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72464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0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1 新闻两则

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体裁的有关知识。

2.了解解放战争的概况。

3.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新闻体裁的有关知识。

2.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情导入

电视,以及五彩缤纷的视频、极富渲染力的音响、精彩的制作、丰富的内容吸引着我们,而新闻,又是电视节目中的重头戏,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两篇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二、自主预习

1.课题解析(见《随堂1+1》)

2.走近作者(见《随堂1+1》)

3.字词梳理(见《随堂1+1》)

4.本文初读,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理清新闻的结构。

【交流点拨】

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主体:

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三大军渡江的进展。

背景:

解放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

结尾:

在主体之中。

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说出《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

三、合作探究

朗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思考:

1.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交代了通讯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

2.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交流点拨】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和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3.主体部分分几层?

是怎样衔接在一起的?

【交流点拨】主体部分分三个层次,分述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渡江作战情况。

第二层开头说明时间(20日下午五时)与第一层开头(20日夜)相并列。

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第三层开头的议论说到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这一句在第二、三层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朗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思考。

4.课文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

【交流点拨】一方面,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蒋军弃城南逃的原因。

四、反馈训练

尝试完成《随堂1+1》“当堂强化”作业。

五、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对新闻的有关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明确阅读新闻的“三五六”(即三个特点、结构的五个部分、记叙的六个要素)。

附:

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第2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从整体上了解了课文内容,并处理了字词,这节课我们共同继续分析课文。

二、合作探究

1.文本探究

(1)请写出《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文中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

【交流点拨】人物:

中原我军。

时间:

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

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

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

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被迫弃城南逃。

经过与结果:

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个据点外,全部为我军解放。

(2)作者对西路军的渡江情况作了哪两方面的议论?

详略是怎样安排的?

顺序能否颠倒?

为什么?

【交流点拨】议论了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指出一方面是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另一方面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签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对我军善战略议,对敌军的情况详议。

因为把极少数战犯同广大官兵相区别,以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国民党反动派拒签和平协定,正是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的直接原因;不能颠倒。

因为对于胜利的取得,我军英勇善战是必须给予充分肯定,而且从行文气势和语言衔接看也是最佳写法。

2.品味语言

新闻的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讲话”,这就要求语言准确,课文哪些句子或哪些词语你认为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方式:

提问,由学生来寻找,来讨论。

(1)“百万大军”的数字准确吗?

(2)“不含”一词的用法有何作用?

【交流点拨】

(1)“百万大军”是一个约数,体现我军气势之大,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2)“不含”是不包括的意思,不包括九江,也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3)我军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句中带点词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带点的动词铿锵有力,表现了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挡,节节胜利,所向无敌的气势。

(4)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说明了共产党已在江淮河区域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

3.写作借鉴

(1)比较阅读思考这两则新闻具体写法有什么不同?

【交流点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途。

(2)叙议结合,结构严谨。

这篇新闻,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为中心事件,因而文章内容紧扣“南阳”。

我军力量的强大、根据地的建立以及蒋军内部人事的变动,都以“南阳”为轴心,记人叙事集中而明确,行文首尾呼应。

同时,南阳的解放是以王凌云收束,这就使文章的结构非常严谨。

(3)及时、准确、真实

三、迁移拓展

运用所学有关新闻知识,写一则新闻,报道发生在你自己身边的新鲜事,300字左右。

(注意:

要符合新闻的结构和要素)

示例:

东方红学校九月一日上午八点全体师生精神抖擞的整齐汇聚于学校操场。

随着红旗的升起,开学典礼拉开了帷幕。

首先,赫校长代表学校党政为新学期典礼致辞,他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东方红中学全体师生上学期中表现出甘于奉献、勇于拼搏的精神,并指出在新的一年要夯实基础、求实发展。

希望全体老师继续发扬敬业、奉献精神,积极参与、认真投入,为学生、为自己、为学校的稳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之后,优生上台领奖,整个过程热烈、庄重、掌声不断。

四、课堂小结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了解到《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

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

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同时我们复习了新闻的有关知识,希望同学们把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从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五、反馈训练

尝试完成《随堂1+1》“课后练案”作业。

附:

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2 芦花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及环境特征,感受其传奇色彩。

2.把握故事情节,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掌握解读叙事性作品的方法思路。

3.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

4.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体味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情导入

铁道游击队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它发生在齐鲁大地上,充满了传奇色彩。

其实,在抗日战争时期,类似的传奇故事数也数不清。

比如,在冀中平原,在美丽的白洋淀上,就有这么一个老头子,年龄将近六十岁了,可他仍像年轻人一样,毅然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去。

并且以他的勇敢和智慧,狠狠地教训了敌人。

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作家孙犁的一篇小说——《芦花荡》。

二、自主预习

1.课题解析(见《随堂1+1》)

2.走近作者(见《随堂1+1》)

3.字词梳理(见《随堂1+1》)

4.文本初读,整体感知

(1)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这种体裁的三要素是什么?

【交流点拨】小说。

三要素: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2)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试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交流点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队伍驻扎在苇塘里,里外交通全靠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他非常自信。

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其中一个女孩受了伤,他发誓要为女孩报仇。

他引诱鬼子进入他的埋伏圈,用锋利的钩子把鬼子钩住,用竹篙痛打鬼子。

(大意正确即可)

三、合作探究

1.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一层(1~8):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为故事发展作铺垫。

二层(9~19):

故事开端,一天夜里老头护送两个女孩去芦苇塘。

三层(20~54):

故事发展,写老头过于自信导致女孩子受伤,体现老头过于自信。

四层(55~63):

故事高潮结局,老头痛打鬼子,为大菱报仇。

2.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表现在什么地方?

【交流点拨】表现在老英雄身上,老人年近六十,身体干瘦,却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部队的供给,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就是因为他,敌人的阴谋总不能得逞。

3.“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请你结合上下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说说“狠狠”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交流点拨】这句话的意思是,面对凶暴的敌人,白洋淀的人民威武不屈,努力长高的苇子正好为淀里的抗日军民提供掩护,苇子俨然成了抗日利器。

“狠狠”一词形象地表达了抗日军民对日寇的仇恨。

4.透过“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

敌人发了愁。

”这句话,你看到了怎样的事实?

反映了什么问题?

【交流点拨】写敌人为封锁毒计的失败而哀愁,反映了我抗日军民的顽强和智慧。

四、反馈训练

尝试完成《随堂1+1》“当堂强化”作业。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并处理字词,老英雄的形象印在了我们心中。

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

附:

板书设计

芦花荡——美

第2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从整体上了解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分析课文,感受老英雄的传奇故事。

二、合作探究

1.文本探究

(1)“老头子”执行任务从不带枪,为大女孩复仇仍不带枪,你认为他这是不是鲁莽?

请结合文段内容说明你的理由。

【交流点拨】不是鲁莽。

因他心中有着对人民的爱和对敌人的恨,靠着高超的水上技艺,拥有独特的对敌斗争的利器——船桨和鱼钩,使他在对敌斗争中游刃有余,是处于高度的自信。

(2)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

你还能想起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

【交流点拨】可由歌声想象战士的情绪,想象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

具体地说,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

傍晚休息的时候,战士们放声歌唱,歌声是对敌人沉重的打击。

(3)本文为了突出老英雄的形象,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请举例说明。

【交流点拨】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例如:

第4段中“老头子……特别明亮”这一段文字属于肖像描写,刻画了一个精明强干、敏锐、机智、特别有精神的、英勇果敢的老交通员的形象。

2.品味语言

(1)文中第1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体味:

“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气氛。

“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写出了白洋淀水的晶莹清澈和白洋淀自然环境的优美。

可是,在这美丽的周围,敌人的炮楼林立,封锁和监视着这片革命根据地。

白天,这里一片死寂,连水鸟也“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只有到了深夜,才能听到它们“飞动和唱歌的声音”。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爱和憎。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把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的生存姿态烘托了出来。

(2)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交流点拨】烘托老头轻松愉快的心情,有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

3.写作借鉴

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的?

【交流点拨】

(1)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干瘦,而且不带一支枪。

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

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部落空,保证了塘内物资的充足与联络的通畅。

两方面的巨大反差,使老英雄富有传奇色彩。

(2)“英雄的行为”更富有传奇色彩,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

先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

大菱受伤后,老人发誓说:

“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而女孩却一再怀疑,先不答语,后来竟说“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

”写女孩的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

后来叙述打鬼子,也只交待打鬼子的过程,而不写他事先已设好圈套;写打鬼子的过程,只写老人的行动,也不写其用意,就在剥莲蓬、绕小船中,巧妙地痛击鬼子。

让人读后才恍然大悟,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

三、迁移拓展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把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教师点拨:

抓住对老英雄的崇敬、赞叹,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对昨天自己怀疑老人的羞愧、歉疚等心理来写。

示例:

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她想这位老同志昨天说的话可不是放空炮,自己真是小看了老同志,别看他这么大年纪,真是老英雄啊!

你看他,面对十几个鬼子,毫不畏惧。

想不到他足智多谋,原来把一大捆莲蓬放在船头,自己有滋有味剥着莲蓬吃,是在引诱鬼子。

他驾船的本领神了,好像牵着鬼子的鼻子在转。

鬼子在水里转来转去怎么会不敢动弹了呢?

怎么一股一股血水冒上来呢?

老同志还没动手,鬼子怎么就流血了呢?

定然是水下设了什么机关,他真有点子。

原来他真有他的本事,不用枪,一个人就能对付十几个鬼子,叫鬼子只有挨打的份,没有还手的力。

老英雄砸得好,狠狠砸!

叫他们头破血流。

大菱的仇算是报了,回去告诉大菱,让她知道这英雄的故事,让她早日养好伤,向老英雄学习,打败日本鬼子。

四、课堂小结

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老头子。

他有鲜明、倔强的个性,智勇双全,决不认输,决不退缩的精神。

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为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作者用了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一方面写条件:

敌人封锁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干瘦,不带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

精神自信,业绩突出。

两个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富有传奇色彩。

这种写法在同学们的作文中也可应用。

五、反馈训练

尝试完成《随堂1+1》“课后练案”作业。

附:

板书设计

芦花荡

六、教学反思

3 *蜡 烛

(1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中所凝结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一支结婚喜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

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二、自主预习

1.课题解析(见《随堂1+1》)

2.走近作者(见《随堂1+1》)

3.字词梳理(见《随堂1+1》)

4.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本文描写的是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

(2)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交流点拨】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

地点:

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

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契柯拉耶夫。

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一位饱受法西斯侵略战争之苦的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珍爱的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坟头。

(3)梳理文章思路:

从叙事过程看,全文共分为四部分。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1~7):

讲红军战士偷袭牺牲。

第二部分(8~31):

讲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烈士。

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

第一层(8~13):

炮火余生,发现烈士。

第二层(14~26):

冒着炮火,掩埋烈士。

第三层(27~31):

点燃蜡烛,守护烈士。

第三部分(32~42):

老妇人的英雄行为感动了红军战士。

第四部分(43~44):

再现并赞美蜡烛的火焰。

三、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找出感人的因素。

【交流点拨】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2.作品中反复描写战争的场面,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交流点拨】在猛烈的炮火下,育乞西平静地整理烈士的遗体,清理墓坑,吻别死者,掩埋烈士,守护英灵。

这些是只有母亲对儿子才有的动作,我们能真切感受到老妇人育乞西满心的哀痛。

“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渲染了浓重的恐怖和哀痛的气氛,烘托了老人失去爱子般的伤痛。

3.作品中是如何刻画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

(动作和心理)

【交流点拨】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心理和塑造人物形象的又一重要手段。

老妇人在炮火下平静地整理烈士的遗体,清理墓坑,吻别死者,掩埋烈士,你是如何看待妇人这一切行动的?

4.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交流点拨】

(1)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四、迁移拓展

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试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段中表现老妇人的心理活动,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示例:

战争是残酷的,它摧毁了一切美好的东西。

它让我们失去了家园,它让我们失去欢笑,它让视野一片荒凉……这些年轻的红军战士成了战争的牺牲品,我点燃珍藏多年的红烛来表达我对红军战士的敬意,希望它们在九泉之下安息,也希望那些侵略者们早日清醒过来,早日结束战争,让人们免受战争之苦。

五、课堂小结

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

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六、反馈训练

尝试完成《随堂1+1》“当堂强化”“课后练案”作业。

附:

板书设计

蜡烛

七、教学反思

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1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本文,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与朗读中体会作家那种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学习那种谴责侵略、对被侵略与被掠夺者的同情的优秀品质。

2.反复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文章深刻的内涵,学习含义隽永、意味深长的语言。

3.学习作者带着深厚感情来描写景物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品评生动睿智的语言,体味非凡的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法国作家雨果先生就《悲惨世界》能否发表的问题,给编辑寄了一封信,信的内容简洁至极,只有一个问号,编辑认为可以发表,也回了一封信,大家猜猜,他回的是什么?

对,是感叹号!

看来雨果先生写信是很讲究简洁的,那么咱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封信——《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看看这封信又写了什么?

二、自主预习

1.课题解析(见《随堂1+1》)

2.走近作者(见《随堂1+1》)

3.字词梳理(见《随堂1+1》)

4.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是一封公开信,这封信到底写了什么呢?

就让我们走进文本,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课文,筛选主要信息,明确文章写了什么?

可以分为几段。

【交流点拨】本文赞美了空前绝后的圆明园和谴责了英法两个强盗对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全文分两部分:

一部分

(1):

交待写作缘由,回述巴特勒上尉征求雨果对远征中国的看法。

二部分(2~10):

赞美圆明园,谴责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

三、合作探究

1.速读课文,看看雨果先生对这件事到底是怎样评价的?

圈画出讽刺侵略者的语句。

【交流点拨】本来巴特勒上尉想借雨果的大名好好在歌颂一下自己“赫赫的战功”,所以让雨果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可谁想雨果却这样认为“美丽的东方,有一个美丽的圆明园,有两个无耻的强盗,用无耻的手段将这美丽摧毁”,对此,雨果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2.“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交流点拨】这是对圆明园的赞美。

运用比喻,说明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的杰作。

3.重点分析并赏读: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丰功伟绩!

收获巨大!

【交流点拨】运用反语,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进行谴责和讽刺。

4.想一想,同学们,雨果之所以可贵,你们认为最可贵的地方在哪里?

【交流点拨】可贵在正直无私、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

(板书:

正直无私)

他能够把政府和人民分开来看。

我们想一想,雨果站在世界文明的高度,手握文明和野蛮的标尺,义正词严,对侵略者的行径,进行了批判,雨果痛心了,雨果为文明的消失而感到痛心,雨果愤慨了,雨果为侵略者的行径而感到愤慨,那么,我们刚才与雨果展开了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我相信雨果这种崇高的人格魅力,已经在大家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四、迁移拓展

想一想,巴特勒上尉看到这封信会怎样想?

法国人会怎么想?

用100字左右写出来。

示例:

巴特勒上尉读完信后也许会失落,也许会愤怒,也许会懊悔。

失落是因为从雨果回信的字里行间里并没有看到他希望看到的东西。

愤怒是因为雨果不仅没有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行为进行褒奖,反而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懊悔是因为巴特勒上尉在进行了认真反思之后,真正认识到了它们发动这场战争的实质,并认同了雨果观点,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五、课堂小结

刚才同学们都谈到对雨果的评价,雨果这个人,有同学在语言中说他是英雄,还有同学说是他的偶像,看来雨果这封信,不但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赢得了我们中国学生的敬佩之心。

六、反馈训练

尝试完成《随堂1+1》“当堂强化”“课后练案”作业。

附:

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文中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语句的含义,理解文章的内容、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理解作者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探究文中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语句的含义,理解文章的内容、主题。

2.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和探究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庆祝“六·一”儿童节的同时,我们无法忘记,在二次大战中,在南斯拉夫的一个小城里,一天之内,有7000多个辜生命遭到杀戮,其中包括300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