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74989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带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带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带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带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带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关于带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关于带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关于带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关于带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关于带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带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docx

《关于带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带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带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docx

关于带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

关于带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

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已经发生事。

或者想象故事。

今天为大家准备的是带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希望能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

带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

1、错误也有价值

一个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把“还有后来人”误读成”了“还有后人来”。

大家听了都哄笑起来,教室里的严肃气氛顿时化为乌有。

怎么办呢?

但见这位教师神态自若,她从容不迫地问:

“同学们,你们在笑什么?

这位同学念的意思并没有错呀!

”经她这么一说,教师里静了下来。

她接着说:

“还有后来人的意思是还有接班人;还有后人来的意思还有人接班。

”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

教师又亲切地说:

“当然,意思不变,并不等于说这位同学读对了。

他所以念错,是由于没有看清楚的缘故。

如果仔细看,认真读,就不会出这种不应该的错误了。

我们请他在为大家朗读一遍,好吗?

”学生们听了,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这时,那位站着的学生情绪更加激昂的读了起来。

2、生命的价值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小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

“象我这样的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院长总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

“明天早上,你拿着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无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拿着石头蹲在市场的角落,意外地发现有不少人好奇地对他的石头感兴趣,而且价钱愈出愈高。

回到院内,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上去卖。

在黄金市场上,有人出比昨天高10倍的价钱来买这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孩子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又涨了10倍,更由于男孩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扬为“稀世珍宝”。

男孩兴冲冲的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把这一切告诉给院长,并问为什么会这样。

院长没有笑,望着孩子慢馒说道:

“生命的价值就象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

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他的价值,竟被传为稀世珍宝。

你不就象这块石头一样?

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生命的价值首先取决于自己的态度。

3、人生第一课

这是美国一家普通的幼儿园。

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上来,她的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

“好!

”孩子们答道。

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

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

“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

“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幼稚的声音在厅中回荡。

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地故事记录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张插图呢?

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

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在一起。

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

“孩子,瞧,这是你写的第一本书。

孩子们,写书并不难。

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课结束,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受到了某种灌输。

如何看待这种灌输呢?

评价:

这样的灌输使孩子们从小就“站着”,不会光“趴着”去看待那些大人物。

这种自信心与健全的人格会为人的一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4、利息

在一次段考中,一个男生的语文得了59分。

他找到老师说:

“老师,您就再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

求您了!

”老师说:

“作文绝对不给加分;但是,我可以给你把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1分。

不过,你可要想好啊,这1分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1还10,下次考试我要扣掉你10分,怎么样?

要是觉得不划算就不要借了。

”男生咬咬牙说:

“我借。

”结果,再后一次段考中,他语文得了91分,扣掉10分,净剩81分。

这位老师:

一是有一颗真切的爱生之心,他不想让学生挨打;二是他充分相信学生;三是他善于利用契机激励学生。

那个借分的学生由于获得了老师的“资助”,得到了老师的关爱,鼓起了奋斗的信心,从考试不及格到考试满分,实现了他自己的许诺。

——一般说,老师对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往往不会很重视,不会很信任,有的甚至会挖苦讽刺,巴不得借家长之手“好好整治”一下学生。

老师心里很想把学生教好,但对学生缺乏爱心,单是“恨铁不成钢”,“铁”就难以“炼成钢”。

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连在一起的。

5、爱的神奇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黑人贫民窟的真实故事。

一位大学教授带着他的学生来到这里搞调查研究,其中有一个课题是对该区200名黑人孩子的前途作预测。

学生们都很认真,不久报告都出来了,结论令人沮丧:

200名孩子无一例外地被认定为“一无是处”、“无所作为”、“终生碌碌”等等。

四十年后,老教授早已去世,他的继任者从档案里发现了这份报告,好奇心驱使他来到当年的黑人贫民窟。

他惊奇地发现:

当年被调查的200名孩子中,除了20个已离开故地,无从考查外,其余180个孩子大多数都获得了相当的成就,他们之中不乏银行家、商人、大律师和优秀运动员。

这一切,他们都说最该感谢的是当年的一位小学教师。

继任者找到当年的小学教师,此时她已是迟暮晚年,吐字不太清楚,可有一句话任何人都听得懂:

“我爱这些孩子。

评价:

只有没有爱心的老师,没有改变不了的孩子。

6、时间的故事

一位父亲下班回家已经很晚了,发现他的5岁的儿子*在门旁等他。

“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爸爸,你1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假如你一定想知道的话,我1小时赚20美金。

”“爸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

”父亲非常生气。

约1小时后,他平静了下来,开始想着自己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

于是,父亲走进儿子的房间,给了孩子10美金。

“爸爸,谢谢你。

”小孩欢笑着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

“为什么你已经有了钱还要?

”“因为这之前还不够,但我现在够了。

”孩子回答,“爸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1个小时的时间吗?

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时间可以换取金钱,也可以换取家庭的亲情和快乐。

给家庭挤出些时间吧,因为有些东西是拿金钱买不到的。

7、分苹果的故事

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家庭,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是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

有两封回信谈的是同一件事:

小时侯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犯人是这样写到:

妈妈问我和弟弟:

你们想要哪个?

弟弟抢先说想要最大最红的那个。

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

“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

”我灵机一动,改口说:

“妈妈,我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

”妈妈听了,非常的高兴,在我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奖励给我。

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

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得到的东西,我不择手段。

直到现在,我被送进了监狱。

那位著名人士这样写到:

我和弟弟都争着要大的。

妈妈说:

“我把门前的饿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

”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

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道理:

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

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可以教他说第一句谎言,也是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永远努力争第一的人。

8、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

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

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

他极其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

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

“你真聪明。

”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

“你一点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读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

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喜欢你的。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阴,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9、总理的老母亲

泰国总理川立派86岁的老母亲川梅,是一个摆食品摊的小贩,她闲不住,虽然高龄了,还在曼谷的一家市场内摆摊卖虾仁豆腐、豆饼、面饼。

她说:

“儿子当了总理,那是儿子有出息,与我摆摊并没有什么矛盾。

我不觉得有什么丢人的,我很喜欢摆摊,在这儿,能见到很多的老朋友。

川梅最高兴的事,就是看到儿子下班回家后狼吞虎咽吃他亲手做的豆腐。

泰国的媒体称赞说:

“一个平民阶层的平凡母亲,教育出一名以其诚实正直而受人尊敬的总理。

”而川梅在面对记者时却谦逊地表示:

“我其实没有作什么,我只不过在他小时候教导他做人必须诚实、勤劳和谦虚。

我从不打骂他,但我也不记得他有那件事让我失望。

评价:

望子成龙是普天之下母亲地共同心愿,任何一条“龙”都是在父母地教育及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有几个母亲做到了川梅这一点?

又有多少母亲在儿子“成龙”之后不母以子贵,仍甘于平凡?

中国母亲们深思。

10、人生最好的教育

(一)

一个青年来到城市打工,不久因为工作勤奋,老板将一个小公司交给了他打点。

他将这个小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条,业绩直线上升。

有一个外商听说之后,想同他洽谈一个合作项目。

当谈判结束之后,他邀这位也是黑眼睛黄皮肤的外商共进晚餐。

晚餐很是简单,几个盘子都吃得干干净净,只是剩下两只小笼包子。

他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

外商当即站起来表示明天就同他签合同。

第二天,老板设宴款待外商。

席间,外商轻声问他,你受过什么教育?

他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

父亲去世后,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

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你自个儿地事就中……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渗出亮亮的液体,端起酒杯激动地说:

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

一个人受过苦,便知道珍惜;一个在贫寒中长大的人,不会不知道勤俭的重要;一个自小就知道努力做事的人,不会不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在贫穷中什么也学不到,并进而失去人的自尊。

11、人生最好的教育

(二)

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孩,在一所极普通的中专学校读书,成绩也是很一般。

她得知妈妈患了不治之症之后,想减轻一点家里的负担,希望利用暑假这两个月的时间挣一点钱。

她到了一家公司去应聘,韩国经理看了她的履历,没有表情地拒绝了。

女孩收回了自己的材料,用手掌撑了一下椅子站起来,觉得手被扎了一下,看了看手掌,上面沁出了一颗红红的小血珠,原来椅子上是有一只钉子露出了头。

她见桌子上有一条石镇纸,于是拿来用它将钉子敲平,然后转身就离去。

可是几分钟后,韩国经理却是派人将她追了回来,她被聘用了。

一个在爱中长大的人,他最好的回报也是爱。

当爱促使一个人去做他很难做到的事情时,这足以证明爱的力量!

而在一件很细小的、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上也是能体现出对别人体贴和关心的人,他所受到的爱的教育无疑是成功的。

一个诚实的人,其实是最需要勇气。

他必须是敢于面对事实和真理,在别人含含糊糊、唯唯诺诺的时候,勇敢地指出真相。

诚实比一切智谋都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评:

把孩子送去学校,只是去学习一些知识,做人最基本的东西不一定是在课堂上学到的,父母千万不要忘记还要教给孩子一些书本以外的东西,而且教的时候要以身作则。

12、木偶小孩

有一则童话,讲的是在木偶剧团里,一个木偶逃跑了,导演又气恼又着急,发动了人们四处寻找,结果错是把一个小孩当作木偶抓了回来。

因为这个小孩特别听话,马路上路口处的信号灯坏了,红灯总是亮着,而绿灯一直也不亮,这个小孩站在路口处等绿灯,半天就是不走。

导演试了一下,发现这个孩子确实比真正的木偶还听话,后来,他加入剧团,成了一个非常受观众欢迎的木偶明星。

童话中的木偶当然是经过夸张的艺术创作之后的一个典型形象,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受欢迎的木偶明星一般的孩子?

我们的教育常常为其制造生产出的听话、顺从、遵守纪律和规则的产品而满足自豪,却不知我们已有多少缺乏个性和独立性、失去灵性和活力的孩子。

多少年来,我们的教育一直推崇的是听话顺从的乖孩子,强调的是教育的整齐划一。

为此我们使用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育方法,同样的评价标准,要求、衡量着智力、爱好、兴趣和经历、基础迥异的学生。

13、让教育多份选择和智慧

著名特级教师袁浩在处理4个放学后贪玩抓虾的"小调皮"时,用了如下方法:

袁老师事先对他们捉虾的地点做了了解,发现了那个"清浅的小溪"是没有危险的。

于是当4个"小调皮"耷拉着脑袋,站在办公室里等着挨批时,袁老师只是笑着对他们说:

"你们喜欢虾子,这好啊!

大科学家达尔文、法布尔从小不都是昆虫迷吗?

你们谁能告诉我,虾子喜欢歇在什么地方?

你是怎么抓着的?

抓虾用什么办法最好?

虾子到底是什么模样、什么颜色的,头上有什么?

脚有多少只?

尾巴呢……"小调皮们傻了眼,只顾着抓,谁会注意到底是什么模样?

看到孩子们傻了眼,袁老师又拍拍他们的肩膀说:

"我本想让你们明天向全班同学介绍介绍的,可是你们……这样吧,你们再去抓一次,抓的时候,认真看看,好好想想,回来再讲给我听听,好不好?

"孩子们相互望望便撒腿去了。

孩子放学回家忙着捉虾,这事若落在我们手里可能会把他们的家长传来!

左一个"不遵守纪律",右一个"不注意安全",通常是会把孩子说得眼泪汪汪!

因为我们所关注、所思考的只是"放学不回家捉虾"这个事情的性质,至于孩子们捉虾的危险大不大,坏事能不能变成好事,我们很少会去关心和注意的。

在这一点上,袁老师做了有心人。

他通过孩子们对虾的特殊"情结",引导他们进行观察、思考、探索、教孩子们如何玩得更有意义。

教育就是这样,有时只要我们的多些了解和思考,就可能多份选择和智慧。

14、两种思维的碰撞

一天,富有的父亲带着儿子从城里去乡下旅行,想让他见识一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

在农场一户最穷的人家里,他们度过了一天一夜。

旅行结束后,父亲问儿子:

"旅行怎样?

""好极了!

""这回你应该知道穷人是什么样了吧?

"儿子回答:

"是的,我知道了"。

"你能描述一下富人和穷人的区别吗?

"儿子想了想说:

"我们家里只有一条狗,可是他们家里却有4条狗;咱家仅是有一个水池通向花坛中央,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边的小河;夜里我们的花园里只能看见几盏灯,可他们的花园上面却有千万颗星星;还有,我们院子里只能停几辆小汽车,可他们院子里却能容得下几百头奶牛。

"儿子说完,父亲哑口无言。

接着儿子又说:

"等我长大了,一定过上和他们一样富裕的生活。

"孩子心中富有和成人心中的富有是不同的,正像孩子心中的快乐和成人心中的快乐不同一样。

今天要想真正走进新课程,教师一定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把握学生思维方式。

知道学生的理解与想象和教师是不同的,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研究学生已有经验、认知能力、心理特征,认识学生思维,学生才能带着教科书走进教师,这样课堂教学中两种思维的碰撞才能会如"水"如"潮",心灵对话才会撞击出生命的浪花。

在那流淌轻松活力、润泽生命的课堂里快乐、健康、和谐地成长。

15、潜能

传说苏格兰北部的古城堡和蓦地经常闹鬼。

有一个人因为公务繁忙半夜时分才回家,而他又必须经过蓦地。

蓦地里有偶尔传来令人毛骨悚然的号叫,蝙蝠幽灵一样无声地飞来飞去,枯枝像鬼怪的手爪伸向暗黑的天空。

走着走着,他一不小心掉进一个新挖的墓坑里。

这个坑太深太大了,人高马大的他几经努力还是爬不出去。

他索性坐在那里,等天亮再说吧。

这时,又有一个人经过这里,也是不小心掉了下去,这个人使出吃奶的力气也爬不出去。

先掉下来的人实在看不过去,开口说:

"别费力气了,你是爬不出去的。

"那人忽然就听到说话声以为是遇到了鬼,吓得魂不附体,手脚并用,没想到三两下竟然爬了上去,然后惨叫着逃得无影无踪。

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深不可测的,我们没有理由给任何人妄下断语———————"你是庸者,你是天才"。

谁知道一个人的潜能是在什么时候爆发出来?

值得思考的是,平常的生活里,"平庸"的人很少爆发自己潜能因而显得平庸,"聪明"的人则会让自己的潜能像山泉一样长流常新地表现出来,因而不同凡响。

其实,我们全部可以做出不同凡响的事,因为我们的潜能就像埋藏起来的石油,一直没有得到开发。

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作这种"潜能"的挖掘者、激发者,使每一名学生身体里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一个教师都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是整个教育的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