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71398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docx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docx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

转自:

社会科学战线

作者:

车文博

二十世纪是西方现代心理学家兴旺发达的时代,是西方心理学学派林立、多元取向的时代,也是西方心理学弊端严重、面临变革的时代。

因此,研究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今后的走向,不仅有助于把握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内在思想逻辑,总结西方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历史经验,而且还有助于明确今后心理学发展的方向,推进心理学的改革,为人类心理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西方现代心理学发展的轨迹

   西方现代心理学产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德国,以冯特(1832—1920)创建实验心理学为开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冯特在心理学的独立、实验心理学的创立、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的建立等三个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以后,和任何一门新兴科学产生时一样,也围绕着这一科学的对象、任务、性质和方法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出现了现代心理学十个学派:

(1)内容心理学;(2)意动心理学;(3)构造心理学;(4)机能心理学;(5)精神分析学;(6)完形心理学(或格式塔心理学);(7)行为主义;(8)日内瓦学派,又称皮亚杰学派;(9)人本主义心理学;(10)认知心理学(或认识心理学)。

   应当指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其内在思想逻辑线索的。

它围绕着心理学究竟研究什么(对象)、应该怎样进行研究(方法)这样两大基本理论问题,反映着结构主义(或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或功能主义)的对立与论争展开的。

(一)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后

   与冯特同时代的奥国学派创始人布伦塔诺(1838—1917)的意动心理学首先冲击了冯特内容心理学。

坚持研究心理元素的构成,还是心理的整体?

这是当时内容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争论的焦点。

冯特内容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采取实验内省法研究意识内容(直接经验)构成的元素及其复合体形成的规律。

而意动心理学则主张,心理学的主要方法是观察而不是实验,应以意动或心理活动为心理学研究对象。

例如,人看见颜色,颜色是心理内容,看见是意动或心理活动。

它突出了心理学要以研究心理的动态活动、整体指向、活动机能为重点。

   意动心理学与内容心理学的对立导致二重心理学的产生。

这是冯特的学生符茨堡学派的代表屈尔佩(1865—1915)以及麦塞尔(1867—1937)所主张的。

他们企图缓解这一对立,把内容、意动融合起来,认为意动心理学应有实验的必要,而实验心理学也应有意动的研究。

这种调和结果趋于失败,受到批评。

   由于内容心理学研究意识经验内容的元素及其构成,意动心理学研究意识活动的机能与整体指向,因而内容心理学即构造心理学、元素心理学,意动心理学即机能心理学、整体心理学。

因此,十九世纪末叶,内容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的对立,实质上就是现代心理学中的结构主义与机能主义对立的开端。

这一对立的渊源,在古代是以古希腊罗马原子论心理学思想与柏拉图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生机论心理学思想的对立为胚胎形式,在近代则以英法两国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联想主义与感觉主义)与荷、德两国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官能主义与统觉主义)的对立为表现形式。

(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

   从本世纪初至三十年代,西方现代心理学处于学派林立、众说纷坛的状态,但结构主义与机能主义的对立仍然是西方各心理学派形成与发展的主线。

下述的五个过渡,既体现了这一长期争论的思想实质和理论来源,又表明了西方现代心理学派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趋势。

1.由内向的研究向外向研究的过渡,即由封闭意识的结构、元素的研究,到开放机能、行为的研究。

   以冯特为奠基者、铁钦钠(1867—1927)为形成者的构造心理学,是用实验法第一个独立研究心理学问题的国际性学派。

它促进了西方现代心理学派的兴起和美国心理学的发展,但属于内容心理学的范畴,最终陷入了元素主义和内省主义的境地。

   意动心理学把内容心理学推进了一步,以实用主义为哲学基础,以构造主义过渡到机能主义,即从对已形成的全部心理内容的分析,到开始强调人的意识对环境适应的研究。

机能主义既是一个对意识从内部封闭式的研究到内外关系开放式的研究,又是一个从结构的研究到机能研究的过渡。

它企图解决两个主要问题:

(1)机能的功用,如芝加哥学派;(2)对心理现象做分割的整体化的研究,如詹姆士(1842—1910)的意识流,哥伦比亚学派有关个体差异、学习心理学、心理测量的研究。

当然,由于他们片面强调人与动物的连续性而忽视甚至否认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别,又出现了生物学化的倾向。

   新精神分析、日内瓦学派都比较重视社会文化、家庭、人际关系对人的心理的作用,如阿德勒(1870—1937)对“生活风格”、“社会兴趣”的研究,文化派和社会心理学以社会文化背景及人际关系的重视,都表明了这一特征。

当然,他们并未完全摆脱生物主义和心理主义的羁绊。

2.由分析性的研究向整体性研究的过渡,即由心理元素分析,到心理结构整体性的研究。

   内容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的对立,反映着元素分析与整体研究的对立。

这一对立,以德国形质学派为中介而进一步发展的。

这一学派是布伦塔诺的弟子厄伦费尔(1859—1932)、麦农(1853—1920)于1890—1900年建立的。

他们依据意动心理学的观点,主张形、形质的形成有赖于意动。

这种观点在以后的十年中,通过麦农的弟子威塔塞克(1870--1915),传给完形心理学。

他们把通过知觉研究所发现的规律,推广到全部心理学之中。

   整体性原则是心理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符合现代横向科学发展的规律。

譬如,完形心理学派反对构造学派的元素主义,主张研究意识的完形或整体结构,强调整体的观点和各部分之间的动态联系,是合理的。

但由于它否认过去经验的作用,未从历史的观点看整个结构的性质,存在先验论的倾向。

后来,为日内瓦学派、认知心理学所弥补。

3.由表层的研究向深层的过渡,即由表层的心理现象和外显行为的研究,到需要、动机、情欲、人格的研究。

   内容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的对立,以心理治疗为中介,以德国单子论、唯意志论和唯能论为哲学基础,形成精神分析学派。

传统心理学基本上研究人的表层心理和外显行为,尽管这些也是值得研究的,但是它们并不能完全反映人的心理活动的全貌。

由此弗洛伊德提出向人的内心世界的深处进军,揭示潜意识的奥秘。

故精神分析又称深层心理学。

这样就改变了长期把心理学对象只局限于意识这一狭窄的层面,又开辟了一块心灵世界的新大陆―“潜意识王国”,为研究完整的人格和多元化自我做出了贡献。

当然,弗洛伊德贬低意识,夸大潜意识,鼓吹泛性论,其结果必然导致非理性主义地境地。

4.由静态的研究向动态研究的过渡,即从心理静力学的分析,到心理动力学的研究。

   内容心理学是静态的研究,未做连结活动的探讨,而意动心理学则做了努力,但又仅限于指向性的研究。

   构造主义是静态的,机能主义是动态的。

经过英国沃德(1842—1925)、司托特(1860—1944)强调动机的中心支配作用,又发展到麦独孤(1871—1938)的目的心理学和策动心理学。

   动力观点和动机研究是现代心理学的共同取向。

吴伟士(1869—1962)的动力心理学、弗洛伊德(1856—1939)的精神分析、麦独孤的策动心理学、托尔曼(1886—1959)的目的行为主义、勒温(1890—1957)的场论、马斯洛(1908—1970)的动机层级论、费斯廷格(1919—)的认知失调论等就是明证。

为此,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家波林(1886—1968)在《实验心理学史》(1950年修订版)一书中,还设专章阐述了动力心理学的问题。

5.由上到下的研究向由下到上研究的过渡,即由人的意识的研究到动物心理学的研究,再由动物心理的研究转向人的行为的研究。

   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是内容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对立、斗争的继续和发展。

内容心理学向构造主义心理学发展,铁钦纳坚持研究“是什么的心理学”,即内容是什么?

不探求其意义和价值。

而意动心理学则向机能心理学发展,主张研究意识的机能或功用。

强调意识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产物,认知、行为是适应环境的手段。

它同构造主义相对立,采用了发生学的观点和客观方法,促进了应用心理学的发展。

但它陷入了生物学化的境地。

这是美国心理学的主流和特色。

   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的对立,以动物心理学为中介,如英国罗曼尼斯(1848—1894)的“拟人说”与其对立的摩尔根(1852—1936)的“节省律”,进一步过渡到和行为主义,即从上到下的过程、到从下到上的过程的过渡。

行为主义既厌弃构造主义那种把意识分解为感觉和感情两个主观元素,又厌弃机能主义那种保留一些模糊术语发情绪、意志、历程等不彻底性,极力把机体应付环境的一切行为统统归结为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从这一意义上说,机能主义只不过是进化论的假儿女,而行为主义才是“唯一彻底而合乎逻辑的机能主义。

”①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1878—1958)自称是彻底的机能主义者,指铁钦纳所要求的机能主义,这说明行为主义与机能主义的血缘关系。

   现代心理学的产生到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的发展中,一般的倾向是由一个层面转到另一个层面,即由一个极端转到另一个极端。

如只讲意识不讲潜意识,或只讲潜意识不讲意识;只讲意识不讲行为,或只讲行为不讲意识;只讲元素分析不讲整体综合,或只讲整体综合不讲因素分析;只讲机能不讲结构,或只讲结构不讲机能;只讲人和动物的共性和连续性,不讲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等等,各执一端,均有片面性。

(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西方现代心理学派出现逐渐克服片面性、极端性,互相吸收、融合的趋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不同基础上的综合:

1.托尔曼在行为主义基础上的综合。

通过吸收完形学派、机能主义、精神分析及现代自然科学成果,行为主义由华生对分子行为(或小件和行为)的研究发展为托尔曼对整体行为(或大件行为)的研究,并且“中介变量”的形式复活了意识的作用,即S-O-R公式的产生。

这就是说,托尔曼在行为的心理分析中,从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探索有机体的内部过程,以解答“为什么有这反应”的问题。

2.勒温在完形心理学基础上的综合。

勒温弥补了这一学派过去只研究知觉之不足,日益重视需求、动力、人格的研究,加强对心理生活空间、心理整个过程的研究,进而开创团体动力学并扩展到社会心理学的领域。

另外,在批判构造主义的静态分析的同时又用真实部分的动态分析恢复了分析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

3.文化派在精神分析基础上的综合。

新精神分析注意克服弗洛伊德潜意识决定论和生物主义的极端片面性,不但不否认意识的作用,甚至开始注意意识的功能,特别是日益重视社会文化的因素,提出所谓“社会决定论”(弗罗姆)、“文化决定论”(卡丁纳)的原则,并把重心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转移到人际关系上。

(四)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

   在西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中,上述三种综合虽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还没有完全克服各自学派的局限。

因而,到了六十年代以后,在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中,又出现了与现代哲学中的科学主义与人体主义两大思潮相适应的两种更大的综合取向。

1.认知心理学的综合。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包括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如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心理主义认知心理学(如行为主义逐渐衰落期间主张研究心理、意识等内部过程的人)和信息加工心理学三种。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则专指信息加工心理学,即用信息加工观点来解释心理活动的历程,这就是现在通常使用此概念的内涵。

   如果说新行为主义、完形心理学派和新精神分析的综合主要限于心理学派自身内部的综合,那么认知心理学则除了这一综合外,还包括同邻近科学之间的综合。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既吸收了机能主义、完形心理学、精神分析等心理学派关于认识发展和儿童思维的成果,又集合了各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语言学家和控制论学者的智慧,以我为主,创造性地综合成一个独特的理论体系。

他们把人的认知结构放在历史发展中,认为人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心理结构,它们是整体性、转变性、自我调节(反馈)三者的统一体。

其中,强调了认知的内外过程统一中的重要作用,并把有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适应(平衡)视为主体认知发展的推动力。

这种从历史进化、发展去研究人的智慧本质的观点,无疑是一大进步,并支持和丰富了科学认识论。

当然,由于这一学派对人的社会性的实践活动重视不够,因而仍然属于欧洲机能主义的范畴。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已成为西方心理学一种主要取向的认知心理学,主张用信息加工、综合整体的观点研究人的复杂认知过程。

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1)强调在认知过程中,人总是利用过去的经验,使用一定的策略来获得和加工信息;

(2)强调对人的认知过程要进行整体的综合分析。

这样,不仅弥补了完形心理学派抹煞人的过去经验作用的弊端,而且促进了多水平、多侧度的认知活动整体的综合分析的科学化。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综合。

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由马斯洛、罗杰斯(1902—1987)等人所创立。

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生命意义、创造力和自我实现,反对心理学中的“第一势力”行为主义的机械决定论和“第二势力”精神分析的生物还原论,故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第三势力”。

它不仅把人的本性和价值提到心理学研究的首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组织管理、教育改革、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但它仍存在强调自然因素在人性中的作用,忽视社会在发展人性与自我实现中的决定意义。

   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中分化出来一个新学派,即超个人心理学,以追求人生意义和超越自我为主旨,自称是心理学中的“第四势力”。

如果说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渴望以人为中心,崇尚自由和尊严的心理学,那么超个人心理学则是以宇宙为中心,超越人类和人性的心理学。

   综上所述,西方现代心理学的基本思想线索是围绕机能主义与结构主义的对立与争论展开的。

其中,机能主义在古代的胚胎形式是柏拉图的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的生机论心理学思想,近代的表现形式是荷兰和德国的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官能主义和统觉主义),现代的发展形式则以意动心理学为开端主要包括机能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日内瓦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等。

而结构主义在古代的胚胎形式是原子论心理学思想,近代表现形式是英法两国的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联想和感觉主义),现代的发展形式则以冯德的内容心理学为开端主要包括构造主义、完形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

二、西方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启示

(一)心理学的性质

   在西方心理学史上,德国赫尔巴特(1776—1841)第一个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冯特则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并开拓了自然科学(个体心理学)和人文科学(民族心理学)两种心理学定向。

科学心理学诞生后,其主流是机能主义心理学,包括被视为“唯一彻底而合乎逻辑的机能主义”的行为主义在内,都坚持心理学是自然科学(詹姆士),或生物科学(安吉尔),甚至华生断言心理学应该而且必须是自然科学,否则便无存在的价值。

所以,传统主流心理学一直力图把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自然科学。

正视心理学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对心理学走向客观、严谨和科学的道路有正面意义,但把心理学完全自然科学化则是极端的和有害的。

   与传统主流心理学相对立的,德国理解心理学(或描述心理学)家狄尔泰(1833-1911)则坚持心理学是人文科学。

他认为,我们解释的是自然,而对精神生活则是理解。

他指出,建立在解释的基础上,科学的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的范式对人类科学是不适用的,相反,心理学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成为人类科学的基础科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对非人性化的行为主义的反动,极力弘扬人性和人的价值、尊严与潜能,把心理学视为一门人学。

无疑,这种扬弃心理学史上的自然科学传统是有进步意义的。

当然,人学是一个广泛的范畴,按照人的属性,可把人学分为三类:

人的自然科学、人的社会科学和人的精神科学,合起来就是人的科学。

尽管心理学基本上属于人的精神科学。

但不宜简单地把心理学归入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确切地说,心理学是一门介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科学、边缘科学、交叉科学。

关于心理学的分支,有的可作为社会科学如社会心理学,有的可作为自然科学如神经心理学。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有些西方学者主张把心理学划入生物学的范畴。

所谓社会生物学是以自然选择的原则阐明动物社会行为进化的学科。

它是在以进化论为指导的习性学和遗传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学说。

对用此种观点解释心理学,则褒贬不一。

赞同者认为这将会引起心理学整个面貌的变化,恢复对人性的关注,重新研究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重视人的生物性对文化的影响;不赞同者则认为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翻版,它必然使心理学重蹈生物学化的覆辙。

所以,我们还应坚持心理学是中间科学的定向。

(二)心理学的对象

   回顾西方心理学史,哲学心理学时期(指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心理学思想寓于哲学的时期),基本上以灵魂或心灵为研究对象。

科学心理学时期,各个心理学派的研究对象:

(1)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对象为意识,其中冯特内容心理学提出研究直接经验,铁钦纳构造心理学提出研究从属经验。

(2)意动心理学的对象为意动,即不是感觉、判断等的心理内容,而是感觉、判断等的心理学。

(3)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对象为意识,主要是研究意识对机体适应环境的功效和作用。

(4)行为主义的对象为行为,华生和斯金纳(1904—1952)主张研究可以观察测量的分子性行为和外显反应或活动,而内隐性的心理结构、意识历程如心象、记忆等,均不视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至于新行为主义者赫尔(1884—1952)、托尔曼则将行为的定义放宽,除可观察量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整体行为、内隐性的意识历程如中介变量。

(5)完形心理学的对象为意识和行为的整体,主要研究意识和行为的完整结构和历程。

(6)精神分析以患者或心理变态者为对象,专门研究潜意识,包括个体潜意识(弗洛伊德)、集体潜意识(荣格)、社会潜意识(弗洛姆)。

当然,新精神分析已愈来重视意识的研究。

(7)日内瓦学派的对象为儿童认知活动,主要研究智慧的性质及其结构和机能。

认为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而适应依赖于有机体的同化与顺化(或顺化)两种机能的协调,使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

这就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发展的逻辑。

(8)人文主义心理学以精英、名人或心理健康者为对象,强调研究人的本性、体验、价值、潜能、创造力和自我实现。

(9)超个人心理学(或称超现实心理学)改变传统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的架构,以超常的心理健康和超越自我的幸福为对象,重点研究超越个人中心、自我封闭和自我满足的意识状态。

(10)认知心理学的对象为个体信息加工历程,专门研究人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信息或知识的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心象、思维、言语等。

   由上述可见,关于心理学对象的整体架构,起码应得出下述三点结论:

(1)普通心理学不应以患者或天才为样本,而应以一般正常人为研究对象。

这样才能发现人的普遍的心理规律,否则难以涵盖人的心理内容。

(2)心理学既要研究个体心理、自我心理,又要研究群体心理、超自我心理。

从而使心理学由狭小的个体研究范围扩展到广阔的社会心理的研究领域,由传统的追求心理适应的低层次的研究上升到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心理生活质量的高层次的研究。

(3)心理学既要研究人的显意识(或意识)又要研究潜意识(或无意识),既要研究心理又要研究行为。

这样我们才能吸收各种研究取向的长处,避免其片面性,收到全方位、多视角研究心理学的实效。

因此,把心理学规定为研究心理(意识和潜意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是完全合乎逻辑的。

(三)心身问题

   心身问题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但一直到目前还在争论而没有得到完全明确的解决。

对心身问题可从两种不同的视角考察。

如从哲学视角来看,它属于心物范畴的问题;如从科学(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它表现为心脑问题、心理与生理问题、心理与高级神经活动的关系的问题。

   对心身问题的归类,有各种不同的见解。

麦独孤把它们归纳为副现象论、心身并行论和心身一元论(或等同论)三种,而福多则把它们归纳为唯物论和二元论等两类。

他们的归类基本上是三十年代以前的情况,比较陈旧,也不完全。

   当代一些西方学者根据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对心身关系问题提出创新性见解。

著名美国神经生物学家斯佩里(1913—)反对还原论,主张意识是人脑的最高层次相关活动的“突现物”。

他认为,意识与脑的神经事件不是一回事,“它必定不同于并超越组成它们的神经事件”,而只是“在脑活动的最高层次突现出来的某些动力的整体的特性。

”斯佩里首次用科学术语说明了大脑过程突现的精神事件如何超越神经事件而不能等同于或还原为神经事件的道理,从而与庸俗唯物论、机械唯物论划清了界限。

   著名澳大利亚神经心理学家艾克尔斯(1903—)强调“自我意识精神”具有主动探索的特性,具有选择功能和综合功能,反对把意识置于消极被动的身心平行论,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他的错误在于,反对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唯物主义只重视脑的状态,否定精神对脑的作用,说什么这是“不符合经验事实的”,必须“摒弃这种浅薄的唯物主义教条”。

他主张,精神和脑是两个独立的实体,公然宣称自己是二元论者。

由此他否定人的意识经验的统一的客观物质来源,抹煞了神经元的整合作用,完全归结为“自我意识精神”的综合作用,这样最终就不能不陷入唯心主义的一元论。

(四)心理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从西方心理学史来看,理性主义、官能主义和统觉主义心理学大多数把心理看作主体的内在状态,强调意识的主观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一点在哲学心理学时期表现最为突出。

但是,由于经验主义、联想主义主要是行为主义长期在现代心理学中占据统治地位,因而极力否定心理的主观性,排斥对人的内在意识过程的研究,存在着严重的客观主义和机械主义倾向。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在行为主义进一步陷入困境和危机的情况下,许多心理学家纷纷抛弃行为主义的立场转而研究人的心理过程,于是认知心理学应运而生。

这不仅是一些心理学家向早期冯特以意识经验为研究对象的实验心理学的回归,而且还是取代行为心理学的客观主义机械图式的一场“认知革命”。

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突出人的自由与尊严、自主与选择、价值与潜能、创造力与自我实现,显然这既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弘扬和心理主观性的肯定,又是对行为主义的外部机械决定论和生物还原论的否定。

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传统心理学由来已久的客观主义倾向。

   应当明确,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这是心理反映的能动性和主客观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

因为在人的意识活动中,外部条件能否起作用,起什么样的作用,并不简单地决定于外部条件,而是决定于外部条件落在一个什么样的内部条件的基地上,决定于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矛盾统一的关系上。

因此,我们既反对自生论,又反对机械论,主张人的心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对立统一。

人的心理的客观性表现在:

(1)人的心理的来源和根源是客观世界,即存在(主要是社会存在)决定意识。

(2)心理的对象和内容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即反映者与被反映者具有同一性和相似性。

(3)人的心理的使命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即客观世界和意识能动作用的物化对象。

人的心理的主观性表现在:

(1)人的心理活动的承担者和体现者总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主体及其反映形式,即意识的过程始终是在主体内部来实现的。

(2)人的心理个别差异的内部条件是主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格特征、知识经验、身体素质等,即人们对客观对象反映速度的快慢、数量的多少、程度的深浅、内容的正误等,都要受到人的主观世界的影响与制约。

(3)人的心理对客观现实反映的性质与程度是客观实在的近似的复写和摄影,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