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5952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人教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历史人教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历史人教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历史人教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历史人教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历史人教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历史人教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历史人教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历史人教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历史人教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历史人教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历史人教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历史人教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历史人教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历史人教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人教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docx

《历史人教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人教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人教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 综合复习试题.docx

历史人教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综合复习试题

【历史】人教部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综合复习试题

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美国是见义勇为,应该表扬。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世界人民深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性,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什么?

(2)材料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三种势力的评价是否正确?

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凡尔登战役。

(2)第一种评价正确,第二种和第三种评价是错误的。

德国和奥匈帝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挑起者,他们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而发起了这场战争。

英国、法国和俄国的参战不是为了维护世界秩序,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因此它们参战也不是正义的。

美国参战是为了攫取利益,不是见义勇为,故美国的行为也不应该受到表扬。

因此第一种评价正确,第二种和第三种评价是错误的。

【解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争霸战争,主要参战国的目的都是为了争夺霸权和势力范围。

德国和奥匈帝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挑起者,他们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而发起了这场战争。

英国、法国和俄国的参战不是为了维护世界秩序,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因此它们参战也不是正义的。

美国参战是为了攫取利益,不是见义勇为,故美国的行为也不应该受到表扬。

因此第一种评价正确,第二种和第三种评价是错误的。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围绕这场战争,小历和小史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小历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小史说:

“不对。

在战争中,塞尔维亚人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而战。

这是正义的斗争,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权的性质完全不同。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什么?

(2)你同意谁的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萨拉热窝事件。

(2)同意小历的观点;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列强出于各自利益考虑,争霸世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虽然塞尔维亚人顺应普遍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维护民族独立,是“一战”中一股带有正义性的力量,但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解析】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同意小历的观点;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列强出于各自利益考虑,争霸世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虽然塞尔维亚人顺应普遍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维护民族独立,是“一战”中一股带有正义性的力量,但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3.19世纪中后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如下图所示交通工具是什么?

最早发明此交通工具的人是谁?

它的发明与哪一动力机的研制息息相关?

(2)列举两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电器方面的重大发明。

(3)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答案】

(1)汽车。

本茨。

内燃机。

(2)电灯、电话、电报等。

(3)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

【详解】

(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所示交通工具是汽车,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人卡尔•本茨于1885年发明了汽车,现代汽车工业由此开始,汽车采用的动力机器是内燃机,所以它的发明与内燃机的研制息息相关。

(2)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电器方面的重大发明还有电灯、电话、电报等。

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给世界带来了光明,爱迪生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1876年3月10日,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世界上第一部电话,并获美国专利局批准的电话专利。

19世纪90年代的意大利工程师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4.请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920年,从战火转向和平建设的苏维埃政权遇到了新的危机。

那时候,国家的燃料、冶金、机器制造部门遭到严重破坏,工业的产量仅是战前的1/5;农业危机也很严重,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产量只是战前的一半左右,人民生活困苦。

农民开始不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暴动时有发生。

(1)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俄国经济,1921年列宁采取的一项伟大经济政策是什么?

(2)举出该政策中的一项具体措施及其产生的影响。

【答案】

(1)新经济政策

(2)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私人经营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须品的配给制,允许自由贸易(只要说出一点就得分)经过几年努力,国家经济恢复到了战前水平,社会也稳定了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信息“国家的燃料、冶金、机器制造部门遭到严重破坏,工业的产量仅是战前的1/5;农业危机也很严重,农民开始不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暴动时有发生”可知,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俄国经济,1921年列宁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21年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有: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私人经营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须品的配给制,允许自由贸易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围绕巴尔干问题的争端,在欧洲形成了两个军事剧团,正是那两个军事集团之间的争斗酿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战役进行的极为惨烈,人们已经很难找到一块没有遭到炮弹袭击的土地,人马尸体随处可见。

整个战役中双方先后投入了近百万人,这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之一。

(1)材料一中的“两个军事集团”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述“这次战役”的名称是什么?

“这次战役”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有何影响?

(3)第一次世界的性质是什么?

一战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形成了什么样的世界格局?

(4)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战争的看法?

【答案】

(1)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2)凡尔登战役;法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或一战的转折点)。

(3)帝国主义战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4)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各国要加强合作与交流;避免世界大战悲剧重演等等。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两个军事集团”指的是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德、意、奥“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协约”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依据材料二的“整个战役中双方先后投入了近百万人,这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之一”可知材料二中所述“这次战役”的名称是凡尔登战役;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法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一战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4)综合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各国要加强合作与交流;避免世界大战悲剧重演等。

【点睛】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凡尔登战役的相关知识。

解答第三问的关键是识记一战的性质和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

解答第四问需要从两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启示。

6.某班同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两次国际会议”进行探究。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中引起德国“仇恨”的条约是什么?

(2)图一中的会议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哪一地区的关系?

(3)图二中的会议是哪国主导召开的?

会议上针对中国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该条约有何影响?

(4)在两个会议的基础上,得以重建的战后国际秩序通常被称为什么?

通过两次会议你有何启示?

【答案】

(1)《凡尔赛条约》。

(2)欧洲。

(3)美国。

《九国公约》。

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4)凡尔賽——华盛顿体系。

弱国无外交等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可知,引起德国“仇恨”的条约是《凡尔赛条约》。

1919年巴黎和会对德国进行制裁,签订了《凡尔赛条约》,规定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引起德国“仇恨”。

(2)依据所学可知,巴黎和会重新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北非国际新秩序。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华盛顿会议会是美国主导召开的;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针对中国签订的条约是《九国公约》;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九国公约》的签订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4)依据所学可知,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问开放性题目,弱国无外交等。

7.观看下面图片及解说文字,回答问题。

图一注:

1914年,Punch杂志一幅题为“背后有人”的漫画。

画中,塞尔维亚小公鸡骄傲地踱步,它的保护者俄罗斯熊隐藏在岩石之后。

前面,奥地利鹰看着小鸡不爽道:

“这是什么态度?

它背后肯定有人!

图二注:

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集中在巴尔干地区。

巴尔干地区民族成分复杂。

俄国以“泛斯拉夫主义”为口号,支持塞尔维亚政府建立大南斯拉夫国家;德国支持奥匈帝国控制巴尔干地区。

1908年,奥匈帝国企图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遭到塞尔维亚的强烈反对。

1912年和1913年,该地区连续发生战争,交战双方分别得到两大军事集团的支持。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为了向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亚检阅军队。

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

(1)从图片和文字说明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图一中提到塞尔维亚处于哪个国家的保护中?

(3)请写出图二中提到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

(4)图二所提到的这一刺杀事件导致了哪一场战争的爆发?

【答案】

(1)信息:

塞尔维亚背后有俄国支持;塞尔维亚与奥匈帝国之战有矛盾;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集中在巴尔干地区;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等。

(2)俄国。

(3)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4)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析】

【详解】

(1)由图片和材料“画中,塞尔维亚小公鸡骄傲地踱步,它的保护者俄罗斯熊隐藏在岩石之后。

前面,奥地利鹰看着小鸡不爽道……”“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集中在巴尔干地区。

巴尔干地区民族成分复杂。

俄国以‘泛斯拉夫主义’为口号,支持塞尔维亚政府建立大南斯拉夫国家;德国支持奥匈帝国控制巴尔干地区。

1908年,奥匈帝国企图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遭到塞尔维亚的强烈反对。

1912年和1913年,该地区连续发生战争,交战双方分别得到两大军事集团的支持。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为了向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亚检阅军队。

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可知,我们能够获取的信息有塞尔维亚背后有俄国支持;塞尔维亚与奥匈帝国之战有矛盾;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集中在巴尔干地区;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等。

(2)由材料“画中,塞尔维亚小公鸡骄傲地踱步,它的保护者俄罗斯熊隐藏在岩石之后”可知,图一中提到塞尔维亚处于俄国的保护下。

(3)图二中提到的“两大军事集团”指的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4)图二所提到的刺杀事件指的是萨拉热窝事件,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点评】

【点睛】

 

8.战争的发生,总是因为经济、政治、军事、民族等各种矛盾的激化而引发的。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就说过: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请回答:

(1)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最后引爆“火药桶”的“火星”是什么?

(3)一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4)一战中具有转折的一场战役、又是最残酷的一场战役是什么?

(5)一战的性质是什么?

(6)战争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答案】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萨拉热窝事件

(3)1914年7月,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

(4)凡尔登战役

(5)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

(6)一方面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

大战历时4年,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伤亡人员3000万,经济损失3400万美元。

另一方面,战争促进了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战争后期,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发起的战争。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夫妇到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检阅部队,这一挑衅事件激怒了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斐迪南夫妇在前往市政府的途中被种族主义者普林希普枪杀,史称萨拉热窝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两大军事集团都把它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发动了准备了已久的战争。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7月,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标志着一战的爆发。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它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6)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方面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

大战历时4年,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伤亡人员3000万,经济损失3400万美元。

另一方面,战争促进了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战争后期,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知识。

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掌握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导火线、交战双方、正式爆发、重要战役、大战的结果、大战的性质和大战的影响。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大林说:

“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材料二:

1919年6月,参加①和会的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②和约》。

和约规定:

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的名义瓜分。

材料三:

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②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1)请你在①②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①②

(2)材料一中的和平制度指的是什么?

召开了哪两次会议?

(3)材料二反映出该和会的实质是什么?

该和约关于中国问题的规定是什么?

(4)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的观点?

以后的什么历史史实证明了材料三的观点的正确性?

【答案】

(1)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3)是帝国主义分赃会议,把原来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地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二战的爆发。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请你在①②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①巴黎和会;②凡尔赛和约;巴黎和会是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而召开的会议。

这个和会是胜利国举行的和会,又是个大国操纵的和会,德国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会议之外。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中的和平制度指的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错误继续,重新巩固了帝国主义在世界上的位置,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使中国回到了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支配的局面。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二反映出该和会的实质是是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该和约关于中国问题的规定是把原来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造成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给总会难过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三中的观点是: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地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因此不可能长久的存在下去;以后的二战的爆发证明了材料三的观点的正确性。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0.火是希望,使人类拥有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力量;火是绝望,因为它是那样的无情,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罪恶之火)

材料一:

(燎原之火)

材料二现在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

对反革命力量的估量,决不可只看它的现象,要去看它的实质……现实的客观情况是各种矛盾都向前发展了,全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

(灾难之火)

材料三:

(发展之火)

材料四2016年二十四国集团杭州峰会将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中国浙江杭州举行。

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二十国集团峰会,也是继韩国举办2010年二十国集团峰会之后第二次在亚洲举办这次峰会。

峰会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动、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1)材料一中的图片是中国历时150年建造的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建筑在哪一次战争中被大火付之一炬的残迹。

这场“大火”的放纵者是谁?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说说“一点小小的力量”是指什么?

这点“小小的力量”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分别指什么事件?

各自带来了什么影响?

(4)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如何应对?

(5)结合上述材料与图片,谈谈你对“火”的认识。

【答案】

(1)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萨拉热窝事件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4)经济全球化。

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提升和制度创新,大力提高本国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积极参与世界性或者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注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等(任答一点即可)

(5)“火”是一把双刃剑,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但有时也给人类带来灾难。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火,战火在历史发展中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史实。

(1)此问考查的火烧圆明园的相关史实。

根据图片学生可知是被大火烧毁的圆明园的断壁残垣。

1856年到1860年,英法侵略者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侵略者攻占北京,并且洗劫了著名的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然后将其付之一炬。

充分体现了侵略者残暴的本质。

(2)此问考查的是中国革命发展的相关史实。

根据材料二“现在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

”结合课本所学,中国共产党刚成立是力量非常弱,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之后又建立很多革命根据地,形成燎原之势。

(3)此问是图片题,考查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根据图片结合课本所学,图一是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图二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场景,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4)此问考查的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史实。

根据材料四中传递的信息“2016年二十四国集团杭州峰会将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中国浙江杭州举行。

”二十四国参加说明这些国家在经济方面密切合作,体现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二小问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作为发展中国家,要顺应世界发展趋势,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并且还要表达今后的做法。

(5)此问考查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是综合性问题。

通过材料一“火”火烧圆明园,给人类带来灾难。

通过材料二“火”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得出“火”是一把双刃剑,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但有时也给人类带来灾难。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