大量烟雾,聂某撤离火灾现场,跑到2#黄磷电炉配电操作室,配电工将电炉停电。

此时,班长李某见火势较大,也撤离火灾现场去通知电炉停电,之后,组织当班配电工和2#煤气站操作工撤离现场,然后去灭火。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A.进一步编制和完善黄磷泄漏事故处置救援预案,并经常组织全员性的模拟演练

  B.通过加装控制阀门等措施迅速对压磷管线进行技改

  C.公司所属单位要以此次事故为案例加强安全教育

  D.认真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27、某工厂黄磷车间2#黄磷电炉压磷操作工聂某在漂冼磷泥时,发现热水管内无水,热水阀转动较松,认为是阀门故障,就此事向班长李某反映,李某安排机修工检修,经检查并未发现热水阀有问题。

之后,聂某卸下压磷夹布腔管检查,发现夹布胶管和放磷阀门出口均被黄磷冻堵,便对其处理并重新接上。

20时左右,班长李某向压磷操作工聂某询问放磷管线及压磷夹布胶管的处理情况,聂某回答说已疏通。

接着,聂某打开放磷阀开始放磷,并准备去预沉槽补充水,但刚离开放磷阀约6m远,夹布胶管脱落,黄磷流出迅速燃烧,产生大量烟雾,聂某撤离火灾现场,跑到2#黄磷电炉配电操作室,配电工将电炉停电。

  此时,班长李某见火势较大,也撤离火灾现场去通知电炉停电,之后,组织当班配电工和2#煤气站操作工撤离现场,然后去灭火。

对上述事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厂的整个安全操作和安全管理意识不到位

  B.安全监管执行不力

  C.属于典型的违章操作

  D.岗位安全意识最重要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28、某铁路货运场用盛碱的槽车盛装硫酸,在对硫酸加压卸料时,由于干枯的液碱堵塞在出料管下部,疏通时白色泡沫喷溅到没戴防护面罩的工人身上,造成重伤。

该起事故原因是()

  A.槽车清洗不到位

  B.卸酸工未按规定穿戴防护面罩

  C.操作工安全意识差

  D.与厂方无关

  参考答案:

A,B,C

  [多项选择题]

  29、某有机化工厂乌洛托品车间停车,在无动火作业证的情况下,在精甲醇计量槽溢流管上安焊阀门,在进行焊接作业前,没有与甲醇计量槽完全隔绝,进料敞口与大气相通造成空气汇流,达到爆炸极限爆炸。

这次事故原因是()

  A.无证动火

  B.作业现场周围环境无安全措施

  C.负责人安全意识差

  D.操作工安全意识差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30、某市化学工业公司合成氨厂造气车间脱硫1号循环槽,煤气在槽内析出后,与空气混合,逐渐形成具有爆炸危险性的混合气体。

当工人用小榔头敲打槽盖上的铁锈时发生爆炸。

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是()

  A.加强全厂含有易爆气体的槽、罐的管理

  B.凡是这类槽、罐,都标明“严禁烟火,严禁敲击”的字样,并加强安全教育

  C.维修人员必须同该车间安全员共同商定维修措施

  D.偶然事故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参考答案:

A,B,C

  [多项选择题]

  31、哈尔滨某化工厂6万t/a合成甲醇压缩机放空管没安装专门的避雷针,而是借助比它低的精馏塔和其他低处的避雷针防雷,当油气随放空管进入大气时遭雷击发生着火事故。

防范措施是()

  A.按标准正确设置避雷装置

  B.加强巡检,确保油气分离器在工艺指标范围内运行,杜绝合成气向空气中大量排放

  C.进行全厂避雷安全措施大检查,限期安全整改

  D.雷击是偶然的,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参考答案:

A,B,C

  [多项选择题]

  32、某化肥厂在检修时,怕天黑不好干而抢时间提前拆盲板,导致爆炸,造成4人死亡,5人轻伤的重大事故。

该事故说明()

  A.检修组织管理的不科学,基层管理人员的安全观念淡漠

  B.检修工作一开始就处于无序状态

  C.安全措施无法明确,更不能落实到人

  D.加强安全培训极其重要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33、某化工集团公司新上片碱装置凉水塔,由于无证焊接工在无动火许可的条件下,焊接中将悍渣引燃填料,发生火灾。

责任分析如下()

  A.违章动火

  B.无证作业

  C.专业化管理上还存在着死角

  D.操作工对相关环境了解不够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34、某球罐区,由于操作人员操作失误,各部门负责人又相互推诿不管,改正及时,造成液化气爆燃事故。

死亡26人。

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是()

  A.油罐区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则是严重的失职渎职

  B.增强领导干部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

  C.负责人不重视安全工作应该是最大最严重的事故隐患

  D.操作工应当加强安全岗位培训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35、某公司一氧化碳(有毒气体)净化工段变压吸附岗位5A气动蜗杆式切断球阀出现故障,操作工赵某独自一人没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到现场去进行维修作业,虽然系统已紧急切断,但系统内仍有

  1.6MPa的压力,造成高浓度的CO泄露,致使正在现场拆卸气源的仪表工赵某中毒身亡。

从赵某角度看()

  A.独自一人到现场去进行维修作业,违反了“危险作业,须两人以上”的安全规定

  B.没穿防护服,没戴防毒面具是主要原因

  C.该操作工安全意识差

  D.平时安全学习培训力度不够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36、某工厂蒸发岗位,由于蒸汽压力波动,导致造粒喷头堵塞,当班车间值班主任赵某某迅速调集维修工4人上塔处理。

操作工李某看看将到8点下班交班时间,手里拿套防氨过滤式防毒面具,一路来到64米高的造粒塔上,查看一下检修进度。

维修工们用撬杠撬离喷头,李某站在维修工们的身后仔细观察。

当法兰刚撬开个缝,这时一股滚烫的尿液突然直喷出来,维修工们眼尖腿快迅速躲闪跑开。

李某尚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躲闪不及,滚烫的液体扑了他满脸半身,当即昏倒在地。

随后被在场的维修工们抬下造烂塔,送进医院抢救治疗,医生剥开李某的上衣,有衣服护着的地方还好,凡是裸露在外面的脸、脖颈、手臂均受到伤害。

该事故的原因是()

  A.李某防护技能差,在他上塔查看维修工的检修进度时,只一味地想看个究竟,位置站得太靠前。

当法兰撬开时,反应尖迟钝、躲闪慢

  B.某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C.检修现场进入了与检修无关的人员,检修负责人没有及时制止和纠正

  D.该车间安全技术技能培训不到位。

维修工们只顾一门心思地自顾自的检修,没有考虑周围的环境情况是否发生了不利于检修的变化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37、某工厂请甲大学退休教师帮助拟从该厂的工艺路线上进行改造,使之不再产生废酸。

4月两名退休教授完成实验室工作,6月,对生产设备进行了改装。

  决定在生产装置上直接投料试验。

6月14日8时15分开始投料,8时35分反应锅即发生强烈爆炸。

防止同类事故的教训和措施是()

  A.接受大专院校或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必须成熟可靠,并经技术鉴定

  B.参加技术鉴定的专家必须对新技术的安全可靠性严格把关审查

  C.企业新上项目必须在该项目上配有懂工艺,懂设备的工程技术及安全人员

  D.转让技术时必须对生产中的安全问题有全面系统的介绍,对危险性大的生产过程,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38、某化工厂请某大学退休教师帮助拟从该厂的工艺路线上进行改造,使之不再产生废酸。

4月两名退休教授完成实验室工作,6月,对生产设备进行了改装。

决定在生产装置上直接投料试验。

6月14日8时15分开始投料,8时35分反应锅即发生强烈爆炸。

事故原因是()

  A.违反技术改造的基本程序,将未经小试鉴定,未经中试的不成熟技术,用于企业的工艺改造

  B.对技术路线本身的危险性认识不充分

  C.对所用设备没有进行认真的验证

  D.以上说法不正确

  参考答案:

A,B,C

  [多项选择题]

  39、某化工厂聚合釜视镜玻璃突然破碎,冲出大量乙烯气体和溶剂汽油蒸气,与聚合釜外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并击破视镜上方25cm处的防爆灯而引起爆炸。

间接原因是聚合釜的视镜玻璃原设计是直径95mm×15mm(根据设计零部件手册,该视镜玻璃规格可耐压6kg/cm2),后来为了便于操作人员窥视釜内反应情况,于1970年上半年改大为直径145mm×12mm(在设计零部件手册上没有该规格数据),连续使用了一年半。

由于该规格的视镜玻璃耐压较差而引起破碎。

  针对事故汲取的教训和防范措施是()

  A.视镜玻璃恢复到原设计要求,即重新使用直径95mm×15mm的视镜玻璃

  B.设备更改要有充分的论证和依据

  C.针对改进的工艺或设备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D.工艺不能改进

  参考答案:

A,B,C[多项选择题]

  40、某工厂盐酸工段氢化氢尾气系统突然发生爆炸。

事故原因是该厂电解产生的氢气,管线较长,氢气输送由氢干燥工序负责,风机输送。

当全厂突然停电时,全厂所有机泵全部停止运转,管道内大量氢气气倒流,干燥工序操作人员甲某又未及时关闭氢气输送阀门,造成大量氢气经氢气管道倒流,引起爆炸。

  爆炸过程中,混合气体与硬质PVC管壁产生磨擦,形成静电火花,引起二次爆炸。

针对该事故采取的措施是()

  A.硬质PVC管改为酚醛塑料管道(因为聚氯乙烯管道易产生静电),这样就可消除静电确保排空管道无静电产生

  B.在盐酸各类管道处增设消除静电设施,防止其它非金属材料管道产生或聚积静电

  C.增设一个止回阀,防止在特殊情况下氢气倒流

  D.组织盐酸工段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氯碱生产安全操作与事故》一书中介绍的盐酸生产中出现的各类事故,掌握事故处理方法,吸取事故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

A,B,C,D

  [多项选择题]

  41、甲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

依据现场勘察、证人笔录、岗位操作记录等相关资料,事故调查组专家组认为:

该事故直接原因是由于当班操作工停车时,疏忽大意,未将应关闭的阀门及时关闭,误操作导致进料系统温度超高,长时间后引起爆裂,并引发其它设备发生爆炸。

分析发现,该工艺原始、落后没有防爆阀、回流阀。

该事故的教训和预防措施()

  A.必须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确保安全生产

  B.对于现在的技术完全可以解决的隐患可以通过设备的本质安全,联动、闭锁控制系统、防爆装置,避免由于个体操作人员的疏忽而发生的非正常状态,保证正常平稳生产

  C.加强培训,树立谨慎操作意识

  D.失误不可避免

  参考答案:

A,B,C

  [多项选择题]

  42、某公司重氮化工艺发生爆炸事故。

根据事故调查组的初步分析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