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6094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63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中央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中央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中央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中央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中央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中央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中央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中央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中央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中央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中央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中央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中央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中央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中央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中央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中央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中央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中央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

《中央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央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docx

中央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

中央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历年期末考试题题库

说明:

试卷号:

1043

课程代码:

02322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

会计学;本科

考试:

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

(纸考、比例50%)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国民经济核算的收入分配阶段,反映国民经济收入初次分配总量特征的指标是(B)。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原始收入

C.国民可支配收入D.社会总产出

2.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B)。

A.机构部门B.产业部门

C.行业部门D.综合部门

3.国民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是(A)。

A.基层单位B.产业部门

C.常住单位D.非常住单位

4.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及大修理属于(D)。

A.固定资产折旧B.固定资产损耗

C.中间消耗D.固定资产投资

5.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B)的数量。

A.最初投入B.中间投入

C.最终产品D.总产品

6.不能为资产所有者带来财产收入的是(D)。

A.金融资产B.地下资产

C.版权D.机器设备的租借

7.收入初次分配所形成的流量属于(C)。

A.经常性收入B.转移性收入

C.生产性收入D.分配性收入

8.按照非金融资产产生的情况,可将其归纳为(B)。

A.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B.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

C.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

D.固定资产、存货和贵重物品

9.下列各项中属于资本转移的是(D)。

A.某企业购人机器设备

B.某企业向灾区捐款

C.某企业向政府交纳所得税

D.某企业接受国外捐赠款项用于厂房的修建

10.国际规定的劳动适龄人口的标准是(C)。

A.16岁以上全部人口

B.16岁至60岁的全部人口

C.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全部人口

D.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二、多项选择题

11.国民经济核算中反映国民经济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果总量特征的指标有(BC)。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原始收入

C.国民可支配收入D.最终消费支出

E.总储蓄额

12.我国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包括(ABCDE)。

A.非金融企业部门B.金融机构部门

C.政府部门D.住户部门

E.国外部门

13.个人消费支出包括下述内容(BCD)。

A.缴纳个人所得税B.非耐用消费品支出

C.耐用消费品支出D.文化服务费用支出

E.购置房产

14.某企业为本单位职工交纳退休保险金50万元,这属于(BC)。

A.居民部门转移性收入B.居民部门转移性支出

C.政府部门入转移性收入D.政府部门入转移性支出

E.资本转移

15.库存是指生产单位所持有的各种存货,具体包括(ABCDE)。

A.材料和供应品库存B.在制品库存

C.制成品库存D.转卖货物库存

E.小型的、简单的或价值较低的耐用品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6.国民经济中的基层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

(错)

理由:

应该是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

而基层单位是根据其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门。

17.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只包括货物的生产。

(错)

理由:

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除包括货物的生产外,还包括服务的生产。

18.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第1象限。

(对)

理由:

第1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所以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

19.资本账户的起始项是总储蓄。

这里储蓄的含义是指居民部门消费后的节余资金。

(错)

理由:

储蓄是指各机构部门没有花在最终消费货物与服务上的那部分可支配收入。

20.无偿捐赠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中的经常转移。

(对)

理由:

经常转移记录的是所有非资本转移的各种单方面转让的收支。

判断经常转移包括两个最基本的因素,一是“非资本转移”,二是“单方面转让”。

题目中的无偿捐赠符合这两个标准。

四、计算题(写出计算公式、计算过程,结果保留2位小数)

21.已知某地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如下:

(1)农业总产出300亿元,其中农民自产自用粮食价值35亿元;中间投入82亿元。

(2)工业总产出940亿元,其中企业间重复计算价值为238亿元;中间投入320亿元。

(3)建筑业总产出327亿元;中间投入83亿元。

(4)交通运输(邮电)业总收入188亿元;中间投入35亿元。

(5)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总产出237亿元;中间投入68亿元。

(6)营利性服务部门总产出452亿元;中间投入85亿元。

(7)非营利性服务部门经常性支出53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为经常性支出的10%;中间投入76亿元。

(8)该地区最终消费总额1687亿元,资本形成总额为548亿元,自外地购入商品32亿元,向外地输出商品75亿元。

要求:

(1)计算该地区社会总产出和中间消耗。

(2)用生产法和支出法计算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

参考答案:

解:

(1)计算该地区社会总产出和中间消耗。

该地区社会总产出=各部门总产出之和

=300+940+327+188+237+452+(530+530×io~6)=3027(亿元)

22.假设某地区企业部门有关资料如下:

企业部门增加值总计2738亿元,支付劳动报酬922亿元,生产税净额205亿元,固定资本消耗445亿元,利息收入25亿元,对外投资收益115亿元,利息支出68亿元,无形资产使用费净支出12亿元,外商投资企业留存收益80亿元。

支付职工社会保险金20亿元,为灾区及希望工程捐款8亿元,上缴现期所得税415亿元。

要求;

(1)计算该地区企业部门的总营业盈余、初次分配总收入和可支配总收入。

(2)编制有关的收入分配帐户。

参考答案:

23.假设某地区企业部门资本形成统计资料如下:

(1)可支配总收入102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445亿元;

(2)缴纳资本税35亿元,无偿接受资本56亿元,资本出让41亿元;

(3)用于购买生产设备资金1050亿元,年初库存15亿元,年末库存5亿元。

要求:

(1)计算该企业当期资本转移收支净额和资本形成总额。

(2)编制企业部门资本形成账户。

参考答案: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统计指标是(A)。

A.国内生产总值B.社会总产值

C.国民总收入D.社会最终产品

2.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B)。

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C.营利单位和非营利单位D.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

3.某企业下列产出中属于非市场产出的是(C)。

A.生产并销售轿车11万辆

B.期初、期末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余额20亿元

C.企业自制设备价值10亿元

D.提供产品售后支持服务收入20亿元

4.农业部门总产出计算的特点是(D)。

A.以生产经营单位为主体进行计算

B.针对各生产单位分别计算各项产品的总产值

C.在一个生产单位内不允许产品的重复计算

D.在一个生产单位内允许产品的重复计算

5.投入产出表的第1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A)。

A.技术经济联系B.经济联系

C.技术联系D.再分配关系

6.投入产出表的第Ⅱ象限主要反映(D)。

A.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B.增加值的构成

C.再分配关系

D.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

7.下列分配流量不属于收入初次分配所产生的是(C)

A.生产税B.财产收入

C.所得税D.劳动报酬

8.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起点指标分别是(D)。

A.增加值和财产收入B.劳动报酬和增加值

C.政府税收和劳动报酬D.增加值和营业盈余

9.恩格尔系数是指(A)。

A.食品消费支出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

B.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

C.居民总消费支出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重

D.耐用品消费支出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

10.为使国际收支平衡表保持平衡而设置的平衡项目是(C)。

A.经常项目B.资本和金融项目

C.净误差与遗漏D.储备资产

二、多项选择题

11.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主要有(ABCDE)。

A.产品交易B.分配交易

C.金融交易D.内部交易

E.其它积累交易

12.下列属于机构部门分类的有(ACE)。

A.住户部门B.建筑部门

C.金融机构部门D.地质勘探部门

E.政府部门

13.各机构部门中不具有消费职能的部门有(AB)。

A.非金融企业B.金融机构

C.住户部门D.政府

E.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

14.形成积累的主要来源有(ABCDE)。

A.资产的购买B.资产的出售

C.资产的发现D.资产的毁损

E.资产价格的变动

15.积累账户包括(ABCD)。

A.资本交易账户B.金融交易账户

C.资产数量其他变化账户D.重估价账户

E.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6.工业总产出是按“工厂法”计算的,该方法的特点是:

在工业企业内部产品价值不允许重复计算,但在工业企业之间可以重复计算。

(对)

理由:

工业总产出是企业本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的最终产品,但企业最终产品,有可能成为其它企业的中间产品。

因此,在企业内部不存在产品转移价值的重复计算,但在企业之间存在转移价值的重复计算。

17.常住机构单位和非常住机构单位都是一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经济单位,两种单位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都在一国或地区的经济领土范围内。

(错)

理由: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在一国的经济领土内是否具有经济利益中心。

常住机构单位指在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而非常住机构单位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不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18.居民家庭投资股票获得的分红属于收入初次分配核算的范围。

(对)

理由:

收入初次分配核算的是直接与生产相关的要素收入流量,主要包括劳动报酬、生产税、财产收入、营业盈余等流量。

该题中的居民家庭投资股票获得的分红属于财产收入,故属于是收入初次分配核算的范畴。

19.收入使用账户的平衡项是储蓄。

储蓄的含义是指居民部门消费后的节余资金。

(错)

理由:

储蓄是指各机构部门没有花在最终消费货物与服务上的那部分可支配收入。

20.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资本形成各种交易都会影响到一国当期资产总量的变化。

(错)

理由:

资本形成核算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当期产出作为资本品被配置在各部门转化为各部门的资产,另一种是原有资产的交易。

第一种情况会对一国资产总量产生影响,第二种交易只是使原有资产在各部门重新配置,不影响一国资产总量。

四、计算分析题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2017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C)。

A.机构单位B.机构部门

C.产业部门D.综合部门

2.下面各项经济交易属于非市场产出的是(D)。

A.农民交售的粮食

B.工业企业生产用于销售的产品

C.建筑业用于销售的房屋产品法

D.政府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

3.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4000亿元,总产出为72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500亿元。

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A)亿元。

A.2700B.3200

C.3700D.6700

4.投入产出表中反映各产业部门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象限是(A)。

A.第1象限B.第Ⅱ象限

C.第Ⅲ象限D.第Ⅳ象限

5.收入分配核算的起点指标是(D)。

A.政府税收B.劳动报酬

C.营业盈余D.增加值

6.已知某年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为9.5亿元,当年固定资产折旧为0.5亿元,总消费为6.5亿元,则总储蓄为(A)。

A.3亿元B.9亿元

C.10亿元D.16亿元

7.如果一机构部门在一时期内的经济总量如下:

增加值为1000亿元,原始总收入为400亿元,可支配总收入为300亿元,总储蓄为300亿元。

根据各部门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中的特点判定,该部门应该是(B)。

A.政府部门B.非金融企业部门

C.非营利性机构部门D.居民(住户)部门

8.各机构部门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D)。

A.财产收入B.经常转移

C.资本转移D.储蓄

9.资本账户中的平衡项是(D)。

A.资本转移收入净额B.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

C.总储蓄D.资金余缺

10.人口总数是(B)。

A.流量B.存量

C.既是流量又是存量D.既不是流量也不是存量

二、多项选择题

11.固定资产形成包括(ABCDE)。

A.购买大型机器设备B.土地改良

C.矿藏的勘探D.新增奶牛300头

E.建筑工程完工

12.下列项目中属于收入初次分配核算范围的有(ABCE)。

A.居民家庭的工资收入

B.居民家庭投资股票获得的分红

C.政府对政策性亏损企业的补贴

D.政府拨付给科教文卫部门的经常性经费

E.某企业支付给银行的贷款利息

13.在下列各金融资产项目中,属于金融机构负债的是(ABE)。

A.通货B.存款

C.贷款D.证券

E.保险准备金

14.下列核算属于流量核算的有(ABCE)。

A.国民收入核算B.投入产出核算

C.资金流量核算D.资产负债核算

E.国际收支核算

15.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我国国际经济交易活动的基本项目是(ABCD)。

A.经常项目B.资本和金融项目

C.净误差与遗漏项目D.储备资产增减额项目

E.贸易收支项目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6.国民经济中的基层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

(错)

理由:

应该是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

而基层单位是根据其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门。

17.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指标有两种,即总产出和增加值。

两个指标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包括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其它部门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后者不包括。

(对)

理由:

总产出以生产成果的全部价值测度,全部价值中既包括生产消耗的转移价值,也包括劳动报酬价值和资本报酬价值;增加值以生产成果的新增价值测度,不包括生产消耗的转移价值。

18.投入产出表第1象限的每个数字都有双重意义,从纵向看,它表明每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或服务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称为中间产品。

(错)

理由:

第1象限的每个数字,从纵向看表明每个产品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称为中间投入。

19.国民总收入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错)

理由:

不一定,因为:

国民总收入=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所以两者的关系取决于来自国外的净要收入净额。

20.已知某部门期初金融资产总额为6000亿元,负债总额为7000亿元,净值2500亿元,则部门期初非金融资产总额为3500亿元。

(对)

理由:

因为:

(金融资产十非金融资产)一负债=净值

则非金融资产=净值+负债一金融资产=2500+7000-6000=3500亿元

四、计算分析题

21.已知某地区年度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

(1)社会总产出16500亿元;

(2)居民消费总额6800亿元,社会消费总额1200亿元;

(3)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800亿元,库存增加200亿元;

(4)货物和服务出口1400亿元;货物和服务进口1000亿元;

(6)固定资本折旧1800亿元,劳动者报酬5000亿元,生产税500亿元,生产补贴40亿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用分别生产法、收入法及支出法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

参考答案:

22.已知某地区产业部门投入产出数据如下(亿元):

要求:

(1)计算各产业部门中间投入总额和最初投入总额,并填人表中空格。

(2)计算该地区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参考答案:

23.假设某地区企业部门有关资料如下:

企业部门增加值总计168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800亿元,上缴生产税150亿元,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50亿元,支付无形资产使用费等财产收入142亿元,获得国债利息、红利等财产收入138亿元,支付职工社会保险金17亿元,为灾区及希望工程捐款8亿元,上缴现期所得税450亿元。

要求:

(1)计算该地区企业部门的总营业盈余、初次分配总收入和可支配总收入。

(2)编制有关的收入分配帐户。

参考答案: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机构单位可以分为两类(A)。

A.住户和法人单位B.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

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

2.用分配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B)。

A.劳动报酬B.资本形成总额

C.生产税净额D.营业盈余

3.投入产出表的第Ⅲ象限主要反映(C)。

A.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B.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

C.增加值的构成

D.再分配关系

4.下列不属于中间消耗核算的内容是(D)。

A.自购原材料B.职工教育费

C.保险服务费D.固定资产更新

5.下列分配流量不属于收入初次分配的是(A)。

A.所得税B.生产税

C.劳动报酬D.财产收入

6.收入初次分配所形成的收入属于(B)。

A.财产性收入B.生产性收入

C.转移性收入D.投资收入

7.某企业将本单位一批价值100万元的生产设备无偿转让给兄弟企业。

该项交易属于(C)。

A.经常转移B.现金转移

C.资本转移D.财产收入

8.下列各项资产中属于非生产资产的是(D)。

A.机器设备B.厂房

C.原材料储备D.商标所有权

9.下列指标中,不属于金融交易的指标是(A)。

A.工资收入B.活、定期存款

C.企业贷款D.购买保险

10.资产负债帐户的左方列示(B)。

A.资产和净值B.资产

C.负债D.负债和净值

二、多项选择题

11.国民经济核算的原则包括(ABCD)。

A.市场原则B.所有权原则

C.核算统计原则D.三等价原则

E.会计原则

12.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中间消耗的是(ABCE)。

A.支付原材料的运输费用

B.更换一批新的钳锤等手工工具

C.职工的教育培训费用

D.大型机床更新改造

E.设备的普通保养

13.下列项目中,属于经常转移的有(ABCDE)。

A.财产税B.个人所得税

C.社会福利经费D.个人购买福利彩票的支出

E.事业单位文教事业经费

14.下列属于金融交易项目的有(CDE)。

A.财政部门向民政部门拨救济款3000万元

B.某户居民购买股票后年底获得分红3000元

C.某户居民购买了2.5万元的国债

D.某企业向银行贷款200万元

E.某户居民向保险公司购买了2000元的保险

15.下列需要记人资产数量其他变化账户项目的有(CD)。

A.某地区由于修公路占用耕地100公顷

B.某地区将一批沙漠荒地建设成经济林

C.某单位因遭遇特大水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D.某单位由于债务人破产而无法追回债务人所欠的债务

E.某单位由于价格变化,使其所持有的资产增值200万元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6.农民生产的粮食,其中拿到市场上销售的部分应统计为生产的产出,计入国内生产总值;而自用的部分不能统计为生产的产出,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错)

理由:

国民经济生产核算依据的是市场原则。

该原则强调:

凡是为市场交换目的所组织的生产活动,而不论其产出在市场上销售,还是自用都统计为生产的产出。

17.生产账户的平衡项是中间消耗。

(错)

理由:

生产账户的平衡项是增加值。

18.居民购买住房和支付房屋租金均属于居民消费支出。

(错)

理由:

房屋租金的支付属于居民消费支出,而居民购买住房支出则属于投资。

19.如果国外某企业04年6月份在我国经济领土内创建了一个子企业,则我国在04年底进行常住单位数目统计时,不应该包括该企业。

(对)

理由:

对常住单位的判断除了要根据是否在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之外,还有一个时间的判断,该例子中的单位不到一年,故不能包括。

20.无偿捐赠应该记录在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的经常转移项目下面。

(对)

理由:

经常转移记录的是所有非资本转移的各种单方面转让的收支。

判断经常转移包括两个最基本的因素,一是“非资本转移”,二是“单方面转让”。

题目中的无偿捐赠符合这两个标准。

四、计算分析题

21.已知某地区年度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

(1)社会总产出856.80亿元;中间消耗520.52亿元;固定资本消耗22.68亿元;

(2)社会消费总额54.60亿元,居民消费总额157.78亿元;

(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5.70亿元,库存增加14.00亿元;

(4)货物和服务进口61.60亿元。

要求;

(1)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

(2)计算货物和服务出口总额(含向外地输出)。

参考答案:

22.已知某地区产业部门投入产出数据如下(亿元):

要求:

(1)计算各产业部门中间产出总额和最终产出总额,并填入表中空格。

(2)计算该地区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3)说明a23的经济意义。

参考答案:

22.(15分)解:

(1)计算各产业部门中间产出总额和最终产出总额,并填入表中空格。

23.假设某地区企业部门有关资料如下:

(1)当期增加值为2500亿元,劳动报酬1100亿元,生产税净额20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200亿元;

(2)当期利息收入10亿元,利息支出35亿元,对股东发放红利共800亿元,来自其它单位的投资收益200亿元,土地租金净支出5亿元,无形资产使用费净支出8亿元,外商企业中的留存收益15亿元。

要求:

(1)计算企业部门总营业盈余和编制收入形成账户。

(2)计算企业部门财产收入净额和编制初次分配收入账户。

参考答案:

2016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C)。

A.机构单位B.机构部门

C.产业部门D.综合部门

2.下面各项经济交易属于非市场产出的是(D)。

A.农民交售的粮食B.工业企业生产用于销售的产品

C.建筑业用于销售的房屋D.政府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

3.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4000亿元,总产出为72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1日为500亿元。

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B)亿元。

A.2700B.3200

C.3700D.6700

4.投入产出表中反映各产业部门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象限是(A)。

A.第1象限B.第Ⅱ象限

C.第Ⅲ象限D.第Ⅳ象限

5.收入分配核算的起点指标是(D)。

A.政府税收B.劳动报酬

C.营业盈余D.增加值

6.已知某年某地区国民可支配总收人为9.5亿元,当年固定资产折旧为0.5亿元,总消费为6.5亿元,则总储蓄为(A)。

A.3亿元B.9亿元

C.10亿元D.16亿元

7.各机构部门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D)。

A.财产收入B.经常转移

C.资本转移D.储蓄

8.资本账户中的平衡项是(D)。

A.资本转移收入净额B.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