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制度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9082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制度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心理健康教育制度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心理健康教育制度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心理健康教育制度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心理健康教育制度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心理健康教育制度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心理健康教育制度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心理健康教育制度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心理健康教育制度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制度doc.docx

《心理健康教育制度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制度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健康教育制度doc.docx

心理健康教育制度doc

心理健康教育制度1

为进一步指导和规范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坚持育人为本,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

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1、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

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2、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2、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

包括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个别咨询与辅导。

开设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辅导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

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3、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

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4、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5、做好平时宣传教育工作,做到专栏、黑板报等方面内容的定期更新;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对咨询纪录、咨询信件、心理测验数据、工作文件、参考材料等定期存档。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

 

1、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积极支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根据本地、本校教育教学实际,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时间。

要加强对教师和咨询人员的管理,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3、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培训。

要积极组织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

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学习、操作技能训练、案例分析和实践锻炼等内容。

通过培训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

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强调集体备课,统一做好安排。

要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主线,通过教研活动,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难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带课题培训与合作研究等方式,推广优秀科研成果。

责任编辑:

ang

 

心理健康教育制度2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

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相关制度如下:

 

一、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

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3.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4.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二、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

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个别咨询与辅导。

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辅导,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五、辅导员明确职责和要求,严格遵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保密工作。

 

责任编辑:

ang

 

心理健康教育制度3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杜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为了深入贯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我校特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制度。

 

一、成立领导小组,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1.心理健康领导小组

 

组长:

由校长担任

 

副组长:

由主管德育的副校长担任

 

成员由学生处、团委负责人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组成

 

2.心理辅导室工作成员

 

由相关专业教师和班主任组成

 

工作职责:

 

(1)在学校心理健康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我校有效开展教师学生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引导学生走出心理困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

 

(2)评估学生心理状态,为学校班级的教育管理提供一定依据。

 

(3)及时发现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同学,转到相关机构救治,尽量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4)对学校学生出现的意外突发事故进行及时的危机干预。

 

3.心理教育工作参与人员

 

(1)各班级班主任负责本班级学生心理、情绪、行为的稳定,及时疏导学生心理困惑,以及对于学生异常变化的关注和及时反映。

 

(2)全体教职员工在本学科和本工作区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及救助心理异常需要帮助的同学。

 

二、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大方的人生态应,和谐的人际关系,科学严谨的学习风气。

 

2.及时发现心理出现异常的同学,对其进行积极辅导和治疗。

 

3.建立师生心理档案,关注全校师生心理健康状况。

 

4.做好学生考试心理辅导,促进学生考试正常发挥。

 

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式

 

1.学校心理辅导师个别辅导。

 

2.班级团体辅导。

 

3.聘请专家顾问讲座、指导。

 

四、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培训

 

定期安排学校相关人员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心理工作培训。

责任编辑:

a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