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调节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75586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调调节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空调调节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空调调节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空调调节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空调调节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空调调节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空调调节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空调调节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空调调节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空调调节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空调调节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空调调节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空调调节方案.docx

《空调调节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调节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空调调节方案.docx

空调调节方案

西安欧亚经济论坛

 

 

西安欧亚经济论坛空调调试方案

一、工程概况

西安欧亚经济论坛工程,位于西安市东北浐灞河三角洲地块北端.本工程为五星级酒店,主体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五层,分A、B、C三个段。

该设计全年空调为主,游泳池周边设地板辐射采暖。

A段设新风加风机盘管系统7个,其中SPA设排风热回收系统2个,排风系统10个,地下室设排烟系统2个,正压送风系统1个,补风系统1个;B段设全空气系统5个,新风加风机盘管系统13个,排风系统23个,地下室排烟系统1个,正压送风系统1个,补风系统4个,其中KTV及B1段会议室设排风热回收系统各1个;C段设新风加风机盘管系统14个,排风系统7个,地下室排烟系统1个,正压送风系统1个。

室内空气调节设计参数,如下表:

房间

类别

空气温度(℃)

相对湿度(%)

新风量m3/h·人

噪声

标准

dB(A)

夏季

冬季

夏季

冬季

客房

25

20

45

45

150m3/间

30

宾馆大堂

25

20

45

45

30

45

大堂

25

20

45

45

30

45

主会场前厅

25

20

45

45

30

45

主会场

25

20

45

45

30

40

圆桌会议厅

25

20

45

45

30

40

其他会议厅等

25

20

45

45

30

40

游泳池

28

28

70

70

30

45

餐厅、咖啡厅

25

20

45

45

30

45

其他

25

20

45

45

30

45

二、编制依据

2.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2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文件、图纸资料、设备样本

三、调试目的、要求

在新建的空调系统安装结束,正式投入使用前,需同设计施工和建设单位联合组成调试小组,对系统进行测试调整,这对于检验设计是否正确、施工是否可靠、设备性能是否合格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施工单位交工前的重要工序。

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工程无生产负荷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应在制冷设备和通风与空调设备单机试运转合格后进行。

空调系统带冷(热)源的正常联合试运转不少于8小时,通风系统的连续试运转不小于2小时。

系统调试所使用的测试仪器,性能应稳定可靠,其精度等级及最小分度值应能满足测定的要求,并应符合国家有关计量法规及检定规程的规定。

空调系统测定与调整的目的,就是要检测和调整空调系统的风量:

包括送、回风量、新风量、排风量及各分支管的风量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并按设计要求调整平衡各个风口的风量,以保证室内换气次数,温度、相对湿度、室内气流速度、噪声等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检测完毕后,应针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恰当的改进措施,使系统更完善,从而使空调机组在运行中达到经济和实用的目的。

四、调试内容

根据本工程空调系统特点,通风空调系统的无生产负荷联动试运转测定和调整包括以下内容:

(1)空调机组风量、风压的测定;

(2)风口风量与系统风量的调整与平衡;

(3)空调系统室内参数的测定:

包括温度、相对湿度、噪声;

(4)防排烟系统的测定与调整;

五、调试步骤、方法

5.1调试前的准备

(1)空调系统调试前,调试人员首先应熟悉空调系统全部设计资料,包括图纸和设计说明,充分领会设计意图,了解各种设计参数,系统的全貌及空调设备性能及使用方法等;

(2)调试前必须查清施工方法与设计要求不符合及加工安装质量不合格的地方,并且提出意见整改;

(3)准备好试验调整所需仪器和必须工具,安排好调试人员及调试配合人员。

5.2现场准备工作

(1)空调系统所有电气及其控制回路的检查

试调人员进入现场后指派部分电气试调人员配合,按照有关规程要求,对电气设备及其控制回路检查和调试,以配合空调设备的试运转。

(2)空调设备的试运转

风机:

检查风机接线是否正确,并用兆欧表检查各相对地的绝缘电阻,同时应核对风机、电动机型号、规格是否与设计相符;检查传动皮带轮松紧程度是否适合,用手盘动皮带时,叶轮是否有卡阻现象;检查风机出口处柔性短管是否严密。

风机启动时,应用钳形电流表测量电机的启动电流,待风机运转正常后再测量电动机的运转电流。

如运转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时,应调小总风量调节阀,直到运转电流符合要求。

风管、风阀和风口:

风管内应打扫干净,检查风管内调节阀、防火阀及排烟阀的动作状态,在调整前要保证风管上的多叶调节阀、送、回风口的调节阀全部在开启状态,风管内的防火阀应在开启位置,送排风口的调节阀全部开启。

(3)检查总风管及分支管预留测试孔位置是否正确,如果测孔位置不合格或没有预留,则需在测试前选择、安装好测试孔。

5.3通风空调系统的风量、风压、风机转速的测定

系统风量的测定内容主要为:

送风量、回风量、新风量、排风量和各分支管风量的测定,可以在送风管、回风管、排风和新风管及各分支管上测定。

5.3.1系统风量在风管内测定一般采用毕托管和微压计测定,根据风管内风量的计算式:

L=F·V(m3/h)

其中式中:

F:

风管测定断面面积m2

V:

风管测定断面上的平均风速m/s

因此系统风量测定,实质上是测定风管的断面面积和该断面上的平均风速。

为了准确测定风管内风量,应正确选择测定断面和确定测定断面上的测点。

5.3.2测定断面的选择:

测定断面原则上须选在气流均匀且稳定的直管段上,即按气流方向在局部阻力之后大于或等于4倍管径(矩形风管大边尺寸),以及在局部阻力之前大于或等于1.5倍管径(矩形风管大边尺寸)的直管段上,如果现场条件受到限制,应适当缩短距离,但也应使测定断面到前局部阻力的距离大于测定断面到后局部阻力的距离,同时应适当增加测定断面测点的数目。

5.3.3确定断面内测点

首先将测点断面划分为若干个接近正方形面积相等的小断面,其面积不大于0.05m2,测点位于各个断面的中心,以下图为例:

 

风管断面测点布置图

小断面面积0.2×0.2=0.04m2

在此断面上至少测量15个点,各点分布在小断面中心,如果气流不均匀,可通过增加测点数,各点动压测得后则可计算出平均动压。

然后由下式确定风速:

(1)

=(

+

+

+……

)/n

式中:

……

——各点动压,Pa

(2)V=

ρ:

风管内空气的密度Kg/m3

Pd:

风管内的平均动压Pa

空调机送风量、新风量、回风量均可采用上述方法测量,但当新风管太短,无法开测量孔时,可用热球风速仪,在新风入口直接测量,测试方法见风口风量测量。

排风机的排风量也可用上述方法测量,也可在排风出口用风速仪测量。

对于圆形风管,应根据大小将截面分为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同心圆环,每个圆环上测四个点,且这四个点必须位于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上,所划分的圆环数可按下表选用。

圆形风管直经(mm)

200以下

200-400

400-700

700以上

圆环数(个)

3

4

5

5-6

5.3.4风机的压力通常以全压表示,测定风机全压必须分别测出风机压出端和吸入端测点截面上的全压平均值,通风机的风压为风机进出口处的全压差。

测定压力时风机吸入端的测点截面位置应尽可能可能靠近风机吸入口处。

5.3.5风口风量的测定

本工程有散流器风口、百叶风口、旋流风口及球型喷口

对于散流器风口测试时应加罩测量,用热球风速仪在所加罩的下部均匀布点测量,一般测量不少于5点。

百叶风口、旋流风口、球型喷口可用热球风速仪直接在出风口测得风口风速,测量时须在风口上均匀布置测点,最后计算出平均风速。

回风口或排风口的风速,可贴进格栅或网格处测量。

测量方法采用定点测量法,按风口截面大小,划分为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小块,在其中心处测量。

风口平均风速,按下式计算:

VP=(V1+V2+……+Vn)/n

V1、V2……Vn为各测点风速

n为测点总数(个)

风口风量计算可用:

L=3600KFVpm3/h

F:

辅助风管出口面积m2;Vp:

风口平均风速m/s

K:

考虑风口的结构形式的修正系数,一般取0.7~1.0

如果实测风量与设计风量有出入,可通过调节风口阀门的开度来控制风量,直到实测值符合设计值为止。

5.4系统风量的调整与风口风量的平衡

5.4.1送回风系统风量的调整,就是在测量管段风量的同时,按照需要及时调节设在风管支管上调节阀的开度来控制风量达到一定的数值。

系统风量的测定和调整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测出空调系统总风量,使空调系统在设计风量的0%~120%之间运行。

(2)按设计要求调整送风和回风各干、支管道,各送(回)风口的风量。

(3)在系统风量达到平衡后,按设计要求调整空调系统总风量,使之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4)调整后,重新测定各风口的风量,作为实测风量。

5.4.2风口风量平衡与调整:

调整前,先用风速仪将全部风口的送风量初测一遍,并计算出各个风口的实测风量与设计风量的比值百分数,一般最小比值的风口分别为各支管的末端风口,即S1、S4、S6、S8、S10、S12、S14,所以可选取这些风口为基准风口。

风量的测定调整一般应从离通风机最远的支管Ⅰ开始。

为了加快调整速度,使用两台风速仪同时测量S1和S2风口的风量,此时借助风口调节阀,使两风口的实测风量与设计风量的比值百分数近似相等。

用同样的测量调节方法使S3风口与S1风口达到平衡。

对于支干管Ⅱ、Ⅲ上的风口风量也按上述方法调节到平衡。

各支管上的风口调整平衡后,就须要调整支干管上的总风量,此时,从最远处的支干管开始向前调整。

试调中可以将同样大小的纸头条分别贴在各送风口的同一位置上,观察送风时纸条是否被吹起相同的倾斜角度,以判断各送风口风量是否均匀,如有明显的不均匀,就要调整到基本均匀后再用风速仪测量风量值,这样可以减少测定工作量,从而加快了调试进度。

如果系统实测风量大于设计风量,则可改变通风机出口风阀的开度或通风机的变频器来降低风机的转速。

如系统的风量小于设计值,应改进系统的局部阻力。

5.5防排烟系统的测定调整

防排烟系统的测定调整依据设计说明,模拟设计状况开关防排烟风机及相关系统。

⑴本工程楼梯设有机械加压送风机。

测试前应先测定加压送风机风量送(排)风机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在加压风机风量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开启加压风机,混凝土风道内风速不应大于15m/s,加压送风系统送风口的风速不应大于7m/s,每次开启两个楼层的加压风口阀门,在楼梯门及前室门关闭情况下,采用微压计,测出楼梯对室外的压力40-50Pa。

⑵消防排烟风量测试,应在测得排烟风机风量合格情况下,测出每个风口风量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每层的排烟风量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六、室内参数测定

本工程测定的室内空气参数测定内容有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室内噪音等。

测定应在系统风量和空气处理设备均调整完毕,且送风状态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和室内热湿负荷及室外气象条件接近设计工况的条件下进行。

6.1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测定

室内温、湿度测定前,空调系统应已连续运转至少24小时,等室内状况稳定后再进行测定。

测定仪器采用数字式温、湿度计。

对于一般空调房间,温、湿度测点布置在按设计要求确定的工作区,检测时测点布置在离地面0.8m,距外墙表面应大于0.5m的区域。

各房间测点按下表确定。

表6-1

波动范围

实面积≤50m2

每增加20~50m2

±(0.5~2)℃

±(5~10)%Rh

5

每增加3~-5

≤∣0.5∣℃

≤│5│%Rh

点间距不应大于2m,点数不应少于5个

6.2室内噪声的测定:

空调房间噪声测定,应在全部空调设备开启状态下进行。

对一般性空调房间以中间离地1.2m处为测点,较大面积的空调区域应按设计要求,室内噪声测定可用声级计,并以声压级A档为准。

对房间噪声测量时要避免本底噪声(施工机械、人为活动)对测量的干扰,如声源噪声与本底噪声相差不到10分贝时,则应扣除本底噪声干扰的修正值(见下表)。

表6-2

被测噪声与本底噪声的差值(dB)

3

4~5

6~9

修正值(dB)

-3

-2

-1

未装修修正值(dB)

-5

-5

-5

房间噪声测试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超出设计要求,则需找出原因并进行整改,直到符合要求。

 

七、安全措施

7.1进入现场调试人员严格遵守现场各种规章制度。

7.2调试人员调试时,应遵守各所调设备操作规程,不得随意开启用电设备及损坏现场设施。

7.3调试人员在高处作业时,应该注意安全,在梯子上作业时,应有人保护。

7.4调试人员应严格遵守测试仪器、设备操作规定,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八、数据整理与分析

检测全部完毕后,将测出的原始数据进行计算整理,将这些数据同设计和工艺要求的指标进行比较,来评价被测系统是否满足要求,同时出具合格调试报告。

九、所用仪器设备一览表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检测参数

1

数字式微压计

2

风压

2

数字式声级计

2

噪声

3

数字式温、湿度计

2

温度、湿度

4

热球风速仪

3

风速

5

毕托管

2

风压、风量

6

红外测温仪

1

温度

7

对讲机

2

8

钢卷尺

2

十、调试人员计划

空调调试人员:

4人,分2组,每组2人;

通风工:

4人,通风专业队每队2名,搭配分2组配合调试;

电工:

2人,自备手电筒以及相关电气工具;

空调厂家:

2人,自备专业的设备检修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