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读书报告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6599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读书报告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管理学读书报告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管理学读书报告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管理学读书报告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管理学读书报告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管理学读书报告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管理学读书报告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管理学读书报告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管理学读书报告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管理学读书报告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管理学读书报告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管理学读书报告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管理学读书报告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管理学读书报告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管理学读书报告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学读书报告3.docx

《管理学读书报告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读书报告3.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理学读书报告3.docx

管理学读书报告3

管理学读书报告

  管理学读书报告

  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班级:

11文化产业管理2班姓名:

王力懿学号:

11250307249

  目录

  前言.........................................................................................................4

  一、管理者自身素质..............................................................................4

  1、《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

柯维............................4

  2、《21世纪学习的革命》——拉塞尔·L·阿克夫............................7

  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9

  二、管理大师们的故事........................................................................11

  4、《大师的轨迹:

探索德鲁克的世界》——杰克·贝蒂.............11

  5、《旁观者》——彼得·德鲁克......................................................12

  6、《蓝血十杰》——约翰·伯恩...................................................14

  三、专业的管理知识............................................................................16

  7、《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16

  8、《管理科学原理》——弗雷德里克·泰勒..................................18

  9、《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亨利·法约尔...............................19

  10、《管理思想史》——克劳德.小乔治........................................21

  四、结语...............................................................................................23

  前言

  管理学,在没有真正接触过这门课程之前,我一直以为管理学是一门很枯燥无味、与生活毫无关系的课,类似于微积分一样。

但是这学期真正的开始学习这门课的时候,我发现它并不是我想的那样,甚至说管理学很有意思,与生活关系很大,也非常有用。

这学期,陈老师要求我们读了管理学的十本经典著作,由于时间关系,虽然十本书都看了,但是有4、5本只是大致阅览,并没有深入研读。

在此,我将十本书的大致内容和自己的一点感悟写下来,如有错误,还望老师指点。

  为了能将是本书的内容联系起来,我根据这十本书的内容,大致将其分为三类,分别是:

1、管理者自身素质,2、管理学的专业知识,

  3、管理学大师们的故事,然后将对应的书的内容和感想写下来。

  一、管理者自身素质

  1、《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

柯维(StephenR.Covey)这本书的内容不算很多,但却是我阅读时间最长的一本,也是这十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本。

本书没有很专业的管理学知识,主要讲的是管理者,甚至可以说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平时做事的习惯。

下面我就大致写一下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提到的七个习惯一次是:

操之在我、确立目标、掌握重点、

  利人利己、舍生处地、集思广益、均衡发展。

这七个习惯,前三个讲的是个人的成功,后三个则是人际关系的成功。

一个人需要从第一点做起,逐渐进步。

就像作者所说,从依赖到独立,再到互赖。

  本书的后六大原则,均是以第一原则,即操之在我为精神后盾。

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拥有独立的人格,能够事事操之在我,而非受制于人。

要做到这点,首先要修养自己的品德。

作者在此提出了品德成功论和个人魅力论。

依据个人魅力只能取得暂时的成功,只有具备真正的品德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和永恒的快乐。

作者在这条原则中强调积极主动。

一个人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和消极逃避的态度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只有积极的去“找事”,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被别人认可。

  第二大原则是确立目标。

作者用管理与领导的例子来说明目标的重要性,管理是在成功的阶梯上努力向上爬,领导则指出所爬的阶梯是否靠在正确的墙上。

可见,管理中目标的重要性。

在管理中,每个人要明确自己的小目标,每个公司要有自己的打目标。

管理者要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及任务,要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能达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做的管理层次。

  第三大原则是掌握重点。

作者在此将事情分为四类,即紧急又重要、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

任何人只要能够确立自己的二类事情为何,而且即知即行,一定可以事半功倍。

作者告知我们不要浪费时间在一些没有意义,不重要的形式工作之上。

在管理中,分清轻重缓急,有层次有顺序的做事,是一个管理者不可或缺的

  能力。

  第四大原则即利人利己。

这点是属于人际关系的。

在管理中,信任可以激发员工最激烈的动机,使人全力以赴,但需要时间与耐心。

在合作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为双方带来双赢。

在此,柯维也想我们六点建议,依次是了解别人、注意小节、信守承诺、阐明期望、诚恳正直、勇于道歉。

  第五个原则是设身处地,了解他人。

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急于表达自己,却疏于倾听。

做到第五点首先要做的是聆听,充分的了解他人,才能知道别人所需。

管理中,我们要充分的了解顾客的需求与所想,才能真正的抓住顾客。

  第六原则是集思广益。

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个人眼中不同的世界。

要乐于在与人交往中汲取丰富的知识见解,因而增广见闻。

这点在管理学中的体现则是管理者要善于听取不同人的见解,集思广益,。

  第七原则是均衡发展。

人生最高明的策略,莫过于在身体、精神、待人处事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拓展自己的成长空间。

同时柯维建议我们要经常读一些发人深省的著作,怀抱崇高的理想,奉行自己的信念,全身贯注,持之以恒。

  这七个原则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一个人的成功,就是要慢慢的具备这七个原则。

这本书中从某个角度来说,更像是一本励志书籍,就像《人性的弱点》之类的书籍一样。

我学到的更多的是如何发展和管理自己,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为人处事等方法。

在平时的

  生活中,多想想这七个原则,真正的理解它们,然后加以运用,不断地使自己成长。

我想,不管我们在哪一个行业,都会由于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而优于别人。

  2、《21世纪学习的革命》——拉塞尔·L·阿克夫

  读这本书引发了我极大的反思,对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的思考,对作者阿克夫所提倡的教育体制的思考。

阿克夫在书中提出了一些许多的设想,怎样学习比学习什么更为重要这一思想贯穿于全书。

本书提出了当今今教育体制败在何处,然后在此基础上构想理想化的终身教育,建造理想的学校,深入反思了当今教育的重大缺陷和失败,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等等。

  其中两句话令我印象最为深刻,“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人的个性”,阿克夫指出当今的教育在多大程度上遏制了孩子们的创造性?

把孩子教育成标准化的人,如同流水线上规格统一的产品。

阿克夫对工业革命以来的教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提出学习是自发进行的,要学会激励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孩子们才有足够的动力探究世界、学习知识。

反思我们中国的教育,更是将作者所说的这种模子式教育制度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我们每个中国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中国的教育制度已早早的为你铺好了道路,你想学什么,决定权已不再你了。

每个人接受同样的教育,同样的思想,正如一个模子里做出来的东西一样,相差无几。

最终只是对已有的知识掌握程度的好

  坏来判断优劣,这样的体制下何出变化、何出创新?

  另外一句话就是作者引用诗人叶芝曾经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多么有哲理的话啊!

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根据个人的特点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其的潜力。

无论教得多么“出色”,无论学习机会多么“难得”,没有学习欲望或者是学习的动力的人是学不到任何东西。

有学习动力的人是可以无师自通的,他们可以通过自己选择的方法做到这一点。

阿克夫在书中提出了怎样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动力的几种方法,值得我们所有的人深入的理解与学习。

  看完这本书真是感触颇多啊,我开始反思我现在身处的大学。

想想自己也是从小受这种体制的约束,到现在考上大学。

现在的大学生活如此的清闲,甚至可以说是堕落荒废,就是连应该学的知识都不学了,每天上课浑浑噩噩、漫无目标,只会偶尔刺激一下,使我于心难安,而思有所振作,但很快就习以为常,若视无睹了。

这样下去,大学毕业后,从教育的模子里出来都是不符合规格、不成形、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

  回想我的高三生活,虽然是在模子体制下,但至少可以写到知识,每天过的充实,经过努力,经过激烈的竞争,终于考上大学。

但大学却是这样的生活,究其原因,我想还是自己的原因吧!

大学之前老是抱怨自己没有学习的自由,没有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而现在大学时间这么多,自己又在干什么呢?

我想,自己确实应该好好思考,做点什么来改变一下了。

大学时间是充裕的,那么就有了自主学习的机会了。

一定要多读书,增加自己的知识,,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价

  值观、世界观。

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向其努力。

如果能这样坚持下去,我想,大学毕业后,自己一定会和别人有所不同!

  最后,衷心的希望我们教育界的人士能好好看看这本书,借鉴里面的方法,一定会有所启发,使我们的教育慢慢有所改变。

  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这本书较之于前两本书,就有点专业了,讲的内容与管理有关。

但还是倾向于管理者自身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书中没有很专业的管理学名词,简单易懂,却又教会了我们很多道理。

作者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系统的教授了我们什么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卓有成效管理的重要性、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所面对的现实以及要注意的问题、如何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等问题。

  作者在第一章着重强调卓有成效是可以学到的。

智力、想象力和知识都是重要的资源,但是只有通过管理者富有成效的工作,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结果。

这正如我们的一句古话“好钢用在刀刃上”。

本章,作者提出了本书最主要的内容,即如何成为一个周游成效的管理者。

  

(1)、记录好时间使用情况。

分析时间纪录,消除不必要的时间浪费现象,还需要管理者采取某些行动和基本决策,以及在行为、人际关系和工作重心上作出一些改变。

这点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有很好

  的体现。

记得陈老师给我们看过北大“学霸”的学习计划表,上面对自己每时每刻的时间都设定了具体的任务,这也可能是他成功进入北大的原因吧。

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充分利用好时间这个最为珍贵的紧缺的资源。

  

(2)、管理者必须把他的目光集中到贡献上。

工厂的员工一般只考虑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就好,而不去考虑自己能作出什么贡献。

如果一个员工能够想想自己可以做什么贡献,那么他就成了自己的管理者。

如果一个企业的人都能这样,那么这样的企业将长盛不衰,因为他集结了公司所有人的智慧。

所以我们在日常的中药主动,这和之前柯维的观点不谋而合。

  (3)、充分发挥人的长处。

作者在这里提出用人所长的四原则:

安排合适的职位、发挥潜力、考虑别人能做什么、取人所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只是没发现而已,管理者要充分发掘员工的潜力,使每个人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4)、重要的事情先做。

在这点中,德鲁克强调两点,一是要摆脱昨天。

不能老是活在过去失败的阴影中。

我们学习亦是如此,一次不成功的考试不能说明什么,尽快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才是重点。

二是做事要有先后顺序。

这又和柯维将事情分为四种类型不谋而合,分清轻重缓急,即知即行,注重那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吧。

  (5)、决策。

本书的最后几章介绍了决策的有关知识。

这里,德鲁克一一个观点让我很赞赏,那就是决策过程中要听取不同人的意见。

没有反对意见的决策十有八九隐藏着很大的问题,要广泛的听取别人

  的意见。

  本书是德鲁克大师的最经典著作之一,也是最受欢迎的著作。

作者系统的阐述了如何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阅读完之后,我反思了一下自己,自己平时做事的时侯做到了几点?

在哪些反面还可以改进?

全书只有170多页,但却十分精简有力,发人深省,绝不算是看一遍就可以的。

  二、管理大师们的故事

  4、《大师的轨迹:

探索德鲁克的世界》——杰克·贝蒂这本书可以说是德鲁克大师的任务传记。

作者贝蒂是研究德鲁克的权威人士,为了撰写此书,他研究了大量的关于德鲁克的史料,还多次登门拜访德鲁克以求证一些事件的细节。

德鲁克是管理学科开创者,他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

在本书中作者从各个角度来探索德鲁克的世界:

从孩童成长的背景、生命的锻炼、思想的成熟、求学的历程、智慧的展现、教学的热情、咨询的能耐及对人类真诚的终极关怀。

本书故事性强,举例较多,语言通俗易懂,没有专业的管理学知识。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们不难了解这位最具有影响力的“大师中的大师”的内心世界。

  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裕文化的环境之中,父亲是高官,母亲则是一名医生,这也就是他在书中经常以医院为例来说明管理方法的原因

  吧。

德鲁克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之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

他在19xx年移居美国,并在纽约大学研究生院担任了20多年的管理学教授,并在其间出版过大量书籍。

因此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一名作家和老师。

其间在19xx年,受聘为当时世界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对公司的内部管理结构进行研究。

德鲁克的思想几乎涉及了管理学的方方面面,现在我们熟知的许多管理理论的概念都是他首先提出来的,毫无疑问,他引领了一个时代、一门学科的进步。

  此书和前三本书有所不同,没有给出一个系统的知识,教人们如何使自己成长、优秀。

但是我们可以从大师一生的经历以及生活中的故事可以体会到、领悟到,一个成功的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品质,以及如何使自己成功。

德鲁克大师的一个观点和吸引我,他说,“人”才是管理的全部内容。

这也是德鲁克走向管理咨询道路的原因。

当他发现所处的欧洲,人们一直在抱怨过去,他认为人们更应该解决未来的问题,而美国是一个勇于面对未来的国家的时候,他与米茨结为夫妇,几天后两人便动身前往美国,真正开始他的事业。

  5、《旁观者》——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

  这是一本很特别的书。

它并不是一本管理类的书籍,而是一本有关“人”的书,却又不是以德鲁克个人为主题。

该书可以说是一本短篇故事集,每一章都可个别独立。

全书15个章节、15组人物。

正是

  这种故事性,吸引着我看下去。

但是看后慢慢的体会其中的韵味,才发现“旁观者”真正的含义。

以一个“局外人”、“旁观者”的身份去看某事某物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感觉与收获。

同时,这本书有时德鲁克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

  在德鲁克描写的15人中,对我触动最大的还是第一个人。

一个时常将“我只是个笨老太婆”挂在嘴边的老人,即德鲁克的奶奶。

无论从哪个角度,这个老人都应该是第一个被浓墨重彩描述的人物。

因为她的伟大和善良,仅仅一句“我只是个笨老太婆”就可以彰显她的伟大,因为敢于自嘲的人是绝对有资格被列为伟大的人的。

这个老太太与自己熟识的每个人,无论亲疏、身份、地位,都保持着主动的、单纯的交往与问候,哪怕是倍受歧视的妓女,她一样给予应有的友善的关怀。

这是人类社会中最单纯、最善良的行为与为人处事方式,无疑也是最伟大的。

  这本书让我从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了德鲁克,他不仅仅是一个管理学大师,还是一个出色的社会观察家。

此书很好的体现了作者极强的观察能力,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有深入的观察与洞察力。

他的一切成就源于他的观察和思考,建立在对人和社会独立性和多元化尊重上的观察。

按德鲁克说的“倘若你能够对自己的同事、伙伴的行为、态度乃至价值观,有如此敏锐且练达的洞察,我想你就有了成为一个管理者最重要的基础特征。

  这本书虽然讲的都是关于人物的故事,但是故事的背后,都反映的是某一时期、某一领域的一些特征,我们可以从每一个故事中学到

  不同的知识。

但是我从本书中获得最大的还是懂得了旁观,中国古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正是这个道理。

有些事情需要我们换个角度去看,便可得到不同的结果。

正如卡耐基所说“两个人从铁窗向外望,一个看到满地的泥泞,另一个看到的是确实漫天的繁星”。

旁观,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心态。

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不要被一些小事、或者一时的失败所困扰,换个角度,换种心态,你会有不同的发现。

其实生活中每一件事是小事都可以让我们学到什么,只要我们用心去学,这样看来,我们生活中没有一件事是小事。

让我们做一个旁观者吧,用心去领悟,那样你将会发现快乐、幸福以及生活的美好。

  6、《蓝血十杰》——约翰·伯恩

  读完此书,我深深地被十位主人的才能以智慧所折服,或许,“蓝血”是对他们最好的形容,每个人都是智慧的精英才俊。

  他们是美国商业史第一团队,十个人的团队,造就了一个时代的奇迹!

他们是——查尔斯·桑顿、罗伯特·麦克纳玛拉、法兰西斯·利斯、乔治·摩尔、艾荷华·蓝迪、班·米尔斯、阿杰·米勒、詹姆斯·莱特、查尔斯·包士华和威伯·安德森。

他们出身名校哈佛,是天才中的天才。

他们是二战期间美国空军后勤英雄,卓有成效地将数字化管理模式用于战争,为盟军节余了10亿美圆的耗费,大大提高了美国空军的轰炸效率。

  战后他们集体加盟福特汽车公司,把数字化管理引入现代企业,拯救了衰退的福特事业,开创了全球现代化企业科学管理的先河,推出了美国历史上最惊人的经济增长期。

  他们30岁即各有建树,在自己的领域出类拔萃。

他们之中后来产生了美国国防部长、世界银行总裁、福特公司总裁、商业院院长和一批巨商。

他们信仰数字,崇拜效率,成为美国现代企业管理之父。

二次大战不知毁了多少人的生命和事业,却有十个人因为这次战争而展开无比辉煌耀眼的一生。

这十个人不只是开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先河,更导引了战后至今五十年的美国产业走向,左右了美国国力。

年轻的时候,美国工商界称他们为“神童”。

如今虽盛年不再,人们已推崇为“美国企业国父”。

他们是——蓝血十杰。

  蓝血十杰是美国政府从百万大军中挑选出来的人中之龙,他们在二战中建立了精准的空军指挥体系;战后,这十个人看准美国产业急需建立新秩序,在“得州佬”桑顿的率领下,毛遂自荐进入福特汽车。

他们根本是汽车工业的门外汉,有的只有在空军运筹帷幄的经验,却能信心十足地开口要到天价般的薪水,这十个汽车业的青鸟不但把土崩瓦解的老公司重新带回高峰,个人的事业也从此扶摇直上。

  十杰拥有超卓的管理科学素养,因此不论进入什么行业,总是能把一切资源加以数量化——包括人力资源在内。

十杰操弄的不是产品、产业、而是数字。

十杰的带头人桑顿离开福特汽车之后,只凭自己纵横捭阖的管理长才,一手掌管旗下数十家不同行业的企业,这是全世界第一个称为“集团”的企业体。

在一个以生产挂帅的年代,桑顿玩弄

  财务数据,大搞购并霸业,造就华尔街股市所向披靡的股王,白手起家,不过十年的工夫,管理全盘科学化的魔力,由此可见一斑。

最终,蓝血十杰的结局不免让人觉得有点惋惜。

他们是成功者,却又是悲剧人物,他们是天才,却又是普通人。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管理,并不是只有数字,也不是只有精通数字就能取得成功。

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管理也在发生着变化,管理的内容也越来越多,除了数字之外,还有组织、领导、决策、人性化等等要素。

同时,我们也可以学到,没有永远的成功,只有更长久的成功。

一是的成功不算什么,如何让成功更为长久,这才是重点。

最后,还要说的是,对管理、企业有时也需要感性,感性不只是对人的。

  三、专业的管理知识

  7、《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

  这本书并不是与管理学有很大的关系。

韦伯在书中讨论了伴随欧洲宗教改革运动而出现的新教伦理以及后者对现代资本主义的起源和整个西方理性化进程的影响。

  在本书中,韦伯提出并验证了一个著名的社会学假设“透过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可以在其背后发现一种无形的、支撑这一事业的时代精神力量;这种以社会精神气质为表现的时代精神,与特定社会的文化背景有着某种内在的渊源关系。

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精神力量决

  定着这项事业的成败。

”具体的说,韦伯认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以表现在新教伦理中的资本主义精神为支撑的,而这种精神是西欧理性主义发展的结果。

这本书的宗旨就是揭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为之间的内在亲和关系。

但是,新教伦理是如何达至资本主义精神是个值得我们去探讨的有意义的问题。

无可否认,新教伦理总是高度抗拒变迁的经济传统主义。

  韦伯认为,新教徒对待工作、财富和利润的极端讲究条理的态度最终附着世俗世界的救赎问题上,被证明是带来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以宗教价值为动机的行动,以及共同把基于宗教的心理报偿赋予履行天职的经济活动,单独完成了根除传统经济伦理的任务。

这伦理行动具有协调一致群体的特征,新教徒的雇主和个人的顽强和“持久的复原力”,使他们成功的用新教理论代替了经济传统主义。

“渗透在新教徒经济活动中的这个伦理,不仅构成了反对经济传统主义的一种革命性力量,而且也推动了现代资本主义向前发展。

”韦伯还强调了新教理论催生了一种异常勤劳的劳动力。

由于新教徒确信勤勉的劳动服务于上帝的愿望,所以虔诚的个人工作起来不仅有和可信赖,而且是发自内心的。

新教徒创造了最适合资本主义的灵魂,他们的理性工作给现代资本主义发展一个强力的推动。

  本书把关注重点放在修资本主义国家,论证了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经济都追求一种理性的、系统的生活方式,新教理论催生了资本主义精神,大力推动了欧洲尤其是西欧的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

但是在20世纪中期,亚洲,尤其是东亚四小龙经济普遍快速发展,但是他

  们并没有新教伦理的宗教精神指引,更多的是东方儒家文化在支撑着。

这与作者所论证的观点是相悖的,或许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与精神来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8、《管理科学原理》——弗雷德里克·泰勒

  弗雷德里克·泰勒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第一次知道他还是在刚上管理学的时候。

他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创始人,被公认为“科学管理之父”。

泰勒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使科学管理原理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当代许多重要的管理理论都是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

泰勒的科学管理主张用科学的方法代替原来经验的方法,对工人进行科学选择和教育培训,要求管理者和工人紧密合作,主要目的在于追求劳动生产率的最大化,实质即追求财富(利润)的最大化。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其思想非常具有进步意义,对于管理学科的发展更是有跨越式的进步的。

泰勒第一次把知识运用到工作的研究、分析和设计上。

泰勒努力的动力不是企业效率不是为了工厂老板创造更多的利润,直到泰勒去世,他都说生产力提高的受益者不应该是工厂老板,而应该是工人。

然而在他那个时代,美国工业化发展迅速,劳资关系紧张,他的思想其实很难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支持的。

  泰勒提炼的科学管理核心为:

寻求科学的操作方法,制定科学的

  工艺规程,使工具、机器、材料标准化,并对作业环境标准化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随后,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晋升;同时实行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