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操作制度汇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93123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验室操作制度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化验室操作制度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化验室操作制度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化验室操作制度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化验室操作制度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化验室操作制度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化验室操作制度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化验室操作制度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化验室操作制度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化验室操作制度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化验室操作制度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化验室操作制度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化验室操作制度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化验室操作制度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化验室操作制度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化验室操作制度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化验室操作制度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化验室操作制度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化验室操作制度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化验室操作制度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验室操作制度汇编.docx

《化验室操作制度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验室操作制度汇编.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验室操作制度汇编.docx

化验室操作制度汇编

规章制度编制部门

序号

名称

编号

编制部门

1

车辆管理规定

SDDT-C01

综合办

2

岗位任职要求

SDDT-C02

人力资源部

3

招聘管理制度

SDDT-C03

人力资源部

4

部门、车间岗位责任制

SDDT-C04

人力资源部

5

抽提岗位安全操作法

SDDT-C05

生产技术部

6

再生岗位安全操作法

SDDT-C06

生产技术部

7

机泵安全操作法

SDDT-C07

生产技术部

8

专用设备安全操作法

SDDT-C08

生产技术部

9

罐区管理制度

SDDT-C09

生产技术部

10

工艺参数

SDDT-C10

生产技术部

11

检验规程

SDDT-C11

化验室

12

仪器操作规程

SDDT-C12

化验室

13

分析规程

SDDT-C13

化验室

14

采购标准

SDDT-C14

营销部

15

仓库管理规定

SDDT-C15

营销部

 

检验规程SDDT-C11

一.目的

为了规范检验,试验秩序和行为,实现生产分析检验和试验活动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准确提供质量数据,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质检部一切检验和试验活动全过程及与之相关的活动过程。

三.管理要求

1.进厂原材料检验规程:

a.进厂油浆:

油浆车辆到卸车台后,化验人员逐车采样500ml左右,分别进行水分测定.油浆水分结果确认无误后,填写在油浆化验记录本上,并签上化验人员姓名,并根据采购标准进行判定。

并将同一批油浆中的所采单车油浆样品混合后进行密度,粘度,闪点,分析结果以报告单的形式报出,并留存电子版。

b.进厂糠醛:

接供应部门通知,到糠醛车上用取样瓶采样.抽样比例按进厂糠醛桶数10%进行采样,然后将所采样品进行水分和密度测定,并确认糠醛水分、密度含量是否合格。

测定结果分别报予生产厂长。

c.其他原辅料根据要求进行外观和数量的确认。

2.生产过程分析检验规程

生产过程中的减1线油、减2线油、减3线油及中段油按车间要求频次进行采样,分别进行密度或粘度或闪点测定。

分析数据提供给生产车间作为操作参数。

生产过程中芳烃产品每四小时采样进行分析,测定粘度、密度和闪点。

粘度、密度只提供检测数据,闪点标准要求≥200℃。

粘度或闪点根据生产需要随时加样进行分析。

中间罐中的芳烃闪点按车间要求频次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电话通知生产车间及生产厂长。

生产的重芳烃检测的不合格项目在粘度、闪点软化点测定原始记录上进行标识。

3.成品分析检验规程

成品采样按GB/T4756进行三级采样,混合后按企业标准Q/HDT001进行检验,检测项目芳烃含量、密度、粘度、闪点、水分。

分析结果以报告单的形式报出。

4.出厂检验

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出厂检验,检验依据企业标准。

仪器操作规程SDDT-C12

JSR5101深色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器操作规程

1.将仪器放置在操作台上,按仪器图示接好浴缸加热管,搅拌电机,温度传感器连接线。

2.在浴缸内加入甘油,甘油加入量以注入浴缸内的深度达到265mm左右为宜。

3.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和加热开关,温控仪面板上排显示浴内实际温度,下排显示设定温度,按“▲”或“▼”可改变设定温度值。

待温度稳定后即可进行样品粘度测定。

4.仪器采用交流220V电源供电,必须接地良好。

5.浴缸内必须先加入甘油后才可以再开机工作。

6.仪器停止工作时,应分别断开加热电源开关,并将各部分擦干揩净。

JSH3701石油产品开口闪点和燃点测定器操作规程

1.将仪器放置在操作台上,用连接管将仪器进气嘴与液化气罐减压阀出气嘴连接好,将试样倒入油杯至刻线,把油杯放在电炉上,调节好点火装置和温度计的高度。

2.打开液化气总阀,用打火机点燃引火器,缓慢调节仪器燃气调节阀,使点火器的火焰长度为3---4㎜。

3.打开电源开关,通过电压调节旋钮,保证试样升温速率符合标准要求。

按点火开关,点火杆扫划点火,在油面出现闪火时,记录温度计读数。

4.实验结束,先将电压调节旋钮逆时针旋到起始位置,然后切断电源,关闭液化燃气阀,并做好清洁工作。

ZYF-0501石油产品凝点测定仪操作规程

1、小心将仪器放置在稳定的实验台上,清理干净恒温浴里面以及外壳表面。

2、向恒温浴加入无水乙醇,液面距离恒温浴上沿3cm左右。

3、仪器接上电源,打开仪器电源开关,设定恒温浴温度,进行凝点测定。

4、测定结束后关闭电源,拔掉插座。

5、长期不使用仪器时,吸掉恒温浴中的液体,并用塑料包装袋将仪器密封放置,确保下次仪器能够正常使用。

电热板和电加热套使用规程

1.电源电压应和电热板、电加热套本身规定的电压相符。

2.使用电热套测定水分时,应先将水分测定装置安装好,冷凝管内通入自来水后,再打开电源,通过调整电压以控制加热速度。

测定结束后,先将电压回零,再关闭电源,然后再关闭自来水管。

3.使用时电热套的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过长,以免影响其使用寿命。

4.电加热套凹槽中要经常保持清洁,及时清除灼烧焦糊物。

5.电加热套内防止液体溅落导致漏电或影响其使用寿命。

JSR1108运动粘度仪器操作规程

1、将仪器放置在操作台上,把温度传感器擦入浴缸内,并按仪器背面图所示接好电热管接插件及搅拌电机、温度传感器的连线插座。

2、在主机的浴缸中注入蒸馏水,注入量以注入浴缸内的深度达到达265mm左右为宜。

3、将投入式的制冷器的冷却螺旋管插到主机浴缸内,接通制冷器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4、接通主机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和加热开关,此时温控仪面板上排显示浴内实际温度(测量值VP),下排显示设定温度(设定值SV),出厂设定为20℃,按“▲”或“▼”可改变设定温度值。

当水浴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会在设定温度附近摆动几次,然后趋于稳定。

5、如果所需实验温度高于室温,请先关闭投入式制冷器的电源开关,然后取出其冷却螺旋管,再将主机温度按温控仪使用说明设置所需温度值即可,仪器会自动控温到所设置温度。

注意事项:

1.本仪器采用交流220V电源供电,为确保操作安全,必须接地良好。

2.为了保证加热所用的电热管的更换,电热管和搅拌电机与浴盖之间采用可拆卸式,更换电热管时,先拆下连接在仪器背面的3个接插件,然后将搅拌电机与电热管整体从浴盖上提出,在拧下不锈钢套筒的紧固螺丝,移开罩在电热管上的不锈钢套筒拧下电热管,换上新电热管即可。

3.仪器在使用时,如果发现温控仪指示灯不亮,加热器不加热,检查保险丝是否烧断,或温控仪电源是否接通。

如指示灯亮而电热管不加热,检查电热管上是否有电压输入,如有电压输入可判断式电热管损害,如果没有电压输入,可能是控制电路发生故障,需要维修。

4.仪器停止工作时,应分别断开加热、电源开关,并将各部分擦干揩净,用布罩盖好。

石油沥青四组分测定器

本仪器主要用来测定石油沥青四组分(饱和烃、芳香烃、胶质、沥青质)。

一、仪器的组成

石油沥青四组分的测定,

(1)玻璃吸附柱、

(2)恒温水浴、(3)马福炉(4)真空干燥箱(5)干燥器(无干燥剂)(6)干燥器(有干燥剂)(6)电子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二、仪器使用性能

1、仪器工作稳定性好,能连续工作,每个工作日能处理6个样品以上。

2、密封性好,防腐性强,正常使用不锈蚀。

三、操作步骤

1、连接好仪器

2、在洗净及干燥的玻璃吸附柱下端塞以少量脱脂棉至扩大节,并用漏斗从上端装入活化氧化铝,同时用带橡皮的玻璃棒轻轻敲打,使氧化铝密实。

3、在水浴中加入足够的水后,打开电源开关。

4、打开循环开关,让水循环,这时水浴中的水位会有所下降,向水浴中补充适量的水,直至水位不再下降。

(注意:

稳定后水位不能低于顶部20mm)

5、调节仪表设定值,使其值为50℃,然后置仪表于测量状态。

6、打开加热开关,使水浴内水的温度迅速升温。

7、当温度接近50℃时,温度逐渐恒定,系统即可工作。

8、使用后,依次关闭加热、循环开关,最后关闭电源开关,切断电源。

注意:

不可以在水箱无水的情况下,打开加热开关,以免烧坏加热管。

电子天平

一、电子天平的安装和使用方法

1、电子天平的安装场所及安装

天平台要求坚固,具有抗震及减震性能。

不受阳光直射,远离暖气与空调。

不要将天平放在带磁设备附件,避免尘埃和腐蚀性的气体。

2、电子天平的安装比较简单一般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即可。

清洁天平各部件后,放好天平、调节水平,依次将防尘隔板、防风环、盘托、秤盘放上。

连接电源线。

3、将一台放置在较低温度的天平搬到一个较高温的工作间时,应切断电源,待仪器放置2h后,再行安装及通电使用。

这是为了使由于温度差产生的湿气排出。

二、使用方法

1、使用前检查天平是否水平,调整水平。

2、称重前接通电源预热30min。

3、校准首次使用天平必须校准天平,将天平从一地移到另一地使用时或在使用一段(30天左右)后,应对天平从新校准。

为使称重更为精确,亦可随时对天平进行校准。

用内装校准砝码或外部自备有修正值是校准砝码进行校准。

4、称重按下显示屏的开关键,待显示稳定的零点后,将物品放到秤盘上,关上防风门。

显示稳定后即可读取称重值。

操作相应的按键可以实现“去皮”、“增重”、“减重”等称重功能。

5清洁污染时用含少量中性洗涤剂的柔软布擦拭。

勿用有机溶液和化纤布。

样品盘可清洗,充分干燥后再装到天平上。

三、注意事项

1、电子天平在安装之后,称重之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的“校准”。

另外,称量值还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

因此,电子天平在安装后或移动位置后必须进行校准。

2、电子天平开机后需要预热较长的一段时间(至少0.5h以上),才能进行正式称量。

3、在较长时间不使用的电子天平应每隔一段时间通电一次,以保持电子元件干燥,特别是湿度大时更应该经常通电。

真空干燥箱操作规程

1.真空干燥箱应安装在室内干燥和水平处,防止震动和腐蚀。

2.要注意安全用电,选用足够粗的电源导线,并有良好的接地线。

3.连接好真空泵,并将真空泵接好电源。

4.然后开启烘箱电源,红色指示灯亮设定烘干温度(105±5度)后,开始加热。

当烘箱温度达到设定值后方可将试样放入烘箱内,旋紧烘箱上紧固旋钮,打开真空泵开关,通过调节回气阀来调节真空烘箱内的真空度.在真空度93±1KPa和105±5度条件下干燥1小时.

5.放入试样时应注意排列不能太密。

6.要看烘箱内样品时,可透过玻璃门观察,不得打开箱门。

7.工作完毕后打开回气阀,待烘箱内真空度回到常压后,关闭真空泵电源,关闭烘箱电源打开烘箱门取出所烘试样.

8.切断电源确保安全。

9.烘箱内外保持清洁。

 

分析规程SDDT-C13

JSH3701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开口杯法)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开口杯测定闪点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开口闪点低于79℃以外的一切石油产品的闪点。

二、引用标准

GB/T514石油产品试验用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

SH/T0004橡胶工业用溶剂油

SH/T0318开口闪点测定器技术条件

三、方法概要

把试样装入试验杯至规定的刻线。

先迅速升高试样的温度,然后缓慢升温,当接近闪点时,恒速升温。

在规定的温度间隔,以一个小的点火器火焰按规定通过试样表面,以点火器火焰使试样表面上的蒸气发生闪火的最低温度,作为开口杯法闪点。

四、仪器与材料

1.仪器

a)开口闪点测定器:

JSH3701石油产品开口闪点和燃点测定器。

b)温度计:

符合GB/T514要求。

2.材料溶剂油:

符合SH0004要求。

五、试验步骤

1、试样水分大于0.1%时,闪点大于100℃的试样可加热至50~80℃时用无水氯化

钙脱水。

2、将脱水后试样倒入试验杯至刻线,把试验杯放在电炉上,调节好温度计高度,让温度计的水银球与坩埚底和试样液面的距离大致相等,试样注入时,不得溅出,而且液面以上的试验杯不应沾有试样。

3、调节好点火装置,打开液化气总阀,1~2分钟后,用打火机点燃引火器,调节仪器右侧的燃气调节阀,使点火器的火焰长度为3~4㎜。

4、先将电压调节旋钮逆时旋到起始位置﹙0﹚,然后打开电源开关,调节电压,使试样升温,当试样温度达到预计闪点前60℃,调整加热电压,使试样温度达到闪点前40℃时能控制升温速度为3~5℃/min。

5、预期闪点前28℃时,按点火开关,点火杆扫划点火,如未出现闪火现象,升温2℃再按点火,点火杆向相反方向点火,点火杆扫划一次约需1秒钟。

6、试样液面上方最初出现蓝色火焰时,立即从温度计上读出温度作为闪点的测定结果。

试样蒸气的闪火同点火器火焰的闪光不应混淆。

如果闪火现象不明显,必须在试样升高2℃时继续点火证实。

7、试验结束后,先将电压调节旋钮逆时针旋到起始位置,关闭电源,关闭液化气总阀,做好清洁工作。

8、注意事项:

<1>.水分大于0.1%必须脱水,否则试油在加热时易溢出杯外,使试验无法进行。

<2>.测定时一定要控制火焰长度,火焰过长会使结果偏低,火焰过短测定结果偏高。

<3>.测定时要控制好加热速度.加热速度过快,测定结果偏低,加热速度过慢,又使结果偏高。

<4>.试样加入量一定要准确.注入时不得溅出,油杯壁<液面以上>不得沾有试样。

<5>.点火器的的火焰距离试样液面10—14mm。

9、精密度、重复性

同一操作者重复测定的两个闪点结果之差不应大于下列数值:

闪点≤150℃重复性4℃

闪点>150℃重复性6℃

10、报告

取重复测定的两个闪点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闪点。

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石油产品中的水含量,进行蒸馏测定其水分含量并以百分数表示。

一、方法概要

一定量的试样与无水溶剂混合,进行蒸馏测定其水分含量并以百分数表示。

二、仪器

水分测定器:

包括圆底烧瓶,容量500ml,接受器和直管式冷凝管,长度为250~300㎜。

水分测定器的各部分用标准磨口连接,接受器的刻度在0.3ml以下设有十等分的刻线;0.3~1.0ml之间设有七等分的刻度;1.0~10ml之间每分度为0.2毫升。

三、材料

3.1溶剂、工业溶剂油或直馏汽油在80℃以上的馏分,溶剂在使用前必须脱水和过滤。

3.2无釉瓷片、沸石、或一端封闭的玻璃毛细管,在使用前必须经过烘干。

四、试验步骤

1.将装入量不超过瓶内容积3/4的试样摇动5分钟,要混合均匀。

粘稠的或含石蜡的石油产品应预先加热40~50℃,才进行摇匀。

2.向预先洗净并烘干的圆底烧瓶,称入摇匀的试样100克,称准至0.1克。

用量筒取100毫升溶剂,注入圆底烧瓶中,将圆底烧瓶中的混合物仔细摇匀后,投入一些无釉瓷片、浮石或毛细管。

注:

试样的水分超过10%时,试样的重量应酌量减少,要求蒸出的水不超过10ml。

3.洗净并烘干的接受器,要用它的支管紧密地安装在圆底烧瓶上,使支管的斜口进入圆底烧瓶15~20㎜。

然后在接受器上连接直管下端的斜口切面要与接受器的支管管口相对。

进入冷凝管的水温与室温相差较大时,应在冷凝管的上端用棉花塞住,以免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冷凝管凝结。

冷凝管通入自来水。

4.用电热套加热圆底烧瓶,并控制回流速度,使冷凝管的斜口每秒滴下2~4滴液体。

5.蒸馏将近完毕时,如果冷凝管内壁沾有水滴,应使圆底烧瓶中的混合物在短时间内进行剧烈沸腾,利用冷凝的溶剂将水滴尽量洗入接受器中。

6.接受器中收集的水体积不再增加,而且溶剂的上层完全透明时,应停止加热。

回流的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

停止加热后,如果冷凝管内壁沾有水滴,应从冷凝管上端倒入3.1条所规定的溶剂,把水滴冲进接受器。

如果溶剂冲洗依然无效,就用金属丝或细玻璃棒带有橡皮或塑料头的一端,把冷凝器内壁的水滴刮进接受器中。

7.圆底烧瓶冷却后,将仪器拆卸,读出接受器中收集水的体积。

当接受器上的溶剂呈现浑浊,而且管底收集的水不超过0.3ml时,将接受器放入热水中浸20~30分钟,使溶剂澄清,再将接受器冷却到室温,才读出管底收集水的体积。

五、计算

1.试样的水分重量百分含量X按下式计算:

X=V/G×100

式中:

V—在接受器中收集水的体积,ml;

G—试样的重量,克。

注:

水在室温的密度可以视为1,因此用水的毫升数作为水的克数。

试样的重量为100±1克时,在接受器中收集水的毫升数,可以作为试样的水分重量含量结果。

2.试样的水分体积百分含量按下式计算:

X=V·ρ/G×100

式中:

V—在接受器中收集水的体积,ml;

ρ—注入烧瓶时的试样的密度,克/毫升;

G—试样的重量,克。

注:

量取100毫升试样时,在接受器中收集水的毫升数,可以作为试样的水分体积百分含量测定结果。

六、精密度

在两次测定中收集水的体积差数,不应超过接受器的一个刻度。

七、报告

1.取两次测定的两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水分。

2.试样的水分少于0.03%,认为是痕迹。

在仪器拆卸后接受器中没有水存在,认为试样无水。

JSR5101石油产品深色运动粘度测定法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产品(指牛顿液体)的运动粘度,其单位为m2/s;通常在实际中使用为mm2/s。

动力粘度可由测得的运动粘度乘以液体的密度求得。

注:

本方法所测之液体认为是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为一常数,也就是粘度与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无关,这种液体称为牛顿液体。

一、方法概要

  本方法是在某一恒定的温度下,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下流过一个标定好的玻璃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粘度计的毛细管常数与流动时间的乘积,即为该温度下测定液体的运动粘度。

在温度t时运动粘度用符号vt表示。

  该温度下运动粘度和同温度下液体的密度之积为该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

在温度t时的动力粘度用符号ηt表示。

二、仪器与材料

1.仪器

2.粘度计;

2.1玻璃毛细管粘度计应符合SY3607《玻璃毛细管粘度计技术条件》的要求。

也允许采用具有同样精度的自动粘度计。

2.2 毛细管粘度计一组,毛细管内径为0.4,0.6,0.8,1.0,1.2,1.5,2.0,2.5,3.0,3.5,4.0,5.0和6.0mm。

2.3 每支粘度计必须按JJG155《工作毛细管粘度计检定规程》进行检定并确定常数。

测定试样的运动粘度时,应根据试验的温度选用适当的粘度计,务使试样的流动时间不少于200s,内径0.4mm的粘度计流动时间不少于350s。

3.恒温浴缸:

恒温浴缸附设着自动搅拌装置和一种能够准确地调节温度的电热装置。

恒温浴缸内注入丙三醇,注入数量以浴缸内的的深度达到265毫米为宜。

4.玻璃水银温度计:

符合GB514《石油产品试验用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分格为0.1℃。

测定-30℃以下运动粘度时,可以使用同样分格值的玻璃合金温度计或其他玻璃液体温度计。

5.秒表:

分格为0.1s。

用于测定粘度的秒表、毛细管粘度计和温度计都必须定期检定。

6.材料

6.1溶剂油:

符合SH0004橡胶工业用溶剂要求,以及可溶的适当溶剂。

6.2铬酸洗液。

三、试剂

1.石油醚:

60~90℃,化学纯。

2.95%乙醇:

化学纯。

四、准备工作

1.试样含水时,试验前必须经过脱水处理。

  

2.在测定试样的粘度之前,必须将粘度计用溶剂油或石油醚洗涤,如果粘度计沾有污垢,就用铬酸洗液、水、蒸馏水或95%乙醇依次洗涤。

然后放入烘箱中烘干或用通过棉花滤过的热空气吹干。

3.测定运动粘度时,在内径符合要求且清洁、干燥的毛细管粘度计内装入试样。

在装试样之前,将橡皮管套在支管上,并用手指堵住管身的管口,同时倒置粘度计,然后将管身插入装着试样的容器中;这时利用橡皮球将液体吸到标线b,同时注意不要使管身,扩张部分中的液体发生气泡和裂隙。

当液面达到标线b时,就从容器里提起粘度计,并迅速恢复其正常状态,同时将管身的管端外壁所沾着的多余试样擦去,并从支管取下橡皮管套在管身上。

4.将装有试样的粘度计浸入事先准备妥当的恒温浴中,并用夹子将粘度计固定在支架上,在固定位置时,必须把毛细管粘度计的扩张部分浸入一半。

温度计要利用另一只夹子来固定,务使水银球的位置接近毛细管中央点的水平面,并使温度计上要测温的刻度位于恒温浴的液面上10mm处。

 五、试验步骤

1.将粘度计调整成为垂直状态,要利用铅垂线从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去检查毛细管的垂直情况。

将恒温浴调整到规定的温度,把装好试样的粘度计浸在恒温浴内,经恒温20分钟。

试验的温度必须保持恒定到±0.1℃。

2.利用毛细管粘度计管身口所套着的橡皮管将试样吸入扩张部分,使试样液面稍高于标线a,并且注意不要让毛细管和扩张部分的液体产生气泡或裂隙。

3.此时观察试样在管身中的流动情况,液面正好到达标线a时,开动秒表;液面正好流到标线b时,停止秒表。

试样的液面在扩张部分中流动时,注意恒温浴中正在搅拌的液体要保持恒定温度,而且扩张部分中不应出现气泡。

4.用秒表记录下来的流动时间,应重复测定至少四次,其中各次流动时间与其算术平均值的差数应符合如下的要求:

在温度100~15℃测定粘度时,这个差数不应超过算术平均值的±0.5%。

然后,取不少于三次的流动时间所得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平均流动时间。

六、计算

1.在温度t时,试样的运动粘度vt(mm2/s)按式

(2)计算:

vt=c·τt  ……………………………

(2)

式中:

c——粘度计常数,mm2/s2;

    τt——试样的平均流动时间,s。

例:

粘度计常数为0.4780mm2/s2,试样在50℃时的流动时间为318.0,322.4,322.6和321.0s,因此流动时间的算术平均值为:

318.0+322.4+322.6+321.0

τ50=4=321.0s

    321.0×0.5

各次流动时间与平均流动时间的允许差数为=1.6s

   100

因为318.0s与平均流动时间之差已超过1.6s,所以这个读数应弃去。

计算平均流动时间时,只采用322.4,322.6和321.0s的观测读数,它们与算术平均值之差,都没有超过1.6s。

于是平均流动时间为:

322.4+322.6+321.0

        τ50=3= 322.0s

   试样运动粘度测定结果为:

        v50=c·τ50=0.4780×322.0=154.0mm2/s

七、精密度

用下述规定来判断试验结果的可靠性(95%置信水平)。

1.重复性

  同一操作者,用同一试样重复测定的两个结果之差,不应超过下列数值:

     测定粘度的温度,℃             重复性, %

     100~15                 算术平均值的1.0

 2.再现性

  由不同操作者,在两个实验室提出的两个结果之差,不应超过下列数值:

    测定粘度的温度,℃              再现性,%

     100~15                  算术平均值的2.2

八、报告

1.粘度测定结果的数值,取四位有效数字。

2.取重复测定两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运动粘度

ZYF-0501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石油产品的凝点。

  润滑油及深色石油产品在试验条件下冷却到液面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

一、方法概要

  测定方法是将试样装在规定的试管中,并冷却到预期的温度时,将试管倾斜45度经过1分钟,观察液面是否移动。

二、仪器

1.1ZYF-0501石油产品凝点、浊点测定仪。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