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实务案例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88364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实务案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市政实务案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市政实务案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市政实务案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市政实务案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市政实务案例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市政实务案例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市政实务案例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市政实务案例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市政实务案例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市政实务案例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市政实务案例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市政实务案例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市政实务案例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市政实务案例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市政实务案例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实务案例题.docx

《市政实务案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实务案例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市政实务案例题.docx

市政实务案例题

城市道路

1.请从与地下管网的关系角度简要介绍城镇道路路基施工的填筑、压实要点。

答:

填筑要点:

填土分层进行,下层合格后,进行上层填筑,填土宽度比设计宽度宽50cm,当管道位于路基范围内时,沟槽回填土应符合《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且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不得用压路机;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不大于50cm时,应对管道结构进行加固;到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在50cm~80cm范围时,路基压实时应对管道结构采取保护或加固措施。

压实要点:

1.在正式压实前,有条件的应作试验段,以取得压实施工的相关参数;应遵循“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的原则,压路机最快速度不宜超过4km/h。

碾压应从路基边缘向中心进行,压路机轮外缘距路基边应保持安全距离。

碾压不到的部位采用小型夯压机夯实,防止漏夯,要求夯积面积重叠1/4~1/3。

2.分析沥青路面出现龟裂、车辙的原因?

在雨季如何保证半刚性基层和沥青面层的施工质量?

答:

出现龟裂、车辙的原因:

①.如果采用石灰稳定类材料,属于半刚性材料,其强度增长与温度有密切关系,温度低时强度增长缓慢,故应在5℃以上的气温条件下施工,且应在出现第一次冰冻前1~1.5个月以上完工,否则在开放交通后,由于交通荷载作用,基层的强度不足使整个路面结构不足出现龟裂。

②.沥青路面如果在冬季施工,应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并采取“快卸、快铺、快压”等措施,以保证沥青面层有足够的碾压温度和密实度。

在压实过程中,如果压实密度不够,在气温较高时,经车轮碾压压实,会出现车辙。

雨季如何保证半刚性基层和沥青面层的施工质量:

①.基层施工:

对于稳定类材料基层,应坚持拌多少、铺多少、压多少、完成多少的原则;下雨来不及完成时,要尽快碾压,防止雨水渗透;多雨地区应避免在雨期进行石灰土基层施工,施工石灰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时,应采用排除表面水的措施,防止集料过分潮湿,并应保护石灰免受雨淋;雨季施工水泥稳定土,特别是水泥土基层时,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

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路拌法施工时,应排除下承层表面的谁,防止集料过湿。

②.沥青面层施工:

不允许下雨或下层潮湿时施工,雨期应缩短施工长度,加强施工现场与沥青拌合厂的联系,做到及时摊铺,及时完成碾压。

3.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及水泥砼路面施工对开放交通有什么不同?

答: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

待摊铺层自然降温至表面温度低于50℃后开放;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

开放条件与热拌沥青混合料要求相同,但需要提前开放交通时,可洒水冷却降低混合料温度;水泥砼路面:

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弯拉强度的40%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砼强度完全达到设计弯拉强度后,可开放交通。

4.如何保证沥青砼面层、水泥砼面层的冬季施工质量?

沥青面层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项目有那些?

答:

保证质量的措施:

沥青砼面层: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混合料面层在低于5℃时禁止施工,次干路及以下道路在低于5℃时应停止施工,粘层、透层、封层禁止施工,必须施工时,应适当提高拌合、出厂及施工温度。

运输中应覆盖保温,并应达到摊铺和碾压的温度要求。

下承层表面应干燥、清洁、无冰、霜、雪等,施工中做好充分准备,采取“快卸、快铺、快压”和“及时碾压、及时成型”的方针。

水泥砼面层:

搅拌站应搭设工棚或其他挡风设施,砼拌合物的温度不应低于5℃;当昼夜平均气温在5~5℃时,应将水加热至60℃后搅拌,必要时还可以加热砂、石但不应高于40℃,且不得加热水泥;砼拌合料温度不宜超过35℃,拌合物中不得使用带冰雪的砂、石料,可加防冻剂、早强剂,搅拌时间可适当延长;砼板弯拉强度低于1MPa或抗压强度低于5MPa时,严禁受冻;砼板在浇筑前,基层应无冰冻、不积冰雪,摊铺砼时温度不低于5℃;尽量缩短各工序时间,快速施工,成形后,及时覆盖保温层,减缓热量损失,使混凝土的强度在其温度降到0℃前达到设计强度;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检测与验收项目:

压实度、厚度、弯沉值、平整度、宽度、中线高程、横坡、井框与路面的高差。

5.水泥砼面板施工中如何安装模板?

其养护时间如何确定?

答:

如何安装模板:

宜使用钢模板,支模前应核对路面标高、面板分块、胀缝及构造物的位置;模板应安装稳固、顺直、凭证,无扭曲,相邻模板连接应紧密平顺,不得错位;严禁在基础上挖槽嵌入模板;使用轨道摊铺机应采用专用钢制轻轨;模板安装完毕,应进行检验合格后可使用,安装检验合格后表面应涂脱模剂或隔离剂,接头应粘贴胶带或塑料薄膜等密封。

养护时间:

根据砼弯拉强度增长情况而定养护时间,弯拉强度不宜小于设计强度的80%,一般宜为14~21天,应特别注重前7天得保湿保温养护。

6.某城市旧水泥砼路面准备大修,净监测评估后发现部分路段路况完好、其余路段破损严重,请问有那些维护的技术可以采用?

后经研究确定统一采用冲击破碎旧路做底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的方法维护。

请问该维护技术最关键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目前常用的措施有那些?

(白改黑技术)

答:

可以采用的维护技术:

微表处工艺、旧路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工艺、加铺沥青面层工艺。

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最关键的技术要点:

①.对旧水泥砼路做弯沉试验,符合设计要求,经处理后可以作为基层使用②.对旧水泥砼路面层与基层间的空隙,应作填充处理③.对局部破损的原水泥砼路面层应剔除,并修补完好④.对旧水泥砼路面层的胀缝、缩缝、裂缝应清理干净,并应采取防反射裂缝的措施。

目前常用的措施:

①.面层水平变形反射裂缝预防措施②.面层垂直变形破坏预防措施。

城市桥梁

1.某桥梁墩台施工,采用泵送砼浇筑,购买的商品砼在运送到浇筑地点时发现有分层、离析现象,经过半个小时的处理后进行了浇筑。

经细心养护后,墩台仍出现了开裂现象,请问:

(1)砼分层、离析的原因是什么?

(2)上述浇筑过程有什么不妥?

(没有题干,书上的注意事项)

(3)简述如何进行砼的养护?

(4)分析墩台混凝土出现开裂的原因。

(5)墩台的侧模板进行设计时,其计算强度用什么荷载组合?

答:

(1)砼分层、离析的原因:

①.拌合过程(网上找的):

拌合物用水量过大,碎石集配较差、减水剂掺量过大、水泥的存放时间过长、外加剂的影响。

②.运输过程:

运输能力要满足砼凝结速度和浇筑进度的要求,使浇筑工作不间断;运输拌合物的容器应不漏浆、不吸水、内壁光滑平整,能保证卸料及输送畅通;如在卸料前需掺外加剂,外加剂掺量应严格按配合比通知书执行,掺入后应快速搅拌,搅拌时间根据试验确定;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均匀性;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拌合物中加水;要保证泵送的连续工作,受料斗有足够的砼,泵送间歇时间不超过15分钟。

(2)浇筑过程中:

①.要保证连续浇筑,大方量的浇筑要有浇筑方案②.砼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超过初凝时间,且同一施工段的底层砼初凝之前要将上一层砼浇筑完毕,保证连续浇筑③.振捣器振捣时,每一振点的持续时间,以使砼表面呈现浮浆、不出现气泡和不再沉落为准。

(3)砼的养护:

①.一般砼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覆盖和洒水养护;对于干硬性的砼、炎热天气浇筑的砼、大面积裸露的砼,有条件的可在浇筑完成后立即加设棚罩,待收浆后覆盖和养护②.洒水养护时间对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的砼,不得少于7天,掺用外加挤或有抗渗要求的砼,不得少于14天;使用真空吸水的砼,可在保证强度的条件下适当缩短养护时间③.当气温低于5℃时,应采取保温措施,不得对砼洒水养护。

(4)墩台混凝土出现开裂的原因:

水热化的影响、内外约束条件的影响、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砼的收缩变形、砼的沉陷裂缝。

(5)侧模的荷载=新浇筑砼对侧面的压力+倾倒砼产生的荷载。

2.在沉桩过程中,遇到那些情况应暂停沉桩?

如何妥善掌握控制桩桩尖标高与贯入度的关系?

答:

应暂停沉桩的情况:

①.贯入度剧变,桩身发生倾斜、位移或有严重回弹②.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破碎等情况。

掌握控制桩桩尖标高与贯入度的关系:

首先明确沉桩时以控制桩尖设计标高为主,当桩尖标高高于设计标高,而贯入度较大时,应继续锤击,使贯入度接近控制贯入度;当贯入度已达到控制贯入度,而桩尖标高未达到设计标高时,应在满足冲刷线下最小嵌固深度后继续锤击10cm(30~50击),如无异常,即可停止,若桩尖标高比设计值高好多,应与设计和监理单位研究决定。

3.某预制拼装钢桥采用满布支架法施工,请问:

(1)钢梁吊装前的准备工作有那些?

(2)支架和脚手架之间应如何搭设?

(3)钢管的工地焊接应按什么顺序进行?

(4)钢梁的质量验收主控项目由哪几个?

答:

(1)吊装前的准备工作:

①.根据现场情况,在不影响道路、管线施工及水、电、热供应方便得地域设置办公区、生活区和材料仓库②.在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各种管线,涉及产权单位,应事先走访沿线及配合单位,充分做好调整,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确保管线安全。

③.根据横向分配情况,设立临时支撑、施工前要对临时支架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进行验算④.对桥墩的顶面高程,中线及跨距进行复测,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方可安装⑤.除制定运输吊装方案外,还有制定相应的交通导行方案,向交警部门汇报,取得其支持与配合。

(2)支架和脚手架之间应如何搭设:

①.模板支架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或转向方案搭设和安装;支搭完成,必须进行质量检查,施工中不得超载,不得在支架上堆放物料;支架使用期间,需经常检查、维护,保持完好状态。

②.脚手架应按规定采用连接件与构筑物相连接,使用期间不得拆除;不得与模板支架相连接;作业平台上的脚手板必须在脚手架的宽度范围内铺满、铺稳,作业平台下应设置水平安全网或脚手架防护层,防止高考梧桐坠落造成伤害;支架和脚手架必须设置斜道、安全梯等攀登设备,攀登设备应坚固,并与支架、脚手架连接牢固;严禁在脚手架上拴缆风绳、架设砼泵等设备;脚手架支搭完成后应与模板支架一起进行检查验收,并形成文件后,方可交付使用。

(3)钢管的工地焊接的顺序:

①.根据分割方案,确定专门的焊接方案,焊接方案必须考虑现场施焊和工程焊接的区别。

②.除高空作业外,应注意防风的措施。

焊接的注意顺序设计有规定的按规定做,没有规定的为顺桥向宜为从跨中间向两端,横桥向从中心向两侧对称进行。

(4)钢梁的质量验收主控项目:

①.钢材、焊接材料、涂装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②.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等紧固件及其连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③.高强度螺栓的拴接板面(摩擦面)除锈处理后的抗滑移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④.焊缝探伤检验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⑤.涂装检验应符合《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4.某预应力连续梁桥支架法施工,基础为钻孔灌注桩,请问:

(1)支架预拱度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施工预拱度应考虑哪些因素?

(2)简述其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说明施工方案与施工组织设计之间的关系

(3)支架法施工何时需要编制专项安全方案?

何人编制、交由何人审批?

专项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拆除支架需要注意哪些技术要点?

(5)该项目材料采购,水泥应选何种类型?

钢绞线在进场时应如何验收?

锚具、夹具及连接器进场验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6)后张法预应力施工预应力筋的安装和张拉应符合哪些要求?

(7)钻孔设备如何选择?

斜孔的原因是什么?

答:

(1)支架预拱度设置的目的是消除弹性、非弹性变形。

施工预拱度应考虑:

设计文件规定的结构预拱度;支架和拱架承受全部施工荷载引起的弹性变形;受载后由于杆件接头处的挤压和卸落设备压缩而产生的非弹性变形;支架、拱架基础受载后的沉降。

(2)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

施工方法、施工机械、施工组织、施工顺序、现场平衡布置、技术组织措施;施工方案与施工组织设计之间的关系:

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拟建工程的分布方法,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确定,还包括季节性措施、四新技术措施及结合工程特点和由施工组织计划安排的、工程需要所采取的相关方法与技术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3)支架法施工在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00kg以上时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实行工程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编制,如实行分包的,由专业承包单位编制;专项方案由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签字;实行总承包的,专项方案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审核合格后报监理单位,由总监审批签字。

专项方案的主要内容:

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劳动力计划、计算书及相关图纸.专家论证会施工单位参加的人员:

施工单位分管安全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专项方案编制人员、项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4)拆除支架需要注意:

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应按几个循环卸落,卸落量宜由小渐大,每一循环中,在横向应同时卸落,在纵向应对称卸落。

(5)水泥选择类型:

硅酸盐和普通硅酸盐水泥;钢绞线的验收:

钢绞线检验批每批重量不得大于60t,从每批钢绞线中任取3盘,从每盘中的端部正常部位截取一根试样,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力学性能试验,如每批小于3盘,应全数检验,检验结果有一项不合格,则不合格盘报废,另从该批中取双倍数量重新检验,如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不合格;锚具、夹片及连接器进场验收:

“分批成套”验收,“逐套检查”外观、硬度时,(锚具、夹片以不超过1000套为一个检验批,连接器不超过500套,每批锚具抽取10%且不少于10套进行外观检查),(锚具抽取5%且不少于5套、多孔夹片每套至少取5片,每个零件测3点)进行硬度检查,当有一项不合格时,另取双倍数量重检,仍有一项不合格,应逐套逐个检查,合格的使用;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大桥、特大桥要作试验,中小桥可由锚具生产厂家提供试验报告),一项不合格,另取双倍重检,仍有一项不合格,该批产品不合格。

(6)安装要求:

①.先穿束后浇砼时,浇筑砼前,必须检查管道并确认完好,浇筑砼时应定时抽动,转动预应力筋②.先浇筑后穿束时,浇筑后应立即疏通管道,确保畅通③.砼采用蒸汽养护是,养护期内不得装入预应力筋④.穿束后孔道压浆控制在(当空气湿度>70%或盐分过大时,养护7天;空气湿度在40%~70%时,养护15天;空气湿度<40%时,养护20天)的养护时间内,否则应对预应力筋采取防锈措施⑤.在预应力筋附近进行电焊时,应对预应力筋采取保护措施。

张拉要求:

①.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不得低于设计值的75%②.预应力筋张拉端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曲面预应力筋或长度>25m的直线预应力筋,两端张拉;长度<25m的直线预应力筋一端张拉;当同一截面中有多束一端张拉的预应力筋时,应均匀交错的设置在结构两端③.张拉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孔道的摩阻损失进行实测,以确定张拉控制应力值和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④.张拉顺序应符合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宜先中间,后上下或两侧。

⑤.张拉程序符合相关规定(规定在P51表格1K412014-3,太多了)。

(7)钻孔设备选择:

根据成桩方式及土质条件选择钻孔设备。

【①.泥浆护壁成孔桩:

冲抓钻、冲击钻、旋挖钻(前三种适用于黏性土、粉土、砂土、填土、碎石土及风化岩土)、潜水钻(潜水钻一般适用于黏性土、淤泥、淤泥质土及砂土)②.干作业成孔桩:

长螺旋钻孔(地下水位以上的黏性土、砂土及人工填土非密实的碎石类土、强风化岩)、钻孔扩底(地下水位以上的坚硬、硬塑的黏性土及中密以上的砂土风化岩石)、人工挖孔(地下水位以上的黏性土、黄土及人工填土)③.沉管灌注桩:

夯扩、振动(黏性土、粉土、砂土)④.爆破成孔:

地下水位以上的黏性土、黄土碎石土及风化岩】。

出现斜孔的原因:

①.场地不平整和密实度差,钻机安装不平整或钻进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降②.钻杆弯曲、钻杆接头缝隙太大③.钻头翼板磨损不同,钻头受力不均④.钻进中遇到软硬土层交界面或倾斜岩面,使钻压过高导致钻头受力不均。

轨道交通

1.深基坑开挖时可能出现那些变形?

需要监测那些要点?

有那些主要控制方法?

在这些方法中,围护有那些类型?

两类支撑点各有何特点?

防止基坑流入地面水的措施有哪些?

常用的降水方法有哪些?

降水井应如何布置?

答:

深基坑的变形:

①.围护外侧土的变形②.围护墙体水平变形③.围护墙体竖向变形④.基坑底部隆起⑤.地表沉降。

监测重点:

①.侧壁水平位移②.基坑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③.地下水位④.坑底隆起。

控制方法:

①.增加围护结构和支撑的钢度②.增加围护结构的入土深度③.加固基坑内被动区土体④.减少每次开挖围护结构处土体的尺寸和开挖支撑时间(软土尤其有效)⑤.调整围护结构和降水井布置烤制降水对环境的影响。

围护类型:

①.桩板式墙板式桩②.钢板桩③.预制砼板桩④.灌注桩⑤.地下连续墙⑥.板式钢管桩⑦.SMW工法桩⑧.自立式水泥土挡墙/水泥土搅拌桩挡墙。

两类支撑及特点:

①.现浇钢筋砼体系:

结硬后钢度大,变形小,强度的安全、可靠性强,施工方便,但支撑浇筑和养护的时间较长,围护结构处于无支撑的暴露状态的状态时间长、软土中被动区土体位移大,对变形控制的要求较高,施工时间长,拆除困难,爆破拆除对周围环境有影响②.钢结构:

安装、拆除施工方便,可周转使用,支撑中可加预应力,可有效控制围护墙变形;但施工工艺要求较高,如果节点和支撑结构处理不当或施工支撑不及时、不准确,会造成失稳。

防止坑底流入地面水的措施:

①.设置排水沟②.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保证开挖时及时排水③.放坡开挖时对坡顶、坡面、坡脚采取排水设施。

常用的降水方法:

①.明沟、集水井排水②.井点降水。

降水井如何布置:

与围护结构处于含水层的位置有关:

①.当围护结构深入降水含水层的隔水底板时,降水井应布置在基坑内②.当围护结构位于承压含水层的顶板时,降水井应在坑外③.当围护结构位于承压含水层中时,降水井应在坑内。

2.基坑开挖时造成边坡失稳的因素有哪些?

可以采取哪些稳定措施?

(互为答案,可记其中之一)。

答:

失稳的因素:

①坡度因素:

没有按设计坡度进行开挖②.基坑边坡坡顶堆放材料、土方及运输机械车辆等增加了附近荷载③.基坑降排水措施不力,使土体湿化,自重加大④.基坑开挖后暴露时间过长,经风化后使土体变松散⑤.基坑开挖过程中未及时刷坡,甚至挖反坡,使土体失去稳定性。

稳定措施:

①.根据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确定边坡坡度,并于不同土层处做成折线形边坡或留置台阶②.必须做好基坑降排水及防洪工作,保持基底和边坡的干燥③.基坑边坡坡度受到一定限制而采用围护结构又不太经济时,可采用坡面土钉、挂金属网喷砼或抹水泥砂浆护面等措施④.严禁在基坑边坡坡顶1~2m范围内堆放材料、土方和其他重物或停置行驶较大的施工机械⑤.基坑开挖过程中,应边开挖边刷坡,严禁挖反坡⑥.暴露时间较长的基坑,应采取护坡措施。

3.某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请问:

(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包括哪些内容?

在施工当中确保平面布置保持不变的做法是否合理?

(2)洞口土体加固的目的是什么?

进行洞口加固的方法有哪些?

(3)如何确定始发端长度?

(4)土压式盾构如何改良土体以改善塑流形状态?

泥水式盾构掘进泥浆的作用是什么?

(5)注浆控制的目的是什么?

如何选择注浆方式?

注浆压力盒注浆量如何确定?

(6)隧道掘进控制测量的项目有哪些?

在掘进过程中度过尾部通过地下管线时管线沉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可采取哪些措施减小沉降?

(7)密闭式盾构掘进地层有几种变形?

针对地层的几种变形可采取哪些控制措施?

答:

(1)现场平面布置包括:

盾构工作竖井、竖井防雨棚及防淹墙,垂直运输设备,管片现场,管片防水处理场,拌浆站,料具间、两回路的变配电间及进出通道。

做法不合理,应为动态控制。

(2)洞口土体加固的目的:

①.拆除工作井洞口围护结构时,确保洞口土体稳定,防止地下水流入②.盾构掘进通过加固区域时,防止盾构周围的地下水及土砂流入工作井③.拆除洞口围护结构及盾构掘进通过加固区域时,防止地层变形对施工范围内的地下建筑物及管线与构筑物破坏。

加固方法:

注浆法、高压喷射搅拌法和冻结法。

(3)根据衬砌与周围地层的摩擦阻力和后续台车的长度确定始发段长度。

(4)改良措施:

加泥或加泡沫等改良材料,提高塑流性和止水性。

泥浆的作用:

①.依靠泥浆压力在开挖面形成泥模或渗透区域,开挖面土体强度提高,同时泥浆压力平衡了开挖面的土压和水压,达到了开挖面稳定的目的②.泥浆作为输送介质,担负着将所有挖出土砂运送到工作井以外的任务。

(5)注浆控制的目的:

①.抑制隧道周边地层松弛,防止地层变形②.及早使管片环安定,千斤顶推力平滑的向地层传递,减少作用于管片的应力和管片变形,使盾构机容易控制③.形成有效的防水层。

注浆方式的确定:

根据地质条件、盾构直径、环境条件、注浆设备的维护控制、开挖断面的制约与盾尾构造等确定。

注浆压力和注浆量控制:

注浆压力:

根据土压、水压、管片强度、盾构形式与浆液特征性综合判断;注浆量从浆液向地层渗透和泄漏、曲线掘进、超挖和浆液种类等因素影响,二者应同时控制,且要经反复试验,确认注浆效果、对周围地层和建筑物的影响等,并在施工中进行一定范围内的效果确认,反馈其结果指导施工(6)控制测量的项目:

盾构的位置、倾角、偏转角、转角及盾构千斤顶形成、盾尾间隙和衬砌位置等。

管线沉降的原因:

衬砌背后与洞体的空隙填充不及时或注浆压力偏低造成地层应力释放。

采取的措施:

①.放慢掘进速度②.采用同步注浆的方法,及时填充衬砌背后的空隙③.控制好注浆量与注浆压力,并及时进行二次注浆。

(7)地层变形:

①.地层应力释放产生的弹塑性变形②.土压增大产生的压缩变形③.附加土压产生的弹塑性变形④.伴随土的物理性能产生的弹塑性变形以及徐变变形。

控制措施:

①.前期沉降控制②.开挖面前沉降(隆起)控制③.通过时沉降(隆起)控制。

4.浅埋暗挖法有哪些具体施工方法?

各自适用于什么情况?

暗挖隧道内外常用的支护与加固措施有哪些?

单侧壁导坑法及其开挖顺序如何?

简述小导管注浆加固技术的技术要点。

防水层应在何时施工?

止水带应如何安装?

答:

浅埋暗挖法的具体施工措施:

全断面开挖法、正台阶法、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中隔壁法、交叉中隔壁法、中洞法、侧洞法、柱洞法。

适用情况:

全面开挖法:

土质稳定、断面较小的隧道施工,适宜人工开挖和小型机具作业(地层好,跨度≤8m);正台阶法:

适用于土质较好的隧道施工,软弱围岩、第四纪沉积地层隧道(地层较差,跨度≤10m);环形开挖法适宜于一般土质或易坍塌的软弱围岩、断面较大的隧道施工(地层差,跨度≤12m);单侧壁导坑法:

适用于断面跨度大,地表沉陷难于控制的软弱松散围岩中隧道施工(地层差,跨度≤14m);双侧壁导坑法:

眼睛工法,当隧道跨度很大,地表沉陷要求严格,围岩条件特别差,单侧壁导坑法难以控制围岩变形时适用(小跨度,连续适用可扩大跨度);中隔壁法、交叉中隔壁法:

中隔壁法也称为CD工法,适用于地层较差和不稳定岩体、且地面沉降要求严格的地下工程施工(地层差,跨度≤18m);当CD工法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在CD工法基础上加设临时仰拱,即为CRD工法(地层差,跨度≤20m);中洞法、侧洞法:

柱动法、洞桩法:

当地层条件差、断面特大时,一般设计成多跨结构,跨与跨之间有梁、柱连接时适用。

支护与加固措施:

隧道内:

①.超前锚杆或超前小导管支护②.小导管周边注浆或围岩深孔注浆③.设置临时仰拱;隧道外:

①.管棚超前支护②.地表锚杆或地表注浆加固③.冻结法固结地层④.降低地下水位法。

单侧壁导坑法的开挖顺序:

将断面横向分成3块或4块:

侧壁导坑、上台阶、下台阶,侧壁导坑尺寸应本着充分利用台阶的支撑作用,并考虑机械设备和施工条件确定;一般情况下侧壁导坑宽度不宜超过0.5倍洞宽。

高度以到起拱线为宜,导坑和台阶的距离一般应以导坑施工和台阶施工互不干扰为原则,上下台阶距离视围岩情况参照短台阶法或超短台阶法拟定;每步开挖的宽度较小,而且封闭型的导坑初次支护承载能力大,因而变形大。

小导管注浆加固技术的技术要点:

①.小导管布设:

导管安装前将工作面封闭严密,牢固,清理干净,并测放出钻进位置方可施工。

②.注浆材料:

具有良好的可注性,固结后应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