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89330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西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西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西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西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广西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广西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广西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广西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广西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广西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广西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广西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docx

《广西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docx

广西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2018广西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为了使广大考生清楚教师招聘考试中的考查形式和内容,积极准备,最终顺利通过笔试考试,无忧考网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考试性质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全区统一的选拔性考试,从教师应有的职业素质、专业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考试结果将作为我区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的笔试成绩。

 

二、考试目标

 

能够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应试者掌握教育心理学和德育工作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开展教育和德育工作的基本实践能力,以达到对报考群体初步筛选的目的。

 

三、考试内容模块及要求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精神,结合教育心理学和德育等学科的知识体系以及我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确定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教育心理学

 

1.绪论。

 

(1)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2)了解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掌握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3)了解教育心理学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

 

2.学生心理与教育。

 

(1)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

 

了解认知概念及要素,掌握并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掌握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

 

(2)学生人格发展与教育。

 

了解人格概念及影响因素,运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3)学生个别差异与教育。

 

①学生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

 

了解智力的含义,理解影响学生智力发展的主要因素,运用卡特尔的智力理论,运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②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与因材施教。

 

了解感觉通道的差异,掌握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冲动型与沉思型的含义及特点,了解如何根据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因材施教。

 

③学生性格差异与因材施教。

 

了解性格的含义及类型,理解学生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并能在教育实践中加以运用。

 

④学生气质差异与因材施教。

 

了解气质的含义及类型,理解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掌握气质差异的教育意义。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掌握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了解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主要表现,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等。

 

3.教师心理。

 

(1)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师的职业角色。

 

了解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概念,理解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了解如何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并加以实施。

 

了解角色的含义,理解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构成与特征。

 

掌握教师角色意识的形成阶段,包括角色认知、角色认同、角色信念。

 

(2)教师的威信。

 

了解教师威信的含义及影响因素,运用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3)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掌握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内涵,了解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结构及特征,运用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技术与方法。

 

(4)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掌握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内涵及其作用,了解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运用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方法。

 

(5)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理解教师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含义,了解教师期望效应产生的过程及其影响,运用教师期望效应以及建立积极的教师期望的方法。

 

(6)教师心理健康。

 

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的含义及其标准,以及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掌握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了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掌握如何应对教师职业倦怠。

 

4.学习心理。

 

(1)学习概述。

 

了解学习的概念及其作用,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学习的类型。

 

(2)学习的主要理论流派。

 

①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理解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了解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运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②认知学习理论。

 

了解布鲁纳认知发现理论,了解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了解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④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运用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3)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

 

①理解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特点,运用需要层次理论、归因理论,掌握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

 

②理解学习策略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

 

(4)知识学习与迁移。

 

①了解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元认知的含义。

 

②掌握学习迁移的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

 

(5)问题解决的学习。

 

理解问题解决的含义及过程,掌握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能联系教学实际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6)创造性思维。

 

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概念、本质与特点,理解智力、环境等其他因素与创造性的关系,结合实际运用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5.品德心理。

 

(1)理解品德的心理结构。

 

(2)运用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3)了解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4)掌握促进中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方法,了解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学策略。

 

6.课堂管理心理。

 

(1)了解课堂管理的内涵,掌握课堂管理的类型。

 

(2)了解课堂心理气氛的概念及类型,理解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运用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调控策略。

 

(3)理解课堂纪律的内涵及类型,了解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阶段,掌握教师对课堂纪律问题的管理对策。

 

(二)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1.德育概述

 

(1)掌握德育与品德的概念,理解德育的功能。

 

(2)理解品德与道德的区别和联系。

 

(3)理解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2.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

 

(1)了解德育目标的概念与功能。

 

(2)理解确定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的依据。

 

(3)掌握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4)掌握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

 

(5)了解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3.德育过程

 

(1)了解德育过程的概念。

 

(2)掌握德育过程的结构与基本矛盾。

 

(3)理解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4)掌握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运用其理论分析和解决学校德育实践中的现象与问题。

 

4.德育原则

 

(1)理解德育原则的含义。

 

(2)掌握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及贯彻的基本要求。

 

(3)运用德育原则分析学校德育实践中的现象与问题。

 

5.德育途径与方法。

 

(1)了解德育途径、德育方法的含义。

 

(2)掌握德育的主要途径。

 

(3)理解确定德育方法的依据,运用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解决德育实践中的问题。

 

(4)运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与方法。

 

6.德育资源。

 

(1)了解德育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2)理解什么是德育资源意识,了解确立德育资源意识的意义和作用。

 

(3)掌握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基本原则。

 

(4)运用和开发学校、家庭、社区、媒介等德育资源。

 

7.教育政策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理解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掌握教育法规定学校、教师保护学生权利的措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了解义务教育制度,运用义务教育法对学生、学校、教育教学以及经费保障的规定,分析违反《义务教育法》的相关案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理解教师聘任制度、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教师待遇制度的规定;掌握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并运用相关规定进行案例分析。

 

(4)《教师资格条例》:

理解违反教师资格条例的法律责任,掌握教师资格的条件,运用相关规定进行案例分析。

 

(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

了解《未成年人保*》的立法目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及违反《未成年人保*》的法律责任;掌握未成年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法律规定;运用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规定进行案例分析。

 

(6)《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理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不良行为的预防以及严重不良行为矫正的法律规定;掌握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法律规定并进行案例分析,针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出相应的工作思路。

 

(7)《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理解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和处理程序;掌握学校责任事故情形、学校无责任事故情形、学生或监护人责任事故情形,并运用相关的规定进行案例分析,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提出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措施。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了解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经费筹措的措施。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了解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了解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的举措;了解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理解教师队伍建设政策举措落地的两个保障。

 

(10)《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

了解我国依法治教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了解增强教育系统法治观念的举措;理解全面依法治教的基本措施。

 

(11)了解《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主要内容,理解《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

 

8.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特征、功能与作用,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和标准,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在教师素养中的重要性。

 

(2)掌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贯彻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的内容要求,运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正确分析判断教师职业行为是否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3)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运用教师行为规范要求处理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4)了解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含义,掌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自我养成的途径和方法。

 

四、考试形式、考试时间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五、试卷结构

 

(一)题型与分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