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82448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期是(  )

A、18世纪末期

B、20世纪末21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答案:

C

2、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  )

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答案:

A

3、垄断的形成是(  )

A、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B、生产输出的结果

C、金融资本统治的结果

D、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

答案:

A

4、垄断利润是(  )

A、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

B、垄断组织获得的平均利润

C、垄断组织获得的一般利润

D、垄断组织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答案:

D

5、垄断价格的形成和垄断利润的产生表明(  )

A、价值规律不再起作用了

B、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

C、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D、价值规律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答案:

C

6、各种垄断组织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都是为了(  )

A、避免两败俱伤

B、联合起来共同发展

C、相互之间竞争

D、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答案:

D

7、金融资本是由(  )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答案:

C

8、把一些法律上和生产上还是独立的(但已丧失商业上的独立性)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是(  )

A、卡特尔

B、辛迪加

C、托拉斯

D、康采恩

答案:

B

9、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国家政权控制者是(  )

A、银行资本家

B、工业资本家

C、金融寡头

D、商业资本家

答案:

C

10、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占垄断地位的资本是(  )

A、产业资本

B、金融资本

C、银行资本

D、商业资本

答案:

B

11、垄断资本在经济政治上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  )

A、规定垄断价格

B、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C、掌握国家政权

D、避免两败俱伤

答案:

B

12、垄断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  )发生了变化。

A、内容

B、作用性质

C、作用形式

D、作用力度

答案:

C

13、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

答案:

A

14、金融寡头经济上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  )

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

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的方式

答案:

C

15、金融寡头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合作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

答案:

B

16、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  )

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

C、自由价格

D、市场价格

答案:

B

1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

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B、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

答案:

C

1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  )

A、国有企业的存在

B、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

C、私人垄断资本的主导地位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答案:

D

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  )

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答案:

D

20、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  )

A、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C、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D、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答案:

B

21、各国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产生了(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国际垄断同盟

C、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D、殖民地和宗主国

答案:

B

2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与调节是代表着(  )

A、大垄断资本家的经济利益

B、中小资本家的经济利益

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D、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

答案:

C

23、资产阶级国家参与社会再生产的目的是(  )

A、实现供求总量平衡,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B、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社会生产力

C、实现充分就业

D、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答案:

D

24、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制度的性质是(  )

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后资本主义

答案:

C

25、资本输出的实质是(  )

A、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手段

B、发达国家带动其商品输出的手段

C、发达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一种互助互利关系

D、金融资本掠夺、剥削和奴役其它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手段

答案:

D

26、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

A、资本输出

B、商品输出

C、对外经济援助

D、技术输出

答案:

B

27、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是(  )

A、自由竞争

B、垄断

C、社会化大生产

D、大量过剩资本

答案:

D

28、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包括(  )

A、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向纵深发展

B、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

C、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度增加

D、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的出现

答案:

D

29、经济全球化的内容有许多,但不包括(  )

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殖民体系全球化

D、金融全球化

答案:

C

30、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唯一途径是(  )

A、用垄断代替自由竞争

B、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代替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C、用国际垄断代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用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答案:

D

31、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  )

A、有利于所有国家

B、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D、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

B

32、经济全球化带给发达国家的好处很多,但不包括(  )

A、从世界各地获得大量的利润

B、降低其生产成本

C、扩大了贸易逆差

D、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控制

答案:

C

33、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  )

A、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

B、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

C、金融风险加大

D、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

答案:

D

3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是指(  )

A、生产、资本、管理的社会化

B、全面的商品化

C、全面的市场化

D、市场的计划化

答案:

A

35、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要(  )

A、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切改良

B、对资本主义采取全面肯定的态度

C、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

D、借鉴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答案:

C

36、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后,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奠定理论基础的是(  )

A、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B、萨缪尔森的《经济学》

C、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D、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答案:

D

37、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A、实现了自我否定

B、发生了根本变化

C、仍无任何变化

D、有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

答案:

D

二、多项选择题

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

A、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E、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答案:

A,B,C

2、垄断资本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原因是(  )

A、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参与经济调节

B、国内垄断资本需要国家支持以加强竞争的能力

C、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巨额投资,要求国家直接经营或资助

D、生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需要借助国家力量以扩大国内外市场

E、从根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

答案:

A,B,C,D

3、资产阶级推动改良主义的措施主要有(  )

A、通过推行福利政策,举办多种福利事业来缓和阶级矛盾

B、推行“劳资合作”、“工人参加管理”等措施,来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C、宣扬“资本民主化”、“人民资本主义”思想

D、发放小额股票,鼓励工人购买以此宣扬人人都是企业“主人”

E、使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答案:

A,B,C,D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有(  )

A、A、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避免了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化与尖锐

C、从根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

D、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

E、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答案:

A,D

5、垄断与竞争能够并存的原因是(  )

A、垄断不能消除商品经济的竞争基础

B、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激发新的竞争

C、在垄断组织之外,中小企业仍然存在

D、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领域

E、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已经解决

答案:

A,B,C,D

6、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有(  )

A、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B、竞争的手段中加入了更多非经济的手段

C、竞争更为激烈、破坏性更大

D、竞争的范围除经济领域外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领域

E、竞争真正消解

答案:

A,B,C,D

7、垄断价格(  )

A、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B、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商品价格

C、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D、等于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E、否定了价值规律

答案:

A,B,C,E

8、垄断利润是(  )

A、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利润

B、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通过资本自由转移而形成的一种利润

D、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E、等于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答案:

A,B,D

9、垄断形成的原因(  )

A、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产物

B、资本高度集中必然引起垄断

C、少数大企业为避免两败俱伤

D、规模经济效益促使少数大资本走向垄断

E、资本主义经济学家的高明创造

答案:

A,B,C,D

10、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主要包括(  )

A、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B、生产的全球化

C、贸易的全球化

D、金融的全球化

E、政治全球化

答案:

A,B,C,D

11、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并不否定价值规律,因为(  )

A、垄断价格的形成只是使价值规律改变了表现形式

B、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

C、垄断高价是把其他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垄断高价的商品上

D、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

E、垄断价格等于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答案:

A,B,C,D

12、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  )

A、可能相互交往

B、可以和平共处,但也存在斗争

C、不存在和平共处的可能性

D、可以平等互利地发生经济联系

E、共同走向全球化,最后趋同

答案:

A,B,D

13、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  )

A、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B、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C、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D、落后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国内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E、是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答案:

A,B,C,D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主要表现在(  )

A、工会组织日益社会化

B、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

C、生产全面社会化

D、资本日益社会化

E、资本的剥削性质正在消亡

答案:

B,C,D

15、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在于(  )

A、为大量过剩资本寻找高额利润的投资场所

B、为商品输出开路

C、为控制国外原料产地和其他重要资源

D、有利于争夺霸权地位

E、各国可以平等互利地发生经济联系

答案:

A,B,C,D

16、以下说法中正确地说明了社会福利制度的是(  )

A、社会福利制度是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

B、社会福利制度的推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调整的表现

C、社会福利制度是以一种渐进的方式实行社会主义

D、社会福利计划力图纠正市场初次分配中的不公平,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意义

E、社会福利计划将消解资本剥削

答案:

A,B,D

17、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之下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包括(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世界贸易组织

D、七十七国集团

E、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答案:

A,B,C

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是由于(  )

A、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

C、资本输出的需要

D、争夺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

E、它推进了国际经济协调机制

答案:

A,B,C,D

19、资本主义无法根除的主要矛盾是(  )

A、垄断资本与中小资本的矛盾

B、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E、生产与资本的矛盾

答案:

B,C

20、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

A、促使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

B、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C、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D、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平等理念是人类的普世价值

E、推进了国际经济协调机制

答案:

A,B,C

21、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  )

A、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B、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E、经济全球化已经出现

答案:

A,B,C,D

22、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  )

A、长期的历史过程

B、隐蔽的历史过程

C、曲折的历史过程

D、复杂的历史过程

E、乌托邦

答案:

A,C,D

2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  )

A、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B、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C、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D、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划

E、国际经济协调机制

答案:

A,B,C,D

24、从资本输出的主体来划分,资本输出的形式有(  )

A、借贷资本输出

B、生产资本输出

C、私人资本输出

D、国家资本输出

E、消费资本输出

答案:

C,D

25、从资本形态上划分,资本输出的形式有(  )

A、借贷资本输出

B、生产资本输出

C、商品资本输出

D、私人资本输出

E、国家资本输出

答案:

A,B,C

26、对于输入国来说,资本输出(  )

A、促进了输入国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B、带动输入国建设了一些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

C、给输入国带来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

D、有可能造成输入国经济片面畸形发展

E、是其发展的支撑

答案:

A,B,C,D

27、对于输出国来说,资本输出(  )

A、使得输出国在国际贸易中总是处于贸易顺差地位

B、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并带来巨额利润和利息

C、是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

D、强化了金融资本在世界上的统治地位

E、是对输入国的无私经济支援

答案:

B,C,D

28、近二、三十年贸易全球化加快发展的原因是(  )

A、世界资本市场和国际金融体系大发展

B、各国间产业分工的深化使产品交流的必要性大大增加

C、高效率、大批量生产要求扩大国际贸易规模

D、更便捷更灵活的国际贸易方式的发现

E、发达国家无私经济支援发展中国家

答案:

A,B,C,D

29、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的概括有(  )

A、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B、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C、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D、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的统治

E、政治全球化

答案:

A,B,C,D

三、判断题

1、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答案:

×

2、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

答案:

3、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答案:

4、生产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为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

答案:

×

5、垄断的出现也就意味着金融资本的出现。

答案:

×

6、罗斯福新政标志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体系最终得以形成。

答案:

×

7、19世纪末20世纪初,股份公司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

答案:

8、在当代资本主义企业中,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大多同时也是企业的高级职业经理。

答案:

×

9、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上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资产阶级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推动社会进步而进行改良的结果。

答案:

×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答案:

×

11、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可以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答案:

×

12、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最主要的资本输出形式是商品资本的输出。

答案:

×

13、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意味着这些国家放弃了市场竞争机制的调节作用。

答案:

×

14、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根本原因。

答案:

×

15、垄断资本主义的统治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充分物质基础。

答案:

16、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人资本所有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答案:

17、资本主义积累过程发展的历史趋势必然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