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修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60862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16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沪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京沪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京沪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京沪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京沪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京沪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修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京沪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修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京沪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修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京沪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修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京沪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修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京沪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修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京沪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修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京沪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修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京沪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修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京沪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修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京沪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修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京沪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修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京沪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修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京沪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修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京沪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修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京沪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修改.docx

《京沪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沪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修改.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京沪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修改.docx

京沪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修改

 

京沪高速铁路桥涵用

(客运专线铁路)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

 

2004-xx-xx发布2004-xx-xx实施

 

前言

为统一京沪高速铁路桥涵用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标准,明确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控制技术要点,确保混凝土结构的长期耐久性能,特制订本技术条件。

本技术条件主要参考“京沪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应用试验研究”等最新科研成果以及国内外有关标准和规范编制,采纳了《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中的部分内容。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与施工要求具有如下特点:

1、选用低水化热和低碱含量的水泥,尽可能避免使用早强水泥和高C3A含量的水泥;

2、选用球形粒形、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骨料,严格控制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和空隙率,粗骨料宜采用二级配石;

3、适量掺用规定品质的优质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矿物掺和料或复合矿物掺和料;

4、采用具有高效减水、适量引气、能细化混凝土孔结构、能明显改善或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的专用复合外加剂,尽量降低拌合水用量;

5、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最小水泥用量和最大胶凝材料用量,尽可能减少混凝土胶凝材料中的水泥用量;

6、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温度、入模含气量和泌水率,灌注桩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大于30℃,其它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大于25℃;

7、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和振捣作业程序,强化混凝土的保湿保温养护过程;混凝土养护期间实行温度监控,最高养护温度不大于50℃,芯部最高温度不大于65℃,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大于15℃(梁体)或20℃;

8、通过施工前对原材料品质和配合比混凝土耐久性进行检验,施工过程对原材料品质和混凝土耐久性进行批量抽检,施工后对实体混凝土的表观质量进行检查,实现对混凝土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从而确保混凝土的长期耐久性能。

本技术条件由铁道部科学技术司负责解释。

主编单位:

铁道科学研究院

参编单位: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谢永江仲新华张勇杨富民李启棣汪加蔚朱长华贾耀东黄直久

 

目录

1范围1

2引用标准1

3术语2

4基本规定2

5技术要求4

5.1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品质指标4

5.2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性能6

5.3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7

5.4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7

6试验方法8

7施工控制要点10

7.1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前准备10

7.2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管理10

7.3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11

7.4高性能混凝土搅拌12

7.5高性能混凝土运输12

7.6高性能混凝土浇筑13

7.7高性能混凝土振捣14

7.8高性能混凝土养护14

7.9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检验16

附录A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及性能检验要求18

附录B高性能混凝土抗裂性测试及评价方法20

附录C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验要求23

附录D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检验要求24

附录E高性能混凝土实体结构耐久性能检验要求24

条文说明25

1范围

1.0.1本技术条件适用于京沪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及桥梁基础、墩台、承台、涵洞等混凝土结构。

1.0.2本技术条件适用于一般室外环境条件(一般地区的露天环境、水位变动环境、干湿交替环境、饱水环境)、一般冻融环境条件(寒冷和微冻地区的露天环境、水位变动环境、干湿交替环境、饱水环境)以及中等以下侵蚀程度的环境水条件。

中等侵蚀程度环境水的侵蚀类别及其条件特征列于表1.0.2。

表1.0.2环境条件特征

环境类别

地质条件

水质pH值

侵蚀程度

硫酸盐侵蚀

石膏地层

7.0~8.0

[SO42-]=1001~2000mg/L

含盐地层

7.5~9.0

[SO42-]=2001~4000mg/L

镁盐侵蚀

含镁盐渍土、盐田、海水

8.0~10.0

[Mg2+]=3001~7500mg/L

盐类结晶侵蚀

干旱地区盐渍土、碱土、滨海平原盐渍土

8.0~12.0

溶解盐类含量16~30g/L

硫酸型酸性侵蚀

煤系地层、黑色岩层、有色金属矿田、矿脉

6.0~5.0

[SO42-]=251~1000mg/L

溶出型侵蚀(含碳酸型侵蚀)

富含有机质的淤泥和土壤,低矿化度河水和地下水

6.0~5.0

[HCO3-]<0.7mmol/L

注:

寒冷地区和微冻地区是指其最冷月的平均气温t分别为-8℃

1.0.3当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类别和条件特征不符合表1.0.2的规定,或当结构处于多种类型环境同时作用时,应参照有关标准另行设计。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括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条件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文。

本技术条件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条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76—199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3—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GB1596—9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18736—200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GB/T18046—2000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

JC473—2001混凝土泵送剂

JGJ63—89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J82—8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ASTMC1202—97混凝土Cl-渗透电量快速测定方法

GB2420—81水泥抗硫酸盐侵蚀快速试验方法

GB/T2419-94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TB/T2922.1—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岩相法

TB/T2922.4—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岩石柱法

TB/T2922.5—2002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快速砂浆棒法

TB/T3054—2002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

TB10426—2004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

DL/T5150—2001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JGJ/T10—95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3术语

3.0.1环境作用能引起结构材料性能劣化或腐蚀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及各种有害物质等)施加于结构上的作用。

3.0.2腐蚀材料与环境因素发生物理、化学、电化学作用过程中的性能损伤与破坏。

3.0.3结构耐久性结构及其部件在可能引起材料性能劣化的各种因素作用下长期维持其应有功能的能力。

3.0.4水泥碱含量水泥中等当量氧化钠(氧化钠和0.658倍氧化钾的质量百分含量之和)的含量,以质量百分率表示。

3.0.5胶凝材料用于配制混凝土的水泥、矿物掺和料以及专用复合外加剂的总称。

矿物掺和料和专用复合外加剂在混凝土配比中的用量,通常以其占胶凝材料总量的百分比(重量比)表示。

3.0.6水胶比混凝土的用水量与胶凝材料总量之比(重量比)。

3.0.7矿物掺和料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加入的用于改善新拌和硬化混凝土性能(特别是混凝土耐久性)、具有一定细度与活性的某些矿物类产品,如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可单一使用或复合使用。

3.0.8专用复合外加剂对水泥分散能力强、适应性好、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能明显改善和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专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复合型外加剂。

3.0.9高性能混凝土以耐久性为基本要求,在采用常规材料和工艺制造的水泥基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矿物掺和料和专用复合外加剂,取用较低的水胶比和较少的水泥用量,并在施工时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制备的满足要求的力学性能并具有较高的耐久性能和良好的工作性能的混凝土。

3.0.10混凝土含气量混凝土中掺入专用复合外加剂后形成的大量微细气泡与混凝土的体积比。

这些气泡相邻边缘之间的距离的平均值称为气泡间距系数。

4基本规定

4.0.1混凝土结构(包括构件,下同)设计应包括进行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1、结构的使用环境及其环境对结构腐蚀性的调查与说明;

2、结构的整体设计使用年限和结构各个部件(如桥梁的基础、墩台、梁、桥面板、桥面防水层、伸缩缝、栏杆、电缆槽等)的使用年限明细表;在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内需要更换或修理的结构部件名称及其预期的修补或更换期限;

3、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有关规定与要求;

4、在使用过程中对结构进行正常维修的具体内容和对某些结构部件进行更换的具体要求;

5、特殊或严重腐蚀性环境作用下对结构采取的外部辅助防护措施;

6、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对结构进行监测、定期检测和评估的具体要求。

4.0.2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选用质量稳定并有利于改善混凝土抗裂性能的低水化热、低C3A含量、低碱含量的水泥以及低碱活性骨料、低碱外加剂等原材料,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C2S含量相对较高的水泥。

尽量选用球形粒形、级配优越、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粗骨料;适当降低混凝土的水胶比并在混凝土中掺入足量的掺和料和专用复合外加剂。

2、增加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主筋、箍筋和分布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保护层设计最小厚度与保护层厚度施工负允差之和。

3、采取必要的结构构造措施和防、排水措施,尽量避免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经受干湿交替作用,且便于施工时对混凝土进行捣固和养护。

将暴露于大气和与水、土介质接触的混凝土结构物外形设计成简洁流畅,暴露表面积小和棱角较少的形式;对于可能受雨淋或积水的结构,应将其表面形状设计成有利于排水和通风的形式;将水平表面做成斜面,避免水汽在混凝土表面积聚。

设置专门的排水管道排除结构表面积水,不得将水直接排在混凝土表面上。

排水管的出口不得紧贴混凝土结构表面,出口应离开结构墩柱一定距离。

尽量将结构的施工缝和连接缝位置避开可能遭受最不利局部腐蚀性环境作用的部位(如桥礅中的浪溅区和水位变动区、干湿交替区)。

4、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30。

5、设置用于检测、维修和构件替换的方便通道,并在结构表面预留用于临时安装检测、维修机具的必要空间或预留埋设件。

6、充分考虑工程业主和运营管理单位对结构采取补救措施的可能性。

4.0.3应尽量选用非碱活性骨料配制混凝土。

因条件所限不得不采用碱—硅酸反应活性骨料时,骨料的快速砂浆棒膨胀率不得超过0.20%,且混凝土的总碱含量应不大于3.0kg/m3。

严禁使用碱—碳酸盐反应活性骨料。

4.0.4除应满足本技术条件的要求外,高性能混凝土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的其它有关规定。

5技术要求

5.1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的品质

5.1.1水泥

水泥宜采用品质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品质应符合GB175—1999的有关规定。

水泥的比表面积不宜超过350m2/kg,碱含量不应超过0.60%,游离氧化钙含量不应超过1.5%。

水泥熟料中C3A的含量不宜超过8%。

5.1.2细骨料

细骨料应选择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的天然中粗河砂,细度模数宜为2.6~3.2。

不宜使用机制砂和山砂,严禁使用海砂。

细骨料的品质应满足表5.1.2的要求。

表5.1.2细骨料的品质指标

序号

项目

指标

C30~C45

≥C50

1

5mm筛的累计筛余量,%

0~5

2

0.63mm筛的累计筛余量,%

40~70

3

0.16mm筛的累计筛余量,%

95~100

4

含泥量(按质量计),%

≤2.0

≤1.5

5

吸水率(按质量计),%

≤2.0

6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0.5

≤0.1

7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3,按质量计),%

≤1.0

≤0.5

8

云母含量(按质量计),%

≤1.0

≤0.5

9

轻物质含量(按质量计),%

≤1.0

10

有机物含量

合格

11

坚固性,%

≤8

≤5

12

氯离子含量,%

≤0.06

≤0.02

13

碱活性(碱—硅酸反应膨胀率),%

<0.10

注:

因条件所限不得不采用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为0.10%~0.20%的活性骨料时,由各种原材料带入混凝土中的总碱量不应超过3.0kg/m3。

5.1.3粗骨料

粗骨料应采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的碎石,也可采用碎卵石或卵石,不宜采用砂岩碎石。

粗骨料宜采用二级配石。

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大于31.5mm,且不宜超过钢筋保护层厚度的2∕3,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

配制强度等级C50及以上预应力结构用混凝土时,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应不大于25mm。

粗骨料的品质应满足表5.1.3的要求。

5.1.4矿物掺和料

5.1.4.1粉煤灰

表5.1.3粗骨料品质指标

序号

项目

指标

C30~C45

≥C50

1

含泥量(按质量计),%

≤1.0

≤0.5

2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0.25

≤0.10

3

吸水率(按质量计),%

≤2.0

4

空隙率,%

≤40

5

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

≤8

≤5

6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3,按质量计),%

≤0.50

8

卵石中的有机物含量

合格

9

坚固性,%

≤8

≤5

10

压碎指标,%

≤12

≤10

11

岩石抗压强度,MPa

深成岩

≥80

变质岩

≥60

沉积岩

≥45

12

岩石抗压强度与混凝土抗压强度比

≥1.5

≥2.0

13

碱活性(碱—硅酸反应膨胀率或碱—碳酸盐反应膨胀率),%

<0.10

注:

因条件所限不得不采用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在0.10%~0.20%的活性骨料时,由各种原材料带入混凝土中的总碱量不应超过3.0kg/m3。

粉煤灰应选用来源固定、品质稳定、来自燃煤工艺先进电厂的原状灰,也可采用磨细灰,其品质应满足表5.1.4.1的要求。

表5.1.4.1粉煤灰品质指标

混凝土

强度等级

细度(0.045mm方孔筛筛余),%

Cl-

%

需水量比

%

烧失量

%

含水率

%

SO3含量

%

活性指数,%

7d

28d

C30~C45

≤15

≤0.02

≤105

≤3.0

≤1.0

≤3.0

≥60

≥65

≥C50

≤12

≤95

≥70

≥75

5.1.4.2磨细矿渣粉

磨细矿渣粉应选用品质稳定均匀、来源固定的产品,其品质应满足表5.1.4.2的要求。

表5.1.4.2磨细矿渣粉品质指标

密度

kg/m3

Cl-

%

SO3

%

MgO

%

烧失量

%

比表面积

m2/kg

含水率

%

流动度比

%

活性指数,%

7d

28d

≥2800

≤0.02

≤4.0

≤14.0

≤1.0

400~500

≤1.0

≥95

≥75

≥95

5.1.5拌合水

拌合水应满足JGJ63—89的规定,也可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不得采用海水。

用拌合水和蒸馏水(或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分别进行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所得的水泥初凝时间差及终凝时间差均不得大于30min,且初凝和终凝时间应符合水泥国家标准的规定。

用拌合水配制的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与用蒸馏水(或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配制的对应砂浆或混凝土28d抗压强度之比应不小于95%。

当混凝土处于氯盐环境时,拌合水中Cl-含量应不大于200mg/L。

对于使用钢丝或经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拌合水中Cl-含量不得超过350mg/L。

5.1.6专用复合外加剂

专用复合外加剂应具有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能细化混凝土孔结构、能明显改善或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与水泥有良好的适应性等性能。

专用复合外加剂必须经省、部级鉴定或评审,并经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按本技术条件要求检验合格。

专用复合外加剂的品质和性能应分别满足表5.1.6-1、5.1.6-2的要求。

表5.1.6-1专用复合外加剂的品质指标

序号

项目

指标

1

含水率,%

≤2.0

2

细度,%

≤10

3

水泥净浆流动度,mm

≥240

4

硫酸钠含量,%

≤4.0

5

Cl-含量,%

≤0.10

6

总碱量(Na2O+0.658K2O),%

≤5.0

表5.1.6-2专用复合外加剂的性能

序号

项目

指标

1

减水率,%

≥20

2

含气量,%

用于预应力梁体混凝土

≥3.0

用于除梁体外其它混凝土

≥4.5

3

坍落度保留值,mm

30min

≥180

60min

≥150

4

常压泌水率比,%

≤20

5

压力泌水率比,%

≤40

6

凝结时间差,min

初凝

-90~+120

终凝

-90~+120

7

抗压强度比,%

3d

≥130

7d

≥125

28d

≥120

8

对钢筋锈蚀作用

无锈蚀

9

抗冻性(耐冻融循环次数),次

用于预应力梁体混凝土

≥200

用于除梁体外其它混凝土

≥300

Cl-渗透电量,库仑

≤2000

收缩率比,%

≤135

抑制碱—硅酸反应效能,%

≥50

5.2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5.2.1由各种原材料(如水泥、矿物掺和料、骨料、专用复合外加剂和拌合水等)带入混凝土中的总碱量不应超过3.5kg/m3。

因条件所限不得不采用砂浆棒膨胀率在0.10%~0.20%的碱—硅酸反应活性骨料时,由各种原材料带入混凝土中的总碱量不应超过3.0kg/m3。

5.2.2由各种原材料带入配筋混凝土中的Cl-总量应不超过胶凝材料总重的0.10%(钢筋混凝土)或0.06%(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5.2.3不同结构用混凝土拌合物的其它性能应满足表5.2.3的要求。

表5.2.3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序号

结构名称

入模温度

入模坍落度

入模含气量

泌水率

1

基础

5~30℃

≤220mm

5.0%±1.0%

≤1%

2

承台、墩台、涵洞

5~25℃

≤180mm

5.0%±1.0%

不泌水

3

支承垫石

5~25℃

≤120mm

5.0%±1.0%

不泌水

4

预应力梁

5~25℃

≤180mm

3.0%±0.5%

不泌水

5

梁面纤维混凝土

5~25℃

≤90mm

5.0%±1.0%

不泌水

注:

负温条件下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低于12℃。

5.3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

不同结构部位用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应满足表5.3的要求。

表5.3混凝土力学性能

序号

结构名称

项目

质量要求

1

基础、承台、墩台、涵洞、支承垫石、梁面纤维混凝土等

标准养护试件24h抗压强度

不宜大于12MPa

同条件养护试件脱模抗压强度

满足设计要求

同条件养护试件28d抗压强度

满足设计要求

标准养护试件28d抗压强度

满足设计要求

标准养护试件90d抗压强度

≥110%设计强度值

2

预应力梁

同条件养护试件混凝土脱模抗压强度

满足设计要求

同条件养护试件混凝土初张拉时抗压强度

满足设计要求

同条件养护试件移梁时抗压强度

满足设计要求

同条件养护试件混凝土终拉/放张时抗压强度

满足设计要求

同条件养护试件28d抗压强度

满足设计要求

标准养护试件28d抗压强度

满足设计要求

同条件养护试件混凝土初张拉时弹性模量(后张梁)

满足设计要求

同条件养护试件混凝土终拉/放张时弹性模量

满足设计要求

标准养护试件28d弹性模量

满足设计要求

5.4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

不同结构用混凝土的耐久性应满足表5.4的要求。

表5.4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序号

结构名称

项目

质量要求

1

基础、承台、墩台、涵洞、支承垫石、梁面纤维混凝土等

抗冻性

抗冻融循环次数应不小于300次

抗渗性

抗渗等级应不小于P20

Cl-渗透电量

Cl-渗透电量应不大于1000库仑

耐腐蚀性

抗蚀系数K应不小于0.8

体积稳定性

收缩值应不大于5×10-4

抗碱—骨料反应性

骨料的碱活性和混凝土的碱含量应满足5.1.2、5.1.3的规定

2

预应力梁

抗冻性

抗冻融循环次数应不小于200次

抗渗性

抗渗等级应不小于P20

Cl-渗透电量

Cl-渗透电量应不大于1000库仑

耐腐蚀性

抗蚀系数K应不小于0.8

体积稳定性

收缩值应不大于5×10-4

抗碱—骨料反应性

骨料的碱活性和混凝土的碱含量应满足5.1.2、5.1.3的规定

徐变性

徐变度应不大于60×10-6/MPa

抗压疲劳强度

当循环特征系数ρ为0.15时,200万次疲劳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折减系数应不小于0.6

6试验方法

6.1水泥

烧失量和氧化镁、三氧化硫、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钾的含量按GB/T176—1996进行试验,比表面积、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按GB175—1999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6.2细骨料

细度模数、吸水率、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有机物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Cl-含量按JGJ52—92进行试验。

碱活性试验分两步进行:

首先采用TB/T2922.1—1998对骨料的矿物组成和碱活性矿物类型进行评定,然后采用TB/T2922.5—2002对骨料的碱—硅酸反应膨胀率进行测定。

6.3粗骨料

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吸水率、空隙率、压碎指标、坚固性、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有机物含量(卵石)、岩石抗压强度按JGJ53—92进行试验。

碱活性试验分两步进行:

首先采用TB/T2922.1—1998对骨料的矿物组成和碱活性矿物类型进行评定。

若骨料含有碱—硅酸反应活性矿物,则采用TB/T2922.5—2002对骨料的碱—硅酸反应膨胀率进行测定;若骨料含有碱—碳酸盐反应活性矿物,则采用TB/T2922.4—1998对骨料的碱—碳酸盐反应膨胀率进行测定。

6.4拌合水

pH值、不溶物含量、可溶物含量、氯化物含量、硫酸盐含量、硫化物含量按JGJ63—89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6.5粉煤灰

细度、烧失量、含水率、SO3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